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满囤儿翻看丁柳元的资料页面,看到有两个网友不约而同地在留言板上写下:“怎有如此精彩之女?
”这让我突然联想起,前一段日子,有两个文科生在某群众,就“灿烂”与“精彩”两个字哪个更好而较劲。
我等理科生自然不会为了抠这两个字的孰优孰劣便面红耳赤,但是却说明了灿烂与精彩之间,仿佛有着一个空间。
这个空间需要一个桥梁去衔接。
就好像现在的中央8套晚黄金档,《我心灿烂》诠释了“灿烂”,丁柳元诠释了“精彩”。
《我心灿烂》是家庭历史伦理剧,却并不狗血。
剧集从“文革”末期开篇,以一幅古画(《清明上河图》)为轴,扭结起一条小巷中赵、彭、叶三家人的恩怨情仇。
剧集以承诺为戏眼,折射的是中国市民阶层最大多数的精神&道德状况。
良心与贪欲,诚信与奸猾,有人坚守,有人沉沦,三家人演绎出了世间百态,人生百味。
三个家族的第一代家主,均由实力派戏骨担当,撑住了这部灿烂大剧的主心骨,也埋下了处处好戏的土壤。
以丁柳元饰演的叶星星为首的三大家族第二代成员,在这肥沃的土壤上,成长出不同的个性,碰撞出情感上的炽烈火花,各自精彩着。
古画本来是叶家的,无奈父亲叶文祥在“文革”里饱受冲击,整天拿着杆扫帚扫街,还要忍受“造反派”的侮辱。
他不敢发声,只想撇清关系,有失正直,令观众怒其不争。
正因如此,叶文祥把希望都寄托在了长女叶星星身上。
叶星星理智明慧、爱憎分明,天生便有了这种不输男儿的英气。
她是鲜明的独立女性,于生活中宽容热情、于工作中积极勤勉、于情感中坚持自我,面对上一代无法弥补的伤痛,与这一代阻碍重重的爱情,都用自己的肩膀扛了下来,扛了过去。
这就是剧集的灿烂,与丁柳元的精彩。
由于毕业于军艺,又常年参演八一厂出品的影视作品,作品还总是先出现在央视频道,所以观众们对丁柳元的形象印象会有天然的好感。
她与其它造星工厂出产的美女,有着骨子里和气质上的区别。
这种刚毅的气质,让她当仁不让地成为了第三代江姐。
解放军电视金星奖、中国电影表演艺术学会金凤凰奖,先后肯定了她的演技,将“优秀女演员奖”和“最受欢迎女演员奖”颁给了她。
又一个兼具靓丽外形和扎实演技的女星,成长了起来。
经过数年磨练,丁柳元显然已经懂得如何处理戏剧张力上的猛烈,与角色内心上的细腻。
《我心灿烂》的张力是很强的,承诺、坚守可以令三个家族的第二代纠葛终生;叶星星的内心却是很细的,有热情、有失望。
丁柳元将叶星星的精彩诠释到位,成为了灿烂大戏中的精彩一角。
年青时,因为无知而妄为,中年时,因经历坎坷而敬畏…做为一个80后,看这部剧也是感慨颇多!
里面每个角色表现的都很自然,仿佛小时候活在我身边的每个人,那么自然,生动,鲜活!
饿肚子时每个人的想法和吃饱后的想法,坚持,有些人一样,有些人不一样!
每个人都会做错事,也总会反思!
每个人来到这个世上,总有自己要背负的责任,大道至简!!!
我们这一代年轻人,或许并不真正懂得那个年代。
这是属于父一辈的亲历和记忆,我们只是永远的旁观者,或者永远标榜的思考者。
所以看《我心灿烂》,我们似乎是在经历一种中国。
从文革,一直到粉碎四人帮,一直到改革开放,以及更远的中国。
电视剧中,没有人的爱情是完美的。
如果不爱,那么我们也可以活得很幸福,人生也是另一种圆满;他们最大的悲哀就是在文革之末,遭遇了爱情,想爱而不可得,或者因为爱而像背影一样,终究要消失在地平线之下。
你比如说赵家仁(朱刚日尧饰)和那红(代乐乐饰)的爱情,经历了文革迫害的年轻女性那红在文革结束之后,有一种压抑久了突然那么爆发出来的生活方式。
在她前卫的外表和言语之下,连深爱她、懂得她的赵家仁最后也不得不选择了离开。
因为此时的那红,早已经不是彼时的那红,那个四处逃亡、却清纯可爱的姑娘那红,也跟着文革一起埋葬进了时代的乱坟岗。
赵家仁和叶星星(丁柳元饰)似乎才是注定要走在一起的两个男女。
叶星星出场并不是很早,她是在很多角色的故事相继展开之后,才走入观众的视野。
这个角色融合了很多中国女性特有的品质,文静、高雅、知性,又吃苦耐劳,肯替自己的丈夫赵家仁着想、替大家庭着想。
而在大学里,丁柳元和朱刚日尧的象牙塔大肆飚戏,又活脱脱奉献给了我们一个特有时代背景下的大学校园。
当赵家仁费尽心思要和学生处长解释自己和叶星星没什么关系的时候,叶星星把头一抬,只对赵家仁说了一句:“赵家仁同学,你已经解释得很清楚了。
”那台词,我们听了也会忍不至一笑,为叶星星对赵家仁的失望,也为叶星星自己爱与不爱的果决。
叶星星这个人物的跨度很大,生病、情感、家庭问题,有的戏你看她表面不吭声,但心里已经非常澎湃了,从表象到精神层面的变化,都非常考验演员的张力。
在朱刚日尧那种暖男气质之下,丁柳元把一个重情重义、处事周全冷静的知性女性形象,这样一层层地塑造给了大家。
而丁柳元自己也是一位才女型演员,文字、画画,都可以拿下来,从她“不仅仅要做一名演员,还要做一名人民艺术家”的艺术追求来看,我们也可以看出这位演员对自己的要求。
赵家慧(王思思饰)和欧阳(程皓枫饰)的爱情也是一种悲剧。
原本相爱,却因为欧阳的懦弱,两个人想在一起而不得。
他们两个为爱情已经付出太多的代价,老天却并没有回馈给他们相应的幸福;当最后赵佳慧要带着已经出狱的欧阳要去过一种类似于隐居的生活,他们真能找到早就约好的“男耕女织”吗?
相对赵家慧和欧阳,叶燎原和赵家好也是另一种浅层次的悲剧。
叶燎原的叛逆是家庭所赐,也是时代造就,而这样一个叛逆的青年,却偏偏从小就喜欢纯洁如一张白纸的赵家好,只是当最后赵家好为了帮助叶燎原逃跑牺牲了自己,在这个姑娘的坟前,你会每年清明为她献上一束白百合吗?
在小一辈的爱情纠葛里,老一辈的纠葛要更为直达内心。
赵方圆(王志文饰)的一生就是为了一个承诺,彭世忠(周迅饰)的一生始终活在自己的算计里,也被人算;叶文祥(周野芒饰)的一生就是个胆小的纠结,顶着右派的帽子小心谨慎地生活了二十年,总算可以摘帽了,却发现当年自己根本没有被定为右派,连摘帽的资格都没有。
这是时代的汪洋,而我们个人,无论是赵家、叶家,还是彭家,无论是赵家仁、赵家新,或者彭新华、彭美华,再或者是叶星星、叶燎原,或者更多的人,更像是一叶扁舟,在时代的汪洋中沉浮不定,并且自己不能决定自己前进的方向。
在大海的夜空之下,善良人的选择就是安静地躺在船板上,去看那漫天的星斗,无论世事如何变化,我心依旧灿烂,我依旧追寻那些人性当中最美好的东西。
死了的,埋了的,活着的,都在看。
国产电视剧《我心灿烂》,挺感人的一部剧,可谓深深抓住观众的心,希望大家观看,而且能深深的领悟到活在这个世界上,你需要学到很多课,可能到了终点才发现自己的人生并不合格,那是因为你对于你自己还没有一个正确的认知。
你必须记住,除了你自己,没有人能替你坚强,你的懦弱又要让谁看见。
励志才能发愤图强,对于远方才有可能抵达。
还有那成功的彼岸,也永远只等待励志努力的人们。
我祝福那红、祝福叶星星、祝福赵家仁、祝福那能给人带去“比冰和铁更刺人心肠的快乐”的爱情……
云之东/文央视8套电视剧频道播出的《我心灿烂》可以断言是今年最好的电视剧之一,电视剧以赵方圆(王志文饰)对一幅古画的承诺为枢纽,串联起一个宅院里赵、彭、叶三家人从文革末期至上世纪90年代的恩怨情仇。
全剧有一种当下难得的沉稳和温润,在细致入微又紧贴时代与生活的描绘中,精准的表达出小人物的命运变迁,并以这种变迁来折射时代的变迁,深刻又动人的阐释了在这既和风细雨又惊雷四起的变迁里,人们对于诚信与道德的坚守。
正像这个电视剧名的解释:与命运无关、与时代有关;与善恶无关、与选择有关;与沉沦无关、与坚守有关;岁月经年,我心灿烂。
是的,无论时代怎么变幻,我们都该有一份我心灿烂的坚守,赵方圆用一生坚持追寻着叶家交给他保管的那幅画,无论生活是艰辛还是苦难,他都没有放弃承诺。
王志文把静气、坚忍甚至有点迂腐的知识分子赵方圆演绎的恰到好处,也许他的坚持只是对自己良心的一份维护,但却是无论哪个年代都不容忽视的关于承担的勇敢。
另一个让我感动的人物是叶星星(丁柳元饰),年代剧生活剧里媳妇往往就是一道大戏,通常这道大戏都是呼风唤雨的,她们负责与各方产生矛盾冲突,然后通过吵闹让矛盾升级,然而叶星星没有走进这个可怕的误区,她与王志文所饰的赵方圆对应,象征着第二代的温润与坚守,她以她的聪慧、坚韧与气度,守护着父亲,守护着孩子,守护着家庭,她有过委屈,受过伤害,然而最终她还是选择放下与感谢,感谢她爱过的人,感谢他们一起走过的岁月。
丁柳元把叶星星的台词处理得尤其好,大段的台词很容易有话剧感,然而丁柳元念来却如同朋友的娓娓倾诉,真实,动人。
无论世界怎么变,我们都要认定一个目标,向着心中的美好前进。
希望有更多的读者朋友看到和喜欢这部电视剧,因为无论是现在还是未来,我们需要有人坚守,有坚守就才会有目标,有目标才会有希望,有希望才能有明天!
原文发于《巴渝都市报》
这部剧开头看起不错,文革的磨难随着剧情很让人愿意接着继续往下看.可越看越不入眼,越看越让人烦,情节完全可以说是在胡编乱造.1.叶家那副画:从一开头扯起,一直扯到三十多集还在扯,从打字据开始.再到赎,赎又赎不回,又加价.等价也加了画又因为一场火被烧了.又没被烧再又偷摸开始卖..2.弄不明白唐妙香为何突然就死了?
赵方圆2001年七十岁.唐妙香不到九十年代身体无恙无端就去世了.赵家好和叶燎原的携手出现,燎原安上了吸毒的剧情,家好因为喝了一罐可乐人就挂了.家好那么好的孩子无端就这样被写死.你说这不是扯是什么?
再来说说赵家那几个,我不知道导演是怎么想的,几个演员从十几岁开始演起,一直演到千禧年,模样是一点变化没有,梳个头扎个辫人就等于变了样?
这不胡闹吗.赵方圆的模样也是如此,直到他七十岁才有了白发,赵方圆因为画终于可以交到了老叶的手上,七十岁的人也就终于可以安息了..3.这戏往后看让人不明白到底是在讲些什么.是为了画,还是为了看赵家那几位长大成人的经过.王志文可以说越往后演显出的更多是在打酱油,主线根本集结不到他身上..4.九十年代初,家信带着全家人去了一家高档豪华的酒店吃自助餐,那酒店的硬件看起来不输给现代.红酒,海鲜,燕鲍里面应有尽有.试问那个年代有这样的地方吗?
姜师傅的办公室边上居然有一台空调柜机.谭总给家信打电话,家信拿起手中的大哥大一看,表情一笑,接过电话还没等别人开口自己便说:喂,谭总啊.难道那时就有了来电显示?
这都是导演干的事.. 弄不懂这戏为何在豆瓣评分这么高.不说了,只是想表达个人对这部戏的一些看法.
在家人和友人们的眼里,丁柳元是那种大大咧咧,什么都不在乎的性格;在观众眼里,她则是外形周正、极具知性魅力,又颇为严肃的正统形象,要么是“红色女神”,要么是正派女作家;但在她自己眼中,丁柳元却是一心想做个知性、安静的女人,“只有这样才能让自己内在的东西越来越多地散发出来。
”正如她此番在新作《我心灿烂》中饰演的叶家长女星星一般,温柔聪慧、行事理性、思考周全,对身边的人和事总能用自己安静的态度和心境去考虑和对待。
但生活的磨砺和时代的变迁,以及人情冷暖的剧变与不变,也终究在这个善良女人的身心留下了不小的印迹,但坚守的信念却始终能在她内心的深处找到温柔乡,寻得对未来对他人善良与美好的渴望,即便是事业无趣,甚至是家人有不幸遭遇,丁柳元饰演的叶星星,依旧能以最美好的一面示人,令人倍感动容。
因为,她始终深知,自己内心想要的是什么。
的确,在这部讲述“坚守”故事的电视剧中,大时代的展现和小人物命运的激变,在人物间以及整部剧的情感的营造与宣泄上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从剧中主人公们各自人生之路的变,与信念的始终不变之间的强烈对比中,更可见这部时代剧的张力可观,以及耐人寻味之处。
仔细品来,王志文饰演的赵家之主,在饱经世态变迁、家人动荡、时代流转经年之后,始终能坚守着当年对叶家的承诺。
相同地,丁柳元版的叶家长女则同样能在家族纷乱、情感波动、时代与境遇几度剧变之中,坚守着那一份对赵家长子的钟爱情愫。
即便是人有他属、心非此处,温婉善良的叶晶晶依旧能用自己的包容和热情,温暖着赵家以及自家间的情感之地。
让叶赵两家甚至令人恨的彭家,始终都有那一丝暖人的温情在。
丁柳元给人的第一印象便是典型的知性美人,对绘画艺术的喜爱,对表演艺术的钟情,对公益事业的不懈,都始终让她在感受艺术的同时感受生活。
而丁柳元仿佛就是为剧中叶星星这样的角色而生而来。
事实上,在塑造以往作品中的角色时,她就常常表现出对生活的强烈渴望与观察力,并能很自如地运用到自己的表演上。
知生活,才懂人生,知人生,才爱生活!
丁柳元的知性美,也因此才来得那么自然、真切。
无论是在“第三代江姐”那里,还是在淑女作家身上,或是在人民公仆的妻子眼中,她“知”的魅力总是挥之不去的美。
就像《我心灿烂》所要诠释的深刻内涵:与命运无关、与时代有关;与善恶无关、与选择有关;与沉沦无关、与坚守有关;岁月经年,我心灿烂!
《我心灿烂》已经结束几天的时间了,陪父母每天追着央8的七点档,竟然看到了故事的结局。
故事的背景从知青时期开始,跨越改革潮,直至本世纪初,赵、叶、彭三家老少的恩怨情仇,故事的情节虽未从一开头猜到结尾,却也可以估出个八分,可就算猜得到结尾却难猜波折的过程。
赵家:中国魂赵家的当家户主由老戏骨王志文饰演,其他不论,就单听王老师的名字也会对该戏多几分肯定。
不出意外,他依然扮演着用一生的信念撑起整个人生、整个家的正直的中国男人。
为了一幅叶家老人托付的明代仿清明上河图,发动全家一起紧衣缩食,从牙缝中扣钱,甚至因为这幅画改变子女的一生,只为从彭老爷子手中买回来还给叶家,为什么?
为一句诺言、为无意给叶家扣上20年右派帽子、更为欠叶家的一条人命而赎罪。
其实上述三种理由可以是也可以不是赵家的责任,这就是良心男人的中国魂!
老大赵佳仁是个书郎的代表,无论是面对情感还是面对工作,他是完完全全继承父亲本分的个性,用高尚的话说,出淤泥而不染,是代表正义的灵魂人物。
他也曾是激进青年,结过婚,对方却用假名字登记,他们一起面对逃匿、被检举、被逮埔、但他永远不会活丢了灵魂。
老二赵佳信是个头脑灵光的生意分子,用分子来形容,那是因为在那个国家禁止私人“投机倒把”的年代,他却能想法设法地赚点小钱,是属于家里头脑活泛的代表。
是60后在90年代初最先发起来的那批人的代表。
也是他最终拿了1000万完成了父辈的夙愿。
老三赵佳慧是为爱付出一生的女人,她从爱上欧阳林生到换哥哥做知青,从爱人身份不好到男人被黑不能娶她,她注定是一个时代下的悲剧女性。
但她却诠释了一个女人的忠贞不渝,用一生来守护自己唯一爱的男人。
老四赵佳义从小贪玩甩下妹妹,导致妹妹被害成哑的小哥哥,他也用他的年华来弥补妹妹,是家里第一批不再受时代束缚的人。
身上背着70后普通青年的社会重担。
老四是赵家唯一的女孩儿,一次意外变成了哑人,她不但没有新生仇恨却爱上了曾经少不更事害了自己,长大后却撑不起责任的邻家男孩儿,是家里的弱者,但按我说这人心真大!
她代表着家里最小的善良人。
叶家:委屈与隐忍叶家是一个头上扣了20年“右派”帽子的知识分子家庭,叶家家母受不了委屈,精神恍惚投河自尽,家里的重担顿时落了一半在大女儿叶星星的身上,她不但要照顾家、照顾父亲更要照顾自己的生活。
她的累是精神上的。
有时,她的痛是只能隐藏在喉咙里的低鸣!
叶家老爷子是当年扮演电视剧水浒传里的林冲扮演者,退去当年的风华,以受尽屈辱的右派形象出现,真还是一个不错的演员。
他是时代典型的代表,生活处处也能渗出当时知识分子的无奈。
本有两个小儿子,其中一个因为溺水身亡,另一个,是被社会淘汰的70后的典型,前有大姐档事,后有老婆庇护,完全付不起责任的疲软青年,让人生气的是,他犯下的错却由另一个人用生命来买单。
彭家:“傻痴”!
如果说将三个家庭用社会等级来划分,那么彭家无疑是当时社会较为低下的一级。
处事比较鲁莽,无信念可讲,似乎眼中看到的就是金钱与自己的利益。
为“渣”字未免对彭家下墨重了些,但彭家人物的所为却无法让人苟同,我不否认社会中这种群体也占有一定的比重,也许是形势所迫,也许也是性格使然。
彭家爸爸是一个嗜酒之人,一个月为数不多的工资悉数交给了酒厂,这没什么,个人行为不伤及无辜,无碍!
可是面对大女儿彭新华未婚先孕却帮凶陷害他人、卖给赵家的画却随势起价等等劣迹,这就让人高看不起了。
老大是朵奇葩,下乡期间拼命表现只为回城,未达目的就不择手段,用性色和换取返城纸,在那个年代,这种做法“前卫”的吓人,没成想,她怀孕了!
卑鄙之人龌蹉之心,她却将脏帽子扣在了欧阳林生的身上,更过分的是她拆散两个相爱的人不说,当一切均以败露之时,依然可以理直气壮地要求欧阳林生不得靠近赵佳慧,虽然她让人讨厌的牙痒痒,但她的演技确实出类拔萃。
她也痛过、哭过、委屈过,最终,还是得自己拼搏。
彭家另外一个女儿也是机灵鬼,和赵佳信在一起两小无猜,所以他发了,她也发了,虽然他们没有婚姻,但两人更像是一根线上的两只蚂蚱,冥冥之中就是有一种东西牵引着。
他们是改革开放的弄潮儿,“投机倒把”、下海经商、傍大款、做房产,他们成为了当代最土豪的一批人。
本命回归那幅清明上河图像脊梁一样贯穿了整部剧,它的身价也从500元、600元、10000元直至在赵家老爷子临终前的一刻以1000万元的成交价,经过叶家、赵家、彭家再赵家、叶家地回到了本该去的位置,人物的命运也随之回到了该行的轨迹上,并散发着人性的光辉。
一个弄堂三个人家,却是当时中国社会的众生相!
导演将人物塑造地鲜明而立体,代表性极强,加上演员的演绎,让从那个年代走过的观众赞叹“嗯,对,就是那个样子!
”。
故事的叙述方式虽不是唯一但已将一个个时代化的符号流畅地传递给了观众。
它难以成为的经典佳作,也很难刻下这个时代作品的印记,但该剧的创作人员却朴实且真诚地将一台好戏呈现给了观众。
是时代造就了一代人的命运,还是一代人铸成了一个时代?
此题无解!
人物命运里有很多说不通的地方,相信剧情会给您完整的答案。
作为一部紧贴我们时代的电视剧,《我心灿烂》以长镜头的方式记录了三十年来的时代变迁,它所描述的各种细节仍然鲜活地停留在一代人的记忆中。
相较于类似题材的作品,《我心灿烂》在阐述历史的同时加强了对道德与人性的考察,在一个剧烈变动的世界里寻找道德的恒量。
或许大多数观众都将目光对准一家之主赵方圆(王志文)身上,他的坚守代表了传统道德标准的底线。
然而,事实上解放巷中赵、叶、彭三家每个角色都是蕴含了各自的道德内涵,作为叶家女儿的叶星星(丁柳元)也是传统道德观念的象征。
老子说上善若水,孔子说智者乐水,水在我们的文化中从一开始就是智慧的象征,叶星星就是这样一个理性而智慧的女孩。
她对什么都看的透,但却很少形之于言语,然而这并不代表随波逐流,恰恰相反,她对任何事情都有自己的主见,而且认定目标就很少放弃。
赵家仁(朱刚日尧)认为叶星星过于好强,其实这只是生活给她造成的紧张感。
或许这也是两人始终无法做到水乳交融的原因,赵家仁并没有真正理解叶星星的坚韧,反而把这种坚韧看成是好强。
从本质上说,叶星星是一个典型的贤妻良母,大概也能出得厅堂、上的厨房。
所有的水都有一个目标,那就是百折不回地奔向大海。
叶星星性格里的执着恰如水的流向,只要认定了目标就坚持到底,在赵家仁还在犹豫是否报考大学时,她就已经选定了自己的目标,当然也在一定程度上帮他选定。
以后的婚姻生活中同样如此,家里的各种琐事都是她一手操办,而赵家仁更像甩手掌柜。
然而,坚韧只是她性格中的一面,水样的女子有水样的温柔,叶星星就是那种从不显山露水的温情女孩。
或许早在孩童时代她即已经对赵家仁情根暗种,然而造化弄人,在还没来得及表白时对方就闪电结婚。
尽管如此,她仍然在帮助对方,哪怕明知这份爱可能会没有结果也在所不惜。
虽然最终守得云开待月明,可等到结婚后又是她替赵家仁遮挡着外面的风风雨雨,使其能安心做自己的专业工作。
用现在的眼光来说,取一个这样的女孩是三生修来的幸福,可叶星星与赵家仁之间却始终存在着一道若有若无的隔阂,这隔阂并不只是因为赵家仁的初恋那红(代乐乐),还因为他们之间的过分熟悉,或许赵家仁潜意识里从来就没有真的把她作为恋人来看待,而只是当作亲人。
对于叶星星来说,赢得了这场爱情的结果,过程却远说不上成功。
柔情似水,佳期如梦,有时候期待远比收获更有诱惑力。
叶星星与赵家仁的情感是一场错位的爱情,以致于在婚后的慢长岁月里只能不咸不淡的存在下去。
或许每个普通人都是这样的生存状态,在茫茫人海中,不比别人幸福,也谈不上更痛苦。
那份想像中的甜蜜爱情始终如天边的云彩,佳期永远是心中的梦想。
对于国人来说,文革是一段不堪回首的过往,很多影视剧作品在正面批判过那个喧嚣与混乱并行的时代。
然而,随着父母一代渐渐老去的背影,文革对于80、90时年代的年轻人来说已经是上个世纪的故事。
《我心灿烂》将故事开始设定在文革结尾具有相当的深意,十年浩劫虽已过去,但它在人们心头投下的阴影却仍然影响了一代人的人生选择,在那段时间成长起来的年轻人的命运已经无意间被之前的历史所扭曲。
其实,很多时候的批判都只是以局外人的身份,被批判对象是一个模糊的整体,或许在整体的道具下个体的内心反思就可以遮掩过去。
对每个经历者来说那都是一段尴尬的历史,因为只要还有道德负罪感就无法不对自身的不堪感到难受。
也正是因为这样,很多人都不愿意提及那段历史,有时候宁愿沉默或者遗忘。
在一个疯狂的年代里,人性中很多丑恶都被晃动起来,国人的不愿回首很多是不想再看到那个过去的自我。
那红(代乐乐)的精神自虐就是这样一种写照,父亲被包括自己在内的人逼死给她带来了无穷的精神压力。
当运动退潮之后,理性回到现实世界时这种压力会变成一种强迫性的记忆,时刻在折磨着自我。
或许,绝大多数从那个时代走过来的人都曾经狂热或者违心地做过某些事情,相对于逝者和毫无忏悔的麻木者,具有清醒道德感的个体才是最痛苦的,这意味着有些事情可能会是一种的负担。
《我心灿烂》并没有过多地直接描述那个年代,在它的开始文革就已经面临结束。
然而,该剧却以参与者的内心为线索,每个人都是局内的参与者,在这里没有局外批判的视角。
现实的运动已经瞬间结束,但经历过这一切的人们还要继续生活,在度过一个不堪回首的青年时,每个人心里都刻下了明显的烙印,他们还必须带着这种伤痛在新的世界里努力适应。
或许文革只是这代人命运的开始,近三十年剧烈的社会转型使他们经历更多的风云变幻。
《我心灿烂》以冷静的写实手法展现了文革一代的命运遭际,还没有完全抚平文革的创伤又马上被投入到市场经济的大潮中。
当脑海里政治革命的口号还没有消逝,经济的现实利益又开始侵袭。
从一切政治挂帅到一切向前看的转变就这么迅速,仿佛一夜之间所有的价值观都得重新建立。
彭世忠(周迅)、何贵龙(吴连生)是前者的化身,在政治风暴中能翻云覆雨、为所欲为,但是在新的世界中却只能退缩一角。
新世界是属于赵家信(曹征)、彭美华(王柠)的,凭着头脑与胆量以及投机的心他们能迅速打开一片天地。
其实,这也可以看作是前者思维的转换,只是彭世忠们太老而无法完成这种迅速转变,这两者之间的原理并没有太多差异,都需要胆量与投机。
道德对于完全不顾忌的人没有任何约束力,上面两种人就是如此。
然而对于赵家信(朱刚日尧)来说却是沉重的负担,徘徊在那红与叶星星(丁柳元)之间的感情让他无法真正做到解脱或者放下。
同样欧阳林生(程皓枫)也始终在感情的世界里无法自拔,他与赵家慧的爱情从一开始就充满了变数。
或许,如果不是在文革的末尾遭遇爱情,换个更加自由的环境他们的人生就不该如此曲折,在很多时候表面的运动已经结束了,可是那余波却会影响很远。
当思考回到一家之主赵方圆(王志文)身上,对于他的坚守我们或许感到无法理解。
对于几十年前的承诺会不计成本地去完成这本身就是一件不可思议的事情,有时候为了表现崇高而过分强调崇高或许更不可取,对于这个人我们或许更愿意他是一个普通人,让其背负一生的道德压力其实完全没有必要。
当道德成为生活中的孤岛时,本身就是一件另人怀疑的事情。
如果赵方圆只是一位仁和的长者,而不是一位道德守护者,或许故事会更加接地气。
《我心灿烂》让我们看到文革一代的心路历程,尽管这其中还有诸多遗憾,但却见证了国人走向日常生活状态的艰难。
看到十几集,赵家老爷子简直神经病,为了你一个人的良心,坑死一家子
中国人的故事
爸爸说很好。人物刻画很鲜明,很有生活。只可惜,这样的题材,这样的阵容,没有强大的宣传炒作团队,在这个时代,注定火不了。
非常生活的片子,很真实也很现实,看完心里不是很舒服~演员们演的都不错~
看到这么多好评,自己不淡定了。演员很努力,真的演得很好。无论是家慧还是彭世忠或者彭新华。但剧中人物的生活大多是不正常的,脱离了正常生活中该有的轨迹。而最最自私的则是赵方圆。所谓的“灿烂”害了太多的人了。
真是演技派年度主旋律虐心催泪大戏呀
人老起来很快的
一个圣母我能忍,一家子圣母实在不能忍!
国产剧的毛病就是好人就必须的好到底好到头,好的毫不利己专门利人。好人必须受尽磨难忍辱负重还不得好报。这剧开头看觉得还不错,王子文周野芒和一众年轻演员都演的不错,看到后来好人都无私的往惨了整,就有点看不太下去了。人性是很复杂的,如此脸谱化就显得片面单薄了。
彭新华老鼠屎,赵方圆圣母,一个人圣母没关系,但不能把一家子都搭上,看着太难受了,当然老师们的演技都是很不错的,让人看的更恼火。
看似一幅画引发的爱恨纠葛,其实是那个年代造成的历史伤痕,和《芙蓉镇》似曾相识的赶脚~人物塑造、演技都没得说👍🏻就是服化弱了点
再一次惊叹于人的韧性,只要有口气,就一定能挺过来。
真好看,基本48小时没动窝。。。
一句话 no zuo no die 太狗血了
有些啰嗦…
我认真的看了一下午…( ?)
跟着爸妈一起看的 虽然故事狗血(可能现实就是这么狗血)但觉得很多地方真的好写实 演得也好 尤其赵家妈妈
韩剧美剧什么的都弱爆了,在描述国人情感方面,如此年代剧直指人心
一幅假画影响了好几个家庭一个巷内街坊的生活,以前人确实特别朴素特别梗。我也长大在一个大院内,但结婚之后,再也没有回去过过夜。如今老宅已卖,大院已拆,街坊们注定各奔东西,有些人,怕是再也见不到了吧。
还是那句话,先做人还是先做事,先做人生活相对艰辛,但内心平和,先做事获得相对滋润,但内心只能自知。作为一个凡人,能够在两者间找到一个自己可以承受的平衡点,也就算成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