欣喜邓丽欣在这部片中的成长,犹如阿Sa在《妄想》中的表演那样,前面所有隐忍的情绪积累到最后,终于在影片片尾播放,所以真相才那么具有爆发力,宣泄出的情感让人震撼。
可惜的是因为恐怖惊悚电影的片种所限,使我们内地影迷缺少更多的机会去看到香港很多新生代演员的进步。
这部戏使我第一次为彭氏兄弟的戏所震撼忘不了电影开篇的那句话——“你会不会为你所爱的人做一点傻事?
”但是岂料下面所有的悲剧都因这句话而起爱情没有理由,所以我爱你…… 爱一个人,究竟可以到什么程度……看片之前,我已经做好必要的心理准备。
彭氏兄弟以往的片,对于尸变,情杀这类的情节的喜好是显而易见的。
但这部片一开场,我竟觉得有点恍惚,以为在看另外一部电影,因为完全没有诡异气氛,只有满满的温情,让人动容,原来惊悚片也有这么拍的。
恩明(余文乐)和陆慧(邓丽欣)是对恋人,陆慧有了癌症,恩明不离不弃,极尽所能陪伴,不惜丢了工作。
“我们结婚吧”——恩明“我们现在跟结了婚有什么不同”“结婚的话我都会背了……无论健康疾病,我都愿意终身疼爱你,直到永远……”
这使我恍惚之间,以为自己在看纯爱片但是电影的情节也随之急转而下。
随着陆慧病情加重,她开始神情恍惚,终日行动诡异,脾气暴躁,并拒绝治疗。
影片黑色基调浮现恩明开始担忧,他也承受着巨大精神压力,那不是嫌弃的厌倦,而是对于心爱的人有一天会突然不见的担心——“你看着你喜欢的人一天天变坏,还要强颜欢笑,你却无能为力,这种感觉真的很心痛”。
接着恩明因为照顾陆慧的原因,不得已辞退了原来的工作。
在新的工作岗位上,他发现女上司芳婷竟是昔日他和陆慧的小学同学。
这时剧情进入高潮,传统三角恋桥段浮现,更何况其中一个或许将不久于世。
原来小学时,芳婷和陆慧是同桌,恩明坐前排,他总是想方设法同芳婷说话,但是每次都遭到陆慧骂,显然是因为妒忌。
到小学毕业,女上司出国,恩明和陆慧才开始发展,最终成为一对情侣。
接下来的情节自然而然,因为陆慧的病让他们之间已没有了恋人之间正常的生活,同时陆慧近来诡异神经质般的举动也让恩明心神俱疲。
于是一切都顺利成章了,在一次出差中,他同芳婷发生了关系。
有人说,前面的铺垫,会让人觉得这时恩明的出轨也无可厚非,但我不觉得,那只是“性”无爱……——男人最衰的就是他可以把爱和性分开恩明爱得始终都只有陆慧,都是出轨始终都是恋人之间的死结,更何况他的女友正在生死关头徘徊,他的男人再出轨,无疑是逼她去死。
按照传统桥段安排,或许就是陆慧因生病,精神陷入非常态,最终报复了男友,但是整部电影出彩就在这里,它并没有落入俗套,而是成功制造了悬念。
——影片最诡异的部分来临雨夜,陆慧失踪,恩明出车祸,到女上司家,发现她在擦地上血迹,谁有问题???
或者说,谁已经死了?
恩明车祸回家,门缓缓开,陆慧脸色苍白,浑身湿透,出现在门口,他跑上去,紧紧抱住她,说“你跑哪去了,我到处找你,担心死我了”情感天平已经倾斜,有一方必会受到伤害其实这个世界最恐怖的不是鬼,而是你变成了鬼,但你不说……从那时起,三个人的生活都变了。
陆慧整天紧闭窗帘在家,不见光,不出门,脸色苍白。
恩明浑身发出恶臭,嘴里,身上出现尸虫……(这里真的是佩服余文乐的敬业,和同期因为《无间道》前传一起被陈冠希相比,他是一个真正的演员。
)当他一转头发现陆慧又诡异出现在身后时,我以为他会惊恐地大叫,或是愤怒的叫骂,但是他没有——他只是虚弱的紧紧抱住她,“慧慧,我们是不是死了”可是他仍跟芳婷保持着关系,恩明说,人死了有事放不低,就不会安心走……或者他根本不知道自己死了。
芳婷举手感知他的心跳,停住,问,如果你有事放不下,那是什么?
恩明迟疑,芳婷说“如果我是你,会是陆慧”“其实自始至终你都没有爱过我,我们之间只有性”“其实上次我就想告诉你,有些男人有了性之后,还会有爱……到现在,如果我告诉你我没有爱过你,那是不可能的”“有你这句,就是要我现在死,我也安心了”手贴上“我就说你没有那么容易死……”电话响,陆慧复诊,恩明离去,芳婷苍白依旧医院里,“医生说,我的癌细胞得以控制”“真的,太好了”掩不住的欣喜陆慧表明,其实那晚她去找芳婷摊牌,她本来以为自己会很伟大,放恩明走,可惜终究做不到“为什么你们不等我走了之后再开始,为什么……”推搡中,芳婷跌下楼梯,陆慧怕自己错手杀人,故而封闭自己,神色恍惚恩明“那你现在放心了。
我知道以前是我做了对不起你的事,但我现在知道该怎么处理,我会找她说清楚”离去,便再没有回来陆慧夜晚放心不下,跟去。
推开门……恩明上吊旁边是芳婷死了几日,已发臭生虫的尸体……那日芳婷已死,恩明这几日见到的都是幻觉旁边是恩明的遗书——“因我同芳婷感情发生问题,错手杀了她之后。
不经不觉陪了她的尸体几日,最后我畏罪自杀……”恩明到死都在护着陆慧,他看到芳婷尸体第一反应先是落泪,而后想到的便是保护陆慧,他要让她活下去,故而用死来帮她顶罪,保护陆慧……可是我的爱,到死你都不明我要的是什么吗?
最后,陆慧扯掉瓦斯炉,抱着恩明的尸体,在熊熊大火中,痛苦地嚎哭着,看着自己一点一点燃烧死去——
——那便是同你一起,“对不起,我真的放不低你呀……”————你会不会为你所爱的人做一点很傻的事??
冢,代表坟墓。
只有埋藏着至死不渝的爱,才能称其为冢爱——这是出自第九天堂的解释。
这部影片取名为冢爱貌似有些牵强,恩明的出轨虽然在结尾时做了他所谓合适的处理,却也无法让观众信服啊~开始还觉得这样子的心好男人真是快绝种了呢?!
可本片所揭示的道理却是真实到残酷的,如同恩明自己所说,男人最坏的地方,就是有时性和爱是可以分开的……总之,个人认为这名字取得太过了,错爱还较勉强,冢爱是谈不上吧~!
导演完全可以改变一下结局的嘛~既然恩明那么爱慧,慧的病又出奇般地得到控制,可以转好,若真心爱一个人,岂能扔下慧和她妹妹一走了之呢?!
或许这部片子的基调就是制造悬念吧,但是结尾的部分给人稍许仓促的感觉。
或许它为的是突出那句贯彻影片始末的话:“你会不会为了你钟意的人做些傻事啊?!
”如果是比较正面的话,面对慧使婷致死的现实,活着的人一起去面对,不是一样有美好的未来吗?!
每个人当然会为自己钟意的人做些傻事,但倘若做这些傻事的后果是让对方痛苦、甚至做出另外一些无法挽回的傻事,那就得清醒清醒啦!
还有几处恶心的画面就不详谈了,对于我这种平时没有受过恐怖片熏陶的观众来说是有点小小惊吓的,特别是在安静的深夜看这部电影。
这观后感写得我七上八下的,思维有些混乱,不知导演的意图是传播一种怎样的讯息,唯独记得了那一个恶心的镜头……建议看完这部片的盆友们马上找点康熙来了缓一缓~
其实这算不得一部好看的片子。
说它是恐怖片,剧情太拖沓;说它是爱情片,情绪又太压抑。
通篇弥漫着莫名的鬼气和为了制造紧张气氛而出现的诡异镜头,实在不是我喜欢的类型。
只是想说,余文乐还真是个好男人。
一边是病恹恹的行为古怪心理阴暗的旧女友,一边是温柔体贴阳光大方的旧同学,换了你会怎么选?
好一句无论贫穷或疾病,很多情形都不是言语之间可以预料的。
一面是满心愧疚,一面是情难自抑,怎样是对怎样是错谁能说得清?
两个人能够在一起是需要多少运气才能完成的事情,像《我的最爱》里说的一样,这是讲timing的。
不是你足够好甚至不是他足够喜欢你你们就能够在一起。
感情事永远都是这样,有人哭有人笑,没有人能逃得掉。
有多少人喜欢某个人而与另外一个人在一起,有多少人倾其所有也只能换来一个悲惨结局。
曾经有女友抱怨其男友,又不是很有钱学历又不高人也不是很有本事,我问,那现在有一个很有钱很有本事学历高对你又好的人追你,你能够接受么?
其实不是条件问题,也不是感情或者感觉问题,只是时机问题罢了。
结尾,余文乐面对新女友的尸体才明白自己的爱,才知自己放不下,于是留了封替旧女友顶罪的遗书,吊死在吊灯上。
其实,他还是两个都爱吧。
最近一直在掉头发,掉特别多...看到《错爱》中邓丽欣的头发由长到短,由浓密到稀疏.....突然有一种很恐惧的感觉...整部片子一直都弥漫一种诡异、忧郁的气氛...其实这是一部爱情悲剧...女人总是固执的认为,性是爱的升华... 对于男人来说,性是性,爱是爱,... “先有性还是先有爱”的讨论就像是“先有鸡还是先有蛋”一样...无解..对于男人来说...没有性的爱是空中楼阁,对于女人来说...爱是爱,性也是爱..爱情像鬼,人人都说有,可是谁都没见过..今天你见鬼了吗?
一切都是导演的一向的风格,光线,色调,布景,都同彭发之前的片一脉相承,故事的节奏也还把握着同样的分寸,说是鬼片,但其实鬼并不是那么重要的,重要的是一个意念。
剥离故事的阴森气氛,其实就是一个三角恋的故事。
一个女孩得了癌,男友对她很好很体贴,但是疾病的折磨让她变得怪异,神神叨叨,男友与小学同学重逢,在彼此情绪不稳的情况下发生了关系。
伴随着那些生活场景中可能出现的恐怖气氛,我开始玩猜猜鬼是谁的游戏,对,就是三个人中的一个,用排除法就可以了。
陆慧在医院里失控地大叫不要做化疗,恩明用力抱着她,眼里都是眼泪。
那一瞬间,觉得余文乐有一点点英俊。
他担心自己是鬼的时候,仍然一次次抱紧陆慧痛哭,我就觉得这个男人还是很爱她的。
但是当他亲口对芳婷说,当男人有了性以后,就会有爱,他承认他也爱他。
这导致执着于弄明白他到底爱谁的我的全面崩溃,果然是错爱,错综复杂的爱。
“有些人死了,自己却不知道,因为他在这个世间还有事情让他放不下”听见余文乐说出这句话,我想到了什么呢?
我想到了《梁山伯与茱丽叶》。
那部片的结尾,吴镇宇死在斗殴中,他的魂魄却仍然回到家里去见吴君如,因为他对她有承诺,答应回来吃她煮的饭。
那真是部感人的文艺爱情片。
最后最后的结果我不喜欢,太失控太壮烈了,还有陆慧妹妹的角色,也让我觉得很多余,也许只是为了借她的口问我们“你会不会为你中意的人做点傻事噶”。
我想我会,但是我不考虑变鬼回来吓人。
什么是爱。
一直都是每个女人讨论的话题。
他爱不爱我。
一直是每个女人想问的话。
那么,什么才是爱。
女人们,到底懂不懂。
又是一部打着惊悚片幌子的爱情片。
小女孩的那句话,是全片的宗旨:你有没有为你爱的人做傻事。
这是爱情幸福的开始,也是爱情悲剧的开始。
《盗梦空间》上映以后,每个人都在惊叹莱昂纳多的改变:你跳我就跳到你跳我也不跳的爱情观转变。
如果是你,你会不会跳。
如果是你,你会不会为爱做傻事。
这是这个故事告诉我们的。
为爱,我可以为你做尽世界所有傻事。
只是,被爱的那个,是真的要这样的爱情么。
慧慧的疑心病与占有欲。
恩明的无可奈何。
芳婷的自卑与温柔。
这是三个神奇的人物。
也是三个因为性格导致灾难的人物。
争论恩明爱谁已经没有意义了。
这其实是男人,若你逼得急了,他必定要走。
若你吓到他了,他必定也脆弱。
若是有个更好的,他会动情。
若是要选择,他会摇摆不定。
这都是他。
他能负担的责任,其实一直都是心有余力不足。
他不喜欢女人跟他闹,也不喜欢女人怀疑的问他:你到底爱不爱我。
你到底爱不爱我。
你到底爱不爱我。
这是伪命题。
并不存在。
故事的最后,回放他们的小时候,试图证明彼此爱过。
可是爱情,只有爱过,正在爱,准备爱三种状态,无论哪种状态,都是在当下。
过了当下,加上曾经,都只剩假如。
恩明可以爱这两个女人。
因为女人都温柔可人惹人怜爱。
这两个女人爱上恩明。
因为这样的男人负责任,顾家。
只不过,因为爱过了头,所以用力的可怕。
可怕的用力,在爱情里面,都是利器,斩杀爱情。
于是,三个人,都死得很惨。
与其没有希望的活着,不如有意义的死去,才是他们选择的道路。
爱一个人,应该让他自由。
不是么。
何必,爱得那么用力,爱到心肠都破碎。
这是惊悚片,还是不剧透了。
不好。
哈哈哈。
爱者永生。
画外音:这部片子为何写影评。
我想到了曾经为爱情难过的自己。
后来想清楚的,爱不过一时念起。
但愿。
还在难过的人能懂。
放过爱人,放过自己。
推荐这部电影应该是有针对性的,特别针对那种爱情至上主义者,和所有对爱情仍然有所敬意和向往的人。
本来想从电影里收获一些恐惧,但是很遗憾,这部电影更像一部言情剧。
它的主题只有一个“爱情”。
本来没打算写影评,但是看完电影洗衣服的时候,突然想到,其实导演很仁慈,因为恩明最后告诉芳婷,有的男人有了性以后是会有爱的,我不能否认我曾经爱过你。
在残酷的现实世界中,导演通过恩明的嘴告诉大众,男人与某些小三之间,除了感官满足和交易,性会纠缠着爱。
请原谅我的刻薄。
最后,恩明的死既为自己辜负了芳婷,也为了替慧慧顶罪。
也许,这是人类的本性,脆弱多情自私。
但是我觉得恩明不应该爱过芳婷,因为这是对恩明的一种原谅,是某种程度上的救赎。
同时,我突然想起电影《画皮》的结尾,陈坤对周迅说:“我爱你,但我已经有佩蓉了。
”当时就觉得很郁闷。
男人怎么可能这么无耻。
装出一副楚楚可怜的样子,坦白的告诉小三“今生无缘,来世再见”?
爱情都不再了,还要装什么伟大?
我相信人性的复杂,我更愿意男人们在内心默默地想,而不是随随便便的说爱。
事隔十二年再回看这部电影,以前我只觉得方萍是一个不折不扣的绿茶婊,而且剧中所说的有些男人有了性之外,后来就会有爱。
不好意思 这个观点真的只存在极少部分,相比起女人,男人是理性的,一次是冲动,二次是上瘾,再多其实只是喜欢而已。
在我还没有看电影的时候我大部分人吐槽慧慧自私,嫉妒,控制欲强。
而作为第三者的方萍大方 善良 懂事 哪怕知道恩明只是为了性也心甘情愿忍受,我真的想问一下社会怎么了?!
原配被吊打,小三是圣母。
————————————————————————看完整部影片,我可以百分百的告诉你慧慧是爱恩明最深沉的那个。
如果你看不懂,重温一下剧情。
1.当慧慧知道自己有癌症的时候,恩明向他求婚,她拒绝了。
因为她知道她给不了他未来。
这个点已经在后面重复点明多次了,日记,还是找方萍谈判,最后在医院表示理解他。
患有癌症的病人有多痛苦,一边承受着病痛的折磨,一边因为成为爱人的拖累而自责,但她选择强忍着尽量在家人面前保持 我没事。
你说慧慧从不顾及恩明的压力而选择放手,叫过分执着。
换个角度想,深爱了十几年的人可以做到大无畏的说放手就放手吗?
后半剧情已经说到慧慧时日不多了,但她依然担心着,她走了之后担心没人照顾恩明,会因为她的离开而伤心。
至于她失手错杀方萍,后面她的情绪变得那么波动大部分因为害怕 自责。
放手谈何容易?
换你甘心吗?
爱一个人是成全他,恩,你爱过人吗?
可以如此大方吗?
如果爱可以理性,那不好意思,那仅仅是喜欢而已。
2.方萍爱恩明吗?
我想答案是喜欢跟爱中间矛盾多一些,她的对白已经说了,从小她家里人只用钱来疼爱她,她心里憧憬的是一个疼爱自己的人,说白了,她是缺爱。
她向往的是小时候男主无条件的对她好,那一份纯粹。
长大后很多人哄只为了性,但当初的男主目的只是想她开心而已。
至于大家所说的电影存在鬼吗?
导演给你的是开放性答案,你即可以说恩明真的压力过大产生幻觉。
也可以理解为方萍并不知道自己离开人世了。
前面线索已经铺垫得很明显,最后慧慧的自白只是为了告诉观众的答案,还有就是提醒恩明面对现实。
3.恩明爱不爱慧慧?
爱。
就如他说的无论生老病死,我依然爱你。
面对这样的事情,多的是人大难临头各自飞,要承担一个病人的治疗费 情绪 照顾 压力 为什么他要急着找工作 因为治疗需要费用啊。
若是不深爱怎么做到不离不弃。
与其讨论爱情有没有对错,其实导演更加把重心放在当你的另一半身患绝病的时候,是不是都像电影结局那样最后可以无条件付出,坚强努力 家人鼓励 战胜病魔。
不喔,我觉得很真实,毕竟爱情不是童话故事,生活也不是顺风顺水。
前半段在慧慧还不太严重的时候,恩明是一心一意无微照顾,爱情的样子。
可是到了后面,现实总会把你击垮,你害怕 你恐惧 你觉得透不过气,你想逃避。
人之常情。
————————————————————————end 所谓的错爱 不是指爱错人,而是三位主角对爱人的表达方式都太主观了,一步错 步步错。
用错方式去面对问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至于余文乐为何要自杀 别开玩笑了 什么追随方萍.....没看到人家最后是想跟方萍说清楚吗?
一是因为过度愧疚自责,毕竟方萍的死间接因为自己。
二是因为他无法面对慧慧,毕竟er.....跟尸体发生这些事情,可以当什么事也没发生吗?
不可以。
欲望 贪恋 压力使他的爱情观动摇了,导致二个女人受到伤害,简单来说,自杀是以他的方式自我救赎,赎罪。
ps 导演表达的东西也许跟多 但其实你拆开剧情 分析线索就知道故事很简单,主要就围绕着 爱 责任 性。
其实我觉得应该是这样的,最先死的是朱,而有幻想的是恩明,第二个死的也就是恩明,最后才是慧。
因为慧的妹妹看了很多鬼书,慧的妹妹把在书里的剧情跟恩明说,而引起了恩明的一连串的幻想。
恩明其实内心很矛盾,他自己也不知道慧有没有死,事实慧一开始没死,只是恩明一直幻想慧死了,总认为慧因为病而死,认为慧放不下所以一直呆在自己身边。
那些所畏的在半夜起床用脚走路都是恩明误认为慧死了的一系列的幻想。
而当恩明开车时听到电台的报道更加以为慧死了不敢面对。
于是一直去朱那,所以才会出现他跟朱在一起时总是说看见慧。
他其实一直放不下的有两个女人。
他一直以为慧死了所以天天找朱,他又放不下朱,因此守着尸体。
而后来他终于明白原来真正放不下的是他自己,他觉得一下自对不起两个最爱他的女人,于是他自杀了。
而且他后来明白放不下的是他自己的时候,其实是他跟朱一起的时候觉得对不起慧,而他又放不下朱,而这一切其实慧都知道,也知道恩明幻想,但是由于慧一直都爱他,没有揭穿恩明的梦竟。
其实后来意识到自己死了的人是朱,因为她死之后还在恩明的面前擦掉自己的血最后摸自己胸口的时候呐喊总犹豫和害怕,其实朱摸自己胸口时那种动作跟神情时有一个潜台词就是,“他没死,那可能就是我死了?
不会吧?
”等她摸了自己之后她才知道自己死了而她又问到了答案所以安息了。
而恩明一直沉静在朱没死的梦里。
在医院的时候慧说爱他其实是想唤醒恩明让他别在放不下。
这就是为什么恩明死前幻想到最后一幕慧说爱他的时候突然恍然大捂说原来放不下的一直是自己。
而后来慧看到恩明的死,很是崩溃,因为她最后没有唤醒恩明还是让他愧疚而死。
慧崩溃于是就放火烧了房子。
其实恩明之所以放不下其实是因为他觉得一切都是因为他一时犯的错而引爱的。
他对不起朱是因为他觉得朱是因为他而死的很愧疚。
恩明放不下慧是因为他一时犯的错对不起慧对他的爱,而又让慧变成凶手。
所以他选择死来赎罪。
剧情已经被大家讨论得差不多了。
伦理道德问题,各自洞明。
有时候我们想一个劲地喝醉,大部分时候,我们心里只知道养肝护肝。
那是抑制不住了,要找出口。
被罹患癌症的女友搞得近乎崩溃的男人,和因未婚夫乱搞伴娘而失去婚礼的女人,在北京的那一夜,就在努力醉去。
就如同他们在后来,努力死去一样。
有些东西承受不了,就要逃。
醉和死的功用,是一样的。
对于无力的人来说。
世界存在绝望和悲观,但没有恐惧,或者少,极少。
恐惧的是妹妹。
她在不断地看鬼书,我都怀疑她有小小的强迫症。
她最早,把用奇形怪状的办法去抵抗绝症的姐姐,所有诡异,揭开来,摆到台面上来。
她妈妈,更是一个神奇的黄大仙爱好者。
中医,符咒,不干净的东西。
这些常规的工具,加上瑜伽气功所共有的仪式感甚强的动作。
误导着我们,让我们觉得,女子真的疯了。
我是否可以这样说,爱看鬼书的妹妹,一直在寻找一些证据,来证明,剧中三个被欲望、死亡和情感纠葛的男女,陷入了一场灵异事件。
这样一个逻辑,和心理预期,是一张隔膜,它区隔了我们对于感情煎熬,对于生命的可能性之间的理解和同情。
那个诡异的小女孩,引导着我们(也代表着我们),把《错爱》理解成《冢爱》,那只是坟墓之间的故事,离我们太远。
所以,我想,探讨灵异事件是无效的。
或者说,它仅仅是一条退路,当我们不愿意去正视关于关于情感的藩篱和溃堤。
我们就躲进了“鬼世界”。
因为我们解决不了人界的难题。
看了电影的后半段,电影讨论的话题虽然很老,采用的情节演绎还是很有意思
还行..就是不喜欢这一系列的电影.看完让人不爽特讨厌小三所以不待见这些小三教科电影...又是当年跟某人一起看的.
这片是我是一点都不想记起了....
吃呕吐物那个scene还是挺震撼的,还有尸虫。故事不错。
也许开始就都死了吧 有几句很不错的台词~
我可以说女主作为鬼也太丑了吗
后面看的很潦草
跟死人ML···
无聊的老套的爱情故事,硬插进来的鬼片元素,看着不舒服。
男人性跟爱是分开的~~这片前面我以为感人的爱情片~后面发现时恐怖片~在发现原来是荒唐剧~~看在余文乐上3星吧~
女人总是固执的认为,性是爱的升华...对于男人来说,性是性,爱是爱...爱情像鬼,人人都说有,可是谁都没见过..
居然对余文乐改观了
真特麼重口味
这他妈是鬼片么
男人最坏的地方,就是有时候性和爱是可以分开的...但是,有的男人有了性之后,会有爱...
难得彭氏兄弟这么耐心的讲故事,而且克制住了故事进程中靠装神弄鬼吓唬观众的冲动。
还不错
剧情很好猜,就是某些场面着实劲爆。摘录某网友留言:余文乐啊,冠希走了你怎么老拍曰死人的电影啊。。。如果我先死了怎么办~你可以够伟大么?那么可不可以理解为是evonne的念力把恩明从车祸边缘拉回来的?不然缘何解释第一时间跑去那里?
这个导演善于拍鬼片,把一爱情片拍的如此惊悚。
關於愛情與贖罪的妄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