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生活在一个浮躁的社会,每天都处在忙碌之中,今天这件事赶不及了,明天那件事到deadline了,就这样日日处在繁琐的忙碌之中。
电影总在告诉我们一些不一样人的生活,教会我们换一种眼光,用另一种眼光看世界。
其实每个人都在忙碌,但区别在于,有的人沉浸与忙碌,在间歇中享受平淡;而有的人疲惫于忙碌,在平淡时却又百无聊赖。
电影中时常出现重复的镜头,那些在平常都是十分无聊又寂寞的。
不像我们的生活,没有网络、不刷豆瓣、不逛微博,生活几乎没了外界的影响,而电影中却以一种平静安逸的姿态去享受这一切。
相比之下反观自己,我们有了如此丰富的生活有能怎样,自己不懂得感受幸福,就算拥有全世界还是会很寂寞。
看电影的同时也带给了自己享受平静的心情,让自己感受到宁静的力量。
夏日里的闷热、蝉鸣、独自一人摆着扇子、或是在湖边吹着热风,那些都是十分惬意的时光!
有意思的是那些当时无比寂寞的时光,在现在看来却是十分的有趣。
本人也是爱猫之人,对于猫的喜爱无以言表,一直觉得猫身上有种特殊的气魄,养猫也不止是能陪伴自己,驱走寂寞,很多时候甚至是一种崇敬,对于猫的气魄的崇敬。
也许吧,猫的身上总透出看透世事的淡然。
就这样吧,很喜欢这部电影,淡淡的生活里带着淡淡的寂寞
009|《九条命》&《租赁猫》周末在朋友家撸猫,乐此不疲地玩了一天“你的手不能放在我的爪子上”的游戏。
虽然他前一秒还发出呼噜呼噜的声音感觉被摸得很happy,下一秒就用爪子推开我并伴随撕咬,但总体来说人猫氛围非常和谐。
除了翻脸比翻书还快,其实猫的各种行为都让人猜不透。
他们好奇心旺盛,不好好吃猫粮却喜欢溜进人类的厨房,要爬上人类的餐桌。
他们上天入地,会想方设法去到自己想去的地方,拿到自己想要的东西。
莫名其妙地就跟某样东西过不去,非得闹个“你死我活”。
还会搅乱毛线团、用颜料作画、偷偷喝酒、在你准备睡觉的时候不停挠门并伴以惨叫,甚至随处大小便……有时候人也纳闷呢,这猫,是疯了傻了还是成精了?
电影《九条命》里,编剧给这些日常生活中的怪异行为强行安排了一种解释:猫的身体里住着人的灵魂。
故事讲述了狂妄自大、忽视家庭的的工作狂汤姆·布兰德,某天阴差阳错地被困在一只名叫绒毛裤的宠物猫的身体里,为了重新回到自己的身体,他只能听从宠物店老板猫语者的要求,尝试在猫的身体里做一个称职的丈夫和父亲。
这是一部非常老套的奇幻喜剧,故事情节很弱智,bug也很多。
但是假“绒毛裤”在家里的所作所为,还是能引起许多猫奴们的感慨。
不听话的时候它们太可恶了,可在你伤心难过的时候,又是这些毛茸茸的小家伙们,软软地趴在你怀里,陪着你。
长期被父亲汤姆·布兰德忽视的女儿说,绒毛裤在的时候,觉得好像自己的爸爸就在那里,并且这种感觉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强烈。
在电影里,这句台词是想表现女儿与父亲心有灵犀,她感知到了布兰德被困在猫的身体里。
不过我想,即便这是一只普通的猫,带来的慰藉其实也是一样的。
人是需要陪伴的,这是宠物存在的最大意义,当然,这种陪伴是相互的。
在日影《租赁猫》里,女主角小夜子因为太有“猫缘”,家里聚集了许多流浪猫,于是她便开展了“租赁猫”的生意。
之后,她遇上了独自生活将不久于人世的老婆婆、被女儿嫌弃脚臭不能和家里人一起生活的中年大叔、把一切事物都分等级对待但内心空虚的租车店店员和曾经有过医务室之缘,如今变成小偷的同学。
这些人的生活简单乏味又无趣,今天虽然活着但明天就可以去死,是小猫们的出现,填补了他们内心的那个洞。
导演荻上直子行事的风格,是从来不会让电影中出现的人物被他人治愈的,人物都是通过自我纾解,努力自愈。
但唯独猫,是可以给人力量的存在。
市川实日子推着车,拿着扩音器一路喊着“租赁猫啦”,小奶猫们软软的,挤作一团,这画面只看到就感觉要被融化了。
猫不像狗,互动性不强,脾气也更各色,它们的存在,是一种默默的陪伴,它们的出现往往很神奇。
有一年我独自出外旅行时,被领导突如其来安排的工作打乱了计划。
那一整天,我都没有出门,就窝在青旅的大客厅里加班,到晚上心情简直糟透了。
老板的两只猫,不知道从哪玩回来,一只娇羞的小可爱,一只霸气的山大王,全跑来我身边,趴在我的腿上,陪我工作。
这只是小可爱我跟它们絮叨了好多废话,山大王像听懂了似的,完成工作后,它还陪着我走回了房间,目送我进门,喵喵叫了两声,转身走了。
这只是山大王《流浪猫鲍勃》里,鲍勃也是神奇地出现在男主角的厨房里,赶也赶不走,还陪着他去卖唱,一人一猫的组合十分吸睛。
鲍勃的存在,不仅仅改善了男主的经济状况,还帮助他成功戒毒,重新做人。
日影《为什么猫都叫不来》里,梦想当拳击手的亲狗派光雄,在家门口遇到了被人遗弃的双胞胎小猫。
视网膜破裂的光雄无缘拳台之后,一度颓丧不已,小黑叼回了一只壁虎交给光雄,这意味着小黑是在“向比自己地位低下的、不擅长捕猎的对象教授捕猎技巧”。
这个举动燃起了光雄的斗志,刺激他重新拿起画笔,走出了拳击梦的阴霾。
《面包和汤和猫咪好天气》、《咕咕是一只猫》、《老师与流浪猫》、《山中的汤姆先生》、《猫咪后院之家》、《猫和凶相大叔》、《猫咪跟踪狂》……日影里关于猫的电影,真的太多了,风格都很相近,剧情寡淡,但温暖人心。
我不知道猫是不是有感知人类情感的力量,也有可能它们并不知道自己的所作所为已经深深打动了这些四脚兽。
猫的存在是如此的神奇,它们厉害啊,和老虎是一家子!
可是它们又柔软得很,肉乎乎暖暖的。
我猜,猫可能是上天赐给人类的礼物吧。
感谢特邀嘉宾炉石的出镜。
以上,首发于公众号(Ji-Danny)
电影界一直有个约定俗成的规矩,就是猫一直是可爱又迷人的反派角色,而狗一定是善良憨厚的正义使者。
比如这部
比如这部
再比如这部
反正猫基本上都在电影里扮演了以可爱外表迷惑人类,希望统治人类的大反派。
可惜,从来都没有得逞过。
但随着猫近年来在人类中地位的不断提升,在这部电影里,猫终于没有大费周章就统治了人类。
这一次,它利用了人类的寂寞。
影片《租赁猫》讲述了以租赁猫为职业的女孩小夜子,穿街过巷为他人填补内心空洞的故事。
(真是令人羡慕的工作)1⃣️不要以为这个看似荒诞的生意不会有客人,小夜子的第一个客人很快就上门了,是一个独居的老奶奶。
老奶奶年事已高,老伴和之前养的猫都去了另一个世界,儿子也很少关心她,这让老奶奶非常寂寞。
她也曾想过重新养一只猫,但她害怕自己会先猫咪而去,没有人来照顾自己的猫。
小夜子的生意就仿佛为她量身定做的一般,让她非常开心。
她很快选择了一只同样年老的橘猫搂在怀里,那一刻她觉得自己衰老的生命重新获得了希望和温暖。
2⃣️第二位找上小夜子的客人是位中年男子,一向善于捕捉人内心孤独的小夜子很快发现了他,略施小计他就轻易上钩。
(不得不说小夜子的文案简直厉害,直白有力。
)
中年男子正在为家庭困扰,长期被公司借调到外地的他不仅被老婆看作了单纯提款机般的存在,还错过了女儿的成长。
等他终于要回到家人身边时,女儿居然对他说“讨厌,你身上好臭。
”一直为家庭苦苦奋斗的他,成了这个家最不重要的存在。
小夜子用有怪癖的猫(喜欢闻臭袜子)成功的治愈了他,在小猫身上他找到了被需要,被接纳的感觉。
以至于最后他跪着恳求小夜子让他把猫带走,他不想离开这个可爱的小东西,不想离开被爱的感觉。
3⃣️第三位客人是在租车公司工作了十二年的眼镜妹店长,也许是长期浸泡于“管理”层的关系,眼镜妹习惯于给任何事物划分等级。
A是最好的,B是中等的,C是最差的。
在她职业化甜美笑容的背后是她对一切事物差别对待的嘴脸,比如面对c级,她会迟疑一会,露出鄙视的神色。
在小夜子的强行兜售下,眼镜妹发现了自己内心的孤独。
她一直在努力追寻更高的等级,可即使午饭是吃高级的甜甜圈(这怎么能叫午饭),她还是那个她自己鄙视的C级女孩。
眼镜妹惊喜地找到了一只跟她长得很像的小猫,拥抱它的瞬间,她感到接纳了自己
4⃣️小偷男吉泽是小夜子的中学同学,影片以一个非常美的镜头交代了他们的重逢,一直不被他人接纳的坏孩子吉泽立马认出了小夜子。
吉泽以借猫为借口来到了小夜子家,他告诉小夜子夏天当然不是喝麦茶啦,是喝啤酒啦。
两人在心里默默回忆着过去,吉泽静静地摸着猫……在那一刻,吉泽感到被生活接纳了。
但很快吉泽就走了,他告诉小夜子他是个小偷,马上要去印度了,他会记住小夜子的名字的。
直到警察来到小夜子家,小夜子才发现一直都在骗人的吉泽,对她没有说谎。
5⃣️其实长久以来小夜子的租猫生意一直有个稳定客户,那就是小夜子自己。
从小小夜子就因为身体不好而没有朋友,只有奶奶是她的伙伴。
当奶奶去世后,奶奶养的猫也就成了她唯一的陪伴。
每天她都“不务正业”的做着租猫生意,尽管在墙上贴了要结婚的目标,她还是一直没有遇到合适的对象。
甚至被邻居的异装癖嘲笑,上辈子是只蝉所以只招猫喜欢。
当初恋男吉泽来到她家,告诉她夏天不是麦茶当然是啤酒后,她突然想起了小时候和吉泽的对话,那时候吉泽告诉她夏天当然不是麦茶是棒冰……这时候小夜子才意识到原来即便自己一直假装老成,也是那个寂寞空虚需要被填补空洞的凡人。
影片中的男女各自有各自的空洞,也各自有造成这个空洞的理由。
虽然影片没有明确的交代,但可以通过细枝末节浏览出。
老奶奶可能患有健忘的毛病;中年男子强迫对猫毛过敏的妻子接纳小猫,说明夫妻关系上有点自我;眼镜妹从头到尾都很势力,还猫时还说小猫是招财猫所以带给了她去夏威夷的好运;吉泽从小就是个小偷;小夜子不善于与人沟通,无聊时情愿自己一个人玩吃凉面游戏也不愿意跟人沟通。
但是人干嘛一定要做十全十美八面玲珑的人?
承认自己不被理解的寂寞,让一只“猫”拥抱你的不完美,承包你的的寂寞,这也是一种幸福吧。
看第一遍的时候是因为无聊,就把这部电影耐心看完了。
当时没有感觉,就是一个单身女生希望家里的猫咪能带给更多人慰藉。
过了几年又看了两遍才发现这部电影特殊的地方,就是女主的生活方式,每天一种职业,完全是一个人成为一个公司。
这其实是一种很棒的状态。
会不会这个才是电影的内核呢?
现代我们每一位都要为自己活才更有趣,而且这种生存、生活的方式才是未来。
文/斯瑪特清新風格的日本女導演,想將深奧的人生哲理放進簡單的生活裡揉和。
看她的影片就像品嚐一杯味道香濃不甜膩的高纖無糖白豆漿,既養生又營養,完全不會感到無味。
從她的《海鷗食堂》開始我便一路跟隨到最近的新作,觀察她對作品裡面的情感總是拿捏得恰到好處,不忘提醒感人溫馨、片段式表演的誇張詼諧幽默、淡淡的人生哲理,輕鬆自在地享受生命著,就像是她拍出來每部作品獨一無二的生命力量。
我們看不到那種傳教士的口氣教誨觀眾該如何去思考或應該怎樣體驗生命,反而是隨著電影時間裡面的放鬆劇情學會去領悟,「あ、そうですか」,原來是這樣,人生也可以這樣簡單的下去。
要說是她的電影是療癒系也可以,但我覺得比較貼切形容是自我身體裡面免疫細胞或血小板的自療系。
從《海鷗食堂》裡,幾個過了中年的女子忽然興起去芬蘭去開一間日式食堂,整個故事也可以說是圍繞在人生最簡單的慾望「吃」、「活著」兩個核心主題,但你看不到豪華的大吃大喝,而是樸素到甚至不加調味料的新鮮蔬果、透明的白開水。
與《樂活俱樂部》裡連貫的意念「早餐」「刨冰」,再度結合了「旅行」的回歸,繞了一大圈還是回到日本島上,到《吉貓出租》雖然整個主要劇情發展不過在幾間房子裡打轉,但也隨口帶到了「旅行」「回歸」兩個層次上面:地點是夏威夷但是沒去成,女主角卻開著租來的車沿著海岸線,領悟到「愛」才是珍貴的無可取代,沒有差別等級只剩最高級。
LV,GUCCI,PRADA再昂貴的一線品牌,也都比不上一件死去的奶奶親手手工縫製的毛衣,那些無謂的追求比較似乎都是多餘且累人的。
《吉貓出租》用貓來暗喻人類心中空虛的填補,故事大致上可分成四個段落:影片開始直接切題至1.老奶奶親手做的果凍2.中年男子襪子的破洞3.租車女職員的甜甜圈4.女主角自己心裡的洞影片裡煩人的鄰居不斷提醒她前世是蟬所以才沒人要,但其實她不是沒人要而是只會有ㄧ個不多餘的人要,而蟬(暗示)她的生命有多珍貴卻也稍縱即逝,如此短暫卻洪亮的鳴叫,使得整個夏季生機盎然。
她的影片像個世故的小女孩,既清新甜美卻又懂事乖巧,比起每天為了活著而活著的忙碌都市人來更有價值的生命活得更自在,她是簡單地卻成熟得晶瑩剔透。
就拿說故事的技巧來說她懂得如何畫圓圈,故事開展後總會完美無瑕地回到自己的核心,如同她每一次的旅行,總是知道目的地在哪裡,讓我覺得很忌妒,她不是盲目無知。
不同的是大部份離開家的人,總是一直在尋找「所謂的家」,無聊且虛無的追尋像尤里西斯,像公路電影沒有盡頭,而她就是清楚地知道盡頭就是自己,她如此的透徹生活,不是庸碌的。
貓(物質)其實都是填補不了空虛的,再多、再美味的食物永遠也無法填飽循環的飢餓感,唯有透徹的領悟和完美的愛才能彌補那巨大無比的空洞。
她作品裡有滿溢著對生命的熱誠,卻懂得知足與珍惜,擁有後的不貪心且輕輕放下,看了會被莫名感動,因為她對生命的認知同她領悟後的思考,對於她的理解「真正的需求」一點也不多餘,看完她的電影,就像買了一件極簡的設計作品,該說的都說了,沒有說的也會在電影結束後在心裡慢慢發酵。
这是一部“奇幻”片,虽然我也很喜欢猫,但年龄告诉我,猫与小孩一样,都是只能远观而不能过于亲近的。
试想想在家中养那么多猫,那气味简直会令人作呕的,而如同片中那样放养,则身上到处都是虱子,还让不让人活了。
显然我认为此片有些隐士的感觉,但这种隐士又具有典型的日本特色。
其实想想很奇妙,日本受到中国这么多影响,可是道教却不知名,我感觉日本根本没有什么“大隐隐于朝”的例子。
隐于市和隐于野的倒是较多,也许这就是日本的岛国思维,如同老子的“圣人以万物为刍狗”根本无法出现。
或者说日本思想中根本不可能出现。
而本片则应该属于隐于野的范畴。
小夜子算起来可以算是隐士了,她用猫来隐喻着人生,并且通过出租猫来安慰治疗着世人。
至于受众有没有与片中人的相同的境遇,能否感受到治愈,就看自己了。
“你的前世是蝉,所以总被猫追。
”尝试记录看过的电影了,从《租赁猫》开始。
虽然很多人吐槽说剧情一般,可我还是好喜欢这种治愈系啊。
市川实日子从《西瓜》里就是治愈的风格。
有时候觉得画面穿越回三茶,很静谧。
(看着实日子拉着一车猫咪在街上大喇叭喊“租猫吗”,总想到家里面街上老头儿卖豆腐,莫名喜感啊哈哈哈哈。
)老奶奶挑选猫,从一车猫里面选出一只十四岁的老猫,因为“都是老婆婆,应该能相处的很好吧。
”实日子梦见去租猫公司的时候,前台小姐给她介绍ABC三种等级的猫,A等级名品猫吧啦吧啦吧啦吧啦,B等级训练猫吧啦吧啦,C等级……前台小姐停顿了一下,语气一变说,是杂种猫。
知道是个梦之前,还是蛮有意思的。
如果一定要给每一种东西分出等级的话,我应该是哪一等级呢。
为什么要分这种等级呢。
如果伦敦甜品店的甜甜圈是A级的话,奶奶炸的甜甜圈应该是C等级吧。
可是对一个人重要的话,无论是怎么样的都是最好的,谁在乎等级呢。
还有一点很感动,租猫的时候要通过审查,租猫人会确认自己如果出了意外猫咪会有人接走照料。
商量价钱的时候,租猫人都会担心养猫人收钱这么少会不会生活困难。
看上去都是寂寞的独居,但是又很有人情味。
怎么才能活得这么大格局呢?
好咯。
说完了,下一部要看的电影是《一代宗师》。
喜欢日式的夏天,酷热,慵懒的蝉鸣,苍白的阳光,风铃的声音,清洁舒适的榻榻米。
日本人总是随口说"好寂寞呀“,却又总是安安静静地坐在屋檐下,什么都不做。
似乎是很害怕寂寞,却又充分享受着寂寞带来的安宁和淡淡的忧伤。
想起安妮宝贝笔下的安,常常说”我只恋物,不恋人“。
漂泊不定的生活,恋人,朋友,不断失去,却会把喜爱的杯子一直带在身边。
惯用的物品里总有一种踏实的依靠和满满的亲切感。
日本人大约是最看重这一点的,不论多么普通的东西,都做得很精致,恰到好处。
猫婆婆的小屋子,看起来杂乱,但是各种柔软的垫子,藤条椅子,小圆桌,奶奶的贡台,拼在一起非常美好,穿着碎花衬衫和松垮的仔裤小夜子躺在地毯上,干净的没有任何化妆的面容,随便挽起来的发髻,有一句没一句的和猫咪对话,满屋子的小猫们,慵懒地走来走去,或者静卧不动。
这样静谧的场景,和悠长夏日真的是很搭。
把结婚作为一年生活目标的小夜子,大概也只是说说而已吧。
寂寞是生活的一部分,无聊也是一部分,可以一整天躺着不动,饿三次肚子,也可以在院子里特意搭了竹子轨道,只是想让单调的素面变得有趣起来。
也许可以一直这样生活到老吧。
大多数养猫人的初衷都是喜欢想有一只猫咪陪伴着自己,这就引出影片的一个出发点:每个人的有一个“洞”,寂寞的空洞。
感到生活寂寞,就租一只猫吧!
猫主子也是个寂寞的人,没有朋友,唯一的亲人奶奶也去世两年了,留下的就自己和满屋子的猫。
在租赁猫给他人治愈空洞的同时,自己也被猫治愈着。
独特的吸猫体制让她有很多猫但是也想着结婚有人陪,猫也有治愈不了的东西,不过猫却能很好的让人调剂着生活的空洞,让时间变得温柔又给人以继续前进的勇气与希望。
剧中频繁出现的那个男扮女装的婆婆,也是仅有的“身边”人物,虽然讨厌,哈哈哈,神叨叨但又不得不说是一个陪小夜子说话调剂小夜子寂寞的生活的人!
加上小时候认识小骗子同学的出现,一个想要被她记住的同学,在行骗的生涯背后也想被人好好记住和怀念,他们之间仅有的羁绊也许就是小时候一起吃过的棒冰以及夏天酷热应该喝的啤酒麦茶。
影片给人一种张弛有度的舒适感,不紧不慢的像夏日乘凉度假般悠闲。
生活虽然不能一蹴而就,但是会给我们很多小小的意外与惊喜。
就像小夜子还是没有找到结婚对象,但是有同学,讨人厌的婆婆,猫咪的这些小温暖,依旧能过着充满希望的生活!
整部电影呈现出的极简风格直接令人感受到了一种生活的常态,段落式的小故事令整部电影小巧精炼了,或许导演也是考虑观众在缓慢节奏下耐心,这样的设置本身就很贴心。
尽管在导演的镜头中猫似乎没有刻意的成为主角,也没有费尽心机的摆弄可爱的小萌物,但正是这种最原始的记录令整部电影呈现出一种不同以往的效果,猫咪在画面中的不被限制的随意进出成了影片的一个特点,导演似乎用这种还原式的方式最大程度的表达了对喵星人的热爱,静态的镜头仿佛是在纪录着生活的细节,无需过度的修饰。
其实这部电影并非传统意义上以动物为主角的电影,整部电影的四个故事还是以人为核心的角色,而猫咪在其中扮演的仅仅是一种心灵上的慰藉,无论是爱猫的老奶奶通过猫来怀念亲人,还是碌碌无为的中年男女,电影似乎是拍给寂寞的人,告诉他们治愈寂寞最大的良药就是通过可爱的小猫,的确死寂的生活中若能有这样的一只可爱的萌物能令生活重燃生机,电影多次重复了一句话“填上心中的洞”,现在社会的人心中总有着许多难以愈合的伤口,都在拼命的弥补却越努力越徒劳,从猫身上人或许能找回失去的爱,以此来填补自己心中的洞。
很喜欢这样安静的电影,尤其是镜头、画面中所传达出来的那种感觉,从一部电影中得到的一个小时的满足可以支撑平时生活的繁杂,或许就像影片讲述的那样,人们似乎的确需要点儿什么才能得到一份片刻的宁静,尽管电影中给出的答案是猫,但影迷的答案却是电影。
讲起故事来很克制,台词偏又很直白,平淡里有许多细节,适合比较sensitive的观众。有那么一会儿让我想起了天使爱美丽是怎么回事
🐱们比较萌,市川今日子也是很可爱的人设,"有许多无法拯救的悲伤,所以今天也借给寂寞人的猫"……结尾的漫画超可爱。
片段式小清新,有点平,夏天感强。寂寞的人养宠物来填补心里孤独的洞,不过相对猫,我应该更喜欢养只狗。
充满小心思和俏皮感,独属于荻上直子的乐活物语。
在别人眼中小夜子是古怪的猫婆婆,连隔壁的大妈都说她前世一定是只蝉,可只有她知道猫和自己的关系更像是一种双向选择,在她照顾猫的同时猫也填补了她内心的缺口。荻上直子的电影永远让人身心愉悦,耀眼的阳光,简单的生活,再加上一只只憨态可掬的猫,一幅日式乐活图就这样呈现了出来。
缓慢的节奏人生那么多悲哀那么多孤独的洞真的用一直喵就可以解决吗,老奶奶的整个冰箱的布丁,上班族在家里被嫌弃臭的寂寞,成为小偷的老同学的一直棒冰,以及和租车店的女孩一起吃一盒美国来的排长队的甜甜圈,这些寂寞的时光啊。
治愈系。
一般般,不过她拉着一车喵呜,风吹着太阳伞的样子还是蛮令人印象深刻的。
荻上直子永远的治愈系。一个又一个片段,一个又一个孤独的人,猫是伙伴,填补心里孤独的洞。这片总有一种曝光过度的感觉,亮得发白,正好是炎夏的感觉,而且会让人觉得更温暖些
好想养只猫啊
3.5 不走进生活的俗套,太理想主义太理想主义
很不喜欢
猫咪是很可爱的
嘚勾嘚勾
看过
同是爱猫人
我只知道,喂猫的时候很治愈。
淡...淡...淡到我想往裡面加點鹽=.=|||,只有那些喵是生動滴。
就是一帮神经病找猫当托儿一起拍了个电影儿,日本人的演技真是再也没有希望了,还是好好去做动画吧,看上去还能自然些。
荻上直子也拍脱力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