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得不说,在拯救世界这块,一般没母亲啥事儿,女人只会在灾难来临时,在家无助地哭喊,等待丈夫的救援,甚至离婚后,带着富有的丈夫找前任帮忙。
从这些设定来看,大月亮国也是有性别歧视+刻板印象的,包括对母亲角色、职业、价值、智商的刻板印象。
2012 (2009)8.02009 / 美国 加拿大 / 科幻 灾难 / 罗兰·艾默里奇 / 约翰·库萨克 阿曼达·皮特前任司机丈夫带一家老小全球奔逃《2012》无疑是近十年来最成功的灾难片之一,而男主的设定就是个为俄国富豪开车的落魄司机,妻子无法忍受之后带着孩子们嫁给了有钱人,过上了更加富足和安定的生活。
但在世界末日到来时,她却要依靠离婚未娶的前夫救援,而在这个男人的帮助下,一家人最终才成功登上方舟。
飓风营救 (2008)8.32008 / 法国 美国 英国 / 剧情 动作 惊悚 犯罪 / 皮埃尔·莫瑞尔 / 连姆·尼森 玛姬·格蕾斯老父亲为救爱女,上演激情三部曲身为总统前保镖的老父亲,因为危险的工作性质,也不得不与妻子分道扬镳。
但随着女儿出事,老父亲发挥余热,只身飞往法国展开飓风营救。
这部电影依旧表达了父亲对女儿深沉的爱,就像《星际穿越》中,老父亲返回过去提示女儿,最终将人类的历史改写。
其实我觉得在国外人眼中,父女之间的羁绊比夫妻双方更稳固且牢靠,这一方面因为血缘关系,一方面娱乐导向也发挥了重要作用。
末日崩塌 (2015)7.12015 / 美国 澳大利亚 / 动作 冒险 灾难 / 布拉德·佩顿 / 道恩·强森 亚历山德拉·达达里奥地震来临,前任救爱女,妻子泪婆娑其实很多这种灾难片电影我很难理解的就是这里,丈夫无一不是岗位上的优秀员工,有着非常专业的素养和强健的体魄,这难道不值得骄傲和自豪,但塑造出的妻子无一不是追求安定,最终离婚,带着一双儿女嫁给有钱人,我一直都觉得挺可笑。
好了,回到本电影,这次虽然没有离婚的俗套设定,但身为母亲的妻子依旧出现了好几次智商下线的表现:1.当丈夫成为那个好不容易被选中的人选后,她还同情邻居,想把邻居的孩子带上,显然没过大脑。
像这种世界级的灾难,名额极端有限,你都不害怕邻居孩子把你家孩子挤掉?
2.丈夫一再交代原地不要乱动,结果她跑走不说,还将孩子患病的消息告诉了军方,结果赶回的丈夫本来已经登上了飞机,又不得不因为她的莽撞之举下飞机。
3.随便搭乘别人的便车,没有一点风险防备意识。
你想想,带着手牌的你就是那个待宰的羔羊,还到处哭诉你跟丈夫走散的故事,生怕别人不知道你是个带着孩子的弱女子,最后孩子被抢,自己也落单了。
总体来说,如果没有这个母亲的智商贡献,这部电影的剧情将变成:夫妻俩成功登上飞机,并在暴动发生前到达避难所,一家人成功躲过末日,完结。
以下是豆瓣网友分享的影评,我觉得很好,从人性的角度进行了全面的分析:无法用末日测量每一份人性,只能在逃亡中感恩每一份善意
陷落专业户杰拉德巴特勒绝对是“衰神”附体,走哪儿陷落到哪儿,这次动静大了,直接把地球给“陷落”了。
彗星撞地球的桥段熟不熟悉?
还是那个配方。
不过这次人类面对这事儿,没有一丝还手之力,唯一的办法就是躲。
在地球“毁灭”之前,杰拉德巴特勒其实没什么觉悟,这货正在为自己的婚姻家庭烦恼着呢,不过,究竟是什么原因,编剧憋着不说,你也没辙啊,就冲这个“悬念”,你也得看下去不是。
其实答案也没什么新鲜的,一样一样的狗血,不提也罢。
咱可是冲着“陷落”来的。
这“陷落”之前的事儿,其实可以好好说一说。
第一,在陷落之前,杰拉德巴特勒接到了“总统级”的警报,告知其带着家人前去机场。
为什么他被选中呢?
因为他是建筑师,地球“陷落”之后,将会面临“重建”问题。
这个时候的避难,当然是优选“有用”的人。
所以说,做一个有用的人,这个很重要,否则你连“挽救”都不值得。
第二,这个“总统级”的警报,直接发送到了杰拉德巴特勒的手机和电视上,好像又有那么一点细思极恐的味道。
第三,由于通讯完全瘫痪,杰拉德巴特勒一家竟然神奇的团聚,这可以说是编剧开了金手指,但从另一方面,也说明了在灾难降临时,“系统组织”的重要。
第四,这样的“优选”公不公平?
在危急时刻,大概也没人会考虑这个问题了。
那些没被选上的,就没有闪光点了吗?
好像也不尽然。
故事中的军人,承担了“维持秩序”的工作,但他们的家人同样没有被选中,但是工作还是需要一丝不苟的完成。
还有什么委屈比这个更大吗?
第五,在“陷落”之前,很多专家都在“辟谣”,其根本目的当然是避免制造“恐慌”,大众的“知情权”在自由民主的美利坚一样被践踏。
可惜的是,这一次,那些被践踏民权的民众没有机会提出抗议了。
第六,那神奇的二维码和腕带,在危机降临时,是救命的神器。
但是一旦换了个环境,却成为了“怀璧其罪”的杀器。
这“善恶”之间的抉择,用生死来衡量,实在太过沉重。
被彗星摧毁的地球,满目疮痍。
人类在地下待了“九个月”,才得以重见天日。
但是,灾后的地球已经不是曾经的地球。
最关键的问题,植被被整体摧毁,水循环系统堪忧,人类重建的希望,唯有寄希望于“落难”之前保存的科技。
补习杰拉德·巴特勒电影之《末日逃生》(不妨戏称之《地球陷落》),看了陷落哥这么多电影,这部上映的时候应该去电影院支持一下的,遗憾了。
看了这么多好莱坞电影,我相信了一件事:喜欢一个演员的表演真是需要“眼缘”二字的。
陷落哥这张脸很结实很硬朗,留大胡子的话更有安全感,在我心中已成美国硬汉的长相标杆;另外一些男演员,例如克里斯帕拉特和马克沃尔伯格,他们的脸怎么看都一种油腻感,纵然演硬汉也觉得很别扭。
(以上偏题) 这次陷落哥回归平凡人生,建筑工程师,正闹婚姻危机,很可爱的儿子有糖尿病。
彗星要撞地球,政府选中一些人送往全球各地的秘密避难所,正有主角一家三口。
政府不会说,他们已经预测到这是一次全球毁灭性的灾难,选中一些在各行各业必需的人,已经考虑到灾后重建地球了。
不料儿子因慢性病不符合避难标准,主角一家于是踏上一条艰难的求生之路。
与以往看过的灾难片不同,没有那些指挥部里手忙脚乱、如临大敌的将军,没有白宫里油腔滑调、面目可憎的政客,这部片子没有讲任何关于所谓“政治”的东西:什么种族平等、男女平权、阶级分化、人类命运共同体…… 它只是聚焦末世之下,以亲情维系的一个家庭,他们为生存竭尽全力,以及众多小人物,他们身上仍存在的善良、正义和勇敢。
药店里那个心存善念的劫匪、救下孩子的黑人士兵、营地里耐心指引的黑人小哥和提供药物的女医生、卡车上帮助男主的黑人小哥、主动让妻子搭便车的一车墨西哥人、最后的飞行员,还有最终被抓也喊着让孩子上飞机的夫妻二人中的妻子,还有要留在与妻子的回忆中直面末日的外公。
最终,我记住了这些人。
男主开走陌生人家的车,不忘留下字条;冒险去救困在车里的陌生人;飞机迫降后第一时间去救飞行员…… 末日来临,人人自危,自私、暴力、贪婪这些人性阴暗面如野兽被释放,社会秩序崩坏,能够解救人类的,唯有人类自己,唯有人性中那些最朴实又最珍贵的东西。
如果那一天真的来临,多么希望不要有那些欺骗、背叛……回到家中,紧紧拥抱自己的家人,一起吃一顿晚餐,回想彼此一生中最精彩的时刻,这便很好。
影片最后,彗星撞击九个月后,阴霾散去,堡垒中的人们来到地面,看到了新生的阳光,听到了鸟鸣嘤嘤,就像诺亚方舟的故事:大洪水退去,鸽子衔回了橄榄枝。
想起片中大概两次出现的浸礼会教堂,我想,这是编剧想对人们说的,圣经里的启示吧。
另外的话:谁能想到这样的毁灭性灾难哪天就会降临呢?
如果有这样的一线生机,我会不会有勇气为之一搏?
如果以上说得太远,那么突发性的灾害比如地震、洪水、疫情,我该如何自救?
我觉得应该想一想了。
今天聊聊电影《末日逃生》。
片名Greenland (2020),别名末世绿洲(港) / 天劫倒数(台) / 格陵兰陷落 / 格陵兰。
本片由走到哪里哪里遭殃的杰拉德·巴特勒(Gerard Butler)主演。
杰拉德·巴特勒这次倒是没有去什么著名地标,只是扮演一名建筑工人杰夫(Jeff),日常出出轨上上班,回家撕撕逼。
就因为他在地球上待着,一个硕大无比的彗星直奔地球,即将造成毁灭性撞击。
为了延续人类文明,美国政府选取了一批工程技术人员前往地下掩体,未被选中的人就留在地面自生自灭。
杰夫很幸运的被选中,在他举家前往机场避难时,一家人遇到了各种突发状况。
《末日逃生》中撞向地球的巨大彗星名叫“克拉克”,这是为了纪念已故作家阿瑟·C·克拉克(Arthur C. Clarke)。
他1993年写了一部小说《上帝之锤》( Hammer of God),小说描述了一颗毁灭地球生物的小行星撞击地球时间。
可能鉴于现实中漂亮国的新冠疫情控制成效,漂亮国拍摄了一部有关世界末日题材的电影,展现一下该国在世界末日级灾难前的强大抵御能力。
在影片《末日逃生》中,漂亮国不仅积极应对了这场生物灭绝级的灾难,还延续了人类文明火种,为今后重建地球做出了不可磨灭功绩。
简言之,漂亮国依旧是蓝星领袖,不管彗星撞击地球还是其他什么灾难,他们总感觉自己一直能够领导地球。
而现实却无情打脸。
《末日逃生》原计划2020年8月14日上映,结果影院不开门,片方就放弃了在美国影院发行,直接通过付费电视和流媒体上线。
和上映过程一样,《末日逃生》的拍摄过程也是一波三折,光是主要演职人员换了好几个。
最初计划中,影片会由《第九区》《极乐空间》的尼尔·布洛姆坎普(Neill Blomkamp)担任导演,由美国美臀克里斯·埃文斯(Chris Evans)担任男主角。
后来两人都因为档期冲突而退出本片拍摄。
老爷子山姆·艾里奥特(Sam Elliott)原本要出演岳父角色,即将出演时谈判谈崩了,最后由斯科特·格伦 (Scott Glenn)取而代之。
《末日逃生》是杰拉德·巴特勒主演的第二部灾难电影,另一部是《全球风暴》(Geostorm ,2017)。
其他那些到处沦陷的电影都是动作片,并不是灾难片。
《末日逃生》不论影片题材还是内容,都可以说是灾难。
灾难片中常见的磅礴大气特效在这里少得可怜,整部电影大部分时间都是普通人像没头苍蝇一样到处嗡嗡乱撞。
如果对比现实中某些国家在疫情防控中的表现,《末日逃生》更像是一部写实题材电影,而非虚构的灾难片。
在影片中,每一块彗星碎片进入大气层后,都使用了相同的双音速爆炸音效。
听多了难免会有些疲劳。
如果想看一部视觉特效爽片,那么看《末日逃生》时大概率会感到失望。
因为整部影片全程拍摄的内容真的就是“逃生”,仅此而已。
你会深刻的体会到,组织的强大作用。
力量来自于组织是一个千锤百炼的真理,在无组织的情况下,“零元购”到处发生,而在有组织的情况下,人们可以瞬间进入一种新平衡状态。
影片最后一句话带过,幸存者们在地下掩体足足生活了9个月,地表的灰尘才尘埃落定,人们能够重返地面。
其实影片中有很多地方经不起推敲,一颗硕大足以毁灭地球生物的彗星要撞向地球,全世界的观测人员居然都发生误判,这显然不可能。
全世界那么多国家,信息通讯又那么发达,这种消息根本封锁不了。
影片刻意为了营造一种紧急逃命的极端情况,硬生生的把撞击逃生时间压缩到了不到一天。
从根本上影片就将观众置于一个鬼扯看客地位,期望观众们都无脑看一部电影。
这就造成一种矛盾,影片从设定上就想观众们无脑观影,影片实际内容又达不到无脑爽片的程度,结果只能成为一部烂片。
硬要说《末日逃生》的优点,那就是用写实手法,表现了某些国家在灾难前面的不堪一击。
天选之子末日生存,大末日的来都来了。
这里是硬核影迷集散地,欢迎关注公众号:妙看影视
现实与“艺术”,你说不清是一体,还是故意区隔。
如果电影今年上映才更显得讽刺。
如果2020的抢劫暴乱和森林大火已经让电影中的灾难无数次照进现实,那么2021喀布尔机场大撤退则将电影中军事行动的各种混乱场面上升了几个数量级。
而且比电影情节更荒唐的是,现实中的美军在将滞留的美国公民拒之门外的同时开足马力将不相干的阿富汗“难民”接上军机。
于是,不论是抢劫、山火还是战争,现实中的美国人经历了一切残酷之后,若他们再从影碟中回顾这部老电影,那么其中的各种桥段显得不值一提。
电影情节中的一切都不需要讲究真实。
左逼阵营中的媒体将暴乱粉饰成和平,左逼好莱坞人在电影的灾难情节中依然谨小慎微地粉饰种族。
抢劫者的头目都是白人,抢劫者中放过女主的是黑人;绑架孩童的是白人,帮助女主的是老墨;抢劫男主的是白人,帮助男主的又是黑人;在机场中对女主不耐烦的是白人,耐心帮助的又是黑人。
一部反向版美国生存指南。
你跟着这样的指南去纽约试试,你同一个人杀了四十次,而对方被免于起诉了四十次。
如此精确的操作,让我联想到强森,这位在黑人火烧儿童医院以表达“和平”之际高调予以声援的名人,最近拍摄了一部广告中戏称“不要企图抢走户外电视墙”,广告中的打劫者又是白人。
真是可笑,在他家门口这样抢劫的话也会免于起诉吧。
同样还是今年,当美国一所高校发生自定义性别人士强暴案件时,奥巴马站出来指责受害者的家长是“虚假的愤怒”。
什么时候把这个也改编一下搬上银幕?
这是一部精准的现实讽刺剧。
它向你展示了好莱坞为代表的左逼能把无视现实无视真实的苦难,甚至如何在你的伤口上跳舞。
如果灭顶之灾真正发生,讽刺的是美国也许真的有能力救助所有人,但它只会救助黑命贵和非法移民。
而执行如此惨无人道行径的美国首脑,到底拿了谁的钱。
如果选年度最惊喜电影,绝对是这部了!
海报做的很简陋,加上杰拉德·巴特勒的脸和灾难片题材,你一定觉得“Oh No,一定是烂片”但居然不是!
这是我近年来看过的最好的灾难片!
以至于我立刻想看第二遍。
而且这的确是一部有很强代入感且相对来说写实感强的末日危机电影。
经过了2020年,我觉得片中发生的一切还真说不定会发生。
故事最优秀的地方是,虽然设定很俗套,又是彗星砸地球,面临恐龙一样的迷茫结局,部分人被选择到提前秘密建造的庇护所,但其讲故事的方式与《2012》类大格局灾难片却很不同。
《2012》等传统灾难片总是希望照顾到全球视野,有很多主人公,展示不同阶层,不同境遇的人,并以巨大的破坏性作为噱头,很多地方过于戏剧化。
但本片只让观众跟着普通的一家三口,就展示他们逃亡的过程。
我们所看到的一切都是通过这三个人,即使有涉及到全球危机也是通过他们看的电视画面或听到的广播,这点上比较类似当年阿汤哥#Tom Cruise#主演的《War of the Worlds》,会更有神秘感同时又很容易让观众建立起对主人公的依赖性和共鸣性。
而本片的格局比《War of the Worlds》还要小,根本不希望树立什么英雄形象或通过外星人去吸引观众,它所要达到的目的就是让你禁不住联想:如果你是男主角一家,要怎么才能逃生。
而这个过程真的比想象中曲折很多。
男主一家的经历简单说就是,明明眼看到希望的港湾,但就是怎么也到不了那里,中间出现了太多曲折。
从忘记给孩子拿药,到孩子患病不让上飞机,然后孩子又被绑架了,全家好不容易团聚逃生路上再度遇到各种险境。
基本上到最后,我都有点不能相信他们还能活下来,感觉这家人就是注定没好运而且影片对灾难临头,各处陷入恐慌、骚乱这方面展示得非常真实,不需要看其他国家或名胜古迹怎么遭到破坏,主角一家一路上看到的一切就已经足以展示出世界失去秩序后可能出现的各种混乱。
故事在制造转折、紧张、恐惧和焦急感上确实做得很出色,大部分时候观众的情绪会一直被主角牵引着,不知道下一秒又有什么倒霉的事发生。
基本上看完会让人觉得,与其冒险求生,各种着急上火,真不如和家人一起在家里安安静静等待世界末日的到来。
片中也有少数的几场大规模的灾难场面展示,但多是通过小小的手机银幕或电视银幕,不需要太多特效,反而觉得很有真实感。
《死侍》里出演女友的莫蕾娜·巴卡琳 (Morena Baccarin)在片中饰演男主的妻子。
这位母亲确实经历了很多操碎心的挫折,几乎每个人都能体会到那种束手无策的焦急心情,相信会比男主角更容易获得共鸣。
如果今年没有让你感到危机感,那么看看本片,也许可以再次感受到末日危机带来的刺激。
强推!
作为一部爆米花🍿️电影,够格,视觉音效(除了男主救着火的车的司机那一段的特效🔥很假外)都很不错。
但是也有一些bug,比如:1、儿子的救命药没有贴身放2、女主找军人暴露儿子有病(其实第一次前往机场的那一路上静下心想想,很容易得出有病的孩子进入避难所的概率比较低吧)3、这部刻画的大部分(特别是堵在机场门口的)民众很好心啊,男女主大剌剌“我被选中了,让一让),居然没人怀抱“我不能活,你也一起死”的劣根性?
4、给女主和儿子蹭车的那对夫妻明显表示出对被选中的人的恶意的时候,女主和儿子还不懂掩饰自己被选中的事?
男主也是有这个问题。
5、虽然这么说不好意思,但是看最后的全球卫星照,中国的大部分地方没有被砸,而连尼泊尔、印度都有避难所基地回应,中国没有?
7、美国大兵都是圣人啊,这么高尚,自己活不了,还来当志愿者。
拿枪的99%都没被选中(第一个机场的女大兵)说的,我觉得这种情况,美国可能直接军变了吧。
A、此外,最后男主一家从加拿大到格陵兰,军方反而放人了,我觉得是可以理解的(选人标准基于职业,而这些家伙能有途径逃到这里,是不是也说明了一种能力,更何况数量不多【这是重点】)。
2星,小成本的老套末世毁灭灾难片, 想看大场面特效的就可以无视了。
因为投资有限,所以影片主要精力在于故事情节的演绎和人性的情感展示上,无非就是世界毁灭,人人自危,人性面领考验的同时,主角儿女多情,老人家也是个情种,孩子无助等等煽情桥段。
不太通顺,有硬伤,闲的无聊的话可以看看,没时间就算了。
我说几点对即将观看或者有观看意向的人几点建议1、我不是黑2、这部电影前面1小时11秒全在讲娃儿的胰岛素丢了怎么办。
整部影片一共1小时59分钟就是说一半的时间讲了娃儿胰岛素。
3、这是一部灾难片。
4、别浪费时间看。
5、我看过得电影中最垃圾的一部影片。
6、我看过得电影中最垃圾的一部影片。
寻找一部末日电影,电影最后结局大反转主角被机器人爆头是什么电影?
记得很多年前看过一部美国电影,背景是末日主角一行好像在寻找一个目的地。
一路历经千辛万苦死了很多同伴最后终于到达后,主角探头发现目的地是一个巨型机器人基地,里面有几个巨型机器人在巡逻,其中一个机器人转头扫描到了主角,然后主角被一枪爆头,电影结束。
记得这部电影是一部少有的剧情结局非常反转的末日电影,因为整个电影从头到尾都是主角一行在逃亡、在寻找最终目的地,并且影片从头到尾只字未提任何与外星人、机器人有关的因素,直到最后主角到达目的地后爬上了山丘顶部探头观察整部影片才第一次出现巨型机器人!
至此想必所有观众看到这里已经极度错愕和赞叹,本以为主角终于达成了目的却没想到随即剧情大反转,主角被瞬间一枪爆头。
电影结束。
不是末日之书,市面上知名的几部末日片都找过了都不是,至少是十年前的电影。
我找了很多年了,百度谷歌都搜索不到,如过哪位看过的话麻烦提供一下片名,不胜感激!
如果我是做梦的话,应该不会十几年了却对此情节依然记忆犹新吧
这一家子不值得同情,嘴都没个把门的,脑子也不带出门。这种脑子拿手环有啥用呢?不过好看的在后面
没必要拍。
标准爆米花电影,某国个人英雄主义,一个半小时就够了 ,两个小时确实啰嗦了些!特效镜头太少了,胰岛素折腾好久!
毫无意义的一部片子,白白浪费时间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无论什么年代,什么国家,医生都是铁饭碗啊
“男主记得了 别忘了要给邻居打电话。”哈哈哈哈哈这种片就是要开弹幕看啊。
低配版2012,船票升级成二维码。
我喜欢看这种不动脑子,还挺激动的灾难片,好看!
这题材真是我的心头爱!灾难面前,最可怕的永远是人性啊。电影倒是普通了点。
我看哭 还哭湿了口罩?😂
挺中规中矩的一个电影,有不少bug,想讲人性,但讲的很无聊,显得平庸了一些
在影业萧条的2020这无疑是最好的一部灾难电影。但女主演技十分掉链子,我有孩子我就可以冲任何人吼谁都欠我的人设也不讨喜。//最后人们从防护壳里出来的样子像极了破晓时分出洞的蚂蚁。个人认为,人类发展至今,已经不会被灭绝了。
低配版2012,特效一般凑合看,剧情中规中矩所有下一步都能猜到那种。
重点在“逃”,还算紧张,可以做得更宏大些。
这家人真让人讨厌,神经病电影标签里又增加了一部。
勉强打个3分吧,本来就是科幻片,也讲不了太多逻辑,故事讲到哪就是哪,没啥大场面,也没啥大冲突,所有人围绕一家三口演戏,也真是不容易了。好多情节都猜得到,反正就是不能让他们顺顺利利跑到避难所去,不然真没啥好看的了。
如果末日来临,最好是当一个事了拂衣去的志愿者,次好是当一个大难临头仍在放音乐的电台主持人,最不济也可以去老朋友家打牌或天台开派对。千万不要当东西掉了不知道捡、手环套在袖子外面、在行驶的车上打架…那样的人!
看睡着了
这也太套公式了 而且硬伤太多 特效太假
这种流水线作品有什么意思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