勇士

勇士,The Warriors

主演:李东学,于谨维,聂远,宋佳伦,徐洪浩,王梓程,郑好,曾肖龙,林妙可,宁宁,江平,王斑,刘之冰,佟瑞欣,刘劲,陈牧扬,冯国庆

类型:电影地区:中国大陆语言:汉语普通话年份:2016

《勇士》剧照

勇士 剧照 NO.1勇士 剧照 NO.2勇士 剧照 NO.3勇士 剧照 NO.4勇士 剧照 NO.5勇士 剧照 NO.6勇士 剧照 NO.13勇士 剧照 NO.14勇士 剧照 NO.15勇士 剧照 NO.16勇士 剧照 NO.17勇士 剧照 NO.18勇士 剧照 NO.19勇士 剧照 NO.20

《勇士》剧情介绍

勇士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电影《勇士》以红军长征途中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的英雄史实为原型,展现勇士们在敌人的围追堵截中大智大勇,挑战生死关口的非凡经历。李东学在片中饰演率领22名突击队员的黄开湘团长,他与战士们穿越枪林弹雨的围剿,突破天险飞夺泸定桥,以血肉之躯粉碎了国民政府的阴谋,在中国革命史上谱写了不朽的一页篇章。在勇士们心中,黄开湘团长不但是并肩作战的战友,更是带领他们击败困难的“战神”。热播电视剧最新电影最后的武林2铁砂掌黑帮家族附身萤火奇兵2:小虫不好惹青年维兰德第二季十五贯泡沫之夏鬼迷心窍猫咪咖啡厅恐惧有完没完命运之夜——天之杯Ⅱ:迷失之蝶周五下班后陷入麻烦的女孩婚礼长剑相思孤独的美食家第九季遥远的家婚姻料理腹黑少女贴身男佣衰仔斗邪神法医秦明2清道夫律政狂鲨第一季亲亲偷心人发现大丝路杀手一号遗弃感情8号线琴场高手之灵魂暴走沙丘魔蚁

《勇士》长篇影评

 1 ) 奔跑电影需要主角

很认真的在电视上看了去年的影片《勇士》,影片再现了红四团战士一昼夜飞奔240里飞夺泸定桥的战斗传奇。

影片的问题主要还是塑造的人物太多,未突破集体群像模式,缺男一号,缺为男一号专设的戏码,飞奔240里绝对是传奇,但必须放到背景里,这个Deadline 很好,但电影故事必须找到一个典型人物,承担特别任务,克服有可看性有新意的阻拦完成大任务。

好的奔跑电影如《罗拉快跑》,Deadline 成为动力和悬念所在,梅尔·吉普森的《启示录》也是经典,压的喘不过气的追兵和致命威胁让影片血脉卉张张力十足。

两片的成功都是聚焦一个主角,两个小时才够!

主旋律电影必须改换话语。

 2 ) 《勇士》:真勇士 魂永存

片头热烈激昂的音乐,一下子把我带回学校组织集体观影接受革命洗礼的中学时代。

具有传统特色的抗战主旋律电影,加之商业特效,确实比以前的红色电影好看多了,特别是飞夺泸定桥超燃。

抛开特别渲染的牺牲精神、个人英雄主义和弱智无作为反派,某些镜头还是看哭了,毕竟那样的你死我活,那样淋漓的鲜血,那样沉重的历史都太过残酷。

“跑完两百四,拿下泸定桥!

”不是真的勇士,焉能正视那血雨腥风的人生?

自古战争伤亡重,英雄儿女魂永存。

盛世之下,曾有多少人为万象和平负重前行!

岁月静好,惟愿世界远离战争!

 3 ) 我们诞生在中国

有人说飞夺泸定桥是虚构的所以电影只给了一星,导演只是把一个红军历史上的传说拍成了电影而已,就算事件本身是虚构,三国演义是不是虚构?

电影只是一种艺术形式,大家权当纪念一下当年为了新中国抛头颅洒热血的革命先烈不好么?

还有人居然上升到篡改历史的高度,难道胜利的不是我们,篡改了什么历史?

 4 ) 真的勇士敢于将不可能变成可能

真的勇士敢于将不可能变成可能。

飞夺泸定桥的革命先烈们,展现的不是个人的英雄主义,而是群体的英雄主义,这在现在提倡个人主义、金钱和利益甚嚣尘上的社会,大无畏的革命和奉献精神似乎离我们很遥远,遥远得近乎被忘却。

几乎每个中国人在小学时都学过“飞夺泸定桥”的故事,以前我以为“飞夺”指的是战士们冒着枪林弹雨爬过悬在大渡河上的铁链,现在才明白“飞夺”指的是“一昼夜飞行军240里赶到泸定桥”。

“24小时行军240里”的奇迹是陆军史上的奇迹,也是生命和信念的奇迹。

整日坐在办公室,出门即乘车的我们,连步行2小时都难以坚持,很少有人步行24里吧,更何况是在险恶的自然环境及袭击埋伏下不停地奔跑,这真的是拿命来跑,要跑死人。

历史的真实应该比影片更加残忍和震撼,这种一往无前、奋不顾身的行动,靠的是坚韧不拔的毅力,毫不动摇的信念和大无畏的奉献精神。

还是应该多看一些主旋律电影,让安逸中我们感受被遗忘的过去,拾起弄丢的精神,洗涤我们的灵魂。

在生活和工作中,少一些抱怨和牢骚,多一些付出和奉献,珍惜现有的和平和安定,怀着感恩的心面对生活,有着一往无前的勇敢应对困难。

 5 ) 歪曲历史下三滥为何遗臭万年?

看完《勇士》有一种崩溃的感觉,我心说”这下完了!

”,这种选几段似曾相识自以为壮烈的背景音乐,再整几一些万金油的脑残套路,搞得所有红军都全程无敌开挂的雷片,八一电影制片厂已经拍上瘾了。

如果每场战役都搞出一部电影,并靠政府包场霸占住电影院,对中小学生进行歪曲历史的洗脑,除了赚得盆满跛满,后果荼毒甚广!

选择红军飞夺泸定桥的题材,死砸重金搞所谓的主旋律战争巨制,子弹、炮弹、爆破俱全外,还有当地美丽风景:蜀南竹海的大熊猫,梅硐竹石林景区的红石滩,大渡河的铁索桥和奔腾的江水,海螺沟的雪地、冰川、草地和原始森林....差得是啥?

对电影创作的良知、敬畏心、脑子!

宁海强显然没有吸取绝世雷片《百团大战》毫无章法、愣打愣冲、堆死人取胜的教训,加上靠抗日雷剧《红高粱》骗钱的编剧赵冬苓+破罐破摔的赵宁宇,《勇士》干脆拍成了脑残二傻子神剧。

别看《勇士》打得猛、节奏紧,国军研究作战地图时,还用电脑CG做出点炫技,叫中影总经理江平可以吹嘘“不逊色《拯救大兵瑞恩》《野鹅敢死队》”,但弱智与粗糙程度,却足以媲美“手撕鬼子”、“裤裆藏雷”等下三滥。

红军先遇见一只假熊猫?

当枪声响起,卖萌乖巧的熊猫被吓得一激灵;爆炸四起,熊猫也在爆炸中翻滚,跟随我军战士一样转危为安,并流露出依依不舍神情!

你被雷了吗?

雷得外焦里嫩时候,大家发现故事才刚刚开始,更雷的还在后面。

红军战士为了端掉敌方炮兵阵地,见到林妙可扮演邋遢妹子,就突然开启跑酷技能,有如猿猴一般在树上攀援腾跃,飞过岩石峭壁,有如神兵天降一般将敌军的炮兵缴械。

“人猿泰山”般红军,还能抓着树藤荡着秋千,从空中向下面的敌军扫射、扔手榴弹,开挂开到了无所不能的境界!

“果郡王”李东学扮演红四团团长更是神奇:大腿中弹腐烂,已经走不动了,收到一天跑120公里命令,立即精神抖擞,率队飞奔到泸定桥。

其中有小孩背国军炮手,还拼命喊“你要教我打炮!

”雷人台词,他累死兼雷死!

马拉松选手才跑40公里,一帮谢冰鞋匠能在荒郊野岭,顺便狂奔120公里?

撒谎不带打草稿!

国军炮手呢?

先想逃跑,然后走不动路,看到共军孩子背着他被“雷”死了。

哥们最后扛着炮来了,抱着炮当火箭筒用,炸得国军稀里哗啦!

于小伟则是子弹打不到,炸弹炸不着,拿着金属锅盆就像美国队长的盾牌一样能挡子弹,中弹掉下桥面被战友拉住、战友使劲一甩还能“飞”回桥面,他比终结者都终结者!

林妙可扮演女孩,直接给起名为“大渡河”,她听了笑嘻嘻,周围人一个劲高喊“红军万岁”的口号,你难道没看傻了吗?

傻子都知道锯断链条,两岸同时守军才能打败敌人,国军非在对岸当人肉靶子?

据说当年泸定桥的木板没有被拆掉,国军在桥头放了一把火后逃跑了,红军是走过泸定桥的,1982年邓小平在会见美国国家安全顾问布列津斯基时说:“这只是为了宣传,我们需要表现我们军队的战斗精神。

其实没有打什么仗。

”并非像语文课本和红色电影中所描述的那样爬铁链。

这种洗脑教育本来是愚弄中小学生的?

如今看来黄宏离开八一厂是正确的,只要宁海强这种“主旋律”败类导演在,只要赵冬苓、赵宁宇这种缺乏良知与常识编剧在,只要智商堪忧的政治任务去歪曲历史,再多的投资去拍所谓的“”战争巨制,都必将遗臭万年。

 6 ) 勇士——一个带有情怀电影

当看到《勇士》时,还是会被题材扫兴,毕竟中国战争片已经被某些原因“玩”坏,因此是带着一种抗拒的心里去看的,在刚开始时的确如预料的那般,在竹林里“飞行”,枪法精准,指挥官手段精明,一切都是那么完美。

但到后,某些东西开始吸引我,是一种情怀,是一种难以言表的感情。

本文就电影而言,不会去讨论关于历史与政治方面,,毕竟电影是一种艺术表现手法而不是史书,《勇士》表现的是一种精神,凝聚,团结,坚持,希望,所有的词汇凝聚在身后的小板上。

但就电影而言,本片有很大的缺陷性。

虽然强过以往的抗战神剧很多,但还是无法抹除对于红军的单方面赞颂。

在我的见解里,只有将战争的残酷表现的淋漓尽致才能表达出战争的艰苦,革命的不易,而影片对于红军战士的牺牲表现不深,甚少。

甚至没有表述牺牲人数的多少来突出战争的艰辛;电影核心不明确,就电影方面,电影核心是非常重要的,它表现电影人要表达的意图,但很遗憾,本片的核心不明确,并且情怀严重的阻挡了核心的表达,使得情怀的表达也不突出。

再说电影的效果,使用颜色较为明亮,没有严肃的感觉,不过镜头使用还可以,镜头的转换没有太大的影响本片,但也不是非常出众。

在音乐方面,声音渲染都不高,不够深入,没有为片子增加亮点。

就电影而论,这是一个勉强算是一般的电影,唯一的看点是一丝情怀,表达上算是一般,是一部可看可不看的电影。

以上是个人观点,欢迎各位提出不同的看法。

 7 ) 把英雄事迹拍得那么烂,你们也是勇士

记得小时候语文课本里就有一篇课文是关于飞夺泸定桥的,当然了,这么多年过去了,已经不记得那篇课文的内容了,这部片子去年刚出来的时候本狼就一直留意,到了现在才有下载,抱着期待,看看那段历史如何演绎吧。

还没看几分钟呢,实在看不下去了,八一制片厂真的不行了,画面画面晃镜头,台词台词讲方言,双方的作战部署都是空口白话,某处很重要,一定要拿下,一定要守住,没有形象的动画地图展示,这是整个长征路上唯一一处没有选择的路线,拿不下,红军就会全军覆没,这是整个故事整个电影需要围绕的核心,然而片子并没有能够体现出来。

总评一星0分,根本没必要弄来一头大熊猫卖萌表演吃竹子,小乞丐差点被炸死,还一副神情淡然的样子,作战会议对着沙盘指指点点就完事了,连军事地图都省了,很好很节约。

现在的影视剧,戴钢盔和戴布帽根本没有区别,子弹打中就会爆头,钢盔形同虚设,跟纸糊的似的。

 8 ) 没让人泪目的革命电影,都称不上是革命电影

要是给月份上一种颜色的话,那么十月就是红色,红色就是十月。

一部鲜明的红色电影排挡在十月,我相信是有意为之的,而且瞄准的很可能就是国庆档!

现在,这14号上的影,和那些能上国庆假期档的电影相比,我们暂且抛开电影质量不提,红色电影并没有在国庆期间上映,取而代之的都是一些纯粹商业片,只能适应市场吧,尽管多少让人唏嘘...只想吐吐槽,以上。

jaykid

 9 ) 遇到困难要像红军战士学习,坚持

不明白豆瓣评分为什么这么低,虽然有的故事情节经不起推敲,但是这在此类主题的电影中算是优秀的,至少我看哭了,比美国大片好看多了,说抗战神剧,那美国大片就不是虚假的啊。

缺乏人生理想的喷子不会懂当时人们的精神和信念。

有人质疑故事的真实性,但我觉得无论真实的历史是什么样的,用当时的历史形式和常理分析也知道,战争肯定是相当艰难的,能够成功实属不易。

习惯性的批判国产红色剧和从众的迎合非主流,这不是能耐,有自己的思考和判断之后得出客观的评价才是一个有个性和思想的人应该拥有的。

 10 ) 一个流血牺牲的故事

提前表明观点,14号首映,9.9的电影票,我觉得值,值它的票价,更值我的两个小时,至少在这部电影里我看到了牺牲。

相较于前期上档的《湄公河行动》,《勇士》给我的感觉是更为真实的,因为比起“九人和一只狗歼灭泰国三个黑帮”我觉得“大渡河的枪林弹雨”可能更为真实一些。

《勇士》是典型的史诗篇电影,它的重点在于讲述一件事情,而非具体的人。

电影看完了有名有姓有脸的加起来不到10个,余振中,田生才,王冬宇,老廖,至始至终我都不知道聂远演的那个叫什么名字。

《勇士》的宣传口号是“纪念长征八十周年”,电影的背景也是长征之前的故事,虽然主题这么老套,但是不得不说,这一次的长征故事讲的是“年轻人”。

虽然他们只有加起来不到十分钟的镜头,但是生在五月的王冬宇,耿直男孩田生才,铁腿硬汉余振中,以及马路边拾妹妹的什么大强,这鲜活的血液,头一回成为了主旋律中的绝对力量。

《勇士》的进步不仅在于服装,妆效的毁容版神还原,更在于枪林弹雨中,伟大的先辈们终于献出了自己的生命,神枪手是有,但再也不是弹无虚发,铁步衫是有,但是至少可以在四五枪之后被打死。

勇士的意义在于生命的转瞬即逝——因为背田生才最后累死在路上的王冬宇,为了救人自己最后坠入大渡河的余振中,以及刚到泸定桥就累死了的年轻战士们,在路上因为日夜兼程赶路走死了小士兵,还有即将到达对岸却因为桥断不幸掉入大河的炮灰AB。

谁能阻止的了少年武士的赴死啊,既然选择了,就算拼死也要做到,这就是坚持。

《勇士》的主题曲由少年团体TFboys演唱,凭心而论,想法是好的,符合少年力的象征,也是对爱国情怀的弘扬,但是不得不说,效果却并不那么理想,至少歌词还可以更好。

电影的配乐值得一赞,尤其最后的部分真的很有带入感。

虽然相较于《湄公河》,《勇士》更有说服力和真实感,但是电影中仍不乏理想镜头——能飞过河的子弹头,能一脚踢爆头的中国男足,等等。

历史可以艺术,但是太过于艺术的就不是历史了。

同样都是一场战争里的英雄主义,《勇敢的心》和《荷马史诗》更倾向于个人英雄色彩的渲染,扩大一个人的能力,而《勇士》就是集体英雄主义呈现,是一个叫做青年的群体,是一个叫做中国的民族,我想这也是中国梦民族梦在文化里的另一种体现。

电影看完了,看到那么低的评分不免有点心寒,忽然想起了另一个以“勇士”名命的影视作品——台湾,2009.《勇士们》,都是年轻的大国梦,强军梦,面对它们我们是否可以向哥哥告诉妹妹的那样——坚持,努力,拼搏,成长,奋斗。

《勇士》短评

不明白豆瓣评分为什么这么低,虽然有的故事情节经不起推敲,但是这在此类主题的电影中算是优秀的,至少我看哭了,比美国大片好看多了,说抗战神剧,那美国大片就不是虚假的啊。缺乏人生理想的喷子不会懂当时人们的精神和信念,我觉得无论真实的历史是什么样的,用常理分析也知道,肯定是相当艰难的。

3分钟前
  • 小金鱼Swin
  • 力荐

服化造型/一往无前/前赴后继/信念/战争史的奇迹

4分钟前
  • 小鱼影迷
  • 推荐

单位组织看的电影。槽点多到数不清……竟然还有人说好看……林子太大了……

9分钟前
  • 冂丅貓
  • 很差

为了逃跑一天行军120km这也值得骄傲??

10分钟前
  • 赵无乱
  • 很差

额。。。

13分钟前
  • 悠竹小萌
  • 很差

不要说真实故事改编的就值四星以上,挺热血的,林妙可真是太出戏了,就三星

15分钟前
  • 天天有好运
  • 还行

#补标

18分钟前
  • 瀧汌
  • 较差

还是把红军精神刻画得肤浅了点

21分钟前
  • Tina
  • 还行

外國有斯巴達300勇士抵擋波斯百萬大軍,我國也有紅軍勇士飛奪瀘定橋,不同的是这时有槍还有炮,說真的拍得不錯

23分钟前
  • gogogo2011
  • 还行

在长征题材的电影里这部拍的挺不错的,角色装扮没有行动痕迹就不容易。历史不能忘记!

26分钟前
  • 开心快乐每一天
  • 推荐

好看

28分钟前
  • 高步蟾
  • 力荐

你要教我打炮!

30分钟前
  • Underdyingsun
  • 很差

B站的长征沙盘推演抢渡大渡河和飞夺泸定桥里用的《勇士》电影镜头,配合详细作战讲解和钢铁洪流的BGM,满屏“全体起立”“向先烈致敬”的盛况,和这里一片一星评论形成可怖的对比。关于那场残酷的征程,我们的电影不是拍多了而是拍的太少。“神炮手”赵章成的故事借鉴和攻桥时4团全团司号员集结最让人崇敬和泪目。历史就是历史,不信正说明它的不可思议。实际上最让人心痛的是,真正的惨烈是电影表现的万倍,而他们当中拼了命的杀过重重封锁活下来的人,有多少最终长眠雪山和草地。

35分钟前
  • Eigagann🇨🇳
  • 推荐

你就叫大渡河吧哈哈哈哈哈 两分全给画面

39分钟前
  • peng
  • 较差

被精致的物料吸引到,片子略燃,这一点很关键. 把飞夺泸定桥拍得像商业片也算一大进步,毕竟没有人还愿意听“为了新中国冲啊”这样的口号. 与此同时实在没办法忽略槽点,比如像美队一样不死的盾牌哥,还有配乐厚颜无耻的抄袭. 总体来说,居然不错.

43分钟前
  • Space Monkey
  • 还行

这么低分?观众到底在挑剔什么?

45分钟前
  • giftmon
  • 推荐

233陪父母看的。林妙可戏份好多哦。每个人演技都好差。

49分钟前
  • 阿朽
  • 很差

可惜虚构,但是不可以篡改历史,颠倒黑白。

54分钟前
  • 夜长有时尽
  • 很差

红军当年按时到达泸定桥只需每小时5公里的速度,完全可能!240里=120公里120/24=5公里/每小时。普通人城市里每小时走五公里根本没问题。当年红军部队里的都是打剩下了精锐,就算是山路也没查特别多啊。有些人拿马拉松40km说事,这根本不相关,红军只需保证5km/h的速度就行

55分钟前
  • 叫块
  • 推荐

为以前牺牲的英烈致敬

58分钟前
  • 苏打饼干
  • 还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