不看各种安利的我,直到开学初才看豆瓣电影首页补完道熙,后知后觉发现原来熟肉早在戛纳就被人惦记着了。
重看了人人版,遗漏错误的翻译都被修补,顺畅许多,干爹大叔也不全然是负面形象。
所长最后在小院的问话把一切都道明,海边的相拥是道熙被救赎之路的开始。
在孤立无援中熬过日升日落,能遇上一个知晓你最最狼狈乖僻黑暗情状却仍愿意包容接纳你的人,复何求。
小孩不会把爱区分那么清晰,真心对我好保护我,我亦全心全意付出。
再说小怪物就是慢慢长大等着主人来驯养的。
剧本情节并不复杂,表达方式多了克制却也并无特别纠结之处。
所以扣字扣句扣分镜着来作评析没多大必要,就不叨叨了。
从同性题材去解读这部影片是很自然的,也算是刚好在爆/眼球点上,看b站刷一片的几个桥段就了然。
好奇拍摄初衷,去搜了影片相关信息,因为被block谷哥而受益的度娘没能提供什么可读料,于是尝试换doheeya Cannes a girl at mydoor Bae doona,只得到几篇英文影评或少量照片(一定是我没有掌握特殊的搜索技巧的缘故_(:qゝ∠)_)。
英文的影片介绍都没有特别提到所长的取向设定,wiki上只用了scandal,而Cannes官网更是用了misconduct。
或许是因为受社会压力所迫避开/淡化,或许是不希望把重点拉偏,但我觉得更多的是导演只想讲个故事,用道熙和英南的设定更突出种种冲突。
果然在Cannes一种关注单元的访谈得到证实。
被问到电影灵感的来源,导演回答的故事让我汗极。
A long time ago I heard a story about a cat which was loved by its owner. But when a new cat appeared, the owner’s affection moved to the new one. The poor cat wanted to get its owner’s love back. On one morning, as the cat owner tried to go to work, she screamed with shock at finding a dead rat in her shoe. The owner suspected her old cat. With anger, she beat up the cat, thinking the cat had behaved badly on purpose. The next morning, as she tried to wear the shoe, she was astonished again. This time, there was a rat with its skin peeled off in her shoe.简单来讲就是导演听过一个故事:一只失宠的喵为了重新博得主人的喜爱,贡上老鼠放在主人鞋里(这点养喵的人都懂)。
主人被吓了后削了喵一顿,第二天喵贡上了被剥皮的老鼠在主人鞋里。
她说doheeya由此而来,讲的是关于两个与他人沟通不畅的人的故事。
而两个角色极端境况的设定也是为了表现人与人之间建立联系之难,以及维持这种联系之难。
所以取向什么并不是导演特意选取,而是想表现因沟通不畅的孤立放在特定情境下会产生什么样的结果。
单关注取向会有些过度解读,虽然道熙的一些镜头表现确实有些暧昧不明,但总体来看只是两个孤独者的相互依靠,道熙更浓烈些,而所长更淡些。
毕竟,所长的设定是没有多余心力顾及他人的人,有些懦弱,受了伤就逃避。
我甚至猜想,可能导演对女同群体的了解并不多,不过是比大众多些关怀、包容和尊重。
仔细留意,直接谈及取向问题的角色基本都没有表现出歧视(是否接受又是另一回事),比如片中级别最高的长官、她的前辈、所里的同事,审讯小哥后来的道歉也显示了态度上的转变,仅有充当背景的路人因着窥探和不解形成了那道看不见却隔绝所长于外的压力。
影片头尾呼应,同样是雨幕中的行车,只是方向和心情都截然不同。
来时日出雨止,偌大的车厢空荡荡(起初我还奇怪为什么没家当还要开这么部大车);去时夕阳已沉,家当满载,小怪物也安稳进入梦乡。
有人说是雨过天晴,如果这是个哄人的故事,当然脑补‘从此以后幸福地生活在一起’后就可以微笑入眠了。
可现实中,先撇开两人的关系能否平稳,所长首先就仍需要面对自己的老问题,孩子干爸出狱后会有怎样的行动更是难以预料,发配到新的地方是否又会有冲突,并非道熙监护人的所长怎样保护并伴她成长的问题也无法忽略。
和上ED,全片更像是深沉沉一觉中湿嗒嗒的梦,微微光亮,辨不清前方是否是出口。
这是导演首次执导长片,入围戛纳少不了李沧东加持的缘故。
导演此前曾凭借短片《影响下的男人》在第12届釜山国际电影节上获得了选材奖的殊荣,之后还拍摄了《11》、《风总是吹向有希望的地方》两部短片电影。
可惜目前没看到哪有源。
关于下一部作品,她提到一个受弗洛伊德作品启发,酝酿已久的故事。
Since I’ve just finished the post-production of “A Girl at My Door”, I don’t have any specific plans about my next project. However, I have a story which I’ve been thinking about for quite a long time. It is a story about a girl who gets insulted by her lover. This girl is older than ‘Dohee’. She will be a grown-up the year after, she is more like a woman than a girl. With her broken heart, she has to make a decision. For now, I can only tell you that the story was inspired by a piece of writing by Freud.主角是一个被lover侮辱的女孩,怀着伤心绝望面临抉择。
年龄设定比道熙大点,17岁,正好是处于女孩和女人之间的阶段。
简单的几句话,能透露出一点点信息。
依旧是不幸的、还未长成大人的女孩,或许又是孤立无援的,不然不会被insulted到心碎。
她必须要做出的抉择一定与摆脱困境有关,同归于尽或是斩断,还应该会牵扯上局外人(按宋导演&编剧的掌控力1、2个核心局外人差不多了)。
结果女主利用局外人或为局外人着想把自己陷入更艰难的境地。
以上脑洞。
这个insulted不知有否到虐待的程度,可还真是一如既往的泡菜重口,必须要悲惨境况的主人公才会有好故事好戏剧冲突吗。
不过剧本这事,没到杀青时,再变得怎样面目全非都是常态。
估摸怎么地还要再等上个2年多,那时赛纶刚好又到了适合的年纪呢(口胡!
再接这种角色就要被定型了(;-_-)ノ 已经有老外的影评在说:Kim Sae-ron has developed a reputation for playing troubled young girls and is no stranger to characters like Do-hee. 赛纶的首次主剧在播出中,搭爱豆。
已经过了看校园剧的年纪,而且剧本实在太泡菜,好在人物设定就是真(sheng)善(mu)美,瞬间就被净化了呢 ( ͡° ͜ʖ ͡°)•ॢ从大银幕到小荧幕,从边缘人物角色到玛丽苏主角(虽然不算很苏),对于演艺成长均衡还是很有裨益的。
说到底观众缘、认知度是很重要的,韩剧剧本质量也在分化,还是有好本子值得参演的。
还有李沧东的赏识,以后的戏路应该会不错。
裴斗娜在我脑中是和菊地凛子归在一起的,颜不算亮眼,戏路特立独行,都有和老外谈恋爱,是泡菜霓虹各自国际化发展比较好的典型。
提到她直爽明朗的性格,媒体通稿都喜欢归结于是来自富二代和母亲舞台剧演员因素的影响。
她对于表演的认真和热情是众所周知的。
在《道熙啊》拍摄期间,她常常是不带经纪人,一个人来拍摄现场。
杀青前夕,她送给导演和所有工作人员每人一本很厚的相簿,里面记录了拍摄的点滴,都是她自己在拍戏间隙抽空选取照片并设计的,感动了大家。
所以虽然过程很辛苦(局里的戏和村子里的取景不在同一个岛上,要来回奔波赶戏),但剧组氛围其乐融融,看几次媒体采访/首映都是笑呵呵的。
清淡的独立电影是很容易下咽的,何况不算闷,脸和身材都好看。
女性导演特有的细腻和关怀给影片熨上淡淡的暖意,不多的对白缓和了冲突的呈现,都弥补了剧本角色刻画的不足。
期待导演的女性题材新作,如此温柔的视角值得一看。
--ps 片中选取这两首歌的原因 看歌词就能懂了(大叔那首人人有字幕,道熙跳的可自搜-->hellovenus要喝茶吗)附几则采访视频you.video.sina.com.cn/api/sinawebApi/outplayrefer.php/vid=133631180_28_28_1_a0/nTStuDmXK+l1lHz2stqkM7KQNt6nngXz34gapIw1RUg+Gb5mPJIRT7SjVA8lB8G1FRA/s.swfyou.video.sina.com.cn/api/sinawebApi/outplayrefer.php/vid=133589812_28_28_1_bB7kSyYwDmTK+l1lHz2stqkM7KQNt6nngXz34gapIw1RUgyGYZuPJIRT7SjVA8pK+GRMRg/s.swf http://v.youku.com/v_show/id_XNzE0MzY5MTI0.htmlhttp://v.youku.com/v_show/id_XOTI5MTgxNTIw.htmlpps 补了帅元彬和赛纶合作的大叔,单从女孩的片段来看 怎么即视感那么重呢... 再补了乒乓球的片,怎么所长也即视了呢...51届百想导演得了新人导演奖,赛纶所长陪跑电影部最佳女演员奖(一同提名的除了拿奖的外还有孙艺珍、申敏儿)。
是个很棒的肯定。
赛纶还是很美又可爱 尤其是大猩猩坐旁边的时候ww最新的'雪路'里能看到成长,一部一部的见证
刚在土豆上看了这部剧,难得的题材,巧妙的构思,裴斗娜精湛的演技,都是看点。
看完之后心里有点难以言喻的惆怅和失落,于是来到豆瓣看看各位豆友的评价。
看了这些评价之后有点失望,觉得不少豆友的分析很入微,但是都是些三观不正的。
(我知道这句是要找骂了)所以决定自己写写影评,算是给这么好的片子致敬。
关于剧情不想多说了,我觉得好多豆友都将目光聚焦在道熙这个年龄和内心反差极大的人物身上了,忽略了这个故事的核心。
这个核心明明是是所长啊。
所有的人物线索都是由所长发散出去的。
从大环境来讲,无论是警察局里对所长同志身份的歧视,还是小镇人们得知她身份后对她的敌意和舆论压力,所形成的的社会背景都是针对所长的,她受到了各种的隐性和显性的压迫却没有得到一丝同情。
反观道熙她除了得到所长的怜悯之外,最少还有其他警察的同情。
一定程度上来讲,所长的处境其实比道熙还不如。
看到有很多帖子说所长对道熙感情,我也来分析下。
首先,在分析她俩之前,必须说说大家都忽略的所长和前任的关系。
前任出场就是来找所长,两人一句台词都没有,就是望了一眼,什么是一眼万年,这就是。
看了一眼转身走了,所长就知道要先下班。
回家第一件事前任干了什么呢?
和道熙打过招呼,拉开抽屉柜子就找到了那些装烧酒的矿泉水瓶,说明什么,前任对所长性格及生活是相当的了解,这说明她们的感情是十分深刻而有基础的。
下来就是小酒馆,在这里透露了两人分手的状态和分手的原因。
前任说,“我们重新开始吧。
”说明两人分手的状态,所长不说话,手在酒杯上划圈,是思考还是回忆过去,不得而知。
当所长拆了手机,前任责备时所长抛掉所有逃跑的时候,所长居高临下的俯瞰了前任一眼,前任躲闪了所长的眼神。
这说明什么,说明真正逃跑的并不是所长,而是前任。
这时前任提出要去澳洲,你们看见所长在抖腿了吗,什么意思?
焦虑啊!
这说明前任和所长的问题不在于感情的深浅,而在于前任无法抵抗各方面的压力,她要逃走了,(甚至之前也逃走过,留给所长的是降职和分手)并且她希望和所长一起离开。
逃到的地方就是澳洲。
所长回应了吗?
连在海边牵手都害怕被人看见的所长,在人多的酒馆门口却拥吻了前任。
如此不和所长性格的行为说明什么,说明所长对前任强烈的爱。
之后,有所长收拾东西被道熙破坏打乱行李一事,好多豆油只看见萝莉,没想过为什么干的好好的所长要收拾行李。
个人认为,依所长的性格和降职的遭遇,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必定是前任要出柜,所长大爱前任,不顾一切出了柜,但前任周围的环境压迫前任,使得她抛弃所长,于是所长降职,被分手。
我知道写到这里肯定有好多人要骂前任碧池,但是前任对所长的感情肯定是在的,不然怎么会有后来来到小村找所长的戏码。
前任无错,只是性格软弱了。
说回到所长收拾行李,这说明前任的提议对所长具有强烈的吸引力,于是她又放弃了所有开始收拾东西。
甚至所长和前任是有联系的,只是影片里没有拍出来罢了。
这么强烈的感情线都没有豆油八。
哎。
写到这我得和大家回顾一下道熙对所长的感情。
我同意大部分豆油分析的,道熙对所长是一种强烈的依恋+崇拜+迷恋+希望占有的关系。
尽管道熙腹黑,但是她还保留了孩子的童真。
所长对道熙来说是黑暗中的一道光,她黑暗呆的太久了,只要有点光,就想去追逐去占有。
而这种情感遇上青春期的发酵,就不是单纯的晚辈对长辈的依恋了。
关于所长对道熙的感情也得八一下。
所长对道熙是怜悯和同情的,尽管道熙一步步进入了所长的生活给她带来了快乐,但所长没有跨过这道线。
这道线不是指道德底线而是爱情。
所长对道熙没有情爱之欲。
我不同意豆油关于浴室里所长的分析。
我觉得道熙扑向所长,可能是混杂的各种情感,但是所长,先是表情一惊,双手抬起,然后在抱住了道熙。
我觉得是所长是知道自己的倾向,道熙突然的动作让她第一反应是男女之防,但是转念一想这只是个乞求母爱的孩子,觉得自己庸人自扰了,便抱住了她。
但在生活过程中,所长发现道熙越来越表现的不像个孩子对母亲的行为举止。
比如前任来的时候的夺命连环call,回家后穿着所长衣服喝酒自虐,抢行李,还有说自己胖了那个情节,以及半夜走到沙发抱着所长睡觉。
所长觉得这个孩子不能再生活在自己身边了,况且还有和她养父说带一个暑假的口头协议。
于是尽管所长知道她回去是重回地狱,但是还是要送回去。
电影里就是所长买了一堆东西送了道熙回去那个桥段。
至于所长什么时候意识到了,我觉得是长胖了那个时候。
道熙跟所长说自己长胖了,并挺起自己的胸。
所长正在喝酒,看见她这么做了,所长是抱着道熙,摸着她的头说,“是啊,还张高了。
”什么意思?
我知道你长大了,但是我不和你讨论胸的问题。
其实在东方文化里,女孩子之间有一些身体和肢体接触很正常,讨论胸部发育的问题也正常,尤其是一个女性长辈对晚辈。
有些甚至还要对这个事开开玩笑。
估计女孩子们都知道。
但是,所长避开了这个话题,为什么?
如果道熙没有母亲,一个类似母亲的年长的女性长辈给她说说这些没什么大不了,说明所长已经很明确的意识到道熙对自己已经不是单纯的对长辈的感情了。
所以到警察署里的问话的时候,警察的问题,她无力回答,她只能强调自己对道熙确实只有照顾关爱之情,事实也如此,但是肢体接触什么的就没法答了。
况且周围的环境即使她答了没有,也没人会相信。
最后,说说结尾。
所长清白了,按照道理她如果对道熙有爱情的话,就不是交代让她别走夜路,好好学习的话了。
她完全可以领走道熙,名正言顺。
但是所长没有,所长要回到首尔,尽管她知道道熙为自己做的事情,但是她无法承载道熙的感情,可能觉得自己搞不定这么腹黑的道熙。
豆油们你们看见她问道熙是不是假装的时候,那种惊讶想谴责又怜悯的表情吗?
她是警察,道熙的做法就叫仙人跳,是违法的,可是如果放道熙养父出来,道熙也许面临的真就是性侵了。
所以所长不想带着道熙走。
直到后来因为另一个警察说有种不祥的预感,和道熙像个小怪物,她才回头。
她不仅担心道熙尽力过这么多之后会不会有自残行为(如跳海等),还可能因为自己在成长过程中,以及现在在别人眼里所长自己也是个怪物。
她意识到是环境给了道熙无尽的黑暗和心计,如果放任不管,道熙也许更黑暗,也许会走向死亡之路。
不顾自己的苦难,牺牲自己利益拯救他人。
这是对人性的尊重和大爱。
这种大爱被说成情欲,哎。
真正有情欲的人,眼睛是有渴望的。
你看见了前任和所长之间的渴望,道熙对所长的渴望。
可是你看见了所长对道熙的渴望吗?
再说所长对道熙的关爱。
试问一个事业跌倒谷底,爱情失败,心如死灰的人能被什么唤起生活的希望。
是一个比自己更悲惨的更纯真的有相似经历的生命。
以及所长身为同志,没有孩子,藏在心里一直无法给予的母爱。
说是相互拯救,我倒是觉得更贴切。
很多人觉得这是一部政治正确的戏,比如主题是“我是女同难道我就不能真真正正只是同情一个女孩子吗?
我是小怪物难道我就不能得到爱成为善良的人吗?
我是非法居住者难道我就是错活该被收监吗?
”这部戏留白很多,细节可以向任意方向引申,这是好电影的好处,引发观众各种联想,偏偏都能自圆其说。
好了,接下来我要深文周纳了,因为两天了脑子里萦绕不去的都是这部戏,骨鲠在喉不吐不快,我要大声呐喊:这就是部爱情戏!
是部两个人互相救赎或者互相毁灭的爱情戏!
在首尔任职的女警因某种因素被下放到小山村担任派出所长,阴雨连绵的天气里,一个人面无表情地开着车来到这放逐之地。
然后她碰到了山村里被继父和奶奶家暴,被同学欺凌的沉默少女。
结尾是,同样阴沉沉的下雨天,女警开着车,离开了山村,车厢里多了一个安心沉睡的少女。
所长初到山村的时候,离群索居,每天下班后的生活就是黑夜里一个人一玻璃杯一玻璃杯地喝酒,心理非常压抑,她是性取向问题被下放,一开始可以被理解为是分手或者出柜导致心情低落。
但前女友一到所长房间就打开橱柜看矿泉水伪装的烧酒,说明在她们两个一起生活的时候,所长就有酗酒自毁的倾向了。
社会歧视同志,但所长心里对自己取向排斥的态度是她心理压力的主要来源,从前女友的情节来看,貌似是前女友使她同志身份被揭发,她一被出柜就跟前女友分手,左迁到乡下,前女友追来,白天在海边拉个手她都要局促地挣脱,生怕别人看见,显然是理智上压抑自己的取向。
生理上她又无法抵抗同性的性吸引,所以一到黑夜,在室外都会忍不住跟前女友接吻,会在海滩边看到萝莉跳舞停下脚步痴迷地观赏,身处内敛的东亚儒家社会,女主对自身性取向理智与情感的纠葛,贯穿了这部戏。
家暴萝莉被所长从暴虐家庭中解救出来,居住在一起。
作为唯一的温暖来源,所长是萝莉阳光生活的希望,萝莉表现出了对所长惊人的占有欲,无论是同款发型、同款泳装、同款墨镜,还是长时间凝视所长的睡颜,所长跟前女友约会时的夺命连环call,打不通电话时的喝酒自残,这当然可以说是缺乏安全感的表现,但是在知道所长的性取向之前,萝莉对所长亲密的肢体接触都充满了挑逗和性暗示,比如每次都在所长沐浴时进入浴室,黑暗中的backhug,在沙滩上看到男人跟所长讲话就扑上去独占性的拥抱,并给了一个示威的凌厉眼神,这说明萝莉并不仅仅把所长当做保护者,同样也是爱情的投射。
萝莉的心思,我认为所长是明白这一点的,证据是萝莉到所长家看到所长收拾的行李,以为她要跟前女友一起走,崩溃了大发狂性,继父赶来说她性侵儿童,结果所长第一反应是质问萝莉跟继父说了什么。
我第一次看到这段觉得很奇怪,继父目睹了所长跟前女友的黑夜之吻,所以推测所长收留萝莉有性侵的嫌疑,这是很正常的(东亚男人龌蹉)想法。
但是所长却马上认为是萝莉跟继父的讲述导致自己被冠上这种罪名,说明她在跟萝莉的互动中,明显察觉了她们的肢体行为不是求助与怜悯的关系,而是掺杂了性意味,并且这些她都默许了。
比如萝莉拥抱她时,她犹豫之下,慢慢回应环抱。
所长在接受审讯时,对自己的辩解也十分无力,一方面是社会对同志的歧视,另一方面,所长是否也有发现自己对青春少女的别样感觉而感到心虚?
除了那些比较明显的亲密接触,暗处的线索也很多。
所长跟女友约会,萝莉打不通电话,她穿了所长的衣服,喝酒自残。
衣服是非常私密的物品,因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气味,萝莉因为前女友出现无法控制局面时,只能穿所长的衣服闻她的气味稍微纾解焦虑,这充满了情侣的意味。
指控的那一段,萝莉在用娃娃模拟时,最初的时间里她轻轻触摸了娃娃的脚,面无表情,却充满了感情,联系到前面有所长抚摸入睡的萝莉的脚的情节,这说明她根本是装睡,她对这一行为印象深刻,并十分怀念。
这一段是她真情流露的时间。
之后满面笑容抚摸下体那一段,既可以说是演戏,用陷害所长入罪来暂缓她逃离自己奔向前女友的可能性,也可以说是最为狂野的性幻想。
更为直接的是对话,所长说:我不是你妈妈,我可以帮你找妈妈。
这是说,我不能给你亲情。
萝莉的回答很直接:我不需要妈妈,我只需要你。
这是说,我不需要亲情。
萝莉在第一次逃到所长家,就谈及了母亲,她很平静地说,妈妈不会回来了,对于被母亲抛弃的事实,她甚至没有情绪波动。
萝莉对亲情,根本没有渴望,就像她说“无论怎样挨打,我都能睡得很好”,因为不care,不需要,所以对心理影响可以忽略不计,能心无旁骛的睡眠。
对同学欺凌和家暴她也是这样处理着,所以她才能活下来。
这缺失的一切人类正常情绪,亲情、友情,因为唯一一个对她提供温暖的所长,有了感情的指向,喷薄而出,缺失时间长达十几年,所以特别浓烈,又正好是在情窦初开的时候遇见,所以这种复杂的情感,以爱情的形式出现,在表达的时候,充满了性暗示和挑逗。
全世界我谁都不在乎,只在乎你。
这样产生的独占欲和控制欲,强烈得惊人。
两个人的关系,其实是萝莉掌控的,比如挑选泳装,比如喝酒,萝莉坚持的事,所长即使最初反对,最后也会屈服,还有那些若有似无的引诱,萝莉主导了她跟所长的所有关系进展。
从所长的性格来说,这未免不是一件好事。
所长是被动型人格,遇到挫折只会逃避,所以前女友需要赶来说跟她复合,邀请她去澳洲,显然也是对她太了解。
但是前女友不够强势,她跟所长在一起,所长已经开始自毁,就是说前女友无力完成对所长的救赎,前女友这样下去所长总有一天酒精中毒死亡。
萝莉不一样,所长唯一几次开怀大笑是跟萝莉生活的时候,她会兴致勃勃地帮她做饭、带她出去购置衣物,就算是像对待女儿一样的感情,至少在那段时间,所长整个人都生机焕发起来了,萝莉足够强势,感情强烈到可以给她足够的爱情,萝莉果断凌厉,对自己的心意非常清楚,由她来控制逃避自己的同志身份而过着浑浑噩噩生活的所长,创造两个人的生活,再好也没有了。
这两个人已经达成了一种共生的状态。
离开对方都会死。
所长没有萝莉,不是酒精中毒就是抑郁症,萝莉没有正常的亲情、友情,被所有人欺凌,一直下去,她不是被打死就是爆发杀了全家和同学,她的精神生活暗无天日。
萝莉至少可以改变所长的生活状态,而得到所长的萝莉,可以有正常的人类感情倾泻,这样对于她的安全感、独占欲,都是一种治愈。
两个人不在一起,只能全灭,但在一起,除了互相毁灭,还有互相救赎的希望。
顺便说一句,大家都觉得萝莉陷害继父非常恐怖,但从实际来看,萝莉是不得已而为之。
首先,继父报案所长性侵未成年,就算萝莉当时直接否认所长对她有亲密举动,但因为所长的同志身份,社会普遍的有色眼镜,村民跟片警都会对她心存疑虑,所长获释,在这地方也呆不下去了,只能离开村子,萝莉到时要面对的,是自己重新陷入被继父家暴被同学欺凌的黑暗深渊。
一个人如果一直处在最艰辛的环境,可能还不会觉得那么苦,但如果已经感受了温暖,再让她回到冷酷的环境中,她会撑不住,会死的。
萝莉刚萌芽的爱情,刚刚阳光的生活,她是无法忍受这些被剥夺的。
其次,还有一个隐忧,从前面好几处继父的话语中,“你小时候身材就很好,现在长大了像你妈”“发育的不错”,伴随着这些话语的肢体动作也很突破界限,这是赤裸裸对萝莉的性兴趣,后来萝莉陷害时,继父已经醒过来了,但是他并没有阻止,说明他对这种事乐见其成。
萝莉再生长下去,有些事真的可能发生。
所以萝莉当机立断,进行了这个局。
通过设局,收到的效果是一箭三雕:第一,洗刷了所长的冤屈,既然性暴力是继父做的,那么对所长的指控就全是假的,这叫做祸水东引。
所长可以保持在警界的名誉,堂堂正正的回首尔。
(这里不得不说前女友既是猪队友,又是神助攻。
她不仅在首尔让所长出柜被贬,在乡下又让所长被动出柜,导致所长差点牢狱之灾。
神助攻是如果没有她这一系列事端,所长是不可能到山村来遇见她命定的道熙。
)第二,解决了继父,去除了家暴(以及性侵)的隐患。
第三,自己没有监护人,吃饭上学都要钱,就有了让所长把她带走的可能性。
当然,这没法百分百确定,但至少有希望。
所以大家千万不要觉得萝莉会心理变态到分分钟杀人,其实她跟所长一起生活时,不是天真活泼,过得很欢脱吗?
片尾曲非常好,除了旋律优美,尤其是歌词:在梦中听见了你的声音是梦中还是风中像被锁在水汽之中在冰冷的寒气中扣紧衣服一样浪花在月光嚎啕大哭向外面牵引我不知道该不该等你听见不说话的你的声音消退了所有像悲鸣一样的呐喊声散开的声音像风的身体一样缠绕着我像大海一样冰冷的手触摸我被锁在水汽之中偏离了预感的我不知道该不该等你听见了被大海缠绕的你的声音夹杂着哭声的海浪进入我的船摧毁了它我的心也哭了我努力哈气温暖冻僵的我从那小小的缝隙中流入把我融化了我就站在这里我在这里不知多么焦急地等待不知多么焦急地等待着不知多么焦急地等待着我觉得整个片尾曲就是道熙的心声,尤其是她在海滩上,感觉到所长走过来,她转身后那个令人大赞的眼神——等待判决的眼神,充满希望又不确定的眼神,这是赌上整个人生的赌局:“我不知道该不该等你,我在这里不知多么焦急地等待。
”
《道熙呀》过年假期,我一共看了4遍。
好久没有重复地看一部电影了,上次还是看《星际穿越》。
因为它触碰到内心柔软的东西。
东亚人的若有似无的暧昧比西方人的直来直去多了种含蓄美。
加之本人手控,两女主的手都是纤细修长型,我的大爱。
很多镜头,我都是只盯着演员的手,连脸都不看了。
所长和妹子的身材也是我偏爱的修长型(稍有遗憾的是所长胸太平,妹子太瘦)。
但是两人身材比例都很完美,大长细直腿。
我又是衬衫控,所长的各式衬衫,上面几个口子松开,露出性感的锁骨。
衬衫软软的,一种酷酷的慵懒气质。
所长穿警服正装简直帅爆了,当然穿休闲衬衫喝酒也很帅。
以前对裴斗娜不是特别来感,主要是她鼻子不太好看。
现在看了这部电影,顿时喜欢上了她诠释的这个隐忍、沉默、孤独、满怀正义感的所长。
感情线方面,豆友们都分析的很透彻了,我无需多言。
妹子小小年纪真的好主动地去追求自己的感情。
那小眼神,啧啧。
所长也被吸引了,但是她心中的道德准则一直提醒自己不可以。
她也为此纠结着,不停的酗酒,以图换来内心的安宁。
最虐心的是所长被人诬告性侵妹子,真是比窦娥还冤。
一直悉心照料妹子,给妹子一个健康温馨的呵护环境,却被别有用心的继父反咬一口。
当被问及取向问题,所长简直快要崩溃了。
她最大的弱点,最大的隐私,被人如此当众质疑,脸上快要挂不住了。
但是又强忍住,用法律公职人员的职业态度捍卫自己的隐私权。
这一段演技一定要赞。
基本我看电影都是看“过期”的,能放得住时间的电影都是值得回味一看再看,所以道熙也是最近才看。
《道熙呀》是一看就很喜欢,而且找了很多影评寻找同道,发现有很多分析既有道理又很有趣。
比如http://www.bilibili.com/video/av4588484/?t=385 B站的这个,观点很喜欢总结也好玩。
但是发现大家很热衷于对道熙和所长之间似有似无的暧昧及意淫。
我这人爱瞎操心,觉得应该正三观啊,对于成年人和未成年人之间还是应该明明白白的。
前几年有看到百度某贴吧里面一些成年、年轻人用零花钱或者利益引诱性侵未成年正太,甚至拍照还拿出来显摆,三观颠倒,真是叹为观止让人愤慨。
可道熙呀是部电影,电影中暧昧、诱惑、模糊是这部电影的魅力。
我似乎太假装三观正直了。
又在线看了遍影片,发现有条弹幕大意是:原来这部片子在韩国是18禁,他在15岁看的这部电影。
我突然间发现,哦,原来,我们这些观众,15岁、25岁、35岁观影的心境是不一样的。
15岁左右的观众,可能更能理解道熙。
14岁的道熙不正是青春期、叛逆期、开始塑造人生的年纪嘛。
这个年纪不就是非黑即白,因为未知而无所畏惧,天使与魔鬼共立的年纪吗?
这时候形成的爱是强烈的,要紧紧抓在手里的。
哪怕让它像掌心沙越用力越流失,也要直白而坚韧的让它成为永恒。
如果是25岁的眼睛,也许正介于第三者眼光欣赏道熙和所长之间的那种惆怅、希望又饮恨于未来的不确定性。
有遐想,有抑制,也有心动于道熙对所长的引诱;感动所长对道熙的心疼怜爱;愤怒世俗、男权社会对于人生的不公;怅然英男和恩静没有结果的恋情。
那若是35岁呢,用接近李英男的年纪来看她与道熙。
英男对道熙有长辈的疼爱担心,有警察对于正义的不退缩与维护,有无奈世俗界定的人际准则,有压抑鸵鸟心态的爱情。
所长与道熙是相互救赎的两根浮木,两个不同年龄不同身份的人在这个特定范围内能给予世界观失衡相互救赎制约出的平衡。
所长对道熙动过心吗?
看到有评论说一段删减片段中,能看出所长是动过心的。
http://www.bilibili.com/video/av1963379/index_4.html以30多岁的人看后有一种解读,这段是道熙已经剪过头发,向着她心目中形象依靠过去,而所长这时候是要送道熙回去,把她推走。
她知道道熙回去是什么后果,她看到道熙跳舞而笑是因为道熙对她说过跳舞的时候她快乐会忘掉痛苦。
而所长推走道熙,已经向世俗投降,和她坚持的正义偏离。
所长喝酒摔掉瓶子,她在对自己感到愤怒委屈,她生自己的气。
且影片道熙跳舞有两处在海滩台子上,有一处在所长家里,这段篇幅删掉可以理解。
还有说在后半段所长接受讯问的时候,被问有没有脱过LOLI的衣服有没有摸过她,眼神有过彷徨。
这里我们为所长心疼心累。
我觉得所长已经明白此时不管她清不清白,她做的是对还是错,都说不清楚了。
人们已经给她定性。
她无奈绝望的环视,看到同为警察身份的人像看怪物一样看她,她只能眼神空洞说道“我不回答这个问题 我没有义务回答 我只是把一个长期在暴力环境下情况慢慢变糟的孩子留在身边 我觉得这是我应该做的事情” 这个时候我想,觉得所长对LOLI动心,是不是也像这些看她像怪物的警察、愚昧村民一样,我们对她有不同意义上的误解和歧视。
因为你是同性恋所以才从首尔警局发配到小渔村,所以女孩被打找你,你留下她就会被性侵 。
希望她们有什么的意淫是歧视吗?
我的这个观点是不是夸大其词,暂且作为一点心得先记录下。
有评论说英男对道熙没有爱欲,英男和恩静的眼神、身体语言有爱欲的体现。
我赞同这个说法。
14岁的道熙也许不理解自己对所长依恋、爱慕还有引诱是为什么。
35岁的所长是能理解14岁的道熙对自己产生爱慕。
在她打了道熙一耳光的那场,对道熙说你先回去,身体语言是先去关门反倒被随后赶来的朴龙河拉开了门。
如果朴龙河没有赶来,也许这时候所长能用35岁的方式告诉14岁的道熙,“也许你长大会理解这不是爱情。
”我觉得35岁的所长带给道熙的不仅仅是一次恋爱启发、性幻想启发,可能还有截止14岁的道熙人生意义上的一次初恋、暗恋。
让她了解爱。
所长给予不了道熙爱情,但她可以给予道熙爱情以外未体验过的亲情,长辈对晚辈应有的疼爱,人与人之间应有的人情。
道熙拥有的人生不仅仅只有同学欺负、被家人虐待的人生。
所长能给予道熙14岁以后的人生、24岁以后的人生、34岁以后的人生。
那些事未知有希望也有痛苦。
道熙能离开这个渔村,接触未来把握自己人生的启迪呀。
有同学担心鸵鸟小白所长以后难逃腹黑病娇的LOLI的手掌。
LOLI就像定时炸弹,不定什么时候要么结束自己要么结束他人。
啊大家没有看到其实很早的时候所长已经开始教育LOLI正确的三观和正义感了吗?
一开始我觉得是末尾所长问LOLI是不是故意让那个人进监狱,两次问“奶奶呢?
”后来发现,所长从同学手中救出LOLI,已经塑造出LOLI对于制服、权威的依赖和信任。
而她对LOLI说“道熙呀 大人打孩子是不对的 你要说出来 不管是对谁”所长是在告诉LOLI是非对错。
最后的询问是渐进的,LOLI无语哭泣这个层次中,她知道她做错了,她会因为错误失去所长。
虽然所长与LOLI的互动大多是容让妥协,但所长也在教LOLI那是对的,这是错的。
最后的最后,所长在温煦的阳光下,俯身问LOLI要不要跟我走,LOLI的哭是真的14岁的孩子才有的哭,才有的委屈期待,那是25岁35岁的我哭不出来的真挚。
35岁的所长拍打着LOLI的背安抚着她,动作有点老气带着点责备和怜爱,这是35岁的沉淀和成熟。
即使在雨中的车里我们看不到她们的未来究竟会怎样。
也许好的多,也许坏的多。
35岁的所长也曾经是14岁的李英男,14岁的道熙未来总是有希望的。
在道熙呀的贴吧看到一位网友的帖子,引用一段里面的话:“开头她右手捉住一只青蛙,左手拿一只七星瓢虫,让青蛙去吃瓢虫,动作完成后,她还笑了一下......萝莉做事都是觉得有用,马上就去做了,是非观不在她的考虑中。
死缠烂打,喝酒自残,可以让所长无法忽视她的存在,她就做了。
指控性侵,杜绝所长逃离山村去找前女友的可能性,所以就做了。
陷害继父,能救出所长,增加自己被所长收留的几率,所以就做了。
她一切的出发点,都是实用。
不得不说,在十几年家暴欺凌的日子下长大,让她的思考方式变得完全剥离外表,直切主题。
这是野兽生存的方式。
”帖子地址链接:http://tieba.baidu.com/p/3269256132道熙的行为让我联想到曾经看过一篇校园言情小说女主角的自白,类似的话:“没错,她真不是什么好人。
没有爸爸妈妈管教下长大的孩子,是不会有一副正义热情的好心肠的。
”道熙的可怕行为在勾引继父,伪造被强暴证据,也就是本片高潮时,才明显的传递出来。
这时,回头看道熙之间的所作所为,无法不让人胆战心惊。
不过这部电影道熙不是以反面角色出现,她依然是受害者。
她对每一件事所做出的反应和对应行动都是因童年长期被欺凌虐待和孤立之下自我教化的结果。
相比于同龄孩子,她的童年明显欠缺太多,很多时候她是在思考如何保护和生存,于是她行为中的利己性加明显。
始终拥有着模仿角色的能力和灯下和水边跳舞的心情,则来源于道熙强大的内心。
没错,这样懂得 “谋生”的道熙是可怕的,细看电影中所有人构成的小社会都是可怕的。
但是,在这样的人类群体能够成长为这般的道熙,已经很不错了。
另,看这部电影时最大的感想在于:韩国的电影和电视剧的风格差距竟然如此之大。
1、英男与道熙的对位关系写到3里去了,这里补充一点。
应该叫做英男的“三层纱”——英男对道熙的情感经历三次转折,虽然年龄上英男是保护者,但在心灵层面,或者意识层面,道熙走在了英男前面(本人或许没有感觉到,纯粹出于直觉)。
回到对位关系的话题,道熙剪了头发,还不够明显吗?
这是表层的,正值英男对道熙第二次情感转折——把道熙赶回家。
英男对道熙,就是对自己,不自觉的被牵着鼻子走,心里有恐惧(害怕再次被贬),也试图抵抗(赶走),被迫看清形势之后(被误解),勇敢面对(带道熙走)。
某种层面来讲,道熙简直就是英男人生导师般的存在w。
如果没有遇见道熙,英男大概会被男权打的抬不起头(虽然是所长,但实权也只是喝止而已,执法也要被奚落——逮捕道熙继父时,村人对其的呼和不难看出所长实在的地位是怎样的),用酒精麻痹自己,就这样浑浑噩噩一辈子。
2、道熙对英男的感情 有人说是爱情,我认为不尽然,如英男所说,道熙明白所长能保护自己,所以依赖。
只有挨打的时候才能见到所长,于是间接杀了奶奶,把自己置于绝对的弱者位置。
所长会为了“情人”抛下自己,于是在警察质问时,展示了能想到的最直接的“亲密”。
应对警察质问一场,有人说是道熙的性幻想,在我看来,更像是一种笨拙的报复。
这场戏中,道熙先摸了摸娃娃的脚踝,然后笑了,这一细节可以对应所长抚摸熟睡中道熙的脚踝,这一幕发生在所长与女友相见的夜里,道熙因为所长的“抛弃”发狂,道熙明白想要留在所长身边,需要成为所长最亲密的人,于是有了幻想中的爱抚,那是无声的抗争——你瞧,我们已经是这样的关系了,我有资格拥有她。
3、结局值得玩味 女性主义如今已成热潮,本片在探讨女性在社会中的位置及归处上,做了有益的尝试,期间的对比与视点的切入,皆能看出巧思。
英男同性恋者的身份,使其在女性层面上更进一步——探讨面扩大到整个弱势群体(包括偷渡的越南劳工们,他们麻木远去的脸,微缩成社会群像的一面,与英男直直对视,站在岸上的英男选择自救)。
同时她的另一个身份又是公职人员,可以说在首尔,英男是身处男权的中心,后来因同性恋者身份问题左迁,被排除在主流社会之外。
即便在渔村,英男的周围也鲜有女性面孔,极个别的几个,比如婆婆、理发店的路人也是无一例外站在男性一边,有一句反复出现的台词概括出了当下的生存状态:没有他,村子就没办法运转了。
人物状态与环境上做到了两重极致,迫使观众聚焦于这两位不妥协的女性,英男和道熙也是当下女性主义迂回前进的缩影。
道熙同样如此,长期受到家庭暴力的未成年人,母爱缺失,最亲近的人是每日对自己拳脚相加的继父。
道熙的计谋,初看让人咋舌,细想则是女性思想的觉醒(最后的“弑父”段落,是再明显不过的父权崩塌象征)只是没有正确的引导,凭直觉行事难免会做错事,所以最后英男的邀请,实则是一种保护。
两人身份的一致性,不难理解英男最后的选择。
警察小哥说道熙是个“小怪物”,我想那一刻,英男想到的一定是自己,想想理发店里大婶们的碎碎念,警局里同僚的眼神,以及左迁的原因,英男何尝不是他人眼中的“怪物”。
不夸张的说,正是道熙迫使英男跨出悬而未决的一步,不再逃避,选择面对,这才有了那个《杀人回忆》式的镜头。
“你愿意和我一起吗”英男对道熙说,也对镜头前的各位“妳”说。
(私以为以这个镜头做结为好,意味深远,难道是不想被拿来说事?
)写到这里我猜导演大概是坚定的女性主义者吧——女性只有团结才能自我保护,这是对抗男权的唯一出路。
判断有没有偏差,下部片子即可见分晓:)期待期待结尾片头的呼应,虽然开篇是雨过天晴,但气氛是沉重的,眼前是越来越近的小镇,像逃不出的梦魇。
结尾则是一片开阔的海面,车逐渐远去,温柔暧昧的歌声里,是“任尔东西南北风”的快意与安宁。
以前看电视,国外有这么一个广告牌,以大人的身高角度看只是一个小男孩的头像,但是用小孩子的身高角度看,里面的小男孩满脸伤痕,旁边写了求助电话和报警电话。
家庭暴力和虐待孩子是个经久不衰的问题啊!
不知道为什么裴斗娜演女同性恋觉得好适合。
两个人之间莫名的情愫看得我发毛。
看到快一半的时候我怀疑怕奶奶是道熙杀的。
然后看到她说她很会模仿之后更加怀疑了。
韩国女明星长的都差不多漂亮可以理解,但身材都又瘦又高又前凸后翘就有点厉害了。。
当然想全度妍裴斗娜这样的实力派都是胸很小的。
这种变态的依赖性啊,太恐怖了。
在拘留所里李所长和非法劳工的对望真是神来之笔。
金赛纶演技真心不错,还记得大叔那时候,阿jio西,你真的讨厌我吗?
小警员真的挺帅挺可爱。
不管道熙是不是小怪物,留着身边还是更安全。
李所长问道熙要不要跟我一起走那个镜头特效太美了。
那天,没有夏日的燥热,海风徐徐吹来。
在熹微的夕阳中,我乘着一页扁舟,我在舟头眺望,渔夫在舟尾高歌。
渔夫不用划舟,因风在向海岸吹。
夕阳下的港头,简约美丽,似有人影。
我离海岸越来越近。
在一片金黄下,我首先看到了一双眼睛。
澄澈中透漏着伤悲,伤悲中透漏着孤寂,孤寂中隐约显现出绝望。
她面向无人的大海,似在倾诉,似在呐喊,似在哭泣。
她形单影只,身形落寞。
我知道发生了什么,我对一切已经了然于胸。
我和这双眼睛对视,我的眼波温柔,我开口:道熙啊,跟我走吧。
她哭了,满眼含泪。
这是一种歇斯底里,无法抑制的情感。
泪中包含了太多的委屈和期盼。
我明白,一颗站在岔路口的心灵,在通往人间和地狱的选择中,已经向人间跨出了第一步。
纵然她有过过错,就算她不再纯洁。
但那只不过是因为她还年轻,一切的恶念都不是来自本心,她别无选择。
她需要爱,需要一颗真心来温暖。
一个人只要还能流泪,那代表她内心还有善念。
无论她以前经历过什么,都值得被谅解。
我幻想,只不过是因为,我太想去拯救那一颗失落的灵魂。
她还年轻,她还没有绽放光彩,不应就这样坠入深渊。
幸好,道熙,你遇到了那个肯于拥抱你的人。
此后,你应该不再可怜,不再落寞,不再令人悲伤。
真替你感到高兴。
本文首发于公众号《意外落花》,转载还请备注。
第一次看的时候我有意识地想把二人的羁绊往母女、年长者对小孩的照顾去联想,因为我潜意识里不希望这么小的孩子有热烈的爱情——因为不论是我自己的经验还是大家的经验,早熟的爱情基本都夭折了,可是这二人,我多么希望她们永远在一起啊!
就跟我当初热烈地爱着女同学却坚定不会表白一样——比起说清楚讲明白,我更珍惜的,是现在能安稳地在一起啊,即使是以朋友的身份。
第二次看,我才对自己承认,其实我认定她二人就是爱情,一个懵懂,一个朦胧,但那就是爱情,如同早熟的玛蒂尔达和孤独的大叔里昂。
对刷母女说的,我就只想说一句——我幼儿园就会对同班小男生小鹿乱撞了,小学就想跟喜欢的人亲亲了,初中就琢磨怎么破处了——有的人对情窦初开就是早,她们的爱情幼稚、激烈、中二、结局通常作死自己或别人,但这你不能说它不是爱情而是别的。
丑小鸭很像鸭子,但就不是。
道熙说她不要妈妈,要所长,并没说“所长就像妈妈一样、所长比妈妈还好”,她用那幼稚的手法,大胆地挑逗所长,她还小,不懂怎么留余地。
所长必然是有感觉到的,不管她自己的内心怎么回避,对方炙热的目光她有感受到,所以,被其父污蔑她猥亵女孩时很激动地质问道熙是否瞎说了什么——因为她知道道熙对她有着来自爱欲的占有欲和控制欲啊。
试问如果她没有感受到这小孩过分的亲昵、过分的控制欲,难道不是对父亲的那种话直接反驳吗,但她的第一反应是“道熙呀道熙,为了抓住我,什么都敢说啊你这孩子,这下我要怎么解释!
”——她接收到了,来自道熙那仅仅追随的爱的目光。
所长发觉事有蹊跷,道熙爸入狱自己获释,事发突然,结束得更突然,道熙是个有机心的腹黑girl,而且,道熙对她的爱有多么强烈她再一次感受到了。
好吧,再一次逃走就好了,所长想。
逃走就好了,把道熙留在原来的轨迹上,我走了就行了,大家都好清爽啊麻烦都没了。
所长这样想。
但是小警察说的话让她改变了主意。
小警察说:道熙好像命不好,妈走了,爸是个这玩意儿,奶奶死了,总觉得他以后不会好过,围绕她的是这么多不好的事,她也不像个孩子,像个小怪物。
所长仿佛听到别人在讲自己。
拜托你们哦,早熟、面瘫、强硬不是因,而是果啊!
不是因为我们是小怪物一样全身是刺不好接近、才发生这么多衰事,而是因为衰事让我们成为了小怪物啊!!
道熙呀,我怎么放心让你一个人道熙,是一个绝地反击成功了的受害者,她不是存着心要害谁,不是《孤儿》里扭曲的杀人girl,她只是反击成功了,但仍旧是受害者。
她父亲对她说:你发育得这么好了啊,你从小就身材好长大了跟你妈一样招人...她父亲在她的抚弄下没有反对不是吗?
他父亲家暴不是吗?
弱势者想保护自己有理由竭尽全力,如果换做我,道德法律都比不上我要解脱痛苦的心重要。
实在是佩服道熙的勇气,灌酒,录音,表演——这需要很大的勇气。
我愿意相信所长喜欢着道熙——对女人的喜欢,而不是对孩子。
道熙决绝、有自毁倾向、明明是个柔弱女孩却表现出独立、强硬的样子——对于同样喜欢女人的我来说,这些品质是性感的,我会被这样不俗的女孩吸引。
所长下车回头带走道熙,有女人天然母性爱、有相处来的人与人的感情、有爱恋和吸引....成分或许不单纯,但是爱情本身也并不单纯。
包办婚姻相处一生的感情,你不能说没有爱情,异性恋男孩在军队中短暂的境遇性同性恋,你不能说没有爱情。
女人对狗对弱者对一盆养了多年的植物,都有母性爱,有保护欲和占有欲,凭什么对道熙这多重成分的感情,就不叫爱了呢?
我无法深爱一个男人,或许就是爱女人这份复杂。
难道这不比校园相识毕业结婚生子的男女恋情,更加动人心魂么?
现实平庸,愿所长与道熙在我的脑海里,永远相守。
如果不是裴斗娜的一贯清新(也可以叫麻木)表情掩盖了电影走向的话,明明就是小怪物成长记,小女孩最后应该是霸占所长到底一旦发现不对她会遇神杀神遇鬼杀鬼。。。
一星给纯美百合。一星给心机萝莉。拉拉版光源式计划
韩国人拍此类型更接近我们所处社会的现实,各种偏见、隐忍、压抑的情绪,印象最深的所长被调查,面对一次次带有偏见的问讯,却只能用颤抖的声音说我只是做了我该做的。那一刻的裴斗娜让人心疼,裴太有感觉了,网友对她的评论用了“英气”这个词,不能更准确了!不过小萝莉一起带走总觉得像个定时炸弹..
暧昧的气质
漫长无聊
本以为农夫与蛇,谁成想是忘年恋。
不明白结局啥意思
金赛纶总挑这么苦逼的角色今后怎么活...
为了看金赛纶,可惜了。所有女孩子,你可一定要保护自己呀!
想讲的很多,但拍得有点散。裴斗娜和金赛纶表现得太出彩,本身对这一类题材没有意见,但评论很多刻意往养成萝莉或腹黑总攻方向引导,偏离真正的女性主题,让我觉得反感和不适。
怪怪的,又是小女孩遭家暴包含了所有韩国电影的毛病
四星半。终于等到韩国近年拍这种敏感题材了,裴斗娜发挥很好赛伦妹纸也不错,纠结俩人之间到底是爱情还是亲情又有什么用呢,片尾曲太棒,最后感觉自己被治愈了。。
女同拍成鬼片,文艺导演都不好好说话的,裴斗娜难看的要死。2015年2月16日。好电影一定要好看,好故事,任何的故弄玄虚都是一种浪费
140824.所长啊,请和女朋友一起去澳洲呀!两位女主角都应该去看看心理医生,特别是小朋友。拯救不是那么容易的事儿,两个自虐系生活在一起,很难说会有很光明的未来。
自己救自己才有出路
《赛纶呀》。深层的内核是为恋童癖合理化——是儿童喜欢我,这种缺爱儿童的家很龌龊,我丢不下她。我甚至觉得金赛纶很早就是某种产业链里的“尤物”,镜头天赋极高,影片简直为她量身定做……细思极恐。现实里最龌龊的也是她的家人。
本来被虐待霸凌的小孩应该是弱势方 可是道熙吃得香睡得好一点也没耽误唱歌跳舞个人发展 还玩得一手好腹黑完全无法让人施予同情 她爸作为大反派更是几次三番被所长训话更可怕的是道熙嫉妒所长见女友不接电话不回家还发飙自残 这种病态的依恋关系让结局奔着末路狂花的感觉而去
对道熙来说,所长更像是妈妈一样的角色吧。不要错把恩情当爱情。
2025来补分,才发现这个女孩就是金赛纶,一声叹息……
和未成年少女演得这么Sexy,裴斗娜你真是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