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镜有点风格 但太多炫技的切镜头 导演存在感太强 没有粗糙cult的恐怖感 。
画面太精致了 没有第一部画面的粗糙感 少了纪实的感觉 人物好多啊 第一部只有一个屋子两个人还都活动受限 剧情半个小时就展开了。
第二部前一个小时搞得和密室逃脱一样没完没了 一个小时了也没有惊喜到我的地方 相比第一部处处反转意料之外紧密剧情这一部多少让我有点失望结局还行 是意料之外的反转。
但比第一部牵强一些 结尾处处致敬第一部 从场景到镜头到叙事 不过不吹不黑确实比不上前作 第一部的反转有一种水到渠成之感 第二部就差得多 。
究其原因 大概是人物的真实性和特殊性的矛盾 第一部的人物所做选择在故事里的表现都非常真实 让人信服且有代入感 。
而且所有人 参与故事的所有人智商和反应都在观众之上 意料之外 像医生锯了自己腿后也没射杀亚瑟 亚瑟最后干脆利落的反杀 和竖锯最终结局时爬起来 都大大出乎意料而反观第二部 人物智商集体下降一截子 让观众缺乏代入感 大汉智商感人 团队彼此之间像无头苍蝇 第一部酱油大妹子斯德哥尔摩病满分 。
上一部两个人之间的争吵和信任在极其优秀的双人对手戏里展示的淋漓尽致。
而这一部一大群人在状如迷宫的屋子里瞎转悠 情节设计的复杂却完全不如前作精简漂亮 人性展示度为零 第一部里对家庭的爱让一直冷静的医生最后失去理智锯掉自己的腿 但人性让他在最后疯癫状态下也没有射杀“同伴” 以及其他几个被谋杀例子把人对生的渴望和对死的恐惧展示的淋漓尽致。
这一部却只有愚蠢背叛和不团结为了超越而超越 为了反转而反转 为了致敬而致敬 匠气十足 匠心不足 和第一部的水到渠成出人意料绝望震撼真的不能比
“不是不报,时候未到”,这句中国民间流传的俗语可以说是电锯系列的主旨了,也是Jigsaw老先生信奉的真理,片中参与游戏人多半是因为做了违背道德的事情或者没有好好珍惜,如果侥幸逃脱,那么从此以后便会脱胎换骨重新做人。
从这个角度上说,Jigsaw也可以说是人间审判官了,甚至有点人生导师的意味。
说说第二部吧,对于这种狂飙肾上腺素的片子,我觉得比较重要的几点因素:1.故事好不好看延续上一部,Jigsaw这次不仅露脸了,还大谈特谈自己的人生经历和做这些事的起因,也算是满足了观影者的好奇心。
故事可以说依旧很好看,只是知道了上一部的套路之后,少了一些新意。
依然是密室逃脱的路子,一群互不认识的人醒来后发现自己在一个破败的房间里,大家要做的就是找到出去的路逃生,结果期间有人中了机关挂掉了,当然也有人被其他人杀死了。
剧情中充满了意外,并不只是遵循套路,比如肌肉男刚割完皮就被小男孩割喉了,脖子后面的数字到底有什么意味?
最后也没解开。
结尾还是不错的,Amanda作为斯德哥尔摩综合征患者,原来是Jigsaw的同党也是出乎意料。
剧情整体打7分吧。
2.吓不吓人场景我觉得还是上一部那个厕所更经典。
片子不能说吓人,就是有点血腥和时不时一惊一乍的叫喊声让人觉得有点烦躁。
当然到高潮时刻还是很紧张的。
没有第一部带来的不适感那么强烈。
部分镜头还是有点血腥恶心。
3.有没有新意两条时间线混剪(警察和Jigsaw一条线、密室逃脱一条线)让人以为是同时发生,其实根本是同一个空间不同时间,最后揭晓谜底时的警察蜀黍那种绝望感我们都能感同身受,剪辑棒棒的,在当时应该是比较有新意的剪辑吧。
破败的密室房间没啥新意。
一群陌生人聚在一起寻找生路的故事其实蛮多的。
都说第二部开始预示着质量开始下滑了?
我觉得可能是第一部太过于经典了难以超越吧。
第三部拭目以待咯。
这部感觉没有上一部好,可能因为习惯了,没有那种惊艳感,但肯定在技术上还是没有上一部好吧,虽然我讲不太来.一个警察,和他儿子纠葛,两人吵架,警察还是个蛮大的官,但是他以前办的案里故意搞了一些无罪的人假造证据把他们送进了监狱,个中原因不知道,电影没讲.然后那个大反派竟然在一开始就被警察抓到了,然后双方开始斡旋,原来大反派又抓了好几个人关在一个时间到了毒气放够就会死的房子里,当然警察儿子在里面,其他人全都是被警察冤枉坐过牢的人,其中还有上一部中那个逃出来的吸毒女,最后的结果是儿子如大反派所说被送出来了。
警察被抓进去了,大反派死了,死在了车上,有点老死的感觉,但他的继承人吸毒女活了下来继承,吸毒女接受了他的信仰,但我觉得吸毒女火候不够啊.这部我觉得逻辑和情节,都没有上一部给我刺激
其实剧情设计还是很出彩的,可惜...走了血腥路线.而1是高智路线.可惜拉.
所谓的恐怖片,我一直认为视觉上的惊悚不算恐怖,最恐怖的是,这个电影能够直至人心,直接切中人内心恐慌的命脉。
不过,我真是胆小,电影中的什么拿刀子割眼珠子啦什么自己把脖子上的皮切下来神马的一概跳过不看。
像这样子能连续做到6部以上的电影,其实细细想来都是有硬伤的。
比如,既然癌症患者是因为行将就木想唤起世人对生命的热爱——这是这个电影的哲学根基。
那么他肆意荼毒人们的生命就是对自己的生命哲学的一种根本拷问,从始至终,电影里都没有出现那些被警官陷害的人们不热爱生命的表现,如果老头子真是为了去嘲讽和惩罚这样一个表里不一的执法者,犯不上拉上已经被他坑害的坐了几年牢的人们去陪葬。
还有就是,在幽闭的密室中处处有玄机,但是最后大伙好像都被毒气熏得大脑秀逗,最典型的就是有个女的明明看见解药旁边是陷阱还要把手伸进去拿,伸进去一只不够还两只全进去了。
如果细细考究硬伤,2要比1多的多。
但是深深震撼我的还是人性中最天然的东西。
比如,在恐慌的时候,往往无法思考。
想一想,为什么世界上总是有这样的人可以轻易的掌握别人的生死线?
是的,他们是比别人聪明,但是聪明的背后是对人性通透的理解。
老头在和马修谈话的时候一直在宣称“只要你坚持的听我说下去你最终会见到你的儿子”。
当看着自己的儿子在密室中和死神拼搏的时候,马修怎么可能会心平气和的和一个濒临死亡的人谈哲学?
正是因为恐惧,让马修最终自投罗网。
杀人狂从始至终都没有亲自动手杀过一个人,他只是看透了人内心的恐惧,知道只要掌握了人们的恐惧,就可以一步步的诱导他们走向死亡。
有时看完类似的片子我就会想,人内心的魔怪到底是什么样的?
人心隔肚皮,即便是与魔鬼共舞,你也不一定能看穿这邪恶的灵魂,而这,才是让人感到最为恐怖的事情。
以人性极端状态为表现形式的经典之作。
以惊悚为表征的展现形式,虽然乍看起来有些骇人,但或许能够更让人清醒的触碰到:人性在极端状态下的“真实”状态是何模样?
为何在性命垂危时候才懂得珍惜?
这些永恒的人性话题也未可知。
这也是,剥开电影荧屏表象下,展现电影艺术“表里不一”特性的典型例证。
同样让我有此种感受的,还有《黑暗骑士》中对犯罪部分的描述,不过有时,那些结局显得过于美好的表达,虽让人欣喜,但静下心来思量,却更让人怀疑。
反而那些悲情痛苦的结局,虽然令人难受(难以接受),但我们却很少怀疑它所反映的“真实”性。
人性,善恶?
悲喜?
乐观悲观?
这些实在都是让人难以直面的话题。
场景: 影片观影过程其实是让人欲罢不能的。
不过为了更及时的记录观影的体验,我也不得不在此停止:毒贩沙维尔为了独吞保险箱中的解药,一个个击杀被困的其他人时,他被渲染成一个恃强凌弱的嗜杀“坏人”角色,但此处编剧的处理在我看来就相当厉害了:当laura落入悬空方形玻璃容器陷阱时,laura被困状态是刚好被缚、背对门口,于是沙维尔可以不用杀人便能得到密码,而沙维尔也确实没有杀掉laura。
这也再次印证和向观众强调,“生存本能”才是竖锯乃至影片在此要强调的元素,沙维尔也只是以他的方式来求得生存,而已。
这个情节的补充,看似突兀(因为之前他们中毒不深,状态较好时,并没有发现这个门),但其实是作为编导对自己想要表达内容的巧妙补充而出现的。
结局引申:人性的急躁:对,在竖锯和阿曼达的角度里(其实,竖锯虽然一直以凶手身份出现,但其实他扮演的角色,有些像,“神”),其实埃里克只要等待,便能得到获救并安全的儿子丹尼,竖锯并未欺骗,甚至连敷衍都没有,但人性就是人性,那种劣根就如同拳打棉花一般,看到知晓却无力阻挠。
其实Saw1,虽然是此系列的开山之作,但毕竟是初试,仍未能让我给足5星。
但Saw2,无论是对前作的承上启下,还是在情节上引入时空理论,都可圈可点。
而且还有我个人最喜欢的戏份(《致命魔术》的那一套^_^)
因为最终BOSS已经在第一部结尾出现,所以很多人都说,不好看之类的。
其实并非如此。
第二部的故事更完整,继续深入第一部在探讨的内容。
而且正如第一部,导演编剧给了观众很多小细节,提示我们通过这些细节来找出谁是真正的幕后主谋。
这是一个能让观众真正参与进去的系列电影。
期待
随着2004年《电锯惊魂》的一炮打响和巨额票房,狮门影业急不可待地想要再拍续集,但前一部的编导温子仁和雷·沃纳尔正致力于另一部恐怖片《死寂》的制作,这时一个MV导演达伦·林恩·鲍斯曼的本子进入了视野。
这个剧本其实是鲍斯曼的处女作,却因为与《电锯惊魂》太过雷同而被许多制片厂拒绝。
直到急需续集剧本的制片人马克·伯格以及奥伦·库勒斯看到之后,决定将这部原名为《绝望》的剧本用在《电锯惊魂2》上,并让鲍斯曼亲自执导本片。
虽然一鸣惊人的温子仁没有担纲导演,不过仍作为制片人参与到了本片当中,还帮助鲍斯曼对剧本进行了润色,最终保留了原稿中的角色、机关陷阱和死亡方式。
从财务角度来看,《电锯惊魂2》是绝对合格的,成本只有400万美元,而票房高达1.47亿,比第一部有过之而无不及。
至于口碑则褒贬不一,当然这就见仁见智了。
个人感觉第二部在血腥和野蛮程度上要超过前一部,开篇的死亡面具已然能够收割下大量粉丝的膝盖,要自己从眼球后面挖出钥匙打开即将闭合的面具,不是一般的重口,也紧扣第一部中「死中求生」、「自我救赎」的核心设定。
然而对比疯狂怪诞的杀人手法,影片在中心主旨和实质内容上却并无突破。
与第一部中大部分的暴力行为都隐藏于屏幕之后不同,本片的暴力和死亡表现在明面,同时竖锯叔也从幕后来到了台前。
当然,他最大的武器仍是头脑和对人性的把握,虽然孱弱的病体遭到了埃里克警官的胖揍乃至奄奄一息,可笑到最后的还是他。
片中还补充了关于竖锯的一些角色设定,在变成「杀人狂」之前他曾被查出罹患癌症。
不过令他走上这条路的却并非健康问题,而是自杀失败,在车祸中大难不死,于是决心把余生的时间花在研究人类的本性上。
影片的故事线分为主次两条。
主线依然是密室逃生的套路,上一部仅仅是两人被困在盥洗室,这一部作了升级,人数来到了八个,房间也增加了不少。
剧组的设计师一共设计了27个布景和机关,其中令人印象最深刻的一个是「针头陷阱」,角色之一的阿曼达被扔进了里面寻找钥匙,万针攒身的镜头让人遍体生寒。
为此剧组一共用了12万支针筒,并换上了光纤针尖。
而扎在演员身上的针头,有些用了假手臂,有些实际上是插在她衣服下面垫子里的纯针筒,眼尖的观众应该可以在一个穿帮镜头里发现她背上的垫子。
另一个是「手陷阱」,角色之一的艾迪生寻找解药心切,结果双手同时被倒置的刀片卡在洞里,继而进退两难流血致死。
其实要拿到解药并不困难,玻璃盒的另一边明显吊着一把钥匙,但在精神濒临崩溃的情况下谁还有余力去仔细观察?
说到密室逃生,1997年曾有一部《异次元杀阵》是这类元素的经典代表,与其相比《电锯惊魂2》的设置显然要低端了不少。
不过,密室逃生的核心在于「囚徒博弈」,亦即被困者就算是有相同的利害关系,也会倾向于相互伤害而非合作共赢。
换句话说,人性永远会将个人利益放在最优的位置,甚至最终作茧自缚,个人的理性往往导致了集体的非理性。
这一点在本片中愈加极端,留给八人的时间只有两小时,而解药只有一剂,在求生本能下更难免会自相残杀。
故事的副线则是竖锯叔和埃里克警官的较量。
竖锯要整的都是戴罪之人,埃里克作为警官劣迹斑斑,多次强迫别人承认莫须有的罪名,而作为单亲家庭的父亲,对儿子也漠不关心。
因此,竖锯设局将埃里克的儿子与那些他曾陷害过的人关在密室,再用事先录下的视频诱使埃里克入瓮。
而事实上,埃里克的儿子根本没事。
就像他在游戏的开始对埃里克说的那样:「规则很简单,你要做的就是坐在这里和我说话,等时间到了你会发现你的儿子在一个安全的地方。
」可惜警官既理亏心虚又担心儿子安危而丧失理智,又能怪得了谁?
竖锯叔是「杀人狂」不假,但自有其固守的原则。
在西方语境中,「游戏」的特征有二,一不能作弊、二必须接受输赢。
竖锯对游戏规则的维护是强有力的,游戏失败的指向是惩罚,不遵循规则的结果亦然。
从表面看,竖锯强制将「玩家们」纳入游戏,并迫使他们接受游戏规则,然而他又会给予对方趋利避害的隐性提示。
这些提示从结果上看都是有利于玩家的,只是玩家们多半出于自卫和警惕而拒绝听从,导致惩罚的降临。
竖锯叔以审判者的身份自居,用强势的游戏意识和规则精神践踏玩家的侥幸心理,惩罚和检验的无非都是人性。
本系列相关影评【系列补完计划】《电锯惊魂》:杀出了哲学,狂出了人性♑
听说《电锯惊魂》的导演本来只想拍一部的,只用了18天时间拍成了第一部。
我是个胆子很小的人,一听到这个名字就不敢看了,但是在很多网站的评论上都说《电锯1》有个出人意料的结局,所以耐不住好奇嘛,昨天一个人看了。
我很喜欢第一部的结局,因为真的没人会想到的吧,不剧透,那个人竟然是凶手,难怪它里面有一句话:“这个密室里有三个人,除了你们两个还有一个人在看着。
”我很喜欢这个结局,所以看了电锯2。
看电锯2的时候一直在想谁是背后的老鬼,好吧,电锯这回现身了,但是隐约觉得还有一个帮凶。
阿曼达,我怀疑到她了。
这回我猜到了,所以觉得没有那么新奇。
首先,为什么只有她这个在电锯1中出现的角色又被抓进来了?
为什么在1中警察问她是不是感激竖锯时她承认了,为什么她很镇定,为什么她在知道丹尼是警察的儿子时还愿意不计前嫌地带着他一块儿逃命?
而那掉进针里的一场戏是苦肉计。
以为她很可怜,是的,她很可怜但是很变态。
这一部血腥了很多,但是中间很久都很平淡,除了放血。
刚开始的时候那个要挖自己眼珠的人,那个绝望无助被关在小盒子里被烧死的男人,那个被打烂头的开门的男人,那个双手被卡在刀片上的挣扎嘶吼的女人,那个自己用刀割脖子后的皮的持刀的男人,那个抽搐到痉挛的口吐鲜血的女人……够了,我不是很爱这些镜头,真的。
因为猜到了,所以觉得没劲,其实,反而希望凶手是个新面孔,再震撼一把的。
好遗憾。。。
昨天看了saw1之后,晚上老在床上翻来覆去的想,回想情节,故事的利益,和被测试者可以克服的弱点等等。
虽然受到了震撼和惊吓,但是我还是鼓起勇气看了saw2。
看完了之后很是震撼,但感觉2更多是视觉上的,而非心灵上的。
因为它的结构有点混乱,而且最后的一站式交待也没有完满的解决之前设下的过于冗杂的悬念。
我同意很多朋友说的存在很多漏洞,在此我还想补充一些我的个人感受。
1.有些偏离saw1想表达的主旨。
我觉得saw的灵魂所在是要被测试者感受生命即将被剥夺的威胁和承受常人不能承受的痛苦来换取生命以使他/她感受九死一生的震撼,在今后的生活中珍爱生命、洗心革面、葱头做人,而saw2当中则有把人质置于死地的嫌疑。
如Obi,就是那个戴着帽子尖嘴猴腮的绑架犯,他进了火箱就没有回路了,他唯一的选择就是在或不在针管熔化前递出解药,很显然这种高尚之举没有奖赏,因此他也无可非议的没有这样做。
2.共同点?什么才是他们的共同点呢?他们的共同点就是进过监狱,被小孩的爸爸诬陷。
提示语中要他们寻找共同点的目的是什么呢?难道是告诉他们:你们都是被诬陷过的,因此你们应该合力弄死小孩。
这明显不成立,因为小孩是无辜的,而且这与saw系列的主题--救赎与重生背道而驰,显然是不妥的。
难道是想告诉他们:你们现在在这的目的是为了当诱饵,小孩的爸爸当感受到小孩的生命除了来自游戏设计者,更来自于游戏参与者时,他会义无反顾地跳进这个陷阱。
如果真是这样,那这些诱饵无论是被毒气入侵而死还是自相残杀而死的代价也太大了。
3.人物太多,空间太大。
比较saw1而言,saw2的编剧无疑太过贪婪,想利用纷繁复杂的人物和目不暇接的大房子的机关骗得观众在一堆情节的狂轰滥炸之后发出的奄奄的“倍受震撼、太神奇了”的感叹。
4.Amanda的身体力行。
这个很低能,因为既然里面有这么多罪犯,怎么保全自己呢?如果神算的癌症患者考虑得很周全,他难道不怕在慌乱和自私的较量中,自己的接班人被无情的杀死么?抑或他想让她饱尝痛苦,已获取成为自己继承人的资格?因为他曾对警察说他已承受的痛苦可让死亡也黯然失色。
5.西班牙暴徒颈后割皮:如果他是想证明给Amanda:敲,没有你我照样可以看到数字,那么他也太炫耀了,何不解决了Amanda再自虐?
这样多保险?!而且小孩一锯使他当场毙命有些不真实。
而且Amanda也让人费解,她本身也吸了很多毒气,可是她堪比男人,一直精神奕奕,毫无倦容,真不愧是变态狂的接班人阿!我觉得这些不太妥,不知其他朋友有没有什么高见,可以与我一起分享呢?呵呵。
我爱看惊悚片!但是勇气和鉴赏力还有待磨练呢。
这里面没有罪恶与无罪的分别
我发誓这不是1、3的导演拍的,我发誓
第二部相较于第一部逊色了一些,血腥镜头增多,悬疑处减少,看到大BOSS不行的时候就猜到肯定有小BOSS做继承人,不过节奏依然紧致不拖沓。
没有了看第一部时的紧张感,还不错,剧情有惊喜
虽然凶手已经揭开了神秘的面纱,但是剧情依旧扑朔迷离。电影更像是角色扮演游戏,从受害者角度讲诉案情让观众身临其镜,切身感受受害者的痛苦。显然这部比第一部更加血腥,而在鲜血淋漓背后不仅隐藏了对人性善恶的揭露更有对生存意义的叩问。结局同样有着反转,当重回第一部厕所现场时,虽没有起满鸡皮疙瘩却也令人大呼过瘾。当第一部中的游戏生还者完成了她自认为的自我救赎继承了竖锯的衣钵时,游戏也到此结束。如果说电锯1给人的是惊艳,那么电锯2同样对得起人们的期待,它更像是一部承上启下的作品。当神秘的竖锯揭开了面纱,化身控场达人正面硬刚警察,就问这个身患绝症却聪明绝顶的老人你怕不怕……
编剧想象力下降,单纯血腥作为噱头。
面具底下的脸没想象那么难看,但还是好吓人……
整部片子里有极强的诡计布局和机关、心理密室等..saw系列强调的就是精致的设计(观影时的爽快感,虽然不能经得起细究:这也是减分的原因,很多人不会再去仔细思考了,诡计震撼即可),将一切的可能性都考虑在内:2代里印象深刻的是”实时播放“骗局,”卧底替身“骗局及”一致化对待“骗局等。亦算经典
一个自称珍惜生命的人肆意地糟蹋别人的生命~目的是为了提醒他们生命可贵~~简直一个变态+不要脸!如果这部算是推理~那么不合理的情节也有点太多了~~
第二部比第一部带劲儿!可须叔说这一部没有第一部强......看这种片子就应该多割肉啊,脑浆啊,玻璃碎片啊,针头啊!说真的,针头那块儿吓死我了.....可是为啥扎了那么多还没死,最后还摇身一变成老二了........不能理解。但是挺好看的,特别是连看两部!
补看~ 还是那么血腥 结尾还是那么峰回路转
谜底揭晓之后的发展总是很难让观众产生新鲜感,换导演后风格也有了变化,第一部心灵的考验与选择、密室的封闭感和压迫感都少了,渐变为无脑暴力绞肉血浆流。
很单调,不喜欢这个系列
感觉比第一部好
#Horror Film Time With BB# 感觉结构一般,悬疑力度也一般,群像的塑造有点密室逃生的感觉,但是还是架不住剧本扎实,最后的反转完全没猜到,利用时间差耍了一把观众,跟前一部的梦幻联动也可以说是很惊人了,观感不错。
高潮:线人被在眼珠后面塞入了一片钥匙,要他自己剖出来。于是他……等一等,什么样的手术才能达到这么精密?不用麻醉是不可能的,而麻醉后线人醒来居然没有感觉剧痛、不会晕眩、没有异物感?难道是麻药还没有失效——那么剔除眼球也就不应该害怕了? 这个立论一开始就不稳,后面的叙事自然不让人
要不是为了完成徽章…这些人都太蠢了,看的好生气啊,最后的反转也是自以为是
玩了把密室逃脱 从道德制高点去批判人性 但还有漏洞 想深刻的探索 却似乎话没说圆 宗教式的反思人性中的恶 自私 贪婪 不珍视生命等等 可人无完人 哪能世界上的人各个都正直有道德 经历过黑暗就会成为新的暗黑 这种黑暗本身也是值得同情的 不该遭到如此严重惩罚 惩罚罪恶的神圣本身也是恶
结局总觉的有些为了逆转而逆转。。。
为了迎合主题硬生生地把一堆血肉元素砌在一起,途中打了三次哈欠,全因该剧除了告诉人家老头是个变态以外不知所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