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新西兰第一天首映karate kid。
到了豆瓣上一看,祖国人民两周前就看过了,很不爽。
在豆瓣上如果想要把影评顶上去,一定要有高质量的文字和思想,同时要在“回复”数量,或者“有用”数量 到达两位数前,抢占前五名的影评,否则就难以得到豆瓣社区成员关注了。
(这部影片可能遭到中国武术各社团,各大武术学校的抵制,尤其可能遭受武术教练、老师们的抵制。
因为他们可能会认为因为这一部电影,美国人会认为中国武校的老师都是独裁者和虐待狂。
)《功夫梦》(原名叫“跆拳道小子”)最早的版本是1984年拍摄的,它在美国电影史上非常重要的一部类型电影的巅峰:,“功夫片”或者是“武术片”。
《功夫熊猫》当中很多情节,都是遵循了“跆拳道小子”的当年确立下来的众多该类型片特点——年轻的徒弟从零起步,师傅很严厉,功夫学习既残酷又富含神秘哲学,而且师徒必须出游爬一次山。
这个类型的原型包含了很多渊源:有李小龙的功夫片,也有风靡美国的《功夫》电视剧,还有——星球大战。
学生学功夫这种故事早在77年的星球大战中就经受了欧洲和美国观众的鉴定,非常受欢迎。
星球大战的导演坦白说, jedi武士们本来就是根据少林和尚的原型创造的,其中的 force 当年就是来自中国的“气”的概念。
终于,2010年的Beijing 成为这个故事的舞台。
这是件让我很兴奋的事情。
要知道,北京已经有很多年像外国摄制组说 NO 了。
好莱坞有个叫“白灵”的女演员,当年就是参与了和理查 吉尔的影片”红角落“从此不能在中国发展了。
那部影片当中,摄制组把摄影机藏在车里面,偷拍了天安门的场景。
在《功夫梦》里,我们看到了奥运会后的北京,也看到了保护很好的老北京。
这是我第一次在一部主流电影里面看到了一个有人类居住,并且适合人类居住的北京。
很多人会讨论影片描绘的北京有多少是真实的,要小心这些人到底有多了解北京——我作为一个在北京生,北京长,现在每年都回趟北京,并且积极地,按部就班地全城乱窜的老北京人,我觉得影片的各个场景——外国人公寓,社区操场,芳草地小学(或是城府胡同小学,都是国际学校),小院,胡同,武术学校,武术学校周边,都让我觉得 至少有99.9%真实。
相信这是一个东西方电影人交互的结果,中国既没有被描写的无比光鲜体面,你还是能看到买破烂的板儿爷,穿的寒酸的街坊;于此同时,你也没有看到特别混乱,肮脏或者特别让人抑郁的场景。
事实是,这些场景的真实度,符合影片要求的真实要求——无论是东方,还是西方观众都清楚,长城上练功夫很做作,但是大家明白这是功夫电影这个类型——也正因为这个类型的要求,和故事的要求,让我们不需要离开Drew 这个小孩能够理解的“beijing" 和 ” China". 我毫不怀疑,中国的电影人和美国电影人一起创造了这个电影的现实。
除了场景的选择以外,各个人物的性格特点,人物动机,他们经历的故事,都是让这个影片在中美文化之间筑起一座鹊桥——因为从一个孩子眼睛里面看,没有任何历史的包袱,也没有什么矛盾是不可以化解的,没有什么人不能交朋友的,这比熊猫外交更有效。
首先影片没有涉及任何种族主义的讨论——黑皮肤成为一种透明颜色,没有附加任何美国黑人的文化包袱,也没有中国人不喜欢黑皮的人中国文化包袱。
Parker 母子成为标准意义上的”外国人“。
第二,这里的中国人一点都没有”排外“的特点——一百多年的殖民时期的旧伤没有一点点表现。
没有了以上两种可能产生敌意的地方,小孩能够理解的敌意,其实只剩下了醋意。
情节安排Drew 顿时成为了小罗密欧,见朱丽叶就意味着要挨打。
这里中国电影人的态度很明显: 欺负Drew 的几位少年——第一不能是因为种族歧视、仇视,也不能因为排外,并且也不能因为是他们本来就是欺负人的暴徒——儿童有本性的暴行,但是没有一个会为自己的暴行找很多冠冕堂皇的理由。
一定要因为有道德败坏的成年人影响他们!
(“跆拳道小子”原版也是如此)(同时,不能因为这一个成年人,而污蔑了中国所有的同样职业,年龄,性别的成年人。
所以需要有好,坏两个师傅。
)这样,影片没有任何对任何种族,群体,类型的偏见,而把所有负面和邪恶的东西转变成私仇——而且是可以化解的私仇。
幸运的是,政治正确的路线不是一个非常做作的决定——恰恰因为,全世界的少年们,都是很自然的政治正确的,当一个12岁 黑孩子看到中国女孩子的时候,他看到不是 “Wow. Asian Chick!” 他看到的就是一个皮肤很好的女孩子。
——还会拉琴。
Drew 的故事就是围绕着这一条爱情主线,腻腻歪歪的讲了两个半小时——中国朱丽叶表演还挺真实可信,简单淳朴,挺舒服,可惜演员很内敛,没有能够驾驭情感戏; Drew 和 她之间没有chemistry 是很明显的事实。
这点很失败。
当然爱情线很重要,因为如果主人公只是为了不受欺负去学功夫,有点缺乏理想。
所以爱情故事,以及和师傅的关系主线也是一个重大目标,这样让最终的胜利来的更加有意义。
可惜的是, 一个12岁的孩子没有什么可贡献的精神力量。
Drew 没有办法让师傅的转变更加可信,除了在师傅失意的时候拉动师傅练功。
全篇最糟糕的一场戏就是成龙在比赛开始前对Drew 痛哭流涕的说 你教会了我跌倒了爬起来;Drew 回答你是我最好的朋友。
拥抱。。
啊。。。。。
真烂。
韩师傅(成龙)的故事,是影片最糟糕的部分。
痛失妻儿的记忆是他的对手,这个桥段既和影片的主题不搭调,也没有实际的具体变化能够证明他战胜了他的对手(比如以前从来不去上坟,现在去了;或者以前从来不联系妻子的父母,现在拿起电话去问候了)。
成龙不战胜自己的对手——不“被生活击倒以后爬起来”,他的故事怎么能算结束呢?
好在影片有些地方让功夫自己解释功夫的奥妙,训练脱衣服穿衣服,然后成龙在一道圣光之下解释说“功夫无处不在,就在我们生活的每个细节,也在我们如何对待他人的态度中” 还很玄妙的——同时把暴力为主的这个行为说的很政治正确。
最后由Drew 自发的坚持“继续。。。
比赛!
” ,加上自我领悟的这招武当蛇拳保证了影片的高调落幕。
立志影片中必须有的部分就是当主人公必须孤独地做出一个壮举,赢得全场人的尊重。
这就是Drew 在师傅的阻力下,还是坚持,不退缩。
我想这个时候全场观众不是在为一个黑人小孩加油,而是为了一个面临巨大阻力,知难而上,在探索自己内心力量的少年而加油——无论你有多少文化包袱,这里都不重要了。
Drew Parker 的故事还会继续讲下去(跆拳道小子在86年, 89年拍续集共有三集)。
不知道下次Drew的敌人会因为什么“私仇”而敌视他, 因为如果故事继续在中国发展,所有中国本来的文化包袱都没办法碰。
前几天有幸观赏了这部电影,来到豆瓣一看,发现大家都挺喜欢,偶尔有这么几个反对的声音出现,下边儿就有一大堆人提醒着不要上纲上线啊。
上纲上线是要不得的,我们又不是五毛党。
废话说了不少,下面开始影评。
影片开始小主角德瑞和他妈不远万里来到了中国,起初德瑞小朋友那叫一个心不甘情不愿啊,我琢磨着你俩上我们这儿干嘛呢?
后来在他们的争吵中我恍然大悟,原来是在美国混不下去了,就跑我们这儿来了。
多好的理由,我们就是要敞开怀抱欢迎外国友人!
让他们看看大裤衩大箩筐什么的开开眼界!
成龙大哥的角色一出场,我一瞧他的气质就知道他一定是蓝翔毕业的,虽然电影没有交待,但是大家想想看,一个出色的蓝领工人,精通武术医术,更重要的是他那与国际接轨的流利英语。
特别是“小Dre”这个称呼,多巧妙,中西结合恰到好处!
一般人能做到吗?
一般的本科院校毕业生能做到吗?
显然不能!
学汽修挖掘机找蓝翔,学武艺医术外语更得找蓝翔。
像韩先生这样的高素质人才却屈就于一份平凡的职业,大材小用杀鸡用牛刀实在是国家的损失。
但蓝翔学生就是低调,一个世外高人形象,成龙大哥做!
到!
了!
再来说说韩先生的绝技——包治百病的拔火罐,虽说是拔火罐但是不留痕迹,引火而不烧身。
小Dre几次负伤都是给拔好的,这手法真是令人叹服!
中医的博大精深体现了出来。
学中国功夫真是很容易,看看德瑞就知道了,没练多久,就练得一身好武艺,当然,这离不开韩先生的教导。
更重要的是本有慧根的小Dre再喝了武当山的龙泉水偷看了道姑修炼,那真是功力暴涨!
相比之下中国小朋友就非常逊色了,也不知道练了多久,反正都是些三脚猫的功夫。
所以在最后被小Dre一踢腿就干掉了。
小女主角是个很早熟的妹子,小小年纪一脸老气。
在游戏厅跳的雷帝嘎嘎的舞着实给我惊艳了一把,原来我们国家的中学生妹子都这么能扭,与国际接轨!
我们国家的小朋友耍的功夫我怎么看怎么觉得不对,原来他们都去学空手道啦,只有德瑞小朋友学到了中华武艺的精髓,受到一个房檐上金鸡独立的女道姑的启发,这个道姑可不简单,武当派弟子,玄门正宗,能不厉害麽。
这也是小Dre最终打败中国小朋友的关键之所在。
这部电影告诉我们,中国小朋友要向小德瑞学习,不要学什么空手道,要学真功夫真本事,要拜蓝翔毕业的韩先生为师,这样才能牛掰哄哄才会有前途。
值得庆幸的是比赛结束之后,中国小朋友们幡然醒悟,立马抛下内个倒霉的老师傅转投入韩先生门下。
什么叫良禽择木而栖?
这儿就体现了。
这部电影还反映了一些社会问题,你看看那群中国小朋友,小小年纪就搞小团体小组织,欺男霸女恃强凌弱,从小就是小流氓长大就变成大流氓。
居然还敢欺负外国友人!
小Dre不愧为孤胆英雄,他试图用泼脏水的方法让这群小流氓自省,这番好意居然还遭到了他们的毒打!
多么无耻!!
好在这群流氓的头头最终拜倒在了小Dre旋风腿下,痛改前非重新做人了。
说不好看的人,你们懂什么叫功夫吗?
你们懂什么叫中国功夫吗!
从前我也跟你们一样,觉得这部戏不好看,但是通过深入的思考反复的琢磨,我悟了,武学的真谛就在这部戏,能传承中国武术精华的人只有德瑞这样奇筋异骨自通任督二脉的小男孩。
最后我想说:Jaden Smith你这逼孩子!
你有个好爸爸!
从最早放出的长城上的剧照来看,我以为这不过会是另一部成龙借着jaden smith老爸之名的功夫之王,那样的话只会把成龙这块招牌在好莱坞一砸再砸。
没想到还跑到暑期档上映,上周看了预告片,被那句"dude, i'm from detroit"勾起了兴趣,也想看看成龙现在把自己如何定位。
jaden smith从汽车城跨越半个地球,来到异国他乡,北京。
大裤衩,鸟巢,水立方,胡同儿,电车,街心公园。
虽然我从来不把我自己定义为彻头彻尾的北京人,但这些还是让我挺激动的。
也让我想起了另外一部,给爸爸的一封信。
其实功夫梦里的小反派还挺像谢苗的,方方脸。
和84版的karate kid有相似之处,受难,拜师,成长,小姑娘,邪恶少年及邪恶师傅,还多了文化冲突。
具体剧情不说了,一部电影成为好电影关键还是要看讲故事的能力,虽各有类型,但变形金刚也不能120分钟主要在"咔咔咔"上,那还不如去参观富士康厂房呢。
总的来说,功夫梦故事流畅,人物嘛,主要几个还行,配角咱就不过多要求了,动作到位。
具体说说特色吧。
84版的我会定义为体育励志,10版的我会说是体育励志+功夫。
没查到武术指导是谁,导演也是个没听说过的harald zwart,不过出来的效果真是拳拳到肉。
动作舒展流畅,虽然有点过于凶狠,小jaden也应该是下了狠功夫练,至少这劈叉劈得是没话说。
自从我看过开心网上那个韩国女保镖的摔(+甩)人视频后,好像这个动作就很火。
iron man 2里黑寡妇也就那么一招,功夫梦里就是各种角度各种旋转的摔,不是一般的酷。
叶问2我看的是rmvb,所以可能有偏见,不过比较起来我肯定是选功夫梦。
叶问2排除了民族主义情绪和洪金宝和居家宅男范儿的话,就剩下无论打人还是木桩一路到底的"piapiapiapiapia",让我想起了周杰伦的霍元甲,"霍霍霍霍霍霍",还四小龙呢,切。
jaden的最后一击,更是既致敬又超越了84版的鹤踢(crane kick)。
当然,最后小反派给他颁奖依旧那么的超现实。
体育励志嘛,这种精神属性见仁见智。
被欺负就打回去可能有点狭隘,但有时候"善了个哉的,把钉耙给我"这种精神也是要有的。
win or lose doesn't matter, i just don't want be scared anymore.成龙?
成龙最成功的地方就在于在电影表现的不像成龙。
里面的成龙的动作场面很少,而且能做到的人大有人在。
虽然不是说文戏部分别的人演不了,但成龙演的相当好了,至少是我看过的最真实的非成龙的感觉,比新警察故事,新宿事件都要好,虽然新宿事件不能赖他,影片后段那个人物设计的就不再是个人了。
而jaden smith? 我们可以忽略will smith这个名字了,在这jaden就是jaden,不用再被称为will smith的儿子。
喜怒哀乐都很自然,尤其是说"because we moved to china"那段。
不过可惜奥斯卡好像如果选童星的话都得选神经兮兮类型的角色,要么是机器人,要么是精神病,演活正常人的好像没觉得那么稀罕。
缺点嘛,也有。
比如成龙让jaden练习穿衣服脱衣服那段,都说了要素质教育了,早点解释一下会死啊。
还有其他如反派角色性格太单薄,比武大会稍微有点短,但都算是瑕不掩瑜。
敢把一部儿童主演的暑期档电影拍到140分钟,还是需要一些勇气的。
当然,成不成功,还要看票房说话,首周5千5百万美元,对4千万的成本来说很好了,但看一下下面几周首映的影片,冲击2亿也不是梦,让我们拭目以待。
对了,这部电影是sony和中影合拍,铁定要在国内上映了。
忘掉成龙,忘掉will smith,忘掉半部karate kid(如果你看过的话)吧,值得一看,但理由不是这些。
原先预告时并不看好的KARATE KID本周居然北美票房第一,豆瓣上一看,综合评分居然有7.6,真不能小看成龙大叔...想着不就是一个成龙大叔教老外毛孩打功夫的片子吗,至于嘛?!
细看评论,原来国内没有公映,都是一帮暑假没法回国的孩子们,说本片如何如何勾起思乡情结,北京的场景亲切到不行BLABLABLA一鸡动,和老板报告完工作后,收拾东西火速离场,屁颠屁颠跑到对面的AMC买了周末晚上的全价票,20分钟后开映,请问我还能再HOMESICK一点吗?!
果然,央视大裤衩出现的时候,我很狗血地酸了鼻子。
然后是西直门的国二招,到万家灯火灯具城;从街心公园拿砖头砌成的乒乓球网,到路边的麻辣烫;从打遍地方台广告的文武学校,到夏天里满街撑起的花伞,还有第N套广播体操!
我又开始倍加想念干院的毛血旺了...建议此片列入海外华人聚会的保留剧目!
刚到北京住处,小DRE(成大叔发明的,如豆友描述,真的很有爱)娘亲就问电卡是啥东西,美国没这玩意云云。
我心想,等着吧,让您大开眼界的事情多去了。
果然,接下来成龙大叔来修电热水器,然后教小斯如何在插上电半个小时,等热水好了后按一下转换器这一干动作引发了小斯的疑惑。
太有共鸣了!!!
电热水器排名老娘此生最恨的电器三甲。
本片其实也就是穷小子奋斗抱得美人归的故事。
对,我没说错,虽然小斯才12岁,身子骨长得像8岁,女主也过于成熟,但是两人居然已经有了KISS镜头,至于吗...我就纳闷了,借用句133挤兑广大相亲节目中刚20出头的女生的话来说,如果上中学那会你有这种赶早集的心态,那哈佛斯坦福MIT还不排着队等你挑啊?!
坐奥迪,住四合院豪宅,有对标准中产阶级脸父母,小提琴拉到入戏无比的女主居然还能跳全套的POKER FACE,叫那些带着孩子进场看电影的父母们情何以堪啊情何以堪?!
好在出来后看见几个小鬼头依然很正常地模仿戏中小DRE的功夫动作,我那被所谓青葱少年的PUPPY LOVE雷到的心才稍微释然了一些。
比武大赛高潮过后,果不其然地出现了豆瓣评论中80%都会提到的情景,老外们几乎都站起来鼓掌了,HIGH点真素低啊最后放演职人员表时配的是拍摄现场的花絮照片,威尔斯密斯终于出现了,彩蛋彩蛋!
说老实话,小斯演得还是不错的,这小伙儿,有点前途! 成龙大哥其实和老斯斯密斯护犊的程度不相上下吧,只不过小斯交的答卷比小房子的漂亮多了。
鉴定完毕,这是一个父爱产物,也是小斯送给老斯最好的父亲节礼物。
老豆,节日快乐
敬爱的广电总局:当年您拒绝引进《wall·e》的时候,给出的理由据说是这样滴:“此片受众太窄,台词太少,引进恐影响票房。
”没关系,对外公布的理由,您说啥就是啥,反正咱中国盗版发达,不公映我们也不愁看不到,观影效果之类的就不妄加考虑了,咱毕竟是发展中国家嘛,不比人家发达国家。
苦苦等来高清看完之后我恍然大悟,原来被拒的真正原因是它讲了小机器人wall·e和eva早恋的故事,您八成是怕它带坏小朋友,是吧?
昨天去电影院看了《功夫梦》,这部打着成龙和威尔史密斯儿子旗号的电影,竟然明目张胆的渲染了中国女小学生和外国男小学生早恋的故事,更严重的是,里面还充斥着小学生之间赤裸裸的暴力行为以及浓重的以暴制暴的落后思想。
另外,整部电影关于北京的场景都极为破旧不堪,恍惚中我就回到了二十年前,比引进《碟中谍3》时被您剪掉的上海旧城区的那一段有过之而无不及。
这么一部充斥着早恋、暴力、负面景观的电影竟然能够通过审查顺利公映,难道是因为成龙强大的公关能力,抑或是威尔·史密斯巨大的影响力?
但想到对《wall·e》这样的小打小闹的作品您眼里都容不得沙子,我毅然排除了这些消极不靠谱的想法,认为《功夫梦》通过审查一定是一次偶然的疏忽。
为了避免更多的小朋友被这部电影污染,我还是要郑重向您举报,这部电影的主要内容和大部分情节,违反了《电影审查规定》的以下条款:第九条 电影片禁止载有下列内容:(七)渲染凶杀暴力,唆使人们蔑视法律尊严,诱发犯罪,破坏社会治安秩序的;第十条 电影片中个别情节、语言或画面有下列内容的,应当删剪、修改:(一)夹杂有淫秽庸俗内容,不符合道德规范和观众欣赏习惯的:2、以肯定的态度描写婚外恋、未婚同居及其它不正当男女关系;3、具体描写腐化堕落,可能诱发人们仿效;其实您也不用担心已经让它公映了又撤下来脸面上抹不开,《色·戒》和《苹果》不都曾拿到过公映许可证嘛,最后还不是照样可以因为网络上流传的低俗内容把它们封杀?
有判决先例一切都好说嘛。
这不是出尔反尔,这是亡羊补牢,我们懂的。
作为一个曾经的红领巾,写下这样一篇我自认为意义深远的观后感,激动的心情溢于言表。
不过话说回来,这部电影其实也不是一无是处,比如说它所展示的我们伟大祖国金碧辉煌的故宫之中,雄伟壮丽的长城之上,竟然可以空无一人,不像世博会那样充满熙熙攘攘让人生厌的游客,严重影响了我们国家的形象。
在这一点上,它是成功的。
十一月的雨2010年7月5日 星期一 天气:热p.s.制片方选小女主角的时候看来充分考虑了西方人的审美传统,外表和内在都散发着吕燕的气质。
只不过因为这一点,每次我即将入戏的时候都被她无情的打断,不过这还得怪我,理所当然的认为童星都应该是普世的漂亮聪明,而且对比的时候脑海中总是浮现出《海扁王》里的小萝莉,先入为主的思想害处真是不小。
最后,考虑到贾登·史密斯的表现那么出色我就不多告状了。
真是虎父无犬子啊,《当幸福来敲门》里那个小鬼头转眼间就在这比武把妹了,白驹过隙,情何以堪。
今天正好是中考考完的日子,我们看的这场《功夫梦》上座率非常高,观众席里面大都是半大的孩子,男生居多。
选择这部电影纯属误打误撞,本来是冲着《谍海风云》来的,不过因为时间不合适转看了《功夫梦》,但两个小时又十分钟的影片看下来,我们丝毫没有感受到累,倒是比看之前心情轻松愉悦了很多,也许这就是美国电影团队制作出来的影片魅力吧。
《功夫梦》是改编自1984年的美国电影《龙威小子》,由中影集团、索尼哥伦比亚和威尔史密斯的电影公司合拍的。
故事情节不复杂,属于好莱坞惯有的青春励志片,在这里我就不剧透了。
此前看娱乐节目介绍该影片时,我还有一丝不满,不明白为啥成龙要在这部国际合作的影片中把中国小孩描绘成恶势力(当然事实上中国确实存在),抱着家丑不可外扬的“中华传统美德”,我的抵触情绪颇深。
可影片巧妙地回避了这个问题,小德瑞首次被程等人盯上,是因为他泡了程喜欢的“妞”,而后小德瑞不堪程们凶狠的眼神,用脏水偷袭了他们,这样梁子才结了下来。
而电影中唯一有点反派影子的于荣光,教导的武术也好像是空手道,按成龙的话说“他们的不是Chinese Kongfu”。
解开了这个心结,我开始投入的观看影片,威尔史密斯的儿子贾登史密斯不仅继承了老爸的帅气,也继承了他的灵动和演技。
连我这个颇不喜欢小孩的女人,都对他产生了超强的母爱,当看到他哭着对妈妈喊,他不开心是因为搬到中国的时候,那个委屈的表情令我揪心不已。
而当看到他那个身经百炼的顽皮鬼脸时候,我又心痒的没着没落,特想把贾登抱过来好好亲亲。
影院中的观众们也随着贾登的表演开心激动,全场欢笑的次数压根数不过来。
现在想来,这部电影还真有点像贾登的独角偶像剧,成龙在其中表演虽然成熟,但已不算出彩了。
说完了绝对男主角贾登,我来说说咱们中国选出来的小女主角韩雯雯,看网上的资料说她是西安一普通学生,说实话,我一直以为她是陈冲的啥亲戚,因为总觉得她举手投足和那股媚劲像足了陈冲。
回家后看网友评论她像婴儿肥版李宇春,再加上研究了下剧照,您别说,还真有点像。
我不太喜欢这个女孩的表演,觉得有点太媚,不符合中国的国情啊,小德瑞这个小正太,哪经得起这么勾搭,尤其是跳舞机那段,刚开始还扭捏表示不会,那几个回眸电力都够鸟巢亮两天了,结果音乐一响,这丫头撒开花儿了,跳的那叫一个sao啊瞠目结舌、瞠目结舌,就算是想表现中国人谦虚,也不是这么个劲儿啊!
后来查到说中国上映的影片中还删除了小德瑞亲吻女孩的画面,幸好删除了,否则我可真不能接受了。
(要是我选,我宁可选林妙可,那清新可爱,才配得上鸟生鱼汤的小贾登啊)欺负小德瑞的那几个中国孩子,一看就是在某个武校扒拉出来的精英,特别是最高的那两个,那头型,一看就是少林寺出品啊。
为首的叫“程”的孩子,长得一脸正气,演反派有点亏了,要是以后有机会,弄个什么小民族英雄类的演演,不用演技也够了。
最令我和我老公爆笑的出现在最后小德瑞赢得冠军的时候,程带领着众兄弟抛开原师傅于荣光,走向成龙并整齐划一的抱拳喊道:”师傅!
“,天!
太像春晚赵本山小品里面那出了,山寨死了,特有喜剧效果。
说起山寨,我又想起电影中间有一段,成龙放了小德瑞一天的假期不用联系功夫,可当德瑞晚上偷偷跑到成龙房间的时候,看到成龙喝醉后在砸那辆停放在客厅的车。
我猛然就想到了游戏STREET FIGHT(街头霸王)里面过关奖励打汽车那段,太TMD像了,爆笑爆笑。
此外,我总结本部电影最大的植入广告就是中国的拔罐,成龙神乎其神的玩了玩火苗,就减轻了小德瑞的一切伤痛,更惊人的是取下火罐后的胳膊上没有任何印记,真属于高科技无创新疗法了!
扯了这么多闲白,其实我还是很推荐这部电影的,虽然它有着很多的不足,大家会挑出很多毛病,但不像有的电影打着喜剧的旗号,弄得大家云里雾里(千万别以为我说的是《三枪》),《功夫梦》能在这个暑期带给观影者温馨、快乐和轻松,这就足够了。
如果不是鸟巢和大裤衩,看不出来这是新千年的北京,倒像有些像刚看完的《唐山大地震》的七十年代,这是有意的还是无意的?
整部片子都在展示一个陈旧的中国,还有那绿皮车,是为了展示什么?
时代的新似乎仅仅是为了解释那几个小屁孩为什么英文这么好(想起我的六级,惭愧啊)。
那几个“红领巾”,确定不是古惑仔来的?
一付苦大仇深的样子却又十分的流利的英语,看得我一头雾水——为什么不是俄语呢,小红卫兵应该学这个的。
哦,对了,好莱坞在美国,差点把这个忘了。
再有,和小loli那段一见钟情和主角的老妈泡成龙,完全就是好莱坞的桥段,牵强到不行,也太TMD狗屎了,完全莫名其妙。
都不是剧情需要,是观众需要。
还有所谓的在7月8号之前的七夕,莫非七夕是阳历,然后报纸上登的车祸日期是阴历,这就勉强解释得通了。
至于结局么,用脚趾头想吧,想不出来的买豆腐自己去撞死。
顺便请哪位高手告诉我一下,中国功夫比试,穿鞋吗?
穿那样的鞋,真不怕把人给踢死?
综上所述,个人以不成熟及片面的看法以为,导演依靠自己对中国三十多年前的了解加上对中国文化的一窍不通,YY了一部美国式主旋律功夫片。
整个片子就是三十年前的中国,加再后奥运时代的英语,再加上一部好莱坞商业大片所需要的所有商业元素(坏人,一见钟情,主角必胜),无聊至极。
小威5分,电影3分。
白瞎了那么可爱的小威了。
不推荐。
模式化+商业化+快餐式难道非要这么急迫的告诉老外们This is China? 从机场出发无论去北京哪个角落,居然先经过大裤衩然后化工大学的毛主席像然后鸟巢?
不用非在1分钟之内把所有北京元素都展现吧。
堂堂北京小学的出游校车居然比50年代的公车还斑驳?
有历史有年代不是这么表现的吧?!
火罐在2分钟之内治好小威受伤的腿并且最后夺冠?
皮影戏出现热吻激情戏?!
少林宣传的够多了,现在该是武当SHOW time了。
该赚钱养家了。
那几个小“反派”居然成了小痞子,不用这么3岁孩童般的表示善恶吧。
北京人哪有这么排外的,从乒乓球老人到孩子?
妈妈对小威的爱也太点到为止了,儿子在比赛受伤,说什么也要跑到看台下边离儿子近一点吧,居然还在看台上为儿子加油?
尤其老美这么奔放这么感情外露的性格?
只能说剧本太快餐了。
对了,穿旗袍倒是挺奔放的。
类似的地方还有很多。
不一一列举。
总之太失望了。
顾问很失败,或许根本就没找顾问。
还有老外的审美实在是无语。
一个像李宇春的小女孩做主角。
柳叶眼大平脸就是老外眼里的东方美?。。。。。。
囧把观众当白痴。
不过本来这个也不是拍给中国人看的。
反正是个北京人应该都不会喜欢。
有那么一瞬间,感觉一众演员出品人都成了汉奸。
完全受剧组摆布。
这部片不应该叫功夫梦,应该叫美国人梦游中国。
北京不是这样的。
功夫梦原版俨然已成了某种类型电影的模式,26年以来,遵循这个模式的电影层出不穷,所以要是翻拍再搞得和原版大同小异,那也未免太招人骂了。
索尼这回挺聪明的,首先是把场景从日本搬到了中国,又选了11岁的杰登•史密斯来主演(和原版25岁的Ralph Macchio形成鲜明对比),成功地把这个老套的故事涂上了一层闪亮的新漆。
虽然故情节还是一样看头知尾,人物也颇有点扁平无趣,但一个全新的功夫小子的励志过程还是蛮有看头的。
片子拍成这样,我也不知道该夸谁,或者该问问谁的罪。
导演哈罗德•兹瓦特属于半路加入,那时候片子都已经筹备完拍了一会儿了,制片人威尔•史密斯压根就在片里没露脸,而我们伟大的Chinese government官员,虽然有权批准本片在中国的实景拍摄,但到底不能在片子里晃个眼熟。
不可否认,这部片子制作地按部就班,很大程度是因为史密斯可以让他的宝贝儿子一跃成为一个电影明星,天朝也可以趁机向西方输出其文化和价值观。
不过这一切都不影响本片成为一部佳作,摄影超级棒,搞笑的和感人的桥段也不时出现,还有最重要的一点,成龙的出色演技得到了发挥。
当然了,两个半小时还是有点长,不过的确瑕不掩瑜。
和原版相比,新版多了一些文化差异的细节。
德瑞(杰登•史密)的老妈(塔拉吉•P•汉森)带着他从底特律来到北京发展事业,这里的一群帮派小子个个都是武术高手,德瑞因此就惹上了麻烦,他和当地女孩梅英(韩雯雯饰)互生好感,帮派头子程因而把他当成了眼中钉,德瑞只能天天放学后躲着他们,不过有一天,他终于还是挨了顿狠揍,要不是成龙饰演的韩先生出手相助,他就挂定了。
韩先生很不情愿的收了这个徒弟,一段很公式化的剧情就此展开——少年学习武艺,同时和师父发展出一段忘年友情。
练武开始时,片子已经过去差不多一个小时了,前面的节奏一直很慢,还花了很多镜头来拍北京城里那些漂亮的景色,导演的兴趣看来都花在这些方面,所以人物性格就塑造的比较虚假。
即使德瑞已经开始练武了,我们满脑子想的还是他浪漫的早恋故事和北京城里那些没完没了的地标大展览,看的时候都能猜到那些中国官员在拍电影时候指指点点的“把这个拍进去!
这个放在电影里肯定牛逼!
”摄影师罗杰•普拉特把北京城市和郊区风景捕捉的优美如画,但显得过犹不及,除了让观众对北京城更熟悉以外什么目的也没达到,和剧情更是八竿子打不着,德瑞和他老妈本该经历的异国文化冲击,在这里被小孩头一次进迪斯尼科技馆般的好奇心代替了。
德瑞从一个自大且叛逆的孩子转变成一个自信坚强的战士,充满个性魅力的他还和成龙发展出一段温情感人的父子般的关系,这个过程相当令人赏心悦目。
可惜的是,其他的人物就多少都有点平面化,无论是面相凶恶的跟《魔宫帝国》邪恶角色一样的大反派,还是美貌但角色空洞的梅英,甚至得过奥斯卡提名的汉森饰演德瑞的母亲,也不可避免的沦为了一个推动剧情的工具,缺乏个性。
导演兹瓦特在处理暴力格斗场面,以及描绘德瑞和韩先生的友情发展时都可圈可点,但其他方面就显得乏善可陈,水准跟儿童动作片《少年特工科迪》差不多。
要欣赏这部电影,你得事先做好一些心理上的准备,比如好莱坞的富二代小子杰登•史密斯现在是个电影明星了,比如翻拍一部80年代广受好评的经典并不一定会沦为画虎不成反类犬,又比如在一部两个半小时的电影中,只有大约一个半小时在讲故事。
换了是以往的暑期档,这片子可能不值得进影院,不过今年放在今年暑期这样暗淡萧条的状况下,能坐在空调舒适的影院里,欣赏优美的风景,激烈的打斗,还有成龙日精益的演技,倒是个不错的选择。
文/Katey Rich 译/捏脸大王南方
1,莫名其妙。
一个外国黑人小孩莫名其妙的来了中国来了北京,遇上了一个莫名其妙的、丑不拉机的、英语口语很好的、还会拉小提琴的、情窦初开的、家里挺有钱的中国小女孩,然后在一些特意加入的中国元素背景里发生一些生搬硬套的故事。
2,胡同修理工PK少林扫地僧。
天龙八部里说,扫地僧老得不能再老了,功夫好得不能再好了,人情世事洞得不能再明了,却一直在扫地。
功夫梦里,成龙大哥比之更加离奇百倍。
本职工作是修水管,却说得一口好外语,自己还拿锤子锤出一辆汽车然后再给锤坏了,身怀绝世武功大隐隐于市还自罢了,在武当上,更是以深奥的哲学道理感化了小主人公,更令人发指的是,他进故宫时,一个游客也没,靠,这待遇部级以上吧!
3,于荣光。
不说他往那一站就让人觉得虚头吧脑的,就说一个武校教师,要狠,要不心软,理念也忒霸道了吧。
遥想当年铁猴子却也威风一时啊,怎落得,哎。。
一碗清酒觅知音,半生相逢有几人,干!
干!
4,忽悠。
比赛过程中,孩子腿都伤那样了,做妈妈的,竟然不去后台看一样?
后来硬挺上台了,这妈妈还欢呼雀跃?
大娘你心也忒大了吧,你可是来自民主国家啊!
不然就是大娘偷看剧本了。
5,忽悠2。
比赛结束了,那几个狗娘养的武术队的竟然反骨立现改换门户,靠,赵本上小品看多了吧。
于师傅那表情,那个纠结啊,我看得我的心揪啊揪的,生怕镜头多给他一秒,他笑出声来了。
6,小威尔。
不得不说,这孩子长的不错,眉清目秀,腰马周正,比他老爹清秀俊俏。
但老威尔在白人天下的环境中摸爬滚打这些年,是真刀真枪干出来的,这一路艰辛定是不堪回首,对小朋友当是呵护有加,就怕磨练不足影响了孩子的进步那以上。
小史密斯必成大器。
Taraji P. Henson……
个小宁以后有出息
还好。
一般
好看,这小鬼真是前途无可限量!!
超烂的剧情,还有片中所诉的超假的北京生活,北京人有那么排外吗?尽管天朝有些地方挺黑暗,但是那群恶霸小孩我还是震惊了。
小SMITH 是唯一看点
史密斯小可爱嘛,有他老爸搞笑风格,想不到外国人用中国武术打倒了中国学生。
片名很好的说明了本片主旨,will给儿子圆“功夫梦”。ps,看见jackychan我就各种烦。
我觉得这个还挺不错的~
这部片豆瓣上超过8分,看的人虽然很少。但imdb上却只有不到5分,平心而论,如果场景搬到了日韩,这部平庸到不行的片子,豆瓣上的网友会给这么高分吗?
小男孩儿太可爱了~
威尔 史密斯有福。生的这样可爱的儿子!
弱智捧人片
人说偶很像里面的小女孩,特意看了下,看来偶应该进军好莱坞啊,只可惜年纪一大把廖。。。
“功夫是发生在身边的每一件小事”剧情通俗,但整个观影过程十分愉悦。其实片名可以改成《麦兜响当当当幸福来敲门之叶问篇》。
小锥==#
我觉得那个叫程演出的挺来劲的其实
感觉很平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