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笑容循着皱纹的轨迹,哪怕有狡黠,也免不了一点悲伤的联想。
也可能,是联想人我的问题。
所谓固步自封,也可以用来形容我们对于老年的预设。
譬如女孩的出场,相信不少人都会笔直联想到洛丽塔。
当然,她没洛丽塔的美,没洛丽塔的坏,只有对比过分年老的那份年轻。
略显粗野的年轻女孩暴露着大腿,不断灌入垃圾饮食,粗朴的生命力里不见优雅、不见才学,也不见成型的情感。
他爱她对待生命的粗陋肆意,或许吧。
老人的末路爱情故事,一两次触碰,三四个轻吻,少许金钱和纵容。
很可以多方多面地去理解,但其实,今天我的感受是,我希望我老爸、乃至我自己也能老了再爱一次。
这是福。
也需要能力。
根本不在乎爱上的是什么人,什么年龄,重要的是,爱,这件事情。
对老人而言,什么/怎样才能让他真的开心?
用什么才能抵抗时间吞噬掉的一切?
并没有。
但挡住她的手的那条老胳膊依然迅猛,反应强烈,这便足够让他笑一笑。
老头其实还不错,有同样孤独的老头作伴,在咖啡馆碰头,互到家中作乐,或是闲来无事一起看看墓碑和讣告,从报纸上和石头上的名字里认出相识的名字,脑海中过一遍曾经的镜头,然后互相搀拥着跳跳华尔兹,两份小悲伤起了化学反应就会变出一份小快乐。
老头抛弃了家人,对妻子说,我曾经爱过你,但只有一阵子,剩下的时间里,我只是fond of you。
确是真心坦言,却是人尽皆知的事实。
每个人都是如此。
最近我常常想,到底怎么样才叫爱一个人。
很难分清楚,爱和喜欢和回忆之间的区别。
此一时否定在爱,彼一时终成过去,才又肯信毕竟是爱过。
但爱一部电影和爱一个人相比,我能肯定前者更纯粹一点,也更短暂一点。
受了伤的老头并不能算是失恋,像是被年轻人不管不顾地低级爱恋所羞辱,独自戴着滑稽的绒线帽,拖沓的脚步划过落叶,独自站在空荡荡的露天圆形剧场里,心中泛起嘈杂的、涌自一生的碎语叫嚣笑声哭泣呐喊,然后念一句哈姆雷特的To Be or Not To Be。
自此之后,他的旅行总像是回潮,总在窗外快速离去。
或许是为了再次匹配观众们的联想定势,摇滚乐也开始转入古典乐。
片中的歌,每一次都那么恰到好处,女声唱词甜蜜清洁而又洞察明晰。
其实不用等到死也能这样体会一把这样的脑内波澜。
失恋总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
被羞辱则更容易,默默无声就可成事。
只是通常来说找不到无人剧院,好在我也不必重复丹麦王子的口头禅。
无论如何,和老年、和孤独、和深思有关的镜头,都是一个人头发不整坐在床边的模样。
因而床才是人生最重要的场所。
还有那栋小楼哦,我实在喜欢。
轻轨列车在背后,屋内的古典雕像装饰品微微摇晃,老人独自一人住在拐角富足的清高里。
首先,去看Venus 是因为编剧作者Hanif Kureishi的短篇小说是我的最爱,我在电影学院的时候偷用过他的一个故事拍过短片。
Hanif最喜欢的题材就是性。
用对“性”将“爱”具体化,再用对“爱的欲望”来表达“存在”,并不是他的独创,但是Hanif的作品中有一种超越文字的视觉效果,和在时间空间之间跳跃的叙述能力。
另外作为我们中国文化背景的观众,这部电影里面英国味道很重,不利于理解主人公Maurice的社会关系和生存状态,而这个是影片很人性的一部分。
作为一个讲故事的人,我的第一次观看有这么几点让我印象很深。
人物形象的建立很有意思,影片一开始就很明确地让你意识到这几个老头脑子里只有一件大事情——死亡。
他们机体的功能在衰竭,精力和能量在枯萎,这个是让他们羞耻的,所以他们尽力回避不谈,隐藏自己疾病状况。
可能对于一个对生活没有过多奢望的人,很保守的人,衰老并不是一件不能承受的事情。
但是maurice 这样一个曾经英俊有魅力的舞台演员,一个深谙诗律的艺术家,把“享乐”放在第一位的花花公子,他真正的体会过年轻的活着给他带来过的极度的快感,那么衰老就是令人恐惧的深渊。
Hanif这样处理Maurice这个人物,是非常保守的考虑——这部影片要投和广大观众的道德取向,它不是一个变态的色情狂的故事,不是洛丽塔式的不论之恋,而是一个而暮之年的老人和一个青春洋溢的女子建立友谊的过程——当然这个过程并非传统,但渗透了两个人对人生和“存在”的态度。
我觉得导演做对了几件事情,一个是虽然他可以把这个老人的尴尬境地用幽默的手段处理,博得更多的娱乐但同时(因为喜剧的本质是悲剧)表现了这个故事的悲剧;但是他选择了在该闭嘴的时候闭嘴,用摄影的方式来表现这种悲剧,更加人性,也更加真实自然。
比如Maurice带着Jessie坐出租回家,女孩醉倒在老人怀里,婴儿般的皮肤散发着诱人的光芒,Maurice禁不住要抚摸她的脖子,这时候我们看到出租司机犀利的眼光和Maurice的眼睛相遇——但 Maurice没有一点点羞涩,也没有因为别人的观看而罢手——这个可能有两个原因:一个是到了这个年纪对别人已经毫不在乎了,另一种可能,我觉得是他对女孩肉体的向往超越了道德准绳,因为这种肉体的获得代表他生存的意义,至于别人怎么评价他,已经无所谓了。
再比如Jessie允许这个动过手术的已经阳萎的老人抚摸她的手,摄影表达的情绪仿佛是这是一个凡人在抚摸神灵的手,也是影片所传达的爱神Venus的主题。
导演另外一个很自然主义的地方,就是对环境的控制,一个老年人的生存环境缺乏的生气,一股腐朽暗淡的情绪充斥着这些老年人所在环境公寓,咖啡馆,医院,只有离开这个环境,才能获得生存的希望。
对于在一个死亡边缘的人,追求肉体的含义有两种——青春和性爱,而Maurice一种也得不到。
他能得到的是一种审美的享乐。
在美术馆 Maurice 介绍venus那幅画的时候说,女人的身体是男人一生当中所见的最美的东西——这幅画是女人的背影,没有生殖器官,也不是女人的脸,唇,那么这句话中的身体的含义是什么呢?
是一种对女人肉体想象的快感。
有人就会说,playboy penthouse,毛片难道是审美?
我不能说它不是,因为色情和审美之间的距离真的是很难划分的,但我个人认为自然表达的是审美,刻意的则是色情。
Jessie首先用身体接触表达对Maurice的感激,然后用身体换取Maurice的金钱和帮助,使得最后由Maurice主动拒绝了她的诱惑这段情节,其实触及了什么是爱什么是色情。
这个过程其实伴随着Maurice象一个小男孩一样痴痴迷恋着jessie, 跑到前妻那里获得一点点女人的慰籍——他在前妻面前的脆弱不是对过去纵欲的悔恨,而是来源于生命的无奈,意识到自己追求的并不是肉体的享乐,而是青春女人对他的眷顾,爱神曾以无数女性身体和面孔呼唤着他,引导着他走道人生的末路。
Jessie是爱神最后一个栖息的肉身。
他在明白了自己的“生存”和“毁灭” 意味着什么,拒绝了Jessie的要求,因为他不要为色情活,要为爱而活。
————这个部分其实非常体现编剧的功力——在编剧行当中,想让老年的人物形象发生人生观的得改变又让观众信服,简直是Mission Impossible. 如果你看看其他老年人物形象,教父, 金色池塘,阳光小美女的老爷爷们,不会在影片发展过程中有人物变化的,但是这部电影这个领域很令人敬佩。
相对而言jesse的变化,创作上比较容易,因为让一个这么青春的女孩有点人性是很容易让人相信的。
她陪伴Maurice度过了最后的日子,不是作为一个情人,而是一个朋友。
因为爱神已经不在了。
我会马上再去下一个,看第二遍。
学习编剧不可多得的佳作阿。
我看到的国内部分观众对于这部电影的最典型评价就是:80岁的老头色迷迷的骚扰着一个18岁的女孩。
继而,他们骂死了演了这个老头的Peter O'toole。
先不要嫉妒他。
这部电影也绝不是那么简单的描写着性骚扰——或者反过来说,正因为这位奥斯卡终身成就奖得主演活了这样一个老头,并且演出了他特有的气质和思想,这部电影才充满了含蓄和细腻。
Peter O'toole能把这么一个外在来说有着极大争议,内心世界又如此复杂和敏感的人物演的活灵活现,本身就是为什么第八次入围奥斯卡最佳男主角提名的原因。
他似乎不是在表演,而是直接把人生体验转移到了这个恰好也是演员的人物里。
他并不仅仅直接的表示出对于venus这个女孩身体的迷恋;通过女孩的出现,他更流露出了作为一个耄耋之年的老人心灵深处的脆弱和渴望。
他也许控制不了(或是说性格使然)对性的迷惑,但绝不仅仅是垂涟三尺与她的身体。
我不知道这是否能叫做爱情了。
于是,我们看到,他用维纳斯(片名本身)那样称呼她,并把她当作一件艺术品;他也甘心承受着女孩对此的反感和外人对他的不解。
而当他发现他的“爱情”因为年龄的相差被女孩一再认作性骚扰,并最终当作摇钱树利用,他也爆发出“活着还是死去”的愤怒——自然,他也要准备为此付出代价。
这部影片由表及里的挖掘了一个老人的晚年情感。
说它在给某种爱情翻案也好,它都无比的真挚和深刻,并不乏喜剧和浪漫。
这也许也是Peter O'toole电影表演生涯的最后一个里程碑。
竟以为完全不相识,去搜了,才知这个彼得•奥图就是主演过《阿拉伯的劳伦斯》的男主角。
电影看过,多年前学校里看的,隐约记得一张脸,谈不上喜欢。
《末路爱神》里,这个男主角已经是一个老人,言语轻佻,有点为老不尊,对新来乍到的朋友的侄女,有了想法,言语挑逗外,还动手动脚,他的清澈的蓝眼睛,在一副总是摇摇晃晃的衰老的躯体里面,却是难得的光亮与纯洁。
言语轻佻、目光纯洁的老人。
野性十足、自以为是的女孩。
少女总是厌恶他的老人味。
说话毫不客气。
当他动手脚,她就用力去打,去撞。
他们只有碰撞,难以交集。
她难道没有注意到他的眼睛,这样的清澈、返朴归真的纯净。
就没有一点点心灵的交集吗。
毕竟,他跟她谈起了童年,喜欢在海边玩耍,那时候最开心。
男人觉得的最美——他告诉她,面对名画《维纳斯》——是女人的身体,那女人呢,他说,是她的第一个孩子——少女跟他说过自己与母亲的不合。
他有很多的智慧。
并且很诚实。
他毫不掩饰对她身体的渴望。
她的一切是他曾经有过,而今没有的。
光洁的背,柔长的手指,浓密的睫毛。
他看,吻,每一个举动,无不是重温青春,抓住生之意义——有一天他感叹,并不了解自己。
而面对青春的娇艳欲滴,得到的还有羞辱,与自己年华已逝的自卑自怜。
女孩毫不掩饰她的厌恶,而他,也确实垂垂老矣,生命不过须臾旦夕。
风趣谈笑之后,独自的虚弱,女孩此时在外通宵派对。
疾走在河边,位于废弃剧场时,仰天吟诵“生存还是死亡”,女孩此时在他家偷欢。
一个衰朽生命,向一个青春鲜活的身体射出了爱神之箭,竟是这样自取其辱。
这末路的爱为他带来了什么呢?
大声的咆哮,因为护士不肯这危重病人提前出院,他要急着去看她。
与多年老友扭打一团,因为这个女孩不被老友尊重。
看到的是,他又像个小伙子一样有力气,可以打架、可以骂人,虎虎有生气。
还有,就是独自一人的更深的寂寞,发丝许久垂着,呆滞的眼睛一眨不眨。
后来,歉疚女孩照顾他——因差点致他死亡,而无微不至,一起去海边,重温童年的梦,在光线充裕的咖啡馆里,老人说的,只是,我知道你一定会高兴的——他已经虚弱不堪,这时候笑的很开心,像每一个爱中的人,最大的快乐不过是为对方带来快乐——他竟然没有想到自己。
海边,女孩搀着他,他高兴,并像小孩子一样逞能,脱鞋光脚试水,这令他送了命。
爱情一定让他昏了头。
女孩一直很想知道他是不是很有名,似乎这能令他可恶的老人味减轻些。
爱上一个人,爱上那些光环,那些虚名,似乎里面的那个因此融融熠熠。
去他的。
她难道就没注意到,那年轻的小伙子,跟他在老人家偷欢的那个,从没有这样深情的,用介于慈爱与柔情之间的充溢复杂情愫的眼神,这样温柔看过她?
她这辈子可能再这样被一个人喜欢?
他说,我喜欢你,我爱你。
他死了之后,报纸上登了大幅照片。
看到一惊,他太帅了。
不是阿拉伯的劳伦斯。
就是彼得•奥图。
叼着烟,斜斜的眼神看过来,都是不羁。
那一眼看过去,看不到岁月的风尘,那年轻的张狂,一如这末路的维纳斯——他叫这女孩。
一样的狂野,粗涩——而他年老时早打磨的精精致致,他爱女孩,爱的就是粗涩,不经雕琢,那才是青春,那也是曾经的自己。
夏天停留的如此短暂 有时太阳之眼照耀的太过热烈 却时常黯淡了他的金色容颜 美好的事物有时会凋零 偶然的抑或是受自然的改变我记得那是一个美丽的少女,一身的青春与活力,我记得他们阴差阳错地遇见,他迷恋上了她,或许,只是对于生活和美还有青春的留恋,但是,他已然老去,一切都抓握不住了,等待他的是冰冷的死亡。
杰茜坦然地露出了自己的身体,摆出了和油画中一样的造型,果然,她和画中的维纳斯一样让人惊艳。
这是上天对于莫里斯生命落幕之后的嘉许
电台里每天都要放好几遍的歌。
不过一次只能听一遍,听多了很腻的。
就像今年的电影节我又计划了一大堆,最后只看了两片而已,一部是我想看的venus,感觉还不错。
讲得是一位演了一辈子莎士比亚的老头子的忘年恋。
由于老头子实在老得可以了,对他的本应是刺激且肉欲的内心写照,都带着生之欲的清淡感,总得来说是描述的是生命尽头的感觉。
比较突出的一段是女孩子带了个年轻男孩子去找老头子借房间那一段,镜头忽然变得锋利又忧伤,老头子拖着瘸腿去河岸边散步,走到露天剧场的时候,头脑里各种强压下的噪音之后出现了圣乐,以及那句著名的台词。
在如水的音乐中,火车窗外长短交促的忧伤的景象,就像一双易感的眼睛一样。
在这之前还有些窗台下,故海边,以及洗澡间一些场景,断断续续地背诵着莎士比亚的对白,暗沉沉的,有点冗余和玩赏的英伦风。
但只有到老头子受了少女的冷落,在青春虚幻的快乐和忘却之后,才显出的痛楚,这时候,他去找前妻,他那颗衰老的脑袋猝不及防地低下来,可真惊心动魄。
i did love you........for a time. and for the rest of the time, i was fond of you. more than fond of you. 最后一个镜头结束,满足的感觉漫溢出来,心目中的女孩终于幻化成venus的模样,就像想要在彼此相似的灵魂之间,区分爱和喜欢和回忆之间的区别,却发现这三种情感交相辉映,构成了完整的人生。
回来短短数周,不是在饭局,就是在饭局的路上。
小时候吃惯了食堂,每顿饭不过十分钟,而现在要在饱和状态下苦熬数小时,吃什么都没惊喜。
若看到同座的女伴只稍稍动筷,就端坐在那里拈花微笑,就免不了多干几杯,多吃几口。
而看到甜蜜的小孩子,又觉得嫉妒和忐忑不安,会跟他们抢巧克力和糖。
总之过了一阵烟熏火燎,水生火热的腐败日子之后,我现在又胖又痴呆,变得只喜欢短暂漫不经心聚会。
另,我把这封邮件找出来了,时间是05年4月。
“一次,文德斯在莫斯科转机去日本,漫长的等机过程里出于无聊去了趟厕所,巧遇大岛渚,他从日本飞来,也在此转机,目的地是巴黎,和文德斯的行程刚好成反方向。
咳,他们很平淡地打着招呼,就再也无话了,好像在荒凉的莫斯科机场遇上故人是件再平常不过的事情。
我只在说故事,或者说是转述了一个故事,作为我对我俩关系单方面的一个隐喻,呵呵”收到这封邮件以后,每次路遇故友,我都会用它来解释一下,自己为什么激动不起来。
就像这次在回来的飞机上遇到天耳,本来也应该惊奇的,这位一年四季都穿着带帽子衣服的同学,如今居然不穿带帽子的衣服。
然后我就默默地提醒自己,以后也别穿带帽子的衣服了。
-2007.10.24
我该把你比作夏日吗?
但你却更可爱更温和狂风肆虐着五月的花蕾夏天停留的如此短暂有时天堂之眼照耀的太过热烈却时常黯淡了他的金色容颜美好的事物有时会凋零偶然的抑或是受自然的改变但夏日的永恒不会消失你的娇艳也不会褪色死神也不会吹嘘你徘徊在他的阴影之下你将会在不朽的诗中与时间同在只要人们尚可呼吸,眼睛尚可注视此诗将长存,并赋予你生命2012年度最感人的电影,第一次在豆瓣上给豆友推荐电影,给Venus。
当你老了,头发花白,睡思昏沉,在炉火边打盹请取下这部诗集,回想你过去回想你眼睛里浓重的阴影多少人爱慕你的美貌,真心或假意,只有一个人,他爱你那朝圣者的灵魂爱你老去的脸上痛苦的皱纹这是我很早就读到的,最爱的诗,就境界而言,我永远被它感动。
多少次设想,当我老了……下午戴上老花眼镜看一本本书,唠叨老伴儿掉在胸前的面包屑,夕阳里牵着手去散步,在落满金色叶子的公园草地上睡着。
晚上燃着暖暖的炉火,含饴弄孙,在女儿儿子帮助下绕着一圈圈毛线,谈谈邻居,和老友喝茶……当彼得·奥图尔老了,那个叱咤风云英姿勃发的沙漠之鹰,那个莎士比亚的戏剧之王,老了,那么尴尬,那么无力,像初生一般柔弱。
在小他半个世纪年龄的爱人的面前,莫里斯长满老人斑的脸和手,呼吸都有衰老的难闻气味,滑落导尿管。
她的青春鲜艳欲滴,如初见那一身艳粉色的juicy。
费尽心思去讨好她的虚荣,特意要求剧组开豪华车来让她坐,买漂亮裙子,不停赞美她,买钻石耳环换得她脖子上三个吻的许可,让她和她的新欢在他的房子里做爱,独自在外面等了整整一下午一晚上。
他念那首著名的诗给她,我能否将你比作,一个璀璨夏日?
他一直叫她,维纳斯,维纳斯。
“把你的刺扎进我身体里面,要知道,吵闹好过冷漠,疼痛好过孤单。
”我看见过电影里和生活里爱的千百种种面容,邦妮和克莱德,在阳光下相视一笑,然后被警察打了167枪。
杰克和恩尼斯在山谷中相拥。
李翘和黎小军放邓丽君的磁带。
他含糊不清地喃喃,杰茜,我爱你。
每个人都在问,你知道你多少岁了吗?
我经常替剧中人伤心,情愿电影和生活都是童话,就像美妙的电影《大鱼》般开满不可思议的水仙,相爱的人一见钟情相守以老,父亲真的变成了一条不会被找到的大鱼,跳进水中自由自在游远。
可是我知道,杰茜只会爱莫里斯的钱包,不懂得做饭,不懂得他念的台词,选择任何一个愚蠢的金发雀斑小子,堕胎,争吵,回来哭诉,然后继续。
爱和美的女神啊,可也是杰茜这样除了青春一无所有的苍白头脑,粗鲁,任性。
末路爱神,无路可退,那就飞蛾扑火吧。
也许莫里斯自己都分不清是临近死亡夸父逐日般追逐青春气息还是爱。
电影里最多的镜头,就是几个老人,坐着,缓缓地交谈,颤巍巍地走动,可以感觉死亡如秃鹫在上空盘旋。
当年倚斜桥,满楼红袖招。
讣告上他的黑白照片,连咖啡馆女侍都惊艳了。
你问,爱是不是永恒?
你想要的永恒是什么?
永不变心的情人,永远在那你身边给你无限的宠溺,有超能力第一刻飞到你身边拯救你,像山一样可以依靠可以倾倒所有不安痛楚,在人群里一看到就会安心?
若有不老的青春,便有永不变心的情人。
海浪一下,一下拍打沙滩,莫里斯最后让脚丫触摸沙子的质感,宛如孩童,她试图叫醒熟睡的他,他再也听不见。
对于莫里斯,这是他能够定义的幸福。
爱当然是永恒的,因为死亡是永恒的。
死生契阔,与子成说。
礼物,纪念日,房子,这些,我全都不在乎。
我要的,只是一个知己而已。
我想这样一部影片,不到一定的岁数是无法真正理解的。
但即便不能产生共鸣,以我现在的年龄还是依稀可以感受到那种对生命流逝的无力和对于青春的迷恋之情。
男主角莫里斯是一位年逾古稀的戏剧演员。
即将要进行前列腺手术的他,对于老友侄女的女儿杰西产生了兴趣,称她为“维纳斯”,展开了追求。
这样一个猥琐的糟老头子,在彼得·奥图尔出色的演绎下竟然如此生动自然,仿佛一只蜜蜂本能地被娇嫩的花朵吸引。
对莫里斯来说,贪恋的也许只是洋溢着青春气息的肉体。
他带杰西去看委拉斯盖兹的画作《镜前的维纳斯》,其实就是想告诉她,年轻美丽的人体是世上最美好的东西。
在莫里斯不吝赞美的露骨诱惑和充满欣赏的眼光下,杰西渐渐开始变得自信起来。
从一开始骂莫里斯是“下流无耻的脏老头”,到后来主动留下照顾病危的莫里斯。
最后,她终于放开自己,直面身体的美,坦诚而自然。
这部影片里几位老爷子们的互动极为精彩有趣。
莱斯利·菲利普斯扮演的伊恩、理查德·格利菲斯扮演的唐纳德、和我们的奥爷,向我们展示了什么叫做真正的老戏骨。
突然发现,有趣的人老了也还是一样有趣。
片 名:《末路爱神》 (Venus)导 演:罗杰•米切尔主 演:彼得•奥图尔、朱迪•惠特克、莱斯利•菲利普斯出品时间:2006年读 家:石头花园的歌女推荐理由:比《洛丽塔》更徒劳,比《洛丽塔》更宿命,比《洛丽塔》更悲伤。
我仍记得在《阿拉伯的劳伦斯》里彼得•奥图尔有多迷人,他既是一个诗人又是一个将军,但那已经是1962年的事了。
四十余年过去,他的眼珠碧蓝如故,但那张脸却已摧枯拉朽地老了下去,呵,看着真叫人黯然神伤。
然而,就好像马龙•白兰度曾以其盛年的《欲望号街车》和晚景的《教父》为世界贡献了两种形态迥异的美感,而其中的任何一种一经创制便不可磨灭,我得说,在《末路爱神》之后,彼得•奥图尔亦然。
故事讲退休的话剧演员莫里斯,爱上了老友伊恩的侄孙女杰西。
你看,比《洛丽塔》里大叔和小女孩那一套有过之而无不及,《末路爱神》里辈分都差出了两辈去。
而杰西是怎样的呢?
二十岁上下年纪,讲话带浓重英国北部口音,粗野,欠缺教养,徒然霸占住青春,却全无灵魂。
并且她着实不够美,不能像洛丽塔那样趴在湿草地上翻一翻书就叫人惊艳。
但莫里斯爱上了她。
或者也可以这么说,一个老人,察觉到自己正日渐衰朽,这时他看到一条野气蓬勃、青春凛然的性命,于是心生渴慕,动用了他所剩无几的感情。
然而,真的好难说他是渴慕她,抑或是渴慕她对待时间那一份咄咄逼人的资格?
这个恐怕连莫里斯自己也搞不清楚。
男人垂垂已老,但他决定还要再爱一回,卑微地燃烧这一次,之后就要有尊严地熄灭。
末路之爱,全无骄傲的余地,予取予求,除出隐忍纵容,莫里斯并没有别的事可做。
——他在河边从午后等到深夜,她没有来。
他买一对耳钉送她,她戴着它们去约会年轻的男人。
他付钱为她在手背纹一条小蛇,只因那个男人手背上也有一个。
莫里斯甚至让出他的寓所容忍杰西同别人燕好,而自己在冬天的街头盲目游走,来到一个废弃的露天剧场。
呵,这一幕真叫人荡气回肠。
莫里斯一生中演过的角色纷纷向他涌来,如洪流,如战事,它们如蒙召唤,前来奔赴。
它们曾予他荣耀,予他光辉,它们是他生命中最最眩目的时刻,但它们已经过去了。
这时他口中吐出宿命的词句,“生存还是死亡,这是一个问题”。
是的,这是永恒的追问,一个老人对着女孩,一个老人对着时间。
而在莫里斯死后,报纸整版刊出他的死讯和生平,配以他少年裘马的照片。
呵,真的,当时年少春衫薄,骑马倚斜桥,满楼红袖招。
他日常去的那间咖啡馆的女侍,看着那张照片难以置信地惊呼,“他这么漂亮!
”就好像当我们望着自己的祖辈,也不能相信他们真的年轻过。
莫里斯曾带杰西去美术馆,看委拉士凯兹的画,《镜前维纳斯》。
他跟她讲,对大部分男人来说,女人的身体是他们所见过的最美的东西。
的确,女体之美,真是魅惑。
我至今记得今年六月底有一个雨天,我在中国美术馆看到提香的原作,《沉醉在爱与音乐中的维纳斯》。
画中女子有肉感、柔艳、庄重而又华美的裸体,我站在它面前,几乎无法举步离开。
鲜有人能够抗拒女人身体所涵盖的那种丰饶、愉悦、废弛、黑暗以及向下的力量。
于是我们就很可以理解当伊恩问莫里斯“你都一把年纪了,还想对她干嘛?
”的时候,莫里斯那狡黠的一笑,“我还可以保持理论上的兴趣”。
香港词人林夕写过一支歌叫做《电光幻影》,“爱恨无常,雪落无声,色不过色,却碍了空性”。
是,也许是有一点可惜,莫里斯执着色相,却碍了空性。
但是你知道,色相那么吸引,而一条性命挥不挥霍一样会过去。
流云飞逝,时空万变,他选择了与他最合衬的方式死去,在他最爱的海边,在他最后爱的女人怀里。
直到片尾曲响起,我耳边仍似回荡着莫里斯对杰西低吟的那一首莎士比亚——我可否将你比作一个夏日,而你比它更美。
呵,岁月穷途末路,而爱与美生生不息。
2007-7-29
我的公号:逍遥兽
四十余年过去,他的眼珠碧蓝如故,但那张脸却已摧枯拉朽地老了下去,看着真叫人黯然神伤。
没有老过就不知道对青春的依恋。
D+/ 彼得奥图尔的眼睛。
那是一个不可想象又可怕的轮回
在影片的末尾,杰茜坦然地露出了自己的身体,摆出了和油画中一样的造型,果然,她和画中的维纳斯一样让人惊艳。这是上天对于莫里斯生命落幕之后的嘉许,是这个能优雅地念出莎剧台词的老男人,赋予了一个女子美的蜕变。
走向腐朽的路上无法拥有青春的爱情
是我看过最无聊的
我的妈彼得奥图尔😚(但是男凝得有点恐怖啊这……)
“情圣”的完美注脚
还记得在中学时代曾到老人院所谓社会实践
从始至终一直都没爱过他
能看Peter O'Toole的表演的机会不会太多了……
我可否将你比作一个夏日
帮找模特的工作,请喝酒,演戏挣钱给买耳环,请纹身,让出房子给做爱,这份喜欢真是大度呀
我也是看过Jodie全裸的人了
终于找到对男人年龄的忍耐上线.......
这个好色的老头很迷人
说实在有点色情狂的感觉,但是很美~
联想到《樱花盛开》、《秋天里的春光》,当然面对老去面对死亡的就更多了(如《爱》)。老去的戏剧演员,永恒的追逐女性(身体和爱),遭遇浅薄的年轻的“刻板印象”里的当代女孩,他最后一次“追求”,而受这近死的优雅的沾染,蠢女孩也可以变成Venus。咖啡馆里讣告,整体很文人,很温柔。
身体在衰老,但是不能衰老的是,永不磨灭的悸动之感。其实,前妻才是他的维纳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