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部电影开始于一个小混混女孩儿,最后她无所不能化为世间万物,能回溯过去,能预知未来。
我完全没在意这电影的其他,只觉得由女性来演绎这样一个角色真是太棒了,这就是我要的。
不过这也是一个非常俗套的故事,就是祸福相依,Lucy遇到了坏人,被改造了,结果她成神了!
这样的情节安排符合大众的猎奇心理,也符合民众们不甘于平庸的逆反心理。
任何事物,任何问题,都可以被归结为,我是谁,我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
三个基本问题。
关乎本元,关乎空间,关乎时间。
当人的大脑完全被开发,很有趣的论题角度。
从电影里的角度来说,人会一步一步全知全能,逐渐脱离空间与时间的限制,无所不在,成为类似于神的存在。
所以看任何事物,土土的一句话却非常有道理,都要看其本质,浅显的层面比如看一棵树,不仅仅看到树的形态与外表,更是看到其作为一个生命的存在方式,蕴含的能量的循环与平衡,更为深刻的,则又回到那三个终极问题。
我们以何种方式存在与这个宇宙中,我将要到哪里去,如何利用仅仅有的有限的资源,达到本身的更大的存在的价值。
神有存在的可能性,神与人的距离,也许没有那么远,只是以不同的方式存在,但其本体却是无形却又无处不在的。
所谓的神,信仰的约束与力量,也许是在未知的另一维度,以某种特殊的能量形式存在着。
我不觉得这是科幻电影,有些蒙太奇的镜头起初非常莫名,但存在渐渐合理,我喜欢让我思考很多的电影,所以我喜欢这一部Lucy。
我大致看了一下别人的评论,有吐槽超能力的,还有吐槽故事情节的,可能我看这部电影的点跟他们不太一样,有一些不同的观点。
关于故事情节,我觉得吕克贝松的重点压根就没在故事情节上吧,故事讲到高潮的时候我突然发现这部片子的意义高于一般的超能力科幻片。
正好我前不久刚看了必必吸的一个纪录片,霍金讲的,叫史蒂芬.霍金之大设计(http://movie.douban.com/subject/19935902/),其中有一集叫生命的意义,跟这部电影的主题如出一辙,只不过一部以纪录片,一部以科幻片的形式出现。
先传送一下霍金的观点,霍金在纪录片里讲到里人的自由意志,他觉得所谓的自由意志其实也是几十亿个大脑神经元之间产生的蝴蝶效应,他们表现出混沌,但其实只是不可预测的必然罢了,自由意志背后的控制双手还是自然规律。
他也提到了一种假说,“模拟理论”或者是“模态实在论”:人的感觉器官将周围的信息处理成信号传递至大脑,大脑将之处理后形成一个三维模型,然后作出反应,这个三维模型就是我们看到的现实。
但是这样一个独立客观存在的现实可能并不存在。
人脑能做的就是接收,处理和发出信号,但这中间的过程是否真实客观存在人脑的意识也无法做出分辨。
做梦也唯有等到从梦境中醒来方能了解之前是梦境,所谓的“现实”有可能就是一台超级计算机在与你的大脑互动,提供了你所有的感官信息来源,而感觉器官本身并不实体存在,但这些模拟信号太过完美以致从未被发现是信号。
所以霍金觉得生命的意义本身就是每个人在大脑里构建的现实的一部分,而我们自身就是宇宙对自己的一种反应。
生命的意义其实就在人类心智构架内部,在于人类的脑海中。
我觉得这部电影的主题跟霍金说的非常像。
女主的超能力看似很扯,隔山打牛,读心术,阅读电磁波什么的。
但看了霍金的纪录片后我觉得这一切其实是说的通的。
人的大脑潜能被开发,大脑运作的脑电波应该会更强大吧,捕捉较弱的脑电波应该有可能吧,好歹是科幻片,这点想象力还是要有的。
(我也不是学这个专业的,表述有问题欢迎大家指出)按照模态实在论什么的,女主的脑电波影响别人形成她希望的幻像应该也可以实现的。
所以这个科幻成分还是比较靠谱的,我觉得没什么好吐槽的。
关于故事情节吕克贝松应该就是想表述生命意义在于宇宙在我们身上反应了自身,随着时间的推移让他传递下去的这个意思吧。
当斯嘉丽约翰逊问摩根弗里曼我该怎么办的时候,摩根弗里曼说让它传递下去。
还有最后斯嘉丽约翰逊眼中宇宙倒叙回大爆炸其实都在说类似的意思,有时间的存在我们才有意义,没有了时间,我也不知道会怎么样。
所以剧情虽然简单,但是这种浪漫的叙述也足够表述吕克贝松的意思了。
可能大家看好莱坞的电影看多了,习惯环环相扣惊心动魄的剧情了,当然从这方面讲lucy几乎没有剧情,但是表意足够了。
学艺术的,平时画图比较多,语言表述缺陷很大,自知讲的漏洞很多,求大神补充。
首先,我想让看我影评的各位先静下心来去听听LUCY这电影的OST或去电影院去看一遍这电影。
因为LUCY这电影根本不是一个故事性的电影,而是一部催醒剂,一个完整的四维向信息输入的松果体唤醒机制影片。
因此这电影,每个人看完都会有完全不同的想法,完全不同的感知,对着电影完全不同的评判。
我对LUCY着电影其实写不出什么重点,因此只能完完全全的只写感想了。
这电影实际上在故事性上一塌糊涂,没有一处可圈可点的地方,故事情节老套,老套的黑帮梗和毒品梗,摩根弗里曼扮演的俗套科学家形象等等。
这些实际上都是完全可以砍掉的做影片衬托的部分,因为露西完全不是一部剧情片,完全不是,剧情对于这电影来说是完全可以舍弃的。
所以一般人看这个电影会觉得十分无聊,没有感觉。
因为这是一部松果体唤醒片,是只适合灵修过的人,接触过阴谋论的人,阴谋论圈子的人,了解西方社会神学, 哲学,神经科学,社会常识,密教知识的人,密教的人这么几大类的人看了。
所以这片会在科学界的人那里不受欢迎也是自然。
此外不知道吕克贝松是真的不知道还是被误导,还是被要求修改敏感剧本,他故意搞错了一个设定。
也就是LUCY的这些完全可以称之为“神迹”的行为是与人脑的应用度完全无关的,这是个彻底的错误概念。
因在事实上人体已经对人脑的应用率和神经的应用率达到了100%。
这是个神经科学上的显而易见的错误。
而这部影片LUCY所展现的女主角的“神迹”完全是属于基因解锁的成果,而且该研究也有相应的实验和科学依据。
因此,该片在事实上就不再关注电影的故事性,而是只单一突出一个功能,松果体的唤醒和意识的深度频率刺激。
所以,这片在剪辑的过程中采用了很多固定的图形叠加,这些图形会刺激眼球促使神经导向激活松果体,并配合大量的电子乐鼓点的固定排列配合NEW age音乐与古典乐的切换,这种声音和图形的二元刺激输出配合IMAX电影院的音响设备和黑暗环境会促使一个四维信息场的形成,这个信息场会频繁的通过耳蜗和眼球神经刺激人的大脑,促使神经电突触一次次刺激松果体,促使松果体得以高速运转,并促使海马体等器官与松果体形成联动。
因此,看LUCY着电影是需要特定的环境才会有效,如果你只是在笔电或台式PC上看着网上的盗摄配合粗糙的音响设备,那么你所看见的听到的就是二维信息的传输,因二维信息比对四维信息的输出性要弱,因此,任何人利用这种方式看着电影也会毫无感觉。
这也是为何我会在本文开篇放一个OST的原因。
此外,本电影在剪辑的过程中,格外突出触摸,在女主lucy大脑开发度达到90%的时候,以一个个触摸与时空转换的模式来进行编辑。
而lucy与古人猿触摸的这一过程,代表了信息的传递,一切的开始,人类的开始。
在本片中,CPH4只是一个药引,一个引出大脑(基因解锁)开发的药引,是吕克贝松向各位听众传达觉醒过程的药引,至于其他,CPH4不代表任何意义,就像在蒙淘克工程中,蒙淘克的工程师和科学家们利用蒙淘克椅子(天狼星纯水晶椅)进行人类的基因解锁实验一样,这都是个药引,启动剂,别无其他。
在影片中有一个很重要的概念,那就是大脑(基因)的解锁度(开发度)。
影片中说,大部分人类的大脑开发度是10%,而这个数值实际上对应的是人类的基因的解锁度。
我们利用这10%的力量完成了诸多的伟业,开发了繁荣的人类社会。
而海豚的大脑(基因)的解锁度是20%,所以海豚比我们更理解无形存在的物体,磁力,和心灵的力量。
而当lucy的脑开发度(基因解锁)达到20%时,她也获得了海豚的能力,而当她的基因解锁度达到30%她已经可以完成读心功能,完成瞬间的语言转换,快速的学习任何知识没有阻碍,以及不再具有寻常的人性,而变的睿智而理性。
因人性,感情实质上是大脑为了让生物能够顺利繁殖,避免他们因无知和愚蠢而害死自己的欺骗装置,一旦过了那个阀门就不会再有这些限制,这也是为何某些IQ超过160的人会显得冷酷而理性的原因。
而当lucy的基因解锁度达到40%,她的思考速度和处理事务速度已经达到了量子计算机的程度,她可以像某些大型量子计算机那样进行快速运算和工具的掌握。
而当lucy的基因解锁达到50%,她已经可以彻底控制自身的基因结构,促使自己能够任意的伪装自己,改变自己的外形。
(不是实质的,而是在他人眼中的自我)最终,当lucy的基因解锁达到80%的时候,她已经可以完成思想具现,并利用思想具现完成将自己的意识或身体投射到其他时空,完成时空穿梭的工程。
(就像蒙淘克工程中阿尔别力克和他的兄弟那样,以及威尔逊兄弟)。
lucy通过这种体验理解了宇宙的创生,形成,世界的万物,地球的历史,和人类的历史和秩序。
而当lucy最终完成基因解锁完成100%时,她完成了她身体的量子化过程。
她完成了生物从物质实体向量子化信息载体生命的转化过程。
而这是任何生命体的终极进化路径的终点。
当她说出她无处不在这句话时,就代表她已经完成了进化的终点,这不同于把自己的意识传入电子网络,这是生物学上的单纯进化,而非只是把意识虚拟转化为电磁讯号那样。
这是一个伟大的历程。
此外,lucy这电影多处突出蓝瞳,而这实际上暗示着基因解锁30%-40%的蓝血家族的力量与智慧,而这种暗示,还是一种向荷鲁斯与透特致敬的礼仪。
另外,虽然此片每个人看完后都会有不同的感官,感觉和想法,并且伴随着每个人松果体开发程度不同,接触了解掌握的知识储备的不同而产生不同的效果,但实际上在本片的深层概念之中,传递着一条终极含义。
虽然不是所有人都能看出,此外我就此透露也有诸多不好,但我也仍在此暗示一句。
LUCY这电影的核心是有关信息的传递,宇宙的本质并非数学的,而是基于量子的信息的,生物的本质也仍然一样。
生物存在的本质是为了传递信息而非片中所说的知识。
信息的流动组成了这个世界,宇宙的运行。
生命或利用永生(细胞分裂)或繁殖的手段只为传递信息。
而这一过程,就是生物存在的终极意义。
时空是生命,宇宙的真正载体,也是量子的真正载体,信息的载体,而非数学,数学只是用于理解量子化世界的工具。
基因和细胞在本质上也是量子聚合后的能量聚合物。
而这一切的过程最终组成了这个宏观世界。
而这一观点虽然目前仍遭到部分主流科学家的抵制,但这以逐渐成为了一个事实。
笔者何以论之?
证据尽在于此地:http://www.awaker.cn/special/index/index.html
我相信我们每个人都听说过人类的大脑只开发了百分之十这样的说辞,当然了,这些说法都是假的,用不到的东西等于没用,没用的东西一定会被进化淘汰掉,大自然一定不会无聊到给你一个超神的器官却只让你开发它的一小部分功能。
尽管如此,这一点也不妨碍我在看预告片时对这部片子的期待,只是没想到结果竟会让我这般失望。
我几乎不敢相信这是吕克贝松的作品,如果我事先不知道这是他的作品,然后有人骗我说这是个三流导演的新作,我大概一点也不会怀疑。
拙劣的技法,从露西面临险境时所穿插的猎豹捕食画面中便开始显露。
我不否认这样的画面穿插把导演想表达的东西十分明显的表达了出来,但这技法实在过于斧凿刻意,缸乏那分浑然天成又润物细无声的功力。
至于表现露西知识大爆炸时所剪进来的各种穿插画面,所用的素材让我一眼看去十分熟悉,仔细一看,确实引用了好多《天地玄黄》和《轮回》之类的纪录片画面,这当然没有什么问题,只是给我一种十分随意的感觉。
你要知道,当你在一部电影里面看到另外一些你在别的片子中曾见到过的画面,那效果一定是负面的,因为总有一些瞬间你会产生错觉:觉得这与那些网络混剪的视频是处于同一格调的。
好吧,忽略掉这些瑕疵,也忽略掉女主嗑药之后“手中有枪,竟就随随便便因为人家司机不会说英文便一枪送他上西天,以及为了让医生帮她诊断就一枪把手术台上的病人干掉”这样实兀碍眼的性格大转变,通通忽略。
那么,最大的问题,大家也都看到了,这片子的故事就是坨shit,我们完全可以将已往用在不少国产烂片上的评价安到这片子上面而丝毫不产生违和感。
对不起,我不想污辱大师,我只是看片子说话。
在我看来,这部片子从根本上就没有讲好一个故事,可能是导演不打算讲好一个故事,也可能是他根本讲不好。
那么究竟是他不打算讲好还是他讲不好呢?
从这部电影中透出来的一股子浓浓的自我沉醉感中,我感到自己隐隐约约窥见了作者的一点心理——吕克贝松,好像太过沉醉于自己所构想出来的概念上了。
这种沉醉自是艺术家的本色,商人们只遵从商业原则,自然不会犯这种低级错误。
只有,对于这部片子来说,过度沉醉于这些构想出来的概念中,显然是一场灾难。
就是这份沉醉,让吕克贝松拍了一部八十几分钟的电影来给大家做了一个关于“人脑潜能大探索”的系列科普讲座。
不厌其烦地用分段式标题——40%50%60%……100%——来给你介绍大脑在各种开发状态下的超能力。
我甚至幻想过,吕克贝松以前一定是一个科幻迷,他构思了一部关于人脑开发状态的科幻小说,只是作为科幻小说灵魂的科幻理论体系他构思完了,故事和人物却还没开始着手呢。
这部半成品于是一直留在了他的心中,终于有一天,已经是功成名就的他决定把没能写成的小说改编成电影,于是随便套了个故事就拍了,所以有了我们如今看到的东西。
当然了,这些只是我的一点胡思乱想。
关于人脑潜能的概念,尽管在我看来是毫无价值,但不可否认,对于吕克贝松来说,这些概念就像CPH4一样令他high到爆,以至于在许多人看来是露西在表达情感的那通与妈妈的电话,其实一样是吕克贝松卖弄概念的一个段子罢了,吕克贝松对于露西对母亲如何思念如何爱根本一点兴趣也没有,他唯一的兴趣,只是要通过露西的口,把那番充满文学性,犹如小说家用美妙文笔写就的描述性篇章念出来,好将露西此刻的感受——如何回忆起母亲的乳汁的味道等等,向观众们传达;而本质上,这依旧是他卖弄概念的一部分,他只是想告诉你,大脑开发之后有多屌,连不可能回忆起来的儿时回忆也迸进了“大脑已开发者——露西”的脑中。
好了,到这里我已不想再多说什么了,反正对于吕克贝松这位大师,我从一开始就没有什么感觉,他最为人称道的《碧海蓝天》从最初就没有打动我,碧海蓝天的男主最后选择了自杀,他的自杀一点没有感动我,我至今对此不能理解,在我看来,男主的自杀,似乎与这个角色的情感逻辑关系不大,只是吕克贝松一种自我的刻意表达罢了,说到底,男主是为了导演自私的艺术而“被自杀”的。
导演果然是个法国人,充满了法国式的自我陶醉式的概念化艺术中,我其实是瞧不起这种类型的所谓的艺术家的给2分算客气的。
没有吕克贝松,没有斯嘉丽,以这等品质的电影在豆瓣上的评分,能不能达到6分都成问题。
导演在写这个剧本前一定是做了很多了解和研究的,我认为他想在这部电影里想表述的不只是对物理的,宇宙的,或者是神学的理解,他也想在借着这些层面来阐述他对未来人类发展的一种推断(参见“全球脑”的理论和其他各种未来世界的理论)。
作为一个在国际地位上已经那么高的导演,他所追求的已经不只是高票房或多数人的肯定了,他其实想这一部电影来博弈未来会不会这样一个样子,在十几二十年或百年之后的的大多数人拿着吕克贝松的“超体”激动的说:“这导演真有智慧在那么久前就拍出这种电影来暗射我们现在的世界,好牛,真是个经典!
”(可能不会说的那么直白。。。
)用最的话简单的解释一下全球脑理论,我也是了解的很浅,是看了老罗的”罗辑思维“才开始了解的,推荐大家去看哟!
全球脑从字面意思上理解就是全球的所有东西发展成一个大脑,每个人类都是这个大脑的一部分大家一起工作,互联网是连接我们的神经系统。
http://book.douban.com/subject/4205194/http://v.youku.com/v_show/id_XNjMxNzkzMzM2.html(未来脑世界 48)
《超体》吕大导演说In the cinema .everybody knows that we are lying.but we are looking for the truth...他的意思是他在电影中把对和错都混合在一起让它看上去好像真实一样,最终目的是为了让大家looking for the truth.采访时候老吕说,it is totally not true. Do they think it dont know this? I work on this for nine years. and they think that I dont know Itis not true?? of course it know it is not true. but you know there are lots of facts in the film that are totally right...(简单翻译过来就是,我他妈做了9年电影难道还不知道这部电影就是拍出来扯淡的~只是我在扯淡中还加入了真理~!
我的本意就是引导你们去发掘真理~!
)那些自以为深深的理解了电影中科普的科学知识的,那些说什么贵国看不懂科幻片的。。。
我就呵呵了在我看来,一个半小时就是对人类能力的超级意淫我其实也是个超人~如果我大脑另外百分90得到充分开发的。
偶尔能这样想想,对生活来说还是挺安慰的~还有很多细节看的我很难受的1.台湾手术带手机2.女主代谢能量来源我看懂了,那个物质来源,我比较笨,没想出来,特别是结尾的超级增生3.最后那个巴黎街头信号线,特么,手机信号不传到基站再转到卫星么!?!
(学通讯的有没有帮忙科普一下,我一下子蒙掉了,如果手机信号直接传送到卫星,这种信号要多强大,用的人很容易脑癌吧)特么的那个苹果产品通用放大手势是怎么回事,您还能把信号线用手拨开~还能多点控制放大~!
放大出来的声音编码还是文字字符!!!
4.最后女神摆脱四维空间时间成神!
~!
那个时间空间切换的手势~?
~!
是图片浏览手势么~!
OMG!!!
会让我们的YY时候也保留这种习惯的产品才是真正成功的产品!!
5.思密达老大洗手时候依云的广告6.真的是女神身边所有计算机运行速度都如此迅速么?
开这么多个窗口不卡?
台湾,还是机场网络都暴好!!!
如果她用我家那台电脑。
她一定会把它砸了~7.遇到一群警察,瞬间集体催眠,遇到一群黑帮,慢慢玩,台湾司机不认识医院直接杀!
黑涩会老大不配合工作,就插了双手还不补刀。
虽然思密达一点存在感都没有。
8.通篇我还是很难受的。
还有别把这个和三体对比了好嘛~!
再拉低我大刘我承受不住了
超体,相对于吕克贝松之前的电影来说,这部感觉上不是在拍电影,而是他需要表达一些东西,而他碰巧又是个导演,可以用电影方式来具现化这些思想。
这种平铺直叙的手法,从完整性和情节构造来看很多硬伤,因为电影本身的一切都是为了这个思想而服务的,如果单纯当作电影来看不能算是佳作。
但是不管是好是坏,他做到了,传达了。
所以这部电影真正的的受众其实只是很小的一部分人,不是它深奥难懂,而是因为没有类似的经历和心灵之旅,不会透过电影本身去寻找高认同度。
电影里有很多不同程度的隐喻,首先电影的结尾,露西化身成了一个超出人类理解的超级电脑,最后却变成了一只小U盘。
有点可笑,但这其实也是导演自己思想的化身。
在他庞大的思想体系里他能捕捉到记录下来的大概只有百分之十,最后能够传达到电影里让人看懂的,其实百分之一还不到。
还有一个重要的隐喻就是露西在这趟精神之旅里不同的阶段,其实她只是在不到24小时内飞速的过完了人生。
我们随着年龄不断增长的智慧,其实最高程度的体现是敏感性。
她最先发现自己的变化就是敏感,视觉和听觉。
世界回归到了最起始的三原色红绿蓝,普普通通的一颗树,一张凳子,看得到里面的粒子互相碰撞交流,汇聚成一道一道细细的三色光线,随着时间一起,好像血液一样细细的流淌着。
电影里有一句话,大意是所有的度量单位,一个,两个,都是人类创造出来的规则,被这些规则禁锢住了,于是忘记了这个世界真实的规则。
其实只有一个度量单位,就是时间,没有时间,我们就不复存在。
意思有点晦涩,但是其实你也可以仔细感受一下,如果没有时针的滴滴答答。
如果没有音乐或者图像的持续,只有你一个人,你在冥想,那么你能感觉到时间在流逝吗?
多半是没法感觉到,因为这些外在的干扰,我们的敏感度在慢慢的退化。
而露西的第一个阶段,就好像初生婴儿一般重新获得了认知世界的能力,所以她的第一个阶段,可以解读为兴奋。
第二个阶段,可以解读为痛苦。
她无所不知无所不感,甚至可以记起妈妈乳汁的味道,和骨头生长的疼痛。
所以她给妈妈打电话,会止不住的掉眼泪。
因为这些敏感,会将所有的情绪无限放大,这个时候负面情绪会主导意识。
所以她在这个阶段说,疼痛会阻止你对这个世界的认知。
因为这个时候你只能感觉到疼,不论是生理还是心理的疼痛,都会像一堵墙把你和这个世界的诸多细节间隔开来。
于是她进化到了第三个阶段,顿悟。
这个时候她的意识形态,更像是一个宗教的起源。
她在电影里对于电磁波的操控能力,甚至对于物质的解构和重组,貌似很科幻。
但其实在有一点超弦理论基础或者多维空间概念的人看来可以理解的。
我记得大约十年前有一部量子物理纪录片叫兔子洞里有什么,有讲过类似的话题。
在这最后一个阶段,她超越了时间,在时空中来去自如,因为时间是连续的,也是离散的,是一个点,是一条线,是一整个宇宙,也始于一个奇点。
最后的十分钟大概是导演目前的内心世界,是一片纯白,也包含了万物。
就好像我们抬头看天,永远是那么纯净的颜色,但是在更广阔的宇宙包含的信息量是我们无法想象的。
与其说这是科幻片,我更愿意把它当成一种宗教的领会。
并且这个并不是由吕克贝松自己创造臆想出来的,他只是幸运的发现了,看到了,并且具有相当的表现能力把它描述出来而已。
它一直都在那里,存在于以太里,空气里各种介质里,无处不在,就像电影里的最后一句,I am everywhere. 我们每个人都可以是一个超体。
激烈的枪战加上科幻的设定,最重要的是还有漫威电影的标签人物斯嘉丽约翰逊做主演,难怪大部分观众在看了预告片之后纷纷表示“吕克贝松要拍自己的超级英雄片了”。
不过要是抱着看电影版《黑寡妇》的期待值去看本片,恐怕难免要失望了。
超级英雄片往往有科幻的元素,但有科幻元素的不一定是超级英雄片。
科幻片分软硬,而超级英雄片毫无疑问是最软的那一类。
当然软也不一定是坏事,作为商业片只要充分发挥了类型优势并给观众带来愉悦的观影体验,那就是好电影。
超级英雄片里通常只是借用一点科幻元素来提供一个呈现视觉奇观的契机。
比如钢铁侠的盔甲显得非常科幻,那是因为电影要拍的好看就是需要一点超现实的技术来表现主人公狂拽酷炫吊炸天的实力。
而超级英雄片之所以常常显得软,就在于这些跨时代的技术的诞生居然对社会几乎没有影响。
超级英雄片中的社会大众除了受到超级英雄的保护之外,跟现实生活中的我们这些电影观众完全没有区别,该干嘛干嘛。
为了突出英雄的光辉形象,电影必须把普罗大众隔绝在技术进步之外。
同时,这也增加了观众的代入感,因为电影中的社会形态跟现实社会越接近,观众就越可能在观影中联想到自己在现实中遇到的不平事,对超级英雄也会越抱有期待。
如果按照上面说的标准,似乎本片也可以归为超级英雄片,因为片中那独一无二的实力就是只有女主角独享的。
不过,恰恰是因为超能力是她“独”享的,这才绝不能是一部超级英雄片。
超级英雄电影里还有一个重要的元素,就是超级恶棍。
超级恶棍往往拥有接近甚至略胜过英雄的实力。
而本片是不存在这样一个角色的。
崔岷植扮演的黑社会老大,在露西获得了超能力之后,就不具备任何威胁了,完全不足以肩负起超级恶棍的职责。
超级英雄片最终一定要用暴力来解决问题,所以必须要有能跟主角打上一架的超级反派。
导演和编剧可能会用爱、和平、家庭、友谊这些概念来正义化主角的暴力行为,但最终矛盾的解决一定是通过打架来实现的。
英雄的形象必须要经过血与火的洗礼才能锻造起来。
超级英雄片的根本类型是动作片,在这个基础上,他可以是古装的,可以是二战的,可以是现代的,可以是未来的;可以是写实的,可以是科幻的,也可以是魔幻的,但总之一定要能打。
本片的豆瓣条目里,类型一栏写着“动作,科幻”。
其实以我之见,应当把科幻写在前面。
不同于超级英雄片,科幻才是本片的第一属性,动作只是层糖衣。
在这部电影里,暴力解决不了主角的问题,她最终是通过去找摩根弗里曼为首的科学家进行实验来为自己解惑的。
至于实验室外的炮火连天,只是为了调剂一下情绪,顺便拖延时间。
看似热闹的战斗其实与主角在进行的事业相比根本不值一哂,也不可能对大局产生什么影响。
如果崔岷植也磕了药获得了超能力,那这就是一部超级英雄片了。
但导演不会那么拍。
英雄是“半神”,而本片导演要拍的是“神”,要保证她的独一无二。
女神斯嘉丽约翰逊这次真的演了个女“神”。
最后无处不在的露西会让人联想到与无限广大的网络融为一体的草薙素子少校,不过本片演到露西的身体灰飞烟灭后就戛然而止,给人感觉似乎她的神性要更纯粹,人性被剔除的更干净。
故事的推进过程就是主角的大脑不断被开发到更高程度的过程。
最后被开发到了百分之百,代表了一种圆满的状态,自然也只有成神这一种结局能与之相匹配。
大脑被完全开发、探索到宇宙尽头,这些究极的科学成果在可预见的未来都可视为无法实现的,正好与宗教思想中神的高高在上、不可捉摸有异曲同工之妙,以此来建立科学与神学的链接最合适不过。
影片最后超越时间的露西与古猿彼此伸出的食指,相信看到的人都会联想到米开朗基罗《创世纪》里“创造亚当”的部分。
科学让人类不断趋于完美,而最完美的状态毫无疑问就是成为神。
成为神的道路有很多,大部分技术着眼于开发更强大的外部器械来补完人类,而本片走的道路则是向内开发人类自己的身体。
当然无论是向内还是向外,都只能让我们不断接近神,成为神是不可能的。
因为“高高在上”“不可捉摸”是神的必备属性。
成为神就意味着无法再接受监测,也就无法验证到底成没成神了。
摩根弗里曼今年上半年还参演了部《超验骇客》。
这一部是讲女“神”的,而那一部则是讲男“神”的。
有点异曲同工,不过相比之下那部电影讨论现象的意图更纯粹一些,商业性和娱乐性也就更差一些。
本片最带感的部分当然是女主角刚获得超能力后去找黑帮报仇那一段。
看的时候感觉就好像打游戏时一直被电脑虐成狗,突然开作弊器之后狠狠出了一口恶气。
而接下来随着女主角实力不断增强,这种爽快感也就渐渐消失了。
因为后面双方差距实在太悬殊,那感觉不再像是开着作弊器欺负电脑,倒像是打了通关秘籍直接跳到胜利画面,没什么乐趣可言了。
吕克贝松这两年编的或导的电影里那些亮点与缺点,本片还是毫无意外的继承过来了:妙趣横生的动作设计遍布全片,但就是缺一个像样的大决战。
不过比起之前的几部,本片的最大好处在于,由于打底的类型是科幻而非动作,所以制造最终高潮也是从科幻这个角度使劲儿而不必依赖精彩的决战戏份。
外面的警匪虽然打得热闹,但真正牵动观众情绪的却是坐在实验室里神游太虚的女主角。
不同时空之间的快速切换,让观众在感叹世界博大、宇宙浩瀚的同时产生不明觉厉的奇妙体验,顺便还用俯瞰地球的那个镜头给影片出品方环球影业打了个广告。
综合起来看,这应该是最近这两年我看过的吕克贝松参与制作的电影里完成度最高的一部。
本片唯一令我不满的就是女主角超能力的获得方式,怎么又是嗑[哔]这种散播负能量的桥段。
前几年布莱德利库珀演了部《药不能停》,我当时就觉得那电影该叫《嗑[哔]侠的崛起》,比起本片来它更符合超级英雄片的套路。
而漫威漫画中也有个实力非常逆天的叫哨兵的角色,使他屌丝逆袭的奇遇也是嗑[哔]。
用这种投机取巧又不合法的方式获得超能力实在太没有说服力了,让我这种从小抱着《如来神掌》苦练、期待有一天打通任督二脉飞龙上天并肩负起维护世界和平重任的中二少年心理如何能平衡。
也巧,我朝这几个月就在查这档子事,这片子却以此为重要线索,估计再加上里面那一面面中华民国国旗也很扎眼,所以影片的上映日期才会一推再推吧。
被恶德男友强迫帮人送货的年轻女子露西(斯嘉丽·约翰逊 Scarlett Johansson 饰),遭遇了穷凶恶极的黑帮头目张先生(崔岷植 饰)一伙。
她连同三个男人被张先生在腹部缝入了代号为CPH4的神秘药品,以此将药品偷偷带入不同国家。
在台北盘桓期间,露西遭到恶男暴打,以致药品破裂进入血液之中。
谁知令人难以置信的事情就此发生,药品激发了露西大脑的潜力,令人脑中约90%的神经元相继苏醒。
伴随着身体的飞快进化,露西掌握了越来越多人们所谓的超能力。
她清楚地了解到CPH4所拥有的强大威力,于是想方设法要阻止其他三袋药品落入张先生一伙手中。
还可以,是比较好的电影,但是又觉得和吕克贝松的巅峰状态差了好多
LUCY应该去领导复联那几个有点弱智的小朋友 带领大家去统治宇宙 还有人类大脑只开发了百分之十的这个老知识梗我在20年前就听说了 为什么这么多人不知道?
年度神棍片。电影商人才不管什么节操,他们只信奉四个字:捞钱要紧。别扯什么《2001太空漫游》啥的,自己不心虚吗。
如果一些现象不能用科学解释,那么它就是虚伪的?很多人认为这个电影烂的原因是因为这里面都是伪科学,但是科学发展到尽头了吗?目前连哥本哈根诠释都没有定论,量子力学充满概念问题与矛盾。盲目接受正统观点,将已知科学视为权威,基础理论是不可能进步的。所以,LUCY不是好的商业片,但是好科幻片。
论女神棍到上帝只有四包蓝色粉末的距离。
从药品破裂进入血液那段开始,就看不下去了,我以为这样的电影2005年后就停产了呢。摩根弗里曼是脑袋被什么撞了吧,接了那么个大烂片,扮演一个教授,振振有词地说生物学101。
起点爽文嘛
idea太民科了,最后除了个时间p也没讲出来
各有所好吧,反正我觉得烂片。
哲学入门电影,概念很酷炫,讨论的存在和意识的关系实在有趣,但不觉得吕克贝松把这个命题理解透了,到后面就略显不知所措了
white trash大殺特殺小黃人是吧
【B-】和动物世界的那几段联想蒙太奇蛮喜欢,扯蛋确实扯蛋,不过像我这种脑残就是爱看这种神逻辑脑洞扯蛋电影。你打我啊(*´▽‘*)ノ
一部片告诉你吃了强力蘑菇之后在世界各地旅游是种什么样的体验。可能致幻类药物才是当今与未来世界人类发挥潜力与人工智能抗衡的法宝。后悔自己没有学生化专业或neuroscience。2020年5月重看:天啊,i should be this world and take it all in.如果我们能成为the trees among the trees and the cats among the cats,感受到万事万物的感受和经历,多好。另外,感受不再有好坏,也不再有predominance,不会因为痛而无法体验其他感受,痛只是一种复杂的知觉,简直太奇妙太powerful了。树和石头和万物都一样伟大和渺小,人类与万物都应该是equally indifferent的。如果我们能冲破人就好了。
HER前传
很有想象力,剧情一般般吧……从肖申克的救赎那看演员表过来的……看见寡姐期待值有点高了……
这部90分钟的《动物世界》+《走近科学》告诉我们:黑寡妇最终变成了万磁王。。。2014.10.24温江太平洋影城
傻乎乎的。。。
即使至爱《大蓝》也要说——LB一辈子都在写小学生科幻。在这批小学作文中最美不过《第五元素》,毕竟有童真的任性和憧憬。这片就属「霸王硬上弓」的逻辑了。「演技」这词就用不到SJ身上,她就是卖胸和脸,放在这类型影片中也卖不出场。可是我爱崔岷植大叔啊,简直没办法了。大叔酱油一个逗比也魅力爆棚
主角一出来基本就是满级的状态,还有什么可看的,最后和大家一起看上帝。外加各种不合理。
合着神仙鬼怪就是按照细胞开发程度来排序的,超过一般人的细胞开发程度低,只能是小妖小仙,能穿越古今时间的就是细胞开发程度高,未来佛现世佛。科学解释玄幻的标注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