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逃杀二 镇魂歌解决某人大概一年前就跟我推荐过这个 还说怕我受不了那么血腥恩 也不知道是因为第一部与第二部有一定差距还是我恐怖片看多了有点麻木,反正我没觉得哪血腥。
怎么说呢,我觉得我要是先看第一部再看这个,肯定会愤怒……现在直接看这个,恩,也是很迷茫……政治老师说了,要一分为二的看问题,先说点好的吧还记得《关于莉莉周的一切》里的青猫,慢慢腐烂的茧之王。
那么忧郁,沉静,绝望,变态的少年。
忍成修吾。
拥有如此安静神秘的面孔的他,很容易让人认为是青春偶像类型的演员。
现在看了他两部电影,我也渐渐不这么想了。
而星野这么复杂的人,岩井交给他来演,也是因为这个原因吧。
由星野到青猫的蜕变,是莉莉周整部电影的成功之处。
“于是死去了的是优等生、乖宝宝,活下来的是高傲、残酷的茧之王。
”而这么深刻的面孔,在大逃杀里,我也只是觉得眼熟而已,总觉得在看得为数不多的几部日本电影里,碰到同一个帅哥的几率不大。
直到最后看到演员表时,才醒悟,哦,怪不得,真的是他啊。
染了嫩黄的头发,脱掉学生气的制服,一套迷彩,也穿得那么有感觉。
结尾在那个貌似阿富汗的地方,从车上跳下来,那一身标准的混搭风格,将屏幕前的我震撼得已经顾不上去想这个状况下他去哪弄得这么一套衣服。
当然莫名其妙的地方不只这一处。
他可以算作主角中唯一没受伤的一个吧,看来他的帅气已经让子弹们改道了,要不然那两个人怎么会凭着两把枪在几百人的包围下从孤岛突围呢。
他身边的前任主角七原秋也虽然也很帅但也没那么幸运,背后还是中了一枪,不过,主角嘛,还是跟没事儿人似的很多人都批评忍成的表演太过狂躁,从头到尾都是愤怒的吼叫。
其实电影还是要忠于漫画的,而漫画中的热血男主角吼几下也是可以原谅的吧。
于是我们看到的就是,从穿上迷彩服开始,他就一直在队伍最前方表达愤怒,旁边总得有两个龙套拉着他,好像生怕我们不知道他是主角。
最郁闷的是,主角同学在战场上竟举着枪怒吼,混乱中射死了一个女生…… 唉 替她喊冤呐我们可以原谅还没成熟的小男生,但是一路经历了那么多的七原秋也,也是同样的不冷静,实在不该。
一开始,他把自己裹在黑色的斗篷里,旁边是一片温暖的烛光,那场景也是很让人心疼得的。
但脱掉斗篷,一身白色的类似于连衣裙的衣服实在让人汗颜,在模仿本拉登么?
举着火把,对着摄像机那一大段冗长的说教,牵强的揭示着主题。
日本人很喜欢拍这种,随便捏造一场战争然后再让孩子们为了自由和正义而战的电影和动慢,其中也是充满了影射的痕迹。
这种电影的难处就是如何让人明白大家为什么而打仗,到底要“保护”什么。
可是要让人真正明白主角们心里到底为什么那么想战斗,怎么也得高达那样一百集才能说得清楚。
说清楚之后,屏幕前的观众和战火中的主角才能产生共鸣。
短短的一百分钟显然不够,于是我们只有木然的看着他们用大段的台词讲这个世界现在是怎样怎样的,我们要战斗,不断的战斗下去。
勇气可嘉,就是原因不明……看到最后也没弄懂这个国家跟孩子们较什么劲。
而作为大反派的竹内老师,结尾时,穿着鲜艳的橄榄球服,拿着那个球突然出现在主角们面前,深情地说着,好想跟你们打一场比赛啊,然后深情地飞了出去并自我了结。
说是同归于尽吧,人家还没带炸弹,唉,真是神奇。
而北野武老人家的女儿也是很不幸,同样的回忆画面在脑海中一遍遍的回放着,仿佛在提醒我们伟大的北野武也是演过这部电影的同样很扯的角色还有很多,那个“为了寻找本我”而从安全地带回到战场最终丧生的同学,让我想起来他是不是《花与爱丽丝》那个说单口相声的同学。
恩,龙套是伟大的,这种有个性的龙套更伟大。
而让我印象最深的是,演员们都太美型了,即使身在战场,发型也都一丝不乱,皮肤都白里透红。
就算剧情很扯,看着这么多帅哥美女扛枪开战也算是享受吧……毕竟是上一部的导演深作欣二的儿子深作建太续拍。
子承父业,狗尾续貂。
整出大逃杀2里面充斥着各种羊癫疯男女,在第一部里只有女的是这样子发疯的,到了第二部简直是全民发疯。
青井就是一个非主流败家仔神经病!!
出现了无数次莫名其妙的歇斯底里。
连第一部里挺正常的“死亡笔记男”,现在也他妈傻了,每当要射击开枪的时候都要憋几秒钟的神情,然后爆发式的冲出去无头苍蝇式的扫射,还竟然没被敌人打死。
妈的,把我也搞晕了,都不知道这群人是不是老他妈上访,都变神经病了。
还有那个军官,好像全世界都欠他一百万一样,而且表情无敌的夸张,真怀疑他是电影演员还是话剧演员。
反正第二部大逃杀简直是一坨屎,连帅哥美女也没有。
就算有也没了上一部的制服了。。
第一部起码有北野武撑场,第二部他死了就完全没东西看了。
真的是太失败了!!!
在看到七原拿着枪如同丐帮帮主传授打狗棒般向小男孩嘱咐那把AK-47的重要性时,第二部彻底在我心中沦为续集狗血样本。。。。
我不知道世界上的恐怖分子们是否有如男主角般的惨痛身世才沦落如此,但是小深作的美化足以让本拉登感激涕零。
整部片子打来打去,热闹非常,就是不知是为什么打,人物的定性和第一集南辕北辙,造型不伦不类,阿富汗的镜头让人一头雾水,只是打得不亦乐乎,可就是打动不了观众的心灵,就和看小孩过家家一样,无聊没劲。
故事情节低级幼稚,我就不信正规的政府军连个小岛都打不下来,而非要让一群从没扛过枪的中学生去打。
面对敌人的抢滩冲锋,守方竟然不在滩头阻击,只是从岛上远距离射击?
逻辑混乱,失败的作品。
浪费了第一集创下的好品牌。
在6年前就看过了BR1,虽然看过BR2后总有些居丧.可是,至少它还能够让我明白一点有些完美的东西只能停留在那一站或许我们生命中很多东西就是这样的,不必勉强,原来,美满的东西就是趁现在,不必更多的刻意雕琢.
逃杀2里那个教师换了个运动服清爽打扮(他已经醒悟之后)拿着橄榄球出现在出口处。
然后在他爆炸前,年轻人往出口去,他跳进去水池爆炸的镜头,他的脸部好象变得充满生机和阳光,让我突然感动了下。
比大逃杀一最后那个北野武演的老师死亡有一种不同效果。
逃杀里的部分坏人(俩个老师)似乎都有让人值得理解,动容的温情的一面。
(始终关注生命的意义)
深作爷爷的儿子估计太想把父亲的想法传递给观众了,我看到的镇魂歌是只会讲大道理= =||||台词听着太让人不舒服了....即便是过了那么久,我依然觉得很遗憾...爷爷啊`别怪你儿子啊....
莫名其妙的人物,学生大喊大叫花里胡哨,看gps的军官被入侵后也是大喊大叫像个傻逼一样,哇哇哇啊阿啊是这部傻逼电影最多的东西,莫名其妙的人物镜头特写表情装逼,浮夸的演技,乱七八糟的枪火大战,给你的感觉就是日了狗 一样,真的五星的话可以我给半星给我的网速下的快他妈的,第一部起码可以2星
大逃杀2的精致程度完全不能与第一部相提并论,尤其是枪战这种没有技术含量的屠杀方式实在是太倒人胃口。
看到影片还有半个小时的时候我还强打着精神打算给这部片子四颗星,但是随后的枪战让我只能快进着看完,以及那个雷人的偶像剧结尾十足倒人胃口。
为什么说这个雷人的偶像剧结尾呢,因为整个片子都没有渲染过男女间的情感发展,结尾却是这个没几个镜头的女演员含着闪闪泪看到了那个小岛都成了灰尘仍然能够生还的男主,这是要渲染出情爱还是友爱真是让人困惑。。。
这么倒胃口还给他三星是出于它仍然能够给我一些东西。
这个片子让我想起了一周前和同学的谈话,大概是说如果我们没打败法西斯,非正义不就获胜了。
可一想,那也不存在“非正义”的法西斯了。
这并不仅仅是胜者为王败者为寇的问题,而是正义,非正义,胜利或是失败等等的一系列含有褒贬意义的名词是否真的就那么想当然的存在,人们有多少观念不是自己臆想出来的?
我们从出生就开始接受一种绝对答案的教育,万事万物都有它都绝对性质,好比语文阅读明明是各自理解答案不同的事情却要定一个标准,影视作品中人物一定会分一个是好人与坏人,喊口号则是只许成功不许失败。
一切都被定性并放入两个极端。
大逃杀2中军方被杀的一个人军人死前说,你这个放肆的家伙,我也是有家人与朋友的。
看起来凶神恶煞般本打算杀死孩子的这名军人在我心中算不上多么好的一个人,但是当他说完这句话,我想也许他会是个好父亲,坏同事,好朋友。
我为什么有一刹那会放肆的想他就是该死?
大学期间读过一本书叫做《历史是什么?
》,这本书颠覆了我的三观,我第一次发现我们平时所接触的信息是多么的不可靠。
我们凭着主观臆断了多少事情,我们认为的绝对真理很可能是被塑造的,但是我们却毫不知情。
一件事情有一万面的真是情况甚至是不可计数的真实面。
那么去想想我们生活与行为到底是为了哪个真理与信仰?
在这部电影开始时老师说,只能选择胜利或者失败,没有中间地带,选择失败就要死。
片中失败就是放弃战斗,但是选择了战斗的那些生者又是否能称为胜者?
他们为了生而选择战斗,但是他们并不知道这样做的意义何在,为什么要杀掉千野(?
),为什么只有胜利与失败这两个选择?
难道我们观念中只存在胜利与失败,真实世界也就不存在第三种第四种事实了吗?
片中独白说过一切和平都来自战争。
人们永远是以暴力抹杀暴力,那么和平又是否存在?
换到片中军方来看,这些军人为什么去杀人?
是被灌输了服从命令的意识,是对上级的崇拜,还是他们真的想为了BR2杀人?
老师为了复仇,因为仇恨恐怖组织,而片中的恐怖组织又是为了反抗军方的暴力,军方是贯彻上级命令,所有参加战争的主体都并不是为了自己真实掌握着的信仰或者喜好而杀人,仅仅是上级命令的执行者。
他们的生能否被称为胜利,他们是为了期待战斗的结束活着,战斗却只有死亡才会结束,胜利是所有人的死亡换得的。
他们的胜是否真的是胜利?
命令制定者是否才是胜利者,实际上制定者也是在妥协中获得利益最大化。
这成为一个悖论,片子结尾,所有导弹投向小岛,字幕打出无胜负,我想这就里才是答案,或许一切都不存在。
相比大逃杀,这部电影差太多了。
演员演技浮夸,白发男表达愤怒全靠瞪眼和咆哮,RIKI老师就像个精神有问题的病人,开场被选中参加游戏的学生输出基本全靠吼。
剧情主线模糊,我现在也说不出这部电影讲了个什么故事。
是讲学生上岛击杀七原秋也?
是讲青年对大人的反抗?
是讲恐怖主义的诞生?
人物动机不明,七原秋也组建反BR法团队的原因是什么?
白发男决定倒戈七原秋也的原因是什么?
七原秋也结尾的发言又是什么?
角色扁平,观影结束,我只记住了白发男、喜欢白发男的女生,突然变成了恐怖分子的七原秋也,还有表情浮夸的老师,其他角色没有给我留下任何印象。
相比第一部中精彩的群像:精神高度紧张只想快点结束好完成学业的学霸男,残忍不择手段不想坐以待毙的光子,即使在游戏中仍然不放弃跑步练习的千草,内心善良只是想见喜欢的女孩子一面的杉村,因为互相猜忌自相残杀而造成全员死亡悲剧的灯塔小组,以及只是为了参加杀人游戏的疯狂转校生,还有不甘坐以待毙破解项圈密码的技术组等,第二部的任务塑造逊色太多。
整部电影唯一让人感觉到创新的地方可能就是项圈配对,一方死亡或者超过固定距离就会爆炸的设定。
但这也在学生组到达小岛后被秋也团队拯救而丧失作用,所以,这样的设定并没有什么用。
总的来说,这就是一部打着《大逃杀》的名义,但却用蹩脚的叙事方式讲述小孩对抗大人世界的莫名其妙的战争片。
N久以前看的 还行吧
主角光环再次立功了
我们的青春在枪林弹雨中穿行。
第一部的延续
七原的侧脸有一刻很像Tidus。
整个一出莫名其妙的宋江打方腊,导演怎么有脸去见他爹,真是应该分分钟自尽。
豆瓣评分不高啊,如果说第一部是探讨人性,那么第二部应该是彻头彻尾的反战,以最惨绝人寰的方式揭露战争的残酷,导演深作欣二在开机不久便病倒,不久病故,其后的拍摄工作由他的儿子深作健太担任,主题明明比第一部更清晰,但剪辑表演气氛,比起第一部。。稍显做作。差强人意。总之好剧本
又名: 大逃杀 II导演: 深作健太 (Kenta Fukasaku) / 深作欣二 (Kinji Fukasaku)上映年度: 2003官方网站: br-new.jp制片国家/地区: 日本imdb链接: tt0338763
设定硬伤太多,纯属狗尾续貂。
我一直以为是中川死了七原才那么歇斯底里,结果人类在中东重新开始了幸福生活。这是枪战片么,摔!
少年们和大人们的战争,是善与恶的战争。岛国和强国之间的关系是附属、奴役和强制的关系。成人世界里,没有单纯的美好品质,只剩下利益追逐。影片用大段的对话搭建两者之间的对立,不可调和的矛盾。少年们被大人制造的谎言蒙蔽,直到亲眼所见,他们才醒过来。少年们携手对抗强权,这是多么令人振奋的画面。感叹深作欣二站在年轻人的视角,保持着热血不愿低头。在废墟里点蜡烛这种和剧情背景相违背的设置也是有的,有些段落节制点紧凑点会更好。PS.不知道结尾阿富汗的影像资料的播放是不是深作欣二导演的意愿,但这个结尾设置无疑将大段的战斗场面直接粉碎,点出创作者对和平的渴望。
狗尾续貂,北野武似乎太迷恋于杀人的形式而忘记更深的挖掘内涵了
续集摇身一变枪战片,藤原龙也丑得看不下去!
这是一群内心追求美好,追求希望和理想的孩子,参加游戏的孩子代表着未来,代表着希望,而制造游戏的成年人代表着专制,极权,利益和污秽,尽管孩子们的战役在片尾并没有取得胜利,可是至少还是有人在坚持,总有一天,觉醒的人会越来越多,明天依然应该是美好的。
原作导演逝世,其儿子继承遗愿执导的第二部作品。只继承了前作设定,但风格完全不同的新作,可惜质量跟原作就不配做对比了。全程大多是炸炸炸,没有多少能沉下来讨论为何要打仗的地方,主角团一方实在是太开挂了,完全没有接受过作战训练的问题学生跟逃亡青年联合,没有任何智斗的基础上,竟然能跟正规军硬刚对枪,正规军也只有步枪,而主角团各种炮弹轮番上阵…理解学生们想对抗这个由大人统治的世界,但设定能不能合理点,别搞得最后跟抗日神剧一样虚浮啊😂。
路弯弯,无深山 。
没有第一部好看。
不如第一部,第二部拍的很奇怪,不知道在说什么。
没有了第一部的暴虐之气,差点以为是部战争片。。。
这第二部雷人的境界极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