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恩珠,一个如此美丽如此倔强如此温柔如此善良的女人。
她离开了我们,她依然是天使。
我在《火鸟》里知道她,她的声音特别吸引我,和她嘴角的那颗痣。
《红字》最后很是压抑,难以呼吸了啊!
《恋爱小说》很感人的哦结局非常喜欢,感动,心喜!
http://www.blogcn.com/user16/wish107/blog/35671673.html (这是开学前下的电影,一直存在电脑里,这学期快结束了才想起.= =) "我恋爱了,我该怎么办?" "没什么了不起的." "不,恋爱很痛苦,但我想要继续痛苦下去." 这是秀仁和景熙、志桓三人在影院里看的《邮差》中邮差与诗人聂鲁达的对话。
此后,“恋爱很痛苦,但我想要继续痛苦下去”。
秀仁在饭桌旁告诉爸妈,景熙在公车上喃喃自语,志恒在洗澡时高喊出来。
志桓收到匿名信,里面是很温暖的黑白小孩照片,有着淡淡无邪的希望,写着“隐藏着和你涂鸦的愿望” “我也想要一起接吻” 这勾起志桓对两位女生的思念,五年前的回忆慢慢浮现出来…… 秀仁唱着《我寻找的小孩》红了眼。
调调好轻柔。
“要求对方用他的名字称呼自己,即使分开也不会忘记” 两个交换姓名的女孩的友情很感动人。
节奏很缓慢, 三角恋,白血病……韩剧很俗的手法。
却是部忧伤,温暖又干净的影片呢。
尽管认为爱情很不真实,可还是要相信,现在是一个人,也要为这信念活下去。
别跟我说什么现实点吧。
什么叫现实?我们是彼此生命中的旁观者么?
一个人是可以融入到另一个人的生活中的。
当你爱上一个人,你就多了某些习惯,习惯他身上的气息习惯他的呼吸习惯他的声音习惯听一首歌想念他...恋爱很痛苦,但我想要继续痛苦下去...
很无意的看到这部电影。
节奏很慢,很舒缓。
但娓娓叙来,让人感同身受。
开始不能接受,他们三人都相爱了么。
可其实不是。
这已经不仅是爱了。
秀仁和景熙,谁才是秀仁,谁才是景熙?
她们似生生相刻般。
但是生命中还有更盛大的美好。
她们遇见了执着的志恒。
那个骑着自行车追赶的傻小子,那个对秀仁表达一见钟情的傻男孩,那个把时间倒退,那个最后爱上景熙把她放到包包里的叫志恒的好男人。
秀仁喜欢景熙,好喜欢。
她是不同的,在重病的孩子中她笑得那么灿烂。
“我爱你,景熙。
”“我也爱你。
”这种只属于爱情的对话,在她们的口中自然地流露。
或许她们说了也没意识到,这种绝对地私人的占有、幻想溶为一体的愿望只属于爱情。
可或许又不是。
为什么世间美好的感情就得归属于爱情?
我用我的名字叫你,只是希望我们永远不要分开,一生一世在一起。
秀仁在舞会上唱的歌。
我的好朋友,志恒。
我的好朋友,景熙。
她舍不得离开他们。
淡淡的,似乎没有什么强烈的感情。
但生活不就是这样么。
千言万语终是那句,我舍不得你。
最后在病重时,她在信里写到,我挚爱的景熙。
挚爱,其实她想说的不过是,我何其有幸,遇见了你。
在景熙最后的回忆中也说,我挚爱的志恒。
他们都在相爱。
我真的很想好好给这部电影写篇捻。
可是现在回想起来,似乎处处是情,每一个地方都可以串起来回味。
他们的相遇。
总要求一起睡觉的秀仁。
无论小的时候还是现在还是死后。
他们一起去旅行。
一起的话。
关于萤火虫,关于初恋,关于相互的名字。
或许这名字很俗,向左向右。
最后志恒打开秀仁的信,关于景熙的情报。
她爱吃的她爱玩的她爱念的她的习惯。
秀仁也有幸认识了志恒,她可以在她离开时把景熙交给他。
这只是一部关于爱情的电影么,或者说它有同志的内容?
其实它向我们说的不仅是几份爱情,不仅是左和右,不仅是爱景熙的秀仁。
那种淡淡的想念,我们在一起。
想要隐藏和你涂鸦的欲望,想要再见96年初见的你们,想要铭记Nikon慢慢的记忆。
谢谢导演,谢谢你拍了一部这么美好的电影。
2008-08-08
今天无意中第二次看《恋爱小说》,因为第一次我是当做《向左爱,向右爱》来看的。。。
此时此刻我想说的不是艺珍,而是另一位女主角,似乎已在人们心中渐渐谈去的李恩珠。。。
2005年2月22日,在这个并没有什么特殊的日子,她离开了我们。。。
她选择了自杀来结束自己的生命,在她的遗书(百度百科中有)中隐约提及了她自杀背后的原因。。。
25年华啊,之前已经有《太极旗飘扬》、《火鸟》等等等等重量级作品,大家不该陌生吧。。。
suicide,不管认为是需要勇气还是纯粹懦夫的举动,必定是她感受到了生命所无法承受之重。。。
正如她在《恋爱小说》中对景熙或着说是秀仁(看过的人一定知道我的意思)的凄美诠释一般,从活泼开朗到平静沉重,她本人的短暂人生也就像一颗划过天际的流星陨落了。。。
而轻易把suicide挂在嘴边的我们(也包括我),哪里又知道这个词背后的份量。。。
即使感受到了,也要学会坚强——谨记!
我们 渐渐开始适应着快节奏的日子 接受着新的感情 就像我们习惯了在超市也会买到过期食品的心一样 在这个看似光鲜饱满的蛀虫社会中寻求不被打垮认输的样子渐渐的 竟不愿意相信有一种叫 安心纯粹的 情绪存在 也渐渐不愿意让自己成为那个幸福的人 去争取或者是被爱着,我们未曾老去可心却一直麻木呆滞;那么换一种角度来说 那就是我们经历或拥有了过多光怪陆离抑或是高营养的物质享受 已经无法负荷纯得干净的情感体验 时间把自己变得不像最初那个自己也许 就是要这么泪流不止的哭出来 我才愿意相信 这是真的 当然 电影毕竟是电影 那些过于美好或凄美或巧妙的相遇 于我们这些大众的人来说 是不容易的事 我们也许曾经三人行 看一部电影 可却不会各自都想念一句台词我们也许相互喜欢 相互信赖 可却不会不受外界打扰 由于误会或者距离而无奈say good-bye我们也许一起去旅行 可却不会在一个下雨的山头安静淋雨我们也许都写信 可却从不曾连续耐心寄出过一张张黑白照片 还拥有淡淡香气我们也许都真心相爱 可却没有在隐忍时狠狠撕碎情敌的纸条最后 终于了解 一种情绪 我确定不是出于同情 我确定 那是一种安心的浅浅的弥漫着温暖刺阳的味道从那群乡下的拿玩具刀剑蒙面的小胖孩子们对着一条叫男主角名字的狗的时 那种温暖而不解的纯粹眼神从景留长发如秀一样初见他时轻抹泪水直至相遇扯着裙角时 微微紧张又略带惊异的表情从秀于最后时光爸爸来给他送衣服的时候点上了她曾经悄悄看到他耳朵上的小痣时 细心却不失怀念的笑我始终看到了一抹刺眼的青葱岁月 ___
五年后的景熙,窗外一片金黄的麦田,传来鸟鸣和孩子们的笑声叫闹声。
虚弱的景熙,思念着志恒,怀念着秀仁。
在一个精美的信封里面,放上张小孩子们的照片,然后把这封没有落款,只有收件人的信,放在一个纸盒子里面,纸盒子里面满满的都是这样的信。
(此时,不得不感慨韩国电影的细腻柔美和无限的缓慢)五年后的志恒,习惯一个人的孤独,怀念着三个人的幸福。
他接二连三的收到奇怪的信,没有落款却只有一些天真无邪的孩子们的照片,和照片上的只言片语“隐藏和你一起涂鸦的愿望”。
遗憾总是绵绵长长令人唏嘘,尤其是当遗憾源于死亡,这遗憾真是绵绵无绝期。
五年前,志恒在朋友显哲的茶铺打工时,看见文静秀丽的秀仁,闭着眼睛闻窗台上的花。
喜欢照相的志恒,赶紧拿出相机想抢拍,不料却拍下了走进店门的开朗热情的景熙。
一个似水,一个如火的老套路,因为三个人之间单纯而又持久地友情和爱恋,变得不那么庸俗。
这部电影的细节很经典,而且很多只有仔细看才看得出来。
一:志恒第一次搭讪被秀仁拒绝的理由是“你在这里我会觉得不自在。
”秀仁死后,景熙要离开志恒,说的也是这句话。
而志恒在气头上,也说“我也会觉得不自在!
”一句话,被三个人说了三次,每次的理由情绪都不同。
二:整个故事中,每个人都说过的另一句对白。
志恒傻傻的说“恋爱好痛苦,可是我想继续痛苦下去。
”景熙幸福地说“恋爱好痛苦,可是我想继续痛苦下去。
”,秀仁忧郁地说“恋爱好痛苦,可是我想继续痛苦下去。
”。
三:儿时的景熙要和秀仁换名字,因为她爱秀仁,希望永远和她在一起。
即使分开了,也感觉像是在一起样。
于是小时候的景熙是长大了的秀仁,小时候的秀仁是长大以后的景熙。
当秀仁过世,景熙离开志恒搬到乡下去住的时候,把养的狗叫做志恒。
她心里觉得,只要每天呼唤着对方的名字,就仿佛永远在一起。
四:志恒让景熙转给秀仁的信,景熙撕毁了。
秀仁让景熙转给志恒的,景熙也没有转发。
她怕秀仁知道志恒爱的是自己而痛苦,后来又怕志恒知道秀仁的死而痛苦。
很多很多。。。。。。
这个电影不是大制作,也没有特别高的精神主张或者理想,发人深省也谈不上。
不过,你这一生里面,可有人会为你把时钟倒转?
可有人为你吹出一片萤火?
可有人会值得与你换名字?
可有人会因为爱你而离开?
没想到会不争气的赔上那么多眼泪,倒不为那些和志桓之间的感情戏分,而是因了最后昭然若揭的溯源。
最后的景熙,仍然是景熙的面庞,但发型举止都俨然秀仁,好像二人合而为一一样,真的,永远纠缠在一起。
唯一对我的功用是让我喜欢了那个女主角的演员李恩宙。
结果后来这个女人自杀了。
与一切浪漫、忧郁无关的是,自杀的主要原因是韩国出版了一部专门揭露演艺圈情色关系的书,书中有李恩宙的内容。
与我小时候的幻想不同,长大了一点以后,我发现世界上的死亡其实并不美好,不仅不美好,还经常伴随着一些俗气的事情。
比如有人自杀是因为癌症造成的巨大疼痛,有人不小心死了是忘了关煤气,有人是得了不光彩的病死了。
这些俗气和不光彩,曾经让我一度迷惘和失望。
再后来,我就觉得,死,还是一种不光彩的事情。
回到这部电影,死被用作一个很重要的道具,用来让车太贤伤心、后悔和怀念。
我在想,能不能大家不要死啊,能不能大家活着,然后直面问题啊。
有时看电影时就想到卫斯理的小说,碰到自己刻意设置的悬念,然后编不圆了,就拉出一个外星人来,说是外星人干得,所以多么荒诞都可以。
有些电影是不是编剧编到后来,发现几段爱情解决不了,行,弄死一个,这样就能解决事情吗?
还是一种逃避。
这一点情书做得好,男的一开始就已经死了,单单怀念两个字就能扯出一大片来,这就是功底。
也叫做《向左爱,向右爱》,借此片怀念李恩宙,不能想象笑容那么灿烂坚强的她,会在最美的年纪结束自己的生命,惋惜,她是我看过最好的韩国女演员了“我也想要一起接吻”,“隐藏与你一起涂鸭的愿望”,一张张黑白的相片带着志桓想到了五年前他与两个女孩的故事,五年了,思念沉淀了,变淡了,但是还是不能忘啊相遇时那么偶然而美好,在咖啡馆打工的志桓喜欢拿着相机随便拍拍,一个午后,忽然从镜头里看见窗边一个长发漂亮女孩探进窗子闻花香,就在他按下快门的一刹那,突然间一个短发女孩跃进了镜头秀仁和景熙喝完果汁后离去,就在那一瞬间,志桓突然追出门去,骑着自行车一路追赶远去的秀仁志桓向秀仁表白自己的一见钟情,却被拒绝,一会儿他又回来了,举着一只大钟表站在落地玻璃窗外,让侍者给秀仁递进来一张字条:“我把时钟转回去一小时,我希望你忘记我说的一切。
如果我们下次遇见,那让我们像朋友那样见面。
”三个人成了朋友。
三个人一起聊天聊到自己的梦想,秀仁说“我的梦想是自由地旅行”,志桓说“我的梦想是维持现状即使我变老”三个人一起去电影院看电影《邮差》,邮差对诗人聂鲁达说“我恋爱了,我该怎么办?”聂鲁达说“没什么了不起的.”邮差说“不,恋爱很痛苦,但我想要继续痛苦下去。
”“我恋爱了,我该怎么办。
恋爱是痛苦的,但我想要继续要痛苦下去。
”在饭桌旁告诉爸妈的秀仁。
“我恋爱了,我该怎么办。
恋爱是痛苦的,但我想要继续要痛苦下去。
”在公车上喃喃自语的景熙。
“我恋爱了,我该怎么办。
恋爱是痛苦的,但我想要继续要痛苦下去。
”洗澡时高喊的志恒。
他们都有了恋爱的感觉,志桓喜欢秀仁,景熙喜欢志桓,秀仁不置可否,一段复杂的三角恋在三人中展开镜头转回到五年后从回忆中醒过来的志桓,:“一开始我还想着她们,每天100次,然后99次,98次,97次,然后我忘了去数……我不清楚她们的头发是黑色还是棕色,不知道是否真的喜欢她们,也不知道是否真的遇见过她们……”到后来,秀仁生病去世了,景熙离开了这个城市,五年后,志桓才想起要去找她们,就凭那一封封没有地址的信,当他见到她,才知道原来,小时候景熙和秀仁一起在医院里长大,景熙对秀仁说“我要你用我的名字叫我,这样即使我们分开,我也会觉得我永远和你在一起”,就这样,她们两个人交换了名字,用自己的名字叫对方,而去世的,原本是景熙可是他们也没有能在一起,景熙也是病人,她也要走了,但是带着爱,带着一份澄明的心情,离开了,但是还爱着,是的,她爱志桓喜欢李恩宙,她很像我一个老朋友,喜欢孙秀珍在里面唱的《我寻找的小孩》,但是找不到下载,喜欢里面的台词,基本上记下来了,还有什么?
还需要什么?
爱情总是电影言而再言永不腻弃的话题。
《恋爱小说》,这名字一看便知里面演的纯是爱情事,而且是爱情纯事。
故事发生时,男孩子大学未毕业,两个个性相似的女孩子却早已逃出校园在自由快乐的世界里自得其乐相濡以沫。
但好玩的是,导演反倒塑造出来相反的形象——男孩子像是历经社会打磨但心底仍保留了一丝洁净的青涩少年,而两个少女则才应该是在校园里手牵手唱着歌感情如胶似漆的纯纯不懂世事繁杂的女孩。
相信所有看过这个片子的人,最难忘也最想提点的是两个女孩分别在不同场景里专注地咀嚼着的这句:”我恋爱了,我该怎么办。
恋爱是痛苦的,但我想要继续要痛苦下去“。
秀仁对着饭桌上已经多年没有爱情欲望的爸妈说,你们该去看那部爱情电影,‘我恋爱了,我该怎么办。
恋爱是痛苦的,但我想要继续要痛苦下去’。
景熙在公车里看着窗外夜色下闪过的熟悉街道喃喃自语,’我恋爱了,我该怎么办。
恋爱是痛苦的,但我想要继续要痛苦下去。
‘哦,说到这忘了这最重要的一点,不要去看这部电影。
至少在我看来这部片子很烂。
至于为什么这么浓墨重彩地写了这个影评,只能说无知的我被某瓣用的“鼎鼎大名”这个形容词给骗了。
你看,这个影评就写的有头无尾,因为我真的找不出来可圈可点的地方。
喏你是不是又要说至少女孩的友谊写很好啊,两人之间从来没有过伤害,为了能不离开对方,她们两个人交换了名字,用自己的名字叫对方,”我要你用我的名字叫我,这样即使我们分开,我也会觉得我永远和你在一起“,这在两个人同性别还都是女生的情况下是很少见的。
可是,我还是感觉真的很傻很天真地可笑,难道你不觉得么。
我只是很喜欢这句话的感觉:我以前爱你我现在也爱你
不爱这种苦逼题材~而且相比较喜欢孙艺珍。。
一个女孩走了,另一个女孩即将离去,那个男孩怎么了?
什么乱七八糟的同志片
奔着孙艺珍看的,可是她发挥的空间不大,完全被李恩珠比下去了~~
李瀚处女作,没什么个人特色,视觉上是2000年前后非常标准的卡通明艳配色、稳定中景机位的韩国片样貌,故事也只是俗套绝症爱情片,这片还加大剂量赠送了一对绝症,时代眼泪了。这个三人行的恋爱谈得没什么意思,它刻意点出俩女孩学历不高,再加上绝症设定,这样的弱者身份是为了煽起观众的同情,人物举止也的确幼稚——拆卸个单反镜头兴奋的在店里大喊大叫,搭讪引发尴尬以后跑到户外继续大嗓门告白,自驾去郊游坐在草地上感慨生命真美好……看得我尴尬癌犯了。剧作上有点小花招,比如两个女孩互换名字的双生花百合感,“现在”时间线上男主妹妹具有对照性的恋爱插曲,戏写得太平了,帮不上乏味的主线——在两个女孩的帮衬下,男主呵斥了不规矩的影院后排观众,就这男主还被女孩夸勇敢,而且还是俩女孩动了爱情心思的关键事件,对不起实在太尬了
总感觉少了点什么,可就是说不上来,少了点渲染?
印象非常深,应该是我看过的第一部韩国电影。那时还在读大学,还是买的DVD。至今都记得剧情,可惜李恩珠,逝去已这么多年,孙艺珍美丽如初。
最近哭不出来了。。。还是这类型的片子太多了???
电影本身给4星就好了。还有一颗是给李恩珠的。我唯一喜欢的韩国女演员,最后却在人生最美丽的时候选择了断自己的生命。。。其实心底,她俩也是爱人,心灵上彼此深深依赖。
我知道很痛苦,但我要一直痛苦下去
你若笑靥如花,我便心中安好.你若安好,便是晴天.
机场 无聊
……不知道说什么
让你喜欢的人用他的名字呼唤你
狗血剧情,但三位主角发挥都不错
这个比俗烂文艺片还要枯燥,我是不是离爱情太遥远了,欧耶
孙艺珍好美 剧情想打人 刚看完 和KK一起
反正我没有想要看下去的欲望
三人平衡不能打破。李恩珠很可爱,很可爱,可惜是她不在了。电影里,两个姑娘在车太贤身上看到的,我总觉得,都是对方。
“我恋爱了,我该怎么办。恋爱是痛苦的,但我想要继续要痛苦下去。一开始我还想着她们,每天100次,然后99次,98次,97次,然后我忘了去数……我不清楚她们的头发是黑色还是棕色,不知道是否真的喜欢她们,也不知道是否真的遇见过她们” 知道这部电影就是来催泪的,但我非常淡定一点想哭的感觉都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