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听说此片非常吓人 曾把某女观众从影院里吓跑 因此对此片的惊吓度期待很高可惜期待越大失望越大的老话再次被验证此片属于独立制片 当然不会像好莱坞那么循规蹈矩全片用手摇摄像机排成 颗粒感和纪实感十足 这种风格我特别喜欢可惜片子根本没有准备走恐怖片路线 因此我实在不知此片恐怖从何而来只是一部标准的CULT片罢了 一般凡CULT片出血程度必高 此片也不例外 女性同胞们观看时还是要做好心理准备PS好多年未曾被真正的恐怖片吓过了 被吓的心愿何时能了啊。。。。
又是变态杀人狂,《Wolf Creek》的确很像是澳洲版的《The Texas Chainsaw Massacre》,但前者并无出彩之处,尤其最后Mick杀了一个同村的人,对于一个只有几百人的小村庄来说,这个举动显然不智,和后者的全村一心相比这似乎有欠考虑。
而且杀人狂的背景交代不清,是一大缺憾。
Based on true events似乎已经成了这类恐怖片的一个最大噱头。
好象这个地球真的很不安全,看多了这种片子,我想我对自助旅行有了些心理障碍。
现在的导演为了出位真是不择手段了,45分钟无聊的前戏,完全把观众当白痴。
影片一开始导演就显露了他的心机重:look!
摇晃镜头哦!
颗粒感的画面哦!
美丽的风光哦!
我这可不是一般俗套的恐怖片!
好吧,我忍。
可是到了后半部,导演还是乖乖按照一般恐怖片的路数来编了,还编得漏洞百出。
撇开为什么那个变态杀人狂会刚好坐在那辆车上的问题,让我最不能忍受的是,为什么竟然那个男生会这样莫名其妙的跑掉了,看他被吊在那里的样子,我满以为杀人狂也会来调戏一下他啊!
为什么虐待完女的不去虐待男的呢?
这样才是真的风格化撒。
本来天就是阴沉沉的,下午又看了《狼溪/Wolf Creek》。
这部被称为澳洲《德州链锯杀人狂》的电影让心里面更加灰暗。
对与恐怖片,日本的我坚决避而远之,不敢看。
日式恐怖是让你看完之后连续几天都心有余悸:看了《午夜凶铃》不敢接电话看电视,看了《咒怨》不敢一个人留在房间,看了《鬼水凶灵》不敢去卫生间……我宁愿选择好莱坞式的恐怖片,看的时候吓几跳,看完就忘了,权当锻炼了肾上腺素的分泌。
好莱坞恐怖片纯粹是为了满足现代人追求一时刺激的需求而产生的,没有什么特别的深意。
《恐怖蜡像馆》是最近这类影片的代表。
但如果故事的结尾像《狼溪》和《德州链锯杀人狂》这样,最终不是坏人恶有恶报,会使人在观看之后“心里堵得厉害”,情绪十分低落。
更有甚者像《千尸屋》和《the Descent》,剧中的主人公最后没有一个能够逃脱,这让人看完之后有一种十分绝望的感觉。
而相对于这种杀人狂式的恐怖片,我更喜欢像《死神来了》、《我知道你去年夏天干了什么》这样的惊悚片,尤其是青春惊悚片,因为在享受紧张的情节之余还有美女看。
这种片子的好处就在于最后总有一个帅哥或一个美女或一对帅哥美女活下来,以此来安慰观众,让大家觉得未来还是充满希望的。
这是我看过最真实最恐怖的电影。
观影的过程中我一直把自己带入求生者队伍之中,小姐姐(调香师)溜鬼、救队友、修机、一个都没少做,妄图夹缝中逃生。
怎奈老屠夫作弊开挂,被打倒了以后缓一缓居然还能自我修复,爬起来后战斗力更强了😨!
什么鬼呀?
OMG 求生者太难了!!
电影里唯一幸存的求生者居然是我之前并不看好的男生(感觉他像律师一样没什么用),他貌似是第一个上椅子的😓。
然而最有能力逃脱的小姐姐(调香师)最后居然被老鬼砍断手指不得逃离,这段儿看的简直让人捶胸顿足!
暴跳如雷!!
火冒三丈!!!
😤😡原本能带飞的女神居然被杀, 没有什么比这更让人闹心的了 !
😭 总之这是一部老屠夫横扫浪溪,狂虐求生者的电影。
😡😡
有介绍说有女观众从电影院中逃出,我想即使这样,她也算值回票价了,因为算得上恐怖的地方已经接近片子的尾声了,等她尖叫着跑出去在电影院门口把气喘匀了,电影也就散场了,她还是看了一部比较完整的无聊的澳大利亚风光片。
我觉得这片子也能叫惊悚恐怖片么?
一多半都是讲三个年轻人如何准备出发,出发前的狂欢,一路上打打闹闹,朦胧的爱情还有国家公园的大陨石坑,总算把变态杀手盼来了,我一看距离结束没有多长时间了,果然,这变态有如神助,被枪崩了脖子,就昏迷了大概五分多钟;女a回来偷车,又是在死人坑里尖叫,又是参观变态的储藏室,又是看DV,变态杀手也一直没出现,他在哪呢?
别急,女a终于发现停车库,这都是以往受害者的车,她赶紧跑到一辆车那钻进去,慌乱的找钥匙,哈哈,咱们的变态先生在这呢,就在后座上,毫不犹豫的把刀刺进女a的身体里,变态先生有第六感,就等着送上门来,那么多车,他就知道女a肯定的上这辆车,然后他就出去找女b,也不费什么劲,女b刚跑到公路上,他就赶到了,心有灵犀呀,然后咱们的男主人公才醒来,睡的时间长点也有好处,虽然样子很狼狈,好在四肢还齐全,导演和变态先生故意留活口,男主人公一路无惊无险的就逃出来了,在荒地上昏迷了一夜也没冻死,咱们的变态先生也没用第六感找他,还被好心夫妇搭救了,然后就这样了,the end。
我觉得就像一个絮叨的人跟你讲怎么焖米饭,一定要花五十分钟从如何选稻秧开始讲起,中间还要插叙农民们辛苦劳动的事迹和劳动间隙的趣事,终于讲到大米被买回来了,他也觉得累了,于是用三十秒讲把米洗了,放到锅里,添水,插电,熟了就能吃了,最后你还是不知道怎么淘米,水放多少,但是这个讲述者已经讲得口干舌燥了,就像我一样,我也要去喝口水了…………
脑残情节一:女主机智勇敢地用枪打伤、打倒杀人狂取得暂时优势后,在明知对方是极端变态残暴的杀人狂且又明明可以杀死对方的情况下,突然大脑宕机智力下线,只用枪托作秀般象征性地敲了两下倒地的杀人狂,不补枪不补刀也不砸脑袋确保杀死杀人狂。
然后被最终被杀人狂干掉。
脑残情节二:女主在被追杀生死存亡的紧急时刻,居然还可以不慌不忙、从容镇定、悠然自得地观看杀人狂贴在墙上关于以前旅行者失踪报道的大量剪报并一台一台地慢慢欣赏以前被杀的旅行者留下的摄像机中的录像。
能编出如此脑残的情节,编导百分之百是脑残。
顺便说一下,几乎所有这类恐怖片中都会有类似的脑残情节一,被追杀的主角先机智勇敢地打伤、打倒或制服杀人狂,然后却突然脑残病发作,偏要各种莫名其妙地选择不补刀或补枪,不彻底杀死杀人狂,最终被杀人狂干掉。
虽然编导想制造曲折和反转同时多凑点时间的心情可以理解,但这样编除了说明主角脑残活该被杀、是自己蠢死的之外没有任何意义。
实在是超级侮辱观众智商,太恶心了,现在真的是看到这个就想吐。
这些编导们好像是一群集体弱智似的,不知道这样编有多智障多垃圾,还以为是个宝,都约好每个片子必须得编一个这样的情节,硬是把这种智障垃圾情节搞成了标配,就TM离谱。
作为一部恐怖片,曾几何时,流行趋势是弱者更弱,恶者更强,难道这是时下展现暴力美学的常规套数?!
女主的弱智不是一般的弱,让大众都不好意思说哀其不幸怒其不争,好像身边的女事主都是厉害的主,到了这部电影里,都成了胸大无脑的废柴。
狼溪1和2大同小异,论血腥,也根本比不上人皮客栈,难道用电锯锯掉一个手指头就够恐怖创意了?!
恐怖片是体现导演想象力的地方,好的恐怖片让观众惊叹创意无限,但是一部烂的恐怖片,看着叫人就一个字:捉急。
至于这部电影为什么会获得多个提名,也许是澳大利亚旅游局想通过这部电影来做宣传,要不怎么电影的大半段都是无聊冗长的景点旅游呢,和非诚勿扰的北海道手法如出一辙。
求片源求片源求片源求片源求片源求片源求片源求片源求片源求片源求片源求片源求片源求片源求片源求片源求片源求片源求片源求片源求片源求片源求片源求片源求片源求片源求片源求片源求片源求片源求片源求片源求片源求片源求片源求片源求片源求片源求片源求片源求片源求片源求片源求片源求片源求片源求片源求片源求片源求片源求片源求片源求片源求片源求片源求片源求片源求片源求片源求片源求片源求片源求片源求片源求片源求片源求片源求片源求片源求片源求片源求片源
开篇字幕:本片根据真实的事件拍摄,在澳大利亚,每年有30000人失踪,其中90%的人在1个月内被找到,另外一些则永远消失于尘世。
不晓得的这是真的还是假的?
从影片看似乎是真的。
澳大利亚人口一共才1900多万,每年有30000人失踪,这个比例也太高点吧。
是澳大利亚治安太差,还是本来就是这样,只是我们从未意识到。
到网上查了一下我国的失踪人口情况:关于失踪人口,目前官方尚没有全国性的统计数字。
凤凰卫视曾报道,“我国每年约有20多万儿童失踪,目前仍然没有放弃寻找的案件逾60万件”。
上海市公安局治安管理部门统计,2001年该市各级治安部门共受理登记失踪人员9627人次,而1995年的总失踪数仅为4526人次,上升了2.13倍。
可见中国的失踪人口也不少,只是我们平时很少注意这个问题,总觉得这个离我们很远,虽然现在通讯这么发达,仍有这么多的失踪人口,可见问题的严重性,大家以后还真的提高点警惕,尤其是孩子。
娘咧,还有日食,不过即使这样也无法扭转这是个烂片的结论
猎杀类里程碑式作品。差不多片子刚出来那一两年看的。而且背景就是澳大利亚每年诸多的莫名失踪人口和一些案件纪实,我记得当年好像还是租的碟片看的?反正不管片源来源是什么,这种片子看完了的确有一种替受害者可怜可惜的感觉,也希望能够尽早抓获连环杀人狂,而不是单纯的血浆类片子看完了觉得过个瘾。另外一个特点就是让杀人犯以一个普通土著居民的口吻说出自己为什么这么做的理由,而不是简简单单归类于他们心里变态,是恶魔化身,也就是说这些人就存在于澳大利亚普通人身边,这是让人产生恐惧的另一重原因。
公路片!杀手枪法真尼玛准啊!
还是很有幽默精神地
前半段仿记实片的感觉很好,后半段急转弯变成公路杀人魔的类型片,详细呈现了怎么虐杀女人的写实片段,过瘾!!!
典型的变态杀手 = =
还可以,没那么差
剧情是硬伤。
澳陆风光美
男人送去喂狗,女人拿来SM。
制作粗糙一点,但是真实感强且不套路。
比想像中好看,雖然是常見的題材,但開初沒什特別的旅行生活及途中的美景加深了此片的真實感覺,當然在廣闊大地杳無人煙的地方碰上了心懷不軌之人真是什麼也可以發生,此片血腥暴力不足,緊張氣氛也極一般但勝在比較真實,此類片種多數是造就堅強英雄主義,但這片不是,胡里胡塗就逃出生天了,多平凡多實在
个人口味不爱血腥
莉兹的死有点意外有点残忍,本以为女主都是小强不死的,还有金发女骂人的口音想起全片fuck的《死亡片场》。在外旅游不要相信陌生人,时刻有警戒心,更不要吃陌生人给的食物!看来被害妄想症还是很有必要的。 前边拖沓,后边蠢女人让人看着着急,最后还翘了我就fuck
前面的铺垫太长了。女主还特别傻,多次放过了杀人魔。看在导演特别帅的份上给三颗星。
莫名其妙的难看,没有虐杀就算了又不血腥也不刺激,莫名其妙的就结束了。而且把凶手击昏的时候首要是把他捆起来让他丧失行动反抗能力,而不是等他躺在那儿。
便宜车不能买 买卖二手车 上瓜子二手车直卖网 没有中间商赚差价
男主角很性感,杀手大叔也很性感 嗯…
我在澳洲搭过车,我居然还活着。。。
我最爱的类型片 给你3星 基本就是指着鼻子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