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早就看了杂志介绍,好奇的去看了结果发现,太无聊了,模式化的剧情,什么片都要出现一下无恶意的人被误解伤害,最后恶语伤人的又反思道歉了,和解后感情升华,看到一半就能猜出结局。
皮克斯明显的在走下坡路了。
从魔法满屋,编剧真是多傻的创意都能给你凑出一部长片。。。。。
不无聊才怪。
很早就看了杂志介绍,好奇的去看了结果发现,太无聊了,模式化的剧情,什么片都要出现一下无恶意的人被误解伤害,最后恶语伤人的又反思道歉了,和解后感情升华,看到一半就能猜出结局。
皮克斯明显的在走下坡路了。
从魔法满屋,编剧真是多傻的创意都能给你凑出一部长片。。。。。
不无聊才怪。
一个关于无畏、自信、亲情的冒险故事。
少年们披荆斩棘只为见父亲一面但实际上父亲一直和他们同行。
用魔杖、咒语解决一切困难,但若没有,也可以,因为我们的存在就是magic!
太酷了!
非常喜欢!!
等待二刷很喜欢哥哥~弟弟最后成长了很多。
一个关于勇气无畏亲情的冒险奇旅,皮克斯的最棒就是让我们见证那些奇妙探险、魔法、美梦,并不是一场梦。
找寻自己的路途上发现身边人一直在支撑着自己,鼓励着自己,这种最最朴实的主旨被刻画的格外感人。
总是在怕什么,需要绳子需要依靠,但是真的需要吗?
现实就是最magic的最beauty!
因为桥那一段看的,但最终却深深被哥哥打动,看似是弟弟一路找寻宝石学习魔力自我成长之路。
实际上是哥哥的勇气,鼓励,博学以及果断成就了一切。
弟弟非常幸运,当然弟弟的勇气也是很打动人的。
兄弟两个最终见到爸爸的结局也很赞!
不多不少,没有复活没有一家人全部见面的圆满,却让人潸然落泪。
因为相信,相信哥哥的力量,妈妈的力量,弟弟的力量,自己的力量,美好的力量。
勇敢无畏可以战胜恶龙,这就是我们生活的最高形态!
很爱💙💙💙
晚上和儿子一起看《1/2的魔法》,不出意外的进行到一半他就去玩游戏了,不出意外的我投入的看到结局,而且又没控制住眼泪。
这片子英文名字《Onward》,直译就是“一往无前”吧。
中文“1/2的魔法”可能表示开始只变出了一半的爸爸,或者兄弟俩一个熟读魔法故事,一个筋骨惊奇天生巫师圣体,各有一半魔法天赋。
父亲年轻时因病过世,离世的时候哥哥还是幼年,弟弟甚至还没出生。
哥哥横冲直撞的长大了,勇敢又鲁莽,沉迷魔法故事,熟知他们世界的历史传说、圣器、咒语,几乎就是魔法江湖里的王语嫣。
不过在这个故事里表哥变成了亲弟弟。
弟弟胆小怯懦,优柔寡断,不敢开车,不敢跟陌生人说话,不相信魔法。
弟弟16岁成年生日拿到父亲遗物,一根魔法棒一块宝石,还有一句咒语,可以复活父亲一整天。
哥哥数次尝试不成功,弟弟却一试就成了,但是魔法进行到一半因为哥哥捣乱,父亲只变出了下半身。
修长的双腿,怪而美的紫袜子,有型的皮鞋。
这个父亲设定,看不见,听不见(后来感觉设定里似乎能听到),说不了,拿不了,只会乱走,有点像现实中的有些父亲。
总之,为了变出爸爸的上半身,兄弟俩踏上魔法之旅。
明明是两个人的父亲,但是好像一直都是更多为了弟弟而来,我想应该是想着弟弟没有见过父亲。
但是见过父亲又失去的哥哥不应该是更想念的嘛。
就像天生失明和后天失明哪个更痛苦,可能还是取决于每个人自身的性格底色。
像众多影视作品中的不善言辞有心思细腻的青少年,弟弟喜欢列清单。
与父亲一日相处,他也快速列好了愿望清单,接发球,一起散步,谈心,一起玩笑,驾驶课,最后是和他分享我的人生。
一天的时间找到新的魔法宝石时间本就紧张,还有苏醒巨龙的诅咒,眼看清单实现可能性越来越低,太阳快落山了,弟弟一条条划掉清单,但是回忆一天的经历,虽然爸爸没有上半身,但是他们一起走了很多路,路上也曾玩笑,也有接发球,其他的清单里好汉两个半逐渐只剩兄弟俩,驾驶课,接发球,重要的是分享人生。
原来所有的愿望哥哥都在日常陪他实现了,大他没有几岁的哥哥带着弟弟做了很多家长做的事,他完全的分享了他们彼此的人生故事。
恶龙出现时,弟弟把跟父亲见面的机会留给哥哥,弥补哥哥没能与父亲好好告别的遗憾,夕阳中,弟弟远远看着父亲的轮廓和哥哥相对而立然后拥抱,但弟弟和父亲终究没有见到彼此。
太阳落山后,父亲消失再也不会出现,哥哥从废墟中拉出弟弟。
我也在想如果重生一刻只能见到一个儿子,父亲更想看到的是哪个?
是那个从未见过的?
还是对着小脚敲鼓的,在怀里抱过几年的?
可能就像同时落水先救谁的问题一样,谁近救谁,能见谁就见谁。
看似是讲述弟弟的故事,但是却在讲述兄弟。
弟弟的视角描述了不靠谱的哥哥怎么在履行父亲的职责。
为了勇敢变得莽撞,我知道那种感觉,心里很怕,但是必须勇敢,怎么办,闭眼冲,几回下来条件反射就是上,来不及深思,不敢给自己机会多想,也怕一想就会怕就不冲了,结果就是莽撞,冲动,孤勇把事情搞砸。
大条又神经,少想多说,就不会陷到负面情绪,还可以在家人面前表现无所谓和开朗。
像个健忘的冒失鬼,贴上自己的细腻和矫情。
他们最终都长成了父母的模样,哥哥像父亲的异想天开,对魔法的好奇探索;弟弟继承了他的魔法天赋还有消瘦体型。
当然妈妈的有勇有谋也传下去了。
兄友弟恭是中国传统意义上的兄弟情的典范。
“我醉歌时君和,醉倒须君扶我”“忆弟泪如云不散,望乡心与雁南飞。
”“如今胜事无人共,花下壶卢鸟劝提。
”“与君世世为兄弟,更结人间未了因。
”是苏轼理解的兄弟情。
苏家兄弟俩也算是历史上的兄弟情深的代表。
这肯定是为人父母最希望看到的。
打仗亲兄弟,上阵父子兵。
也是强调这种最强大的纽带。
正是如此,兄弟阋墙才是莫大遗憾。
其利断金才是正道的光。
撇开经济能力,我理解独生子女的父母担心孩子的爱被分走,我也理解二胎甚至三胎家庭想让孩子有个伴。
如果我有条件,我肯定希望我再给孩子一个兄弟或者姐妹,有从小长大的玩伴,有知根知底的至亲,还有除了父母以外永远无条件偏袒你的人。
这让我想到了这句话。
“爱是撑腰”
尤其中文翻的“撑腰”,简直绝妙。
我能留给孩子什么?
有限的资金,几乎没有的人脉,不够优秀的基因,但是我想留给他偏爱,不管你做什么都有人撑腰的那种感觉,永远挺你的至亲。
我知道独生子女在社会中通过真诚也能得到这些,但是这都有条件,如果可以,我希望我可以开始就提供给你,如果可以。
电影最后的镜头扫过家庭照片,最后定格的一张是妈妈和两个儿子,镜头放大,最后停在两个儿子。
兄弟可以陪伴更长的时间,给对方更多更长的偏爱。
表达兄弟情的电影和小说都有很多,但我还是推荐这部,哥哥不靠谱,弟弟怯懦,不过他们都能看到对方的爱,对兄弟的感情让他们克服自身弱点,变得强大。
像片子里嵌在弟弟手上的魔法纤维(木头刺),再小的纤维也聚集了魔法能量,关键时刻发挥作用,因为魔杖本身就是这些纤维构成的,这个设计不算创新,但还是特别巧妙。
皮克斯不太煽情,但是他总是能用各种奇怪的方式搞哭你。
即便完全代入不了各种身份,但是普通人的心理还是可以共情屏幕前的人。
皮克斯的片子一直这样,没有伟光正大形象,没有超级英雄,他讲述平凡人,大街上可能看到的任何一个普通人。
普通人没有魔法,普通人最大的法力就是感情。
讲述平凡人的魔法,这可能就是皮克斯的英雄主义,平凡的真情拯救我们于暴雨和泥泞,他告诉你万物可爱,人生可期,活着总有好事。
珍惜你拥有的二分之一当我们面对一个不完满的世界,是珍惜自己拥有的二分之一,还是不顾一切去寻找剩下的二分之一?电影的开头交代了这样一个背景:科技取代魔法。
因为有汽车所以失去了奔跑的本领,因为不需要所以徒生了一双翅膀,有科技的帮助所以放弃了本来的天赋。
如果魔法是我们与生俱来的天赋,可是因为它不好控制,我们就去追求科技,慢慢冷落自己拥有的东西,去追求自己觉得更完美的东西,魔法被取代的原因大致如此。
和不完美的魔法相互应的是不完整的家庭,Ian和Barley只有母亲,没有父亲;是不完整的能力:Ian只有魔法天赋,而Barley只懂得诸多咒语;是不完整的父亲:只有下半身,没有上半身。
生活在这样不完整的世界里,Ian渴望见到父亲,找到父亲的上半身。
两兄弟历经千辛万苦找到凤凰宝石,在有望见到父亲的最重时刻,Ian把机会让给Barley,让他好好道别。
如他所说:我从未拥有过父亲,可是我一直有你。
而Barley短暂拥有过父亲,关于父亲唯一的遗憾就是没有与他好好道别。
我一直觉得这部电影讲述了一个关于珍惜的故事。
珍惜我们所拥有的一切,哪怕仅仅有二分之一,而不是不顾一切寻找剩余的我们从未拥有过的东西,即使它有二分之一。
不珍惜命运馈赠的二分之一,这是一种遗憾,就像没有好好道别的Barley,他有遗憾的第四段记忆。
拼命追求未曾拥有的二分之一,或许会徒劳无功,就像Ian,最后也没能见到父亲,只能隔着石头缝隙期待的看过他,他与父亲的会面仍然是只能透过石头缝隙的幻影。
有没有这样一种可能:一切事物,总有二分之一,不管我们如何努力,始终无法触及。
可能,无法触及的二分之一于我们而言也没有想象的那么重要,只是一场美妙的幻影。
而恰恰是我们已经拥有的一切,不管是二分之一,四分之一,还是更少,都更值得我们珍惜,这样的珍惜才是更实际,更有价值的。
珍惜你拥有的二分之一,练习你的翅膀和四条腿,就会发掘飞翔和奔跑的能力;相信自己的一切,就会跟随直觉找到不明显但正确的路,就会有施展魔法在深沟上凌空的勇气。
有什么用什么,你拥有的东西才真正能给你帮助,一根小小的刺,曾经让你感到疼痛,可不知何时,它就能变成一个大魔杖,打败恶龙,消除诅咒。
我们的生活一定不完美,甚至不完整,就更应该珍惜拥有的一切,即使仅有二分之一。
《1/2的魔法》初理解是父亲的缺失,再理解是与哥哥、妈妈的相加圆满。
最初看的时候,总觉得有些变扭,但说不出来,后来发现是“长兄如父”的概念有些奇怪,兄长过于替代父亲的角色,兄弟间的情深并未有太多铺垫,似乎是一个自然而然的事情。
对于没有经历过类似家庭的人有些理解障碍,毕竟不是一个寻常的家庭模式。
而且故事整体结构趋于平淡,几乎没有反派,只在最后出现了一个龙,魔法狮子的转变也有些奇怪,过于迅速。
不过这可以算是一部公路电影,我们一边行走,一边成长,每一步成长的路径都非常工整的展现了出来。
现在为止,他只能算是一部及格的动画电影(毕竟是皮克斯)。
人物关系最开始也不是很明晰,半人马警察后爸前期真的不讨好啊,在结尾的最后一句我才接受了他,只能说,导演应该是有亲身经历的两个儿子的后爸不好当啊。
但幸而我提前观看了皮克斯的幕后纪录片,故事几乎完全取材于导演的真实经历,他的哥哥在生活中完全扮演了父亲的角色,给足了陪伴和爱,是他不缺失成长中男性视角的关爱,他的内心或许一直纠结于早早离世、记忆模糊的父亲,但是这种执着不在于思念,而是一种形象缺失的遗憾,一种与惯常家庭结构对照的异常。
其实联想到离异家庭也是如是,家庭温暖和稳定的幸福感并不来源于既定结构,不是有了爸爸和妈妈就会开心,幸福感来自于家庭成员间发自内心的鼓励、支持和爱,不管这个家庭成员是谁,或者数量多少。
所以后来,主角经过系列磨练终于意识到自己身边的人已经足够,自己意念中的父亲或许没那么重要了。
我真正泪目是后期哥哥每一个真心为弟弟的进步欢呼的瞬间,是哥哥为了弟弟可以不顾一切,是对弟弟教导般的鼓励,弟弟有魔法的天赋,但是若没有哥哥,他可能永远也走不出怯懦的心理结节,弟弟帮助哥哥见到父亲,哥哥成就了弟弟的魔法和人格。
再加上妈妈的无条件支持和母爱,三人对于家庭本身的意义来说,已经很满足了。
剧中父亲的脸基本没有出镜,导演的原意也不在于寻父之旅,而是发掘身边的美好宝藏,原来最初的地点即终点,身旁的人即港湾。
或许我们从小到老一直在追寻一个含义,拼命理解生命的意义,终其一生在问三个问题:“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要到哪里去”,而这哲学三问由稚嫩的童年生发,而又终回归于原点。
一部富含深意的动画作品,情感充分,叙事略淡。
还是有些小感动,多陪伴家人吧,当下即永恒。
《二分之一的魔法》是一部讲述兄弟情深、追寻魔法之旅的动画电影。
影片中的世界早已忘记了魔法的存在,生活被科技和现代化取代,然而,主角兄弟的冒险旅程重新点燃了魔法的火花。
影片将现代科技和神奇的魔法巧妙地结合起来,让我们看到了生活的魅力,那就是,只有当你真心相信,魔法才会在你的生活中出现。
影片也告诫我们,无论生活多么忙碌和复杂,都不应忘记内心的热情和兄弟之情。
瑞丽斯兄弟的动人情感是影片的亮点,他们的冒险历程充满了悬念、惊喜和感动。
影片的世界里,魔法曾经是真实存在的,但是已经被现代技术取代。
伊恩的父亲早早去世,令他十分思念。
他想利用魔法让父亲复活,一起度过一个神奇的日子,可魔法出了问题,只复活了父亲的下半身。
伊恩与哥哥巴里带着半个父亲一起踏上寻找失落的魔法的旅程,希望让父亲完全复活。
巴里一向不靠谱,一路上更是状况频出。
最后,哥儿俩联手打败了魔兽,度过了危机。
伊恩意识到哥哥对自己无法取代的意义。
本片在皮克斯电影里比较平庸,但亲情部分还是很感人的。
它讲述了这样一个道理:不要拿陪在你身边的亲人与已故的亲人做比较,毕竟死人是不会犯错的。
与其美化记忆中的那一位,不如多多去爱和信任身边不够完美却真实的这一位。
微信公众号:小盆哟「littlebasinyo」
《1/2的魔法》中出现过两条龙,外在形象和性格有很大区别。
一条守护宝石的龙则是身形巨大、脾气暴戾,还能口吐火焰。
另一条龙是主角家的宠物,行为习惯就像是最黏人的小狗,体型也很小。
这两条龙代表了龙在西方国家形象的变化。
守护宝石的龙是大部分西方国家人们一直以来心中龙的形象:长相凶神恶煞,有类似蝙蝠的翅膀,是英雄们强大的对手,贪婪、是恶魔的化身。
它在很多作品中负责守护珍宝,栖息与暗黑潮湿的地方。
在北欧和德国的诗歌《尼伯龙根之歌》里,英雄Siegfried就是以杀死巨龙、沐浴在龙血里圆满结束的,龙血使他变得更加无敌。
《圣经·启示录》第12章7-9节写道:“在天上就有了争战,米迦勒同他的使者与龙争战,龙也同他的使者去争战。
并没有得胜,天上再没有他们的地方。
大龙就是那古蛇,名叫魔鬼,又叫撒但,是迷惑普天下的,他被摔在地上,他的使者也一同被摔下去。
”在J·R·R·托尔金的《霍比特人》中,盗取金子的龙有非常厉害的铠甲,牙齿像宝剑一样锋利,爪子锋利如箭,尾巴甩起来可以产生霹雳,翅膀可以发起飓风,嘴里吐出来的东西可以致命。
中国龙:和西方国家不同,龙在我们中国则是吉祥和权威的象征,它是管理水资源的雨神。
在古代,传说帝王们大都在出生时就有个龙形的胎记,龙是帝王权力的象征。
在那时,普通人是不能穿戴带有龙图案的衣物的。
在现代社会中,优秀的人也被称作为“人中龙凤“。
因为大家都很喜欢龙年,在2012年出生的龙宝宝比平均值多了5%。
从1978年到如今,我们会称自己是龙的传人并为之感到骄傲。
据说,因为中国龙和西方故事里的龙的形象差异极大,2008中国奥运会才没有用龙作为吉祥物。
中国龙的外在特征:最早关于中国龙的记载是在6000年前发现的。
1989年,考古学家在河南西水坡发现了第一幅中国龙的图像。
《说文解字》中有记载,龙有条状披鳞,可明可暗,可大可小,可长可短。
东汉学者王符认为龙是兔眼、鹿角、牛嘴、驼头、蜃腹、虎掌、鹰爪、鱼鳞、蛇身,九种动物合而为一。
有人这么解释龙为什么拥有九种动物的特征:黄河流域的华夏部落战胜了其他部落,所以统一后的龙图腾汇集了各个部落原本的图腾。
现今最普遍认为的龙的形象是由虾眼、鹿角、牛鼻、狗嘴、鲶须、狮鬃、鹰爪、鱼鳞、蛇身九种动物所组成。
在韩国、朝鲜、日本、泰国、新加坡、印尼、印度、南美、和北美印第安人的文化中,龙的形象也是和中国龙比较类似的。
中国龙原先是动物形态的,人形的龙王是在佛教从印度传入后才有的。
影视作品中宠物龙则是现代社会导演和编剧为了扭转西方国家人们心中龙的可怕形象而设计出来的,看起来人畜无害。
电影《驯龙高手》里的龙Toothless也和《1/2的魔法》中的宠物龙Blazey一样超级可爱 (Toothless更聪明些,Blazey更黏人)。
这些影视作品中出现的正面龙的形象在未来的确有可能像改变黑猫是不吉祥的一样转变西方国家对龙的看法。
中国龙和大部分西方文化中龙的区别(来自chinasimplified.com)*我的微博(aka爱读书的丸子)上有更多电影/电视剧推荐,欢迎大家关注!
https://weibo.com/u/3179898575 参考资料:http://blog.tutorming.com/expats/chinese-dragon-western-difference-luckyhttps://en.wikipedia.org/wiki/Chinese_dragonhttps://zh.wikipedia.org/wiki/%E9%BE%99https://www.chinasimplified.com/2014/09/22/what-dragons-reveal-about-east-west-thinking/https://blog.lingobus.com/chinese-learning-resources/chinese-culture-what-is-the-difference-between-chinese-and-western-dragons/Cultural Differences of Chinese Loong and Western Dragon, LIU Yuan.http://www.china.org.cn/china/2012-02/06/content_24559935.htmhttps://chiculture.org.hk/sc/china-five-thousand-years/796
涉及剧透❗❗❗❗❗头一次看个电影能难受两天昨天刚看完电影出来 就感觉心里空落落的因为熬夜来着 今天凌晨才睡 在床上躺了一个半小时没入眠 (我空调定时一个半小时自动关)还有就是刚刚吃晚饭的时候也哭了爸爸返回人间的时候 只觉得自己听不见、看不见 也说不了话。
他肯定觉得不对劲儿了,他明白可能是魔法出了问题 他能有的就是他下半身的触觉,还有就是他应该是可以思考的。
爸爸通过和哥哥小时候玩的一个游戏,明白了他的两个儿子在他身边。
他也能感觉到一路上在车里边儿的颠簸。
也能感受到他们在路上经历了下雨。
明白他的两个儿子为了他能够恢复正常做出了很多的努力。
也知道自己只能存在24个小时,也能感受到时间的流逝当弟弟拉着爸爸坐在悬崖边的时候 他肯定能感觉到剩不了多少时间了最后,他终于能看见,能听见 能说话。
他看到了太阳快要落山。
也看到了可能因为魔法而造成的一片狼藉。
遗憾吗?
我觉得遗憾 爸爸见过小时候的哥哥,也见过长大后的哥哥。
但爸爸没有见过小时候的弟弟,也没有见过长大后的弟弟。
而弟弟也没有见过爸爸 (不晓得只看到背影算不算)但也不遗憾 因为爸爸我终于能看见,能听见也能说话的时候 他告诉了哥哥自己想起的巫师名字。
也让哥哥把拥抱转交给弟弟。
爸爸就是想“返还人间一日” 他们三个一起经历了很难忘的人间一日了(虽然爸爸可能要费点脑子)ps:真的能感觉出爸爸是一个很有意思和乐观的人😂
这部的水平绝对秒杀去年一整年好莱坞出品的所有动画片。
虽然亲情、家庭的戏码真的不是什么新鲜路数了,但依然能被讲述得这么顺畅感人真心是十分难得;而且电影首尾呼应,让我们返璞归真的回到最初的自己,也是一个让人动容的点。
皮克斯还是有本事的。
他的愿望是和父亲谈心、一起大笑、玩接球、跟他分享自己的人生……然而最终一个都没实现。
但是这些没能和父亲一起做的事,却和哥哥一起做了。
他恍然大悟,哥哥一直在代替父亲履行陪伴他成长的使命。
他翻山越岭,长途跋涉的目的就是为了见到父亲。
虽然最终没有见到父亲,但是他改变了对哥哥的看法,理解了哥哥的良苦用心,这就是这段旅程的意义。
从当初和哥哥有隔阂,再到和哥哥握手言和;从当初为了见到父亲可以放弃一切,到自愿把这个机会让给哥哥,这就是成长。
你总觉得需要系上绳子才能跨过悬崖,其实没有绳子你也能做到。
正如你总觉得需要父亲的陪伴才能长大,其实你可以独自长大。
你总是缺乏自信,总是怀疑自己,其实你远远比自己想象中更加强大。
和父亲的录音“打电话”太辛酸了,巴里把父亲的拥抱转交给伊恩让人热泪盈眶。
7分。
看到最后还是有被感动到,以一个常规的父子亲情设定,到最后却还是绽放出不一样的亲情之光。
虽然遗憾,倒也合情合理。
背景设置还是很皮克斯脑洞的,一个中世纪魔法世界被科技包裹后,变成一个魔幻与科技共存的新当代世界。
虽然剧情很多套路,但情感部分还是不错的。
1、20200221柏林电影节.首映场.2、身边一左一右坐了俩两个少女心奶奶,全程捧脸捂嘴哦买噶。
不过全场成年人都在又哭又笑,出片尾时掌声雷动送给导演。
3、有些人稳定输出精品范本,有些人稳定输出垃圾,就这么文化自信。
皮克斯公路片,怪物大学强化版。
其实魔幻世界相比怪物并没有很多新意,重点还是在家庭关系。
但不得不说他们太懂情感了,观众永远会心甘情愿跟着俗套桥段落泪。
珍惜眼前人
皮克斯打的亲情牌 那些抖机灵的点 套路归套路 那后半小时真是轻松。
2024-09-22:剧情太过于老套了,虽然流畅,但是真的毫无亮点太过于顺拐,甚至前期有点铺垫过头了。母亲的角色不仅支持兄弟还愿意一起疯和做梦这本身就很难得了,放在父爱缺失只靠母亲一个人照顾兄弟二人的情况里就更是太不真实了。
全方位平庸的电影,看完基本想不出什么值得回味的点。剧本就像一板一眼照着《救猫咪》写出来的,视效也没有什么亮眼的表现,今时今日这样的合家欢是真的很难让口刁的观众收货了。
7分。看到最后还是有被感动到,以一个常规的父子亲情设定,到最后却还是绽放出不一样的亲情之光。虽然遗憾,倒也合情合理。背景设置还是很皮克斯脑洞的,一个中世纪魔法世界被科技包裹后,变成一个魔幻与科技共存的新当代世界。虽然剧情很多套路,但情感部分还是不错的。
兄弟如父,珍惜当下。画风一般,打简单亲情牌,最后一刻远望却无法靠近的念父情感有感动。牵着下半身乱跑的设定有些怪。
哈利·波特和驯龙高手的结合体,现代人除了做数据分析,还有没有一点灵感和创造力了?
怎么不是特攻队/总动员/环游记了。。。不开心怼手指
一如既往的凡人英雄&迪士尼造梦,始终如一的鼓励勇敢和冒险,特别喜欢那些前后呼应的铺垫和细节,很完整。
好无聊啊………凭意志力看完…..浪费世界观…的平凡套路冒险故事…..大多数电视剧集的龙与地下城章都会做的更有梗。本来很有趣的世界观,结果没展开没补细节,根本立不住,导致了“曾经有魔法”像空洞的口号…整体就是阿宅去漫展的味道(
迪士尼就是好呀!
俗套乏味 硬cue亲情 披着哈利波特主题的流水线烂片
其实是一部很有的可说的动画,包括现代文明的、商品/卡通化的、种族的(狮蝎人-黑人这个真的很有趣)、亚文化的(摩托车也在《骡子》里出现)、奇幻的(龙与地下城,魔戒指环王,甚至是哈利波特),也包括迪士尼皮克斯的拿手好戏家庭(真的太拿手了,完全被拿住), etc., 种种议题让人目不暇接。但最厉害的还是,这些都不重要,动画本身是那么流畅自然,情感是那么真挚动人,幽默也是没有尿点……以及一个哀而不伤的结尾,就这些足够了。预定明年奥斯卡最佳动画吧。
除了两位主演汤姆·霍兰德和克里斯·帕拉特的真人人设与片中角色无限接近所带来的意外看点外,整这么个无甚新意的故事出来,大概率是皮克斯为了完成迪士尼制定的年度配额。
还是有泪点的
小主角还是很幸运的,有超好的妈妈和哥哥陪伴,见爸爸只是一种执念而已,他真正需要和不能失去的人早已在身边,话说哥哥的性格真是超级好啊,野草一样无拘无束地疯长,乐观坚强善良勇敢执着简直没有一丁点阴霾,虽然不是天命之人但并非不聪明,而且还有创造力(车子桂妮薇是他自己用一堆废品组装的),放在奇幻世界里可以说具有骑士的品质了。冒险部分整体比较低幼。跟寻梦环游记差距还挺大。
比较老套,并且很多点有些尬,笑不出来。
不敢相信这居然是皮克斯的新作。俗气套路,对于父亲的情感没有足够的铺垫,使得整部影片我根本没有任何感动,反而对于一次次刻意的煽情和幽默感的缺失感到无趣。在皮克斯最擅长的想象力上也没有感到惊艳,也就是图一乐的平庸动画吧。
成长与怀旧结合,兄长承担了父亲的角色。
总是在招魂不存在的爹系列最后绕个弯去夸夸哥哥了,好吧,妈妈跟蝎尾狮过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