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小人生

Downsizing,缩身,缩水人间(港),谁缩小了我的老公(豆友译名)

主演:马特·达蒙,克里斯托弗·瓦尔兹,周洪,克里斯汀·韦格,罗夫·拉斯加德,英洁德·埃格伯格,乌多·基尔,索伦·比尔马克,杰妮·霍蒂谢尔,杰森·苏戴奇斯,玛莉贝

类型:电影地区:美国语言:英语年份:2017

《缩小人生》剧照

缩小人生 剧照 NO.1缩小人生 剧照 NO.2缩小人生 剧照 NO.3缩小人生 剧照 NO.4缩小人生 剧照 NO.5缩小人生 剧照 NO.6缩小人生 剧照 NO.13缩小人生 剧照 NO.14缩小人生 剧照 NO.15缩小人生 剧照 NO.16缩小人生 剧照 NO.17缩小人生 剧照 NO.18缩小人生 剧照 NO.19缩小人生 剧照 NO.20

《缩小人生》剧情介绍

缩小人生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一项伟大的新技术被科学家们发明了出来,通过这项技术,能够将人类缩小到仅5英尺那么高,这也就意味着,人类将因此消耗更少的资源,获得更大的活动空间。保罗(马特·达蒙 Matt Damon 饰)和奥黛丽(克里斯汀·韦格 Kristen Wiig 饰)是一对深陷贫困之中的夫妻,为了享受更好的生活,他们决定去接受缩小实验。哪知道就在实验即将进行的前一秒,奥黛丽竟然反悔了,只有保罗一人缩身成功。 刚开始,对于变小的保罗来说,一切都是那么的新奇,他住进了专门为缩小人所建立的社区之中,有了前所未有的全新体验。但随着时间的推移,问题逐一显现,小人的社会和大人比起来,并没有好过到哪里去,更糟糕的是,保罗和妻子因为身形的巨大差异,感情出现了裂痕。热播电视剧最新电影不成问题的问题亲爱的造人啦我吃了那男孩一整年的早餐苍天之拳孤独的我天使降临到了我身边!OVA冥王星时刻嗨翻时空奉土地之名三审奇石一卢比战记爱丽丝:从仙境来的少年骑警律师第一神拳NewChallenger草叶集漫长的季节BuddyComplex完结篇卡罗琳·科贝库斯:圣诞那些事现代误译2000年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浮生六相入魂:津门玄案乙方恋爱摇滚年代热血狙击文豪野犬第三季劫中劫揭秘圣诞节:莉莉的命运一克拉的室友

《缩小人生》长篇影评

 1 ) quote

emmmmmmmm就是记录一下这句台词 要到哪里凑140字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American people, eight kind of fuck. love fuck, hate fuck, sex-only fuck,break-up fuck, make-up fuck, drunk fuck, buddy fuck, pity fuck.”够了吗够了吗够了吗

 2 ) 浪费了好料的一碗清汤寡味的杂烩

缩小是一个挺有意思的主题。

尽管这个主题并不新颖,早有无数的作品使用或诠释过这个。

但这个电影把缩小用科幻包装了一下,再赋予环境保护的意义,这一点挺有新意,也挺让人期待的。

但观景下来却很让人失望。

电影想讲的东西似乎挺多,中年危机、反乌托邦、贫富差距、环境保护、生命意义,但都没有讲好。

可能就是想表达的东西太多,所以交织在一起反而都淡了,结果就是哪样都是浅尝辄止,清汤寡味。

前面的铺垫也挺长的,从博士的实验到演讲,再到男主看到报道,以及和病痛的母亲交谈。

这一段其实内容也挺充实的,特别是母亲抱怨科技如此进步却无法让她避免病痛也确实引人唏嘘。

然后后面一转场就是男主的柴米油盐了,这么回头看来前面的铺垫有点过长且没有必要了。

相对最完整的一条线应该是男主的中年危机或是房子危机了。

虽然有着一套房,我也不理解住在母亲遗留的房子里有什么问题,总之就是没钱换好房子,最后就兜兜转转去缩小了。

这里的设定挺有意思的,缩小之后由于资源消耗小,所以财产就相当于变多。

一个普通的上班族,只要缩小过去基本都是富翁。

这里其实可以展开的点很多。

老婆跑了之后就是颓废加放纵,不过也就放纵了一场派对,就遇到了越南女。

紧接着就是去挪威参观地下火种计划。

除了越南女的桥段有点轻松的笑点外,整个节奏其实又快又挺乱。

男主的选择也是莫名奇妙,想要去地下这个想法就很莫名奇妙,突然又不去了就更莫名奇妙了。

他和越南女的关系,与其说是爱情,不如说是一个没有人生目标没有人生理想的人被一个高执行力的人推着走而已。

所以说从最后来看,某种角度上来说,男主还是得到了救赎。

至少他找到了人生的意义,就是跟着女主的指挥走呗。

OK,中年危机这条线勉强算是通了。

那缩小的作用是什么呢?

整个后半段的剧情,从老婆跑了开始,就和缩小没有任何关系了。

颓废放纵遇到一个历经生死仍满怀希望热情的女子,想要拯救世界却发现拯救身边的点点滴滴也很有意义。

还算不错的主题,但是大家不是奔这个来的啊。

而且如果是这个主题,那前半段电影是干嘛的呢?

其实缩小这个主题可以发挥的空间非常大,电影里也或多或少地提到了。

比如正常人和缩小人之间是否是平等关系,比如缩小是不是真正能节省资源保护环境拯救人类,比如缩小是不是反而会形成新的剥削关系,比如这背后是不是其实有什么阴谋。

这些故事也许俗套,但都可以讲得很精彩。

但电影就是巧妙地把这些都绕开了,偏偏去讲中年危机。

关键是中年危机讲得也不好啊。

结论就是去当义工吗?

当义工当然是好事,但中年危机的我们至少知道当义工解决不了这个啊。

 3 ) 蜻蜓亦是神兽,渺小亦能添翼。

这部片子于我而言是一个巨大的惊喜。

一部荒诞的、深刻的、触动人的、珍贵的电影。

保罗与前妻的部分反而到片子刚开始不久就戛然而止了,接下来发生的故事像是一个浪漫的英雄神话。

剧情的转折从邻居的盛大party结束开始,遇见陈玉兰的那一刻,陈玉兰真的是很有魅力的女性,她的出场是那么平平无奇,可是后来保罗从真正找到自己意义的那一刻,这中间的每一步,陈玉兰女士无疑是他最大的推手。

情节虽然天马行空,可是让观众也做了一个美丽的梦,特别是船靠挪威发源地的岸边时,蒲公英的毛茸茸的种子像降落伞一样悬浮在周围,阳光打在巨大的叶片上,昔日小草堆也像热带雨林,透明的脉络映照着蜻蜓的光影,小昆虫也成了巨大的有翼神兽。

这些景色在缩小世界呈现出来的冲击,比那个世界里的豪宅城堡,更令人向往了。

在我看来,保罗一生有两次选择,一次是和妻子一同去做缩小术,从而迎来了短暂的孤独愁苦时光;第二次是他在就要跟随发源地的人们进入地下时,毅然在最后一刻回去找陈玉兰。

恰好,她也在等他。

这里还想浅谈一下陈玉兰,我想我和影片中保罗的感受一样,我之前从未见过这样的人,她是特别的,散发一种独特的女性魅力,敢于抗争,在缩小世界的贫民窟一样的环境里,也热爱着一切。

我觉得她身上有一种可贵,一直触动着、影响着这个世界,格子楼里面的世界,让它也变得生机勃勃起来。

在她初次领着保罗,坐着拥挤的大巴穿过黑暗狭长的通道,到了另一边贫瘠的世界时,很难想象这也是缩小世界里面存在着的面貌,其实也暗含了人想逃避一些东西的时候,一些不堪的东西也会一直存在,看不见的角落里,永远存在着穷苦、疾病,和死亡。

但是后来,我们可以慢慢进入陈玉兰的视角,即便是在发源地人民要进入地下世界去躲避世界毁灭的时刻,也愿意回到格子楼里去,去帮助那些被病痛、穷苦、和饥饿所折磨的很多人。

最后,这种决心也感染了保罗。

也让保罗明白了,不一定非要进入地下,才是意义非凡的事情,正像标题提到的,渺小亦能添翼。

听见了吗,渺小亦能添翼。

 4 ) 让人迷惑的豆瓣评分,但别错过了

刚看到这个豆瓣评分5.4分的时候,还是有点犹豫的,但是马特达蒙作为主角,主观上还是略微提升了一下预期的评分。

下午标记完想看,晚上就能看了,这点很开心。

开始实验室(开头的配乐挺好听https://music.163.com/song?id=5114005&userid=98966791)的那个装置,我以为是个火化炉,结果是个“微波炉”(后面陈玉兰照顾的那个生病妇女的丈夫就是因为操作人员没取下金牙,头爆炸了,这特么不是微波炉是啥,好吧,这只是个吐槽点)。

总之,在药剂和“微波炉”的双重作用下,实验成功了,可以缩小动物了。

看到这里联想到刘慈欣短篇小说集《时间移民》里面的《微纪元》篇,把人类缩小,减少能源消耗、环境污染,保护地球,从科幻的角度来讲,是个大胆又棒的题材,我理解不了5.4分是怎么来的。

接下来是缩小技术对社会的影响了,有一批人通过缩小技术去了隔离的“乐园”,男主保罗在“小朋友”的劝说及生活的压力下(换个大房子,不堪重负啊,贷款被拒了),参观了“乐园”,乐园仿佛是个天堂,人们可以过上奢侈的生活,而代价在正常社会几乎微不足道。

保罗夫妇动心了,变卖家产,准备缩小手术。

有一个场景很有意思,在酒吧举办离别酒会快结束的时候,有个陌生人来问保罗:你们缩小后还是正常人么?

还有普通的投票权么?

你们只是寄生在正常的社会上。

这个问题很犀利啊,微型社会与真实社会的关系与冲突。

这算是一个亮点。

在保罗成功的不可逆的通过“微波炉”浓缩完身体后,他老婆退缩了。

普通人在面对微型化面前的心理冲突显得很真实。

在只有享乐和接线员无聊生活中,保罗迷失了,他不知道微型人活着的意义。

直到碰到了陈玉兰,通过陈玉兰,接触到了乐园的另一面,所谓的乐园里还有贫民窟,还有饥饿与严重病痛,恶劣的卫生医疗环境。

乐园只是另一个社会而已,依然有阶级与贫穷。

在自身艰难的情况下,陈玉兰依旧通过自己的努力帮助别人。

后面到了挪威的伊甸园(最初的微型人社区),伊甸园里人们在研究员的领导下(他已经变成伊甸园里的精神领袖了,这里面又涉及到社会学和宗教层面的问题)将进入地底生活,这又是一个很赞的设想,通过地下的诺亚方舟来对抗世界末日的大洪水。

关于情节的内容赘述完了,回顾一下整个电影:微型化设想,正常人与微型的冲突,微型人的生存状态以及人类的生存发展方向。

电影的科幻元素十足,带来大量关于社会与人类的思考,简直不能更赞了。

缩小人生 Downsizing 获奖情况第74届威尼斯电影节 (2017)主竞赛单元 金狮奖 (提名)亚历山大·佩恩第75届金球奖 (2018)电影类 最佳女配角(提名)周洪第24届美国演员工会奖 (2018)电影奖 最佳女配角(提名)周洪第22届美国艺术指导工会奖 (2018)电影奖 最佳当代电影艺术指导(提名)第16届美国视觉效果协会奖 (2018)最佳电影辅助视觉效果(提名)第89届美国国家评论协会奖 (2017)年度佳片第23届美国评论家选择电影奖 (2018)最佳女配角(提名)周洪第22届金卫星奖 (2018)电影部门 最佳美术指导(提名)这样一部电影,居然只有5.4分,简直不可思议,以后对豆瓣的评分可以有选择性的参考。

 5 ) 一切都是命中注定

Downsizing是一部挺奇特的电影,科幻方面的构思挺有意思,但剧情的走向,特别是女主角,选的真是太大胆了。

从来没见过这样的情侣搭档 - 女主英文不流利+残疾+并非貌若天仙(这个有点主观)和一个中年离异白人男性的组合。

好像大部分电影都不敢这么写这么拍的,因为一个不留神就会落得“抹黑某种族”的口碑。

但这部电影里并没有抹黑的成分,而是真实地呈现了一种形态。

在这样的环境下,有这样一些性格的人们,会做出怎样的选择。

而我觉得这部电影,撇去科幻的题材,很真实。

Paul的性格,在电影开头就已经呈现给了观众。

他可以为了照顾生病的母亲放弃从医的梦想,回家乡照顾母亲。

而母亲对此并无愧疚之心。

可能被病痛缠身心有怨怼不甘,无暇顾及抒发对儿子的感激之情,之类。

无分对错,Paul对此也并不在意。

十年后,Paul下班带着给妻子的晚餐回家,听着妻子的抱怨,帮她按摩颈椎。

他习惯于照顾别人,而把自己放在比较靠后的位置。

妻子不耐于住他母亲留下的老房子,拉着Paul到处参观明显高于他们消费水平的豪宅,Paul也只是面露难色,依旧陪着妻子。

半夜起床算着账本希望能省下足够的钱来凑够妻子的梦。

但可惜事与愿违,他们并没有足够的积蓄。

所以他与妻子决定变小,来实现她对美好物质的需求。

但他的前妻是什么样的人呢?

很明显,从她中途离开手术直奔机场这个举动来看,是非常自私的。

连打一通电话让自己丈夫提前知晓计划有变的举动都没有。

并不是说自私不好,只是这种本质上的自私和Paul本质上的无私是格格不入的。

他们是不合适的。

她在机场接到Paul的电话以后说什么了呢?

她说你有没有想过我有多难受。

但问题是,他刚刚做了一个不可逆的手术,为了圆你的梦。

你竟然反过来倒打一耙说你难受,无语至极。

一年以后妻子寄来了离婚协议,分走了大部分的钱财。

于是Paul搬去了便宜的,隔音很差的公寓,做着接线员的工作。

本来打算过来和妻子过悠闲的养老生活的,但因为她的爽约,Paul一个人被困在了这个小人国世界。

然后Ngoc Lan Tran登场。

在前期,电视里就有播过这个英雄般的人物,所以当这个腿脚不便的女生一出现,我们就猜是不是真女主出场了。

她虽然英文不流利,但这并不妨碍她的强势。

虽然她自己也非常贫穷,但她仿佛有无限的能量去照拂到比她物质上更匮乏的人。

她的目的性是那么的强,强烈地感染了目的性几乎为零的Paul,让他为之赞叹和钦佩。

我觉得这就是他对她的感情的起点吧。

而她对他的感情自然是因为他孜孜不倦地关照着她的腿脚不便,希望能做什么来帮助她。

Paul一直以来就是这样的人,从他帮助母亲,前妻,和同事缓解他们的疼痛来看,他本身是不求回报的,只是不忍见其他人的suffering。

所以Ngoc Lan Tran认为他是个好人,所以她对他有欣赏和感激。

后面因为Paul本身的目的性为零,他很轻易地就觉得这帮科学家们说得有道理,我得跟着他们到洞里去,实现我的人生价值。

但Ngoc Lan Tran说,你不需要进洞就能实现你的人生价值,因为你是你,是个好人。

那些选择进洞里的人不需要你的帮助,外面的人才需要。

他们的这段对话真实地反映了Ngoc Lan Tran的性格,在救自己和救别人之间,她甚至连一秒都没有犹豫。

而Paul也在她的话中找到了自我肯定。

他不再觉得自己所做的那些“好事”不足为奇,他所作的事是有价值的,他是有目标的。

所以,Ngoc Lan Tran搬进了Paul的公寓,但他们依旧往来于贫民区与市区,为需要帮助的人们送去物资。

最后Paul回头看着大爷吃着他带去的晚餐,恍惚中定格了好几秒。

我并不知道他想了什么,但Ngoc Lan Tran的车喇叭打断了他的神游,把他拉回了现实,也许这就是他俩的关系吧,她像一根定海神针一样让他漂浮的人生有了主心骨。

他们命中注定会互相认可相互吸引,也注定可以相处相伴。

当然作为无神论的我对中间崇拜耶稣那段不感冒,但Ngoc Lan Tran作为穷人,笃信耶稣也是无奈之举,有点不忍苛责。

 6 ) 一部野心勃勃却没发挥好的稀饭科幻

都没法打上科幻的标签……比起SF里的文,这部简直像野心勃勃却没发挥好的稀饭科幻。

先是人生在世不称意,不如缩小来试试!

接着没想到老婆那么在乎剃眉毛,剃了一半跑了😔 马特达蒙的变身财务自由梦想破灭,又失去了行医执照,只能苦逼d接电话为生。

字幕飞一般到了一年后,头发眉毛重新长了出来。

我还以为他得大变身了,毕竟人民也想看看这个微缩世界里的新生活啊(」゜ロ゜)」 结果又TMD起了新变化,南极乙烷泄露了,世界就快毁灭啦!

大家这下忙着缩小也来不及了,只有1/3的人口能缩成功,不知道当中有没有他前妻?

回来说小世界,中年失意男认识夜夜笙歌的新邻居,本以为会有醉生梦死或其他变化,结果NO!

套路是认识了邻居家的清洁工,由于ZZ异议被强行缩小的越南女。

话说三金可不能得到这技术啊,否则真不敢想象南边会变成啥样😳 越南女用一口BABY ENGLISH趾高气昂d吩咐呆蒙干这干那,理由就跟查理布朗似的,U're A good man 这种话只有SNOOPY有资格说吧!

然后莫名其妙的呆蒙打算为了人类存续去地下生活了,越南女BLABLA了一通后,这人走进地下隧道,发现得徒步上坡11个小时,马上崩溃了😔 真像他邻居说的,啥事也做不好的颓废中年……在最后一秒逃回熟悉的小世界,和越南女去发扬人道主义精神,关怀当下各族人民去了……哦,HOLY SH*T!

这故事真TM峰回路转,绝不套路!

你TM就不能好好讲个小世界对大世界的影响,比如失去选*权,从人类变成锡兵娃娃之类的!

再不然,光拍拍预告片里的小世界轰趴也好啊!

在可乐瓶上开个酒龙头,大家抱着块橡皮垫冲浪🏄🏿 有那么多方向可供畅想,结果给我拍出来这个?

就像一段作者写着写着,中途拍了三次脑袋的世情公号!

最后还强行升华了一刚……只能说,呆蒙以供哀思,洋葱以供哭泣🤐

 7 ) 无疾而终半途而废莫名其妙浅尝辄止

亚历山大·佩恩片中来自内布拉斯加州奥马哈市的中年白人男子又要中年危机了!

不过与前作们不同的是,这次有两个更劲爆的大背景设定:人类由于人口过剩糟蹋地球已经快要灭亡了!

人类发明出了(不可逆的)缩小术可以让人进入物美价廉的小人国生活!

印象中这是佩恩第一次涉足科幻题材,有这么一个天才的想法着实是吊足我的胃口。

只是期望越大失望越大,此片扎实的证明了佩恩的小文青和小温情还驾驭不了宏大的主题,各种无疾而终半途而废莫名其妙浅尝辄止。

其实两大设定的高潮——缩小手术和邪教狂欢——都很有创意,只是不成体统,不见方圆。

愧对呆萌和瓦叔的亮眼表现。

 8 ) 微小的人生也是现实的翻版

今天国航影院选片没有太多纠结,翻了第三部就看到这个马特达蒙主演的《缩小人生》。

电影开篇就彰显出科幻的色调,满屏的白色实验室,10公分的人物给巨人们演讲缩小人生将如何拯救地球。

突然发现,原来挽救世界末日还有如此的童话手段。

导演突然笔锋一转,揭示自愿选择downsizing的人们其实是为了逃避巨人世界的巨大经济压力,是为了追求享受1元钱能放大1000倍的富贾生活。

男主被缩小手术前临阵脱逃的老婆无情抛弃,在小人国里开始寻求迷失的自我。

影片通过微小世界的生活讽刺了美国现实社会问题。

美国中产阶级其实正被债务压的喘不过气,乌托邦世界其实同样也会有贫民窟,科学家们忽悠的世界末日其实是邪教学说,嘴上说为了拯救地球的精英其实是为了满足私欲。

不知道是不是为了中国市场,编剧选择了一个政治避难的越南女主,集装箱逃难生病,悲惨被截肢,却赢得了男主爱情(这个情节真是槽点),来满足政治正确的白左价值观。

飞机降落没看完结局,感觉7分还是有的,豆瓣5.5不知道是不是因为越南女主人物塑造实在太生硬,无法满足豆迷们柔软文艺的心[机智]

 9 ) 老公只有10厘米怎么办?

《缩小人生》中,主角整个人被缩小到了10厘米出头。

于是,爱人忍痛与他分手。

电影还没上映的时候,本片的科学猜想就让我想到了刘慈欣的科幻小说《微纪元》。

如果有一天,全世界的科学家得出一个相同的结论:18000年后,太阳将要发生一次短暂的能量闪烁,届时地球的温度将降到零下110度。

那么,这18000年内,我们需要做些什么,才能让子孙后代存活下来?

这是《微纪元》中的剧情。

面对这样的大灾难,人们想过星际移民,但是可行性太低,凭借大灾难前一个世纪的宇航技术,连移民千分之一的人类都做不到;人们想过移居到地层深处,太阳能量闪烁后再出来,但这不过是拖长死亡的过程而已,大灾难后地球的生态系统将被完全摧毁,人类无法生存。

最后,一位基因工程师产生了一个想法:如果把人类体积缩小10亿倍将会怎样?

于是,12500年后,这个想法变为了现实,人类可以缩小至10微米左右,只相当于一个细胞大小,但其身体的结构完全不变。

他们的体积缩小了上亿倍,生存能力也增强了上亿倍。

比如一听罐头够一座城市的全体居民吃一两年,而罐头盒又能满足这座城市一两年的钢铁消耗。

随后,他们用5个世纪的时间,在底层深处建造了几千座超级城市,每座城市是一个直径2米的不锈钢大球,可居住上千万人。

大灾难后的四百年,他们回到地面,建立起了人类的新世界……《微纪元》毕竟是科幻小说,自然也有不符合科学依据的情节。

但也正是因为科幻小说中的想象力天马行空、异想天开,才吸引了大量科幻迷。

《缩小人生》并非由《微纪元》改编,但是题材、剧情非常相似。

一项技术的问世,使有机物的细胞级的维度可以降低,比例大约是2744:1,可以将一个1.8米的人类转化为12.9厘米高。

这样一来,你能量消耗更小,吃得更少,需要的住房面积更小,一部手机对你而言是一块电影屏幕,甚至以前不敢想的别墅、钻石、游艇都变得触手可得。

《微纪元》中有这样一段话:全球的电视上都出现了一个教室,教室中有三十个孩子在上课,画面极其普通,孩子是普通的孩子,教室是普通的教室,看不出任何特别之处。

但镜头拉开,人们发现这个教室是放在显微镜下拍摄的。

《缩小人生》中,提供缩身手术的“悠闲境”公司,拍摄的宣传片也是类似的手法。

悠闲境的一位业主杰夫在豪宅前做了一个自我介绍,表面上没什么特别的,下一个画面告诉我们,他和豪宅都是2744:1的缩小版。

杰夫有花不完的钱,妻子也不用工作,每天的日常就是打网球、按摩、和闺蜜吃美食,然后去珠宝店采购。

她买了一条钻石手环,一对钻石耳环,以及钻石项链,一共只花了83美元。

然而杰夫假装很“生气”,因为83美元是他们整整2个月的食物预算。

正常人要工作几十年才能买得起一套豪宅,但如果你去做缩身手术,就会轻松许多。

只需要6.3万美元,你就可以在悠闲境买一套至尊级豪宅,庄园等同于6000平米,房子等同于1100平米。

而15.2万美元的资产,在悠闲境等同于1250万美元。

于是,财政紧张的保罗、奥黛丽夫妇决定去做缩身手术。

可是,手术前奥黛丽却临阵退缩了。

就这样,只有保罗一个人做了缩身手术,变得只有10厘米出头。

不得不说电影的想法还是很有趣的,但是口碑并不好。

豆瓣5.4分,IMDb 5.7分,烂番茄新鲜度50%,均分5.7,烂番茄观众指数23%,均分2.1/5。

类似的电影有很多,比如《格列佛游记》《别惹蚂蚁》《蚁人》《亚瑟和他的迷你王国》等,但《缩小人生》选择了最差的那种方式。

首先,电影剧本的问题很大。

电影的剧情简介是这样的:在《缩身》中,亚历山大·佩恩描写了一对财政紧张的夫妇,为了节省开支他们决定“缩身”——把自己变得更小,这样日常消耗也就少多了。

然而在缩身开始前的最后一秒,妻子退怯了,只有丈夫进行了缩身。

由此带来的结果是,迷你小丈夫(马特·戴蒙)与妻子在很多方面开始出现不和谐,夫妻关系陷入紧张。

预告片也是类似的剧情走向。

然而正片中,保罗和奥黛丽仅仅是吵了一架,之后奥黛丽就再也没有出现了,对“夫妻关系陷入紧张”的拍摄并不深入,蜻蜓点水,浅尝辄止。

要么你就把夫妻的矛盾拍好,要么你就去掉。

电影花了40分钟为缩身手术做铺垫,后面就完全进入另一个故事了,断裂感非常严重,感觉前半段是一个故事,后半段是一个故事。

而且后半段关于陈玉兰的故事也没有讲好,剧情混乱,三观扭曲,深度、内涵更是流于表面。

按照《微纪元》的说法,没做缩身手术的叫“宏人”,做了缩身手术的叫“微人”。

小说大概是这么写的,宏人和微人爆发了一场世界大战,看似弱小的微人其实战斗力更强,因为宏人看不见微人军队的调动,而微人可以轻而易举地在宏人眼皮底下腐蚀他们的计算机芯片,甚至带着激光钻头空降到宏人的视网膜上……寥寥几句就打造了庞大而清晰的世界观,冲突强烈,矛盾深刻,画面感极强。

要知道,《微纪元》可是刘慈欣在1998年发表的。

《缩小人生》比《微纪元》晚20年问世,但对宏人和微人的冲突刻画得太浅薄了,除了酒吧里有人说“微人的选举权应该权重更低”之外,几乎没有更深入点、更建设性的探讨。

你会发现,保罗手术前后,除了住了大房子之外,基本没什么变化;而电影后半段的微人生活,和宏人生活也没多大区别,没有多少微人和宏人的互动,浪费了一个好想法。

这感觉就像写作文的时候,开头想要写得很有深度,结果写到一半就写不下去了,最后草草结束,结果得分反而还没有那些常规套路的作文高。

这也是为什么《缩小人生》作为一部试图冲奥(但是颗粒无收)的电影,明明立意很好、想法有趣,反而口碑还不如同类型的商业片。

其次,电影有政治正确的意味太浓。

电影中,保罗身为一名白人,和一位残疾的越南女性谈了恋爱,感觉是强行让他们产生一段爱情戏。

更何况,这位叫做陈玉兰的女性还曾因为政治问题被抓进了监狱,然后越狱后偷渡到美国。

似乎,电影是想告诉我们,进了监狱的也不一定是坏人;或者说,虽然我犯罪、入狱、越狱、偷渡,但我是个好女孩。

这样的女孩也有追求爱情的权利,我们应该给她一个机会,和她谈恋爱、成立家庭。

这种价值观未免有点扭曲了,正如某位明星曾呼吁我国接受难民,遭到网友的严厉批评。

有些极端白左份子,提倡“用身体抚平难民的身心创伤”,鼓励人们和难民发生关系,并将此当做宽容的标志。

这位白左还毫不隐晦地说她和未成年难民们发生关系,说“这没什么好指责的,而是在帮助难民者中已是在践行的实际。

不管怎么说,起码可以给‘寻求保护者们’较近的‘亲密感’”。

《缩小人生》也差不多是这样,其传达的思想太刻意、生硬、强行,甚至恶心。

白种人和亚裔谈恋爱是很正常的,但把这位亚裔塑造成政治犯、越狱、偷渡、残疾、清洁工,而且生活如此艰难还不忘初心去帮助他人,就是矫枉过正了。

设计的痕迹太明显,为了政治正确而政治正确。

除此之外,电影对人物塑造也是如此。

保罗本来是学医的,同时也想成为一名医生,但为了照顾母亲不得不放弃,选择了一份屈才的工作。

他来到悠闲境后,不享受他的大别墅,不享受他那等同于1250万美元的巨款,反而去帮助陈玉兰,帮她按摩脚、背她上楼,帮她打扫卫生,甚至放弃活下去的机会选择和她一起等死。

他放弃求生,转而去帮助贫民窟的穷人,更是圣母、刻意到了极点。

这就无关缩身手术了,无非是科幻外皮包裹的都市片,讲述一个圣母爱上另一个圣母的故事。

去掉缩身的主题也不会有多大影响。

而陈玉兰一副“我弱我有理”的姿态,强行让保罗帮忙治疗室友。

她没教养,保罗帮完忙,她就说累了,要赶他走。

她不懂礼貌,保罗帮他打扫卫生,她还说话很不客气。

她文化水平低,说话粗俗,张口就是fuck,而且她不觉得这有什么问题。

她愚昧无知,不相信科学,和杜尚一致认为科学家是邪教。

尤其是导演编剧安排陈玉兰把富翁家的药、剩菜带走,强行把她塑造成社会底层;她不顾自己永远为别人着想,未免太圣母;她对每个人都很好,然而唯独对男主很蛮横。

只能说导演编剧太恶心了,强行给陈玉兰这样一个人设,然后强行安排保罗爱上她。

陈玉兰根本没有任何值得保罗喜欢的地方,保罗爱上她和“霸道总裁爱上我”有什么区别?

当然,还是有区别的,“霸道总裁爱上我”最多无非是高富帅爱上普通女生;像《缩小人生》这种,千万富翁爱上身为清洁工还残疾的越南难民,讲真,晋江文学网都不敢这么写。

前段时间,《星战8》让女性亚裔和男性黑人组CP,我以为下一部顶多拍个信仰伊斯兰教的女性亚裔难民和做过变性手术还吸毒的女性黑人谈恋爱,没想到《缩小人生》比我还狠。

我还是太年轻了,年轻限制了我的想象力。

难怪设定如此有趣,口碑却全面崩塌,毕竟为了政治正确也是碧莲不要了。

 10 ) 其实这是一个悲剧电影,讲述了失败的人哪里都失败

性格决定人生,男主这性格就注定了总在退让,总在失败。

以为是个科幻电影,看到男主终于变成了微型人,心想这下可以享受大房子和荣华富贵了。

结果,老婆走了,离婚了,还得去工作。

跟以前一样的生活。

遇到越南妹完全被pua了,被控制住了心智,哥们你变小是为了享受生活的,不是为了做救世主好吗?

男主在现实生活中混得差,所以想退一步走捷径变小来实现财富自由,走上人生巅峰,有点像从发达国家移民到不发达国家的那意思,结果没混好,看到了微型社区的阴暗面,突然变成了圣父听从女主的命令到处帮助别人。

最后有了机会跟随科学家到地下生活,选择了回到女主身边估计导演是想说,男主成长了,不再因为不满现在的生活再一次逃避再一次退缩了,选择帮助当下的穷人。

一个科幻片题材,拍成了苦逼片,后面还以为在看我不是药神,人间有真情人间有真爱

《缩小人生》短评

哪有那么不堪

7分钟前
  • 小石匠
  • 推荐

最有趣的地方就是前半程的心理纠结与整个缩小的全过程,如果耐心放到对整个缩小世代的社会场景生态描写与人类社会之间的微妙关系或许会更能把后半段的水准提到平衡的角度上,但是导演可能想表现的太多导致越跑越偏,一下子就索然无味了。

9分钟前
  • kingkongofkhan
  • 较差

其实进入缩小世界后还是挺有趣的。本来纠结的中产,缩身是助推,让他们踏入上流社会;而对于第三世界的人来说,缩身是惩罚,是偷渡的手段,是无论身子多大都要给人刷马桶的宿命。这个故事要是从越南女的角度来说应该会更好吧。可惜,佩恩或许也知道自己没有那个视角,于是也只能拍成白男自我救赎了

12分钟前
  • 米粒
  • 还行

7.9/10 周小姐搶光嗮戲!!

13分钟前
  • 影毒肥佬
  • 推荐

缩小其实是个很好的科幻点子,完全可以挖掘更多,比如大人和小人的经济、权力平等啥的。本片一开始还蛮好看,到后来却是有点跑偏,去到了感情线,更要命的是缩小还没讲彻底,又在讲诺亚方舟人类物种避难了。好吧,所谓贪多嚼不烂。

17分钟前
  • 地铁里的季风
  • 还行

想说的太多结果什么也没说好。当年自己因为面试CAA的工作先读的剧本没看成片,给了差评,后来就没CAA的信了,他们大概是觉得这家伙以为自己是谁,敢说Alexander Payne的剧本的坏话。看了电影成片以后确实觉得不管执行力有多么好,剧本上的问题是没办法后期解决的

22分钟前
  • 爱幻想的小孩
  • 还行

具思想实验性质,不是搞笑或猎奇的取向,美国人有八种炮啊,中规中矩还是可以的。

25分钟前
  • 陆钓雪de飘飘
  • 还行

马达是在糟践自己。无剧情,无逻辑,越南妹表演夸张令人作恶,政治正确,环境,能源,末日,移民等等诸种cliche东拼西凑得N不像,马达全程都不知道自己在做什么的感觉,就像一个机器为了表演而表演。缩小后的生活与正常人完全无差,那缩小的主题意义又是啥?开始前还充满期待知道越南妹的出现。

28分钟前
  • 异形
  • 很差

这片子前后割裂严重,也没讲夫妻关系,权当看个喜剧片了。

30分钟前
  • 一起吃地瓜
  • 较差

对抗消费主义的缩水小人国计划,科技难以改变阶级固化;一事无成的中产赤脚医生在新世界与旧世界的交界,寻找人生意义。What kind of f#ck you gave me? 真是左右不讨好的切入点,但科幻世界观其实建立得蛮有趣。对大多数中产知识分子来说,这可能才是世界末日的样子:not with a bang but a whimper

33分钟前
  • kylegun
  • 力荐

我喜欢导演的脑洞。小人国是有趣的母题。你愿意为了环境保护而缩小到2000分之一?但缩小的族群和大人就形成了新的二元对立。这是个悲剧吧。导演挖了个好坑却,没有盖上好土。P.S. 有个AV是同样的主题,不过拍得很好。

38分钟前
  • 我是小狗
  • 推荐

虽然,但是。我看的译名是《谁缩小了我的老公》,还以为是个奇幻家庭喜剧,没想到是个……科幻……?前期铺垫这么长我就开始傻了。另外,最后那个是爱情吗?那明明是不想走十一个小时的懒惰。😅

43分钟前
  • 牧三洵
  • 较差

这片子就当个喜剧看看就完了,剧情什么玩意儿,白浪费这个设定。完全没有宣传的夫妻关系什么事,前面还在讲人到底应该过什么样的人生这种问题,后面突然上升到人类平等和谐和未来发展,不如阅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44分钟前
  • Rocrw
  • 较差

最后变成了一个“我是谁”的故事还挺好玩的,可惜收尾得十分勉强。制作水平很高啊,从穿过通往变小手术的甬道开始视觉奇观。

45分钟前
  • 阝女
  • 还行

呆萌中坑遭罪人生记录 / 佩恩导演我能微微感受到你想表达什么,但这次,你好像真的有点随意 / 前中后割裂的节奏与镜头 / 题材脑洞本身其实发挥空间很大呀,做个10集电视剧岂不很好

50分钟前
  • Pandy
  • 还行

真是浪费题材哇。

51分钟前
  • 口袋_肥力士
  • 还行

1:33:48的箭头我能笑一小时哈哈哈哈

53分钟前
  • MayThe4th
  • 力荐

前半段感觉这样一个世外桃源就像是一个白日梦一样美好 不去想所有的弊端 后面是在看不下去了 因为那个越南女的好恶心好粗鲁 男主为什么跟哈巴狗一样 求着帮助她呢?

56分钟前
  • 喃就是喃
  • 力荐

明显ambitious,可真不好看啊

58分钟前
  • Redux
  • 较差

这个创意并不新颖,刘慈欣有两个短篇说的就是微型人的世界,科幻迷应该会喜欢看到这个创意的电影化。让人失望的是具有欺骗性的预告片说的只是这个电影的前四十分钟,后面的故事和预告片完全无关和微型人也无关,就是一个loser中年危机的闷片。

1小时前
  • 七姐Clau☁dia
  • 很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