伟大的缺席
大いなる不在,Great Absence,空空那年(港)
导演:近浦启
主演:森山未来,真木阳子,原日出子,藤龙也
类型:电影地区:日本语言:日语年份:2023
简介:自小时候父母离异,舞台演员远山卓便和父亲鲜有来往。某日突然得悉父亲患上认知障碍,而其现任妻子——当年抛妻弃子的引火线,却不知所踪。父子俩忽然多了相处的时光,多年来的空白终有机会被填补。然而父亲的记忆开始变得支离破碎,与现实日渐脱节;儿子越是尝试了解父亲,越是发现被填补的缺口,似乎只是另一个缺口的开端。倘若系铃人已..详细 >
虽然剧情感情细腻,但是看了心里发怵怎么回事
还可以
〈4.22 北影节〉东亚版被困在时间里的父亲。于我认为的名字来由,第一反应便是男主与父亲三十年未在一起生活,对于男主的成长而言,这是一种伟大的缺席。再回味便觉得,天下总有不散的宴席,曾经有的如今想起却已未曾有过,那种刻板教条,虚以委蛇在人生最后都已荡然无存,这算不算一种伟大的缺席。老人耄耋之年的人生,如果那些人性的残缺全部缺席,老人也如一张白纸,给自己的人生画上了个干净的句号。剧本的跌宕细腻直入人心,将阿兹海默的老人的内心以第三视角去解构,纵然再有多少不好他也是父亲,一个会在日记本里写满情话的可爱老人。男主为父亲系上皮带也象征着他们的和解,父亲对儿媳的话也像映射自己的内心,“你一定不要离开他。”这段话既是说给儿媳也是说给儿子,阳二缺席了的世界,儿子一定会替他填补吧。
2024.4.22北影节 天幕|个人还是无法接受这种形态的爱。细致刻画了阿尔兹海默症,节奏很慢。最后儿子为父亲换上自己的腰带是理解,但似乎没到和解。父亲演得好好。
影片中的两性观念和父子之间从上而下的经典爹味氛围都不太能明白,总的来说get不到导演想表达什么
虽然是我喜欢的题材,但太过内敛而沉重
本来想给3星的,但散场后导演的突然到来+签名,让人觉得导演的感情是足够真挚的。可惜的地方在于,无意义的定景镜头撑不起150+分钟的时长,另外悬疑叙事也让重心偏移。 #BJIFF 14th 第十八场 2024.4.27 于卢米埃长楹天街
一个半小时左右就还挺好,这么长实在有点意犹过劲
真相属于个人记忆,自私是胶合长久爱情的利剂,不原谅和牺牲是结局。
虽然父子的性格我都不喜欢(感觉有些拧巴),但环形叙事必须夸,也许导演是想表达即使是再固执内敛的人,其实内心的质地都是柔软的吧,看完此片,为北影节没看小津的电影或多或少有所宽慰了,小津的后辈拍的也是挺好的导演映后“不请自来”确实挺令人惊喜的,现学现卖的英语在签名环节也用上了,夸了夸导演的环形叙事哈哈
看名字还以为是一部悬疑片,结果没想到是一部关爱老年痴呆患者的主题电影,不过也是按照悬疑片解迷的方式展开的
偌大的巨幕厅寥寥数人,近似包场。安静的环境,安静的电影,一切都很安静,只剩下嘟嘟嘟的无线电,和海浪之上的信件。走出剧场,下起了小雨,路人说云雨带到了广州,一如此刻的思绪,从九州飘到了广州。【BJIFF·14th/Day 5/天幕/Scene 11】
可以一看
ny 你还是你 但是你又不是你了
SIFF 其实挺一般的,旁边的观众睡着了不止一次。
【北京电影节展映】日本电影人最擅长,也是总能拍得细腻动人的家人羁绊主题剧情片。从儿子的视角以及倒叙和插叙的方式叙事,观众跟随这位三十年不曾回家的儿子重新审视抛妻弃子、固执己见的父亲形象,并重建父子关系,用一句“爸爸”和一条皮带完成与父亲的和解与释怀。像侦探那样,在阿兹海默父亲语焉不详、真假难辨的只言片语中,在父亲现在妻子的儿子和妹妹带有情绪的叙述里,在那30年前的日记本里抽丝剥茧寻找真相,拼凑出一位患有阿兹海默症的老人最后数年的时光。那些30多年前的情书至今仍散发着浓浓的爱意,并由儿子传承转送给儿媳,感动人心。虽然为了真爱的初恋而抛妻弃子,但父亲还是无比在意儿子的工作和到访,即使患有阿兹海默也不忘记对儿媳释放温暖的善意和鼓励,让爱人离开自己去过属于自己的人生。导演惊喜空降映后,真诚感谢观众。
非常喜欢这部,编导很克制,演员都很棒,人物个性鲜明。若干时间后再遇到会二刷。
2024 BIFF📍
没什么爆点
并不伟大,对于子女来说是自私的,但某种程度上这是人类的渺小,爱情的伟大吧。最喜欢的一幕,大概是在海边吧,太喜欢大海了。非常惊喜导演来到现场!值得纪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