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很多评论都提到原版,没看过,所以没法比较。
很多网友抱怨此片色情部分不如这个,暴力部分不如那个之类,搞不懂,这个片子本意是要拍色情或者暴力哇?
如果说暴力,那还能沾一点边,如果说到色情,就不理解了,一群人轮奸一个人,居然会给人色情的感觉?
想想都会不寒而栗。
以前看朱迪福斯特主演的那部《被告》(是叫这名吧?
),她被轮奸的场面没本片这么恐怖,但已经让人心头发冷发颤,更不要讲这部片子里那种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的绝望之感,作为观众,我看到这种场面就跟看《斯巴达克思》里有一集一个奴隶被凌迟来娱乐众人的感觉差不多,只觉得恐怖跟愤怒。
所以,觉得色情不过瘾的,不应该来看这种片子。
另外,此片女主被强暴的场景渲染得恰恰好,该挡的地方都挡了,该表现的也都表现了,如果快进的话,就会感觉后面复仇的场面够不上暴力了。
不用跟电锯比谁更暴力,这片的暴力比不得很多电影,但恰如其分,看的时候复仇的快感比单纯的血腥和花样繁多的杀人方式带来快感是不同的。
这种代入感就跟纯粹卖血腥有区别。
至于一个女孩子为什么要去那么偏远的地方,不被强暴才怪,这种想法就算了,那么多社会新闻里那么多女孩子被强暴,也没见几个是因为位置偏远不懂自保的(《被告》的女主不就是在众目睽睽之下被轮暴的吗),这种恶性事情要发生,跟地点时间没有好大的关系。
这种为强奸犯找借口的说辞真的狠恶心。
这片也没什么女权,但凡一个还有血性的人,在遭遇巨大凌辱面前,不奋起反抗那就枉为人,男的做这个是很有英雄气概的,女的做这个也没什么奇怪。
在电影里以暴制暴真的很爽,因为现实生活里这往往不可能。
当前中国社会里,N多小女孩被强奸被迫卖淫事件都能冠以“嫖宿幼女”这样搞笑的名堂,有几个强奸犯受到该有的惩罚了?
走法律途径,你就等着被憋屈死,以暴制暴的下场就是让自己送死,所以只能意淫一下了。
复仇这种主题经久不衰,也是有社会心理共识的。
在这种乱世,最好祈祷自己不要成为受害者。
感受如题。
这电影前半的时间去描述一群男人怎么强奸一个女人,后半部分讲那个女人怎么草了他们所有人。
比起78年版的来说,10版对于前段强奸的部分渲染的太多太拖沓了,让人设身处地花大精力去表述那种被玩弄取乐的痛苦和恨意固然好,但是在前20分钟的背景介绍完全没有78年版清晰——女主作为一个小说家来到木屋休假,但却根本没有度假的样子,反而像是那种经典美式恐怖片里去鬼屋探险的——形象上一开始就畏畏缩缩,然后吸麻烟,刻板印象太多。
在被男人闯进屋子时的那一段应对更是僵硬(编剧的台词功力太差),一会儿屈服一会儿反抗,摇摆不定又没有什么有效行为,跑出去又立刻跟着不认识的警员返回现场也很不合理。
一直到暴行进行到54分钟,我都对导演想表达的事情摸不着头脑——或许这就是这部电影的悬疑部分,具体表现在让我怀疑导演到底是在拍电影还是在公器私用的拍av。
但是不可不说,这部分确实拍的比老版力度大,至少能让人感觉强奸确实不是一件能玩乐的轻松事(老版对此就因为客观镜头过多有点轻飘飘了,把女主作为观众代入视角挺好的)。
从女主掉进河里之后,有这样一段时间女主是完全隐身的,这样的处理会让观众被迫和女主脱离,导演选择了用这个时间去交代男性角色的背景(警长的家人和一个未参与的知情人),并试图通过知情人的死来表现他们的肆无忌惮...但说实话有些夸张了,这群人完全不处理尸体是吗?
一枪是狩猎失误,两枪就是妥妥谋杀,这群人烧衣服烧磁带也和闹着玩一样,更像是编剧导演圆不下去了在随意找补,如果完全像78年那种青涩的青少年犯罪一样还好,有个警长这种角色还用这种方法属实是不太应该。
至于呆子马修这个角色,可以从他的人设改动看出导演用了一些心思,他可能作为当时时代中同性霸凌的代表和缩影(在78版则以一个nerd的形象出现,并且表现出了主动性的邪恶。
10版则没有,他看起来像是某种“无辜者”)。
女主的复仇将他放在了第一个和最后一个,将他的处刑和最邪恶者放在一起,或许也是想表达一种咎由自取、原本被支配的此时能支配权威者的性命...这可能有些过度解读的嫌疑,这就不细说了。
具体来说,本片的创新部分主要是女主的多重复仇方法,这与当时的经典恐怖片非常相似——意有所指的对应,多样的死法,处刑式的现场。
有点让我想起电锯惊魂(我看的这种片不多),不过也想说一句....瑜不掩瑕。
尸体怎么处理?
失踪为什么不会让他们有所警觉?
警长的女儿怎么样了?
女主之后会怎么样?
这些都没有给出一个合理的答案,甚至根本没有答案。
整片看下来显得只有贫穷、小成本、限制级.......后半部分已经有太多相似的作品了,可能它的价值只有前半部分强奸场景的描述参考吧...........PS.这片镜头陈善可乏,转场僵硬,台词不自然,特效也一般。
但是女主特别好看 特别好看 特别好看。
就是一片到头就两三套衣服,能不能学学78版女主的换装秀啊。
比1978年原版更加紧凑合理,豆瓣和IMDB上得分均高于原版。
和原版比,主要增加了女主对每个人复仇的细节。
原版侧重对女主的施虐过程,略写女主的复仇过程,本版反之,对每个人的复仇刑罚都有详细展示。
人物上,最大的改编是增加了一个反面人物——警长,警长顺理成章地成为四个小混混的领头羊。
警长一开始让人误以为是好人,却没想到是最坏的一个人,他爱妻子和女儿,却对女主做出了禽兽不如的行为。
其他的小的改编,比如原版故事发生在树木茂盛、郁郁葱葱的炎夏,本版故事发生在树木萧瑟的初秋。
二傻子马修的工作,在原版中送买外,在本版中修下水道。
本片上映于2010年,手机已经普及,但女主被凌辱的环境自然是与外界失去联系,所以她的手机在一开始就掉入马桶,坏掉了。
施虐者施虐时说的话在女主后来的复仇中基本原样送还了。
在本版中,斯坦利喜欢拿DV拍摄,喜欢看刺激的录像,女主复仇时主要针对他的眼睛,用鱼钩钩眼皮,再让乌鸦啄掉双眼。
安迪曾把女主的头按在水里,所以女主复仇时让他的头浸在盐酸浴缸里。
强尼曾让女主咬他的手枪,女主后来以牙还牙,并且将他丁丁割掉。
警长是个ass man,后来女主用他的长枪同样对待他的ass,而且警长知道女儿已被女主劫持,可谓杀人诛心。
马修先被勒晕,最后和警长一起死于长枪。
最后,奉劝女孩子离认知能力低下的垃圾男远一些,这类人往往只被欲望所左右,这或许是本片的教训。
女主投河逃生
我在看这部电影时,发现了一个可怕的现象。
我在看前半段男人对女人进行凌辱时,是一直有不适感的,但是发现这种不适感没有后半段女人报复男人时的不适感强。
由此我想到,作为一个男人,虽然我知道女性被强奸时是非常痛苦的,但是是永远无法想象到那种痛苦的程度的。
而这部影片却将那种痛苦在后半段展现的淋漓尽致。
女人被男人强奸时的痛苦就像,鱼钩拉住眼皮的痛觉,盐酸腐蚀面部的痛觉,剪刀剪断生殖器的痛觉,枪插入肛门的痛觉。
想到这些,我才真正感受到了强奸这种行为到底有多么的残忍。
以后再也不看av了,因为当av里男性随意摆布女性时,我能感同身受的明白av中女人的痛苦了。
影片女主一出现,男性凝视就将她紧紧吸住,打量,评论,意淫。
于是女主的个人存在马上就在这种目光下跌落至一片单维度的性载体,于是她的社会功能只有被男性玩弄或者等待男性玩弄,也就是说,她的存在状态只得由男人决定。
影片中的暴徒们并不是不懂法律或者激情作案的野蛮人,他们有计划有分工,并且在社会的另一些场景里,他们能表现出理智冷静、顾家、懂浪漫等美好的品质,只是他们却没有一点儿对女性痛苦的想象力。
我想这种想象力的丧失也普遍存在于我们所生活的大环境之中,从丰县到唐山,从82年的金智英到金福南sha/ren事件始末,女性的痛苦在各时各地都上演着。
片中女主将那些男人对她说的话反施其人之身,利用私刑酣畅淋漓的完成了复仇。
而现实中,去填补那些缺失的道路还任重道远。
我唾弃你的坟墓 (2010)6.72010 / 美国 / 惊悚 恐怖 / 史蒂文·R·蒙若尔 / 莎拉·巴特勒 杰夫·布兰森
看了这一版的没看之前的一版。
1.女主一个人荒郊野外出来感受生活?
exm?
至少带个男人保护一下鲜花吧(罒ω罒)见到了老头子给她手绘地图我去,我的姑爷诶,长那么渗人,突然就想到了人肉农场那人贩子,女主真的就不慌的,但是老头子真的就是个好人哦2.女主被逼跳下了桥,个人一直在思考它是什么物种?是那种游泳冠军嘛(ー_ー)!!3.斯坦利的录像带之前拍摄影换了出来,新的录像带被警长踩坏了,后来又装进去旧的,什么鬼???
这么重要应该放在身边的吧🙈这是在凌晨三四点看的电影,清醒的很,特别刺激,各种报复手段被女主玩出了花,看这种重口味电影紧张后更多的还是放松,看电影后的想法,10年的片子了差了十年不是那么严谨吧也可以理解哈。
本片的剧情线索一目了然:就是一个女作家为寻找灵感来到穷乡僻壤,却遭到一伙流氓的侮辱和轮暴,女作家死里逃生,多年后,她重返故地,开始复仇。
1、剧情单薄,人物不多,刻画不够深刻,半个小时能讲完的故事却讲了100多分钟;2、“强奸和暴力”这种东西对于一部小成本的B级片来说算是一个比较好的噱头和描写对象,但是导演和编剧却没有利用好,所以看起来又不够过瘾和刺激,至少我是这么认为的,另外,我想暴力、凶杀这种东西在本片里应该是贵在真实,而不是一味地追求其血腥程度;3、再谈一下剧情,一部电影要想好看,就必须让观众产生足够的兴趣,去主动地追寻情节的发展,然后反观本片,没有用的对白和场景太多,实在让人无法提起胃口。
综合评价:5.0(10)
现代社会已经不再是弱势女性的社会了,除了某些宗教信仰不同的国家以外,男女之间已经是稳了的天平。
作为当初的世界十大禁片之一,一直都没有想法去看78版本的,这一部电影是翻拍版,原著在于70年代还是相当能反映社会的,以至于作为现代新颖社会的人来看,内心并没有感受到过多波澜,对于女权主义反抗的寓意并没有太过激昂的感受。
更多的还是当做一部惊悚片来观赏,可是这种角度的观赏却又让电影失了真,因为讲实话细节和整体氛围都达不到一部惊悚片的及格线,当然,这是站在惊悚迷的角度看待的,给惊悚小白还是足够有压力了,毕竟血浆程度较之《隔山有眼》也不遑多让。
接下来还是会去看续集的,第一部并没有让我失望(结合当代社会思考),复仇手段还是有新颖之意的,只是稍微弱化了男性面对危险时的综合能力,提高女主一位作家的作战能力。
说这么多也没用,可我们不是看的很爽吗?
这就够了,还是愿意给个三星的 结尾马修其实是没死的,这是女主心中对于复仇者来说最后的一丝人性,至少心存善意的人是值得被宽容的。
“人谁无过,过而能改之,善莫大焉”这段话仅仅适用于心存善意的真挚之人。
淫人妻女者,妻女必被人淫。
如果这样的诅咒能够成真,也就不会有这部电影了。
话说mm遭受的虐待的确非人,不过她的报复方式也相当发指。
从作案方式来看,一个弱小女子又怎能办到?
所以,这部片子除了给暴力爱好者以感官刺激之外,就是告诉管不住下半身的男士,玩火危险,小心自焚。
看这片子真锻炼心里承受能力。
我去吐先。
许多年前看过,算是重温吧。
老婆没看过,所以她有点惊心动魄。
故事很简单,就是一个爱安静的女作家,专门来到一个偏远的肯定是美丽安静的荒岛上,写她的小说什么的。
岛上山低水绿,草木依依,女作家躺在她租住房子的走廊上,万籁俱寂,只有空气,时光仿佛停下来,世界如此空灵而美好,真是世外桃源啊。
当然,这一切都是表象,是罪恶即将展开的前奏。
几个恶棍,包括当地的警长,垂涎于女作家的姿色和身体,对她伸出罪恶之手,由故意挑衅,到侮辱、殴打、蹂躏,做下种种令人发指、不可饶恕的勾当。
岛上那些美好的事物,转眼间面目狰狞,充满邪恶,女作家喊天不应,求地不灵,似乎只剩下死路一条。
当然这依然是铺垫,仿佛弓箭,当观众的情绪绷到极点,利箭以万钧之力飞出,也便到了报仇雪恨之时。
女作家奇迹般生还之后,复仇之刃开始大快朵颐。
就像受过中国文化熏陶一样,她在惩罚歹徒时坚持了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的原则,甚至加重了还治的力度和方式,歹徒们莺歌燕舞,仿佛乡下杀猪季节。
画面虽然不雅,但是感觉还是挺解恨的。
因为几个恶人死的痛苦不堪,老婆不忍目睹,嘴里发出恐怖的叫声,也算是宅心仁厚😊。
女作家在痛快的干掉五个仇人之后,电影就完了,连结尾都没有。
讲感觉呢,就像坐在火炉边听一个以牙还牙的故事,简单明了得很。
没有什么宏大叙事,也没有什么精巧构思,单一,粗糙,几乎没有技术含量,以至于可以轻易推断出导演下一秒将呈现什么。
豆瓣6.5分,挺不错的分数,这种单刀直入阐释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的主题,估计大多数人是满意的。
必须吐槽的是,女主角的选择不够水准啊,单薄,干瘦,身体和姿容均差强人意,居然让歹徒荷尔蒙爆发,鬼使神差的引来杀身之祸。
另外,女作家的生还也是个谜,在被5个强壮的恶人凌辱之后,寒冷,饥饿,遍体鳞伤又精疲力竭,她是怎么活过来的?
之后又朝气蓬勃的干掉几个壮汉,身体怎么恢复如初的?
电影里没交代,猜又猜不出,大概也只有导演晓得。
菊痛务视
文艺女青年,你上不起。。。。
一般吧
被施暴侵犯后,如同蜕变般化身复仇机器,多少有点离谱。施暴及复仇,尺度颇大。以眼还眼以牙还牙,极其血腥暴力之能事。没看过老版,无从比较。
挺无聊的故事,也不够血腥.特别是前半段让人昏昏欲睡.看了不少女性复仇电影,恐怕复仇成功带来的也是无尽的痛苦吧.P.S.最后那人死法让我想起了<F**k Me>
千万别惹女文青
讲真我是女主,最后我会把他强奸女主那段视频放给他女儿看,然后再把他女儿看这段视频的画面拍下来寄给他老婆↖(^ω^)↗独乐乐不如众乐乐。
特效太糙了,不过瘾~
禁片翻拍除了更加血腥没看见一丝新意
太难看了唾弃!!!
都不怎么样 这个还不如原版.......
真是重口味...
盐酸男是亮点
看的想吐
真的有反胃的感觉
看着觉得解恨啊~~~和魔屋很像
那部老片有这么火么?坦白地说,这部的确更带有21世纪的气息--女主角更符合现代的审美观,暴虐的镜头也较前有了进化。但老子英雄儿好汉,老子反动儿混蛋,总结下来这部海报貌似诱人的电影仍可以描述为:15禁,2倍速。
我唾弃你的翻拍!
除了人性中所有的恶,你在这部片子里看不到任何东西。还是另一个译名比较给力:《X你老墓》。
不够狠啊不够狠,还是金子给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