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部电影的正确译名应该叫《我去辞个职先》然后呢?
然后在日本就活不下去了。。。
青山隆在一家气氛压抑的公司做销售,业绩很差,还经常因为出错被老板辱骂。
三个月连续无偿加班150小时后,累到精神恍惚的他险些跳进电车轨道,却被恰好路过的“小学同学”YAMAMOTO救下。
这个一身热带沙滩打扮,浑身充满正能量的神秘同学,居然连名字和身份都是假的。
他到底是幽灵还是天使,又或者隐藏着其他秘密?
故事就在这样的悬疑中展开,同时带有喜剧,励志,温情等等元素。
《不干了,我开除了黑心公司》在雅虎电影评分4.1,人气排名第六,这大概是因为它的主题击中了广大日本上班族苦逼的内心。
对于一毕业就进入大企业工作,在同一家公司一直干到退休的日本上班族来说,“跳槽”是一件不可想象的事情。
被裁员或者被辞退的话,职业生涯可能就此结束,成为十足的人生loser。
在这么巨大的压力下,自杀或许确实是比辞职要容易得多的选择。
原以为上班族会被这部电影鼓舞,就像痛快辞职之后,在马路上手舞足蹈的隆一样,从此归隐田园过起“小森林”般的果农生活。
但导演却给电影加了一个蛇足的反转结尾,给人感觉是为了凑满两小时的片长,又或像天朝的鬼片不能真的有鬼一样,强行把YAMAMOTO从幽灵和天使的位置拉下来,归位到同样有伤的年轻人。
这种从剧情来说略显俗套的设置,在人物情绪上却很好地完成了升华。
原本只是单方面被拯救的隆,其实在无意间实现了与YAMAMOTO的相互救赎。
但是相濡以沫然后相忘于江湖的结局,对于隆与YAMAMOTO来说才是男人间的情谊吧。
虽然剧情缺乏新意,好在几个配角比较出彩。
隆的黑心老板吉田纲太郎和能干前辈黑木华,很遗憾都没能黑化到底。
但恰恰是全程咆哮的吉田纲太郎被标准广告笑脸的隆怼到抓狂,以及向来扮演温柔女性的黑木华对隆爆出的粗口,反而贡献了意外的亮点。
LEGAL HIGH里的性感秘书小池荣子姐姐,近年也频频出演可靠的年长女性角色,有望摆脱观众对她的刻板印象。
《不干了,我开除了黑心公司》影片本身并不好看,但是看了可以理解为何最近日本宅文化和低欲文化盛行。
日本近二十年真是不行了,生活质量不进而退,简直怀疑提前进入废土文化。
公司大于一切,公司领导可以像奴隶主对待奴隶一样对待雇员。
在公司过不下去时,第一想到的不是辞职而是自杀。
日本真是奇特的国度。
可以和《无耻家族》联系起来看,是两个极端。
人生存的意义是什么,工作对于人的价值是什么,估计一半的日本人想不明白。
忽然想到,所谓工匠精神,不过是保护自己饭碗的一种最佳方式而已。
明清文人最讨厌的“匠气”,现在居然收到追捧。
有些中国企业学习日本企业管理,不过是学习其黑心罢了,学习增加对人的控制。
首发于微信公众号:[流量君],ID:dotammm元旦小长假过完,离过年放假还远,点一首《上班之歌》送给一周有7天都不想上班的你们:周一的早晨万念俱灭;周二的早晨脑袋空白;周三的早晨最最难熬;周四的早晨有点轻松;周五的早晨有点开心;周六的早晨最最幸福;周日的早晨突然忧郁……
这歌可不是君君原创的,它来自今天这部扎心又治愈的岛国霓虹片——《不干了!
我开除了黑心公司》。
《不干了!
我开除了黑心公司》 I 2017豆瓣:6.3
君君鉴片适用人群:心中只有工作的所有上班族推荐理由:没有对比,哪知身在福中不知福?!
时 长:113min推荐指数:★★★★这部岛国霓虹片,根据北川慧海同名人气小说改编。
讲述一个销售员阿隆被一家黑心公司各种压榨,愤而卧轨自杀时,被路过的山本纯拯救了身体and心灵,两人成为最要(暧)好(昧)的“朋友”。
西装革履的阿隆一腔愤懑要自杀,一个热带度假风的山本纯嬉皮笑脸唤醒阿隆的好心情。
听起来像很腐很污纯的岛国同志片?
事实上,阿隆偶然发现山本纯竟然坐车去陵园,好奇地跟过去一看,我擦,鬼气森森的陵园,差点儿把阿隆当场吓晕过去。
一回到家,阿隆就赶紧上网人肉山本纯这个人,天啦撸,明明3年前就跳楼自杀了喂!
神秘“幽灵”拯救失足青年的惊悚片啊?!
只不过真正让君君感到惊悚的,不是“幽灵”山本纯,而是阿隆一直不敢反抗的黑心公司老板!
影片简直就是一部揭露职场现实的“惊悚”片!
因为在刻画黑心公司如何压榨员工方面,这部岛国片简直登峰造极啊!
主角阿隆深受折磨的“黑心公司”也和国内某些销售型的公司一毛一样:一天之计在于晨,敢迟到就直接扣掉一半工资!
不迟到就得跟着领导一起跳操喊口号,不够大声,喊不出豪情壮志,领导都不依呢!
这还没完,思想“教育”也一刻都不能放松——朗诵社训,更要气势恢宏。
社训内容嘛,当然要够严苛、够“深入灵魂”。
随便给你们展示几条洗洗眼——
什么?
来公司上班还要放弃自我意识?!
那与之对应的高薪和员工福利呢?
有木有高薪,君君是没注意到,反正员工福利嘛,完全不存在撒!
出差打车费不报销,员工签单出问题产生的损失,不问原因从工资里扣。
发了奖金先请大家搓一顿这事儿,算是最“人性化”的默认规矩了。
阿隆连续加班3个月,每月150小时之后,非但没有一毛钱的加班工资或补贴,反而因为小差错,动不动被上司骂“废物”、“人渣”,一言不合就直接打骂。
搞得阿隆整天精神紧张,连睡觉前都不忘给自己打鸡血。
功夫不负有心人,阿隆好不容易软磨硬泡,用“毅力”打动客户,签了年度大单,却转手就被公司资历最老的女同事陷害。
然而女同事也坦言,作为公司销售经验最丰富、每个月销售冠军的“骨干员工”,她的压力更大!
一天到晚被老板逼得没办法,心急之下动了歪心思——陷害阿隆抢走客户,从而防止自己的销售目标被再度提高。
但这却让阿隆不但丢掉大单、得罪大客户,还被上司以败坏公司风气为由,给全公司下跪道歉。
唉呀妈呀,直接升级到侮辱自尊的“高度”啊!!!
这么登峰造极的黑心公司,为毛不跳槽啊?!
影片里,好友“山本纯”也曾苦口婆心地劝阿隆辞职,但他的回答让君君瞬间后脊背发凉:自杀比辞职简单多了。
公司销售冠军都找不到下家,他阿隆凭什么?!
这种越优秀压力越大的心酸,在黑木华的实力演绎下,扎心程度10级以上!
WTF!这才是职场中血淋淋的现实啊据说日本人均每天工作12小时以上都属正常,有些甚至要陪客户应酬到凌晨一两点。
社会上流行一个名词——社畜,会社(公司)的畜生。
法国摄影师DavidTesinsky在2017年曾用镜头记录下日本上班族的日常:不但走在大街上面无表情,连坐在游戏机旁的他们都精神紧绷;地铁上更是一条条面如死灰、永不能翻身的“咸鱼”。
但是他们能干不了就跳槽吗?
影片名不就叫“不干了!
我开除了黑心公司”吗?
Of course NOT!虽然电影里的阿隆确实鼓起勇气辞职了,这一路欢快的小跑看得君君顿时两眼湿润。
但之后呢?!
阿隆还是要面对重新找工作的困境。
在日本,辞职会被认为没有毅力,不够忠诚,在原公司混不下去,是一件极为丢脸的事情,所以辞职后的阿隆将很难再找到工作。
说到底,哪有什么“开除黑心公司”这种事儿?!
影片中最神秘的山本纯,不也有个为工作跳楼自杀的双胞胎哥哥么?!
见到和哥哥当年自杀前一样绝望的阿隆,他只能化名哥哥山本纯,忍住哥哥自杀的悲痛强装乐观,像拯救哥哥一样把阿隆从自杀的绝望中劝回来。
拯救阿隆的同时,也弥补一些对哥哥自杀的愧疚。
这种拯救别人and自我救赎的故事虽然很正能量,很治愈,但也成为豆瓣很多人打3星的败笔。
因为现实生活里,哪有那么多从天而降的“天使”呢?!
人在职场漂,哪能不挨刀?!
别说是辞职≈丢脸的日本,就算在我们国内职场中,很多初入职场的年轻人,抱着来日方长的侥幸,辞职只看心情。
结果呢?
不还是要老老实实填写简历,为了房租、水电话费and梦想的未来,在一个又一个工作岗位上,把自己磨成身经百战的“英雄”?!
也许我们很多人都曾在累成狗的时候,和阿隆有过一样的困惑——人活着为什么要工作?
又为什么要活着?
影片虽然没有直接给出答案,但一开始就用蒙太奇式的对话,给出了鲜明的态度:
活着,就是怀揣希望;希望是不会消失的,只是有时会与你捉迷藏而已。
说得多实在扎心!
但却也很在理不是么?!
找一份自己喜欢的工作开心地活着,或许很难;但开心是一天,不开心也是一天,那为什么不开开心心地活着,慢慢爱上一份工作呢?!
所以,来跟君君一起,双手合十默念:上班使我快乐!
对,就是这样,接下来的一个多月里,就算为了年终奖梦想,也要再努力一把,攒够回家过年的压岁红包,不是么?!
《不干了,我开除了黑心公司》日本首映十万人次,票房有一亿五千万日元,相当于国内的八百多万,这是一部很符合现代日本职场的电影,用最赤裸裸的人物直面职场文化乱象,用最鲜明的对比呼吁人们反思,它用一个真实的写照传达美好的态度,相信给不少观众深深的共鸣。
影片代入感很强,可以说三分钟入戏,主人公青山隆是一个普通的业务员,每天早上要赶第一班公交车,晚上又无薪资加班,工作上出了问题就扣工资,出门打车也没报销,还有个爆脾气的上司,就连公司规定都几乎到了非人的地步。
而这,还只是刚开始……青山隆在全片说过最多的话就是:对不起,非常抱歉!
因为没有谈下订单,经常被上司无休止的谩骂。
甚至还要求向同事们下跪道歉,就因为上司觉得影响了大家工作的心情,而这期间,没有任何一个人出手相扶,大家冷漠,也害怕自己会沦落到青山的下场。
青山隆在东京是没有朋友的,更别提有什么说心里话的人,在我印象里,做业务员的销售,不说你要有多帅,但至少也要让人看着舒服、爽朗的样子,但青山的形象,只有一副毫无自信、生无可恋的感觉,房间里丢满了垃圾袋,他是一个内心极其孤独的人,电影里有个俯拍的镜头就深深表现出压抑的感觉。
而好不容易有个大单谈成后,又被公司的心机婊算计,故意搅黄了订单,最后又以帮忙擦屁股的态度顺理成章的把业务转到自己手里,而这一切并不是为了提成,她是害怕青山隆的业务渐好会导致自己的业务量提高,而自己其实已经快被压的喘不过气。
在所有的不顺意夹杂在一块时,终于青山选择卧轨自杀,本片的男二号也随之出现,山本优是个跟青山隆性格截然不同的人,山本对生活有着非常积极的热爱,对逛街、对美食、对聊天毫无抵抗力,就连他的出场,都穿着与周围人格格不入的服装。
他不断地鼓励青山,用自己的笑容硬生生地把悬崖峭壁上的青山拉了回来,赋予了青山新的人生观、世界观,最后在与家人的一番沟通后,找到生活的意义,青山选择了离职,这里以仰拍的镜头彰显他的解放,此时此刻,他即将新生。
看到这一幕心里不禁一暖,不自觉就会想起自己工作的状态,也许比起日本的职场里,中国人并不害怕离职,对国人来说,离职跳槽反而是一个提升自己待遇的方法,可是在日本人看来,跳槽反而会证明你在原单位混不下去,电影里青山离职时还有个“惩戒解雇”,这又是个什么概念?
影片对日本社会的写了一个大大的讽刺,镜头里看似霓虹美好城市,其实还藏着很多像青山这样的人,像女同事五十岚也不过是在保护自己,纵然她的方式不对,可她又能怎么办呢?
开头和结尾其实已经阐述了答案:人活着一定要怀有希望,要相信有希望!
这不过是生活态度罢了,可在这个时代里,你不能奢求政府去改变什么,人情冷暖的社会是自然而然就形成的,但若只要有些人去相信这个态度,怀揣着正能量,即使改变不了世界,你也可以让自己快乐,感染周边的人快乐,生活也一定会在不经意间回报你。
我曾多次想自杀,太明白隆尽管已经几年不曾上班,但影片中展示的讲究奉献,小我,一切以结果导向的企业文化,特别是早操场景历历在目。
尽管不再上班,但刚入职场处处碰壁 ,梦想与现实的差距,换工作后处处办公室政治,绩效的压力,闭上眼睛一幕幕都犹在昨日。
工作的种种压力终被恋爱,拍婚纱照,向上学习,城市买房实现等最原本的希望冲淡。
如果说少年的我没被工作压垮,结婚后无数次想抱着孩子从楼顶坠落,或许不会在社会版面占小块豆腐块。
好在租房对面的邻居阿姨一遍又一遍的开导终会过去的,日子会慢慢好的。
无数次与老公关于房子的买与卖挣扎,争执,纠纷,望着房价一骑绝尘,看越来越紧的政策,路过美丽的花园,想想无数次的机会失去,只感到希望无限的落空。
当所有尘埃落定之后,是现在小孩教育的压力,当无法达到心中的要求,当奥数杯赛得奖希望可能落空,当学而思英语读不通单词记不住,语法学不通,考试倒数,孩子永远搞不清自己要干什么,当妹妹并没表现出看到的优异成绩,排山倒海的气娞涌上我,天呀,你可不可以不要让我悲伤😔?还有时时刻刻的社交压力我渐渐面色凝重,从天真热情处处打招呼到对外人视而不见,对于老公,孩子似乎永远到不了及格线,多年下来,最重要是看不到“好”的希望,我的人生就此打住,不会再有梦,不会再有希望。
我企图得款权病,我幻想在高速上追尾,我看心肌梗塞快速死的人一阵快感一阵羡慕。
我有多次站在楼顶跳下去的欲望......电影中隆的父母告诉他当年他们绝望时,曾想过自杀,但是想孩子会孤单,更想看看隆长大是什么样子。
呵,这不是我吗?
想到我如果自杀了,我的孩子咋办?
我有爹娘尚且如此痛苦,如此卑微,他们如若没有呢?
他们长大后会是什么样子?一晃到隆,点头哈腰,被骂的深深低下了头,卑微到下跪,在纯的帮助下他像孩童时欢欣雀跃着甩着公文包💼过马路,一如我七岁女儿开心的样子。
一个希望破灭后生活并没有如想象中死去,隆的父母看到是在种植葡萄,总能找到合适的路燃起新的希望。
隆或许找到新的希望,一如篇名,希望在别处。
影片最后的结尾是斯瓦图,对于这样的结尾我是不满意的,隆最初的希望应该是在东京职场有所作为,我仍信奉坚持最初的梦想,压抑的工作辞掉后找到释放的出口,拾起勇气总结得到的经验再向梦想出发,时我最想乐见的。
比起倭寇来说,我们国内要人性的多。
日本的公司文化是变态的, 日本公司评价员工的首要标准是对企业忠诚度。
个人能力和合作意识并非不重要,但是在评价体系中的权重低于前者。
中国企业界的精英们热衷于在个人简历里堆砌不同公司的经历,似乎自己炒掉的老板和公司越多,个人能力就越强。
在日本白领看来,这恰是职业生涯大忌。
虽然终身雇佣制名义上已经取消,但仍然有不少人选择从一而终,很多公司还将不主动裁员作为一个基本准则,如果员工实在太差,就用不加薪的方法来传递信息。
跳槽不是不可以,而是不能太频繁,并且在下一次应聘时要给出令人信服的理由。
因为在日本企业家眼中,一个对以前公司弃若敝履的人,绝对不值得信赖。
作为让学生理解与体会科层制的影片,结果感觉是一个被遗漏了的男孩爱恋故事呀。
开头与结尾,星空下的对话,关于活着,关于希望,关于人生。
然而青山的职场生活却意外的坎坷与黑暗,就像那首Rap所唱的,希望似乎只与不用上班关联。
找不到生活的意义,被上司无尽羞辱,寻死却遇到了山本,一个背负着哥哥死亡的“幽灵”。
由于是教学观影,在看的过程中总是努力想要抓住某个观点来进行剖析,比如青山很开心的炫耀自己和客户野田关系不错,用的例子是他和我说起自己的私生活,于是我想用初级群体次级群体来谈论一番(捂脸)。
影片似乎是以对比的方式进行剖析,一边是父母山本,一边是科层制下的同事与客户。
一边明亮,一边阴郁。
一边是情感,一边是理性。
生活与希望被科层制穿刺,变得破碎,于是抬头仰望天空并给出大大的微笑在现代社会中变得困难与奢侈。
我们投入工作认真生活却找不到人生的意义。
就像有些同学感觉影片无聊一样,很多人也会批判影片“为赋新辞强说愁”,只是,被现代社会规训的我们,似乎连思考和质疑的能力都消失殆尽。
最后青山的福利院之旅揭开了山本的身份,他们也在我忘记名字的非洲国家相遇,完全就是两个相爱之人重逢的即视感,但被覆上了人生与希望之名义。
作为一个刚入职场的新人,我很理解青山隆的绝望。
一方面是对父母的期许和关怀不知如何回应,自己总希望能展现独当一面的能力,却又在疲惫时难以控制无奈和愤怒。
多数时候不是对父母不满,而是对自己的无能为力而气恼。
就如同那箱放了许久,生了果蝇的青提,青山对打来电话的母亲发了火,却是对自己没能好好对待母亲寄来的东西的内疚。
另一方面,不知如何在职场中自处,业绩的压力,上司的施压和前辈的关怀,即便是自己努力过了,也不一定使对了劲,拿下好的成果。
职场中难辨人心,哪怕是表面相处很好的人,未必就是真心待你。
工作很忙碌,不断的加班,挤压了属于个人的生活,出租屋里堆满的杂物,或许并非是自愿,而是下班后早已失去精力。
周末是不想出门的,下班后也是,躺在床上便能度过一整天。
山本宇是电影中唯一的亮色,各种花花绿绿的衣服,从第一次见面就自由洒脱的性格。
他总是在青山需要的时候出现,闯进他本该在铁轨和天台结束的人生。
有时候,我们只是缺一个好好活下去的理由。
只是和很久不见的好友喝酒,或者是和许久未见的父母表明心意,便会转变只有死气和压抑的人生。
山本总是无限地关心青山,很多未接通的电话,邮件,突然在爬上正对他家的大树,拉着他去酒吧聊天。
他好像总是能完全感受青山的痛苦和彷徨,就如同从天而降的天使。
他并不是总是带着笑容,只是独自一人前往墓地,为逝去的兄弟感到悲伤。
然而,在青山面前,他总是愿意逗他笑,却从未提起自己的过往。
故事的最后,青山终于下定决心辞职。
现阶段的他仍旧对未来有些迷茫,但已经对生活充满希望。
他终于有时间眺望天空,又打上亮蓝色的领带。
他不再对上司的刁难和辱骂而低头,而是四两拨千斤,不再困在公司可笑的早操和滑稽的规章制度里。
我想,能困住自己的,很多时候并不是物理的困境,而是心与脑的囚笼。
他来找寻山本,即便语言不通,他也不畏惧新的开始。
两人在彼此治愈,山本救下了面对未来失去希望的青山,而山本也因此走出悲伤。
人究竟是为什么而活,如果工作是为了活着,那么带来痛苦、充满压迫的工作是否又是活着呢?
影片始终围绕这一问题展开,如果说仅仅把去往异国的志愿者工作当做逃避现实,我想是过于武断的。
这也并不是给年轻一代打工族的鸡汤。
我想,我们的人生,能实现价值的方式有许多种,而工作只不过是一种获取金钱的途径。
当然不能离开面包谈梦想,只是年轻人的机会和时间都还多,哪怕是历尽千帆后,如同牧羊少年圣地亚哥一般回到起点,这一路的旅程也远比被困在一方天地始终为难以施展的梦想耿耿于怀来得要强。
无论如何,也不要丧失探索世界和热爱生活的期盼,这是对我自己的忠告。
死亡是一个必将到来的节日,而在这之前,我想好好筹备,做点让自己开心、给世界留下一点痕迹的事。
同时,不要忘了一路上陪伴成长的人,爱人也爱自己。
不干了,我开除了黑心公司 (2017)6.62017 / 日本 / 喜剧 / 成岛出 / 福士苍汰 工藤阿须加初入职场适合看的影片
每次当我翻阅硬盘,寻找下一部电影的时候,我都会看到这部《不干了,我开除了黑心公司》,当初下载也是因为名字长,但是这个名字却总是隐隐的自带剧透效果,所以一直被我忽略。
看着电影名一遍遍的在我眼前滑来滑去,我决定点进去看一下,这一看真的是丧到家的电影,我们来看看男主有多丧青山隆,24岁,远离乡下父母,独自一人到东京工作,屡屡面试失败,终于进了一家公司做销售。
每天煎熬对于初出茅庐的小子,这份工作对他来说非常来之不易,所以就算再苦,再难煎熬,他都会一一忍受这家公司有着非常不合理的规章制度:放弃带薪年假,放弃加班工资,忘记自尊,迟到10分钟扣1000日元,上司就是神不能反抗等等
莫名其妙的规定就算在这种像监狱一样的公司,月月拿着基本工资,他也觉得只要好好努力,就会有一番成就
好好努力公司里的金牌销售:五十岚前辈,更是被他看作偶像,如果有机会,那我一定会称为像她这样的人,拿着丰厚的奖金,被上司夸赞
金牌销售五十岚青山的第一阶段丧出现了没日没夜的加班,被上司指责,除了道歉,就是道歉,工作的压力让他喘不过气
被部长骂母亲偶尔的电话,也让他心不在焉,很不耐烦
正在加班,妈妈电话很不耐烦青山第一次出现了想要顺其自然自杀的念头,说好听点随遇而安,说难听点破罐子破摔
差点卧轨而就在这个时候,青山碰到了改变他一生的人,山本山本自称是他的小学同学,他性格豪爽,做人有点疯癫,他给了青山很多建议,让他的生活开始不丧起来
小学同学山本比如说休息日不要留在家里,出来走走偶尔看看天空,天空很蓝有没有机会和父母沟通一下,问一声好
看天蓝蓝对于工作上,山本也曾经做过销售,给他选择鲜艳的领带,把头发打乱显得平易近人,这些套路让青山真的在工作上受益匪浅
山本帮青山选领带青春活力也让他有了干劲,连五十岚也对他刮目相看
五十岚也夸奖青山最重要的是,他接到了一笔大单,对方会长被他的笑容也感染,还和他聊起了孙子,一切都开始不丧了
订了大合同不,你们错了,青山这时候发现了一件事:他的小学同学山本根本不在日本,而是长居纽约,眼前的这个人究竟是谁,他接近我有什么目的?
发现山本不是同学山本被揭穿了,也很无奈,他只能坦白自己也是认错人了,他原名山本纯,青山如果不嫌弃,愿意和青山继续做朋友,青山表面上答应,但是开始有意疏远山本
两人重新认识这时候的青山出现了二阶段丧,他订单出现异常,不得不把客户让给五十岚跟进,
订单出错上司当着所有人的面说青山拖公司后腿,让青山给所有人道歉,慢慢的日子又开始走下坡路,
向全公司道歉山本强行又偶遇了青山,听他抱怨,山本分析会不会有人设计陷害他,但是单纯的青山不觉得
山本怀疑有人陷害他山本劝青山辞职,如果做的不舒心,为什么不离开,青山想到了租的房子,想到了自己在众多的公司中面试失败,现在的工作多么不容易,他妥协了,辞职还是算了吧。
辞职没那么简单这时候的他又发现了一个秘密,这位山本纯,其实在三年前被黑心公司害死了,难道现在徘徊在他身边的是一个幽灵?
这个幽灵想帮他重拾信心,完成自己的心愿?
那就好好工作吧,青山重新打起精神,也算是圆了山本的愿望。
山本三年前就死了但是青山迎来了他的第三阶段丧,由于手上还留有部分客户孙子的资料,被五十岚鄙视,这种资料收集有个屁用(其实五十岚是觉得青山还私藏客户资料,要和自己抢客户)
五十岚说青山是废物但是谁想两人这次谈话却变成了他到处在诋毁五十岚,憎恨她抢了自己的客户,上司现在严重怀疑青山的人品问题,觉得他是人渣
部长骂青山在背后说五十岚这让青山丧到了极点,人生别谈什么希望和梦想了,只要能填饱肚子,只要日子过的不给别人添麻烦就好了,每天能不出门就不出门,上班能少说话就少说话,脸上也完全没有了笑容。
本剧第一滴且唯一一滴眼泪这时候的青山想要自杀了,他是真的想要自杀了,每次在青山想死的时候,山本就出现了,他这次就直接问他,你是为了什么而活?
为了自己嘛?
不,你是为了自己和爱你的人而活!
你有想过你的父母吗?
你有想过白发人送黑发人吗?
青山准备跳楼这时候的青山想起,当年父母下岗,不得不搬去乡下的奶奶那里住,自己也对父亲说过,你这个没用的男人,连工作都找不到,现在这话上司丢给了自己,想到自己的确在将死的时候还没有尽孝心,他决定回家一次.
山本劝阻这次回家,他了解到早期自己家生活非常贫苦,当时母亲也想到大家一起死,但是父亲觉得人活着,就会存在希望,如果 你就这样死了,那么什么都没有了。
原来妈妈也曾想过自杀,但是爸爸说人活着就有希望这一次的青山,决定和这个黑心公司说再见,他重新打上鲜艳的领带,他去见了部长,部长说:现在的年轻人都吃不起苦,你撂了一屁股烂摊子就想走人?
和部长辞职被奚落青山说我能吃苦,而且我会努力工作,我会对自己负责,这家公司我进的有点草率,并不代表我不努力,我要走了,也请部长对认真工作的人好一点,这次青山表现的不卑不亢,稳重沉着。
准备走了,让部长要善待认真工作的人五十岚来挽留青山,她是金牌销售,很担心自己的地位不保,同时身为女性,她又害怕失去工作了,所以每个月她也过的很煎熬,努力成为第一,甚至不择手段,看到青山越来越朝气蓬勃,她反而从羡慕变成了嫉妒,篡改了他的订单
五十岚道歉说自己篡改了订单这一切对于青山来说,都已经不再重要了,他欢腾的离开公司,却再也找不到山本了,山本不再是幽灵,而是上帝的天使,任务完成了,他消失了。
快活啊!
我觉得电影如果到这里,是最好的结局,但是根据小说改编的电影,基本都是要彻底还原小说的,后面青山努力寻找山本的下落,山本并不是幽灵,当然也不是天使,他是正常的人,他的真名叫山本优,纯是他的弟弟,曾经有着美好理想的两人,因为各种原因走上了不同的道路,优活成了自己想要的状态,努力读书,顺利成为一名志愿者,而纯进入了公司,最后死在了黑心公司里。
没有能够劝阻弟弟所以当优第一次看到青山的时候,觉得太像自己的弟弟了,当年他没有保护好弟弟,这次他要努力把青山给救了,他成功了,青山最后也称为一名和他一样的志愿者。
当志愿者故事讲完了,我们要回到现实中了,现在的人类,有时候非常脆弱,工作不顺利,爱情不贴心,就要寻死觅活的,觉得上帝对待自己是最不公平的,全世界好像都欠自己好几百万一样,真是让人觉得好笑了,我告诉你吧,上帝根本没有时间对你不公平,没有专门为你设计的倒霉路线,如果你真的要觉得自己倒霉,那不如想想怎么改变自己的命运。
电影里面的青山碰到的算是极品公司了吧,公司人数不多,但是却勾心斗角,暴躁症的部长,动不动就拍桌子打椅子;一心想要努力保持第一名的金牌销售五十岚,其实心里面有着自己的苦,不管她是不是真的苦,但是也在男主背后做了很多小动作。
男主在电影里就是一个丧到家的人,没有朋友,也没有女朋友,唯一能支持他的其实就是父母,但是自己的不成功,又怕在父母前面丢脸,对他来说,父母的关心反而变成了想要看到他成功的压力,就这样日复一如的过着行尸走肉的生活,他从心底是没有要想过改观,他感觉他没有能力改观。
彻夜难眠很多人都会说,我和青山不一样啊,我碰到的是爱情受挫,我碰到的是明争暗斗,我碰到的是无依无靠,我碰到的是欠下巨额。
但是无论碰到什么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还是有的,只要不作奸犯科,只要不坑蒙拐骗,正常的用自己的手去创造的生活,会慢慢把生活的轨迹给变回正途。
有人又要说了,你是站着说话不腰疼,是说真,站着也腰疼,在影片中有个人叫山本,他时不时的听青山倾诉,时不时的给他建议去改善生活,山本的出现点醒了他,让他知道天蓝水绿,让他知道父母是真的爱,让他知道生活是要过下去的,让他知道死了就一无所有什么都没有了。
山本对青山来说就是一根救命稻草,我们的生活中,也有这样的一些人存在,父母是最好的倾听者,甚至给你提出他们的想法,你们应该要感恩,这样的父母是真的爱你们。
如果你觉得你的悲惨遭遇不适合和家人诉苦,那你找个陌生人啊,比如说我啊;如果你觉得朋友给你的建议,你觉得不合适,你可以换个人建议去听听啊,比如说我啊;如果你赚了很多钱,真的没有朋友,但想请人吃饭,比如说我啊。
如果你正的觉得说不出口,那你就写下来,你会发现有些事情一旦说清楚了,也就不是问题了,事情总是能找到一个突破口的,但是如果就纵身一跳,就撒手说拜拜,那么痛苦的只有活在现实中的人。
电影里的青山经历过变革,改变过自己,但是最后这个公司太黑了,他不得不选择退场,请问你在碰到困难的时候,是努力过,还是就直接放弃了?
如果你都没努力过,那你根本不配说我遇到了困难,如果你努力过了,最后还是没有办法处理,再选择放弃,那你也能吃一堑长一智。
这是一部励志电影,虽然电影的后半部和我想象中的不太一样,我甚至多希望山本是青山的一个分身,他自己一直在提点自己,一个颓废的丧青年,一个阳光的赞青年,多么两极分化,但是却融入了一个人的身体,但不是,电影给了一个很合理的解释,人生并不是一部电影,但是人生中遇到的事情有时候胜过电影,这些事情你该何去何从,看了我的文章,希望你不要放弃自己。
看这部片结尾,山本优对小孩讲关于希望的事,我就想起一句以前听到并且觉得很对的话:“(不是看到希望才去努力,而是)努力了才有希望(,所以希望本是总有的)。
”又想起《肖申克的救赎》,在这样的绝境下,安迪还是总是怀揣着希望,所以才能够找寻到逃出狱的方法,而没有对这样的机会视而不见。
这种怀揣希望的特质实在太难得了。
山本优在帮青山隆获得新生之后,自己也获得了新生(片尾表示的),因为他挽救了一个像他弟弟曾经一样的人,生活能继续下去,悲剧可以通过努力被挽回。
“纯,人生也没有那么糟嘛。
”人生没有那么好,也没有那么糟有人说这部剧是耽美剧,我没看过原著,不知道原著是怎样的,我觉得电影里没有要表露这个意思,最后优说“你终于来了”,应该是对照之前他弟弟曾经答应他一定会来的,包括给他留的那张照片“希望你像这些孩子笑得一样灿烂”,也是他对自己弟弟的希望,也是他对青山隆的希望。
过于感同身受了,尤其是隆回家问父母那一段,我几乎做过一模一样的事情,也立刻得到了一模一样的答案。眼泪立刻绷不住。
福士依旧死鱼脸
我觉得还不错,挺有教育意义的
可谓是甜甜夏威夷晴男步步攻略正正傻白甜乖崽爱情片从此以后他们在海滩边过上了没羞没臊的生活
后面半个小时左右开始讲什么优啊纯啊的过去,超级无聊,可以放心去厕所的时间。鸡汤部分也很尴尬。工藤小哥演的还是可以的。P.S:为了看黑木华……
那个笑容太放肆,我喜欢
【SIFF·2017·第三场】特别反感的不聪明鸡汤片。生造的无聊笑点。自己都意识到的尴尬台词和表演,还需要另一个演员在戏里弥补。总之就是,遇到每天做操的公司就赶快辞职吧。
很好的故事啊 但是太平缓了找不到起伏点 然而还是丧到家了
SIFF 黝黑爱笑的关西腔福士DD很可爱! 剧情感觉到辞职就可以结束了,强行续一个瓦努阿图宣传片基情收尾😶
这种日本反salaryman生活的电影看多了真是觉得没什么意思 有一些的切入点还可这部就很糟糕 一个老好人死活没发fit in变态工作狂虐待狂公司被陌生小哥安利瓦努阿图支教活动欣然接受的故事既没解决垃圾公司上司和同事的问题而选择了逃避 又没真正找到自己该干的还是被人牵着走而已
辞职那一段的对话看得我直尴尬,观众是很喜欢被鸡汤感动不假,但你把观众全都当小学生就不太好了。
不干了就不干了。
山本这个人物塑造的太突兀,莫名其妙就出现了,起初还以为是男主幻想出来的,其次本片给予的价值观也离谱,当不想做社畜了,选择的是辞职,但是没有真正意义上的解决方案,人还是要面对生活,没有钱又怎么很好生活呢?
好真实,打工人看了半小时深深代入了。剧情挺简单的,属于看了上一part很容易想到下一part怎么发展的电影,但不妨碍我喜欢这部电影,因为救赎的设定真的很美好,而且能够真切刻画上班族悲惨处境的电影让我觉得十分人文。此外,画面也不错,不算特别惊艳,但也有日系电影的画面一贯的高水准。两个主演我觉得都挺有魅力的,阿须加的身体好美。最后,看到职场霸凌part的时候,我开始反思自己,如果我也犯错了遭遇了职场霸凌,我是否会在情绪的裹挟下跟男主一样扭曲地道歉呢,我想我也需要认真思考我的工作与生活了。
看了谷阿莫版 "虽然很傻很鸡汤,但能有些许力量让那些想自杀的人重获希望,也是好的”
用腐片的葫芦买着働き方改革的药。
不知道要讲什么,中间一度以为是恐怖片……
竟然...竟然被安慰到了!
真的很难看。还玩幽灵梗,怎么可以这么烂。
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