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部片子第一遍没有看下去。
以为不过又是俗套的警匪剧。
第二次,耐下性子看,发现开头还有女童的独白声,缓缓道来一个童话。
暗绿色调的场景,混乱不堪的生活,卑微底下的人生。
然而仍然生出了纯白的梦:她说,如果有一天,我们会去海边互相袒露心事。
他说,让我们一起坐飞机,离开这里,然后有吃有穿。
一切都是肮脏的,连那个女童也是一半浸染在这墨色里。
然而,他们仍然有爱。
爱着女人,爱着母亲,爱着做梦。
比较出彩的台词大概是乞丐的那段独白:我妈妈說,我壮得像头牛 我说以后我长大了 要像树一样高,一样壮 要帶她到树顶去看风光 可是我妈妈說,当树不好 树长大了会被人砍掉的 还不如当 河边石头上的青苔 只要有水,有光,就能生存 女孩说,你和我还不是一样的吗? 乞丐说, 不一样 你不是青苔 你是花 算是让人眼睛一亮的地方。
最后见到怀孕的女人和女孩,本来以为她们会落泪,然而干净的脸上甚至有些微微笑容。
淡漠的可怕,但也是必然如此。
因为,能够具有顽强生命力的生物一定是有足够的冷酷与遗忘的能力。
如此才能继续生存。
潮湿黑暗的地方,生长最旺盛的是青苔,只要有水有空气就可以。
暗无天日,就免不了互相伤害。
你被那个秃头猥琐的男人拉进房间,我看的见你期盼的眼神。
你想我说不,我却漠然看你消失于我的视野。
一秒钟前的沙滩阳光,片刻便是地狱的无边黑暗。
每个人都不过是生存,堕落只是种极端的无奈。
你我想耍开他的手,我却任由着无力反抗。
你做的面很难吃,可我还是全部吃掉,你的爱我只能如此消化。
我是小警察,不过是想要免费干你。
所以,不要怪我无情。
我是个小妓女,干我就要收钱。
所以,不要怪我反抗。
我是个小混混,不过是想取代老大的地位。
所以,不要怪我狠心。
我是个母亲,不过是想找回我的儿子。
所以,不要怪我抓狂。
我是个乞丐,不过是想活下去。
所以,不要怪我邋遢。
我是个强盗,不过是想抢劫。
所以,不要怪我遇到了你。
我是个小女孩,只想读童话书。
所以,不要怪我什么都不懂。
我是上帝,仅此而已。
所以,不要怪我不管你们。
生活不过是和每个人开了个玩笑。
嬉笑怒骂,酸甜苦辣。
我理解的青苔,是那种在阴冷潮湿的角落.不引人注到的地方,但它们生生不息。
这片子我可能看的不透撤,除了那暗淡的光线挺附和青苔的生存环境的,其余的我一点没看出什么,像说什么呢?
《青苔》:底层人物惨烈的现实追求_高清1080P在线观看平台_腾讯视频青苔生长在阴暗潮湿的地方,总被认为是生命力顽强的代表。
但如果阳光明媚,青苔就再也生存不下去了,那么它将如何体显生命力的顽强呢?
环境不同,生命力也是不一样的,在“高尚”的环境中去评价“卑贱”环境中的生命,这是有背天理的行为!
―――韩兮青苔能否长成一棵大树呢?
影片给出的答案是否定的。
灰姑娘能够遇上王子,这样的故事只能存在于书本上,或者还能够存在于底层人物的白日梦里,因为它仅仅是童话,影片便从一则童话的讲述中开始,但清冷的码头,阴晦的色调已经令观众知道,这是一部反童话的影片。
童话一般都是美好的,但进入了正片之后,现实的残酷与丑陋便扑面而来。
噪杂的人群,湿漉漉的街道以及狭窄的楼层都被一种燥热不安的情绪所笼罩着,每一个人似乎都等待着渲泄的机会。
而影片的导火索,一个蛮横自以为是的胖子出场了,随着他的脚步,影片中最主要的场所出现在观众的眼前,妓院,这是一个自古以来就多事非的地方,更是一个可以鉴证各色人等的地方,无论它是低等的还是高贵的。
与此同时,另外两个线索也处于进行当中,小女孩来寻亲(其实是准备卖身),余文乐为警察查妓开道。
三条线的人物终于在妓院这个地方得到了有效地爆发,对于戏剧来说,这是很精彩的桥段,其张力不可小觑。
在这个爆发的过程中,导演解决了多个问题,首先是胖子失踪的原因,其次是一帮南亚劫匪的出现,前者是整部影片的导火线,影响着故事的发展,而后者则为影片戏剧性的结尾打下了伏笔。
与此同时,这个开篇更解决了一个极其重要的问题,那就是小女孩的命运昭示。
当小女孩与表姐躲在楼上的时候,胖子正在尽情的残暴地发泄着自己的兽欲。
小女孩目睹了这一切,但从她平静的脸上却看不出任何恐惧与惊讶,这是一个已然将自己完全交给命运的女孩。
小女孩的命运是影片最重要的情感线,而改变她命运的人便是乞丐樊少皇。
如果樊少皇仅仅是一个杀手,那么他只是影片主线黑帮火拼中的小角色,但当他为心存良善的小女孩磨刀的那一刻开始,他便成为了女孩童话故事中的那个侠客。
影片的另一条情感线索是余文乐所扮演的卧底混混与小女孩表姐露露之间的感情,坦白地说,这段情感很成人,也很现实,基本讲述了一个男人开始对自己行为负责的过程,所发生的一切几乎都在预料之中,虽然似乎并不太好看,却与小女孩那条情感线形成了重要的对比,并且也有助于挖掘余文乐的动力。
要知道,余文乐所扮演的人物几乎可以说是导演的视点,摄影机将随着他进行地点的移动,以达到故事的连续性。
余文乐找寻乞丐的动力不但是为了查明真象更是想为女友报仇。
与余文乐相比,樊少皇基本处于静止的状态,尤其是他与小女孩的友谊,整体基调是缓慢地,意味深长的。
善良使两个人相互认识了,这是友谊的开始。
但当小女孩准备开始工作遇到危险时,善良的樊少皇劫持了小女孩,但正是这个行为造成了两个人友谊的破裂。
在这个行为的背后,小女孩挣钱的现实问题其实被樊少皇破坏了,从而人物变得复杂了起来,善良所构筑的友谊是极其脆弱的,是根本经不过现实的考验的,小女孩甚至用毒药想杀死乞丐。
随着两个人的接触,母亲的话题重新拉近了两个人的关系,这是一种亲情,虽然两个人遇到的是不一样的母亲,但亲情很显然已经在两个人心中滋生了。
这本来是一个极其良好的关系,但当现实再一次扑来的时候,他们的友谊便蒙上了一层阴影。
樊少皇决定收帐,于是与小女孩讨论起钱的问题,在现实面前,钱是最重要的,这是小女孩的观点,而乞丐的观点中钱是用来实现梦想的,这两个观点都没有错误,但却说明了一个问题,现实与梦想都是以钱作为基础的,钱可以主宰一切,没钱的人便失去一切,于是,这种底层的意味便更加浓重了,而小女孩与樊少皇同命相怜的原因却终于从善良,亲情演化成底层。
余文乐以死完成了自己向露露做出的承诺,他的死是改变后的死,,具有悲剧性,而樊少皇这个人物的性格并没有多少改变,但他的死却帮助小女孩完成了心理上的成人礼节,保留梦想,面对现实,即便这梦想与现实都被钱所主宰,即便你只是一个最底层的小人物。
影片中运用了大量的交叉剪辑手法,主要起到了两方面的作用,一方面是讲述着故事发展的同时性,最明显的例子即开篇妓院查房以及后来的乞丐行刺,这样不但加快了影片的节奏,而且富有戏剧性,给观众以紧张感。
另一方面便是情感的交叉剪辑运用,小女孩与乞丐之间的关系递进和余文乐个人的成长行为,虽然的确具有同时性,但显然渲染情感为最主要的目的。
影片极具感染力,将底层人物的生存状态以及生活渴望表现得令人心酸,当影片最后那个胖子与母亲天台相见的情景出现的时候,仿佛是一则黑色幽默,所有死去的人以及牵涉到这件事中的人都成为被其它人肆意践踏的青苔。
韩兮2008-9-7于山东海阳
港产片太久没出现过如此令人感动的戏了。
通过一个都市童话的形式来绘画、润饰司徒锦源一贯的黑暗暴力故事,功不可没的是近年渐渐崛起的导演郭子健。
虽然作品不多,之前只有一部《野·良犬》,但是功力和诚意真的不可小觑。
片中不可不提的亮点,除了饰演“花”的新人史雪怡,和终于放弃做正派打星的樊少皇之外,还有当年邵氏的一代艳星邵音音,以及不时穿插片中,由张清芳演绎徐志摩词的《偶然》。
当然,今时今日的余文乐,也终于可以确立自己的定位和地位,不再怕“柠檬”和“爱迪生”的威胁和竞争了。
善哉!
善哉!
至于邵音音,我只能说“有时整容失败,也未必是件坏事”:P尽管戏中某些情节或场景会令人不禁想起《旺角黑夜》《狗咬狗》《这个杀手不太冷》等片,但整部戏看下来,不难发现它的感染力和意境远远超越其他同类型的影片。
片中所描述的世界是压抑、黑暗、凌乱,片外所面对的世界是票房惨淡。。。
而我,也只能借用这里一个小小的角落,来向这部近年来最好看的港产片之一的《青苔》致敬!
2011.08.19续:1.郭子健果然不负我望,凭《打擂台》赢得今年的香港金像奖最佳影片以及男女配角奖项。
恭喜恭喜!
2.余文乐、樊少皇和冼色丽在此片之后的多部作品里面都各自有不俗的表现。。。
加油加油!3.由《这个杀手不太冷Léon》(1994)开始时至今日,貌似这种“大叔+萝莉+黑色暴力”的新型片种已逐渐成形,并大有钱景和潜力之势。。。
期待期待!
〈众生相〉阿丈:帅痞又颓的余文乐,从小不爱读书,长大了只想过过差不多的生活,只求一时风流爽。
最底层无编制警察混混,跟黑帮的界限早已模糊,早就被残喘苟活摁住头颅。
眼神里有流露出不甘过嘛?
有,两次,一次是只能眼睁睁看着刚跟自己温存完的露露又马不停蹄接客,转瞬即逝的眼光一闪;另一次是看着小女孩要被南裔男子侵犯时,垂死挣扎又特么的满血开挂坐起。
虽然大帅哥阿乐演绎得挺到位了,但遗憾主角光环还是被樊乞丐抢了不少。
樊乞丐:一身脏棉被一样的破布从头裹到脚,一头又脏又油的头发像一条条黑蛇盘踞在头上,几乎完全挡住正脸,完美掩饰他的杀手身份,但挡不住万种眼神,惊慌的(看到女孩初潮崩漏时)、疯狂的(母亲的遗物被水打湿)、绝望的(知道自己难逃让女孩走)、搏命的。
不过这个杀手有点蠢。
樊少皇除了有些用力过猛之外,演的很不错。
小女孩:家境不好没有母爱,只身投奔表姐,也并无太多感情,只是为了尽快赚更多钱(当然选择了做雏鸡这个捷径)。
只不过因为心理还没准备好,第一次没成功,被客人骂骂咧咧赶出来了,第二次也就是差点被南裔qj那会,阿乐和樊少抢着爬起来救她。
因此,小女孩最终还是清白的。
一块捡来的绿宝石成了她的慰藉,也代表了对“有钱”生活的向往。
剧尾,小女孩用力地把宝石扔到海里,意味着她认了做青苔的命。
肮脏潮湿的阴影下生活,有光有水就顽强活着。
斩妈:出场就冷酷凶残,在废弃工厂里暴打小啰啰再扔地下水里,让人不寒而栗。
但之后就变成了一个寻子心切的老母亲,甚至面对阿丈,本以为会发生点腥风血雨,结果乜也没有。
颇有点虎头蛇尾,略遗憾。
四眼堂:仅有一场跟阿丈喝茶的场面,一飞白眼和一声嗤鼻很有戏。
被杀时贪生怕死很怂。
阿星:四眼堂的小弟,是雇凶策划黑吃黑的幕后人,这个南裔人物其实还有很多故事可讲,可惜刻画不足。
(长得莫名像厨王争霸刘一帆)安哥:曾志伟友情露脸,av片就是audio video片哈哈哈,真是好父亲,没想到那么正能量。
〈深水埗〉场景都在深水埗,狭促的筒子楼,堆满杂物的过道,塞满衣服以至于分不清方向的服装店,都太真实了!
福华街,现在依然这般模样。
〈故事性〉绿宝石少女这个童话故事在电影中反复出现,是导演安插在黑暗消极里的一抹亮色,有点潘神的迷宫的感觉。
结尾不太喜欢,打不死的男一男二,命不该绝的女一女二,温馨感人的姐妹海边相拥,太罗曼蒂克了。
前面98%的血腥暴力,最后2%却像个娘炮。
两组cp,小姑娘和乞丐杀手vs阿丈和妓女露露,前者不得不让人和这个杀手不太冷联系起来,后者常把去海滩挂嘴边,女友变成重症患者又被发现怀了孩子,怎么看也是韩剧剧情。
导演心里大概是住了一个小萝莉。
是以为记。
延续了去年“野·良犬”的风格,小人物的挣扎,像极了“旺角黑夜”,只是,这一次做到了极致,让人窒息。
在繁华都市的另一边,在阳光照不到的潮湿阴暗角落里,一群人像青苔一样活着。
他们每个人都过着生不如死的生活,却都有苟且偷生的理由。
北妹,印度阿三,中东流寇,卧底,混混,这些人构成了一个独特的生态环境。
青苔们没有阳光,依然顽强的生存,有的为了爱情,有的为了钱,有的为了孩子,有的为了母亲。
一场风暴过后,洗刷了一些老去的生命,但是谁又会在乎那些低贱的青苔呢?
生命遵循着自然规律,一代一代的繁衍,青苔也不例外。
虽然没有阳光,但依然有希望。
樊少皇为什么要说方言?
太刻意了。
余文乐在电影《青苔》的表现不错,放弃了帅气的外表,演技有很大的进步,可能这样一个边缘警察比较有发挥的余地。
警察一角当影帝的例子还是很多的,前有黄秋生曾经在《野兽刑警》出色而火爆的表现摘下了金像奖最佳男主奖,接着梁朝伟凭借在《无间道》中的卧底警察再次成为金像影帝,后来郭富城凭在《三岔口》中神精质探员一角,成功转型成为演技派男星顺利坐上了金马影帝的位置。
不知道这一次余文乐的努力是否会得到金像或是金马的垂青,一个提名也是对余文乐演技的一种肯定,余文乐和古天乐应该会是亚洲影帝下一个接班人。
青苔,生长于阴暗潮湿的环境,总生长在不起眼的地方,青苔可是植物中比较野,没有人会专门去种植,只要有点阳光、水、空就能生存下的植物。
青苔总是样默默生长,没有树高也没有花香,注定了没有人会去关爱它们,在某一个角落自生自灭。
电影《青苔》中的那些人物就如同青苔一样。
当过卧底的警察,警匪都当过了的家伙并不是黑白两道都全吃得开,只是黑白两道的传话人,无论哪边都不把这个曾经的卧底警察放眼里,和一个黑社会过气小混混没什么差别,任人欺负,基本没有人会尊重这样一个警察。
妓女没有尊严人格的职业,躺下收钱,提裤走人,身体沦为挣钱工具时那就只能忍气甜吞声了,只想用最短的时间挣到最多的钱,好脱离非人的生活。
雇佣杀手,一个没有身份证明,没有来路的家伙,操着一口标准的方言,只能整天在垃圾堆中寻找一些食物,困了就睡在垃圾堆中,有时帮人杀一俩个黑社会头目,过着猪狗差不多的日子。
还有那些黑社会的古惑仔,他们以为打下一片江山就会有明天吗,一样只能活在阴暗中,过着害怕被别人暗杀的日子。
正是这样一群香港社会低层边缘人物,因为一起黑社会老大儿子失踪案撞到了一起,他们之间的日子谁也没比谁好过到那里去。
无论是黑社会小混混与老大之间的自相残杀,还是警察与妓女抱在一起暂时的感动,或是雏妓与杀手怀揣着童贞似梦无不向我们展示了青苔式的人生注定了贱人贱命,注定了生命的颠沛流离。
雏妓的童话故事也只能是一种内心的安慰振救不了任何人,因为童话注定只能存于梦中。
可能,人有时活得太卑微了,只能用那些童话、幻想给自己一些希望,活下去的理由,暂时忘掉现实生活的疼苦。
——《青苔》观后 余文乐和樊少皇两个人,身受重创还是不停地打呀打,怎么也死不了,那时候已是凌晨,看得人疲惫而腻烦。
可是最后樊乞丐真的流干最后一滴血,余警察也轰然倒地,仰面朝天,气若游丝,用心里的声音对他的女人说,“没事了,你不是想去海滩吗,我们去海滩……”那个植物人女人躺在病床上,眼角缓缓滑下一滴泪。
看到这里终于很难过。
很俗套很港式的一个结局,但这最后一刻终于让我入戏。
谁能来拯救他们,黑暗中,潮湿的,青苔一样卑微的人生。
只有一种难以言说的压抑。
和深入骨髓的绝望。
电影的插曲是第一次听到,歌词却很熟捻,那竟是徐志摩的诗啊,“你我相逢在黑夜的海上,你有你的,我有我的,方向,你记得也好,最好你忘掉,这交汇时互放的光亮……”混混警察从地摊淘来盗版碟,放给那个对他有情的妓女听,而她被打成植物人躺在床上,怀着他的孩子。
如果一切风浪已都过去,他和她也许会有一个温暖的开始,但电影显然不愿意让结局圆满,更血腥的杀戮和践踏只刚刚开始,小人物的悲哀,就在于像飘零的叶子一样,被纷争的旋涡裹胁,不知要被卷向何处,粉身碎骨还是身首异处。
樊少皇一口刻意的河南音其实很让人出戏,他的妈妈为何离去,他是恋母情结还是精神异常,他和小女孩是惺惺相惜的友情还是说不清道不明的爱情,这些都让人疑惑,剧本没有交代清楚。
总之这是个亦正亦邪的角色,对施舍过他一口饭的小女孩拼了命去护佑,以及被黑帮利用做杀人工具然后被灭口,都是让人唏嘘的,但他发疯一样暴打露露,那个同样花朵一样灿烂,又青苔一样凄惨的女人,让人一阵心寒,憎恶。
小女孩的角色本可以更出彩,但是不够冷漠有力,也许总是有意无意拿她和《这个杀手不太冷》的吗帝莲相比,其实她可以将冷漠玩到底,用漠然又童稚的眼神,睥睨这个肮脏的充满杀戮和欺骗的成人社会。
可惜导演没能很好地控制她,让她的表演时常游离在剧情之外。
就算她对樊乞丐说,自己就是要做妓女挣钱,不过之前的情绪没有铺垫好,所以此处台词无法让人有一点震撼,只有莫名其妙。
就连她恐惧的哭骂也是那么正常,正常得没有任何冲击力。
男人们互相杀戮的时候,如果她不要哭,就那样安静地看着,甚至脸上溅满救她的男人的血,还漠然地笑着,那才是真正让人害怕的,那样影片的效果更好(我真是变态,挖哈哈)。
再回到结尾的海滩吧。
活下来的两个女人在海边缅怀,肚子里的孩子给压抑的影片留下唯一一抹亮色。
顺便说句,其实很喜欢冼色丽,从《一米阳光》里那个清纯的民族女孩开始,就记住了她,她的纯美气质也许和妓女的角色毫不搭调,但也正是这样的反差,才更让人难过吧。
那首歌很让人动容,仿佛是蔡琴的声音,“我是天空里的一片云,偶而投影在你的波心,你不必讶异,也无须欢欣,在转瞬间消灭了踪影。
你我相逢在黑夜的海上,你有你的,我有我的方向。
你记得也好,最好你忘掉,在那交会时互放的光亮……” 一群低等烂命的人,像城市边缘的青苔,在无人注视的黑暗角落里独自开谢,卑贱地生活。
这该死的生活。
余文乐在进步。
从本片开头登场的时刻开始,我们就可以看见余文乐在演技上的野心。
尽管整体色调昏暗,但这是纯正的香港电影,并且夹杂着那么些黑色幽默。
以前,我以为余文乐只能去演那些沉默寡言、性格内向的人物,但在本片中我们却的确看到了他完全可以表现得很张狂、很黄很暴力。
虽然不是什么好角色,但却是很好的演技考验。
冲着他的这份野心,推荐一下此片。
因为我喜欢努力的人。
---http://www.leeforce.com
里面的人惨得过于刻意
看完想起杀手不太冷
镜头很好,十分感性,故事一般。
片名道出了故事的神髓
这瞎扯淡的结局加上余文乐让我想到了花花刑警
到底还是不够黑 不够暗 余文乐是演出了感冒的样子,都没有痞子的劲儿,时有时无,剧情比较生涩,但不妨碍看下去
小幽默挺好的
给你一点阳光,给你一点水,你就这样活下来了——青苔。
这个警察当的和黑社会有什么区别。
饭少王哇..不过去片很一般...好多摩囖差...
小余拍得可以,但少皇这个角色完全就是个神经病嘛。
人家郑保瑞自己风格都没成熟,就来了模仿者,也是不容易。
:“可是俺妈妈说,当树不好,树长大了会被人砍掉的。还不如当……河边石头上的青苔,只要有水、有光,就能生存。” 3.5
社会底层“青苔”类人群的悲惨命运和光怪陆离的生活圈子,看完之后多少会有些唏嘘。PS:前后两段小女孩的读白真的很无力。
有老港片的影子,但是很刻意
青苔一样潮湿阴暗杂乱,又坚韧的,生命
一个石头引发的血案...
喜欢青苔的定义,但片子真的好烂。
是在回家的的大巴上连续看的第三部电影....明显脖子已经很酸了
港味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