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沙漠里想杀人想到发疯,可直到伊战结束,都没有机会开一枪,他们喊着空洞的口号,“我们战胜了萨达姆!
”却不知要庆贺什么。
这种人在伊战中是绝大多数,当他们回国,被当成英雄一样欢迎,内心忐忑,脸上失落,他们连跟发小吹牛逼的素材都没能带回一点点。
《锅盖头》是一部李安的《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挂五档都只能喝屁的电影。
【巧妙的软广】https://site.douban.com/215175/ (我的小站)
1.差不多开头处放的是Bob McFerrin的"Dont Worry,Be Happy",哇哦,这首好听的歌放在这够讽刺。
Swoff得知女友认识某某人后伤心黯淡,背景乐是Nirvana的Something In The Way,比我之前听过的任何一次都来得忧伤。
战场上那首是the doors的Break On Through。
不说结尾那个嗓子沙沙的是谁。
2.在来伊拉克之前,一伙人情绪激昂看的电影是经过剪辑的"现代启示录",直升飞机扫射,熟悉的女武神之骑。
如果胖子科波拉知道他这部反战的作品改头换面被用来战前鼓舞士气,不知道会怎么想。
所幸,这也是部反战片。
3.穿衣演练那段,旁边戴上头盔的人转过来对Swoff说:Into The Dark Side。
嘿嘿,星战饭估计会乐坏。
4.那个可怜的人不小心放的老婆和邻居偷情实录那个录像带,标的是The Deer Hunter,同现代启示录一样有名的越战片。
5.在Swoff被处罚玩便便那段出现的黑人长官是不是有点眼熟?
他在热门连续剧24小时反恐里演一个巨能干的总统。
不过在今年也就是第五季开头,他便被干掉了。
6."F***"一词在电影里用了278次,其中38次和"Mother"连在一块。
沒當過兵的恐怕很難體會本片的妙處本片精準捕捉了當兵過程中大部分時間都消磨在無意義的小事上或者為了一些無意義的小事而受罪各種生活習慣、感情與意義多多少少會遭到壓抑或扭曲但也說不上什麼大悲大喜因為當你卷進一個龐大的科層制的規訓機器裡一切都是零敲細打出來的所謂的勝利英雄或壯烈失敗都是書生的幼稚想像書中主角渴望真正作戰一方面反映了戰爭機器灌輸給他們的崇高信念但更多是來自於對平庸生活的無意識反叛衝動從另一個側面反映了規訓機器潛在的暴力本質這種衝動最後得不到發洩正宣告了這些信念與衝動不過都是一種浪漫幼稚由此觀之本片可說是悄悄顛覆了歷來戰爭片的主流傳統
又是一部关于美国大兵的电影。
记忆中,看过的此类电影也不少了,如阿汤哥的《生于7月4日》,讲述的就是从越南战场上活着回国的士兵在回家后的生活,揭示了战争给他们带来的巨大创伤,让人们开始思考战争的意义。
这部《锅盖头》(影片中称为〈罐子头〉,锅盖和罐子都是对他们发型的自嘲式称呼)所要表达的也是同一种题材,只不过这次的战争是发生在20世纪90年代的伊拉克战场上。
在和平年代,人们本应在自己的家园和自己的家人、恋人或是朋友过着太平安康的舒适生活,但是战争却将这批生于和平年代长于和平年代的年轻人带到了战场上,去经历最残酷的战争磨砺。
本片中的男主角(杰克·格兰哈恩尔扮演,曾出演〈断臂山〉)也不例外,在他20岁时,他便已经成为美国海军陆站队的一名队员了。
作为一名新兵,军营中的一切都是他从前闻所未闻的。
不得不承认,美国之所以能拥有世界上最优良的陆战队,之所以被称作“美国大兵”不是没有原因的,他们在士兵刚入伍时就开始给他们灌输“我是世界上最坏的人” 诸如此类的思想,让士兵们拥有了极强的自信心,称雄于战场。
严格的管理,残酷的训练,往往使很多士兵中途就退出了军队。
不记得是在哪部电影里看到过这样的场景,军队训练时用的就是真枪实弹,士兵们随时都处于死亡的威胁当中,而其中的一部分士兵在还未上战场前的训练中就已经牺牲了。
如此残酷的训练,我想不是其他国家能够做得到的。
片中的士兵们自从进入沙漠,就一直等待着战争的机会,可这一等就是6个月。
等待中,他们还得在酷热的沙漠中训练,甚至是穿着三防服跑步,打球。
于是,他们渐渐的感到无聊,开始探讨生命的意义,然后手淫,拆装随身听,然后再手淫,互相讲述曾经的女朋友,继续手淫,幻想回家后的生活,然后再继续手淫......这就是他们生活的全部。
这期间,他的女朋友跟别人跑了,另外一名士兵的老婆把跟别的男人做爱的录影带寄来给他们看,于是,他们开始怀疑战争的真正意义。
终于,他们等来了真正的战争,而他们同时也发现一切都比他们想象中的要残酷许多。
影片的最后,他终于等来了一次刺杀敌方高官的机会,可就在快扣扳机的瞬间,任务却被取消改为由空军执行了,这突然的改变让他的队友濒临崩溃的边缘,因为他们是如此的渴望着一次真正意义上开枪杀敌的机会!
当他们回到基地时,那里已经变成了一片欢乐的海洋,所有人都在狂欢,因为萨达姆投降了,美国取得了战争的胜利。
这意味着,他们马上就可以回家了。
这群士兵尽情的宣泄着自己对战争的各种情绪,最后,他们集体对着天空放枪,那种酣畅淋漓让我们看到了他们这6个月的等待是如何的寂寞难耐!
最后,他们回到了自己的国家,过着各自的生活,美国海军陆战队队员对他们来说已经是遥不可及的身份了,正如男主角所说的那样:“一个故事,用了很多年的步枪,然后他去打仗了,战争结束后,他回到了家。
不管他再做什么,盖一栋房子,爱一个女人,给他儿子换尿布,他永远都是一个...罐子头。
所有的罐子头,杀敌的和战死的,他们永远...都会是我。
我们依然在沙漠中”。
我是因为Jake看的这部片子,虽然在看BBM之前就被这片子吸引住了,但是后来在褒贬不一的评论中就推迟了看片,最近搞到CJ的版,终于看了,还有那些想象场景、删减场景,评论音轨太死板了,只有部分趣事逸闻的透露,而且关于情节删减、增添,情绪表达上的说明都太直接而且没有生气,根本没有了电影里的灵气。
并不是皮开肉绽才算是起到鞭挞的效果,更不是入木三分的篆书最为有力,自从看了BBM以后我就一直这么认为。
很喜欢的一个删减镜头就是WALT UNCLE,拍摄的角度似曾相识,我来告诉你,12年前有一部低俗小说,有一个更为冗长的类似镜头,同样被删掉。
效仿就是效仿,放进去也挺好的,只是后面的情节已经跳出了低俗小说的装帅风格,于是还是删了。
由于耐心不够,只听了一小部分评论,其中有一段说Jake即兴发挥的表演灵光乍现的时候往往是他睡得不好的时候,所谓清醒纪,指的难道是午夜之后?
这条评论很个人,大家当我飘过,没看过CJ版所有删减镜头的也请谨慎量行
《锅盖头》是这样一部片子:酷,节奏明快,画面爽朗,导演手法娴熟,有点仿《全金属外壳》的黑色幽默。
片名:Jarhead译名:锅盖头导演:山姆·门德斯Sam Mendes主演:杰克·吉伦哈尔Jake Gyllenhaal 杰米·福克斯Jamie Foxx 彼得·萨斯加德Peter Sarsgard 特拉维斯·阿龙Travis Aaron 类型:动作/喜剧/剧情/战争片长:123分钟级别:R级(暴力,色情)发行:环球电影公司上映日期:2005年11月4日(美国)IMDB评分:7.6/10 (1,832 votes)剧情简介: 改编自安东尼·斯沃福德的海湾战争回忆录,以死亡幽默的方式讲述了一个身手不凡的狙击兵在海湾战争中的经历。
导演山姆·门德斯(导演了《美国丽人》)和克里斯·库珀(出演《改编剧本》的男配角,获第75届奥斯卡最佳男配角奖)都是奥斯卡奖得主,再加上今年奥斯卡影帝詹米·福克斯的联袂出演,还主演主演杰克·吉伦哈尔(《断臂山》里的那个杰克),这部电影无论是题材还是阵容都份量十足。
以下是本人摘录的片中牛X台词:一个故事一个用了步枪很多年的人然后他去打仗了之后他把枪还给军械库他相信他不会再使用这把步枪了不管他再用这双手做什么爱一个女人盖一栋房子给他儿子换尿布他的手依然挂念着那把步枪一个故事一个用了步枪很多年的人然后他去打仗了战争结束他回到家不管他再用这双手做什么盖一栋房子爱一个女人给他儿子换尿布他永远都是一个锅盖头所有的锅盖头杀敌和被杀他们永远都会是我几种士兵们解决无聊和寂寞的方法手淫重新读一次不忠妻子或女朋友的来信清洁你的步枪继续手淫重新拆装随身听争论宗教和生命的意义仔细描述每一个被士兵们搞过的女人争论古巴人和墨西哥人的区别哈雷和本田的区别用左手手淫和右手手淫的区别继续清洁你的步枪仔细阅读菲律宾邮购新娘的目录继续手淫计划回家后的第一顿饭幻想一个叫乔伊的士兵和他的女朋友再草丛中做爱或者在小巷里或者在一个旅馆的床上这是我的步枪有很多差不多的步枪但这支是我的如果我没有这把支步枪我一点用也没有如果没有我我的步枪一点用也没有对于大多数问题海军陆战队都有解决的方法如果你病了去医疗室如果你受伤了叫医疗病如果你死了去死亡登记处报道如果你疯了没有解决的方法存在没有解决的方法存在
「So, now my hands were dick skinners. A flashlight was a moonbeam. A pen was an ink stick. My mouth was a cum receptacle. A bed was a rack. A wall was a bulkhead. A shirt was a blouse. A tie was still a tie, and a belt a belt. But many other things would never be the same.」「Bobby McFerrin — ♫Don't Worry Be Happy♫」「Now to the rest of you, do you have what it takes to be the meanest, the cruelest, the most sadist unforgiving mother fuckers in God's cruel kingdom?↓Yes, Staff Sergeant.↓Will you be able to one day say, "Yea, though I walk through the valley of the shadow of death, I will fear no evil, because I am the baddest mother fucker in the God damn valley?"↓Yes, Staff Sergeant.↓We shall fucking see.」「Details, gentlemen, details! Details is gonna be the difference between you killing your target and your target killing you. We've all been taught that, "Thou shalt not kill." But hear this:"Fuck that shit!"」「I've been around these old white fuckers all my life. They got their fat hands in Arab oil. The motherfuckers drink it like it's beer. That's why we're here, to protect their profits.↓- You're full of shit. - He's full of shit.↓Who do you think gave Saddam all his fucking weapons? We did!」「The price of crude oil has nearly doubled. President Bush sends in more troops. Us, six times a day, we gather for formation. And we hydrate. We patrol the empty desert. And we dehydrate. We throw hand grenades into nowhere. We navigate imaginary minefields. We fire at nothing. And we hydrate some more. And we look north, towards the border and we wait for them. This is our labor. We wait.」「Now, here are the rules. When you talk to these reporters, you do not get specific. Tell them that there's no better shooters in the world than Marine snipers. Tell them that you're happy to be here. You're proud of the mission. All right? And you can't wait to mash the fuck out of these Iraqis. Anything other than that comes out of your mouth... I get fucked up. And if I get fucked up, I'm gonna fuck you up. Take your shirts off. Show your muscles. You've been working out.↓This is censorship.↓This is what?↓-Censorship. You're telling us what we can and can't say to the press. That's un-American. - Yeah, what about freedom of speech? The Constitution?↓No, you signed a contract. You don't have any rights. You got any complaints, you complain to Saddam Insane... and you see if he gives a fuck.↓Why, that's exactly what Saddam Hussein does. You're treating us the same way.↓You are a Marine. There's no such thing as speech that is free. You must pay for everything that you say.」「We turned the inside of our tent into a circus. 'Cause inside of our circus, we cannot be injured. Inside of our circus, we cannot be touched. But we are insane to believe this.」「Every war is different, every war is the same.」「A story. A man fires a rifle for many years. and he goes to war. And afterwards he comes home, and he sees that whatever else he might do with his life, build a house, love a woman, change his son's diaper, he will always remain a jarhead. And all the jarheads killing and dying, they will always be me. We are still in the desert.」
是战争让我们失去理智还是我们自己让自己抓狂最终两个人带着遗憾离开那片沙漠,那片人生中最深的沙漠,那是无论多少吨水都无法再让它滋润的回忆荒漠,简单枯燥,却是那么的记忆深刻战争。
两人始终未能开出这一枪,一个人没有杀过,就这么度过了自己的四天四个小时一分钟的战争生涯Are we ever gonna get to kill anyone?能亲手杀一个人,能合法的杀掉一个跟自己毫无关系的人,是一件很满足的事情吗?
然而战争改变了这一切,一个人的价值观,一个人的追求,甚至一个人最基本的满足欲望这一切,一百年,也改变不了沙漠的那100多天带给他们的人生创伤。
那落满全身的石油,那熊熊不熄的火焰。
那是真实的。
焚烧掉的汽车,漆黑的尸体,黑黑的沙漠上走过留下的白色脚印。
如此鲜明的对比,加上一望无际阳光下金色的沙漠,如此干净的画面,多么鲜明的讽刺don't thank me,just don't fucking diesee,这就是战争。
活着就行,啥都不重要。
只是有些人想离开,有些人拼命想留下。
想走的走不了,想留的留不下只是有谁在乎你冒死去执行任务,却被部队遗忘在沙漠;把青春献给祖国,最终因为隐瞒了过去而被驱逐出军队。
没有人会在乎你,即使你是最好的狙击手,又怎样?
这不是战争,这是社会。
我们终究被利用然后被遗弃,如果这世界是美好的,我们就是这美丽世界的孤儿
不想对电影本身做过多评判,只是之前看过老库的《全金属外壳》,再看《锅盖头》,有种别样的乐趣。
同样是海军陆战队的故事,“marine corp”的故事,《全金属外壳》讲述的是越战,《锅盖头》则是关于海湾战争。
时光飞逝,沧海桑田,苏联解体了,老库归天了,科技日新月异,战争的样式早已今非昔比,但最让我感到有趣的一点是,几十年过去,陆战队的新兵蛋子们领枪,教官说的话还是一模一样:This is my rifle,there are many like it,but this one is mine。
Without my rifle,I am nothing;without me ,my rifle is nothing。
别的且不论,这几句大白话实在是酷劲十足,至少比让我念忠于革(和谐)命忠于D来感。
虽然审视战争的视角大不相同,也不知道导演有没有致敬库布里克的想法,但我相信萨姆·门德斯的确通过镜头给我们展现了美军的传承。
我军一向以人民军队的“军魂”为傲,可不要以为这玩意只有你有。
美军不是宣传抑或想象中被一坨高科技武装起来的整天Fword不离口的迷途青年。
《巴顿将军》开场就是巴顿站在硕大的星条旗下,说:”记住,你们参军不失为了为国捐躯、马革裹尸,而是为了让对面的可怜虫为国捐躯躯、马革裹尸。
那些说美国人爱好和平想置身事外的都是扯淡,真正的美国人一向好战。。。
“世界的近现代史的确给了美利坚民族无比的自信,这种自信甚至自大的体现无处不在,比如奥巴马可以在胜选演讲中霸气地讲:”The world was cennected by our science and immagination“,自然也会折射在美军身上。
美军相比世界上任何一支军队,都不缺历史、传承以及对胜利或失败真切的体验。
这是一支值得我们敬畏的力量。
从美越战争结束后的1978年开始,美国出现了众多以越战为背景的反战影片,如《猎鹿人》、《现代启示录》、《野战排》、《全金属外壳》、《早安越南》、《生于七月四日》、《天与地》等;而两次伊拉克战争结束也有十多年(第一次海湾战争距今已有二十多年),类似题材的影片却寥寥无几,难道因为这两次战争美国都获胜就不反思了吗?
萨姆·门德斯拍摄于2006年的《锅盖头》,是为数不多反省伊战的影片之一。
锅盖头(Jarhead)是美国海军陆战队士兵的俗称,因为每个新兵入伍后,都会迅速被剪成锅盖头发型。
影片的第一个镜头即是向库布里克的《全金属外壳》致敬——海军陆战队教官近乎变态地对着全体新兵训话,这为本片奠定了讽刺的基调。
开场明亮的画面和轻松愉悦的配乐Bobby Mcferrin(鲍比·麦菲林)——《Don't Worry,Be Happy》是新兵初入军营的心情写照,同时这段轻松音乐也伴随着一段段戏虐和讽刺的段落——接待处军官称陆战队士兵为一帮白痴和混蛋;男主角史沃夫德自述:Marine的头就像一个锅盖,一个空容器(空虚,没思想)。
影片开场就是这种轻松戏虐的气氛。
训练中虽有意外死亡,但陆战队士兵对战争是充满渴望的,他们的好战情绪在观看《现代启示录》的经典段落(瓦格纳《女武神》的伴奏下,美军直升机屠杀越南平民)时展现得淋漓尽致。
导演暗示这些新兵里被打满了爱国好战的“鸡血”,无知且缺乏同情心,全然没有意识到越战的残忍和非正义性。
第一次海湾战争爆发,士兵们被送往沙特阿拉伯,这之后配乐更多的是战争环境下的音乐,其中著名游戏《真实战争》里的配乐在片中反复呈现。
可令他们大失所望的是没有奔赴前线战场,而是在后方保护沙特的油田。
这道出了美国打这场战争最真实的动机——保护自己在中东的石油利益。
在等待参战的过程中,训练、游戏、谈论女人、接受采访,他们越来越无聊,开始想念家人。
在无聊等待和女友背叛的刺激下男主终于迷失了,他不断违反军纪,荷枪实弹瞄准战友,坚持要看一个战友妻子偷情的录像带,而士兵们以为是要看越战片《猎鹿人》。
在后方等待半年之后,士兵们终于参战。
战争的残酷和真实凸显出来:烧焦的尸体,焚毁的车辆,火焰冲天的油井,天空中下着的黑雨,染成黑色的沙漠和白马,一副人间炼狱般的骇人景象。
这与影片上半段轻松戏虐的氛围形成强烈的反差。
战争带来的不再是胜利和英雄主义,甚至没有快感和刺激,而是挥之不去的梦魇。
经历了敌军炮火袭击、己方空军误袭和地狱战场的士兵们还是一枪未发,他们感觉沮丧,情绪失控,一等兵弗勒竟然把阿拉伯人的尸体据为胜利果实,这在海军陆战队里是个别行为,但在陆军里似乎很普遍。
残酷战争中美国军人的丑陋变态行为可见一斑。
“锅盖头”终于有任务了,他们奉命狙击共和国卫队的两名指挥官。
正当史沃夫德和搭档卓伊瞄准伊军指挥官时,美国空军指挥官取消了这次狙击。
空军要炸掉这个伊军基地,他们不想错过这个千载难逢的机会,一举干掉几百名伊军士兵(而不是杀掉指挥官后迫使军队投降)。
卓伊为此和空军指挥官发生冲突,因为他可能将永远错过开一枪的机会。
这里导演在引导观众思索:战争的意义难道是为了满足军人的杀戮愿望?
伊拉克似乎成了美国国家军事机器的狩猎场!
影片接下来的镜头更暗示了这次空袭的屠杀本质:前景是由窗框形成的、象征耶稣受难的巨大十字架,透过玻璃窗,是伊军基地被轰炸而燃起的烈火和浓烟,以及失望迷茫的男主。
在阴森苍凉的中东音乐伴奏下,史沃夫德和卓伊失魂落魄走在幽暗无垠的沙漠里。
他们回到美军基地,戏剧性的转折出现——陆战队员们兴高采烈地狂欢庆祝,战争结束了。
全体士兵向夜空开枪,把压抑已久的情绪发泄一空。
长达半年的等待加上四天四小时的战争,“锅盖头”们实际上没有一枪射向敌人,战争的黑色幽默与荒诞在影片最后达到高潮。
尽管导演在片中多处表达了对伊拉克战争性质和军人行为的反省,但这种反省比较收敛,基本点到为止,批判和反思的深度不及《现代启示录》、《全金属外壳》等经典反战影片。
这或许和本片所处的政治环境有关,不像在70、80年代美国社会主流意见对越战基本达成共识,这是一场不必要、不应该卷入的战争;而两次伊战,尤其是第二次伊战之后,美国似乎形成了一种比较强烈的舆论氛围,即批判这两次“正义”战争是政治上不正确的,这种意识形态上的压力或许限制了导演的发挥。
素材来源于网络SJBD补标
真的太像全金属外壳了,虽然迪金斯的画面很美,吉伦哈尔演的也很卖力,但是所谓对战争的控诉主题还是太老套完全没法比拟老库
看断臂山的时候都没觉得哥们身材那么好
一群性感的混蛋
训练出操那里,感觉是在向“Full Metal Jacket”致敬
现代启示录吗
美国兵这么放肆与欺辱新兵,明晃晃的洗脑入侵别国
有价值的只有后40分钟,只能说只有自由的国度才能看到这种对军队一黑到底的电影。
很想在现实中看火焰冲天
为何而战,为谁而战?任何人任何时侯理不清这个问题,都会不可避免的陷入对自身的迷茫,而战场无处不在,只是形式和激烈程度的不同。本片是2005年版的《全金属外壳》,从结构到内涵都没什么新意。
战争并没有变,但是时代变化了
其实是部意识流电影?
nirvana的歌 ,库布里克的sir yeah sir, president david pamer这次这么坏了···
说什么?
黑色幽默的反战题材。是否有一部音乐MV也是像片中做梦一段,沙子从嘴里被吐出,然后演化成什么东西…
说冷幽默吧又没有那么幽默,说深思吧也没弄出个什么深度。。。有东西没出来
战争电影一定要扯到点内心戏就显得过去严肃了,好的会变得更深刻,但本片可能立意点没有选好吧
听涅槃的歌打飞机是射不出来的。它非位于《1917》的极简形式的反面,即使有各种自我意识的探索,但不单是画面,在战争中一发未射这种概念还是一致的。
jake~不然就一纯粹的垃圾
3星半吧,文化不同,理解不同啊,就像当初美国人不理解硫磺岛到最后一个日本人也不会投降一样。。。。
有点失望,期望太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