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演:钱翔
主演:陈湘琪,东明相,温贞菱,黄采仪,游安顺,白明华
类型:电影地区:中国台湾语言:汉语普通话年份:2014
简介:独居在高雄家中的玲子正面临更年期,女儿在外地求学鲜少返家,丈夫长期在中国大陆经商。她独力照顾住院的婆婆时,同病房新住进一名眼部受创的男子,勾起她寂寞内心的怜悯。突然遭逢失业的玲子开始偷偷照顾男子,藉以填补自己的空虚,受困的人生是否能找到出口? 《蓝色大门》资深摄影师钱翔以诗意影像,在首部电影长片中投射出人生的迴光..详细 >
花太多笔墨在营造氛围上却舍不得好好讲故事,更年期的所有困境点到即止,即使细节到位也免不了无聊。
什么破玩意也能获奖?
人至中年,失业,丈夫失联婆婆生病女儿早恋。换谁都得困坐愁城。陈湘琪有一双青筋暴涨状如60多岁女人的手,瘦骨嶙峋的样子更添窘迫与寒酸,第一次希望自己老了能圆润一点。
3.5星吧
从剧作角度来说这部片是不合格的,只提出问题不解决问题,人物没有明显的弧光。且结尾的破门也太象征化了。然而我也终于明白为何陈湘琪可以打败巩俐拿下金马影后,大象无形大音希声,不容易。
片尾的开门真好
的確是影像敘事 台詞很少 符號象徵很明白 門 給隔壁床陌生男人擦身 壁紙 高跟鞋 新衣服 裁縫設定也很棒 表演循序漸進 層次分明 更年期是一個主題 昨天在台藝影院看完這部片 見到陳湘琪本人
蔡明亮附体。
太單薄了,感覺導演沒有頭緒看不到什麼文化底蘊,一些鏡頭用得膩,情慾表現也是粗糙的。
又一着眼于女性痛苦却拍得乏味至极又缺乏真实性的所谓女性主义电影
生活宛如白开水,波澜时不知滚还是凉!
7.3
电影不怎么样,表演很好,渴望的眼神,压抑的神情,浑身散发出的不适感,和巩俐的归来比起来,真的是不分伯仲的。
「Exit」顾名思义,打不通的电话,推不开的门,推开门后的空寂冰冷。剧本太过单薄,几乎只是为了营造这种低气压的氛围。更年期女性的焦躁不安、晃神忧虑、燥热心烦被陈湘琪一人立了起来,再激扬的探戈伴奏曲也要被巨大的孤独无助吞噬。陈湘琪依然很美,笑起来的酒窝依然年轻可爱。
給三星,是因為女主角撐一下場面。現實主義、極簡主義的電影裡這部的確沒有太多的特色、不是一聲苦悶就解釋一切,顯得拖沓外露、把隱喻的東西通通都寫出來了。劇情沒有起伏,感覺沉悶,對話也沒有意思。
仿蔡明亮的痕迹太明显,但导演显然对剧本的把控不力,以至于完全不顾观众的观影体验,很多的剧情关联都不愿意去解释清楚,这是很不负责任的。
女主角正好展示何謂用生命去演戲,她的演出極之好,極有說服力。
迟迟不来的月经,无法接通的电话,难以沟通的女儿,淋病缠身的婆婆,被辞退的工作。高跟鞋变成一道光,对陌生男性的照顾变成生活的怦然心动。社会更容易聚焦中年男性的苦与闷,女性不也是如此吗?大家都是哀乐中年。
有興接到導演場的招待,在看完電影後立刻把一股腦兒煩惱都問了導演與主角。照錢導的說法,這部後半段的默片呈現,並非炫技,而是全片的隱文本,那便是對語言的不信任;人一說話,真實就消失了,所以女主角前半小時的所有對話,都隱含太多心機,讓她壓抑,唯有當人從語言中閉窗,人性才開始啟程。
五星暴露非主流本质。看的时候左边大妈一直嘲笑剧情,右边女生肚子饿得咕咕叫,有人聊天有人咳嗽,一切竟都融进故事里。空镜远景少台词和最后一场长镜头都做作得叫我喜欢。比惨比寂寞,有事没事哭哭啼啼,更年期苟延残喘赚两秒回光返照,屁大点事但我就是喜欢这么大做文章。很不喜欢那场梦
返回首页 返回顶部
花太多笔墨在营造氛围上却舍不得好好讲故事,更年期的所有困境点到即止,即使细节到位也免不了无聊。
什么破玩意也能获奖?
人至中年,失业,丈夫失联婆婆生病女儿早恋。换谁都得困坐愁城。陈湘琪有一双青筋暴涨状如60多岁女人的手,瘦骨嶙峋的样子更添窘迫与寒酸,第一次希望自己老了能圆润一点。
3.5星吧
从剧作角度来说这部片是不合格的,只提出问题不解决问题,人物没有明显的弧光。且结尾的破门也太象征化了。然而我也终于明白为何陈湘琪可以打败巩俐拿下金马影后,大象无形大音希声,不容易。
片尾的开门真好
的確是影像敘事 台詞很少 符號象徵很明白 門 給隔壁床陌生男人擦身 壁紙 高跟鞋 新衣服 裁縫設定也很棒 表演循序漸進 層次分明 更年期是一個主題 昨天在台藝影院看完這部片 見到陳湘琪本人
蔡明亮附体。
太單薄了,感覺導演沒有頭緒看不到什麼文化底蘊,一些鏡頭用得膩,情慾表現也是粗糙的。
又一着眼于女性痛苦却拍得乏味至极又缺乏真实性的所谓女性主义电影
生活宛如白开水,波澜时不知滚还是凉!
7.3
电影不怎么样,表演很好,渴望的眼神,压抑的神情,浑身散发出的不适感,和巩俐的归来比起来,真的是不分伯仲的。
「Exit」顾名思义,打不通的电话,推不开的门,推开门后的空寂冰冷。剧本太过单薄,几乎只是为了营造这种低气压的氛围。更年期女性的焦躁不安、晃神忧虑、燥热心烦被陈湘琪一人立了起来,再激扬的探戈伴奏曲也要被巨大的孤独无助吞噬。陈湘琪依然很美,笑起来的酒窝依然年轻可爱。
給三星,是因為女主角撐一下場面。現實主義、極簡主義的電影裡這部的確沒有太多的特色、不是一聲苦悶就解釋一切,顯得拖沓外露、把隱喻的東西通通都寫出來了。劇情沒有起伏,感覺沉悶,對話也沒有意思。
仿蔡明亮的痕迹太明显,但导演显然对剧本的把控不力,以至于完全不顾观众的观影体验,很多的剧情关联都不愿意去解释清楚,这是很不负责任的。
女主角正好展示何謂用生命去演戲,她的演出極之好,極有說服力。
迟迟不来的月经,无法接通的电话,难以沟通的女儿,淋病缠身的婆婆,被辞退的工作。高跟鞋变成一道光,对陌生男性的照顾变成生活的怦然心动。社会更容易聚焦中年男性的苦与闷,女性不也是如此吗?大家都是哀乐中年。
有興接到導演場的招待,在看完電影後立刻把一股腦兒煩惱都問了導演與主角。照錢導的說法,這部後半段的默片呈現,並非炫技,而是全片的隱文本,那便是對語言的不信任;人一說話,真實就消失了,所以女主角前半小時的所有對話,都隱含太多心機,讓她壓抑,唯有當人從語言中閉窗,人性才開始啟程。
五星暴露非主流本质。看的时候左边大妈一直嘲笑剧情,右边女生肚子饿得咕咕叫,有人聊天有人咳嗽,一切竟都融进故事里。空镜远景少台词和最后一场长镜头都做作得叫我喜欢。比惨比寂寞,有事没事哭哭啼啼,更年期苟延残喘赚两秒回光返照,屁大点事但我就是喜欢这么大做文章。很不喜欢那场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