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丽希缇
Félicité,乐在金沙萨(港),费莉丝蒂(台)
导演:阿兰·戈米斯
主演:维罗·珊达·贝亚·姆普图,盖坦·克劳蒂亚,帕皮·姆帕卡,娜丁·恩德博,埃尔巴斯·马努纳
类型:电影地区:法国,比利时,塞内加尔,德国,黎巴嫩语言:林加拉语,法语年份:2017
简介:刚果首都金沙萨。单亲母亲菲丽希缇每晚在低廉的小酒馆驻唱,结果儿子萨蒙突然遭遇摩托车事故面临截肢,让这个贫穷但骄傲的女人被迫到处筹钱为儿子手术,过程中她获得了杂工塔布的帮助,也更多遭遇了别人的冷眼和羞辱。可最后儿子没有摆脱截肢厄运......详细 >
有空再看第二遍
第三世界在电影镜头中的人物、情感、困境与环境居然如此接近,不幸者大多的结局和选择也都殊途同归,本片中的音乐表现非常老练,然而大量黑暗环境中不补光让黑人演员进行表演,难道是导演的某种「对抗性」?
丧着活下去。
音乐的运用如神来之笔。
论一个能给人带来积极影响的人的重要性(这句话是有多绕,摊手)
想要公允地评价这部电影是不可能的。这是我第一次看到来自金沙萨的影像;有这样一张脸,这样一个强烈的存在已经足够;在你以为理解了它的时候它及时地变成了另一个东西。
手持摇晃大特写还挺喜欢, 演技亦如纪录片一样自然。前半部分节奏挺好, 后半突然慢下来还夹带了些超现实的场面。看的时候一直在想把剧本搬到不同国家又会是什么感觉。真希望什么黑人电影,政治正确这种标签都消失。艺术上平等才是最大的尊重。2017JIFF 0429전주CGV
修不好的冰箱,失去舞蹈的腿。哀愁浓郁的化不开,那就丛林相会吧,或者一醉解千愁。废镜较多,手持的影像特写的脸,人物时不时目光直视发达地区的观影人群(电影节上当然也是某种权力的载体),这种直视的目光的游移,是对更好世界的模糊的质问。但仅此而已,现实主义和诗意都难以挣脱,更谈不上升腾。
居然比去年的《我是尼罗》好看。后半部真的看得下去么?片名是人名,现在的翻译搞什么。
非洲兄弟也不容易啊
非常平淡又真实,前半部分和后半部分是两个节奏,社会中受到的伤害,亲人那里补。其实贫穷下各色人等的表现虽然看起来非常不舒服,非常残酷,但是就是这个,无论发生在刚果还是中国。虽然我们这种富裕会带来一些非常负面的东西,但发展会给人看到希望,而且金钱也能解决一些问题,非洲发展起来吧。
影像诗。贫穷限制,夜与昼,迷茫的音乐和行走。(需要耐心看的电影太多了
后半段可有可无
属于非洲大陆的诗意和梦境 故事略松散 导演用相同的音乐场景 呈现女主的各阶段心理变化 最后在床位的桥段 浪漫至极
Gomis的片子开头总是惊艳。夜幕下的刚果街巷,游移的人群眼中的暗火,热带的混乱和优雅。前半段很达内兄弟,后半段开始神作,从没见过主线结束之后还能像柔板一样徘徊一小时才落幕的影片。女主最后离开了梦里黑色的河水,回到了日常生活之中。一部梦幻般的作品。关于人的阈限、孤独和新生。
前半段很感动,后半段发现原来是政治电影。缺憾成就坚强的民族。但无法遮掩本片的成功之处。黑人的卑微家庭,祸不单行的车祸。贫富的对比。剧作功力很壮实。导演意境空间的描述。结局反而没有让我感到悲哀。
说真的并不怎么样
少见的非洲影像,要是一直保持前半部分的叙事节奏就好了
《罗莎妈妈》太好看了
2018#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