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我之前从知乎看到的贴一下,我认为,说的很是贴切:()是我自己加的两个女主不禁心智极其成熟,而且都全身心投入感情,势均力敌程度前所未有。
具体塑造方面,210万字的文本(这里说的是游戏)和逆天的BGM不是闹着玩的,两个女主形象之立体,可谓登峰造极吧。
雪菜拥有无论遭遇怎样的背叛,内心都不被击溃的坚韧,以及对春希不断理解(甚至可以说是包庇)的温柔。
而冬马令人心痛的一次次放弃自己的幸福也是让人感动。
我是不会去玩白2的游戏的,实在是不想玩也不敢玩。
我当然知道动画的故事并没有讲完,这样的一段痛心泣血的感情怎么可能因为一点点的时间和距离就消失不见?
说穿了,结尾消失在天际的那架飞机不过是这整个故事的一剂镇痛药罢了。
但是我想,就让我的认知,我的感情,我的带入一直在这镇痛药的药效下吧。
我没法像弹幕里,评论里的人们一样旗帜鲜明的站成两党。
因为在我看来,两个女孩子都是值得呵护的,无论是冬马还是雪菜,我分不出她们的好坏,她们的投入和作为值得得到这一份爱情,然而爱情却只有一份。
也因此我实在没法在游戏中再看着这三个人再继续挣扎了。
无论最终春希选择谁,都意味着另一个人会被伤的血肉模糊,这样的折磨可谓锥心刺骨。
所以我可能会宁愿看春希在犹豫里徘徊,在回忆中彷徨吧。
下面说说我对三位主人公看法:北原春希:北原和一代冬弥一样陷入了选择中,但是显然,春希更为有担当、更有想法、更有责任心,也因此,他更值得两位女主为这份爱情抛却一切,而事情发展到后来,已经是一道无解的死局,春希的左右为难其实是正常的表现。
有人说,春希就应该当机立断,放弃一个,争取另一个,与其三个人都伤,不如和一个断的干净利索。
不过在我看来,这样的言论,着实是一种旁观者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不负责任论断。
我一直认为,感性的问题不能用理性进行分析。
诚然,3>1这小学生都会做,但是有些东西不应该是被数量和算式简单衡量的,比如生命,比如爱情。
三个人都痛苦不如让一个人痛苦,说不定这个人痛苦完就释然了呢,真的是这样吗?
我不这么认为。
这种公式一样的解决办法若能解决所有的感情问题,那么爱情也真算是被瞧不起了呢。
真正刻骨铭心的爱情可以成就一个人,亦可以摧毁一个人,两位女主哪一个可以说对这段感情真正放手,回答之前不妨先去听一听二位女主的角色歌,不夸张的说,春希若真说出分离或做朋友这样的话,无论是对冬马还是雪菜都将是灭顶之灾。
而且各位看官设身处地的想一想,在体会到两个女主投入的真心以及传递的感情后,你们真的有办法看着她们其中一个的眼睛说出一刀两断这样的话?
反正,我做不到。
春希有多爱冬马,就会在冬马一次次离他而去时有多难受,痛彻心扉;同样,春希有多爱雪菜,就会在他一次次选择背叛雪菜时有多自责,撕心裂肺。
可以说,每每在二者间反复,对于春希都意味着彻骨的悔恨和痛苦。
在这样折磨下的挣扎着的春希,何尝又不是一个可怜人呢。
小木曾雪菜:被冬马党叫做雪菜碧池,我大概明白这个外号的原因。
相比另一位女主人公冬马,雪菜显然更为聪明,无论是智商还是情商都要高出一筹,也因此,她在三个人相处的过程中不断地运用一些小心机,包括先一步向春希表白,包括在动漫最后说的:在两个人的琴瑟和鸣中硬生生挤进去。
然而那又怎么样呢。
她可曾用她的心机中伤过冬马?
没有吧。
她之所以使用这样那样的小心思,其实不过是为了呵护自己的爱情,难道这样也有错?
她爱春希胜于一切,有时候甚至挖空心思只是为了维护包庇春希的背叛行为,或者维系那三个人一直在一起的不切实际的幻想。
我认为,这些小心思、小想法恰恰是雪菜最吸引人的地方。
它透露着雪菜的坚韧坚强和对爱情的追逐坚守,以及对春希无以复加、溢于言表的爱,它展现着最真实最迷人的雪菜。
最后,再提一句春希到底爱不爱雪菜?
当然爱!
无论是从动作、语言还是心理,他对雪菜的感情都毫无疑问,那是货真价实的爱情。
只看到春希看到冬马离开悔不当初的样子就断言春希他其实并不真爱雪菜显然是有失偏颇的,如果当时走的是雪菜,我觉得春希一样会发现自己对雪菜也抱有着痛入骨髓的爱。
这一点,我始终相信。
而故事更为丰满的WA2游戏相信对此也会有所着笔、有所体现吧。
冬马和纱:被雪菜党叫做冬马小三,我大概也明白原因。
在这里我先说一下我对两位女主顺序问题的思考吧,毕竟“明明是我先的”已经成梗很久了。
先说明白,这只是我个人的想法。
而且不接受批评。
我觉得爱情不该有先来后到,要求一个人爱上一个人后不能再爱另一个,就好像要求我喜欢吃汉堡的前提下不能喜欢披萨一样毫无道理。
爱上了就是爱上了,我能怎么办,我也很无奈啊。
我也不知道她哪里吸引我了,我就是喜欢她。
她有对象?
有就有吧。。
这才是爱情,不是吗?那么,我的意思听起来好像是支持出轨的意思呢。
其实并不是,我认为还是有东西应该遵循先来后到这个原则的。
那就是责任,你可以在任何时候爱上任何一个人,无论婚前婚后,但是如果你已经有了伴侣、甚至有了家庭。
那么无论你有多么爱那个人,你需要对你已经选择的家庭付起你的责任,而不是拍拍屁股跑掉,至于那份感情,藏在心底还是流于自然,这见仁见智吧。
因此,有人出轨后拿所谓“爱情来了”当挡箭牌,窃以为是一种很无耻的行为,神圣的爱情不应被这样亵渎,更不应该成为规避责任的借口。
所以,我听说游戏里好像还有个冬马在雪菜、春希订婚后“抢亲”的戏码,我不知道春希最后是怎么选的(如前文所言我不会去玩游戏)。
但是,我觉得到了这个时候春希已经不应该回头了,当他的订婚戒指送给雪菜,当他承担起未婚夫这个名号,就已经有了尽心呵护她的这份责任,无论此时他对哪个妹子爱的更深。
(当然了,还只是“订婚”而不是结婚,也许,要是选冬马也算情有可原吧……雾)冬马没有雪菜那么聪明,这也导致了她在这段爱情中受的内伤很多。
从最开始,他为了维持三个人那脆弱的平衡付出了比雪菜更多的心血,进而受到一次次伤害。
在刚到班级的时候,冬马受到了几乎全世界的恶意,妈妈常年不在身边,爸爸不知道是个什么东西,同学不喜欢,老师不待见。
只有春希君一个人对她不一样,对她关心、体贴,和她攀谈、交心,他对她是那么的不一样。
而且同时冬马还发现春希同学喜欢音乐,投入的爱着音乐(完犊子,爱好也一样了),于是她不可救药的爱上了他,我能体会到,那是一种怎样的爱,是对世界毫无希冀之人看到了一丝的曙光,那么亮、那么暖,那种近乎依赖的爱情来自灵魂,刻骨铭心。
当动漫后几集,将最开始特意按下不表的一些冬马的动作和感情一点点勾勒出来,将冬马的形象一步步塑造、丰满起来,再辅以最后两人那在背德感和爱情的两相纠葛下,那满含热泪的一吻。
我们可以感受冬马对春希那深沉的爱,以及不断把这份爱摁在心底的痛苦。
(至于那一炮我就不分析了,没经历过不大明白……)无疑冬马的牺牲为她吸了很多粉,我也被这点深深吸引,他对春希的爱与雪菜别无二致,只是表现方式不那么一样罢了。
、WA2刻画了一段现实生活中很难真正出现的爱情故事,但却并不妨碍每一个观众将自己带入其中,因为它每一段对话、每一个动作、每一个心理,都那么的真实。
它通过别出心裁的手法以及极其贴近现实的叙述方式将每一个观众的心牢牢抓住,肆意地展显那青春时代的爱情,展现出它令人窒息的美,以及那伤人至斯的痛。
WA2将主人公刻画到如此深入人心,又讲故事讲的这样淋漓尽致,还是只能说那句话吧,除了满分,我打不出别的分数。
不得不说,这部《白色相簿2》真的看得我胃疼。
不管是台词还是演出细节都非常出彩,原作脚本在语意性上的玩味已经把人物关系做得非常拧巴了,而监督的分镜演出则是把很多关系进一步具象化,比如说冬马在送走春希和雪菜以后,马路上一片红灯,这一段在镜头角度、红色的选用上都非常贴合此时脚本家想表现的心情,类似的点睛之处还有很多,这使得一个文本上的游戏被成功改编成了动画,很棒。
在我看来,这个故事真正精彩的是学园祭之后的部分。
前段剧情就是一个常见的三人小队从组队到实现梦想的故事,而学园祭之后,作者真正想要讲的东西也慢慢浮现——一个复杂纠结的三人关系。
在三个人物里面,虽然旁边一直以春希“我”的视角叙述,但他的形象、矛盾比较简单,真正有意思的、能够让观众感同身受的,反而是两个女角色。
之前听到很多人不断玩“白学名场面”的梗,但实际自己看的时候,真正打动到我的反而是后面雪菜的反应——一个不断说服自己接受现实,但是脑海里只有和春希在一起的日子,可以说这最后一段直接把雪菜这个人物立住了。
有人说她自私,有人说她没有成为“正宫”的自觉,而我看到的,只有一个珍视自己爱情和友情的普通女孩,她不是强插进冬马和春希的感情之中,她只是来晚了而已。
最后想对比一下《白色相簿2》和“春物”系列,因为我是先看的春物,再看的相簿2,所以看后者的时候,满满都是前者的影子(虽然明明是相簿2在先)。
不过看到最后,其实能够发现两个创作者之间的区别,丸户的目标是“展现一段纠葛的爱情”,而渡航的目的是“少男少女们怎么解决内心的问题”,这一点从最后的结局也能看出来——《白色相簿2》是漫天飞雪,该走的还是走,留下的却还是畸形的二人关系;春物最后,不管说圆得好不好,但至少在结果上是每个人都解开了心结,侍奉部再次开张。
底色的不同,让两部作品最后的气质也完全不同,并且还想补充的一点是,对比动画作品,《白色相簿2》的人物塑造一定是比“春物”好很多的,“春物”动画花了太多精力在“党争”上面了,有时候反而削弱了对人物内心的刻画。
我个人一直觉得,这种描写细腻感情的动画应该和后宫动画分开,真正好的爱情作品,应该是把观众拉进股市之中,让所有人感同身受、无法自拔,如做成这样,也不会有什么“党争”之说。
发觉自己有受虐倾向,明明知道看了会胃疼,可是自己还是反反复复去看,这也许就是《白色相簿2》的魅力吧。
这部番把两个女主刻画的都很真实且富有魅力,如同春花秋月,各有所长,难分高下,这部番也是我从来不选边站队的番!
事实上,爱情这种东西,从来就难分对错!
作为局外人的观众,站在上帝视角,各自为了喜欢的角色战队争吵,冬马党、雪菜党在B站弹幕里针锋相对,我都可以理解,只是我实在不忍去苛责冬马或者去反感雪菜,其实两个人都是爱情里面的受害者,要怪只能怪男主优柔寡断、犹豫不决,而且过于温柔不懂拒绝。
三个人的电影,注定有人无法留下姓名。
动漫的结局和原作游戏序章吻合,最终冬马远赴欧洲,春希和雪菜留在日本却难以如初……
建议喜欢这部动漫的同好们,若是想了解后续剧情发展,可以去下载原作游戏玩,里面有多条线供玩家选择,喜欢哪位女角色就努力去攻略通关吧!
春希雪菜冬马。
两大关系。
三人的乐团友情,三人的三角爱情。
三人组团登台表演,春希喜欢冬马,冬马喜欢春希,雪菜喜欢春希(春希也喜欢雪菜的叭?
) 我认为雪菜的行动内驱力可能有三种。
①希望三人能凑在一起成为朋友 ②知道冬马喜欢春希,希望冬马和春希有更多机会待一起,以为这样就不会伤害冬马——但只是站在自己的角度考虑问题,不知道会对冬马造成更深层伤害。
这一行为动机来源于自己狡猾取胜的内疚。
恰是这份内疚,使雪菜在某种程度上成为冬马春希的助攻。
所以,雪菜明知冬马喜欢春希,却仍撮合三人保持友谊。
到底是想得简单,还是自私地友情爱情都想要???
③挑衅冬马(从动画中看,雪菜并不是心机girl)。
恰也是冬马的主动出击激起雪菜主动的念头,从这一点看来,雪菜希望保持关系,明面上不戳破“友情”的窗户纸,同时可以暗暗地宣誓主权,让冬马从“爱情”的角逐中退出。
我认为冬马的表现相对成熟。
她比雪菜先喜欢春希,但是春希接受了雪菜。
冬马也曾尝试着接受两人,但最后决定离开。
春希呐,和雪菜在一起后,仍表现出对冬马的不舍,忽略雪莱男友身份,以友谊为名放纵感情。
能说春希暴露人性,两都要 ——不负责任,令人生气吗?
冬马同意三人成团,最初也是因为春希吧?
她既可以获得友谊,也可以和春希呆在一起。
冬马在学校中展现出任性叛逆的一面;亲子关系上,撕毁母亲送的小狗玩偶,之后自己休息熊,冬马虽怨母亲专注工作,但不得不无奈接受,她始终是个渴望关怀的孩子。
正是如此,冬马在感情处理上更为比较敏锐稳重。
冬马因为受到春希关怀而喜欢春希,也深知被关怀的重要。
春希和雪菜在一起后,愿意克制对春希的感情,继续做朋友。
但春希似乎忘不了对冬马小小感情,这是白学的关键点吧?
爱情中夹杂了友情,以为可以为了友情放弃爱情,结果成就了三角关系。
动画里,冬马对春希的喜欢源于:①春希把冬马当做普通人看待,未让冬马戴着本不太喜欢的名人光环,如此相处让冬马感到舒服(亲密度get)②春希坚持不懈地自学吉他③春希主动为冬马提供学习上的帮助 春希当初答应雪菜,只是害怕伤雪菜吧?
或许,那时他会想:好好对雪菜,收起对冬马的感情叭。
春希没有认清自己的感情,表现得犹豫不果断。
毕业典礼后,雪菜给了春希一个重新选择的机会。
从动画看来,春希喜欢冬马的理由更为充分,最后也选择了冬马。
雪菜十分清楚,却不舍得放下。
毕竟只是对自己的感情负责吧?
明知痛苦也甘之如饴。
那春希呢,又该怎么做?
这无疑给了他一个大难题。
两个人都背负着内疚的情绪,如此强求,或许…… 只能说,如人饮水,冷暖自知。
白学现场总会让冬马或雪菜难过,令诸位观众胃疼。
喜欢一个人该是快乐开心的呀,而不是难过受伤的。
让人难过的话,还有必要喜欢吗?
喜欢并难过着该怎么办呢?
雪菜在动车上说:要是没有在日暮时分的屋顶上…和春希君相遇的话,是不是会好一点呢?
呐,为什么到最后总要后悔曾经美好的相遇呢?
该放手时放手,把美好的记忆好好保留,难道不好吗?
🤔
现代人价值观里有一对矛盾的概念:小三和爱情。
讲道理一个人如果相信爱情他就应该包容小三,如果痛恨小三那就不能相信爱情。
但事实上大多数人都可以很熟练的在这两者之间反复横跳。
而之所以可以活的那么潇洒,大概是因为大多数人并不使用脑子进行思考的缘故。
于是故事是如何被叙述的便决定了一切。
简单点说,就是对我们大多数人来说,视角在谁谁就是好人。
当我们注视爱情时,小三就消失了,当我们注视小三时,爱情就消失了。
这就是白色相簿2如此让人难以置信的原因。
它之前我从未见过任何作品可以将视角维持到一个如此精致的平衡。
这很明显是作者刻意的结果,他对平衡的偏执简直到了可以扭曲一切的地步,但他的技术和才华又让整个微小的世界保持住了合理,经得住推敲。
一个游戏为什么可以做到如此地步呢,这简直是艺术了。
这种在悬崖上走钢丝般的剧情安排,丰富到简直让人厌倦的繁琐细节,如果将评判标准限制在这个狭小的领域里,说是当代文学的巅峰也不为过吧。
感慨结束,聊几句印象最深的几段剧情。
剧透警告关于最重要以及最核心的那个问题:“是谁先来的”。
作者将答案融入到两次亲吻中,我特别特别喜欢这个设置。
亲吻意味着友情的终结和爱情的开始,所以虽然最先亲吻和表白的雪菜获得了“是我先来的,所以你才是小三”的道德优势,但又因为单方面终结了三人的友情关系而显得非常自私,尤其是她之前反复强调自己非常珍视三人友情的前提下。
这可能就是所谓碧池雪菜的由来。
但这只是第一层逻辑,随着剧情推动,作者让冬马坦白了那次更早的亲吻,这神来之笔仿佛将最后一块拼图嵌了进去。
冬马的性格特征是自卑与无所顾忌的热情,亲了就跑这种事是她发自本心的举动,但对目睹这一切的雪菜来说,即使她没有因此得出冬马首先终结了友情这一结论,仅仅因为害怕被撇下而决定立即告白都变得情有可原起来。
一股宿命般的必然性隐隐约约的透露出来:冬马独自面对心爱的人的睡脸,怎么可能不去亲他,但如此笨拙和自卑的性格让她无论如何都不可能继续留下来表白。
雪菜最深的恐惧就是被朋友撇下,而她在温婉之下其实颇为agreesive的性格,决定了在看到一切后她不可能就这么默默走开。
男主角本身就是个工具人,或者说任何一个高中男生在面对校花亲吻+表白时都不存在抵抗的可能。
所以只要春希在教室睡着,冬马就会亲他,就会逃跑,而雪菜只要看到就一定会表白,这三人的友谊就一定会在这一天终结。
而更有趣的是,通过这被隐瞒的第一次亲吻,冬马在某种程度上成为了“先来的”那一个,而雪菜却甩脱了“嘴里说重要自己先下手为强”的碧池形象。
如果说观众心里有一杆秤的话,作者简直是神乎其神的分别在两端各放了一个同样重量的筹码,仿佛在嘲笑那些自以为早就看穿了一切并洋洋得意的宣称“冬马小三,雪菜碧池”的玩家。
这剧看的真是纠结,对于有过经历的会产生点共鸣,一切都是男主优柔寡断的错,如果不是那么善良和温柔早点正视自己的内心早点作出选择就不会伤害太多人了。
相比较现实,男主已经算是勇气可嘉了,起码敢于直面自己的内心,选择辜负喜欢自己的人追求自己爱的人,放到现实哪有这么纯粹的感情,有多少有情人因为条件,家庭,前途,时间,距离成陌路,回归平淡稳定的生活后遗憾终生。
感慨万千,感情终究不是生活的全部,无论多么刻骨铭心也不过是昙花一现……不过此剧的音乐好动听。
三角恋的最高境界。
可见,就算是故事有些俗套,但只要制作,剧情到位,还是很值得一看的!
现在我宣布,我现在也是一位白学家了。
很喜欢剧中的三首小诗,雪が解けそして雪が降るまで恋してた君といた夏はわリ戾れない君といた秋を想う我永远喜欢冬馬和紗!
(后驱的E60跑雪天,果真会出危险。
制作组也是真用心了,排气声浪也是自然吸气的感觉。
)
奔三男子补完白2,从剧本、人物、画面、声优、音乐、剪辑等角度评价都是佳作水准,现在预定阶段的二人组手办很漂亮,尤其冬马英气十足,很有感觉,雪菜看着就有点单调(笑)。
我的恋爱观是确定关系之前,爱情首位;确定关系之后,责任首位。
所以于本作来说,春希无疑是三角恋情的罪魁祸首,“暖男”缺少快刀斩乱麻的勇气和坚定自己选择并承担责任的情况在艺术作品中也比较常见,剧情线的需要这么设置也无可厚非。
正确的爱情观和责任感对现实中的我们非常重要,无须多言。
但我看了一个番外篇,校园祭下午冬马亲春希后跑掉,雪菜叫醒春希,让他去追冬马,然后春希冬马在一起了,雪菜变成了边上鼓掌的工具人。
故事在道德上很正,但作为一个文学作品来说,非常平庸。
后续我又思考白2为什么是一部好作品,是它对情感真实、细腻的描绘,每一笔都扣人心弦,引发共情。
把视角从“渣男小三”的批判上移到主角们的情感上,细细体味其中感情的张力,每一丝酸甜苦辣,可能才是欣赏白2更好的方式。
在青春期的时候,我们往往不知道我们要什么。
我们的行动也许是由意识深处的一种混沌的直觉所驱使,而这种动机,不够绝对,太过模糊,所以谁也没办法好好表述。
---莱特宁•拉普拉斯 北原春希抱着一把吉他坐上了青春的末班车,而这组末班车的电铃,便是那天傍晚雪菜在天台上的吟唱。
错过这班车,所有的故事便不会发生,春希的高中生活也就会悄然落幕。
一切的开心,痛苦,离别,重聚都不会上演。
然而在这条即成现实的冬马TE线上,我只能在屏幕前端起一个杯子,默默喝几口水,然后叹几口气:这就是,命运纠缠。
三个主角的关系在现实世界中也并不难见,但是作者偏偏过度理想化了这种模型,使这种三人关系达到了高度的平衡和相克,导致了故事的纠缠上升。
但也许事情也并非如此复杂。
或许简单到可以只用一个问题概括:春希当初弹吉他,是为了冬马?
还是为了(随便什么)妹子?
正如开头的序言所说,也许春希并不清楚答案。
在冬马TE中,他可以确切地说出那是为了冬马,但这无法证明什么,暧昧不清的初心最终可以倒向任何一方。
人的情感是不定的,而言语是确定的。
此时此刻,一字一眼,才能如此笃定。
春希当初弹吉他,是为了自己的青春。
这青春便已经包含了故事后续的所有,而那时的春希,并不知道这青春的内涵。
只是一种模糊的想法。
第一次见到冬马便怦然心动,想着如果拾起吉他,也许可以引起冬马的注意,也许会有好事发生。
但是没有具体计划,也没有奢求什么,只是日复一日的日常,只是平静地等待青春找上门。
自己只是在音乐教室的一角,弹出生涩的声响。
即便如此消极,却也如愿以偿。
但也因青春的暧昧不定,尝到青涩的果实。
直到最后才醒悟。
便舍弃了所有。
包括象征自己青春的吉他。
5年后,春希终于确定了心意,告别了青春。
我们该说这是,成长。
(注:本文版权为网络评论员赵小航所有。
)一把夕阳下静静躺着的吉他,一眼望不穿漫天飘飞的雪花,一份难以企及的恋情……我很少看过像《白色相簙2》这样感人至深的作品。
动漫以北原春希的自述展开,又以小木曽雪菜的自述结尾,意味深长的讲述了三个人一段美丽而纠葛的爱情故事。
回味这部作品,我不得不惊叹它的制作水准。
主人公美丽的青春,精妙细致的情节和线索安排,跌宕起伏的剧情,美妙的歌声和动人的音乐(13集开头的大提琴曲,何其深沉而忧伤啊)等等,这些都使得《白色相簙2》变得与众不同,堪称一部不可多得的佳作。
看过《白色相簙2》想必都记得开场舞台上的演奏,这是第七集学园祭上的演奏,而在结尾三人原创的《传达不到的恋情》又再次响起,那美好的岁月仿佛在人脑中回转,感人至深。
这种情节的照应、事件的关联和补充、插叙和倒叙的手法(这几个是在一起的)在《白色相簙2》中广泛使用。
如前几集中冬马和纱与母亲分别的场景,同后面相关的情节相呼应;再如在后面学院祭演出结束后那天夜里的发生的故事,在后文和纱、雪菜的自述中都出现过;最明显的是《飞雪在降临时》对冬马和北原羁绊形成的插叙。
这些揭晓谜底般的情节再现,使得情节更加紧凑,加之动人的音乐,极大的增加了动漫的冲击力和感染力。
正如北原春希所说:“这是最喜悦的一瞬间,也是我们能够坦诚相处的最后一个瞬间。
”第七集的演唱会,是全篇的分水岭。
若前文是秋,后文便是冬;前文是阳光,后文就是雪;前文是轻音同好会在结成,后文即是其再次解散(除了三人的感情线,这可以作为动漫第二条线索,三个人走到一起就是在轻音同好会)。
(注:本文版权为网络评论员赵小航所有。
)也许青春就是个美丽的错误吧,那么,“为什么会这样呢?
”我们来看三个人感情线索的发展。
(北原冬马、北原雪菜的感情线以及冬马和雪菜友情线)我们可以发现《白色相簙2》的主角都是很优秀的人:北原春希成绩优异,是班长和学园祭委员长(哪怕是幕后的呢)为人善良、热心、办事能力强,但有些罗嗦和优柔寡断;小木曾雪菜蝉联三届峰城选美冠军,为人善良坦率,活泼可爱;“黑长直”冬马和纱是钢琴吉他萨克斯样样精通的音乐达人。
然而三个人某种意义上又都是孤独的,这就成了恋情发生的契机。
(三个人之间的关系其实挺有意思的,喏,你看冬马对小木曾“不善于应付”,北原一直被冬马的帅气吸引,小木曾又对北原没有抵抗力,这种相克的循环,想必就是缘分吧。
)那么恋情、友情会萌生的诱因是什么呢?
说到底是种温暖的给予。
在前一部分小木曾与北原关系的发展比较明显,冬马更多的是绵亘不绝的伏笔,那么就从小木曾说起吧。
对于小木曾,我们知道她初中曾被朋友疏远过,她渴望能有叫她雪菜的人,渴望能够走进她内心,而北原就是这个人:他的吉他伴着雪菜的歌声,他敏锐的眼睛发现了雪菜打工和唱歌的小秘密,他能给雪菜倾听的耳朵和歌唱的勇气。
渐渐的雪菜逐渐爱上了春希,也因为如此,后来看到冬马偷吻睡着的春希,我们的小木曾真的吃醋了,她是不能没有春希的。
那么北原对小木曾的感情呢?
可以知道他是喜欢小木曾的,他自己也说被发现小秘密的小木曾是最完美的校园偶像,他也会牵着雪菜的手把她抢走。
然而喜欢不是爱,北原接受雪菜的告白或多或少有怕伤害雪菜的成分。
由小木曾,接下里就说到冬马。
冬马无疑和小木曾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如果小木曾是洁白的雪,她便是静谧的夜。
她的身上有更多叛逆的色彩。
那么为什么冬马应付不了雪菜呢?
其一、女生最懂女生,冰雪聪明的雪菜看透了冬马,她第一个看出冬马对北原的恋情;其二、雪菜温柔善良、少女特质的性格正是冬马所欠缺的(虽然实际上她内心很善良的说),她对小木真有种羡慕。
(注:本文版权为网络评论员赵小航所有。
)冬马和纱是个复杂的角色,作为钢琴家冬马曜子的私生女。
独特的家庭环境形成了她独特的性格。
尤其母亲要把她留在日本自己去欧洲这件事使她觉得自己被丢弃了,自己一直在憧憬的梦想破灭了,于是高中的冬马基本上是在自暴自弃中度过的。
在他人眼中的冬马和纱,高傲冷漠而孤僻,是个接近不了的冰山美人。
然而就在这个时候,北原春希走近了她的世界,这个麻烦的家伙总是不顾自己的冷漠和无理,交代给她学校的各种事,送给她英语书帮助她学习,以及后来补考给她辅导,就像温暖的一缕阳光照进心灵的窗,冬马一颗冰冻的心渐渐被融化了。
尽管表面上故作冷漠,她却总在意着坐在她旁边的这个唠叨的家伙,去教他弹吉他,冒雨去找北原给她的英语书还抱着书开心的笑,伴着北原吉他与他合奏,让他成为帅气的男人,再到后来吻了睡着的春希。
对于冬马,春希是知己,他能给冬马温暖,他能看到并欣赏冬马可爱的地方,两人的感情是有深厚的羁绊和默契的。
{春希说冬马其实内心
作画尚可、音乐优美的一部改编作品,原作号称“脱宅神作”,其对恋情的描写可以说是比较真实化(但也很理想化)的,TV版相对来说弱化了点游戏中那种纠结的心理描写,出彩的音乐掩盖了很多小不足,而最后的结局太仓促让人有种“这他妈算什么”的心情。另,尽管喜欢和莎,但记得游戏里雪菜也是很吸引人的
魔鬼,雪菜冬马比游戏还丑,雪菜在coda侧脸都快成老太婆了,冬马戴个眼镜能强点,到这丑的直接没法看了。
不是很懂白学的精髓,只看到了无谓的党争。明明男猪这个大渣男导致了各种撕逼,却只看到互相诋毁两个妹子。PS冬马赛高
剧情安排挺谨慎的,前面确实搞不明白雪菜怎么喜欢男主的,后边就讲明白了。本来以为是很尬的剧,但看完觉得还不错,除了男主犹犹豫豫的想三人行,两女主都是好妹子,刻画的很立体。男凝镜头很多,毕竟gal原型,人物塑造的很好不会觉得太low。此剧最感人的地方是两女主的感情,真想让傻x男主拿个伊藤诚的剧本。
OST真好听。
不喜欢。冬马相比游戏动漫丑了许多,而且整体节奏比较奇怪....你为什么这么熟练的梗你们要玩久阿,喂
不愧是产出白学和一堆经典梗的作品,太强了,第一次让我有了胃痛感(。
不要在乐队里谈恋爱!不要在乐队里谈恋爱!不要在乐队里谈恋爱!
冬马!冬马!😭😭但又好心疼雪菜!😭😭但是还不够!!还不够!!我还要去游戏里去五年后在斯特拉斯堡跟冬马重逢!!😭😭😭
画质良心,音乐很好,故事...男主还是比较渣的
好痛苦...
非要说是谁的错的话 大概就是这三个人都太温柔了吧…别说了我选冬马
看了一下最后一集,名场面,心满意足,跳过。
慕白而来。是不是所有的少年都会心里藏着一个,然后遇到美丽又热情喜欢自己的,就会不拒绝,然而某一天发现心里那个对自己也有好感,就会头也不回的奔向她?感觉这现象蛮普遍的,比起1的渣男来,这代男主讨喜多了
三个bitch一台戏。
补,女孩子们都很好。
本来还觉得冬马不错,活活被这剧情逼成雪菜党,搞毛啊……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女人不要试图去战胜男人心中的第一个女神
韩剧,且好笑!
用两把柴刀送北原春希去见诚哥
白学现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