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评分不高,其实我还是能够理解的。
影片放到一半的时候判定凶手是老田的时候,那时候我以为放完了。
之前看过很多阿加莎的书,是不可能的人其实就是凶手,所以觉得凶手是老田也不意外。
显然这次还不够“不可能”,谁能想到张小杰和万思成的缘分这么深。
张小杰偷拿了万思成的天使挂坠,张小杰也看到过万成芳唱歌,甚至万成芳送万思成进慈济院的时候,张小杰也看见了,所以张小杰才说出“你妈妈好漂亮”。
其实我不知道那🔥是不是张小杰放的,应该是吧。
看着他听到养父母被自己杀掉的时候那惊恐的样子,我都怀疑证据是否正确了,但事实就是事实,张小杰做事做绝,想要达到目的不次手段。
但是影片似乎讲了很清楚为什么张小杰那么做,我还是觉得很……不可思议。
他们不是好朋友们吗,不是互相帮助吗?
而且他们都是被遗弃的呀!
他不应该找自己的父母吗,为什么找到万成芳?
羡慕别人的父母?
还是说从他拿到那块天使挂坠的时候他下意识以为自己就是万思成了?
还有我想说端木兰去找张小杰,张小杰那房子是个豪宅吧!
他有钱住豪宅没钱打官司?
就是说我不知道是我的问题,看电影没有看仔细,理解不够深还是电影的问题。
再说说拍摄手法吧!
因为之前我看过一部英剧叫《皇家律师》,所以我看到他们在法庭上针锋相对的时候我马上就想到这部剧了。
(主要是我看政法剧片子比较少)。
其实我在想是不是所有悬疑剧都要一次次模拟案发情况,复盘过去的所有,最后一次性放出物料,或许是需要这样的安排!
看《记忆大师》,看《看不见的客人》……都是这样。
可能这样更容易理解和共情吧!
嗯……其实看到一半的时候我都在想是不是借这个案子让端木兰和正为旧情复燃,重拾旧爱了。
是不是有太多调情的地方了?
大律师谈恋爱,真是必有重案啊!
最后,吴镇宇和周公子的演技都在线,就是这剧本嘛!
没有那么的……尽人意罢了。
故事从明星被杀案开始的,很快控辩双方律师就在法庭展开了激烈的“辩论”。
哎,等一等,一个吴镇宇,一个周迅,这男女主角之间,不发生点什么,那怎么行呢。
很快,这两位在法庭上各种耍酷的律师就在私底下见面了。
哦,原来,这俩是曾经的情侣。
这时候,谁还关心那“花边”的凶杀案啊,吴镇宇和周迅之间的“纠葛”不应该好好狗血一下吗?
经过“调查”发现,原来这两位当年分开还是很有理由的:周迅因为“个人原因”要回北京,而吴镇宇觉得北京很冷,不愿意跟周迅回去。
结果,俩人崩了。
而周迅更为纠结的是,当年自己回北京,吴镇宇竟然连原因问都不问,这样的男友和热水袋还有什么区别?
好吧,俩人的小情绪暂且放到一边,回到案子上。
这案子的当事人和周迅应该是一点关系也没有吧,然而,不知道是不是剧组特别缺钱,还是周迅的片酬实在太高,所以这俩风马牛不相及的角色,被周迅一个人包圆了。
随着案情的“深入”,越来越多的反转也接踵而至。
你说它生硬吧,还有点自然,你说它自然吧,还有那么点生硬。
总之给人的感觉,就是一锅半生不熟的夹生饭,膈应你,没商量。
而处在“案件漩涡”中的另一位当事人,其自身的经历可以说是峰回路转,而其从遥远的他国回到香港,这动机实在是令人相当的“想不通”。
或许,导演要的,只是一个不停反转的情节吧。
这个片子诡异和任性的地方在于,它觉得只要它不解释,那些bug就不存在。
最牛逼的bug是吉米/李小杰的身份,当时在孤儿院,李小杰明明白白的说“我可以去道个别吗”然后衣着光鲜的跑回宿舍,拿走了万思成的项链,也就是说被领养的就是李小杰。
那为什么后来调查时变成了吉米是万思成?
就算孤儿院被烧了,美国政府也会有领养手续存底啊?
李小杰去道别时有人说“快点还要赶飞机呢”,说明领养手续已经办完了,李小杰的信息从孤儿院移交给养父母,养父母再在美国政府上户口,李小杰总没办法当着孤儿院人员的面冒充万思成吧?
比较合理的推测是:李小杰从小就喜欢万文芳,也知道万思成是万文芳的儿子,甚至可能因为爱屋及乌才跟万思成做朋友,他拿走万思成的项链也是如此。
李小杰被领养去美国,被养父母虐待,所以杀了养父母,报复了对孩子不好的父母。
然后他回国找万文芳,因为他觉得自己有了项链,万文芳就会跟他相认。
(结果大明星的经纪人和法务对私生子这么大的事情都没去调查一下背景?
老田去给“万思成”请律师时没去调查一下他的背景?
)但是万文芳最后还是认了李小杰啊,李小杰送她黑色曼陀罗的时候又不知道她是否不准备公开,就直接下毒?
李小杰找万文芳到底要认亲还是复仇?
最后端木说想让孩子有看见世界的机会,李小杰就把她放了。
李小杰更在乎的不应该是生完了养不养,而不是生不生吗?
他觉得端木在他的对立面,更应该认为端木生了孩子也不会好好养啊,怎么会瞬间感动放了她?
感谢“妈妈”生了自己,又怪这个世界太冷,那你杀你“妈”万文芳干啥?
你不应该感谢她吗?
你不应该回去感谢生你的亲妈吗?
到底是爱和感谢生育之恩,还是恨不养之仇?
这孩子看着就痴痴呆呆的样子,好像脑子随时会宕机。
智商不够就别想这些高深的东西了好吗?
昨天刷了个电影《保持沉默》,片子实在不好看,主要是剧本的逻辑有很大的问题,但周迅和吴镇宇演技太牛X了,有一幕他们在酒吧楼梯上坐下来相互责问的戏,这是一场奥斯卡级别的对手戏,像极了去年的《海边的曼彻斯特》中卡西和他前妻那段重逢,这场戏让卡西拿到了去年的小金人…但这部电影剧本太差,结果我不能预测。
之前看了保持沉默这部电影,看海报时还以为会是一场律师辩护大场面,没想到整部剧的能量这么正,用悬疑辩护来烘托母爱与关爱,是一部非常不错的好剧,立意很加分。
电影开场就是曾被遗弃在孤儿院的儿子长大成人后寻找妈妈,此时的妈妈已经是当红歌后了,就在妈妈准备表演当晚公开母子关系时,妈妈中刀倒地,儿子被抓捕候审。
周迅一人分饰两个角色,一个是歌手,一个就是即将出场的辩护律师。
其实整个案情并不复杂,按照以往看律政片的经验,基于疑点归于被告,辩护律师周迅也会赢。
只是没想到那个决定性证据居然是歌手助理老田的一个局,目的就是保送周迅赢。
因为在当晚之前老田拿到亲子鉴定报告证实吉米不是歌手的儿子,只不过是拿着她儿子的物品冒名而已,但出于对儿子的愧疚,所以才想帮助吉米助他脱罪。
但是恐怕所有人都没想到,吉米曾经在美国被领养期间谋杀了他的养父母,而歌手所受的伤,也全是他所为。
深感罪犯被无罪释放的两位大律师周迅和吴镇宇再一次去找了吉米,不仅证实了冒名和谋杀,更重要的是吉米居然还患有人格分裂,很多问题一瞬间也都说得通了。
包括影片最后两个镜头,一个是歌手的真正儿子早已死在孤儿院时期,一个是吉米小时候不止一次见过歌手,有坑必填的做法非常值得点赞。
电影本身的悬疑度可能差了点,和犯罪片相比精彩不足,可主题明确,层层推进的叙述方式却是优点。
特别是在母爱与关爱方面,周迅保肚子里的孩子和歌手保护吉米的方式都非常点题。
就连电影海报也有很特别的一版,一些问题是值得人们关注和重视的。
评分过低个人认为不至于。
7分还是值得的。
本片虽然没有惊喜,四平八稳,稳扎稳打,故事完整,但是却胜在蕴含的意义是痛而深刻的。
一人分饰两角很容易让人先入为主的认为影片里的两人应该是长得一样的。
所以初见「万文芳」的荧幕形象是存在‘异样’感的。
好在影片的推进很容易能让人理解这是为了区分塑造的两个人的不同而特别立的意所以1.为什么要让周迅一人分饰两角,意义在哪里。
这是一开始我问我自己的问题。
没明白为什么万文芳这个角色非要她自己来演。
事实证明用一个人来阐述‘因’‘果’是最好的方式。
其实影片一开头就交代了这个问题。
当吴镇宇饰演的「吴正为」第一次跟祖峰饰演的「田景程」见面,一句“她长得很像我前女友”这里其实已经为后面埋下了两条线。
一条是上述所说,第二条是他和端木兰后面复合的感情线。
之所以说故事很完整是因为抛出的每个问题他都有做收尾处理,因缘都讲的很清楚。
两个人长得像这是铺垫。
相呼应的是结尾Jimmy自杀前见端木兰说过一句‘我一直就觉得你长得像我妈’。
针对这个地方这么设定是因为Jimmy本身并不是万文芳的儿子,他因为从小心里缺失,加上长期受到压迫和虐待,心底渴望爱,再往前剥细节就是一个倒叙。
片尾他第一次见到万文芳唱歌,回推,万文芳遗弃万思成的时候他又看到她,然后他和万思成成为朋友,以及被领养的时候他拿走了万思成的项链。
这里其实阐述的是他和万文芳羁绊关系的形成,因为他自己本身被自己家里的人骂小杂种,可是万思成就算被丢弃了也说的是,“妈妈说过我是她的天使”。
这里自然会在一个渴望得到爱的孩子心理上造成影响,并形成一个强烈的反差。
所以换句话说,他也想变成一个被自己妈妈放在手心的人,以及为什么要在成年以后去找万文芳这条线得到了解释。
这里和片尾形成了一个首尾呼应。
当Jimmy拿刀对着端木兰的时候,端木兰说她怀孕了,想保护这个孩子,想让他来看看这个世界的时候。
他才意识到自己不是万思成,不是Jimmy Tomas而是被家人诅咒唾弃被朋友追打,掉进深渊也无人救赎的杨小杰。
当他绝望的问端木兰自己的妈妈有没有爱过自己的时候他的心理是有答案的。
他一直渴求的东西,他希望他的妈妈也可以把他称作天使,被人坚定的选择和保护。
可是幻想终破灭迎来的只有残酷的现实和绝望,自杀便是他唯一的解脱。
所以万文芳与他羁绊的形成是‘因’那么端木兰给他的帮助与解脱便是‘果’。
2.Jimmy的性格成型。
第一个阶段是压迫(杨小杰)压迫很好理解,影片最后有个片段是描述一群人在冰面上追逐杨小杰。
暗示的是杨小杰的“如缕薄冰” 。
不被父母重视,被亲人骂小杂种,被朋友欺负,这里引出本片的核心问题——原生家庭。
这是原罪。
老生常谈不想多做解释。
只要稍加对比一切都很清楚。
想想片尾杨小杰第一次看到唱歌的万文芳眼睛都泛着光的样子。
和背景声中凶神恶煞叫他回家吃饭的妈妈对比。
那才是故事真正的锲子。
第二个阶段是反抗(万思成)“你的妈妈很漂亮”暴露的是他潜意识里罪恶的萌芽。
他的羡慕嫉妒在这个时间节点是他心理扭曲对他想要替代万思成做的一个冗长的铺垫。
镜头跳转到他拿走万思成项链的时候我原以为他只是因为要离开想拿走好朋友的物件做一个纪念,直到他声泪俱下的蜷缩在桌子下面火灾镜头重现你才明白那把火是他放的。
人格的偏执与扭曲已经开始发酵。
第三个阶段是报复(Jimmy Tomas)报复是综合性的,不仅仅是领养父母对他的虐待体罚性侵。
因为心灵上的创伤已经存在,任何的不美好都是直线导致他死亡的诱因。
此时的他精神人格其实已经进入到他‘觉得’自己就是万思成的地步,所以他的潜意识对万文芳是有恨的。
黑色曼陀罗是个贯穿全场的线索,意味着「致幻」电影有指出这个花的花语是【不可预知的黑暗、死亡和颠沛流离的爱,无间的爱和复仇,凡间的无爱与无仇,被伤害的坚韧创痍的心灵,生的不归之路。
】这便杨小杰这个悲剧人物的一生。
生而为人却只能向死而生。
他臆想自己是万思成才有了对他养父母的谋杀,觉得自己真的被万文芳抛弃,才不顾一切的要回去找她,希望与绝望的共存是他一生的执念,大喜是万文芳要认他,大悲是他的执念最后还是幻灭了。
可以看得出来电影在复盘诠释万文芳究竟是怎么被刺的桥段里,对Jimmy的精神状态花了不少的心思。
是的,万文芳既是他杀的,也不是他杀的。
前期对凶手的铺垫,引导,猜测,所指都在此刻明了。
3.感情线【万文芳与田景程】很奇妙,田景程和杨小杰被万文芳吸引都是在同一时间(纬度上)。
所以后面的剧情安排的真的非常合理,我是不知道打低分的人到底是不是恶意的,但是他们敢说十有八九没看懂。
在精神致幻的Jimmy刺伤万文芳以后,万文芳选择保护“他”,一方面可以说是他对自己儿子的愧疚,也是终结。
而田景程是这个保护的延续,保证了故事剧情的推动和发展。
为了保护‘他’,他不惜做一个局让所有人觉得自己才是嫌疑最大的人。
这么说可能不够严谨,因为本质上还是出于对万文芳的爱。
对这个一见钟情守护了14年的女人。
无疑这种爱是伟大的,却也是悲哀的。
生活没有如果。
也不能重来。
4.感情线【端木兰和吴正为】这俩人其实真的不太想写,很落俗,但是你又没办法,只能强行扣一分。
这两人的故事是想说明感动不是爱还是真正相爱的两个人不管兜多大圈子最后都会在一起吗?
对不起反正我是不信的,相比这条线,上面那条线大概更能赢得我的尊重¯\_(ツ)_/¯最后。
没有最后了我要去看展了。
回头想到啥再更吧。
记得点个赞噢(◐‿◑)
转载请注明原作者和出处,本文原作者非我心也,盗用必究。
我看电影除了娱乐,还比较关注一些新的思想,对于我来说新的想法,就是能让我感觉眼前一亮的事物,保持沉默就有。
保持沉默是演的香港的法庭剧,说起香港的法庭剧,还是给我留下过深刻印象的,最早期的《法外情》,就是放到现在来看,也是一部先进的法庭剧,还有前一段时间看过的惠英红主演的连续剧《铁探》,剧情和主题曲都非常喜欢。
说回《保持沉默》,一名流行女歌手被杀害,嫌疑犯是一个18岁的年轻人,自称是她多年前遗弃的私生子,法庭辩诉就在为嫌疑犯辩护的女律师和检控官之间展开,检控官其实就是代表警察的律师,在韩国的电影里是称为检察官,中国的法庭戏我看得不多,以后注意观察一下,看韩国的电视剧的时候,我就觉得,检察官和律师的工作很像的哦,不过代表的是警察来上法庭,他得像律师一样能言善辩,得比律师还厉害,要是被对方的律师打败,那警察抓到的罪犯不就得给放跑了么。
那为嫌疑犯辩护的律师呢,保持沉默这部电影里,女律师提出了一个说法,“你知道我为什么选择做辩方律师吗,不是为了帮罪犯脱罪,是要通过我们努力的帮嫌疑人辩护,才能促使控方和警方不断地去发掘真相,如果连我们都妥协和放弃了,那真相就没有了”好正能量的台词啊,我喜欢这种说法,但我也知道,嫌疑人的辩护律师如果太能干,也会把真正的罪犯给放跑。
这部电影就是,女律师用她精湛的法庭辩护,为嫌疑人解脱了嫌疑,检控官一审败诉了。
这部电影也涉及了精神分裂,疑似精神分裂,讲述得不是太明白,嫌疑犯因为小时候遭受过遗弃,虐待,精神有问题,是有蓄谋的复仇,还是精神分裂成小时候一起在儿童济慈院的伙伴,才杀的人,应该是完全不同性质的。
而且他最后的自杀有点不合情理,经历过苦难的人,生命力应该是很强的,要不然就是我比这部电影的导演编剧更惜命,反正我觉得他不该死。
本来想给10分的,看一眼豆瓣评分,5.4,纳闷了,清清爽爽的一部电影,怎么就5.4分,那我给10分是不是显得太LOW了,8分得了。
检控官和女律师之间的感情戏也还过得去啊。
还有,被杀死的女歌星,和女律师长的也挺像,还以为能演出她们俩之间有什么渊源呢。
盗用必究。
被压片四年之后,这部从弑母案获得灵感且触及青少年犯罪以及原生家庭两大社会题材的影片《保持沉默》终于上映了。
在几乎“裸映”没有大导演光环的情况下,仍有周迅、吴镇宇、祖峰为其保驾护航。
影片在一开始就埋下了悬念。
著名歌手万文芳赴香港演出,演出期间,在自己的化妆室里面遇害。
某种意义上,这是一起密室杀人案。
除了万文芳以外,案发现场叫做吉米的年轻男子则成为了头号嫌疑人,被警方逮捕,故事因此而展开。
周迅在本片当中,一人分饰两角,除了出演被刺杀的歌星万文芳,她还饰演了律师端木兰——作为吉米的辩护律师,要为他做无罪辩护。
悬念已经产生,作为一部悬疑电影,它的剧作模式颇像暴风雪山庄模式,经典的密室杀人结构的运用,并给出了唯一的凶手,但是背后是否另有隐情,周迅和吴镇宇为了辩护苦苦追查真相,却想不到故事变的更加曲折叵测……随着案件调查的推进,祖峰饰演的经纪人角色登场,把一切推向了更加不可预知当中。
除去剧情节奏紧凑,演员的演技也很到位。
吴镇宇把一个严谨冷漠的检察官形象呈现的入木三分。
而同时,祖峰也颠覆形象,长发扮相让人忍俊不禁。
当然,我觉得最能带动剧情张力的依旧是周迅。
据说为了更好的分辨角色,她一度增肥,想在细节处更好的树立两个角色的差异。
同时为了表现出万文芳性格里的冷漠,剧组在她的妆容上也颇下苦心加上了局部特效妆。
看了一下目前的票房、评分都不理想,已经有很多两极化的评论,但是就像周迅在采访中说的,之所以接下《保持沉默》的初衷非常简单,只是想要更多人能看到并反思,原生家庭对一个孩子的影响。
如果自己的出演,能够让社会对留守儿童和原生家庭问题多一点了解,那就是最能让她感到满意的事了。
对于优秀的导演和演员来说,电影除去是一份爱好和事业之外,更该被视为一份责任。
如果有更多的导演和演员,能在诠释好自己的作品的同时,利用作品及自身的影响力对社会多尽一点责任,那这个世界会变得更好吧。
所以抛开票房,甚至抛开剧情来讲,这部片子让我感动的是导演及演员的初心。
订《保持沉默》的票时,发现我常去的那家万达,在8月23日上映当天,最早的一场居然是下午五点多。
这是什么概念?
《保持沉默》与速激同一天上映,排片率仅有9.5%,再联想到这部电影因不知名原因,从2016年8月一直跳档到现在,中途还重新剪辑过一次,可以说命途多舛了。
《保持沉默》由一起密室凶杀案为开端,著名歌星万文芳在密闭的化妆间遇刺,当时在场的只有吉米·托马斯一个人。
周迅饰演的端木兰律师,作为吉米的辩护律师,准备为他做无罪辩护,因而在法庭上与该案的检控官吴正为(吴镇宇饰),展开了激烈的交锋。
随着庭审的展开,这起离奇凶杀案的内情逐渐浮出水面,嫌疑人吉米很有可能还因为幼年遭到养父的虐待和性侵,蓄意谋杀了养父母。
在养父母死后,吉米来到香港,想要与自己的生母万文芳相认,随后发生了这起扑朔迷离的弑母案。
在《保持沉默》中,导演有意让周迅分饰两角。
既扮演著名歌星万文芳,又扮演律师端木兰,一个是感性、情绪化的明星,一个是理智、重逻辑的律师。
为了使这两个角色有所区分,在拍摄期间周迅特意增肥,并且在特效化妆的基础上,对角色的语言、动作和表情上进行细腻地打磨,将两个容貌相似、个性相反的角色刻画得入木三分。
有意思的是,这样的角色安排,正好印证了电影所想要传达的“情法对峙”的主题,尤其是她饰演端木兰时,一方面同情吉米过去的经历,千方百计想要为他做无罪辩护;另一方面出于法律从业者的直觉和专业素养,又不得不对吉米的供词产生怀疑,这样的矛盾心理,正是情法两难的另一种体现,这种角色设定,也给了周迅展示演技的空间。
导演周可在接受采访时,曾谈起拍摄的契机:“有两件事让我想到去拍这样一部电影,一个是2011年浦东机场的弑母案,还有一个是全国很多弃婴岛被关闭了,原因是弃婴太多。
”周可作为一名话剧导演,这部《保持沉默》算是她转型电影导演的处女作,涉及虐童和弑母这样的边缘题材,剧本架构又是以室内戏为主的庭审悬疑剧,几乎能够预见到票房不会太好。
然而,周迅在读到剧本后立刻同意参演,其中的原因,正如她在一次访谈中提到的,她希望有更多的人来关注原生家庭问题。
她的这个想法,显然与导演的初衷不谋而合。
这组非常规的电影海报很能体现这一点,我个人非常喜欢:
相较于其他更讨喜、更有观众缘的主流题材,这部电影试图探讨留守儿童、孤儿领养、儿童虐待以及弑母这样的边缘题材,仅此一点,就可以视为国产电影的一种突破。
近几年频发的弑母案,已经到了令人触目惊心的地步,不仅仅包括本片的原型“留学生浦东机场弑母案”,更有前不久落网的北大弑母学霸吴谢宇,还有去年引起轰动的湖南省沅江少年弑母案,犯罪者年龄仅有12岁,他父母在他不到一岁时便外出打工,他甚至在犯罪后说出骇人听闻的狡辩:“我又没杀别人,我杀的是我妈。
”在这些有违人伦、残酷恐怖的案件背后,包含无数复杂的社会议题——留守儿童、丧偶式育儿、隔代教养、家庭暴力……就像王学兵参演《不要和陌生人说话》以后,成为“反家暴形象大使”一样,周迅试图通过这部电影,将沉重而复杂的边缘议题投放到大众视野中。
他们这样知名的公众人物,保持对社会议题的参与,通过表演和自身的影响力,来尽到一个演员应有的社会责任感,必然是值得肯定的。
遗憾的是,成于此,也败于此。
正如我很喜欢的上面四张海报一样,我能够理解导演希望表达的主题,但对于一部电影来说,这些议题过于庞大,也过于复杂,要想在一部电影中传达如此多的内涵,实在有些力不从心。
导演周可从话剧导演转型,在剧本方面不够细致严谨,似乎还没有把握好舞台感和电影感的区别,电影中有些过于戏剧化的台词和情感表达,在后半段显得有些过火,在主题的呈现上反而过犹不及。
不过,我仍然认为这部电影值得肯定。
任何问题,在被解决以前,首先要被更多人看见。
或许,这就是这部电影的意义所在。
本文发表于《上海电视》2019年某期。
如需转载,请一定联系本人、一定注明、一定附上豆瓣链接!
---开场,“青春光线”的牌子打出来,我有种不祥预感,因为我是来看悬疑片的,结果电影明确告诉你《保持沉默》就是一部青春偶像剧产品。
尽管主演周迅和吴镇宇青春不再,但两个演技精湛的老演员互动起来,还是有些许谈恋爱的火花,为表现周迅角色年轻时的样貌,还加了大量毫无必要却清晰可见的磨皮效果,而中年周迅,样貌上也依然可人。
周迅是个很特殊的演员,大家尊她为周公子,也多半是为了她一人分饰两角去看这部片。
很多人看到有名望的母亲遗弃私生子这个故事,很容易想起日本经典悬疑片《人证》,虽可对照观看,但我更多会想起法庭论战与反转之标杆电影,比利·怀尔德的《控方证人》。
电影反转的某些逻辑以及要求周迅分饰两人的设定,都更贴近这部。
但编导周可只有大量舞台剧经验,所以她不但没有掌握电影这种特殊媒介的语言,而且不可能如怀尔德那样制造精彩曲折、撑满全片的电影化叙事——在《控方证人》里,好胜、老迈的病中律师会不会突然倒下都能形成戏剧张力——她更不能写出给周迅大量表演空间的情节,当年五十六岁的马琳·黛德丽呈现的才是教科书级一人分饰多角。
所以导演只拍出了一部类似《刑事侦缉档案》TVB单元剧水平的片子,周迅与吴镇宇这对昔日情人斗嘴、求真相、患难见真情、和好如初的过程,岂不是浓缩版陶大宇与郭可盈之恋?
人物毫无必要地自爆真相,也设计得既尴尬又松弛。
但本片仍有些值得琢磨的文本细节。
周迅饰演的歌星万文芳在2000年左右放弃孩子,赴香港发展,她饰演的律师端木兰却在多年后从香港返回北京发展,端木兰的父亲明显曾是腐败分子,她的整个生活轨迹也耐人寻味,吴镇宇饰演的香港律师,在2013年冬到2014年期间终于下定决心,不畏严寒,北上发展,与爱侣厮守,这几个人的迁徙路线,非常贴合大时代的进程。
香港的“无罪推定原则”庭审戏在内地人看来颇为新鲜,整个故事讲的则是“无罪推定”的破灭,港人北上之艰难,岂是小小严寒之难?
丢弃孩子的开头设计,很像《沙赞》,但故事最终呈现的,却不是《沙赞》抛弃原生家庭、自谋新家园的新思路,而是恪守中国人一直坚信的传统母爱与孝道。
这种关于“爱”的解读,还能在影视作品里存活多久,我们拭目以待。
看了导演出席的超前点映,五线城市的我开心不已。了解到导演之前一直在做话剧,开始有高期待值,评价体系也会显得苛刻。片中的一些设计没有逃离商业片的套路,比如片头片尾的落水,意象的使用稍显刻意,比如后面落水时撞破冰面的鱼;周迅和吴镇宇的演技很厉害,相比律政剧,导演在处理感情戏时似乎更加得心应手,周迅知道自己怀孕后,在香港的那次会面,映像深刻。万文芳化妆室的镜子摆放和机位的选择也让人惊喜。本想提问:为什么设计完成“复仇”的人是张小杰,而非思成本人,同路的朋友说,这样的设计能让剧本层次更丰富,人性的善、恶与爱体现的更尽致。喜欢导演,知性大气。
看笑了好几回
7分吧,生而不养、养而不教都是在种一颗苦果。
剧本摄影都太差了。能把密室杀人悬疑片拍这么难看也不容易。
乏善可陈,甚至都没什么悬疑可言。而且为什么让周迅分试两角啊,又没挖掘出什么关系…感情线也莫名其妙 2星半
一开始就是案发,然后随着庭审和侦破,真相层层揭开。但问题是:后面一层真相立住了,前面一层就立不住了。比如:老田如果已知男孩不是万文芳的了,都做过亲子鉴定证实,为何还要帮他打赢官司?(他不惜牺牲自己帮真正的思成才是成立的。)庭审戏做得煞有介事,周迅、吴镇宇演得好。
只有几个场景的戏,平均每个场景机位变了两次不能再多的水平。剧情基本靠语言和肢体动作交代,几乎没有给表情表演的机会,查了下导演是第一次拍电影的舞台剧导演,嗯,很狂妄嘛。吴镇宇是多么划算的演员,再烂的片都能交出影帝该有的表演答卷,真是暴殄天物浪费了吴镇宇。看很多人的疑问都是周迅为什么要一人分饰两角,我也是这个疑问直到影片结束,嗯,演吉米托马斯的男演员是第一次演戏就跟这样的卡司,或许是有钱人家拍出来玩票的吧,对手戏当然要找周迅这样的来搭戏了。
周迅
剧情紧凑,先后两次反转,人物关系简单又纠结。整体很赞
周迅真不老女神啊,颜值演技支撑起了整部片子!
这个国粤双语自由切换真让人头大,周迅姐姐的演技和台词功底被谁偷了
不怎么样,但我喜欢周迅
188
剧作2星,演员2星
庭上博弈那段挺精彩,但后面的推理就太弱了,而且剧情有致命漏洞,万文芳知道吉米不是自己的儿子时还有那么充分的理由保护他吗?
从来没有看过如此尴尬、无趣、不专业的法庭辩护类题材电影
周迅在干嘛?
周公子皮肤保养真好,演技好、气质好、台风稳,粤语说得溜,还那么可爱,但是这吴镇宇的普通话配音也太违和了,两人聊天一会儿普通话一会儿粤语太出戏了。
保持沉默
剧情的逻辑性基本没有,而且香港的法院为什么要用普通话审理?粤语都很少的好么... 但迅哥儿粤语说的挺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