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在不明白女主角为什么到最后要踩上莫名其妙的地雷,生生制造一个刻骨铭心、悲壮浪漫的分离。
这颗地雷哪怕是爱侣在一起扛着救灾物资赶往灾区的时候踩上的也好些啊!
偏偏是在为了爱情逃离灾区的时候踩上。
我一直觉得电影里的爱情要有些比平常生活深刻的意义,就像“面纱”里面为了救助瘟疫不幸染病而死,“泰坦尼克”里先人后己一命换命而死。
“超越边界”里的爱人死得冤枉啊,既不是为了救难民于水火,也不是为了延续爱人生命于不测。
这样的故事何必浪费胶片,去看晨报的情感金刊吧!
抛开上面的攻击与嘲讽,这部电影的确真实的再现了战争,疾病给人类带来的不幸,再现了非洲、亚洲战乱地区的难民的真实生活,甚至难能可贵的是,那个拍摄“黄金眼”、“垂直极限”的导演,带着开着宝马的男主角和拿着双枪的女主角,在电影中浅挖了一下某些名义上的国际救援组织内部的黑暗。
有些人可能平时不去看Discovery,不看凤凰资讯或者新闻联播,甚至不看“探索·发现”,却冲着俊男美女搭配碰巧看了这部影片,幡然觉醒成为一个人道主义战士,如果真有这样的人,那也算这电影的意义所在了。
逛书店时偶然看到这个片子,一直很喜欢关于非洲的故事。
但看后却发现它要表达的东西是那样的凄凉,但也透露着些许的美好。
片子更像是一部纪录片,从贫瘠干旱的埃塞俄比亚,到红色高棉控制下的柬埔寨,再到战火份飞的车臣。
一切都是我们不曾接触和知道的。
埃塞俄比亚从萨拉一到那里,片子就给出了一个震撼的画面。
那张著名的新闻照片被还原了,秃鹫在等着无比瘦弱的孩子咽下最后一口气。
那么多年过去了,那里依然没有改观,导演还可以找到一个瘦成那样的男孩来出演,这让我很震撼。
记得在那里看到说拍那张照片的记者已经自杀了,所以更能体会到尼克的痛苦,看到那张坚毅的脸上闪动的泪光很难受。
One Life!
他们救活了一个孩子,在那样的环境里人的力量是微弱的。
人们只以尽自己的力量,救活一个是一个。
柬埔寨红色高棉执政时期的柬埔寨是黑暗恐怖的,视人命如草菅。
这在片子里有体现,那可爱的婴儿,那爱子心切妈妈的惨死。
或许很多人都不知道这段血腥的岁月,那是由于红色高棉政策的隐秘性,这段历史在相当长一段时间不为人所知。
在他们“三年零八个月”的执政期间,约有200万人因饥荒、战乱等原因非正常死亡。
在那样一个小小的国家里,这个数字是惊人的。
车臣萨拉这时已经是一个成功的联合国大使,他一年一年、一点一滴的收集着尼克在世界各地的消息。
电视里尼克已不只是一个人道主义援助者,他已经开始更深一层的去揭露世界的黑暗。
是呀,经历了那么多各地人民的苦难,总会是寻找问题的根本的。
这些苦难并不是自然造成的,更多的来自于人的残暴。
萨拉为她的爱情牺牲了,在尼可面前。
她是勇敢的,从一开始就是。
她为了那个激动的男人的一次演讲,而远赴非洲;她为了再一次见到他,来到了恐怖的柬埔寨并孕育了他们的女儿。
前面其实就埋有浮笔,那个柬埔寨男孩,形容的可怕的地雷触发的声音......
对这部电影评分很矛盾,一方面一星都嫌多,一方面看到五星是推荐,又想推荐力荐,让所有人都看看,不能只有我一个人瞎。
这片子的慈善是男主拽着非洲儿童逼着当地的富人捐款,你们竟然还有心情喝红酒?!
真是为富不仁!
女主拿着丈夫家的金钱和资源做自己的慈善,并由衷的抱怨丈夫对自己不够好。
这片子的爱情是女主已婚有孩了和男主乱搞,然后怀孕了生了孩子,所有人都以为是丈夫的。
这野杂种享有丈夫这个英国富人家的一切资源,不用跟着他那个大爱的男主父亲居无定所的乱跑,在这个富有的大宅子里优雅的弹钢琴。
别怪我使用野杂种这个词,婚外情生的孩子不是野杂种是什么。
野杂种这个词就是为这种情况产生的。
女主的姐姐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姐姐一样的三观不正,还把本来还算正常的女主带歪了。
外国坏姐姐的榜样。
然后此片说是慈善片,爱情片,大爱片,超越边界。
在我看来,此片才是安吉丽娜朱莉一生的黑点。
这么奇葩的三观的片子,在这片子里那么烂的演技。
专门去烂番茄看了下,烂番茄指数14,很好。
IMDB6.5,评分的人不多。
这是个没多少人看的烂片。
此片真的很烂,很烂,很烂,很烂。
看此片,是我看的影视最后悔的之一。
当长发而忧郁的JOLIE坐在钢琴旁弹奏《童年印象》的时候,我几乎不能相信同样的一个女人刚刚拍完了那部《古墓丽影2》,她身上一点也不见野性或者勇猛,侧影里有对某人的浓浓思念。
而之后,更让惊讶的是时间回到1984年冬天,她留短发,简单的白裙子,这个女人居然有羞涩的微笑,正如她扮演的SARAH。
刚刚20出头的年纪,上层社会的小姐,正和她的未婚夫参加一场为庆贺救济非洲的慈善晚会。
而那天晚上,他闯进了他们的衣香鬓影,带着他行医的难民营中的一个骨瘦如柴的小黑孩嘲讽这样一个宴会,也为他的病人——那些被世界遗忘在疾病和饥饿中一点点被死亡吞噬的人向那些富人求援——虽然这样激烈的演讲被警察打断。
没有其他人在那个晚被他打动,CLIVE饰演的NICK是个言语冲动的人,还有些和他医生身份不相符的粗野。
而她,却在他的讲演中流泪,并下了决心,要自己送一批供给到他救济的地区。
埃塞俄比亚,她前里迢迢来到这里。
一幅骇人的景象让她大叫着要卡车停下,一只兀鹫正盯着一个已经瘦成骷髅的小孩,不远处她的妈妈的肚子上已经裂开一个大口子,苍蝇围绕着飞舞。
卡车载上了母女,却在途中被武装分子截停,好在他来调解。
为她解围之后的他并不多看她一眼,嘲笑她要救助母子的想法,因为他已经见过太多这样的情形。
她的坚持让他在惊讶中还是答应了做手术“YOU WEAR PERFUME IN 其他THE MIDDLE OF A FUCKIN DESERT……”他的嘲笑还是一如既往。
但在她对孩子的坚持中,他的冷漠背后渐渐有了些感动,在晚上偷听她的钢琴,然后走去她的帐篷笨拙的搭讪,更笨拙地微笑和呆呆地注视。
有一种可能在白蜡烛温暖的光中弥漫,但她很快要离开,临走前她问:你为什么从来不叫我的名字。
在一大段独白之后,忍住眼泪的他说:如果我失去的每一个人都有名字……她无言,最终不说再见离开。
他的目光送她,很远,背后打了许久的井奇迹一样喷出水来,也许有人,就是在绝望中给我们希望。
她回家,开始做一个绝望主妇,失业的丈夫说要去面试的时候,竟然和一个女人在家里被她撞见。
1989年,他的同事ELLIOT来伦敦拜访她,要借她工作的联合国的旗号运送一批供给。
她主动要求去送,因为那个她日夜惦记的人,终于可以再见。
但柬埔寨仍然凶险,他运送的供给中被人藏了军火甚至地图,他们从路卡军队中逃出一命,却在突然闯入难民营的一票匪兵引发的骚乱中失去了自己的同事,也不得不带着全难民营逃亡。
终于到达目的地的夜,他和她在一间房间,她对他倾诉4年的想念,终于有了该发生的事情。
第二天,他要他们分开,因为他的世界永远在最危险的地方。
车臣的冰天雪地,她听说他失踪,不远千里去寻找。
终于在武装分子守卫的小屋里看到已经奄奄一息的他,她奇迹一般带他在突如其来的炮火中趁乱逃走。
就当UN的营地在咫尺之遥的时候,却被追来的武装分子追上,他又一次要她先走。
她不肯,却最终仍是在他的一个吻中又一次要离开。
武装分子在背后射击,他中弹而她忍不住回头去看只一步就踩到了地雷。
不知晓情况的他大喊要她逃走,她象个委屈的孩子似的无助的喃喃着说别过来。
他却挣扎着一点点靠近,她含着眼泪,为了这个让自己牵挂了10年,却一起没有过10天的男人活下去,闭上眼,默默地移开。
一声巨响,黑烟过后,他被气流击倒在雪里,一瞬间不能相信自己得到而又失去了什么。
之后,他在英国的某条乡间小道,读着她的信,那些文字隔着生死,说着最简单的话:我爱你。
他嘴角有一丝微笑,这个总是为了天涯海角不相识的人的性命而拼搏的医生,也有个人在时刻惦记的他,并且愿意用自己去换取他的生命。
但她还有更珍贵的礼物留到最后:他们的女儿,那天让他在冰雪中仍然要生存下去的理由——他静静地注视着小女儿,她在弹奏那首他熟悉的钢琴。
生命的音符总会继续,以想象不到的变奏,却依然延续一段美丽。
最近看了CLIVE OWEN的许多电影,越发喜欢这个大器晚成的男人。
今年40岁的OWEN不算惊人的帅,却因为棱角分明的五官和蕴藏野性的眼神而浑身充满一种沧桑的性感。
电影里的医生几次独白略显有舞台感觉,表情也大多数时候严肃,有评论说他只会木讷。
不过也难为他总是演这样的英雄,硬汉,硬汉总不能表情太丰富吧。
综合他过往的片子,演技还是经得起考验的。
而片中真正有机会大炫演技的是JOLIE,很难想象JOLIE出演这样一个沉静而为爱奔走UN女官员,更难想到她演的如此之好。
做为UN亲善大使的她自己也有到饥荒地区救助的经验,她身上的母性在片中散发出无比的光辉。
感情戏的表演也可圈可点——当女人爱上男人,不一定是朝朝暮暮的相守,而是经年累月的思念,甚至在危急的时刻自我牺牲。
喜欢她的坚强,也许在这里更应该叫做坚韧,这样一段爱情,能吸引人关注救援事业,JOLIE的亲善大使真的做的尽职。
非常惊讶只有16人看过这部电影。
这部片其实是JULIE转型的一部片,在片中她是一个非常有教养,非常贤惠的传统英国女性。
但她的工作让她接触到人道慈善事业,因此她开始了一段非洲的慈善之旅。
在那,她认识了男主角,一个医生,一个热爱生命,珍惜生命,平等对待生命的一个医生,他们对弱者共同的关爱让他们产生了火花。
虽然影片讲述了他们的爱情故事,可是它的片名《Beyond Borders》说的不仅是爱情可以超越道德界线,已婚妇女和一个未婚男子通奸,更传达了爱心是无国界的,世界上甚至中国的很多地方都生活在贫穷之中,我们应该对这些贫穷、弱势群体做点什么,奉献我们的爱心。
2004, changsha我们守护的世界, 我们真爱的生命, part part , something greater, something more, when i look my children, I see deeply 生存的hope 和勇气,并且我知道这值得我去奋斗电影周记 10现在是 11:15pm 我刚刚看完这部电影,又看哭了,心里好难受啊, 好感动,但说不清是为了那些可怜的孩子和难民还是白衣飘飘的sara 的三次爱情。
一次比一次震撼。
1986 年 那个富家少妇在难民营弹钢琴, “我梦想和我的爱人...”那个少妇会用手指点 p.e.n 来换一个奇迹one- alife。
那些若有若无的感情。
1989, 富家少妇家里出现了经济危机,为了见一面她去了柬埔寨,和他一起经历了一次生死从柬埔寨跨越到了泰国,在泰国两个高傲的人终于透露了心声 “lose but proud” 可他们没有在一起,也不能在一起, 正如tony 所说, “如果有下辈子, 我一分钟也不离开你,可现在你要回去,你的家人需要你, 而我也要去我该去的地方”1995,第三次见面,也是最后一次,从俄国到车城 ,是什么让她从埃赛俄比亚追到柬埔寨又到这样一个动乱的地方。
是爱,是10年不变的爱。
当tony 喊“go , go ” 雪都要崩了,可sara 还是义无反顾的踩了她脚下的雷,引来红十字会去酒tony . 那一霎那我哭得, 女主角在信件里说, “我知道你会说我有点宝,去车城那么远,那么乱的地方,可你要我怎么不去,那个被困的人是你, 是你啊, 这么多年来, 你的smile, your courage, 和那该死的倔强!
都在我脑海你,一天天,我们之间从未有过距离。
”后来,小女还的琴声再次响起,这次是人间到天堂。
还有活下去的勇气, 非洲来的勇气!
beyondb.jpg2019:我还记得这部电影,和当时看这部电影时的感动。
后来2009 年的时候,我和andy 又看过一遍,当时好像没有那么感动了,andy 好像一点也不喜欢, 我总觉得我和他的隔阂就是这部电影开始的. 我觉得那么感动的电影,他觉得好好笑...
克利夫·欧文,我迄今所见的最具男性美的面孔,由这样一张脸,出现在《超越边界》里是最合适不过。
安吉丽娜·朱莉扮演一位锦衣玉食的伦敦上流社会已婚女子莎拉,在一场豪华派对上,被骤然闯入的尼克医生一番拯救非洲灾民的激情演说深深打动,潸然泪下。
拣起有人恶作剧扔上的一只香蕉,尼克说道:“谢谢,这只香蕉提供300卡路里,超过这个非洲孩子一天的热量了。
”作为观众,我不由得心一紧,我们熟视无睹之下,确有多少活生生的生命嗷嗷待哺!
莎拉的人生轨迹从此改变,如同泰戈尔诗句描绘:“唉,我不能留在这所屋子里,因为这个家已经不是我的家,因为那永恒的异乡人在呼唤,他正沿着大路走来。
”她毅然带着捐助的物资向赤贫而战乱的非洲进发。
一只大鸟停在一个饿得无力逃避的孩子面前,虎视眈眈,这取材于一张著名的新闻照片,电影把此镜头也真实再现。
莎拉和尼克的爱情仿佛天定,而电影却经过了较长的铺垫,经过美好的压抑,才让他们之间激情迸发,共赴爱河。
家庭责任感驱使他们选择了离开对方,莎拉默默在世界各地的人道主义援助消息里,搜集着尼克的点滴消息。
她也成长为英国著名的慈善大使。
在最危险的地方,永远有尼克。
这个全身心投身人道援助事业的男人,具有舍生忘死的执拗品质,也正因为此,让莎拉不能释怀,为营救他深入虎穴,直至茫茫雪地上被恐怖分子追杀,一个劝对方逃走,一个为救对方不惜踏雷身死,像一切伟大而悲剧的爱情一样,一定是死亡,才能在终止爱情,也才能延续爱情。
两鬓染霜的尼克找到他和莎拉的女儿,小女孩像她母亲一样弹着舒曼钢琴曲,尼克陷入深深的怀念之中。
感人至深的人道主义情怀,精神高度一致的美好爱情,构成了这部片子的深厚底蕴,让我产生童话般的幻觉——或许,这俗世里,真的存在命运交汇的一瞬?
跟朋友推荐的时候把它定义为伦理片。
是的,未婚男人和已婚女人在特殊环境下的爱情故事。
杯具的集装箱。
1984,圣经的饥荒。
伦敦。
Benefit Party,上层社会的交际;忽然闯入的“暴徒”,带着骨瘦如柴的孩子,穿着白色礼服的新娘被人群撞倒(当时我还以为Nick被Sarah甩了来砸场)。
于是男猪脚站在围观群众之间大骂你们这些钞票里冒出来的浓痰,知不知道埃塞俄比亚有多少人濒临死亡。
那女人,真是可爱又傻气。
听过这番话后亲自跑到埃塞俄比亚,穿着白色长裙。
她和Nick吵架,被强势的思想征服,爱上他。
然后回到伦敦,继续自己的生活,以联合国难民救济组织成员的身份。
那时她有一个可爱的儿子,她为了工作很少给他讲故事。
因为埃塞俄比亚相处过的朋友的请求,她一个人跑到柬埔寨。
为了难民,为了见Nick.其实,是棋子。
大家都利用她的善良。
输送物资的路上因为货物里夹带了武器和情报图,差点被杀;到地方后又因为没有带来武器和图,牺牲一名同事。
然后,和他不伦之爱。
在没有社会力量约束的陌生国度,该发生不该发生的都发生了。
他拒绝她,说不可以这样;她哭,她无奈,她回英。
那一年1989,柬埔寨越南,红色高棉。
后来她有了一个小女孩。
1995年。
她知道Nick在战乱的车臣失踪。
神魂不安半夜想悄声走掉,丈夫出现,劝解无效。
(意料之中必定会精神出轨的丈夫。
是啊,谁能忍受自己的妻子爱另外一个男人,对自己又联敷衍都不假装呢?
)Sarah倒像是受到巨大侮辱,去车臣找Nick——又一次一个人。
(内牛满面……姐啊,您真能跑……)大胡子男人跟她说了Nick的下落,她去。
那男人昏迷着,外面到处是飞来的炮弹。
谁让这是茫茫雪地,这屋子自然是靶子。
童话里,女主角都被王子唤醒;电影里,情节对换。
她跟他说很多情话,摇他,说她的女儿流着他的血。
他醒来,两个人跑,终于无路可逃。
他说:Sarah你走吧,他们不会拿我怎么样的。
她跑,踩到地雷。
回头看他向她跑来,眼神绝望。
或许那瞬间,她想起柬埔寨瘸腿司机对她说的话“你永远忘不了那情节,地雷在你身边炸开。
那巨大的声音,你永远忘不了。
”忘不了的,只愿是那薄情郎,而不是巨响吧。
Nick活下来,片尾他去了伦敦,隔着窗户,看到他和Sarah的女儿弹钢琴的样子很可爱。
片头,Sarah也弹着优美的曲调,那悠扬和整个电影的主题——战乱,贫困,饥荒,死亡形成鲜明的对比。
世界上总有一些事物无法窥觑,这一半人的日子那一半人无法想象。
她本可以过贵妇生活,虽然萧条的经济会带来一些压力,但是她永远没有露宿街头,靠装猴子获得香蕉的机会。
可是Nick打破了这平静,他带来黑人小孩JOJO,在有人向他们扔来香蕉的哄堂大笑后说出让人无法挤出哪怕一丝笑的话。
或许,本来Sarah就有着一颗狂野的心,不懂得平淡的安分守己有何意义。
早在Nick第一次亮相,潜意识里她就被俘虏了心。
“如果拼命都要在对方心里留下什么痕迹,那么,就是前辈子欠你的债吧。
”一命换一命。
柬埔寨婴儿的命,是将被拨开保险的手榴弹扔出室外的美国人的命换来的。
Nick在车臣的命,是踩上地雷的Sarah的命换来的。
那些一个人的大镜头——站在非洲高崖上白衣翻飞的Sarah;被枪指着头的婴孩;笑着对Sarah说"Ture love?"的车臣商人……细腻的表情,让人受到强烈的震撼。
什么是悲剧?
悲剧是把美好的事物毁灭。
悲剧是在你眼前毁灭美好,而你无能为力;悲剧是你爱的人爱了别人,你却只能绿帽子下去;悲剧是你知道两人相爱,却苦于现实无法在一起;悲剧是为了一个人涉水拔山,最后依然无法白头偕老;悲剧是看着心爱的人在眼前,你张开嘴唇,发现无话可说;悲剧,是你不该打扰我内心的宁静,让我踏着荆棘不觉痛苦,也再也不能忘记你。
我忘记了什么叫悲剧,只记得我很爱你。
而你说:我们的爱,从来没有边界……附电影背景历史知识(来自谷歌):一。
1984-1985埃塞俄比亚。
被考虑其中一在人类的历史的最毁灭的饥荒。
实际上有二次饥荒,在这个期间-一在北部地区和一在南部地区,其中之二是平等地破坏性的。
在北部的饥荒主要归结于政府的无情粗心大意,并且在南部的饥荒那时主要归结于短的雨的失败。
Derg的王朝在埃塞俄比亚广泛被认为饥荒的最重要的起因1984年。
当Derg在控制,有在多达的叛乱十四国家的行政区。
在这个期间,很多局部组竞争互相反对控制国家。
因此,为了结束所有这些叛乱, Derg开始杀害政府的‘被怀疑的’敌人。
这个期间(1977年到1978)称数十万人民由Derg系统地丧生的红色恐怖。
它不会是牵强附会的说在红色恐怖期间,饥荒的种子在埃塞俄比亚1984故意地被播种了。
在这个期间, AMC (Agricultural Marketing Corporation),公司由Derg在乡区设定,开始提取食物从农民喂养城市人口。
这移动是全国性不安的一个直接结果在城市人口由于之中的叛乱。
Derg设法通过给食物谷类抚慰城市人口以非常便宜的价格。
然而,这结果是农村人口的一个灾害,特别是农民。
Derg在乡区固定了食物谷类的结果的非常低价和此是障碍因素到生产。
农夫,应该给食物谷类他们的份额AMC,在累积很多债务的开放的市场上买了五谷。
其中一Derg的最可恨的移动是非农业活动的制约。
幸亏这可怕的移动,农夫没有能参与非农业活动例如劳务输出和狭窄贸易。
结果,他们没有能补充他们恶劣的收入。
在这个期间,几乎500,000位农夫丢失了导致崩溃在状态跑的商业农场他们的收入的一个重大部分。
所有这些事导致了饥荒在国家的北部的埃塞俄比亚1984年。
在中间80,事是混乱的在埃塞俄比亚。
地方叛乱、庄稼的惨败和Derg的鲁莽的态度导致了一次主要人道主义危机在饥荒的后果期间在埃塞俄比亚1984年。
几乎六百万人民依靠安心食物,并且水运疾病和饥饿死亡是繁茂的。
在这时间,国际社会严厉地批评了政府,并且很多救援组织为受影响的人民提供了食物。
在居住的人民饥荒击中了一部分的国家被移动了向南部的部分。
饥荒在埃塞俄比亚1984影响了几乎八百万人民。
估计的死亡人数一百万。
很多史学家在20世纪称它‘圣经的饥荒’。
很多国家包括美国、苏联、德国、波兰、加拿大和瑞士在对famine.的人道主义反应介入。
二。
越南,柬埔寨。
红色高棉时期。
1978年12月25日,越南因为赤柬屠杀2万越南裔柬埔寨人,集中10万主力部队从七路推进。
一路除了少数红色高棉武装以外,几乎没有遭遇什么抵抗。
老百姓对杀人如麻的赤柬早就深恶痛绝,恨不得食肉寝皮,将波尔布特等人碎尸万段。
用他们的话来说:就是越南鬼子再坏,也不会超过安卡(赤柬国内老百姓对赤柬的称呼)。
由于内部清洗的严重,红色高棉内部人人自危,军队失去战斗力。
越南军队打进来的时候,柬埔寨人民起来拥护支持越军,部分红色高棉军队倒戈投降越军。
越南出兵仅仅二周之后,1月7日,越南军队攻陷金边,8日由在清洗中侥幸逃到越南的 赤柬师长和省委书记 韩桑林建立政府"柬埔寨人民共和国"。
韩桑林同时宣布越南并非入侵,而是帮助柬埔寨人民实现了解放。
赤柬军队保护党和政府,还有数量高达近万人的中国援柬专家团夺路而逃,一路逃到柬泰边境。
1989年随着苏联解体,越南从柬埔寨全面撤军,将政权移交给柬埔寨人和联合国。
三。
车臣1995年第一次车臣战争(1994.12--1996.12.) 1994年12月11日,叶利钦签署《解除非法武装和在车臣境内恢复宪法法律制度》的命令,同一天早晨7点,俄联邦武装力量和内务部部队约3万余人从西部、西北和东部三个方向向格罗兹尼方向开进;12月16日,俄军进入车臣;12月31日,俄军攻打格罗兹尼。
1995年1月-3月初:战争第一阶段,即攻打格罗兹尼 1995年3月初至1995年4月末:战争第二阶段,俄军攻打格罗兹尼外部地区 1995年5月至6月:战争第三阶段,俄军山地剿匪 1995年6月至1996年12月:战争结束阶段,俄车和谈、解救人质、撤军 据俄国防部统计仅首次攻入市中心的俄军131旅,在3天中就损失了近800人和20辆坦克、102辆装甲车。
到1月28日俄国防部长格拉乔夫不得不宣布俄军攻打格罗兹尼的人数增至38000人,坦克230辆、步兵战斗车454辆、火炮和迫击炮388门。
俄军的重型装备在车臣的小村落完全起不了作用,首尾相接的坦克、车队进入车臣的村落后,头车及尾车即被摧毁,车队夹在中间进退不得,成了待宰的羔羊,大部分俄军因此成了枪下亡魂。
截至1996年8月30日,在车臣战争中,俄军阵亡2837人、伤13270人、失踪337人、被俘432人;损失飞机5架,作战直升机8架,坦克、装甲输送车、步兵战斗车和装甲侦察车500余辆;车臣武装分子有15000人被消灭。
1995年2月,格罗兹尼南郊,待命的坦克部队 被RPG从车体侧面打翻的Т-72Б1 在11月大街上进行战斗的276摩步团的坦克分队,他们特别幸运,从没被车臣匪徒击中过
救援物资被贪污的几率到底有多大?
依据常识和经验,应该非常大,即便在和平地区,有严刑峻法。
而战乱之时,法律失语,救援财物属于有限资源,会引发相互残杀,最弱的是抢不到的。
电影里的现场救援人员,他们介入了救援最后一公里的行动,物资屡遭政府盘剥和武装势力抢劫,略强壮的灾民也会哄抢。
人道救援的宣传形象多为儿童,医生男主拽着骨瘦如柴的JoJo大闹慈善捐款晚会问责为什么要停止救助最弱的儿童,JoJo遣返途中逃跑,第二天冻死在高架桥下。
女主从秃鹫嘴下抢回一个男婴,那男婴已脱形如骸骨,只一息尚存,所有救援人员要求她放弃。
女主说我带来了物资,换你们救他一命。
其他救援人员同意了,这交换很合理,告诉女主方法:持续喂一晚上高浓度牛奶。
第二天男婴活下来了。
假设没有女主,救援人员会放弃救最弱的吧?
后来男主与各方“丛林势力”周旋妥协陷入道德两难,也是展开菩萨心肠金刚手段的好题材。
但电影突然转成爱情片了,可惜了。
估计作为商业电影,也不得不有票房的考量与妥协吧。
多数援助,都考虑利益回报,如开篇一带而过的慈善资金给谁不给谁的标准,那是一个更大更难的话题了。
无病呻吟的都市人群,觉得挤个沙丁鱼似的罐头地铁就已经是痛苦,被上司错怪就满怀对世界的愤恨,如果失个恋更是感到绝望。
社会新闻里因为渣男劈腿自杀的女记者,因为停车剐蹭一言不合就大打出手,因为一心要买最新款的名牌包所以恨不得傍大款的虚荣。
却不能打开电影看看,这个世界上饥饿到皮包骨沦为秃鹰食物的儿童在垂死挣扎,活在战争恐怖中的民众如同蝼蚁,随机的被机枪扫射,一批批无声的死亡。
逃亡的路上碰不到救援,只有夺命的地雷。
平静的冬日午后,我在上海,看到泪流满面。
我为我的无知羞愧,为人道主义者的勇气和牺牲由衷敬佩。
如果我们能多关心这个世界一点,多保留一些纯粹的人性,起码,生活不再会是蝇营狗苟。
蛮有看头的 元的演技比我上次看她好多了
第一集就让我看生气了dex还是别演戏吧
地下赌场看场子的不带枪吗几个小屁孩冲进去胡闹?题材略微有点扯看不下去
希望是爽剧,因为对元真儿有好感。这姐真的缺爆剧,唉。
七分,与明星大侦探《x学校杀人事件》那个案子异曲同工,父母(或者说监护人)欲望期待扭曲了感情的本真,四个青年各有各的苦楚,演员都不错,就是不知道剧情往爽还是往深里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