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炎热的夏日欣赏这么一部清新的影片真是难得的惬意。
记得小时候看蜡笔小新的漫画,里面也讲了关于河童的故事,也很感动哦。
不过我认为原惠一这部影片中对河童的演绎,不只是要表达单纯的感动。
我认为他想传达的更多的是一种人面对生活的态度。
我也看了许多这部电影的影评,它们大多围绕着小咕与上原一家人的相处展开,侧重于情感方面。
不过有一篇非常独特,让我印象深刻。
他着重谈人们对小咕的态度。
对于河童这种新奇的事物,电视台等进行疯狂的商业追捧,大家也全盘接受被推到台前的小咕,鼓掌欢呼,却从没考虑过小咕真正的感受。
由此想到社会对一些童星的商业化包装……反应商业与人朴实本性的冲突。
不过我认为这些只是顺带表现的,目的更多的是增加情节的矛盾点。
而且影片如果是主要为了说明这个问题,情节设置未免也太拐弯抹角。
对于大多数观众,感受到的主要是夏日的清新和美好,还有河童的可爱,再就是保护环境,心灵的净土……我认为这都不是重点。
在我看来,影片讲河童,实际上是在讲人的处世。
我认为故事的一大核心在菊池身上,却很少有人谈到。
她刚一出现就为影片的后续做了许多铺垫。
我开始着重关注她是影片43分钟的时候,她对上原说:“好好保护他。
”我以为她知道一些关于河童的事,会是情节的展开点。
看到后面才知道并不是,不过有着更深层次的意义。
康一送走小咕前去菊池家绝对不是闲笔。
在这里,影片挖掘出了小咕和菊池的相似点。
两者都坚强地生活,就算没有同伴支持,也仍不断地努力着(没同伴对小咕来说是找不到其他河童)。
与康一分别时,菊池说:“我曾认为自己是没有栖身之处的,真的这么以为,但这次,我要像小咕那样,在新天地里展开新的生活。
自己不努力,生活是不会改变的。
” 至此,前面那么多她被欺负的情节,她对被欺负的态度……这些铺垫,都开始有意义。
借河童,影片表现的其实是人。
这种贯穿全篇的设计我认为才是影片想要表达的核心。
所以我说,影片展现的是一种人面对生活的态度:没有人支持,生活不如意,哪怕孤身一人,也要坚强的活着。
而且,逆来顺受,或者依赖他人,都不会真正解决问题,必须自己作出努力,才能真正带来改变。
对这点的想法我可能说的不是很到位,不过这种“意思”,应该是表达出来了。
不光是菊池少有人注意, 那条狗也如此,很多评论甚至都没提到它。
它跑到最后,牺牲生命,最后换来了什么?
并没有改变小咕的生活,白白死掉,有什么意义么?
狗的遭遇也是有大量铺垫的,可对情节而言,其死只添了一些起伏不大的波澜,并不煽情(煽情的主要是小咕与康一的分别,话说有角色死了都没这送别煽情诶……)。
影片之所以对狗有那么多刻画,就是为了表现主题。
狗回想自身经历,最后拼死帮助小咕,体现也的是对自身生命的追求,他也在努力斗争。
而很多观众都将这一点忽视了,是因为没做煽情处理所以受到心理刺激较小以致最后都忘了么…… 影片对菊池的努力的刻画则让人印象深刻,她从楼上丢掉了爸爸的鞋子(真的很机智……),想阻止家庭的破碎。
在片尾,小咕也开始为了生活而做出自己的努力 ,想休养一阵,寻找其他河童,与康一相见。
而河童可能真的只剩下小咕一个,想要实现愿望极端困难,因此这种为生活的努力更加震撼人心,同时也让人回味。
这时,我们可以明显看出,正如我说,这片子是告诉我们生活态度的。
最后送快递的情节就全是为了催泪了,我也不幸“中招”。
好吧,也没有真的哭下来。
这部分对康一行为的表现,我觉得很写实。
包括前面电影对康一妹妹表情、动作细节的表现,也很有真实感,简直栩栩如生……这部影片许多人物的动作表现都极富有生活味道。
所以,恩,结合故事情节,很打动人。
这是我第一遍看这部电影,将来一定会有第二遍第三遍…… 因为其中的感情太过纯粹,美好,让人忍不住想重温。
希望以后能对它有更深的理解!
庄子说:泉涸,鱼相与处于陆,相呴以湿,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
与其誉尧而非桀也,不如两忘而化其道 。
我们习惯为相濡以沫的相依感动,却忘记了原本还有一种选择,相忘于江湖的自在克拉美德索说过,彼此不同的两个知性体接触,一定会发生变化康一和小咕相遇的同时,也拉开了他们不平凡的生活的序幕虽然历经波折,他们还是可以在一起但是,他们为此支付的代价却不能视而不见康一被平时的玩伴孤立,家人被媒体监视,活动的空间只限于家里;小咕要去习惯人类的食物,习惯人类的住所,要被迫离开河川,要接受人类异样的目光我们从不怀疑他们可以相守下去,但是,不是以真实的自我康一的爸爸说:现在的生活对咕来说不自然.小咕说:人类从我们这里抢走水和地然后是风和天空连神的居所也占为己有作为交换肯定要失去灵魂吧对我来说我曾以为人类就是这样怪物一样的生物从你们的角度看也许是这样吧可是同你们一起生活我明白了人类不只是这样留在这里的话只能过人类一样的生活方式我终会死去爸爸,妈妈要去祖先们等待的地方这时候如果我忘记了河童的生活方式没有脸去面对大家河童和人类是不一样的,活着的方式,对世界的看法这是我们无论如何磨合如何相让都不能改变的事实郑渊洁说:以某一种形式的生命投生到这个星球上,内容却又不像那种生命的形式,这是生命的悲哀。
只有生命的内容和生命的形式一致时,才是灿烂的生命。
克拉美德索也是因为害怕失去自我,才要跟深爱的人类划清界限与其不断改变最初的自己去适应彼此,不如给彼此一个出口因为爱你,爱最真实的你,所以放开拥抱的双手冰得炭则解归水,复其性;炭得冰则保其炭.故曰相爱.
“洁白的积雨云浮在天空,追过我们的头顶。
你突然沉默,看着天空。
我突然觉得有点不安。
追寻着你的视线。
那个时候你已经下定了决心。
一直以为我们能在一起的, 即使季节更替, 可是不管距离如何遥远, 我们的感觉一定是相连的。
即使有人对你冷淡,也不要封闭你的心灵 想着你的人,是啊就在这里啊。
就在你能够做你自己的地方吧,一直都笑着。
在你觉得苦恼的时候,我会来看你的, 穿越这个时空 洒落下来,遥远的遥远的夏日的水滴。
风儿轻轻的把我们带向未来。
就在你能够做你自己的地方吧,一直都笑着, 在你觉得苦恼的时候,我会来看你的, 穿越这个时空。
” ——《河童之夏》片尾曲。
人人心里都曾有过一个结识精灵的梦吧。
所以有英国人写下彼得潘,而日本人人讲出了河童的故事。
河童不好看:鸟头人身着有龟壳,头顶有一碗状的凹镜,内有满水,如其生命,水无则死,双手相通可伸缩,能以屁的力量飞天。
但是河童比人类更有情有义。
《河童之夏》里的咕,就是这样。
当康一的父亲抵不住媒体压力时,咕同意了录录像带给那些电视媒体的要求。
之后又随同康一家参与电视的现场直播。
其实它很害怕镜头对着自己的感觉,其实它害怕猎奇者盯着自己的大大的眼球,但它反复说着的只有一句话,“我给你们家带来的麻烦太多了”,所以它才不顾一切去报恩。
它曾跟康一一起去到杂志上说的河童之乡去寻找同类。
也曾摸索着找到座敷童子询问同伴的下落。
但是无果。
它恐怕是怎么也想不到会在演播大厅里碰见自己的同类吧。
那双被武士的后代捧着的木匣子里装着的是百年前被残忍砍下的爸爸的手。
那双手紧握着,它捏碎了咕对人类美好的憧憬。
它想起那夜爸爸被武士杀害的场景,它抱着那只干瘪了的手,泪水奔涌而出。
那哭声比任何孩子都要凄惨。
连顽皮的瞳也哭着扭过头去。
可是无情的大人在干什么呢?
扛着摄影机企图拍摄那绝望的泪水。
在咕奔下舞台的时候,那些号称喜欢它的观众们仓皇地逃窜。
而街上的路人,看着骑在奥桑悲伤逃亡的咕,是一窝蜂地围追堵截,为的或许是那一千万奖金,为的是那已经变态了的猎奇心理。
所以在奥桑被为追者的车撞死的时候,没有人和人类悲伤,他们唯一的动作是掏出手机、拿出相机回应那悲恸的两行热泪。
绝望的咕穿过人群,开始攀登那高的恐怖的铁塔。
这里,我分明看到了《金刚》的影子。
按照动物的惯性思维,占领森林里的制高点才是最安全的地方,而可怜的小咕和金刚一样,怎么也不明白,在这满是人类的水泥森林里,制高点是是最最危险的区域。
说到底,这是它们无法适应的时代。
在生与死的边缘,小咕才意识到这一点。
于是在后来收到同类明信片的时刻它闪动着大大的眼睛不辨真假地想回到自己的世界,想重拾河童的生活方式。
当它经历漫长的路程来到目的地时,它看到的却是一个残缺的梦境,所谓的同类——基姆纳,是一只为了躲过人类装成人样的生物,虽说是河童的近亲,却早已退去那绿色的皮衣,长出浓密的体毛。
不知是可怖还是可笑的脸,昭示着的是河童强行追随人类改变生活方式的最终结果。
我们都该为这小家伙庆幸吧,它的坚持让它终能回到青山绿水之间过只要简单的生活。
电影最后,它抬头仰望着茂密的丛林,虔诚地对这片土地的神灵祈祷:“我和爸爸要暂住于此,我只需能够生存下去的鱼,请宽容我。
”它说暂住于此,他表明自己要求不高。
这是最后一次对比了吧。
一只小小的河童都知道要和环境和谐相处,而人类却肆意地“摘去鲜花,然后种出大厦”。
不仅夺取了河童的栖息地,也夺取许许多多无辜生物的栖息地。
有谁还能像这小河童一样单纯,只求拥抱那一个你我看来可笑的梦境?
但你不得不承认,这或许也是你我期许过的美梦,只是它被成长冷冻结冰,演变成你我嘴角上那一抹为掩饰心虚而表现的不屑。
电影里小咕说“父亲说过,人类将我们生存的水塘和沼泽夺走,然后是风,还有天空。
渐渐地将神灵的地方都据为己有,作为代价就是,他们都开始失去了感情。
” 一语中的。
片尾曲轻轻地唱着“就在你能够做你自己的地方吧,一直都笑着……”多好。
不再去思考堡垒和皇宫里能不能容纳自己的梦,再也不为那高楼林立而困惑。
只要在能让真我存在的地方,一直笑着。
请记住,若是碰到河童的时候,与他拥抱,让它知道,这世界不冷。
妖怪与人类的距离到底有多远呢?
很多时候,我们都无法知道问题的答案,就像我们无法知道即使是同一种族,同是身为人类的我们的距离到底有多远,明明是看似亲密的人,心与心之间却依然隔着一条无法被跨越的鸿沟。
《河童之夏》是原惠一根据漫画改编的日本动画电影。
很早就看到网页,论坛上的电影推荐都有这部电影,也听说是催泪治愈之作。
可是直到现在,我才看完这部电影。
感觉呢,真的是很催泪,很致郁啊。
在那样寂静地只能听到蝉鸣的夏夜,乡间的稻田,参差不齐的茂密的芦苇丛,在黑暗中自由飞舞的萤火虫,静坐在芦苇丛中的河童父子,他们用他们近乎哀伤的眼神望着远处渐近干枯的田野,父子间亲切的私语。
这是电影《河童之夏》的开端。
或许是映照了前面酷的父亲说的那句话,最可怕的是人类啊,酷的父亲死在了人类武士的刀下。
你体会过这种感觉吗,一生一次的拼尽全力地想保护一个东西,愿意用自己所有的交换,即使是自己的生命,在害怕失去的恐惧中不停颤抖。
然后还是失败了,因为敌人太过强大,而我们太弱小。
对于酷来说,他失去的是他一直所倚靠的他最爱的父亲,亲眼看到父亲在自己眼前被斩杀,还未从震惊中醒悟,便发现自己的生命也将岌岌可危。
正在逃亡中发生地震,酷掉入地缝,再次醒来已经是一百多年后了。
时光飞逝,岁月流淌,再次醒来的酷发现一切早已是沧海桑田。
在长久的沉睡中他忘记了自己的名字,可是无论怎么变,人类还是人类,即使武士时代已经结束,再也不会有武士持刀来斩杀自己的生命,人类的本性还是没有改变。
就如同酷记得父亲所说的那段话人类将我们生存的水塘和沼泽夺走,然后是风,还有天空。
渐渐地将神灵的地方都据为己有,作为代价就是,他们都开始失去了感情。
”人类大概是最复杂的动物吧。
很多时候,他们不会把自己的真实的想法,真实的感情宣泄出口,为了周遭的人的想法,为了保护自己,他们选择戴上面具,随波逐流,渐渐地变得冷漠,用不尽其数的谎言来达到自己的目的,直到失掉自己所有的感情,渐渐忘却真实的自己。
人心是会膨胀的,当得到一样东西时,他们会开始想要更多。
但虽然人心是复杂的,却不尽是丑恶的。
在与康一一家度过的那个夏天,酷是幸福的吧,即使是生活在全然陌生的环境,一开始妹妹的骄纵,看似不友好的针对,却在结尾时收获了小女孩真诚的友谊。
康一一家人热心真挚的关怀下,让酷真实的觉得自己就是这个家的一份子。
康一带他去寻找河童同类,和狗大叔一起聊天,和康一一家玩相扑,一起吃饭,一起生活,一起思考寻找同类的方法。
这个夏天是那样的与众不同,即使在很久月以后,他们分开了,不管今后走到在世界的哪一个角落,想起这个夏天时,依旧会觉得怀念,觉得温暖,觉得 那个夏天遇到你真是太好了。
所想要的最好的生活是什么呢?
和父亲能够一起生活在这片土地上,寻找到河童同伴,自己能够快点长大,然后可以自己捕捉美味的大鱼,能够在清澈的河水里自由 得游泳,晚上听父亲讲曾经古老的故事。
即使到最后也不知道真正的龙到底是什么样子,即使这一生都没有机会好好地看看外面的世界,可是比起内心蠢蠢欲动的好奇心,这样平静快乐的活着才是最幸福的吧。
但是在这一切都在所臆想的生活来临之前化为仍虚无。
父亲死去,河童几近灭绝,人类仍在这个世界上快速繁衍着,直到世界的每一个角落都被人所占据。
你曾尝试过从城市最高处往下望的感觉吗,那个时候,酷站在东京铁塔上,往下望时,四面林立的高楼大厦,密密麻麻地如蚂蚁般永远都无法停止流动的人群和车辆,发现这个城市根本找不到没有人类存在的地方。
那时候突然感到心酸,又或许是背景音乐太过悲伤,在酷用口水沾上即将枯涸的头盖时,突然难过地留下眼泪,突然觉得酷那时候是怎样地绝望,甚至带着轻生的念头,总是很害怕他下一秒就会从这高高的铁塔上落下来。
可是,幸好导演给了酷一个不算很坏的结局,龙的出现拯救了他。
最终他选择离开这个城市,寻找自己的同伴。
分别时,他说他会回来,一定会再见面,即使不知道下一次有多远。
或许我们都早知道结局,他们必定会分开,即使他们曾一起生活的那样幸福。
因为河童或是其他妖怪与人类终究成为一对相互对立的矛盾,他们无法同时生存在同一个地方。
所以很多妖怪都变成了人类,以人类的姿态生存着。
隐藏一颗树的最好地方是树林,隐藏一个人最好的地方是人群。
最后,河童小空抱着父亲的断臂,在暂时没有人烟的小河边虔诚祷告——我和父亲会在这里住一段时间。
我只需要可以生存下去的鱼,愿神灵宽恕。
小空的敬畏之心,再一次显示出一个生命的自知与高贵。
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正是“世界的霸主”——人类。
在这里,小空再难找到一个没有人类的安静的地方。
这里简直就是人类的巢穴。
人侵占了水和土地,然后是风和天空,甚至是神灵的居所。
作为交换,人是会失去灵魂的啊。
所以,人再没有了敬畏之心,灵魂的居所也都让虚荣和贪欲侵占了吗?
原来,龙是一个威严的好神。
而人,却比“神灵”更可怕。
看过这样的片子,虽然也因为妹妹的骄横觉得可爱,因为纱代子的孤独觉得心酸,因为康一和家人的相对单纯有些许安慰,因为影片中那些绿树碧水有些许动心。
但到头来,还是觉得惭愧又心虚。
我所追求的许多许多,是不是只为填充欲望的沟壑?
而我失去的,恰恰是最纯真、质朴的心啊。
死啦死啦滴。
我写不下去了。
这么严肃的话题。
算了,放弃了。
昨天也是写了这么多,都删了。
都去他的去他的吧。
我不要啦。
赤裸裸的活下去吧!
每次这样觉得什么都无所谓,什么都可以抛弃,只要有愉快的呼吸的时候。
就会觉得,生命又清透了一层。
而过不了多久,就会重新被欲望遮蔽了眼睛。
人类之外的其他生命,都是值得敬畏的。
我们是最不堪的肮脏邪恶一群。
所谓浪漫,就是明知不可为而为之,依然敢于孤注一掷,赌上所有的勇气。
《河童之夏》给了我们一种真诚的感动。
这是一个一群处于边缘之中的人/生物,相互温暖相互救赎最终各自成长的故事——成长,首先都是从失去开始的。
小酷是作为失去父亲伤痕累累的的闯入者“闯入”康一的生活的。
正常生活当中的康一,是作为渴望融入集体而不能,一直屡遭排挤的“他者”存在的 。
一经遭遇了小酷,康一的生活就迅速从青春残酷物语的叙事转化为典型的日本动画电影当中的青年时代。
就像是记忆当中的那个夏天,那时的天空永远湛蓝,溪水也永远那么清澈,蝉在树上鸣,垂柳在微风当中不断摇曳。
孩子们都无忧无虑,只觉山河无恙,日月悠长。
可是,过去就是过去。
就像夏天永远会来到,而夏天却未必一直美好。
在时光罅隙里留下怀念,怀念的都从来不是那个夏天,而是当年那个喜欢夏天的自己。
美好的从来都不是夏天,而是我们。
而夏天为什么不会再来?
因为我们会被背叛辜负抛弃,伤痕累累的人生孤舟,却怎么也靠近不了熟悉的港湾了。
人背叛了自己的栖息之地,就一定会遭报应。
小酷一度在沉迷于寻找同类,可是它长途跋涉却是来寻找没有的东西。
它不明白最好的人永远在身边,它迷失了以至于使自己作为一种奇观,连带着康一他们一家,被示众于整个社会面前。
小酷的河童身份康一他们家庭的生活,在不断的“看”和“被看”中,在“偷窥”和“暴露”中,不断的被放大也不断的被消解——他们不是作为具有独立和唯一性存在的个体,而是犹如社会的某一种消费品,在众人的期待中一步步被端上餐桌。
这是一场声势浩大的围猎,作为存在个体的河童,最终以被抛诸过往的黑暗追上来为引子,逃离了这个可怖的现代世界。
河童没有见到猩红的大嘴和森森的长牙就仅仅只是恐吓,就一度妄图以死亡来逃避一切。
而任何事物,都是没有办法逃离它的故事的。
它必须回到现代社会,改变自己的命运。
影片以惊人的温情展示了人生的那种告别。
缘分本来就稀薄寡淡 ,相伴一程已是万分感激。
不要有怨恨——在死亡和离别当中学会放手,因为已经得到了应有的祝福。
并且以最终以河童的归宿来显见“泽雉十步一啄,百步一饮,不蕲畜乎樊中。
神虽王,不善也。
”人没有办法逃离自己的故事,只有找到内心的安宁,摒弃外物,才能最终找到自己的栖息之地。
虚构和现实的平衡点处在一个刚好的位置,河童的妖怪属性不会让现实变成纯粹的臆想世界,反而像镜子照的现实更真实和残酷了,但童真天真的动画属性也保留住了。
河童虽然是神鬼式的妖怪,但它的妖怪属性却刚好处于这样的一点——即它的妖怪属性不会让人多想这是一个纯粹的神魔世界,反而河童作为一种来自于人类世界之外的“闯入者”,更加显见了我们的现实更为残酷和悲凉。
河童之夏讲述了,河童与父亲外出,结果父亲遭人类杀害又逢地震变成化石,百年过后,被小学生上原康一所发现,上演的一系列故事。
在电影中河童“小酷”有一句非常经典的话,“父亲说过,人类将我们生存的水塘和沼泽夺走了,然后,是风,还有天空。
渐渐地将神灵的地方都占为己有,作为代价就是,他们都开始失去了感情”突出了电影的主题,表明了人类与大自然目前的状况。
“人类将我们生存的水塘和沼泽夺走了,然后,是风,还有天空。
渐渐地将神灵的地方都占为己有,”这句话,直白的说出了人类与大自然的相处状况。
自工业革命以来,人类疯狂的从大自然中掠夺自然资源,上万年才形成的矿产资源让人类在不到百年的时间里几乎消耗殆尽,拼命的开发森林、沼泽、草地、山地等等,是大量的动物无家可归。
空气、河流被污染,动物的生存环境日益恶劣。
从江户时代到现代的日本,河童这种生物已经消失了,就是人类无止境的开发,环境的污染,使他们没有合适的生存环境。
原本属于“神明的地方”,人类也可以轻而易举的占用,科技的发展,人类不在敬畏神明,不在敬畏大自然了。
“作为代价就是,他们都开始失去了感情”。
科技的发展,人类本性的贪婪,是人类的情感逐渐淡化,人的眼中只有金钱、名誉、地位权利,不再是怀揣赤子之心敬畏着神明。
“一千万”一只河童。
使他们疯狂,高端的机器监控着。
为了出名,拿到河童消息,不分昼夜的监控,一圈圈的围绕着上原家,乃至私闯民宅,四处跟踪,就为了拿到第一手料。
一场闹剧结束,看热闹的人又会转身看另一场。
这个夏天依旧炎热,但也有阵阵清冽凉爽的风吹过,安抚着躁动的心。
上原一家就是那股清风,带着河童“小酷”,吹过我们的脸颊。
憨厚老实的父亲、善良勤劳的妈妈,傲娇可爱的妹妹以及那位勇敢且温柔的少年。
还有大伯、菊池、喜如妖,他们让迷茫、恐惧、无家可归的“小酷”带来阵阵清凉。
让他相信人类并非是恶人。
我永远记得夏天的风,它没有春风那么柔情似水,没有秋风那么多愁善感,没有北风那么泼辣凛冽。
夏天的风,它那独特的魅力,就像一块磁石一般吸引住我。
《河童之夏》这部电影好长,但是泪点很多;尽管是用手提躺在沙发上看的,到了后面我却沉浸其中不能自拔。
传说中的妖怪(我觉得翻译为精怪或精灵更恰当),河童小酷,目睹父亲被企图侵占沼泽改为农田的武士砍死,在逃命中遇到地震,被嵌在石头里,直到两百年后才被小男孩康一捡回救活。
妖怪在现代不啻是个神话,康一一家马上变成焦点,他们和狗狗阿伯、河童小酷都遭遇很多困扰,最终阿伯被车撞死,小酷被送去乡下隐匿起来。
故事脉络很简单,但整个剧非常丰富,刻画的人物也很丰满。
康一一家都是普通人,爸爸是一家之主,家里出点什么事他都负责拿主意,安抚妻子,支持儿子,同时不忘照顾小女儿。
虽然在“隐藏小酷-曝光小酷-放生小酷”的过程中也迷失过,但最终能想明白“我们过去做的才是不对的“,真的很不容易,一个大男人能承认自己的过错,太不容易了!
他盘腿坐在沙发上给儿子和小酷玩相扑当裁判,按耐不住自己也下场,还有喝酒时倒一点到小酷头上,看到小酷醉得脸红还载歌载舞地求雨,笑得不可自抑,这些细节都让他有血有肉、非常可亲。
妈妈是家庭主妇,有女人独有的恐惧小生物(比如老鼠蟑螂和河童)、爱听好话(河童说她了不起她把头一扬自觉良好)、虚荣(害怕上电视时显老)、母爱(给小酷缝一个背囊来装他爸爸的手),很多细节把她也塑造得很到位。
最感人的,是她不愿意儿子为了给小酷寻找其他河童而远行,担心他,目送他出门,不满”他连回头都没有“,丈夫粗心地问”又怎么了“,她轻轻一巴掌打在丈夫胸膛上,带点撒娇以及得不到理解的不满。
妈妈总是最挂心儿女的,毕竟都是自己孕育的孩子啊!
康一的妹妹小瞳可能得不到观众们对《龙猫》里那个妹妹那么纯然的喜欢,因为她一开始就表现得不喜欢小酷,之后还跟小酷抢椅子(虽然她长大到再也不能坐那张粉红色椅子了)。
但是这就是真实世界里的孩子啊,他们有时候是天使,更多时候是小恶魔,哈哈。
讲到这个,不得不感叹,孩子的世界其实也是很残酷的。
康一喜欢的那个女孩子,被女生、男生都欺负,原因却是父母外遇离婚,这跟她有什么关系?
莫名其妙!
但是孩子们能理解这点吗?
不能。
他们从大人那儿听来的冷嘲热讽,加倍地施加给这个小女孩。
康一因为家里有河童又没有拿给他们看,也被孤立和抨击。
更严重的要数阿伯的前主人,小时候跟狗狗很好,长大的过程中被欺负而把压力发泄在阿伯身上,天天殴打它,以至于它离家出走。
长大之后,这个世界有变美好一点吗?
没有。
可能比孩子的世界更残酷。
站在小酷和阿伯的角度,看着它们在城市里逃命却走投无路,不得不心寒,哪一天自己被发现是这个世界的异类,你也会有同样的遭遇,哪里都有摄像机哪里都有镜头哪里都有好奇而冷酷的目光。
阿伯被好奇追来的车子撞死了,小酷爬上东京塔,彷徨张望,”爸爸,我找不到没有人类的世界“。
那一刻,人类世界对它来说是多么冷酷可怕的地方!
它想到了死!
我们没有曾经是小酷吗?
我们没有曾经觉得自己被孤立被排挤好像站在世界的边缘摇摇欲坠吗?
但大部分情况下,我们是那些好奇而漠然的观众。
扯远一点,我想起了厦门BRT纵火案,根据报道,嫌犯是想领低保和退休金而不可得转而报复社会的底层人士。
倘若报道属实,他纵然不值得原谅,但我们能对这样的人做些什么呢?
就像小酷感受到的,现在人类真的太多了,好像地球都只是人类的巢穴。
人和人之间的距离太短,太多摩擦,太多磕磕碰碰。
我一直很不耐这样的人际,争什么啊抢什么啊晒什么啊,想表明什么啊?
但这就是世界,不容改变的世界,无法逃离的世界,残酷的世界,令我受伤的世界。
我不是没有无奈的。
小酷也被这样的世界伤害过,但它跟我们不一样,它还有灵魂,而且它有一颗感恩和宽大的心。
它感谢康一一家人帮助了它,认为跟康一一起捡到它的小女孩也是救命恩人,很多人已经失去了感激的能力。
(比如说被路人扶起来却反咬一口索取赔偿的阿伯阿婆,他们年纪一大把,黄土都要淹脖子了,这么狠毒也不怕报应临死都受罪。
)小酷被人类狠狠地伤害过,父母都死于人类之手,却能说出”原来人类中也有你们这样的好人“,偏激如我,真心要向它学习。
从大学时开始作为爱好看电影,已经有十多年了。
仍然记得当时室友拷给我用电脑看的第一部电影《万能钥匙》。
这十多年时间可以分成几个阶段。
最开始的时候从学校BT下载,主要看有名气的、主流的,记得有一天连看了6部电影,是《刀锋战士》三部曲和《地狱男爵》还是《黑客帝国》记不清了。
后来开始集中看喜欢的导演或演员,像宫崎骏、蒂姆·伯顿、金基德、阿基考里斯马基、拉斯·冯·提尔、约翰尼·德普、比尔·莫瑞、哈维尔·巴登等等。
曾经通宵看了斯蒂芬·金作品改编的《1408异煞凶间》《危情十日》等。
近期在工作中审看的民族电影、国产电影比较多。
前一段时间只想看恐怖片。
随着时间的推移,对电影的兴趣有所减退。
从下载变成在线看,电脑里存的电影也不怎么增加了。
又因为想看的电影大多看过了,找冷门资源的难度越来越高。
为了增加与家人的互动,从用电脑看转为用电视看。
这个变化还是很大的,自己用电脑是主动观看,会专门找时间专注地看完。
因为传统看电视是被动观看,电视放什么就看什么,所以尽管现在电视也是点播或投屏,仍然会失去一些专注度,不自觉地去干别的,经常一次看不完。
最近分两天看了《河童之夏》。
这部电影应该很早就知道,一直没看是因为海报上河童的形象实在不可爱,甚至有点丑。
河童是一种日本传说中的怪物,但是它不高大威猛,好像也不爱干坏事,以至于它具体有什么超能力都说不清。
电影一开始是在江户时代,河童父子要跟人类武士谈判,请人类不要填了它们的家,一个什么湖。
结果武士态度强硬,加上受到惊吓,把河童父亲杀了。
有点像现代暴力强拆的故事。
这时突然来了一场地震,画面一黑,来到了现代。
小男孩康一在河边偶然捡到一块石头,里面是在地下保存了几百年的河童小酷,就是被杀掉的河童的儿子。
带回家开始养。
可见河童在人眼里不是凶神恶煞。
河童需要往头顶的吸盘里浇水,吃生鱼和黄瓜,擅长摔跤。
相当于捡到一只已经灭绝的生物,但是河童会说话,智力和人差不多,所以并没有把它送到什么研究所去,而是拿他当人看待,康一带小酷去找同类,两人结下了深厚的友谊,康一在过程中得到了成长。
同类没找到,反倒是有媒体发现了小酷,包围了康一家。
媒体还都很规矩,没有偷拍也没有抢走河童。
康一因为隐瞒小酷的事也遭到同学的冷落,却逐渐和同样被孤立的女生越走越近。
但是家总被围着也不是办法,最终无奈带小酷去录了电视节目。
过程中杀死小酷父亲的武士后代拿来了河童父亲的手臂,小酷要把父亲的手臂拿走,却被人类围追。
这段小酷展现了让灯和乌鸦爆炸(类似《异星灾变》)和降雨的能力。
最终,小酷为了死后有脸面对祖先,保持河童的生活方式,选择离开关心爱护它的康一家,到偏僻的地方生活。
那里有一只和它一样残存在世界上的其他种族的怪物,掌握了变成人形的法术而生活在人类社会中。
影片中人物的线条很简单,环境画的倒是很细致。
几处落日余晖的画面美得仿佛时间静止了。
影片主题无非是爱护动物、保护自然,因为人类的攫取,导致物种的灭绝,反思人类的行为等等。
影片既没有绚丽的特效也没有晦涩的艺术性,没有商业性,这样平淡感人的电影不多见,似乎成为了日本电影的独特标签。
可能很多人会觉得这样的电影幼稚、无聊,但它正是体现了人性最本质的善良、温暖。
我写这篇评论不是叫卖,因为影片的收益与我无关,也不是传统的影评。
虽然我曾经的专业涉及西方左翼思想理论,我也对电影批评理论有点兴趣,但是我总觉得那是在给电影套大帽子,又累又无聊。
无非是“以我观物,则物皆我之色彩”,满脑子理论的人,看什么都是理论。
我只是想写写这个电影好在哪,可是不太会写。
由于奶妈的强力推荐,我选择了看这部动画对于奶妈的品味,作为奶娃的我还是十分肯定滴感动的几个小瞬间1开头处小咕吃了一个萤火虫进去 爸爸说他“BAGA”不要乱吃萤火虫虽然爸爸说他是小傻瓜 但是那种父爱还是浓浓地 比哈根达斯还浓2爸爸要被武士杀掉了 小咕抱着一条大鱼准备进贡给大人 以为这样他就不会杀爸爸了 当时就看他小小的身体抱着一条大鲤鱼 就眼眶湿润了3小咕被一康救回来后就奄奄一息了 那个小可怜儿样4因为爸爸喝酒 也给小咕的盆子里倒了点 然后小咕就醉酒唱起了求雨歌那种红着脸 可爱的歌唱好好玩5小咕和奥康狗狗的友谊 还有他们心灵内部的对话6奥康死前回想起少年时的主人 他终于笑着离开了这个到处都是嬗变人群的世界7小咕从海边回来也不忘记给调皮的妹妹带来一块海里的美丽“石头”8妹妹 小咕因为一康没有妈妈做的荷包而嘲笑他时的追追打打让我觉得大家终于变成一家人了 片子边看我就边担心这个故事的结局 我很怕是一个悲剧 小咕死了但是最后谢谢导演给了我们一个想象的空间 或许还有河童或者河童的近亲在这个世界上 他们在某个人迹稀少的小村子里的河边居住着我们在某个能看见萤火虫的夏天也许可以偶遇他们她们已经幻化成人的模样可能就是那个大妈 或者是那个孩童哦
画面太丑了
小女孩倒是刻画的入木三分
好些地方都挺感动。就是觉得有点慢,有些镜头略嫌多余
温馨,这种片子才是到处泪点嗯
人类是最善变,最复杂的动物,把其他生物都当作人类的附属品,妖怪们变成人隐藏在人群之中,人群中比妖怪更坏却也比比皆是
这种温情动画片最会骂人类。
那个河童长得可真砢碜
长的丑不要卖萌好么 还有台词 打斗不要那么幼稚
阿伯死的时候好伤感。。。河童好可爱,希望这个世界上真的有可爱的河童存在
这玩意真的丑啊,真有人养?
不是说这片子不好,而是太过纯情平淡导致口味易重的我有点消化不良。
太催泪了对不起我不喜欢这种感觉QAQ
不错
每天看些破事儿,想些破事儿,说些破事儿,再看看这样真善美的动画,感觉真好。
咕!
让我足足哭了2小时的属于这个夏天的河童
剧情很可爱~但是画面有崩坏的嫌疑哦~
不适合我。
我的天啊,各种戳心戳肺的击中要害啊,这些细节是要费尽多少心血都用在一起的啊,包括捏泡泡,趴在书包里露出手,啊感动的不行,原惠一老师万岁万岁啊,十星!!!!
对这么丑这么弱智的生物萌不起来……那个小妹妹我总想把她拉出来抽一顿……节奏太拖了,60分钟的故事楞讲成两小时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