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和人在被相貌和性格吸引前,是被什么所吸引呢? 是气息." 在电影《东京铁塔》的开头,40岁的史诗对18岁的少年透说。
她是他妈妈的朋友,有丈夫,有钱,有闲,而且依然美丽。
史诗一直觉得少年对她的迷恋只是暂时,总有一天这样的露水姻缘会随着他的长大而消失。
可是三年过去了,透对她的爱只增不减,他不再满足于每礼拜三下午等她的电话,“我不想只做你的玩具!”他要和她正大光明地交往。
史诗委婉但坚决地拒绝了。
理由很充足,富有的丈夫,可畏的人言,还有他们之间二十岁的差距。
痛苦的还有丈夫。
他早就洞悉了妻子的外遇,却从未说破。
因为爱她,希望她会回头。
直到一天,他愤怒地挥拳将透打落到水池中,大声责问:“当你30岁时,她已经50岁,当你40岁时,她已经60岁,你还会爱她吗?"我想透大概自己也不知道以后会怎么样吧,但现在的一刻,他很爱她。
浑身透湿的透在众目睽睽下伏在史诗的膝盖上请她和他一起离开。
她的心颤了颤,还是拒绝了,“我不要坏了的玩具。
”透终于绝望地远走他乡。
史诗才发现她的心魂也随之离开了。
史诗的扮演者是日本著名的影星黑木瞳,她还出演过另一部很出名的电影《失乐园》。
现实中,她不仅事业成功而且家庭幸福。
有人说这个被称为日本最美丽的家庭主妇的女人有一种既贞节又放荡的气质。
我喜欢她扮演的《白色巨塔》中财前的情人花森,一个爱得再深也很清醒的女人。
爱情是不是该有条件呢?
我觉得有。
开始的激情过后,“条件”很大程度上决定今后相处是否能和谐长久。
不过如果总是苛求条件的匹配,也许一辈子也不会有不顾一切去爱的经历。
在世为人,也算白活了。
整个电影中其实最让我感动的人是史诗的丈夫,他把签好字的离婚协议交给早已失魂落魄的史诗,爱她,所以还是决定放手。
在影片的最后,有情人终于得以在巴黎的落日余晖中相拥而吻。
完美的结局。
但也就是当个电影看吧。
可是史诗最后对透说的一句话,还是让我心生微微的感动.“就算你明天就改变主意,我还是会爱你。
”
年龄差被扭曲而诠释得如此美好,使得即使本身认为姐弟恋是有问题的人,都变得无比向往。
更何况那些有过经验或者深陷其中的家伙呢。
透很执著,除了必要的出行和耕二碰面之外,几乎都在家里度过,并且都呆在自己的屋子,唯一的期待便是电话铃声的响起伴随着诗史的问候。
他从不主动打电话给她,那个大他二十几岁且是母亲朋友的女人。
她有自己的事业和家庭,并且为这些也在忙碌着,这给透产生的感觉好像是无所事事的自己随时随地候命等待自己想见的人准备来见自己。
说不清楚这样是否是一种堕落,但自己似乎无法从这一切中脱身出来。
他的心里只有一种想法,他想和这个女人一起生活下去,就算不能生活在一起,也要一起活下去。
他可能并不知道今后的自己路该怎么走,家境较好的他可能也没有机会去考虑过这样的问题,但在此刻他只想和她在一起,即使这是一种堕落。
耕二从外表上看较透更为讨女孩喜欢,可是他本人却并不因此经常招惹同龄的女孩。
从高中开始他就发觉自己似乎对成熟的女性更为吸引,用他的话讲,就是上了年纪的女人成熟、性感、并且天真可爱。
他并不知道现在的男生援交一次的价位是多少,他也并不是想让喜美子给他钱,这让他感觉自己像个路上随随便便就能陪伴女人的玩物。
他喜欢喜美子。
她的笑,她的哭、她气愤的模样、她受尽委屈抱着自己寻找慰藉的样子,这一切都能让耕二从心里由衷升出一种拥她入怀的冲动。
唯一受不了的可能是她对自己越来越多的需求和由妒忌生出的猜疑。
耕二有一个同龄的女朋友,但他喜欢她的程度不如对喜美子,可能只是出于需求的考虑,但又不忍拒绝女朋友的爱。
以至于在酒吧里,女友看到喜美子的出现哭着离开时,耕二并没有移动脚步。
当喜美子离开,他同样没有追出去,却是因为复仇者的一次本垒打。
喜美子不喜欢咕噜肉,和不喜欢已经没有感情的丈夫一样。
在这个没有生机的家庭里,自己憋屈的时间已经够长。
和耕二的相遇,似乎是对这种没有激情生活的反抗,时间越长越觉得对家庭的疏远和愧疚,这让自己一直处于矛盾之中。
本来想用钱来简化这样的感情遭遇,却意外发现是自己在感情漩涡中陷得无法自拔。
想见的人不能一直在一起,只能用另外一种形式来作为心理的解脱。
在酒吧摊牌事情后,隔了很长的时间,耕二发现弗拉门戈舞蹈演出的海报上的喜美子,捧着花坐进了难得一入的艺术殿堂。
同样难得的是喜美子的丈夫和婆婆,巧的是他们就坐在耕二的旁边。
这一切被在舞台中央演出的喜美子看在眼里,而当她开着车追出来却又看到耕二的车上坐着别的女人,这让自己无法容忍。
于是她用撞车来发泄自己最后一次对耕二的怒气,只是想听到耕二亲口说出的分手这两个字,虽然自己这个时候都还不忍心离开这个小她这么多的男人。
但是她决定了要自己一个人勇敢下去,用时间来抚平记忆的创伤可能是一个好的办法。
诗史是一个每个男人都想拥有的女人,姣好的脸庞、匀称的身材、丰富的经历、成功的事业都造就了她的现在。
丈夫很爱她,但是她却对丈夫无法再拥有以前年轻时的情感。
她不想回到家的时候是空无一人的感觉,这让自己经常会感到无助和失落,这可能也是两人结婚的一个理由。
她没有想过和透今后会怎么样,现在的自己什么都有,这让自己有一种满足,她还不想破坏这一切。
和透早就计划好了在别墅度假,但半夜里丈夫的突然而至打破了这份甜蜜。
进而数月后在一次晚会上的现实降临,将透和诗史从一种虚拟甜蜜却极度脆弱的生活中打落。
背水的压力无比巨大,如何抉择面前的路这个问题却是现实要解决的。
如果没有透的来电,可能诗史也没有勇气冲出门去,奔向两个人共同看得到的东京塔。
虽然她知道透并不在那里,但是这样可以让两个人的距离更近。
她一直跑着,直到没有气力继续奔跑一下瘫软倒在了地上,东京塔可望却不可及而离家却又是太远了以至于无法再回头。
巴黎同样有塔,那是埃菲尔铁塔。
结束了在日本的事务处理后,诗史来到了巴黎,虽然之前因为生意上往来这个城市已来过多次。
但是这一次却是不同意义的,她来到了之前从未到达的车站。
她没有抱有太大的期望,也许透在巴黎已经淡忘了自己,年轻自然会对一些事情想的开,这也可以理解。
更何况自己虽然是一个人,但透还有家人。
所有的疑虑在看到了透的画作时都被打破了,自己并没有从透的心里消失,反而愈加清晰,这让诗史欣喜不已。
电影的最后,透和诗史的拥吻场景揭示了这场跨越年龄和批判的爱情以另外一种形式结尾。
影片字幕表过后一幕场景被定格在荧屏,那是一间屋子墙壁上的长镜子,镜子里出现的是东京塔,夜晚的东京在光明璀璨的东京塔的映照下无比美丽。
博客链接http://blog.sina.com.cn/s/blog_62e1765e0100flqv.html
假如一个女人不再年轻了,心里还有隐隐的痛,无处说,那么应该考虑去跳弗拉门戈舞。
有一个弗拉门戈的术语“duende”,它主宰了演唱者与听众之间的沟通,即便是在表达快乐的情绪,演唱者也能传达深沈的情绪,令人动容。
西班牙诗人Garcia Loca说,duende只能发现于“放逐的最深处,灵魂里最后一个鲜血四溅的房间”。
我没想到在这个婚外情的电影里,弗拉门戈竟然会出现得如此惊心动魄,如此悲凉。
生老病死的哲学命题太抽象,情爱却具体到了体肤和心,再去领会什么叫做“放逐的最深处”竟是可行了。
有很多迟迟没有结婚的女人,在犹疑、或在否定爱情。
另一种女人早早就结婚生子,忙碌完婚姻,还有大把的岁月用来犹疑、或否定爱情。
丈夫和家如同万无一失的港湾,象征了自己的身份、却不是完整的自己。
其实爱情只能是用来认识自己的。
别无他用。
甚至无法让人幸福。
甚至根本没什么奇迹,乍一看,都是说了一百遍的老式故事——过着平淡生活的太太爱上了年轻男子。
江国香织写出《东京塔》来,社会就震动了。
日本社会说完了正常的恋爱,又说完了援交,现在,由一个中年女人挑起事端,说起了女人和少男的性和爱。
太多的全职太太都那么美,又那么闲。
同样,20岁的大学男生一样美,一样闲。
爱情滋生的元素都有了,却偏偏落进了不伦的陷阱。
黑木瞳一如既往的优雅深情,且善于沉默。
她不止一次出演幸福少妇,且被婚姻外的感情所诱惑。
电视剧《好想谈恋爱》里面,黑木瞳是矜持的、怀旧的、甚至有点俏皮的。
但《东京塔》里,她演的诗史却是那么辛苦地掩饰和21岁美男子阿透的恋情,几乎显得放肆。
而透,这个有着音乐家气质的美少年,将人生中最美好的三年都用来等待有夫之妇,他在黄昏中等待电话响起的时候,CD里播放爱人最爱听的马拉第九首,穿她喜欢的衣服,却一次也不可以主动去找她。
“这感觉不像是恋爱,而是失去。
”他这样说着,随时作好永远不再约会的准备。
因为对方的爱是收敛的,他就更要释放。
所以这份感情绵延不绝,看过了雪花,下一次见面却已是樱花飘飞。
都说“等待”是情人要遵守的爱情规则,但被等待的那个人也是在苦苦的等待之中啊!
诗史和透都在极度忍耐中拥有了爱情,但这样痴迷的事情是掩藏不住的。
当透的母亲、也就是诗史的好友终于将香槟洒在她身上脸上,她没有任何反抗。
她和太多女人一样,因为不善于叛逆,而总在摇摆之中。
另一对恋人也许不够唯美,主妇喜美并不漂亮,琐屑地生活着。
与她交往的男孩耕二君曾有名言说:和年纪大一点的女子交往有两个好处,一是懂得温柔,二是经济状况良好。
但偏偏,是这样一个主妇被点燃了。
弗拉门戈舞是20岁女孩子跳不出来的美。
人生需要悲和愤才会有力量,要明白了安定和老去的矛盾、孤独和憧憬的矛盾,才会跳得出感人肺腑的弗拉门戈。
正如耕二君看到分手后的喜美竟然变成舞台上明艳动人、声势强大的舞者,才终于被震撼了。
年轻男子放肆不羁的爱让年近40岁的女人突然找到了自己热情的出口,最终,年轻男人也无法再忍受幼稚无聊的拍拖游戏。
他第一次茫然而确定地知道,自己爱的女人是“天真而热情的”。
恋情的开始是盲目的游戏,结局却是人人发现了新的自己——这恐怕就是爱情的定义了,并不是保证抵达幸福的途径。
从某种角度来说,虽然透和诗史的结局是美好的,但总觉得,这是电影编剧的一片好心而已,是可以切去的、童话般的结局。
《东京塔》,讲述年过三十五的少妇和二十一岁的年轻人之间的不伦之恋,主角配角各一对。
透和诗史这对男女主角,优雅美貌,依恋缠绵,痴心不悔,最后克服种种不安和矛盾抛下一切拥抱在一起——在那一刻,他们是云端上的天使,把整个尘世踩在脚下,完美之至。
而为了与这云端之上的完美相对,作者又塑造了耕二和喜美子这一对尘世中的配角。
如果用星座来描述喜美子的个性,那一定是火相,狮子或射手,燃烧起来便无法阻挡。
她有着这样强烈而直率的个性,却同时承担着无趣的婚姻和外遇的负罪感。
因此,在恋爱这条几乎是唯一的出路上,她必定会像火山般的压抑不住,要求对方对自己全心全意。
而耕二高中时就有勾引人妻的劣迹,有着同龄的女友却还是缠上了喜美子,从未被任何女子栓住过。
和痴情专一的透不同,他知道总有一天会分离,所以从不考虑未来,一边和喜美子约会,一边和女友继续交往,最后只能和两人都结束。
不肯付出自己的耕二,到最后才明白真正喜欢的是什么样的女子。
但不论怎样,二人对待感情的态度早已注定了不可能有结局。
比起那一对缠绵悱恻的完美主角,我更认可喜美子和耕二之间属于尘世的这份真实。
当分手后的耕二,去看喜美子表演的弗拉明戈舞后,开着跑车对新女友说,自己所喜欢的是天真而热情的女人。
那一刻他想到的是喜美子,一丝眷恋。
然而就在此时,喜美子戏剧化的出现,开着车从后面撞耕二的跑车——那一刻我突然明白,她和我多么相似。
火相女子的离去,从来拖不到感情耗尽的时候——哪怕忘不了,哪怕恨得去撞他和新欢乘坐的汽车,哪怕要哭着告别,也终究会告别。
他们没有在一起,但就算抛开一切在一起也不会幸福。
当透和诗史成了跨越银河的牛郎织女,耕二和喜美子则成了在人海中辗转擦身而过的情人,从此相见不如怀念。
或许是为了平衡作品的现实性,作者终于在结尾透过法国房东告诉诗史,年龄悬殊的爱情,幸福难以维持到最后。
可是诗史还是微笑着去寻找透,可是透还是对诗史的丈夫说就算诗史年老也会和她在一起——天使们在云端之上歌唱,唱得如此美,美得不真切,落不下一滴眼泪。
换了任何女子,有了透这样痴心且完美的情人,只要不是离了丈夫便活不下去的,一定会选择透,可诗史始终犹豫退缩,把所有的等候和无奈留给透一人承担。
于是故事在暗处有些变了味道,透的付出和隐忍显得百般委屈。
而诗史的出众,也仿佛并不在于决心离开成功的丈夫和舒适的生活,而在于成功的让透认定此生非其莫属。
她并非没有独立生活的能力,只不过是到了即将失去透的时候才肯迈出那不算艰难的一步,然后优雅的说着法语,毫不费力的在巴黎找到等候自己的男子,有天使眷顾的爱情真是幸运之至。
但平凡主妇喜美子又能如何呢?
面对耕二这样的情人,纵然自己想要投火,对方也会抱着别的女子不接电话——两个人都不完美,所以异常强烈的碰撞,短暂燃烧火花四溅,然后也只能倔强而突然的分手。
看到那骄傲轻浮的少女拦在面前横加指责,只能是一个耳光。
值得欣慰的是,喜美子内心的火焰,就算没有耕二也不会熄灭。
她会继续跳弗拉明戈,直到一切都改变,直到一切都结束。
因为分手的对象是耕二,注定不会在一起的人,所以我想,她不会遗憾。
其实无所谓禁忌或不伦,相爱或者分离,一切本是自然。
只是有些注定在云端之上绽放,有些注定在泥尘之中喘息——至于那些说不清喜或悲的结局,反倒不重要。
說情慾絕對比不上失樂園,所以我願意把這部電影理解為愛情片。
兩對姐弟戀,開始都是互相玩一玩,不想,感情介入了。
這時就出現了兩張網,一張是婚姻,一張是感情。
同樣都是束縛,不易掙脫。
幾個人就在裏面掙扎。
最後,一對散了,散得藕斷絲連,另一對在巴黎結合了---即使知道再過幾年你也許不再愛我,我也會愛你。
既有愛,有欲,也有人掙脫不掉的無法主宰自己命運的蒼涼。
很喜歡的一部日本電影,沒有了所謂的傳統給人的感覺更自在,更人性。
黑木瞳比失樂園還要漂亮,拉丁舞給人的感覺很專業,讓人感到日本的文明程度。
已經很久不看日本電影了,因為上一次在小津電影裏感到的那種讓人沈悶的儒家思維。
這部電影一點都不儒家,很難得。
没办法 很吃这一种氛围即将去东京之前看了这个 被执念捆绑 被欲望维系 肉体关系如此重要 求而不得便更加思之如狂 你向他抛出去了话 他没接住窗外大雨咆哮 人妻煮菜的锅喷出火舌 上一秒欲火焚身怒摔电话 下一秒被这代表现实生活柴米油盐的火吓到后退 同时灵魂乍然惊醒 痛苦。
你能理解一个35岁女人的欲望吗?
你说你喜欢《东京塔》还特地把豆瓣链接分享给他 他没做出任何有意义的回应 兴高采烈分享自己在玩switch 你大失所望 继续投溺于光影世界 看别人隐秘悖德浪漫至极的情事然后 好像任何女人 哪怕是平时忍让压抑的人妻 坠入自以为的爱河之时 也会娇嗔任性 有恃无恐 我想我也需要情爱因子喂养。
毕竟人生就是受伤害的过程。
以及 不用工作就会沉迷于爱情吧)“恋爱这东西 不是掉下去就解决问题的”结尾还蛮纯爱的...“我画无数张一模一样的脸 都是日思夜想的你” “听到你来见我 我还是会用跑的”让我们接吻坠落 同我投奔永远寂寞的爱恋
从没想过一部拍婚外情的电影可以拍的这么好看。
不管是剧情设置、演员表演、背景音乐,还是贯穿其中的隐喻元素,都如出一辙的动人。
黑木瞳是少见的能把又贞节又放荡的感觉诠释得淋漓尽致的女人。
她演绎的几乎都是外表安详内心狂热的角色,素净的面孔和静谧的气质,可骨子里偏偏有种不安分的东西,相当动人。
她这次演的40岁的少妇诗史与20岁的大学生阿透相恋的故事,也是一贯的驾轻就熟。
少年的角色是由岡田准一饰演。
他年轻俊俏的面孔,带着年少独有的忧郁乖戾,还有他滚烫烫的爱情,并且用暴风一样的真挚捧上,根本无法抗拒。
叫人恨不能揽过他的头来按在胸前专心呵护。
不仅打动剧中的诗史,连带打动在外观看的观众。
影片处理感情手段纯熟。
稍稍的轻描淡写,关键时候略略用力。
典型的日式风格,内敛而且动人。
最令我惊喜的一段。
新年倒计时。
在人来人往的聚会中,他们躲到厨房偷偷的庆祝。
她向他举杯:明年我们还能在一起庆祝吧。
略为试探的语气。
他们碰杯,她用尾指宛转地扣住他的,说:好想和你牵手。
他握住她的手,十指交错。
新年将要到来。
窗外的东京铁塔熄灭了等待新年的钟声来重新点亮。
派对的灯也关了,大堂里人生鼎沸。
进入倒数阶段:10 9 8 7 6 5 4 3 2 1 .他握住她的手,十指纠缠交错,并肩看东京铁塔被点亮的瞬间。
音乐响起,这是属于他们的十秒钟。
透澈的像一道伶俐的光线,倏地消失不见,却又不知怎得渗到心底里去。
黑木瞳与岡田准一这一对忘年恋唯美的像童话。
在彼此的一见钟情中开始,最后以她选择离婚赶到法国和他在一起。
相当佩服影片中她的勇气,放弃手边拥有的一切安定,去寻求一段虚无缥缈的爱情。
她了解他们年龄之间的差距;她知道或许最后他们会分开。
但是她愿意以拥有的一切去换取一瞬间与他的快乐。
并且毫不悔改。
耕二与喜美子这一对比较写实。
描述的是喜美子逐渐放开身心的过程。
从一个琐屑平凡的少妇到释放自己、发现自己的美。
耕二开始成长,并开始了解自己;喜美子拥有重新认识自己的机会。
最后分开。
其中她跳的那段弗拉明哥舞有一种慑人的美。
从未想过这种舞曲由一个逐渐老去的跳起来是这样的震人心魄。
在舞蹈中,喜美子的肢体语言非常有力。
这种体现内在力量的舞蹈,能让人清晰的感受到舞者的情绪。
喜美子竭力地拜托她生活中的种种困顿和懑愤:面对无味的婚姻,自己逐渐的老去,在获取婚姻安定同时丧失掉的自我;她把这些情绪融入到肢体语言中,能感觉到她在用力,用尽气力的去抓住属于她自己的最后一簇花火。
在这部片中,感受最多的是爱情。
一直以为爱情带来的是一种救赎,是可以拿来取暖疗伤的工具,或者说用来对抗生命的虚无。
但在这片子中爱情只是一种发现自我的工具,彼此互相进入。
并不是用于抵达幸福的手段。
它并不带来任何道路。
就像影片一开始的独白:为什么男女会彼此吸引?
是由于彼此的气质互相吸引,个性和外表还在其次。
是对方散发出来的气质,就像那种动物的本能。
就是那种难以言喻的吸引力,迷一样的不可抵挡。
想起大一大二的时候,和宿舍几个女生没事总会聚在一起看电影,类型也以爱情片居多,但不论或喜剧或悲剧,但凡不太贴近现实,或者着重刻画唯美,她们总会发出许多“为现实呐喊的声音。
”“爱情是奢侈品,少数人才能享受”“现实中哪里有这么痴情的男人哦,好假”“对于男人女人来说,爱情都从来不是第一位的,钱才是第一位”面对女生们高涨的批判情绪,我往往无言以对。
在欣赏一部爱情电影的时候,心中还要默念“这样的爱情不现实”“现在看上去很美好,将来一定会分手”这样的“醒世恒言”,难道不觉得徒增烦恼么。
是打算作为反面教材警戒自己不可盲目坠入爱河?
还是觉得这样就能避免自己将来因为一时冲动跟了个“穷小子”?
其实不只是我的前舍友们,面对如梦似幻的爱情故事,大多数女人们的想法往往相似:渴望做灰姑娘,却叹息现实中没有“王子”;期待纯粹的感情,却总把它拿来和物质比较。
所以才会有那么多求之不得,那么多难以抉择。
这样的选项有很多,有的人爱摆出:“你的父母怎么办”“别人怎么看你”这样的话。
有的人会说“轰轰烈烈的爱持续不了多久”。
一直觉得这样的话很空洞。
没有不现实的故事,只有不能直面内心的观众,情感与物质其实是两个范畴的东西,只因为人性本贪婪,渴望两者皆得,所以才会令人如此纠结。
畏惧年龄差异,贫穷,他人的眼光,只因为这些在自己心中都比对TA的爱更让自己在意,仅此而已。
面对一个说爱你,却放弃你而选择了物质的人,其实只是很确定的说明了后者对于TA比较重要而已,至于这份爱是不是真的,我认为取决于自己的感受。
你说它是真的,它就会在你的回忆里成为真实的一部分。
而大多数那些一边看着爱情片一边给自己泼冷水的人,最后浇熄的,不过是自己心中的一分纯粹。
保持纯粹和直率需要莫大的勇气,尤其是对自己。
写了那么些话,只因这部电影与豆友们的影评让我想到了许多。
电影里结尾诗史说了一句老套煽情却很真实的话:“就算下一秒你改变心意了,我也不会后悔”至少我认为这句话是她当时心情最好的写照,坚信自己拥有过的是美好的,那还有什么可后悔的呢?
对自己诚实一些,这始终是找到心中所求的最好方法。
和《绝爱》一样 这片子也仿佛一直在问 爱是什么。
《绝爱》拿两个男人来说 而这里拿大龄女人与年轻男人的故事来说。
所不同的是 《绝》太过理想化甚至神圣 而《东》显然是以现实为最基本的出发点。
老实说 我喜欢彻底的悲剧。
因为没看过江国香织的原著 所以并不清楚片子的结尾是否作了改动 但我并不喜欢最终还所谓留着希望实则拖沓的结局。
透应该长大了 成熟的清水没有必要为一个站点放弃所有的其他的风景。
倒不如喜美子和耕二 撞车的重逢和再度分别 有种弗拉门戈般的轰轰烈烈和火热 喜美子正是“热情与天真”的女子的代表啊不过毫无疑问 这片子确实有理由成为同类影片中的佼佼者。
你为其中的故事叹息 同时也被它彻底说服
时隔多年仍旧一无抵抗力,老女人的魅力什么的,大概是只有成佛了才放得下的东西......个人感慨,跟电影没屌关系,是个烂片儿,尤其结尾的处理,属于那种对真实生活的一无所知的郭敬明式浪漫(我就假装自己知道什么是郭敬明式)......只有踢踏舞好评。
画报跑马灯+城市风物mv的通俗情节剧。近年来东亚姐弟文化圈的逐步膨胀,与社会整体经济政治结构的变化密不可分。在传统观念中失去性别优势的大龄独身女性激增,为了经济发展需要,对既往观念的颠覆势在必行。另一方面,随着中高阶层女性比例的增大,对女性心理、气质、社会生活与境况的文化需求也相应增长。创作与需要的相互作用,也就衍生出像本片这样设计伦理道德问题的姐弟恋情变体。
哪来这么多的条条框框 如果现实中存在这样执着纯粹的真爱 放手赌一把又如何 p.s.巴黎还真是适合作一切的solution...
①东京塔在故事里只是起到一个串场的作用;②故事幼稚,表演做作,服道化让人想起多年前的美发店哈韩风;③可惜了黑木瞳这样的好演员;④好奇另一个版本,有小田切让树木希林伊藤步松隆子小林薰小岛圣宫崎葵这种神仙卡司的《东京塔》是什么样的。
不管20岁,30岁,40岁,50岁,只要是个女人,对爱情的渴求就永远不会被熄灭。准一的感情是依赖得一心一意的温柔,mutujun演出的是所有人对他的妄想和期望。但最难忘的是两位女王,作为女人,似乎可以感受到她们的痛了,爱的殉道者,真正可歌可泣
两星半。(同名惹的祸,明明是想看小田切让主演的母子情的)。两条线都是年上女的不伦恋,黑木瞳很美,但故事太狗血,倒是get到了冈田准一的好看,以前从不觉得。更喜欢松本润那条线的女主,找到并把握自我,坦然放低。PS,看到黑木瞳陷入女大男小的虐恋,想起《魔女的条件》中的女巫脸,有种“苍天饶过谁”的痛快:)
不是我喜欢的类型 想看原著
【不喜欢东京的雪,融雪后脏兮兮的,让人产生寂寞感。】
安妮宝贝的调儿 差密会太远啊
黑木瞳怎么可以保养得这样好?爱情的力量果然伟大!
从情色片突然画风急转直下变成纯爱片……(⊙_⊙)……有几处很美 11被踹水里那里 不过还是莫名其妙 大概就算看看工口漫和肉文 作为无恋爱经验的处女实在不大明白你们这帮人蓬勃的肉欲(有空补下原著吧)
差评!都怪资料馆!都怪出轨!!!!!❌❌❌
先看的江国香织的原作,最多给3分。马子俊还挺萌。男女猪都偏老哎,冈田怎么看都快30吧。
在大妈反衬下马子俊愈发美貌了。。。【并不忍心黑11的身高
完全是为了黑木瞳才看的这部电影。时间真是个好东西,可以让一个并不十分漂亮的女人拥有如此高贵优雅的气质。与她相比,剧情与同剧演员显得不在同一档次。
原来弗拉门戈舞的美是20岁女孩子跳不出来的,人生需要悲和愤才会有力量,要明白了安定和老去的矛盾、孤独和憧憬的矛盾,才会跳得出感人肺腑的弗拉门戈。
比原作多了两个特别神的修罗场,看得鼠拍手叫绝,想不出来电视剧版要怎么拍才能改编得更好了,可能把那些莫名其妙的撞车和劈情操给去掉吧。从岡田准一的皮鼓开始到山下达郎叔唱FOREVER MINE结尾的电影,穿插大量本润猫猫行为观察。
哈哈哈哈今天资料馆的大乌龙!之前群里就有影迷提醒过了,结果还是搞错了,一堆人冲着小田切让很早就去排队了,结果温情亲子片儿变成了出轨大尺度片儿,散场后一片围追堵截检票大叔好可怜。其实这片子也还不错,演员都很卖力用情,把观众带向那个纠结情欲饱胀的氛围,就是男12号的头型……太洗剪吹了
为弗拉明戈给二星。不过日本人跳弗拉明戈,感觉怪怪的。如果这两个奥巴桑有自己的孩子,就不会这么变态了
冲着母子温情去看《东京塔》,结果资料馆给放成了人妻不伦恋《东京塔》,所有观众都方了但却秩序井然看得津津有味,不争气的我还差点看哭了… 寺岛忍有赢黑木瞳。查了下,导演也是《贤者之爱》的导演,他这辈子怕是过不了这道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