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已被拘捕的吉米失去了保护,死于暴民乱棍之下,而雷警探在身携两支手枪的情况下不思镇压,而只是徒叹奈何的一幕出现时,我不知道做了八年重案组警探(资深老鸟啊),在纽约街头执法的雷当时是怎么想的.暴民对已被拘捕的犯罪嫌疑人动私刑是有谋杀罪名的,而且也是法律所不允许,更是一名配枪警察的尊严和威严所不容挑战的,在那一刻,是法不责众吗?是不忍下手吗?还是觉得吉米罪有应得?反正雷的表现看不出一个刑事警察所应该具有的素质,太面了.他当时持有一把史密斯点三八口径的左轮警用手枪,而吉米的格洛克手枪也应该已经被雷收剿(这可是容弹量13发的枪械啊),这样他实际上有十九发子弹,如果再加上警察标配的一到两个备用弹夹,所以根本不存在子弹不够的问题,当时的黑人暴民总共才有多少?绝没有二十个.面对暴民持械袭警,意图杀害已被拘捕的犯罪嫌疑人,无论如何不能手软,这可是重罪,而且警察的职责就是要迅速控制局面,维护法纪,警徽的权威不容挑战,这个时候是可以开枪的,先击倒领头人,如果其余的不服,就既续开枪,枪声也会迅速招来同伴的支援.而我们的雷警探做了什么?一枪未开,任由吉米被群殴致死,而自己也被打了个鼻青脸肿,警察威严尽丧.不是说吉米不该死,事实上他也算罪有应得,只是从法律上讲,做为一名前警员,他不应该在拘捕了他的警察面前那样死掉,而雷警探在很大程度上纵容了暴民,没有体现出他所代表的法律的威严和不容侵犯,而这些,警察的荣耀和自豪,不正是他多年从警所追求的吗?
总觉得有些似曾相识的感觉,于是查了一下imdb,发现是Joe Carnahan担任第一编剧——确实有几年前Narc的感觉——然而没有执导筒。
去掉了Joe Carnahan华丽的暴力美学,也没有意识流的闪回,凌厉的剪切等未必neccessary的炫技,便只剩下了用返璞归真的现实主义语调讲述的虽俗套却饱满的故事,以及演技派们淋漓尽致的飙戏。
当然,比起David Fincher的Zodiac表现出的史诗一般的张力,本片还略有不及,不过精彩这两个字在词典中的意项里,并不需包括天下第一。
剧情实在没什么可说的,并不是不想剧透,而是觉得没有必要剧透。
但感想却有一点。
法律尽可以定义为特权阶级与非特权阶级强制签署的不平等条约,然而非特权阶级们却需要这种不平等条约来作为基本的生存保障和行为底线,只要不越过这条线(如拿熨斗烫baby脸之类),还是可以原谅的。
自我道德优越感浓重的人(无论掌握着或强势或微弱的话语权)尽可以挥舞着公理真相正义的铁锤试图将你钉在十字架上拷问,然而他们发泄过之后,面对生活的还只是you and you alone。
记者说:你们同类相互,掩埋真相。
忧郁的警察说:Don't tell me about 真相, you have no idea what it takes to do what we do. You weren't there. 的确就是这样,Most people weren't there, but they just won't stop babbling.但是,你可以不在there,你总要在somewhere吧,生活在什么地方其实都差不多。
引用古龙的经典论断,又一个“人在江湖,身不由主”的故事罢了。
不仅仅想说说电影,还有一种复杂的情绪。
阴郁,绝望,冷峻不仅仅是整部电影的基调,也是我现在的心境。
昨天匆匆下了这部电影,字幕没有出来所以只能算是看的一知半解,剧情方面不想剧透,只是想谈谈几点感受。
首先,介绍一点资料情况,找的中文资料。
——————————————————————————————— 911对电影的影响 《自豪与荣耀》原计划于2002年2月开拍,但是在2001年的9·11事件发生之后,社会各界对纽约警察在这次恐怖袭击下的英勇表现,均给予了相当程度的赞扬,因此,拍摄这样一部描写纽约警察腐败的电影被认为是不合时宜的,于是新线中止了拍摄计划,直到2006年才重新开始拍摄。
更重要的是,911使得故事发生了一些重要变化。
导演兼编剧迦文·欧康诺说道:“我拿到手之前的剧本,很不适合在目前的环境下去拍摄。
因为911之后,一些东西改变了……例如人们对警察的看法,过去颇多微词,而今时今日,911中警察的勇敢表现使得人们重拾了信心。
所以原来剧本中的一些情节不得不发生了变化。
观众目前看到的,就是我改写后的剧本。
”另一位编剧乔·卡纳汉也提到,最初版本的故事,比目前的剧本要更加犀利和黑暗:“911之后,我们感到有必要让观众对我们的警察有一定的信心,所以把一些不合时宜的东西都去掉了。
源自真实的故事 编剧乔·卡纳汉表示,“这是一个根据真实故事改编的故事,尽管最终改动了很多东西,但它骨子里还是一个有着真人真事的原型存在着。
”爱德华·诺顿对于真实原型也做过一定的研究:“既然是在大银幕上演他,我当然查阅了相关的资料。
不得不说的是,真实人物非常值得我们尊敬,他因为正义,做出了很大的牺牲。
这些牺牲远非我在银幕上所演的那么轻松,毕竟这个现实社会是如此的残酷……我是怀着崇敬的心情去扮演雷·泰尔尼这个角色的,我非常希望除了观众之外,他也能够认同我的角色。
” 同样是描述警察内部腐败丑闻的电影,相比凯文·史派西主演的《洛城机密》,《自豪与荣耀》又有什么突破呢?
迦文·欧康诺被问及这一点时,表示:“这部电影是拍纽约的,《洛城机密》是拍洛杉矶的,这就是最大的不同(笑)……最核心的区别是,这部电影讲的是一个人面对整个家族的名誉很可能会被自己坚持的正义感毁于一旦的时候,他内心的挣扎。
不得不说,爱德华·诺顿演得相当好。
” 对于电影的结局,主演爱德华·诺顿更是爆出了一个小小的内幕:“导演让我拍摄了两个不同版本的结局……真的很不一样,我和导演后来商量了很久,最终选了一个更容易被大多数人接受的结局,而另一个结局虽然过于消极,但我相信一定会让观众感受到震撼,我很希望观众们能看到这个结局,可能是DVD吧,希望在DVD里能够收录它。
”《自豪与荣耀》的DVD中会否有这些内容呢?
导演迦文·欧康诺对这个问题非常肯定:“这是肯定要收录的,对于这个结局我和编剧、演员都很满意。
而且我和爱德华·诺顿会录制一个全片的评论音轨,对于这部拍了那么久的电影,我和他实在是有太多话要说了。
” 多次推延的上映日期 俗话说好事多磨,《自豪与荣耀》不仅拍摄遇到了推延,上映日期也是一拖再拖。
当影片的制作于2006年完毕后,新线却认为本片极有实力竞争奥斯卡的小金人,因此延期到当年的年底上映。
但到年底之时,恰逢新线内部中层换届,人事调整连累了本片的上映,使得《自豪与荣耀》不得不移到次年公映计划中。
结果07年新线高层又觉得本年度该片在奥斯卡的胜算不大,于是又延期一年……最终上映日期定在了2008年的10月24日。
对于折腾了这么久的种种原因,导演迦文·欧康诺倒是显得很乐观:“虽然延期了两年才得以上映,不过我觉得,这是件好事……这两年内,我和乔·卡纳汉又商量了故事的细节,并且在后期剪辑时重新改动了一些原本不太满意的地方……还必须感谢爱德华·诺顿,有些镜头不得不重新补拍,当我们向他说明了缘由之后,本已经结束拍摄期约的他,依然同意了我们的补拍计划。
”此外,迦文·欧康诺也小小地抱怨了一下:“为了《自豪与荣耀》,这两年我推掉了几部电影的拍摄邀请。
当然,这是值得的,这部电影有足够的魅力吸引我去这样做。
希望它同样也能带给观众震撼。
” 而在这两年之内,本片的主演爱德华·诺顿已经拍摄了多部电影,《魔术师》、《面纱》、《无敌浩克》……在被问及对早已拍摄完毕的《自豪与荣耀》看法时,他说:“我也不知道新线为何对本片的公映如此安排……作为演员,我只要作为自己的份内事就行了。
不过这的确是一部很优秀的电影,迦文·欧康诺的剧本很棒,希望大家在电影院内会感受到迦文·欧康诺的诚意。
”花絮 ·本片在新线早期的拍摄计划中,最初的两位男主角人选是马克·沃尔伯格与休·杰克曼。
·瑞恩·辛普克斯和蕾克·贝尔为了这部电影把头发染成红色。
·因为拍摄时间长达两年,为了与剧中人物形象一致,柯林·法瑞尔与爱德华·诺顿一直保持着电影中的发型。
·本片在亚洲的公映早已签下了条约,但由于不断延期,以致于新线不得不向几个亚洲地区,如台湾、韩国等地支付了一定数量的违约金。
·本片最初的剧本是由格雷格·欧康纳与罗伯特·侯普斯合著,两人早已在2000年就已经写完。
被新线买断故事版权之后,目前的剧本是由导演迦文·欧康诺和编剧乔·卡纳汉再度修改而成。
·尼克·诺尔蒂最初被选定饰演弗兰西斯·泰尔尼一角,但是因为膝伤旧伤发作,并且尼克觉得自己不太适合出演这个角色,在最后还是放弃了。
———————————————————————————————对于上面的资料,想发表一下个人意见1.整个电影生不逢时。
从两方面来说,首先剧情足够老套,讲了一个就如同“从前有座山,山上有座庙”似的古老故事,就剧情上让人少有期待。
其次,就拍摄及上映时间来看,就如上面资料所看到的,原定02年开拍,却因911而推迟到06年,原本想等等大环境适合这部剧上映了再开拍,拍完了却又因为新线内部感觉这部电影有申奥实力而又推迟(如果这个消息准确的话),可不曾想一拖拖到了08年又碰上了经济危机,这种严峻的政治题材片没有了市场,因为大家都去看更没脑的歌舞青春去了。
故这部电影收获了申奥票房2连空,也在情理之中了。
2.剧本问题。
我看不出P&G是精心编剧的结果,难道是多次修改的结果造成全剧剧情进展缓慢?
但我却很少看出亮点。
剧情在开始20分钟大约就能猜出结局了,场景设计上过于老套,剧情进展缺少戏剧性很多时候让人觉得很无奈,剧情拖的厉害。
3.关于DVD想要收录另一个更残酷的结局问题,让人想到了The Incredible Hulk,也是一个开放式的结局。
不觉怀疑EN是不是最近爱上了这种故事叙述方式。
4.对于EN对此片的判断,我也很无奈。
首先必须强调的是,我是EN的影迷。
他对于TIH和对P&G的对待态度是完全不一样的,对于TIH因和奇迹动画就剪辑问题而闹得不欢而散,缺少很多必要的宣传工作,成为很多人误解并攻击他自恋的又一个例子。
第一个例子是American History X,也因剪辑问题而和导演对薄公堂,不欢而散。
对于这两件事,我有理由相信EN并不是人们所常常理解的控制狂人,他只是有时候太过于完美主义,又恰巧相信自己是对的。
但他尊重导演的意见,明白自己的本职工作是一个演员,认为自己应对自己拍的电影负责而已,只是一种敬业的表现而已。
TIH毕竟在策划电影的时候就把EN作为了一个宣传的对象而加以推广,用EN这样一个票房上没有很大价值的演员做主角对于大制作的商业片来说是很有风险的,事实上人们确实也对这部电影充满了好奇。
我曾对这部电影有很大的期望,最后却是能以比较失望收场。
但是,再怎么说EN也不能就此而放整个剧组的鸽子啊,这样做不利人更不利己。
上映前的采访中EN说这部电影的灵感部分来源于希腊神话,我还真没看出TIH和希腊神话有很大的关系。
从宣传一直到上映,EN都在说TIH是自己做的编剧,但是上映的版本到底有多少保留了他修改的结果很难说,有兴趣的童鞋可以去下TIH的剧本来看,自己感受一下,如果此剧完全按照EN的想法去剪辑上映的话,你是不是依然喜欢OR不喜欢。
剧本地址如下:http://pdfscripts.weebly.com/uploads/9/1/6/8/916864/incredible20hulk2c20the.pdf原谅我抱怨了离题,扯到了不甚成功的TIH.只是我现在很怀疑EN到底是不是真的象人们想象的那样聪明,他也只是一个普通人有自己的坚持,有自己失误。
回到P&G,EN对于此片算是很用心的拍摄与宣传,作为演员他做得很好,但我受不了他对于此片的有点过高的期望和最后此片的成果,他到底在想什么?
(虽然我知道不应该以自己的想法去看别人,但我不得不说,他这样做让我很郁闷)我不喜欢这样的EN,被影迷们吹的天花乱坠却实际上从作品中并不能反映出什么。
稍稍有点自以为是,却常常让人失望。
02年以前的张力与眼光去哪了?
毕竟没有作品,一切聪明都不能叫才华。
最后,提供一下一个在线看的地址。
http://www.youku.com/playlist_show/id_2895032.html
挺过瘾的片子,画面,情节都层层相扣。
官官相护何时了? 今儿了今儿死,明了明儿死。
心里有点儿公正意识的人,也许只是在人格上有优越感,别人看他,如同隔岸观火。
不容易,其实也容易,只要作好孤独的准备。
看爱德华 诺顿就是人生一大美事啊
一般的剧情,一般的套路,一般的结局。
如此多一般的元素构成一部很很很一般的警匪片。
或许曾经的training day,血溅13警署等电影带给我们太多的思考了,这部思路套路跟这些电影很接近的影片不能带给我什么感受。
爱德华诺顿本身是个很有特点的演员,我个人认为适合演一些沉默,低调但又惊人力量的角色。
这部Pride and Glory把他塑造成一个警察,我觉得太没意思了,还是从前的搏击会和面纱这样的觉得适合他。
一言而尽,这片不行。
此片反映了美国纽约警察黑暗的一面,贩毒、抢劫、殴打嫌疑犯、陷害忠良……昨晚和今天早上,分着3次,看完此片。
坦白说,要女生看这种打架打到牙齿飞出来的片子看得很投入是很难的,幸好有Edward Norton在。
(为什么Norton就这么适合满嘴都是血的形象呢?
也许是fight club太深入民心了吧?
呵呵)整个故事围绕一个家庭展开,主线突出,叙述得有条不紊,人物关系也交代得很清晰。
导演在描写人物是采用了很多近镜头(如果是用HDTV看高清版的想必会很爽吧),突出了人物的面部表情和变化,为此部雄性电影注入了很多细腻的感情。
4个男星的演技都很出色,的确值得一看。
家庭温情的描写在片中也恰到好处,起到了很好的烘托作用。
Abby的扮演者Jennifer Ehle,虽然出场镜头不多,但她扮演的患绝症的妻子的确入木三分。
从她刚出镜的第一幕在化妆开始,就被她的忧伤所感染。
那一幕Franny把戒指套到Abby手指上的镜头,Franny说love eternal……真实且温馨,也让我印象深刻。
关于电影主旨。
是否可以为了公正而牺牲自己的家人、工作、甚至一切?
还是你会选择违背良心顾全大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这个天平在每个人的心里。
没有人可以给你答案。
像Norton饰演的Ray以前曾经听从他父亲的建议在陪审团前说了“顾全大局”的违心话,到最后自己心里不好受之余还失去了心爱的女人。
这次,他选择遵循自己的内心,做自己认为对的事。
其实,说到底,本片就想说明白四个字:问心无愧。
看了这部片,情节安排比较平缓,步步深入,讲述的方式不错,cop家庭生活和cop紧张工作交叉推进。
抛弃传统的对错定理,个人处事方式与方法,有关责任和私欲就应当静心思索一番。
诺顿扮演的角色,由于(应该是)2年前,办案中自己的失误,造成了一个无辜年轻人的死去,自己内心的责备,以及爱人的离开。
他也偏离过,依据cop的责任,是幡然醒悟了。
似乎成为影片中的正面人物。
但是,最后内部调查科询问的时候,他也是只说了不是自己开枪,其他的一概不合作。
如果不是Jim为了卸掉自己的责任,捏造事实。
其实这是一个很好的对比。
Jim的老婆(诺顿的妹妹)有怀孕了,诺顿却是孤家寡人,没有过多的担忧,朋友们生活中的很多选择不就是不得不考虑别人的感受而走进天堂或地狱么?
你确定这原本是你的想要的吗?
BTW,最近的《lie to me》中的一句话非常值得说明“测谎仪只能知道人是否说谎,但是不能指出为什么”,这往往才是动机!
一味指责说谎的人,可能会南辕北辙。
父亲(强·沃特饰)鼓励诺顿重返特遣队进行刑事案件的侦破,其目的为了提升家族的荣誉,认为特遣队比失踪人员office更能凸现诺顿的才华。
人生就是这样的《蝴蝶效应》,我相信父亲知道有这样的解决绝对不会让诺顿插手这个调查。
“做了八年重案缉毒特警......你就从来没有私下解决过事情?好让这件事以后不困扰你妨碍你?”“任何有损警察名誉的事都不是好事”,父亲在剧中这样质问诺顿。
这就是我们非常熟悉的经典之论“无论白猫黑猫,只要抓老鼠就是好猫”,目标的正确并不能掩饰过程的偏差与错误。
老人家来说这段话,简直太合适了,年轻人需要与时俱进,不能一概而论,看来应该上一个台阶了。
Jim(柯林·法瑞尔饰)所做的事情,片中讲述的动机是“一年的薪水才6万5千美元,而tezo一周挥霍掉的都不止这么多,他觉得这不公平”,但是他忽略了cop的责任,cop可以要挟线人,可以殴打嫌疑犯,可以刑讯逼供,但如果目的是为了掩盖自己的“私欲”“劣迹”,那么他的行为和cop的职责正在渐行渐远。
结束前,那个曾被Jim殴打和威胁过的墨西哥人,煽动群众并将Jim打到。
是否值得体谅,试想他为什么被Jim殴打,但是Jim用BB做要挟实属卑劣之举,如果墨西哥人一开始就招供了,不就没有Bad cop了?
但是招供会那么简单(诺顿从那位瘾君子那里得到线索,好像非常有技巧)?
现在开始感到好cop也是被逼坏的!
这些情节安排导演非常之用心,是值得慢慢品味和体会到的!
借用《盾牌》接介绍用一下,把一群警官与各种罪案做斗争的同时,也面临各种自身问题的困扰,一个个有着复杂性格的警察跃然于屏幕之上,彻底打破了“警察就是好人”这种简单而幼稚的界定...哥哥弗兰西斯·泰尔尼(诺亚·艾默里奇饰)为了降低犯罪率纵容手下,目的是为了自己的提升(政绩也有点类似),他可以理直气壮的说没有收黑帮1分钱。
当看到他让sandy自己退出的那段剧情,能说什么,是为了荣誉,为了个人名誉,挑战cop的责任,挑战他曾经宣誓的承诺。
“为什么选择做一名警察,什么样的人每天早上起来 洗澡 剃须 出门......却不知晚上能否活着回来?什么样的人有如此勇气在神殿前.....对企图贿赂 抢劫 伤害市民的人说:"在我的守护下不行,谁你都休想伤害"?”cop的职责与责任。
我承认看这部片子的动机还是为了edward norton。
看到前半段还是半吊子得有点昏昏欲睡。
的确,这样的片子只要稍不留神就有可能对它失去兴趣。
可还是相当庆幸花了两个小时看到了最后。
每个国家都有腐败,都有勾结。
这绝对不是中国一个国家所独有的。
标榜民主自由的美国人。
看看人家,大家都是人啊。
人性的弱点都是一样的。
影片中,餐桌上,年迈的父亲是怎么称赞自己的两个儿子一个女婿的。
个个是精英,个个是警界的人才。
这是件多么荣耀的事,可事实却是什么,儿子女婿无非和马路上的混混,黑道的罪犯没有什么两样。
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
光明正大得跑便利店把老板打一顿接着枪钱,冲到别人家里拎起拳头就打人,对这女人下手,用熨斗对这尚在哺乳期的婴儿以示要挟,把疑犯的牙齿打落,塞利器在嘴里,毫不手软得对人开枪。
这种事如果发生在黑道人手里,我们可以相当气愤,可这些事却由一帮穿着制服,佩带警徽的人民警察作出。
这会给人怎么样的感觉,是不言而喻的。
当除暴安良的警察成为身边真正的暴徒,这个社会还有什么安全可言,他们贩毒,他们勾结,他们中饱私囊,他们为掩饰罪行三杀无辜。。。
也许在儿时,着些警官真想做一个好警察,当佩带上警徽的那一刹那,他们感到了自豪。
人民给与了他们自豪。
可却无法使他们闪耀,在权力的驱使下,幼年的梦想,现实的自豪,却无法获得最初的荣耀。
他们是可悲的一群人。
在阳光下阴暗得用一个谎言去圆另一个谎言。
另我感到一丝惆怅的是最后jimmy被人乱棍打死,死得一有点可笑,有点“随便”。
这怎么会是一个警察的结局。
片中,我们也看到了他们的家庭,一个美满的家庭,一个大家庭,让人羡慕,却永远失去了原本属于这个家庭的荣耀。
只因那膨胀的自豪感。
《自豪与荣耀》是一部关于罪与罚的电影。
警察内部腐败与家族内部纷争的纠结,正义与亲情的艰难抉择。
饶有力量。
同样的故事若摆在有些中国导演的手上,一定会煞有其事地拿出一副惩恶扬善的坚定决心,将英雄主义放大到底,生怕天底下的亿万老百姓不了解,不体恤政府的态度有多么的正义凛然。
可放在了老美的手上,阴暗的东西直面而来,一切处理得真实可信,不是英雄主义性情,而是人性光辉的足够映射。
腐败问题,每个国家都有。
权利的纷争,金钱的诱惑,最终作茧自缚。
正义与邪恶,孰赢孰输?
这样的主旋律基调放在那部电影里都是行得通的。
就这点对于这部电影结局的猜测是合理而不庸俗的,我们之所以愿意花上两个小时去看这样一部稍微不注意集中精力就很容易睡着的电影,除了COLLIN FERREAL和EDWARD NORTON的精湛演技之外,唯一值得褒奖的就是所谓的真实感。
我们不能以一部纪录片的直白太要求这部电影的真实性,但在不夸大正义,不弱化邪恶这一角度来说,它做到了。
说实话,我是冲着诺顿才看的电影。
因为字幕的缘故,很难坚持,中间的一些细节和错综的人物关系有些晦涩难懂。
当电影开头纽约警界精英组成的一支橄榄球队在赢得比赛之后趾高气扬地相拥高呼,"N.Y.P.D,N.Y.P.D,"的时候,何等壮烈激昂,何等振奋人心,谁能把他们和贩卖毒品的鬼佬,挥舞着至善的拳头痛扁便利店老板的瘪三,拿着烧红的熨斗对着不足几月的婴儿逼父亲就范的强盗,往罪犯喉咙里猛插利刃的杀人狂,整天满口fucking的地痞流氓相提并论呢。
导演却用自己的镜头语言真实地还原了貌似国泰民安的大环境背景下,一小撮为“除暴安良”而生的警察的丑恶嘴脸。
惩恶扬善,本是警察的天职所在,所以,当一个本该是“警察与小偷”的简单故事演化成“警察与警察”的明争暗斗之后,结果就没有那么明朗了。
于是,我想到了《无间道》。
脑海里掠过的是陈永仁在天台对着刘建明举枪的画面。
然而,这次换成了JIMMY和RAY的裸身搏斗。
陈永仁和刘建明,一个是警察,一个是三合会的会员,他们互换了角色,却又是敌我关系,敌人和朋友之间的关系尚且难以取舍,你亡还是我亡难以抉择。
而JIMMY和Ray并没有纯粹的敌我关系,只不过一个选择更粗粝,更堕落的活法,一个选择更正义,更谨慎的活法,更加重要的在于他们之间的至亲关系。
我相信,同样为对方的死亡而纠结的刘建明和Ray二人,留下的遗憾和悲悯是截然不同的。
整部电影从头到尾都以蓝黑的基调为主,压抑中时刻在提醒着我们这个世态的阴暗与暴戾。
与市井小厮,混混,小报记着,便利店老板这些社会底层人物的情感纠结,因无法忍受罪恶行径而揭穿,生活一落千丈,自怨自艾而开枪打爆自己脑壳的警员Sandy,这些不怎么让人舒服的镜头让我们深省,这个看似繁华的都市背后到底藏匿着怎样的阴谋与背叛,光鲜的荣耀背后是一部怎样的血泪史书。
温情是短暂的,就算身为老警员的父亲在圣诞节的晚餐上抽泣着为自己拥有两位儿子,一位女婿这样出色的警探而自豪不已,就算大儿子FRANK为自己因疾病缠身而即将生命终结的妻子戴上刻着“我的爱将永恒”的戒指,就算美妙的清晨JIMMY和妻子孩子追逐嬉戏,相拥而笑,并坚持要生四个孩子的理想再过美好。
但是,罪行是无法自我救赎的。
所以说,自豪与荣耀是相对的,利益价值取向不同,我们就可以因荣耀而自豪,却不能因自豪而荣耀一生。
正如片名,自豪与荣耀,一个警察的荣耀来自于对正义的绝对忠诚,故事是90年代港片的常见题材。
看头就在于大牌们的演技了,前半部我基本看得无动于衷,后半部随着矛盾激化变得精彩,好人、坏人总要有个了断。
和谐的家庭,会因为RAY坚持的正义感被破坏。
在父亲苦苦恳求RAY放表弟JIMMY一马的时候,FRAN平静却坚定说了一句:No,he won't.意思是他的牛脾气我太了解了。
其实该有什么结局都是注定了的,贩毒的就该被抓,不管抓的是你的表弟还是亲哥。
这种挣扎的剧情内心戏再多一些就好了,看的就是演技,蓄起胡子理成板寸是为了显得更MAN,更像个警察样子,只是《红龙》里面金发白脸的警察也不赖啊。
比较失望,片子拖沓冗长,《盗火线》类型片。除了最后柯里法瑞尔的死亡稍微有些震撼外一无是处。
好看的说,评分怎么不高呢?
纽约警察一年只赚6万5,好少啊~~~
好演员,故事略显老套,ED根本不需要那个奖!
烂= =。。。就算有诺顿也无法阻止它是烂片,而且正是因为又诺顿,这片才烂得我泪流满面,浪费我的期待
2009.01.24(星星眼)我家Norton演好人~~啦啦啦~~
很黑!!!很暴力!!!
节奏很慢的电影,基本很难熬过前三四十分钟,熬过去了后面也没有多惊喜。不建议看
家庭与道德的抉择,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荣耀”;谁人都会选择家庭第一,然后各走各的正义之路,演员全部很棒,这类型的片子注定大众不喜欢,承载太多,片长却太短,最后赞下诺顿的眼光,无论是选剧本还是和我一样的发型。
好歹反面的就是个妹夫,如果是兄弟呢?如果背后势力在大一些呢?
美国警察真那么寒颤么。。
that's the world we were living in
贪污警察……F字儿有点太多了
可惜了这演员阵容
不错的电影,值得一看
说实话演员还都是不错的~
题材虽有点俗套,但矛盾冲突营造得还算可以
纽约版的《洛城机密》
我喜欢这个片的摄影..
乏味,沉闷,一点都不吸引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