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近三十年港剧,这部终于有点以往港剧的味道了。
超强卡司:黄宗泽,陈豪,马国明,吴启华,宣萱。
目前看,算是今年最好的一部剧,比之前的要强不少。
后面也会看看林保怡的《刑侦12》,做做比较。
说回本剧,虽然看过几集也能猜出个七七八八。
好在案子没那么弱智,剧情也算紧凑。
卡司强大,除了张教主(程至美太经典了),没啥爱看的演员。
主要演员除了陈滢,其他演的都还可以。
重案组,廉署,律政司,三位一体,合作破案,联手缉凶。
三个火枪手的设定也还不错。
林嘉华是老反派专业户了,宣萱后期应该是要黑化。
综合来讲可以给4星。
在这之前我最近一部tvb 4星剧,是2020年的反黑路人甲。
另外,猜猜张无忌和慕容复谁是黑警?
看到第二集就觉得张教主最像,不出意外就是他了。
这些年不断在感慨:2010年以后,tvb青黄不接,毕竟时代不同了。
还是希望tvb多出好剧,丰富我无聊又单调的生活。
讲个笑话,剧里的香港从来没有人体器官贩卖,但一个富商能雇人在街上开枪战就为了把关键证人弄走。
香港那屁大点地方运个人能出这么大事,2025年了内地大数据更新没同步你们是吧?
剧情离谱老套,演员演技不在线,黄宗泽除外他演啥都一个样,马明以前得个丑,现在又老又丑,开口叫人舅父认真的吗,没有年轻演员顶主演那就找个够老的舅舅啊,哦不对,舅舅又要演一线干警,真按他面相找得找个退休段的。
剧情稀烂,叫同事下班但单独找证据、不带手套且拿到关键证据不拿回警局的警察,囚徒困境这种咸丰年的老战术还要很燃很严肃地告诉同事的廉政公署,庭上屡屡吃瘪找了几百个证人但对面律师舌战群儒逐个击破的检方,emmm………后面为了博眼球安排警察被抓孤立无援最搞笑了,因为像是突然发现把囚禁地点设定得太困难,神仙来了都难逃,所以突然男主就能拿到卫星电话call救援了,公海那么大具体怎么找到的也根本不敢拍,反正镜头一转主角就回到陆地了哈哈哈哈哈哈。
内地刑侦剧蒸蒸日上,审犯真能斗智斗勇,破案逻辑和守规矩兼顾,港剧还停留在二十年前的水平甚至更烂。
剧情好像好庞大,但实际上哪里都没有体现到想要体现的东西。
1、海上堡垒一开始说什么停不下来、什么各方注意,结果就是用来做直播的。
2、能杀警察、绑架警察、攻击法院,这么牛逼的案子,实际才港币20亿3、雅文说什么处心积虑8年,安排了多少人手,结果就慢性毒杀了一个龚有成4、欧阳君应该是做了很多后手和安排,才能在5年内冲到副处长,结果一个调查然后就没戏了5、人体器官和军火,这么重大的案子,竟然没有一个严谨的流程和体系
特别是自首,在剧里展现出来的就是单纯的良心发现,根本不符合现实人性啊!
一个二三十年靠戴祖福上位黑警,离警队一哥已经一步之遥了,这时候就因为死了个被操控的见习督察,所以良心发现了?
而且前一个剧情还他和一哥辩解说是张建邦精神有问题,下一秒就约周俊杰自首了?根本就不符合现实逻辑啊?剧情前后也不搭!这类人只会一路黑到底,甚至和戴祖福一样殊死一搏。
编剧是不是脑血栓了?还是经费不够了没法再拍了?
强行给雷学森下线!雷学森反扑甚至殊死一搏,这个才是正常的剧情!
好久没看港剧了,前几天阿盖老师跟我说,《执法者们》有内资进入,拍出来跟以往的港剧不太一样,场面宏大可以一看,剧荒的时候主打的就是听劝,断断续续看了几天,终于把它最新的一集都给看完了,目前这部剧尚未完结,但是总体的观感似乎不会再有改变,所以无所谓必须看完,现在先把它写了吧。
上一次看港剧,印象中似乎几年前的事了,不太记得看的是哪部剧,好像是《使徒行者》系列,之后有时候确实没剧可看,也会点开一些港剧,但是大概看个一两集,基本上看不进去,太熟悉的面孔,太熟悉的味道,太熟悉的配方,以至于每一个套路感觉都已经看过了无数遍,所以渐渐地最近几年,我几乎不再看港剧了。
神奇的是,就算已经好多年没看港剧了,这乍一看,感觉倒好像从来没有离开过,熟悉的那些人们都还在演戏,讲故事的框架似乎也没有什么变化,大概的剧情也能猜出个八八九九,连剧中的所有套路,似乎都还是那个熟悉的配方,那个熟悉的味道。
现在去看十年前的国剧,美剧,韩日剧,甚至是台剧,多少能看出从剧本打磨到演员迭代,从服道化到制作流程,多少都有在进步,但是看现在的港剧真有种垂垂老矣英雄暮年之感,感觉跟小时候让我们如痴如醉的那些港剧,几乎没什么变化,问题是,我们已经被生活煎熬了几十年,再看它这几十年如一日的稳定水平,确实让我热泪盈眶——我几乎都能闻到小时候妈妈做饭的味道了。
黄宗泽,马国明和陈豪,警察、廉政和律政三大主线,从一开始略有冲突到后来齐心协力同除恶人的戏码,坏人集团里有卧底,警察队伍里有黑警,不管怎么看,从演员到剧本到剧情展开和铺设,甚至每一个悬念的设置和揭开,每一个环节每一个扣子,都能闻到那熟悉的古早味道。
乍一看,这部剧跟十年前的任何一部TVB做出来的剧,好像没什么区别。
我甚至都能盲猜那个黑警头子估计就是张国强或者吴启华演的副处长,警务处二哥,如果不太装逼就直接张国强,如果想要装逼那就让吴启华上,但是这两个人随便哪个上都是预期之内不觉得意外,如果真牛逼而不仅仅只是装逼的话,应该让一哥上去那我就会被打服,但是可能吗?
打不破人们的预期,这可能是港剧当面最大的困窘。
因为我们已经看过了太多的港剧,以至于我们熟悉它里面所有的每一个细节,我们甚至对它的主要演员都已经熟悉到他们的表演方法,甚至他们的微表情都几乎都熟记于心,这就带来了一个无法突破的窘境——它太难打破我们给它预设的那个预期,几乎无法突破。
带给一个行业最好的方法其实是给它输入新鲜的血液,从编剧到导演到演员到服道化到宣发到最终上线,全面性的新鲜血液和新面孔会给它带来十足的活力,问题是,现在的港剧,是否还撑得起这样无限制地扩张呢;很明显,它不能,所以这些年来我们看不到什么变化,我不知道它背后的团体有没有进化,但是从台前看,估计没什么太大的变化。
这几年电影方面倒还有些小惊喜,虽然不多,但是剧集方面,就这部剧带给我的观感,完全停滞了的感觉。
感情线方面,在这部剧里已经有所收敛了,但是似乎还是收不住。
办公室恋情,女下属喜欢男上司,这样的感情戏码在港剧里不知道演绎了多少遍,最终不管这条线的走向去往何处,也不可能会打破你的预期,因为看了无数遍的结局是,我们已经看过他们所有的结局了。
海关上班的蔡洁和警队督察黄宗泽是夫妻,然后海关刚好查到林嘉华坏人集团的枪枝走私船只,而当天值班的就刚好是蔡洁,你说巧不巧吧;陈豪的爱人宣萱早年就在林嘉华合作伙伴潘志文的公司上班,发现公司有问题举报了公司结果反被诬陷坐了八年的冤狱,你说巧不巧吧;而ICAC马国明的舅舅,就是曾经为林嘉华集团的黑警,你说巧不巧吧。
一切的一切,都是传说中的无巧不成书,虽说香港地小人多,但是真能巧成这样也实属罕见,每一个角色都必须跟故事扯上一点关系,甚至扯上多点关系,看起来似乎人物与剧情交织庞杂,但是却显得有些过分刻意了。
好像整个香港,就只有林嘉华一个犯罪集团,并且这个集团简直无恶不做,枪火毒品器官买卖情色买卖杀人放火暗网生存者游戏直播简直无恶不作,只要除掉他们,香港就可以直接恢复到那个青天白日的朗朗乾坤。
这么多年了,港剧的回路依旧还是那么单线程,一个坏人就能把香港搅得天翻地覆,并且剧中所有的坏事都是他一个人干的,或者说,是他一个人带着他的手下干的,而且剧中所有的主要角色都必须跟他或者他的集团扯上点什么关系……好吧,无巧确实不成书,但是真能够巧成这样吗,我真想问问编剧,这样的巧合,你自己信吗。
数据上的香港,传说中世界上最安全的城市之一。
港剧里的香港,完全不是那么回事,凶险无比,感觉可能比世界犯罪之都圣佩德罗苏拉还要更危险。
综上,整部剧现在已经看到十之七八基本上快看完了,截止到目前为止看不到任何预期之外的东西,也就是说,就是一股陈旧的古早味,跟十年前甚至二十年的前的港剧比,几乎都没看到有多少进步,这么拍,是为了让我们这些中年人找回时间回忆里的那点情怀吗。
我谈不上喜欢这部剧,我也谈不上不喜欢这部剧——无感,没感觉,是不是才是最可怕的,我现在甚至都能预知的,可能不用几天,我可能连想都想不起来这部剧,印象中不会记得曾经看过这部剧,这种可有可无的存在感,是极低的。
写到这里我突然想起来,不对,在《使徒行者》之后,我还看过一部港剧,是前几年的《新闻女王》,但是能到现在才让我想起来,说明,它的存在感确实不高。
港剧的高光时代,什么时候才会再现呢,看完这部剧的唯一想法可能是,近期我不会再看港剧了,唉。
以上,2025-05-17 12:05:27;乙巳蛇年辛巳四月丙戌廿日。
冲着演员阵容和开播时的营销去追了,结果剧情挺儿戏的,注水严重,16集就能结束,硬生生注水到25集。
人物关系莫名其妙,有头没尾,关键角色下线的也儿戏,看到21集丁小非下线我满头问号,阿邦的反水也巨生硬。
最最最关键,我发现了一个演技混子黄宗泽,我都很疑惑怎么2025了我才发现他演技那么烂,毕竟我从小就看tvb,仔细一想,黄宗泽主演的tvb剧我几乎都没看过,小时候基本上看的都是郭晋安,欧阳振华,罗嘉良这些人主演的。
黄宗泽演得真的太烂了!
裤子很灵清啊,攒出这样的盘子,港剧骨灰观众多少会忍不住点进来看吧……都是独当一面做过男一女一的演员,其中还有久违的面孔。
三男主:黄宗泽有点糟糕,还得是十三四年前的那会儿,《潜行狙击》《隔离七日情》《护花危情》……演阿sir演反派演卧底都有角色魅力;这里的阿sir,僵硬。
哎,二公主亲传枪战戏婚后出来挣钱的马国明中规中矩,太一板一眼的角色真不适合他。
胜造三级陈豪,目前在三男主中表现最稳定。
三女主:宣萱,《刑警2010》后再没看过她的剧了,期待!
然而目前戏份寥寥,蹲几集监狱了。
陈滢,《痞子》系列后还不太习惯看情绪这么内收的她。
蔡洁,硬抬。
阿头、长辈级:吴启华、曹永廉、张国强等一众老绿叶表现出彩,曹永廉、康华都能演马明的舅舅舅妈了吗?
惊呆……
反派堆:金庸剧演员扎堆,“杨铁心”和“段正淳”压舱。
徐荣目前也不知算不算反派,属于他的正常发挥。
另:罗子溢,第二天更新到他出场时,突然感觉这剧有些不得劲儿之处在于——人物都偏压抑、没有生活感,略嫌冷冰冰(还有一处是配乐,很不搭调)。
刘佩玥、刘颖镟,刚完的那部戏净指着她俩擦边,这部戏份少但好歹不卖肉咯;另一位小花何依婷,目前就两三幕,演陈豪个女。
丁子朗比此前的戏造型好了很多。
陈敏之、梁竞徽,真的久违,但也太龙套了吧!
据说还有胡鸿钧等演员,但尚未出场。
总之,阵容很顶;不过说到故事层面,就……反正第一集看港剧出现路况如此好的隧道枪战、街头枪战,我是多少有些不习惯的。
到第四集只能说还成,有些此前猜卧底那种草蛇灰线的铺排,但惊喜不多。
个人看法,于类型剧里比较,《执法者们》的最大亮点是企图呈现阿sir、ICAC、律政几个执法单位的群像,这比过往香港职场剧着重某个具体部门而将其他部门降智的做法,要有野心得多。
合拍港剧的题材太局限了,之前《新闻女王》有热议话题产生的连锁效应,也有刻画职业在过往职场题材剧集中确实不多见的原因,实属个例。
就目前来看,《执法者们》想达到那样的热度,估计办不到,保持观众黏性的做法就是靠卡司硬顶。
要是这卡司给《三命》,给前些年的《香港爱情故事》《荒诞剧团》,抑或炮制一部《夸世代》那样的无厘头剧(反正也是港剧创作者的擅长项),该多好呀还在业内时,曾写过对港剧(当时仅针对TVB)的一个观点:当TVB剧集不再代表“回忆向”的时候,可能才是它“复苏”的时候。
到那一天,TVB又出现一部热剧,观众们不会高呼“TVB回来了”,而是“TVB上新了”。
一部邵氏兄弟出品的精品港剧来了,“精品”不能空口无凭,《执法者们》在今日(5月7日)上线。
作为“从小看到大”的港剧,这几年港剧类型剧,这部阵容强大、类型猎奇的剧集盛宴必定有两把刷子。
《执法者们》作为邵氏兄弟影业重点打造的纪律部队题材职业剧,实则属于未播先红的典型,因为该剧从制作规模和内容尺度上,完成了一次对传统港剧的迭代升级,所以引发了万众期待。
不过还是要用事实说话,这里小编就从主创阵容亮眼、题材拓展广度、电影级制作水准、以及叙事深度四个维度,来告诉各位这部剧好在哪里,相信看完这些内容,大家都会感受到脍炙人口的港剧在该时代的生命力。
阵容强度《执法者们》在主创阵容方面,就放了一个大招。
黄宗泽、马国明、陈豪三位“视帝”、宣萱“视后”的四大主演加盟,还有吴启华、林嘉华、罗子溢这样耳熟能详的演员坐镇,更有梁競徽、蔡洁、陈滢、刘佩玥等新生代演员加盟,几乎网罗了当代老、中、青三代实力派演员。
演技派老戏骨的参演,往往能强化戏剧质感,强化戏剧张力,带领观众追忆黄金时代港剧的风貌;新鲜血液在剧中同样也会起到提升角色塑造可信度的作用,并兼顾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作用;而“视帝+视后”的坐镇,堪称一部剧的基石,他们用强大的可塑性和多元化的主角塑造能力,能为该剧在看点方面提供强大的保证。
剧中,黄宗泽饰演的是警方高级督察周俊杰,马国明的角色是廉政公署调查主任高浩然,而律政司检控官刘宇凡则由陈豪扮演,这三位港剧熟面孔在《执法者们》中迎来首次搭档。
他们不仅要在迷雾重重的案件中结成“执法铁三角”,还要在职场中的尔虞吾诈、街头上的殊死搏斗中的将犯罪分子一网打尽。
不要忘了女主角宣萱,她在片中的饰演的李雅文以“职场女强人”的形象再度示人,仿佛让人梦回《刑事侦缉档案IV》《流金岁月》时期!
这样的阵容组合不但让观众觉得倍感亲切,同样新鲜感十足,因为从他们的角色上就能看出,《执法者》在角色配置上,为经典港剧题材提供了全新的思路。
题材广度警察、廉政公署、律政司三大执法部门的协同作战,这是《执法者们》在剧情上的最大亮点。
看惯了港剧的观众们都知道,港剧擅长挖掘职业,善于在呈现职业内部的故事,从而诞生了大量优秀的作品。
而就像三大视帝首次合作一样,本剧也破天荒的将中国香港三大执法部门首次进行叙事上的串联,堪称香港行业剧的一次“强强联手”。
该剧既有火爆万分的警匪大战,也有暗流涌动的廉政公署调查线索,还有紧张万分的法庭辩论,从而对传统港剧在题材上进行破局。
而《执法者们》对三大优势题材的整合,使得该剧在在题材广度,提供了多维度的观赏感。
在执法部队的正邪交锋下,街头枪战、追查到底、法庭对峙等场景交替闪现,带来的时角色对连遭遇挚爱牺牲与同僚背叛下依然冲锋在第一线的果敢;在深陷亲情与人性的撕裂抉择里,对廉政正义的坚持;在法理与人情的夹缝中,努力寻找平衡点的依法决断,这些内容和元素的整合串联,不但会让观众觉得耳目一新,更会让观感变得张弛有度,充满了人性与人情的纠葛。
从而带来该剧的第三大看点。
剧情深度《执法者们》采用多线叙事,展现执法者在职业使命与个人情感间的撕裂。
三大执法部门通力合作,也不可避免的“罗生门”式的三方博弈
周俊杰(黄宗泽饰)是一位不走寻常路的痞帅警察,但在追凶时不惜以身犯险,却因至亲殒命,他哭泣悔恨的场景,增强了这个角色的立体感觉;高浩然(马国明)作为廉政公署人员,秉承不惜用“非常手段”对黑暗进行揭露与调查,但是在调查内鬼时发现惊天秘密,被迫直面血缘与正义的冲突,同样让这条线充满了暗线的激烈交锋;检控官刘宇凡(陈豪)虽以理性自持,却在案件背后的人性灰度中动摇,光明与黑暗的界限,往往只在一念之间,他将何去何从,也会引发强烈期待。
这些充满张力的对峙背后,埋藏着编剧对该剧剧情的梳理与交织。
重案组与律政司在面对黑暗势力中不同的做法,一边希望先发制人,一边强调人赃并获,难免产生冲突;预告里犯罪集团头目戴祖福(林嘉华饰)那句“我在这里跌到,除了我要在这里站起来之外,还要迈向国际赛道”的狂言……这些内容,不但触碰了香港司法体系的敏感神经,还打破了传统港剧非黑即白的设定,让该剧在人性与正义的交织中,开启全新的国家化视野。
制作力度三方合作、多方博弈,对港剧种类题材的整合。
该剧两大编剧,吕冠南近几年创作出的电影《追龙》《反贪风暴》等让他成为当下炙手可热的香港影视剧创作高手,而谭广源更是知名度颇高的香港金牌编剧,前不久由他担任编剧的《正义回廊》还获得了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编剧提名。
两位编剧的通力合作,是该剧整合三大题材的保证。
导演黄国强也凭借《太阳星辰》《东方华尔街》等众多备受好评的港剧,坐稳一线编导的宝座。
再加上监制了经典港剧《飞虎》系列的乐易玲操刀担任该剧总监制,几位幕后高手的通力合作,让观众可以跟随警廉律三大执法部门一同开启这场捍卫正义的征程。
而电影级的制作规模,是近年来港剧的主流、航拍视角、封路枪战、追车爆炸的视觉题材堪称优秀,同时还有背后权力博弈、法庭对峙等场景交替闪现,让该剧在制作体验上更上一层楼。
值得一提的是多重视角冲突:警队需要快速破案维护社会稳定,廉政公署必须深挖权力腐败根源,律政司则要确保司法程序的绝对公正。
当三个机构的优先级排序产生矛盾,同胞变成嫌疑人,法律的刚性遭遇人性的温度,这是一场权力的博弈。
如今《执法者们》的样貌,也代表着港剧新颖的类型元素、随着时代的拓展而进步,不再单纯的重复以前,而是穷则思变。
从大银幕到网剧,从港式出品到与内地平台合作,从打击犯罪到反恐任务、维护城市和平,代表着娱乐性、多元化、格局化的陡然拓展。
这大概就叫做升级的配方,熟悉的味道,全新的感受,代表了港剧在新时代的生命力。
港剧迷苦剧荒已久,五一假期过后,年度第一部高能港剧才闪亮登场,由黄宗泽、马国明、陈豪三大视帝主演的电视剧《执法者们》虽迟却到,没有辜负大家望穿秋水的等待,用悬念迭起的多线剧情,此消彼长的黑白博弈,以及众多戏骨的入魂演技,带来了一场远超预期的港剧风暴。
剧情一开场就放出一连串大招,重案组督察周俊杰所在的警队,在参与证人护送行动中遇到袭击,安全屋被攻破,隧道内追车和枪战,街头狙击战和大爆炸,十几分钟停不下来的突突与砰砰,每一个镜头都是电影质感的手笔,把火爆指数轰上了顶点。
首集的大招硬控差点窒息,原以为经过了已经适应了节奏,可以好好透口气,把悬着的心放下来认真欣赏剧情了,然而接来了的4集一气看完后,却发现自己还是幼稚了,低估了港剧的爆发力。
《执法者们》不仅惊险的场面停不下来,更是犹如高难度的断念迷宫,充斥着黑与白的龙争虎斗,人物的命运和抗争,警廉律的联合与裂隙,卧底与反卧底,厮杀与营救,重重叠叠,环环相扣,一不留神就会掉队,跟不上剧情的发展。
当街劫走证人其实只是一个小小的导火线,后续还有不为人知的密谋和黑幕,波诡云谲,波澜壮阔,背后是正义与犯罪的命运对决。
一边上演匪徒的杀戮暴击,一边又揭开巨鳄的惊天黑幕,正邪大战一触即发,黄宗泽饰演的高级督察周俊杰,马国明饰演的廉政公署调查主任高浩然,陈豪饰演的律政司专员刘宇凡,警、廉、律铁三角在危机中扛住压力,逆势反击。
而他们的身边,有一大批戏骨和实力派饰演的角色,由张国强扮演的欧阳君、吴启华饰演的雷学森都是警方高层,气场各自强大;而林嘉华饰演的反派戴祖福飞扬跋扈,还有期待已久的视后宣萱的加入。
剧组几乎搬出了港剧的半壁江山,保证了每一张面孔都是熟脸,每一分钟都有演技亮点。
在众多实力演员的倾力合作下,《执法者们》把这场硬核的警匪风云演绎得格外生动,三大部门的合作,各有各的程序磨合,也各有各的性格冲突,演活了现实职场的可爱气氛,高级警员之间的精明和算计,就像是大厂里精通甩锅之道的各部门大佬,黄宗泽被同事们摆明了蛐蛐,像极了明明没有恶意却忍不住要互相看笑话的我们。
剧中还涌现了太多可以称之为名场面的戏码。
曹永廉饰演的警察王振雄出卖同袍,被幕后黑手逼迫,无力回头以致当庭割喉,身为监控官的外甥高浩然却无能为力,只有当场坐倒,目眦欲裂,残酷指数爆表,演技含金量拉满。
还有证人徐思思(刘佩玥饰)被掠走后,罪犯公然挑战警方,宣称警方必须在没有线索的情况下,在规定时间内就找到证人,警察明明已经赶到了现场,却被罪犯击倒,功归一篑的心理落差,让观众险些和监视器的警官一起晕倒。
危机四伏,疑云密布,铁三角如何在地狱开局的不利局面下完成逆袭,揪出潜伏在警方高层的内鬼,将“养了两代香港人”的虚拟货币大佬绳之以法,悬念持续累积,压得人透不过气又欲罢不能。
暴裂的冲击力、悬念的压迫力,加上回忆中港剧特有的浓浓人情味,让剧情在张与驰、生与死之间反复切换,形成了惊心动魄的故事体验,而这些,都将随着剧情线索的持续展开,继续上涨。
可能在很多观众的心目中,港剧已经无法避免的走入低谷,然而实际上,港剧只是因为市场的限制一时没有跟上脚步,创作底蕴仍然深厚,制作能力依然不俗,例如《执法者们》立足港剧最擅长的题材和风格,在扎实稳健的基础上求新求变,把优势发挥到最大化,自然能够赢得观众的青睐。
现在大招已经放出一波,打造了整个五月的最佳开局,好戏才刚刚开始,接下来还有十多集,留给铁三角和反派们的发挥空间依然巨大,后面的剧情只要不降智不掺水,那《执法者们》就会成为一部可以经得起二刷三刷的耐刷神剧。
我很喜欢看港剧,特别喜欢一些老剧,经常来回看;近几年,很多都是打着港剧名号和合拍剧,这次《执法者们》出来本以为又是跟之前几部合拍剧一样的没有“港味”的港剧,结果并不是,不论是故事设定、剧情、演员都十足岗位,让我有些惊喜。
剧集开头就是完整的故事设定:商业大佬和主角团在司法场地上的对抗,ICAC的收集罪证,检控官检控,警员的拼命保护证人;最终因为证人失踪,司法程序暂停,整个故事开始展开。
我目前看到了前5集,故事还属于铺垫状态,该剧有以下几个亮点:1、整体节奏都很快,故事情节也是一环扣一环,围绕主案情展开每个案件,没有废台词,每句台词都贴合人物和案件;2、角色塑造都很完整,每个人的性格、台词、服道化都是人物性格的展现,无论配角、主角都是完整鲜活的人物,老演员对人物的塑造能力确实强,尤其马国明眼神戏很不错,进步很大;3、案件设计完整,跟随主线延伸的寻找证人案、警员金融案和器官买卖案整体逻辑关系都很不错,角色NPC的作用也很大哈哈哈,故事与故事之间衔接很好;4、动作戏基本集中在黄的身上,无论是枪战、追车戏、打戏都有看点,有真实感和 紧张感 ;也有一些不足的地方:1、陈豪和萱萱的感情戏、黄和老婆的感情戏铺垫很多,目前看有些拖剧情,不知道后续有没有什么情节触发;2、证人案后续没有结果,虽然有交代是为了找首富女儿,但是还是有些牵强,毕竟主线的黑帮案更为重要;3、萱萱的故事铺垫很多,但是目前还不明朗,感觉她也可能是大BOSS,期待后续的发展。
虽然阵容很强大,但是剧情依然乏善可陈,又是警队内鬼,又是黑心商人收买警察,警察,廉政公署,甚至检察官,每个机构都有一份子,那又如何呢?剧情也还是就那样而已。唉,港剧是真的不大行了啊。
吴启华化身警务处副处长,老戏骨气场全开,圆了警察梦
前几集,近年同类型剧之中,还算凑合的一部。
最后两集超出预期,精彩,检控52项罪名,律师一项项辩驳,审讯时间长达几百天,且大boss真的大胆,不剧透,反派是真的完全无视法律和规则,又一部剧全面展示立法,执法和司法的整个系统,其实看剧的重要因素是演员,这次的演员阵容都是当年TVB看开的熟悉面孔,像是跟老朋友见面,自己一天天年龄增长,看着他们从原来演年轻男女到现在演人爹妈姨叔,光阴似箭
手松加颗星吧,这阵容也不容易,确实老演员们能撑住场子,且陈豪最佳,剧情……夸张的我以为是个漫改剧……
内鬼如果不是吴启华,让他来干啥?
因为演员阵容看了6集坚持不下去了,剧情不吸引人,豪华餐厅做的还不如路边小店好吃。
看不下去
撒娇的男人最好命,更何况他还是周俊杰
高浩然对李雅文仍心中有愧,刘宇凡开导他,他和李雅文之间八年前究竟发生了什么。
这个卡司不可能错过 但是宣萱和陈豪女儿的某些剧情都很鬼扯毫无必要
不知所云 剧情都连不上 不知道编剧在写啥 差评
太难看了 白瞎了吴启华
一人一碗 分甘同味,港剧里都吃的这么好
还得是看粤语,林嘉华大佬既视感和语言的艺术都拿捏了
拍的很好,非常有诚意,为此特意来评分一下!
香港反派,惩罚每一个单独行动的警察!也不能说烂尾吧,就是没打算拍第二季而已。
《执行者们》的丁子朗原来可以那么好看啊,这不才是他原本的样子吗。导演有眼光 这部戏好多熟悉的人在里面!
难看枯燥无聊,依旧让人失望,港剧最辉煌的时代回不来了,编剧越来越没创新,一堆老戏骨➕枪战也拯救不了这无聊的剧情。
结尾得太匆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