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兜故事

麥兜故事,麦兜的故事,My Life as McDull

主演:李晋纬,林海峰,吴君如,黄秋生,Buxx Banner

类型:电影地区:中国香港语言:粤语年份:2001

《麦兜故事》剧照

麦兜故事 剧照 NO.1麦兜故事 剧照 NO.2麦兜故事 剧照 NO.3麦兜故事 剧照 NO.4麦兜故事 剧照 NO.5麦兜故事 剧照 NO.6麦兜故事 剧照 NO.13麦兜故事 剧照 NO.14麦兜故事 剧照 NO.15麦兜故事 剧照 NO.16麦兜故事 剧照 NO.17麦兜故事 剧照 NO.18麦兜故事 剧照 NO.19麦兜故事 剧照 NO.20

《麦兜故事》剧情介绍

麦兜故事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麦兜,一个长得不帅,头脑平平的小朋友。和妈妈麦太太,在香港一个叫大角咀的地方过着并不富裕却很快乐的生活。从麦兜带着妈妈的期望来到世界那一刻开始,他的脑海中一直飘满七彩幻想的泡泡。那个蓝天白云,椰林树影,水清沙白的童年的马尔代夫,那充满诱惑的圣诞火鸡的浓香,还有那个关于“抢包山”的奥运金牌的梦想,让麦兜平凡着他的平凡,却幸福着他的幸福。麦兜,和春田花花幼儿园的小朋友们一起,陪着我们,简单的在爱的呵护下慢慢长大。热播电视剧最新电影时尚CEO的破格人生军曹大电影京城学校:消失的少女们新人恋曲我的1997拜托了,身体里的她萍与雅浪花娇娃之怒海神拳今夜,阳光灿烂因爱富有2明明有春天心随雷动第二季大奥无处藏身活死人军团百万偶像谜局圣餐娃娃的诅咒古墓奇谭2穿越死亡海希望与反抗保卫人祖山玫瑰江湖复仇女神天缘纳木错军号密码女孩上场第二季结城友奈是勇者啾噜!对她说鉴证英雄冰剑的魔术师将要统一世界

《麦兜故事》长篇影评

 1 ) 你真的好像这只猪

很少欣赏影评,但是在我的电脑里唯一存着这篇。

你真的好象这只猪2002年11月12日22:20:50  飘散的烟  我没有想骂你,不过,你真的真的好象是这只猪。

    如果你的妈妈在你出生之前也曾为你萌生了种种幻想:比如你将智慧过人、靓仔如周润发、梁朝伟,或者事事好运、或者……只要能自己的事自己应付就好了,那麽,我就没有说错──你就是那只猪,一只从胶兜里“啪搭"一声掉在麦太太肚皮里的猪,所以他的名字叫“麦兜"。

    你的妈妈一定也象麦太太一样能干,厉害,“一个女人能背起整个世界。

"虽然麦兜只是一个资智平平,甚至蠢蠢的儿子,但如果算命先生口出“真言",麦太也会暴跳并拳脚相加。

虽然辛苦地信奉“多劳多得",但作为单身母亲,麦太也知道:什麽时候才能依靠打拼而发财?

在梦里罢了。

她甚至不能满足麦兜对马尔代夫的向往──那个座落在印度洋上椰影婆娑,水清沙幼的世外桃园。

  你敢保证没有一个童年的梦想,因为不可能实现而成为现今阴天时节的永远隐痛吗?

那麽,你还不如这只猪。

    电视里无所不在的旅游广告给了麦兜童年时代最大的梦想,而麦太母性的心软和“智慧"则成就了麦兜儿时最快乐的一天。

地下隧道当机场,空中缆车当飞机,香港的海也可以用来潜水,只不过麦兜叉到的是自家冰箱里化冻的鱼,麦太说,当天去当天返才够精明,麦兜对此深信不移。

麦太一路的精心掩饰,让麦兜的眼睛笑成了两弯细线,而快乐,是妈妈能够给儿子最多的礼物,谁又能说不是最珍贵的?

    那个遥远的,能够任你撒花的乐园还记得吗?

是公园的草坪?

田野?

大概还少不了女教师年轻漂亮的脸?

所以你无异於这只猪,因为对於麦兜来说,那是一个称作春田花花的幼稚园。

唱歌好象王菲、或者陈慧琳,但却很迷糊老师Miss陈,经常忘记点麦兜的名字,而操著浓重潮州口音校长,唯一让孩子们听得懂的一句话就是:“小朋友,你们这个学期的学费缴了麽?

"校长开得茶餐厅里不是没有鱼丸,就是缺了粗面,但这又有什麽关系呢?

就象孩子们唱歌一边跑调,一边还是照样惹人怜爱。

    无论你现在是多麽平凡,又是多麽甘於现在的平凡,但总会有一个时期,你曾相信自己是不平凡的,正如同珊珊拿了奥运金牌之後,香港所有的父母和孩子们都坐不住了一样。

一贯死蠢的麦兜想去长岛而错上了南丫岛,却误打误撞地找到了狗仔队都找不到的黎根,但诞生过周润发的南丫岛最终也没有成就麦兜的帆船梦,他只学到了注定失传,且毫无用处的绝技“抢包山"。

不知是不是黎根那只粗过脚瓜的小腿让麦太想起了麦兜的爸爸阿炳的原故,反正麦太打消了让儿子退师的想法,返回家里凭借著快译通给奥委会主席写了一封“正宗”的英文信,以一个母亲的身份强烈要求将“抢包山”加入奥运项目,只因为她有一个很了不起的儿子。

    所以,要记得,无论你是实际上是多麽平凡,在妈妈的心里却是另外一个样子。

於是,爬在组合柜上流泪的麦兜也决心学下去,仅仅是因为妈妈,学下去。

    你是不是也和麦兜一样,在某一次的流泪之後才明白:这个世界上,有太多的事情我们是无能为力的,希望、失望、再希望、再失望,没有个尽头。

虽然你的身体会长得粗壮如猪,但不一定有力气,虽然最终你的脚瓜也会象麦兜师傅一样粗,却没能力支撑一身的负资产。

妈妈最终也会离开麦兜,烧她的那天,空气里弥漫著打折火鸡的味道,让麦兜感到亲切。

於是他想,只要海水打在脚瓜上的感觉很好,就可让自己快乐起来嘛。

    别跟我说这是发生在香港的故事,别跟我说你听不懂影片中粤语的幽默,别跟我说这只是草根阶层的穷欢乐,当你因寂寞而遑遑不安的时候,是不是和麦兜一样聪明呢?

还说你不是这只猪。

  飘散的烟/2002年11月12日

 2 ) "始终...我都不是太喜欢抢包子,我只是爱我妈妈"

这句话在我看完<麦兜的故事>后一直回荡在我的脑海中.   这个动画是在我哭着笑着看完的.故事简单的不能再简单,但不知为什么看完后心里总有说不出的感觉.麦太爱麦兜,在麦兜病的时候她为了劝麦兜喝药水,骗他说病好了就带他去马尔代夫.结果呢,当然是没去成马尔代夫,但为了不让麦兜失望,她用缆车假扮飞机带麦兜在香港玩了一天.当麦兜坐在"飞机"上高兴的笑的时候,我却哭了...麦兜说那是他最快乐的一天.   麦太写给奥委会主席的信真的很搞笑又很感人,"亲爱的主席:你好么?

我很好.你吃包子么?

我吃包子...虽然你不知道我是什么渺小的东西,但是我的孩子很大,很大,有一天你也会知道..."这封信写满了麦太对麦兜的爱,让看完信的小小的麦兜决定继续学习抢包山,"始终...我都不是太喜欢抢包子,我只是爱我妈妈".   小小的故事,大大的道理:真是可怜天下父母心!

"拿着这个包,我忽然明白,原来有些事情,没有就是没有,得不到就是得不到,没鱼蛋没粗面没去成马尔代夫,没有奖牌没有张保仔宝藏,而张保仔,也没有吃过那个包。

原来蠢并不是那么好笑。

蠢会失败,会失望,失望,并不是那么好笑,肥,也都不一定好笑。

肥,不一定大力,大力,也不一定得。

抓着这个包,我忽然想起,长大了,当我要面对这个现实的世界,未必会发梦,未必那么好笑。

 3 ) 爱麦兜兜

加了谢立文小组有人发帖 统计为何加组回复不知不觉就写多了 于是决定挪到这里来顺便就把我的第一次献给my dear麦兜兜和麦太太。

为何加谢立文小组呀因为喜欢他的人生观喜欢他说“人有很多种,价值也有很多种”,“麦兜他不是低能,他只是善良”喜欢他赋予给麦兜和麦太的灵魂 可以让我一边看着他们乐一边又想流泪当然也因为喜欢他的太太麦家碧喜欢她的话:“麦兜不想打扰别人唱歌,所以不够胆举手去厕所。

你经常做这样的事,别人就不会觉得你善良,而只会觉得你低能。

那么,你就开始很委屈,到底下次要不要这么蠢,要不要再被人骗,要不要每次都先想别人。

”其实一度觉得恶作剧之吻与麦兜故事有着异曲同工之妙看恶作剧的时候能找到同样的感动 袁湘琴的角色设定很像麦兜 林依晨在金钟获奖感言里有一段话:“在我生命当中,有人跟我说过:‘当演员的使命是要带领观众去看到更深层的人性。

’”袁湘琴和麦兜 都常被人骂傻和蠢 还有人为他们的愚笨气到跳脚可是我相信我看到了依晨说的 更深层的人性 并为之感动而我也在谢立文先生的带领下,进到麦兜的世界里 看到了他展现给我的更深层的人性so如此这般 我就加入了谢立文小组。

---A:这...明明只是加组理由= =B:这...只是有些隐喻罢了= =

 4 ) 把我们童年综合起来,大概就是麦兜.

  我喜欢一部电影,总是因为能够在里面找到一些感动我的细节.这确实是拍给成人看的动画片,至少我这么觉得.我不认为小孩子会喜欢那个麦太关于纸包鸡鸡包纸的故事多过多拉a梦.  不过有时我想到自己离小时候越来越远,我开始变得不理解小孩子的想法,不了解他们的快乐时,我会觉得害怕.所以我常常会看天线宝宝来缅怀我的死去的童年,尽管我都不太懂那到底在讲些什么.  当我看到麦兜的童年故事时,我常常会觉得感慨跟感动.妈妈骗他去马尔代夫那一段,也许是每个小孩子的共同经历吧,只不过形式不同而已.在麦兜的眼中,妈妈像个女超人一样每天忙来忙去.最有趣的是导演还把这一段做成像打斗游戏闯关一样,而主角就是妈妈,背景就是香港的街景.我想这也是众多香港市民的生活写照吧.我也很欣赏麦兜的执着,哪怕是关与鱼丸和面的执着.麦兜去学抢包山那一段实在搞笑,不过搞笑背后给我留下感动的是麦兜说的他学抢包山是为了妈妈那句话.跟其他动画片不同的是麦兜几乎是一部很写实的动画片,没有那么美好而梦幻的结局.麦兜也没有想做成什么大事,他想当的只是OL.他们一家在圣诞节终于吃到了火鸡,但吃到最后成了恶梦.我们每个人的童年也就是这样平凡的度过的吧.所有的美好的要求大多都会被妈妈兑换成根本与我们的初衷不一样的东西.我们都是平凡的小孩,可是妈妈却希望我们能够样样拿第一.然后忽然有一天我们懂事了一些,我们的愿望就变成了考大学跟当OL了......所以这部电影也算是给了我们一个怀念和微笑的机会.

 5 ) 居然泪目

最近又看了一遍这个动画片,起因是因为李易峰(233333),他版本的麦兜,那懵懂纯稚的眼睛,加上小光头的画面,真是让我看一次笑一次,神还原。

重看一遍后,居然不是记忆中欢乐的童稚,而是沉重的母爱。

这个母亲,让我几次泪目。

当她独立面对世界,满身无畏的冲锋在前,为了孩子为了生活,神挡杀神的时候;当她明明没钱,却尽力给小麦兜最好的生活,带着他去假想的夏威荑,给孩子快乐的假期;当她笨拙的写英文信给奥委会,为自己的孩子争取一个运动项目,我看得满满的感动。

小麦兜说,我不喜欢抢包子,我只是爱我妈妈。

这个动画片或者是给成人看的吧,小孩子看的话,有时会无聊吧。

那些孩子的梦想,我们都曾有过。

另外,小麦兜的配音,我特别喜欢,奶奶的软音,非常可爱,母爱泛滥。

 6 ) 重温杂谈

不是什么正经影评,想到什么写什么。

小时候看《麦兜故事》最喜欢前半,来回把 VCD 第一张碟看了很多次,就是不喜欢换碟继续看,因为后半部分小时候怎么也喜欢不起来,沉闷、慢调。

今天重看,发现后半原来是这么伤心的梦醒时刻,长大后的麦兜回忆作为过去的现在,然后小时候的麦兜对未来充满希望与长大后的未来形成一次跨时空对视,这种时间感在成年男人声和奶声奶气男童声的交错讲述之间是多么奇妙又复杂,但两人看到的世界又是完全两回事。

《麦兜故事》有点像《恶童》那样用平面美术素材贴在 3DCG 建模上,香港一时间是让人喘不过气的、写实的、重层的大楼(动画意义上可以用 layer 解释),一时间又是多维立体的游乐空间,写实和幻想随时切换。

很意外联想到了去年看的《风流一代》,宏观叙事的积极向上深深刻入被时代倾辗的个体中,扎进每一个身体周遭的生活中,宏观的一切成为似有似无但切实无处不在的背景,时代笑,人民跟着笑,麦兜也歌唱为了祖国繁荣而努力成长,香港运动员不是腊鸭。

然后,这样一个向上的宏观叙事,和每个长大后的梦想破灭的平庸之人一样,美梦结束,时代落幕,幕后是密集的窗户组成的楼宇森林,绝非是什么青山绿水而是乌烟瘴气。

故事讲完,但还要继续活着。

只是这个落幕,内地和香港有着二十多年的时差,《麦兜故事》上映的时候,刚好是《风流一代》里人们走进新时代、建立全新的秩序、迫不及待与世界道声“你好”的开端,朝气蓬勃的面貌出现在每个人脸上,相信当时的大多数内地观众不太能真正理解到《麦兜故事》的情绪。

两部片都最后选择了对那些长长的幻梦轻拿轻放,只要香港人还对吃有执着,就还有生活下去的根;风流一代被口罩的刻痕改变了容貌,只要还想起自己是谁,就还能继续面对未知的世界,即使脸上只剩下眼睛也能认出对方。

然后两部电影的个体都向着银幕深处跑去,以背影远去。

每次“香港电影已死”跌倒谷底的时候,都会冒出一些年轻又冒险的独立精神作品,宣告一种新的话语新的浪潮诞生,《麦兜故事》就是这个时期的作品,它是和陈果的电影都明显是处于同一个时代诞生的话语。

现在香港电影出现那么多社会写实电影又是一次新的谷底迸发,但很明显,二十多年前香港电影掉落谷底冒出来的“新的话语”,从表现和表达方式来说比现在有趣太多了。

 7 ) 原来我没有带钥匙

我记得一个笑话,大概是说,两个人在停电的大厦要爬四十层,于是约定爬一层讲一个笑话。

最后一个笑话是,39层,原来我们都没带钥匙。

麦兜的故事,是草根的故事,在春田花花幼稚园这个浓缩的小社会中。

最后我看到真人版的麦兜,他的短腿和腿毛,在海边,说怀念麦太拿着包子,我忽然明白,原来有些东西,没有就是没有,不行就是不行,没有鱼丸,没有粗面,没去马尔代夫,没有奖牌,没有张保仔的宝藏,而张保仔也没吃过那包子,原来愚蠢,并不那么好笑,愚蠢会失败,失望并不那么好笑,胖并不一定好笑,胖不一定有力,有力气也不一定行,拿着包子,我忽然想到,长大了,到我该面对这硬绷绷,未必可以做梦、未必那么好笑的世界的时候,我会怎样呢有些东西没有就是没有,不行就是不行。

没有lv,没有offer,没有升级加薪,没有年终假期,没有爱人相伴,没有遗产原来他从未到过马尔代夫,他的妈妈也从来不会做纸包鸡其实他是Q版阿Q吧,但是阿Q有什么不好,不微笑不自嘲世界是否会改变?

其实这都不好笑。

为什么麦兜不会成功,因为,我们辛辛苦苦的爬了三十九层,从一开始就忘记检查是不是带了钥匙。

比如何川洋,他考了重庆状元,但是无学可上,这好笑吗?

如果他足够有权势,为什么不保送,而是在民族上造假?

奥运会没有抢包山。

我爬了三十九层,但是没有带钥匙。

这一点都不好笑

 8 ) 烤鸭的故事——不是影评的影评

小时候,爸爸带我去北京,慕名去买全聚德的烤鸭。

排了很久的队,才从高高的柜台上拿到那只鸭子。

没有切过的整只鸭子,第一刀下去便有透亮的油汩汩地往外流,打开,胸腔里还残留着清亮的油,像杯里未喝完的酒。

我们很高兴。

在资讯和交通不发达的年代,全聚德烤鸭就只有北京可以买到,就好像南京盐水鸭只能在南京买。

跨越万水千山让全国人民心向往之的,无论人或物,都很稀罕。

面对这只鸭子的那种喜悦,我们大家都很多年没有感受到了吧。

我和爸爸并没有急着吃,而是特地找了一个公园。

在长廊的石凳上,我们先是赞叹了一番首都名店的阔气,买鸭子还送饼和酱,然后...然后呢?

好吧,既然是《麦兜》的影评,你应该已经猜到了吧:在将吃第一口而未吃第一口之间,一切就已经足够美好了。

三、五年后,我在苏州河边的一家饭店吃了一盘片皮鸭,第一次了解到了鸭、饼、酱,也许还有京葱之间的暧昧关系。

而在北京的那个下午,我和爸爸蘸着酱吃完了所有的饼之后,看着那只只啃了几口的鸭子,发现它实在太油腻了,谁都没有勇气再多吃一口。

爸爸提议扔了它,我坚决反对:它很贵,而且,它是全聚德的啊,而且的而且,我曾经那么期待它。

我们拎着那只鸭子走了很多地方,具体哪里,我忘记了,总之最后来到了天安门广场。

爸爸建议我拍照留念,我站在那儿,爸爸拿着相机边调焦距边后退,离我足有几米远,咔嚓咔嚓几张后,乘我一转身,偷偷把鸭子扔到了垃圾箱。

他大概怕我看到,大概怕我伤心,因为我明显很喜欢那只鸭子。

但他不知道,我心里长长地松了一口气,恐怕连我自己也不知道。

遗憾与放手,我不懂得选择。

--to:安息在天安门的鸭子sorry,是我们的无知,让你的才华遭到了埋没。

现在我已经知道,你其实真的是很美味的。

一月的北京,希望我们可以相遇。

 9 ) 真难过 我终于长大了

第一次看麦兜 那是小学的时候在表姐家里,周末的晚上,晚到小孩子都应该睡觉了可是这部画面声音都不同于宠物小精灵、圣斗士星矢、四驱兄弟的动画片却让我很好奇我觉得制作动画的人好偷懒,场景是不是直接拍的照片啊我觉得配音的人好奇怪,为什么他的普通话还比不上我们四十多岁的数学老师……于是第一次记住了那只左眼睛有花纹的奇怪的小猪麦兜和他妈妈麦太太以及椰林树影,水清沙幼的马尔代夫第二次看麦兜 估计是在初中的吧那应该是周末地方卫视的动画档又见到了这只奇怪的猪突然觉得原来这部动画片这么好笑啊包鸡纸 包 纸包鸡 包 鸡木有鱼丸 木有粗面……那时候的自己觉得自己好厉害,终于看明白了这部奇怪的动画片第三次看麦兜 刚刚心情很差,不想看书,看了一下午的电影在FTP看到这部曾经认为搞笑的电影,于是立刻down下来可是,原来这些都不可笑我在看完之后,又把进度条拖回,重新听了这一段:原来有些东西,没有就是没有。

不行,就是不行。

没有鱼丸,没有粗面,没去马尔代夫,没奖牌,没张保仔宝藏,而张保仔也没有吃过个包子。

原来愚蠢,并不那么好笑,愚蠢会失败,会失望。

失望,并不那么好笑,胖,也不一定好笑。

胖,不一定有力气,有力气也不一定行。

拿着包子,我突然想到,长大了,到我要面对这个硬绷绷,未必可以做梦,未必那么好笑的世界的时候,我会怎么样呢?

听完这段,我已经不再有勇气再去重新听一遍其他的那些一个母亲为儿子实现心愿而去买火鸡,两个人吃了好久那些一个儿子因为爱母亲去做不懂不喜欢的抢包山那些一个母亲说自己很细微,儿子很大很大的信那些……我含着泪看完的这一段一段其实这不就是我们的生活么无论你遇见谁,他都是对的人无论发生什么事,那都是唯一会发生的事不管事情开始于哪个时刻,都是对的时刻已经结束的,已经结束了你改变不了任何东西如果想把鸡烤的美味可口吃了以后不会恶心胀气胃不舒服秘诀就是:把鸡烤的好一点,谢谢合作真难过 我终于长大了我们终于长大了

 10 ) 有些故事,长大以后才看得懂

昨天又看了一遍麦兜。

其实我一直觉得,这样的动画片,小孩子是看不懂的。

看了也只是是瞎高兴。

留下的天真的喜悦。

罢了。

有些事情,就是要在不断的跌跌撞撞中才能慢慢地学习和体会。

而有些人,即使懂得人情冷暖。

也永远不懂什么叫世道艰难。

更加不会懂得。

什么叫做心平气和。

什么叫做乐天知命。

这一部分人,路走的很顺。

他们受到良好教育,来自有教养的家庭。

他们智商高于常人,或者具备特殊的领悟力以及才华。

就像《传播学史》里我永远忘不掉的阿多诺。

还有维纳。

他们可以在自己精通的领域里凭借自己擅长的技能获得成功。

他们会成为社会的精英。

思维的精英。

道德的精英。

群众们的意见领袖。

这些人永远不满,他们必须不断批判。

也不是说他们运气好还是什么。

大自然里有平衡法则。

生活中同样有平衡法则。

他们也付出了很多代价。

他们要穿越常人无法体会的黑暗和寒冷。

世俗的怀疑,不认同,轻蔑的微笑,乃至辛辣的谩骂与嘲讽。

我甚至觉得像维纳那样的天才,年纪那么小,却已经达到了别人穷其一生都未必可以追上的水平。

那么多的荣耀未必不是负担,其实很让人心疼。

但是他们与大多数人相比,仍然是造物的恩宠。

因为芸芸众生,成为青出于蓝的佼佼者并不是随便一个人单靠努力就可以获得。

麦太对麦兜有很多希望。

其实每个母亲对自己的孩子都有一些期待。

人之常情。

但麦兜始终是平凡的。

何况那是香港。

光怪陆离的香港。

有高度发达的资本主义以及现代化的香港。

师太说,到了香港,再优秀的人也不再优秀…… ……我喜欢麦兜小朋友。

还有麦太。

典型的香港的小老百姓。

很世俗,很市井。

确实,很多事情他们不懂。

但是,生活范围狭窄又怎么样。

在他们的势力范围内。

他们还不是一样有自己的主张。

有自己的权势。

也有,自己的幸福。

甚至,精英们不懂的事情做不到的事情他们却懂并且可以轻易完成。

麦太。

是个很可爱的人呢。

吴君如来配音。

真好听。

她讲的故事——从前,有一个小朋友,他撒谎,第二天,他死了.从前,有一个小朋友,他不乖,第二天,他扭伤了脚.从前,有一个小朋友,他孝敬父母,第二天,他发达了.(麦兜插画:妈妈,我困了。。。

麦太怒了。。。

)从前,有一个小朋友,他早睡晚起,于是——他死了!!!

而麦兜。

更可爱。

很多的感动。

他说。

我不是为了见珊珊。

我不知道为什么要学抢包山。

也不相信抢包山会成为奥运项目。

可是,我会努力练习抢包山,因为,我爱我妈妈。

后来他慢慢长大了。

他说。

原来愚蠢,并不那么好笑。

愚蠢会失败,会失望。

但失望,也并不那么好笑。

肥,也不好笑。

肥,也不一定大力(有力气)。

大力(有力气),也不一定行。

…… ……看到后来。

我忽然就想。

还好小朋友是看不懂的这部影片的。

如果他们看懂了,会不会哭呢。

这况味复杂的人生。

大人们迟早都是要懂的。

可是对小孩子们来说。

过于沉重。

没关系。

现在不懂。

挺好的。

有些事情,该懂的时候自然懂。

之前说太多,也没有用。

最好看粤语版。

我认为。

因为“萨沃假说”。

语言会禁锢思想。

有些意思,确实是会在翻译的过程中不经意流失掉的。

好吧。

今年9月去了广东,一定要学讲白话。

至少也要听的懂。

嗯。

《麦兜故事》短评

小时候觉得很可爱

9分钟前
  • 推荐

有些故事,过去了就过去了,真的再也回不去了,就像小孩子希望长大,青年人常常幻想小时候的无忧无虑,这就是成长,在酸甜苦辣中感悟生活。麦兜像极了小时候的阿甘,思想单纯,思维简单,善良,像一只特立独行的猪活在他自己的理想国中,好在有善良的麦太陪伴着他。

14分钟前
  • 方枪枪
  • 还行

马尔代夫 那里蓝天白云 椰林树影 坐落在印度洋滴马尔代夫。。。

18分钟前
  • jen
  • 还行

一直都很喜欢

23分钟前
  • 趣多多配红茶
  • 力荐

满满的对老香港的回忆,导演在这只粉红色小猪的故事中嵌入了自己对香港的憧憬,也大概是所有香港人的憧憬。故事很简单,也没有什么大道理,平淡得正如麦太对儿子的爱一样融化在日常中,普通才是人生的常态,正如学好了抢包山也许这辈子都不会有用到的时候,但哪有怎样,认真做一些自己觉得值得的事,不也是一种收获么!

27分钟前
  • 红小生
  • 还行

在幽默中带着一点点伤感。挺不错的麦兜同学。真希望麦太太永远不要死去

32分钟前
  • 熊吃了爱丽丝
  • 还行

看不下去。真有什么深意吗?

33分钟前
  • tiaoquan
  • 较差

和后面商业化的系列相比,弱了一些,后面的麦兜当当伴我心最好,把一些宝贵的个人想法、经验上升为电影作品,第一部还是欠缺火候,但是里面有些最私人的东西也最动人。

35分钟前
  • 卫有疾
  • 还行

每次要大手大脚花钱的时候就会想起麦兜妈妈麦太在超市变身机器人的那段,我靠,辛苦钱啊……不买不买了

40分钟前
  • cozylee有好运
  • 力荐

我喜欢小猪,毋庸置疑。但是片子没什么意思了,零碎又无主题的叙述加局限性的冷笑话加纠结在食物上的那些无趣段子。

44分钟前
  • 左胸上的吸盘
  • 较差

麦兜自传。豆瓣真的有这么多港片情怀的人给这么高分吗?

46分钟前
  • -|以 後.﹎
  • 很差

下不到粤语的只好看国语了,虽然第一部画风稍显稚嫩,但是并不影响麦太太是个伟大的母亲。火鸡的故事很伤感,故事性略显凌乱。故事的最后十分钟一如既往的从童话变成残酷现实,有些东西,没有的就是没有。这个世界没有童话,但也许真的可以抱着想象实现它

50分钟前
  • 阿吉娃娃
  • 推荐

麦兜同学的声音沉着低哑,很性感,其他的就没什么了。

51分钟前
  • 斯人独沉醉
  • 较差

看过后面系列的就只能给两星了,无聊至极,没笑点没泪点,纸包鸡、脚瓜、午餐快餐晚餐…由这种无厘头段子拼凑而成,根本不能算独立的剧场版,谈及火鸡那段更是矫揉。唯一不错的片段是麦太那封一字一字翻成英文写给奥委会的信,你虽什么都不懂,还好你懂得爱你妈妈。配音好糟糕,还来个长大后的真人版…

56分钟前
  • 七黛.
  • 较差

火鸡那一段太好了,“我还发现,火鸡的味道,在未吃和吃第一口之间,已经是它的最高峰,之后,不过就是开始吃了也就吃下去了。我没有哲学家的头脑,不知道应该要悟出什么道理,可是这些想法,在我长大以后,在一些跟圣诞节无关的日子里,无端端地在我脑子里出现过两三次,一次,在我的婚宴上,一次,是在我妈妈火化那天。”淡淡的酸楚,一切都落空了,原来有些东西,没有就是没有,不行就是不行,原来蠢不是那么好笑,蠢会失败会失望,失望也不好笑,肥也不一定好笑,肥不一定大力,大力也未必行。长大了到我要面对这个硬邦邦、未必可以做梦、也未必那么好笑的世界的时候,我会是什么样的呢

59分钟前
  • 软糖莫爷
  • 推荐

你喜欢的是我不喜欢的,我不喜欢麦兜,一点都不。

60分钟前
  • 兮子镜
  • 较差

如果我能有双大手,我想妈妈一定会很开心,但我的手真的一点都不大,但我妈妈还是很开心.

1小时前
  • アホ
  • 力荐

从前有个小孩他撒谎,后来他死了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1小时前
  • Invoker
  • 推荐

很治愈,至于故事。。。只能说我不是香港人啊

1小时前
  • Gracia
  • 还行

2008/04/28,有個小孩兒講大話,第二天,他死咗

1小时前
  • 林愈静
  • 力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