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距离

Distancias cortas,友谊在最近的距离(台),Walking Distance

主演:卢卡·奥尔特加,毛里齐奥·艾萨克,约耳·菲格罗阿,玛尔塔·克劳迪亚·莫雷诺

类型:电影地区:墨西哥语言:西班牙语年份:2015

《行走距离》剧照

行走距离 剧照 NO.1行走距离 剧照 NO.2行走距离 剧照 NO.3行走距离 剧照 NO.4行走距离 剧照 NO.5行走距离 剧照 NO.6行走距离 剧照 NO.13行走距离 剧照 NO.14行走距离 剧照 NO.15行走距离 剧照 NO.16行走距离 剧照 NO.17行走距离 剧照 NO.18行走距离 剧照 NO.19行走距离 剧照 NO.20

《行走距离》剧情介绍

行走距离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因身体肥胖而行动困难的费德每天只能待在家里过着单调乏味的生活,真到有一天他的姐夫拉蒙给他看了他们外出旅游时拍的照片。这激发起费德对摄影的浓厚兴趣。在相片冲洗店里,费德遇到了店主的儿子,一个酷爱漫画书的孤独少年保罗。费德慢慢地发现摄影对他来讲已经不只是一个爱好,而是成了他生命的寄托。三个人的友谊也在交往中不断深化,并彻底改变了他们的生活。热播电视剧最新电影孽海恩怨知更鸟罗宾御天神帝4之雪国秘史有答案的男子星星少年黄昏旅店他并不重星球大战:克隆人战争第一季黑塔利亚第5季玉楼春无限风暴牙狼炎之刻印王冠第一季半泽直树2唯一亲情保卫战女儿的女儿负债甜心幻日夜羽-镜中晖光-心不再遥远冬之蝉天才计划豹女之夺命之旅芭比公主历险记致命玩笑3北方山河谣冰锋米莉摆烂海鲨一号

《行走距离》长篇影评

 1 ) 行走的距离

这部片子真的挺治愈的,虽然看起来整体氛围很平淡,男主桑切斯是个几百斤的大胖子,不仅胖还挺自卑的,这个片子很真实的,没有什么过分的套路,没有以往的片子一个胖子很励志突然变得很牛掰,就像港片大块头有大智慧刘德华演的那样浮夸,男主的颓废很真实,没有跌宕起伏的情节,但每个动作和细节都很真实,还有家人的反应。

真的几个真心朋友对一个人克服困难和自卑真的很有帮助,还有男主也没有放弃对于美和摄影的追求也挺让人感动的,片尾曲也很好听。

 2 ) ?

很感动。

喜欢简单纯粹的情感。

布衣探案看的片段。

我现在的状态是没有任何力气去做任何事,摆脱不了心理的泥沼,并且实在无法活下去,每天刷抖音来麻痹自己,从而避免情绪崩塌。

快毕业实习了,对工作没有任何概念。

我几乎能确定自己有抑郁症,然而还是工作后有钱才会去正规医院诊断。

对着镜子做一些可怕的表情再说一些极端、血腥、暴虐的话,每次能把我吓得脊背发凉,镜子里面好像是另一个人,一个来自地狱的自己,它想要吞噬我。

如果再放肆一下,我觉得精神分裂是件很容易的事。

我刚刚忍不住问自己,抑郁症能被彻底治愈吗?

一开始回答就是不能,转念之间,想到抖音里的传送带片段,生活状态是可以转变的,也许转变之后心态和精神也可以转变。

长期处于正面性的,就如同我长期处于负面下一样。

会变化的。

我活着,就是在和那些我反感的人斗争,尽管我痛苦,在一个人类的天秤上,比你们加在一起还要有重量。

我会因为与那些人相比较而感到恶心,实质性的是她们根本不配。

她们刺痛我,然而我也将要离开这个地方了,也许我能有正常人类的生活。

 3 ) 行走距离 – 你和生活有多远?

昨晚看罢,随即写了个短评,然而觉得很不过瘾,似乎应该多打些字出来才能畅快,这才突然发现,原来已经好久没写影评了。

自从用手机豆瓣,看完电影的感想,都是随手用手机输入几句随意的短评,以至于电脑键盘都落了灰。

于是,我把键盘拆开,擦洗,再装回去,然后开始写影评。

不过我很快就意识到,我根本没打算写影评,只是打算胡扯一番,因为写了几行的更像是影评的东西已经让我给删掉了。

或者说,在看电影的过程中,我想到的那些东西,不见得是来自这部影片,而可能是来自我对墨西哥的偏爱。

那个温和的肥胖到走形的男人,已经离开了人类社会。

他不外出,很少洗澡因为自己做不到,每天串一些珠子为生,他似乎也只能进行这样的劳动。

只有妹妹妹夫偶尔来探望他,但是妹妹也只是来要他吃药,给他洗澡,尽管他不愿意。

在妹妹面前,他只是一具肥胖令人作呕需要基本生活需求的躯体,他的想法,感受,是不被注意的。

他就这样平静而孤独的生活,住在同他一般颓败腐朽的老房子里,如一潭死水。

电影里没有交代是在哪个城市。

我在墨西哥并没有到过那般破败的巷子,狭窄,路面凹凸不平,低洼处积着水,街边的房屋参差不齐,砖墙裸露。

我去过的不管是大城市还是小镇子,都整齐干净,房屋外墙五颜六色,屋顶或门廊上种了花,人们向你和善的微笑。

我在瓦哈卡住过几天,那里是著名的手工艺品之乡,每天在各种工艺品店里赞叹木制品匠人的奇思妙想,夸张而华丽的配色和造型。

白天在大修道院墙外晒太阳,夜晚在小广场吹风喝酒。

胖子看到妹妹妹夫去瓦哈卡的照片,心思动了,冲洗了很久之前拍过的胶片,拿出积蓄买了一台早已淘汰的奥林巴斯μ系列数码相机,750比索,不到300人民币。

一潭死水里掉进了石头,开始荡起涟漪。

被自己身体和微薄财力所困的胖子,忽然想看看这个暌违已久的世界了。

小伙子很墨西哥,有点调皮,却是忠厚而仗义的。

我在墨西哥认识的那些人都体现出非常相似的特质,热情好客,温和快乐,对人很认真,而且乐于提供帮助。

他们帮助我解决了很多事情,带我出去玩,当我回赠一些从国内带来的精美小礼品时,他们很惊喜且大方的接受。

我们可以通宵喝啤酒一边漫无边际的瞎聊,不断的有人加入,和我握手,碰杯,拥抱,聊的兴高采烈,可实际上这人和我们谁都不认识。

这种人际距离很近,又有着足够分寸感的地方,似乎谁都可以成为朋友,真让人喜欢。

于是胖子,小伙子,妹夫,他们就这样莫名其妙的成了朋友。

妹夫也孤独,有妻如此,他宁可躲在胖子家里。

于是三个人吃些简单的东西,一起帮胖子串珠子,或者聊一些漫画,以及外面的世界。

对了,漫画。

所有在现实中可望不可及的东西,都可以从漫画中得到。

看了漫画的胖子再也不是以前那个胖子,他有了朋友,对世界的向往开始生长起来,开始失眠,想出去看看。

他去拍孩子们踢足球,虽然心脏病发作被送进了医院,却是真的拍到了一些照片的。

他第一次走出屋子,走向相机店,像一头直立行走的河马,路边的孩子是惊呆了的。

他去拍孩子们踢足球,很显然,他并没有被当做怪物,没有被嘲笑和恶意的辱骂,他是被接受的,作为一个与众不同的个体被接受。

那些我以为的孩子们身上固有的原罪般的恶,在那里的孩子身上并不存在。

在墨西哥以及南美洲的那些时间里,我很惊讶的发现,那些孩子虽然也淘气,但是大多彬彬有礼,很少见到自私,暴戾,娇气或大吵大闹的。

偶尔几个男孩子跑过来大声问我从哪儿来,然后大笑着跑开。

我想,如果生活在那里,我可能会考虑要个孩子吧。

两个朋友要带他去看大海,妹妹阻拦未果,哭了。

妹妹想的是要他活着,活着就好了,干嘛要去做那些没用的。

两个朋友想的是他需要生活,生活的意思是除了活着还得有快乐,有念想,做些完全没用但是让人喜欢的事情,要不然活着干嘛。

死胖子变成了活胖子,虽然他可能突然死掉。

 4 ) 海边等日出,有你足矣

行走距离,是千山万水的近和近在咫尺的远。

费德里科·桑切斯是一个特别的胖子。

特别不是指他是漆夜中的萤火虫,而是特别重。

保守估计三四百斤,看上去就像会移动的石头。

不管在哪都是视线焦点,只是不知包含多少善意。

这一天妹夫拉蒙给费德看了他们旅行时拍的照片,激发了费德摄影的欲望。

他决定拖着沉重的身体出门去冲洗床下饼干盒子里藏着的老胶卷。

妹妹一家走后,拉蒙艰难的出了门。

从自己家走到巷口这短短的几十米,费德都走的异常艰难,只能用举步维艰来形容。

也许他的“走运”从他迈出房门的那一刻开始,也许从他推开保罗照相机店门开始。

在“走运”的冲洗出胶卷后,又“走运”的买到折扣相机,并“走运”的得到上门维修服务。

然而,费德大叔真的开始走运了。

他在照相中找到了乐趣,抑或是寄托。

当他拍摄的椅子、桌子、电话、苹果、香蕉、玩具饰品…给他妹妹看时,她说“这都是屋子里的东西,五岁的孩子都可以拍出来”,而费德大叔说“这就是我的全部啊。

” 经过千辛万苦费德终于来到了年轻人保罗的摄影器材店,买了一款最便宜的数码相机。

保罗也是一个善良的年轻人,在和费德的接触中,保罗觉得这个萌萌的胖大叔很有趣。

一来二去两人成了朋友。

妹夫拉蒙也来找费德玩,费德把《死亡笔记》介绍给拉蒙看,俩人都入迷啦,看的不亦乐乎。

还让对方把自己写的死亡名单分享出来,真是幼稚死了,跟小孩一样充满了童真。

妹夫拉蒙最近在休假,不顾老婆罗绍拉的阻挠,天天来找费德玩。

保罗也来找费德玩,三人就聚到了一起,保罗和拉蒙刚开始互相看不对眼,俩人较劲,费德中间调和,最终三人都成了好朋友。

这哪里像成年人,分明就是三个小孩嘛。

也许是因为对摄影的热爱,也许是对死亡的思考,也许是摆脱身体束缚迈出去的渴望,大叔费德做了一个让大家诚惶诚恐的决定,要去海边旅行。

这个平凡的愿望,在过度肥胖的费德面前困难重重,旅行社的婉拒、医生的禁止、妹妹的担心,让费德的身体状况阻力变得微不足道。

这让从绝望中燃起希望的费德再度失望沮丧。

过去的生活充满遗憾,我的灵魂备受摧残, 我希望前路义无反顾,在暴雨中找到宁安。

知己就是懂得你的忧伤,帮助你实现心中所想的人。

保罗在冲洗出来的费德的照片中,看出了费德想抓住余生,留下最后美好的愿望。

他装上最新型的相机和镜头,去费德家,要陪他去海边。

这时妹妹和妹夫也到了,妹夫终于说服妹妹放弃阻拦。

于是,三个男人驱车赶往海边,踏上一场追梦的旅程。

也许我们永远等不来最好的机会,就如史铁生说的“我四肢健全时,常抱怨周围环境糟糕。

瘫痪后怀念当初可以行走奔跑的日子。

几年后长了褥疮,怀念起前两年安稳地坐在轮椅上的时光。

后来得了尿毒症,怀念当初长褥疮。

又过了一些年,要透析,清醒的时间很少,怀念尿毒症的时候。

” “越来越好”能成为一个美好的祝福,是因为生活终究不会完满,而且越走越短。

命运的走向和生命的长短皆不由人控,故而在生命的尽头终会有遗憾。

但那遗憾一定不是因为什么成败,可能只是因为你手中某一张珍视却没打出去的牌。

这就是命运透的风,时间交的底。

刚从医院出来的费德在两个好友的带领下来到了海边。

我不确定这是不是费德第一次看见海,至少是他这一年多来第一次看海。

现在干什么?

等。

等什么?

日出啊。

结尾镜头定格在三个人一起坐在昏暗的海边,等待着第二天的日出,等待美好的明天。

这个结尾很有意思,让我想到了特吕弗《四百击》最后同样的一片大海,但那片海其实有暗示悲剧的意味在其中。

他们有没有拍到日出?

海的那一边是什么?

费德未来的生活会变成什么样子?

没有人可以决定,也许最后还是悲剧,但至少他们走出了勇敢的一步。

值得一提的是电影从导演、编剧到演员没有一个我们叫得出名字的人,甚至在豆瓣上点开他们的信息你会发现这部《行走距离》是他们大多数人唯一的作品。

但就是这样一部没有著名制作人员,没有大投入,没有特效的“三无”产品依旧让你感受到了那份来自生活最真实的温暖。

看似平平无奇,其实暗流涌动。

不也正是生活的真谛吗?

 5 ) 每个人身上那400斤肥肉

无意中看到推荐这部电影,感觉风格有些像之前看过的《处子之山》《一个叫欧维的男人决定去死》电影开篇就是一个硕大的背影,男主费得是个接近400斤的胖子,走路都会喘,额头永远下不去的汗珠。

推荐说,这是部小众治愈电影。

男主的工作就是在家做手工,穿项链的珠子,居住在几乎荒废了的街区,甚至周围都没有人住了,房子漏雨,墙皮脱落,总感觉这就仅仅是个活着的人。

妹妹妹夫每周都来看他,带来了他们出去旅游拍的照片,让他想起了摄影,去洗旧照片的时候,遇到了小天使保罗。

费得,保罗,妹夫,三个人的神仙友情,以及费得对摄影的热爱,让人看到了发臭腐烂生活的希望,看上去很丧,却充满了对生活的热爱。

三个人一起看死亡笔记,艺术坐着一句话也不说穿珠子,当费得失去生活信心的时候,妹夫和保罗在他床边,一边穿珠子,一边给他唱:你不是最惨的,世界上总有一千个人比你更惨。

影片结尾处,三个人终于去到了海边,等待日出,我以为可以看到日出,结果电影就停在了这儿,我们即便没有那一身的肥肉,却好像也背负着如同四百斤重的别的东西,压得我们同样喘不过气,迈不开腿,心脏过负,忘了热爱的东西,不敢去到自己想去的海边。

影片不会给你答案,至少是让我们热爱生活。

费得很幸运,身边都是美好的人。

 6 ) 才华遇见懂得

不是你不够好,而是没有遇到懂得你闪光点的人。

不是你不值得开心,而是没有与你一起开心的人在你身边。

影片的男主角是一个身患病理性肥胖的病人。

堆积如山的杂物、娃娃,暗示着他未曾处理过的创伤。

他就像一座行走的废墟,不愿意抛弃任何过去,就像他无法摆脱的每一块身上的脂肪。

他的身体与他的居住环境呼应,斑驳脱落的壁纸、漏雨的屋顶、摇摇欲坠的承重墙、脏乱的屋外走廊、空无一人的邻里关系。

他就像无法从过去抽身的人,停留在时空原地,回过神来时身边已经没有人。

他用自己的方式安抚自己:听柔和的音乐,做串珠子的手工艺品。

这个细节可以看出他是一个懂得美,也很细腻的人。

唯一与他来往的人,是他的妹妹和妹夫。

他们带来了旅游照片,也是从一起看旅游照片这个事情为契机,让男主角产生了拍照的想法。

因为拍照和欣赏照片都是一件开心的事情。

他翻出了床底下的照相机,把这台尘封多年相机里面的胶卷拍完了。

洗照片对他来说要离开安全基地,去到外面未知的世界。

这么多年由于肥胖他无法出门,年轻时候的衣服也无法穿上,他换上唯一可以穿上的外套,步履蹒跚的出门。

走过屋外无人维护的杂乱走廊,

离开多年未离开的街区,

沿着铁道去往照相馆。

走过废弃的工厂,

经过一群男孩踢球的街道,球滚到他脚下。

这么多年以来,第一次有妹妹和妹夫以外的人对他说话——“传球!!!

”他感到了一种久违地人与人之间的互动。

费了他九牛二虎之力,一身大汗,终于走到了照相馆。

看店的是一个年轻男孩,在看漫画书。

他以实惠的价格帮男主洗好了照片。

男主看到往日的照片,无限感慨。

那时大家都年轻,母亲还健在。

他在照相馆选了一款实惠的相机买下,想尝试拍照。

这个相机就像一束照进男主生活的光,新事物进来,男主无意识中开始往前走。

虽然他没有丢掉任何东西,但固化的生活开始松动,他开始做好准备迎接新的生活。

他尝试各种拍摄手法,想要从中找到适合自己的。

充电器坏了一次,照相馆的男孩来帮男主修理。

一来二去,他们逐渐熟悉起来,变得像一对兄弟。

男孩给男主介绍了自己喜欢的漫画,讲的是如果在本子上写下讨厌的人和名字,那个人就会死去的故事。

这个漫画其实是描写了一个人经历了无法释放的压抑,用写字代替暴力的方法来释放攻击性的故事。

可以释放攻击性,是建立健康边界的第一步。

对于男主来说,他最恨的人是对母亲见死不救的医生。

他还恨自己的妹妹,但他逐渐了解到,这个感受不是像恨医生那样的恨,而是因为自己的无能,使得妹妹过度参与自己生活的无力感。

这是一种自尊心受损的感受。

一切都细无声的进行,表面上是交到了新朋友,实际上新朋友带来的新能量、新信息,都在悄然走进男主,给他启示,让他逐渐改变和成长。

途中遭遇了自己的作品被妹妹贬低,但依然没有放弃。

并且,以妹夫和男孩见面为契机,从男主分别与妹夫和男孩交往的形式,变成了三人行的状态。

所谓人多力量大,属于男主的男孩俱乐部初具规模。

妹夫和男孩都能够看见男主身上的闪光点,男主在这种关系的滋养下,自尊自信都在慢慢回归。

他满怀热情地研究拍摄。

男孩俱乐部也受到男主影响,开始做起了男主喜欢的手工艺品珠串。

这种彼此认同正是朋友之间的表现之一。

一次男主去旅行社,想要挑选适合自己的旅行套餐,但是旅行社看到男主的不健康的肥胖状态,借口没有名额。

妹夫和男孩都很愤怒旅行社这种欺负人的行为。

男主没有放弃,他认为可以先去周围拍拍照。

在拍照途中男主的心脏病发作,被送到医院抢救。

妹妹、妹夫、男孩来到男主身边,尤其是妹妹,紧握着男主的手,当医生问起任何和男主疾病相关的病史,她都能对答如流。

男主这一刻明白了妹妹非常重视自己,只是在用她自己的方式陪伴着。

人无完人,妹妹也有她的局限性。

男主明白了,妹妹不是朋友,妹妹是家人,她不需要懂得男主的爱好,也不需要具备高超审美。

妹妹只是默默付出,用自己的行动守护男主。

他不能因为妹妹的不理解就把这种情绪理解为恨。

他只需要成长起来,和妹妹保持健康的边界。

男主逐渐恢复的生存欲望和个人表达欲望,都无法再压抑。

他开始暗自计划着成长计划,哪怕连他自己都没有察觉。

男孩俱乐部依然按时聚会。

妹妹依然用自己的方式帮助男主——帮他打扫卫生、帮他洗澡。

在男主经历过抢救之后,这些平常而温暖的陪伴让让男主领悟了很多。

一天,男孩送来了男主拍摄的照片,也就是昏倒那天拍摄的照片。

照片展现出来了男主独特的视角,还有被拍摄对象的生命力。

是的,男主的照片会打动人。

同样,男主也被自己的作品感染,他对自己更加有了信心。

男孩送给了男主更加专业的相机,男孩俱乐部准备去海边拍照。

妹妹不同意,但男主执意要去。

他知道这是他重回生活,重新抓住人生主体性的机会。

这也是属于他的,“与母体脱离”的机会。

妹妹这么多年来代替了母亲的角色照顾男主,一直在为男主负责。

而现在男主决定自己为自己负责了。

第一步已迈出,接下来的就是属于他的旅程。

男孩俱乐部驱车一路向海。

男主决定要拍摄日出的照片。

虽然需要熬过漫漫长夜,但身边有好朋友陪伴着。

太棒了不是吗?

希望每个人都能跨越伤痛,找到自己的俱乐部,一起往前走。

 7 ) 观后感

自诩是影迷却到现在才写下豆瓣第一篇观后感。

文笔实在不佳,因此每次看到好看的电影也只能点个五星力荐。

可这部电影总让我有想写点儿什么的冲动。

因为它太普通了。

甚至没什么剧情,连如何起承转合都可以让你猜到。

但它恰巧又那么有力量,会让你对出现的每一个人物都念念不忘,包括那个旅行社的接待员。

大概她最像我们,对像主角这样的特殊人群会报以同情,但真正能去为他们做的却少之又少。

会有些许无奈心酸,而转过头我们还是要过各自的平凡人生。

可奇妙的是,你永远都不知道,下一个和你擦肩而过的陌生人,是不是背着ta特别的包袱,走出了限制自己的那段距离。

 8 ) 《行走距离》:等日出啊。

《行走距离》观后感: 一个善良有趣四百斤的胖子大叔在感知到生命可能的尽头后,靠着梦想的力量和两个朋友的帮助完成了海边旅行的愿望。

男主蒙德是个400斤的胖子,因为肥胖而闭门不出,在妹妹妹夫的一次家庭做客后,发现了摄影对于自己的魅力,开始了自己的“艺术创作”。

照相馆保罗是个善良可爱爱看漫画又有点傲娇的少年,在发现蒙德独居在破败到连老鼠都不会出现的小区时,感受到了蒙德终日的孤独与对摄影的热爱,总是以一种不伤害蒙德自尊心的方式默默陪伴。

妹夫拉蒙是个惧内但又时常不顾妻子阻挠,与男主和保罗混在一起,成为和保罗能够一起读懂蒙德内心的好朋友。

三个有趣的男人聚在一起看漫画、串珠子的情景,总能让我想到“男人的快乐就是这么简单”,三个不同年龄的男人在漫画、串珠与摄影中成为了知己。

电影通过蒙德喜欢摄影这件事将三人联系在一起,又通过蒙德心脏病住院时刻面临生命危险和蒙德未能实现的愿望之间的戏剧冲突,将三人的灵魂,默契的守护在一起。

电影中共出现了三次幸运:一次是保罗帮蒙德洗好过去的照片,让蒙德看到了回忆中的美好,加剧了蒙德对摄影的热爱;二次是保罗帮蒙德修好了电池充电器,开启了二人的友谊;三次是保罗送给蒙德新的尼康单反,在所有人都担心蒙德身体将他困于房间的时候,第一时间读懂了摄影对于蒙德人生的希望,最后与拉蒙一起为蒙德实现了去海边旅行愿望。

于我而言,我觉得最大的幸运: 一是男主蒙德遇见了保罗及妹夫拉蒙,人生难得一知己,有懂自己的朋友陪伴,孤独的人生似乎也在荒凉的心上开出了花。

二是蒙德找到了梦想,从电影开篇就能知晓,活着对于蒙德或许只是一种生命体征的维持。

斑驳发霉的墙壁,男主四百斤的身体背对着镜头缓慢穿好衣服,然后程序化般抹好果酱吃饭、刷碗,工作串珠子,晚上看电视,最后又拖着沉重的身体走向一天的终结,毫无表情的脸上只有沉重的喘息声证明他还活着。

但直到发现自己对摄影的热爱后,他变了,他在过去留存的美好人生回忆照片中找到了些许生活的希望,他开始拍摄家中的一切,那些在别人看似习以为常的事物,他会对着镜头摆出可爱的表情、会将所有的小物品摆在桌子上为它们拍照, 他创作着他所热爱的一切“艺术”,在看似丧气又自卑的人生中忽然有了奔头,他开始梦想着走出门外憧憬一次海边的旅行,是梦想让他已经濒临死亡的心重新复活。

在影片最后,海边旅行前,蒙德将自己的名字重新写在了“死亡笔记”的第一位,似乎映射着蒙德已经做好充分准备迎接随时死亡,但此时的心境已大有不同,他拥有了最好的朋友和最美的梦想,怀揣生命希望的人生落幕更像是等待着另一种重生。

就像结尾的对话, “现在要干嘛?

等…… 等什么?

日出啊。

 9 ) 这部电影主题并不是呼吁人们关爱弱势群体,劝人向善。

我们有时是费德,有时也是拉蒙、保罗。

对于豆瓣来说,这个电影8.3分有些低了。

看完电影从来不评论的我,看到几个热门短评,忍不住写点什么。

这个电影某些方面和《菊次郎的夏天》有些相似。

(我说的是某些地方相似,而不是一模一样,也没有拿两部电影比较的意思)。

菊次郎不是闲着没事找事干,或者慈悲心发作,才去帮助小男孩。

同样拉蒙和保罗不是在做帮孤寡老人扫院子,给乞丐施舍衣食的这类好事善事。

他们的确是好人,但他们的动机不是做善事帮助边缘人,关爱甚至是施舍弱者。

而是费德被吸引的。

费德有什么特质吸引两个人?

一、对生活热爱,怀有希望。

二、性格温和,没有任何攻击性,不给身边的人带来压迫感,生气也是躺在床上背过头去一个人生闷气,没有向身边的人发泄。

三、有一个明确的目标。

拉蒙和保罗是什么样的人?

拉蒙有一个强势的老婆,限制他生活的方方面面,让他感到没有自由。

保罗按照父亲的指示每天待在小店里,每天无所事事,虚度光阴,对未来毫不关心。

他们内心渴望改变,渴望逃离现在的处境。

而在费德身边,在那个破旧的屋子里,就能实现他们的愿部分望。

所以才会被费德吸引,而不是大发慈悲心,渡凡人脱离苦海。

难道他们只是单向的付出,没有收获吗?

不是拉蒙保罗帮助费德去完成费德自己的梦想,而是他们三个小伙伴一起完成了一个梦想。

还有一个代入感的问题:在读金庸小说时,会将自己代入到主角上。

但有一个主角却无法代入,那就是萧峰;看《西部世界》时,因为主角是女性,所以自己代入的角色是威廉,尽管他做了许多坏事,都能代入。

直到他杀死自己的女儿,我无法代入了。

这两件事的原因是一样的,角色不幸的遭遇让我感到不爽,因此无法产生代入感。

看《行走距离》的观众大概率会带入两个角色——主角费德和小男孩保罗。

代入费德的观众不会觉得爽,因为费德现实中是个失败者,并且没有上演咸鱼翻身、逆天改命。

代入小男孩保罗也会觉得有点不爽,因为觉得这样无条件的付出太吃亏了。

所以观影时才会感到有点别扭。

但我觉得保罗不会这么认为,在他的眼里,他们是对等的,并不是谁施舍谁,谁依靠谁,他们是一起玩乐的小伙伴。

而费德也并不是一无是处,为了摄影,走出家门;为了摄影,拒绝强势的妹妹,他有勇气去改变,这就是优点。

难道必须翻天覆地,直接母鸡变凤凰,才能叫改变吗?

有人感觉费德太消极。

现实中不是所有人都能心想事成,万事如意。

只要努力,拼搏就一定会成功吗?

机遇,经历太多不确定的因素,人们根本无法掌控现实。

有拼搏幸运的成功者,也有无奈不得已的失败者。

而且成功者只占少数。

一个幸运的成功者,应该心怀感恩的对待生活,而不是居高临下的批判失败者你不够努力,你不够发奋,你不积极!

难道费德减肥成功,成为国际知名摄影师,娶到他的梦中情人,成为亿万富翁,给他的两个兄弟一人一个别墅,这才叫积极正能量?

真实的生活本来就存在正反两面,有成功者,就有失败者。

电影能拍成功者,同样也能拍失败者。

这部电影主题并不是呼吁人们关爱弱势群体,劝人向善。

费德沉浸在与过去与家人美好的回忆,无法正视当下的生活;拉蒙无法挣脱老婆的束缚,感受不到自由;保罗被困在父亲的店中,迷茫而又孤独。

三人都身陷生活的窘境,无法向前迈出一步。

费德首先鼓起勇气,带动了拉蒙和保罗;拉蒙和保罗又给与了费德支持。

电影名《 行走距离》,不仅仅说的是主角费德走出家门,而是他们三人相遇后在人生的道路上,共同向前走出的一段旅程。

我觉得豆瓣与其他评分网站不同的是,用户不只看院线电影,他们也看一些独立电影、文艺片、落后地区或国家的电影、年代久远的故事片。

豆瓣用户观影面更广,包容性会更大。

8.3分,对于豆瓣来说,分数有点低了。

 10 ) 你想走多远 你才能走多远

费德是一个体重三四百斤的胖子,他的生活靠着做手工工艺品勉强支撑,他的房子破破烂烂,陪伴他的只有自己粗重的呼吸声和慢吞吞的脚步,他每天行走的最远距离就是客厅到卧室的区区几米

有一天妹夫拉蒙向他展示了出游的照片,这引起了他强烈的兴趣,他想起来自己也有一部已经损坏的相机,于是将相机找了出来,决定将以前的照片洗出来,可是对于一个四百斤的胖子来说,从家到冲印店的不远距离却不亚于一次两万五千里的长征,归途更是艰难,他走在车水马龙的路上形单影只,但却正是这几张照片让费德走出了家门

冲印店的小哥保罗和费德慢慢熟悉起来,也认识了妹夫拉蒙,他们讨论漫画,一起做工艺品,费德的笑容变得逐渐多了起来,他也在不断的拍摄中明白了摄影对于他的意义,可能不只是爱好,更是精神上的寄托,他似乎感受到他自己的价值,他决定要订去海边的旅行团,然而订团之旅并非一帆风顺,在保罗和拉蒙带他一起去到旅行社时,却遭到了歧视,但如今的费德离开家的距离却更远了

电影的最后,在保罗和拉蒙的陪伴下,在卡车上放好沙发,终于去到心心念念的海边,三人依偎着手握相机等待日出。

这是电影里费德走出的最远的距离

日出后会发生什么,我们都不知道,但确定的是费德拥有了走向远方的能力

你能走多远取决于你想走多远,当你拘泥于脚下方寸土地时,你的生活只能原地旋转,周而复始,然而当你目光炯炯望向远方的光时,你脚下的路在自然的朝着远方延伸,待你回望时,你会发现你所拥有的广袤无垠。

电影中,保罗和拉蒙帮助费德点亮了远方的光,并助他前行。

然而,生活中像保罗和拉蒙这样的知己一生中又能有几人?我们是否更多的时候是在平凡的生活中匆忙的旋转?

那么如何自我救赎可能变成了我们生活的巨大疑问?

我们在生活中遇到的人是否更多的是像费德妹妹以爱为名义的绑架或者是像旅行社柜员一样虽有同情却无力帮助?

这需要我们自己的思考。

但是当你身处迷茫身旁黑暗时,不论你幸运的遇到了保罗和拉蒙,还是你并不幸运,只能只身向前,你都要知道,你想走多远,你才能走多远

《行走距离》短评

催眠

9分钟前
  • 少年她
  • 较差

童话

11分钟前
  • 不可解读
  • 还行

一个400多斤的胖子,喜欢捣腾相机;一个爱出风头的小青年;一个乐观爱笑的妹夫,三个男人,成就一部电影,当三人不顾“妹妹”的反对,克服困难,站在海边看日出的场景,让人泪目。电影构图真的好棒,色彩也是。这个故事没有什么特别,琐碎平淡,慢慢地诉说着一件事,或许有时候我们把自己长时间的封闭起来,这时候我们需要让自己走出来,而这只需要一瞬间就好。谁的心灵不孤独,享受有被陪伴的瞬间吧。

15分钟前
  • 一陀春卷
  • 还行

没有找到什么亮点,基本是快进看完的。看着他就觉得好辛苦

16分钟前
  • Whatever
  • 较差

等待日出

20分钟前
  • 庄晓渊
  • 力荐

平淡

22分钟前
  • Burgeon
  • 较差

他们还挺幸运的,如此孤独,在茫茫人海中还能遇见。

24分钟前
  • 猫目小僧
  • 推荐

非常治愈的一部电影,让我时常想起我胖胖的朋友。

27分钟前
  • Reading King
  • 力荐

配乐滥用煽情,情节不如同类型心房客精妙,另外单薄人物们的情感表达也是有些唐突。

31分钟前
  • morningshere
  • 较差

3.5

34分钟前
  • sad sack
  • 还行

最后的歌好应景 no quiero nada mas a arrepentirme. 祝愿我们的人生愿望都实现。

39分钟前
  • 我一直在玩
  • 推荐

限制你自由的人,无非还是自己。

41分钟前
  • 玉木大河
  • 还行

仅仅依靠别人的善意,走不了多远。

44分钟前
  • 苏莫
  • 还行

开篇好得不得了,渐渐的随着人物的增加而奇怪,行为交代变得随意,动机模糊,各角色呆立在那里说台词,现实变得刻意,主观

46分钟前
  • 杨小槑
  • 较差

所以不能吃太胖哦。电影很舒服,节奏比较缓慢,也有点闷。但音乐还不错,西班牙语挺好听的。拍得再有趣一点,我就能打四星了。

47分钟前
  • 梦之安魂曲
  • 还行

歌挺好听,小哥挺帅

50分钟前
  • 等待戈多
  • 还行

非常可惜了,总觉得差了点什么。异常惊喜的拍出日本影片的感觉,小人物的设定和聚集没差,但故事情节上少了新意,明明是非常感兴趣的摄影,但换句话说把这个换成任意其它主题情节上也适用吧。人人都想追寻一次自己真正喜欢的,但在一些被忽视人群身上会变得更加可爱。配乐和摄影加分。

52分钟前
  • 还行

理想主义?naive? 剧本太不扎实了…

56分钟前
  • 20120328
  • 较差

每个在困境中自觉悲惨的人都像是失控的费德,把几百斤多余的赘肉想象成无数次重压下的焦虑总和,电影中的痛感往往与生活中的酸楚契合,但电影中的暖却不会延伸到每个人的身上,并不是谁都会碰到愿意带自己去海边拍照的朋友,在生活惯性的平淡杀死自己之前,永远都有一个迈出去的机会。

57分钟前
  • 鹿不鹿
  • 力荐

在生活的暴风雨中寻得内心安宁

60分钟前
  • 风中奇缘
  • 力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