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基米德大战

アルキメデスの大戦,阿基米德的战争,The Great War of Archimedes

主演:菅田将晖,馆博,滨边美波,柄本佑,小林克也,小日向文世,国村隼,桥爪功,田中泯

类型:电影地区:日本语言:日语年份:2019

《阿基米德大战》剧照

阿基米德大战 剧照 NO.1阿基米德大战 剧照 NO.2阿基米德大战 剧照 NO.3阿基米德大战 剧照 NO.4阿基米德大战 剧照 NO.5阿基米德大战 剧照 NO.6阿基米德大战 剧照 NO.13阿基米德大战 剧照 NO.14阿基米德大战 剧照 NO.15阿基米德大战 剧照 NO.16阿基米德大战 剧照 NO.17阿基米德大战 剧照 NO.18阿基米德大战 剧照 NO.19阿基米德大战 剧照 NO.20

《阿基米德大战》剧情介绍

阿基米德大战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三田纪房人气漫画将拍摄真人电影,山崎贵导演,菅田将晖主演。 故事舞台设定在二战对美开战前,为了设计大和号战舰,山本五十六找到了被称为“阿基米德再生”的天才数学家櫂直。然而,随着计划的深入,櫂直发现了军部不可告人的阴谋。 影片将于明年暑假公映,东宝2019年度大作。热播电视剧最新电影转校生:再见亲爱的以美之名宫锁连城班长大人新闺蜜时代与你在世界终结之日第三季海之梦致命钥匙第一季屠杀公园女人街,再见了更喜欢明天的你中世纪迷失:消失的女人侏罗纪崛起我本少年十五年等待候鸟特别有种:特警使命只能是你严肃的男人鬼驱人太极魂之虎落平川雪山之家千龙爪少年魔法师第一季世界末日与柴犬同行妈妈朋友的儿子9发子弹激情周六血溅裳宋慈之绝命诗案

《阿基米德大战》长篇影评

 1 ) 沉了好啊

看完有些迷茫,像是后人给这艘寄予了厚望的船的沉没编了个悲壮的理由。

就好像是“啊!

我的船沉了!

但是我造它就是为了让它沉的!

它是为了大和民族沉的!

”这种感觉。

有点战争合理化的意思,虽然男主反战。

而且我很好奇他这九年都在军队干嘛了。

感觉从头到尾櫂直都在被忽悠,说到底两边对他说的话我觉得都不能信。

两边对他说的都是很理想化的部分,然后这个数学天才也就信了。。。

就像山本这边也是想发动战争,我觉得藤冈那边也就是想把自己的船造出来。

而且这种片子根本脱不开立场,一直在说不能发动战争,这个时候明明正在和我们战争中啊!!

没在你们那片地方开战就不算战争哈?

气得注意力没办法集中,全程翻白眼。。。

一直在等着原子弹啥时候来结果没拍啊。。

然后除开一堆眼熟的老演员,还有鹤瓶桑的惊喜出演,我就觉得苏打那个写公式的长镜头好NB啊,这得背多久。

 2 ) 一则对战争反思的警世预言-----《阿基米德大战》

最近很迷苏打,就看了很多他主演的电影,今天刚刷完这部最新的《阿基米德大战》就想着写两句个人的感触。

个人认为这部电影是2019年最好的漫改电影,还是一部典型的反战电影。

影片改编自三田纪房的同名漫画,故事讲述的是上世纪三十年代,由苏打扮演的天才数学家櫂直,被山本五十六等军官征用,用以计算建造战舰的真实费用的故事。

苏打透着股孤傲数学天才的憨憨,柄本佑则是有着耿直随从的可爱。

两人作为男主和男配表演得十分到位。

片中的一众老戏骨也把日本军部高官的狡诈和阴险演绎得入木三分,可以说选角十分到位,甚至超越了漫画原作人物的神韵。

影片尽可能客观地描绘了战时日本军界内部各方势力间的权利角逐,和对战争发动的各种筹谋规划等。

也尽可能多地带入了真实的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剑走偏锋地用数学家这种局外人的身份,侧面描绘了大和号建造的来龙去脉,让人像读野史一样窥视了战争的另一面。

电影名为《阿基米德大战》顾名思义是用古希腊著名的数学家阿基米德,来比喻櫂直惊人的数学才华。

但普通人再有才华,再怎么为国家着想,也避免不了被权谋者所利用和玩弄。

櫂直因对日美两国间国力的巨大差距有着清醒的认识,他深知一旦开战日本必败。

为了阻止战争的爆发,櫂直从一开始的反对建造战舰,到最后变成了不得不妥协帮助建造战舰,而这艘最后被建造出来的战舰就是历史上著名的“大和号战舰”。

而影片最大的反转就是建造大臣平山告诉櫂直,因为日本人不懂得认输,很可能战到只剩一兵一卒,而亡国灭种。

为了悬崖勒马,才要建造一艘象征着日本的战舰,一艘豪华精美的巨无霸战舰。

这艘战舰一旦被击沉,所产生的巨大幻灭和绝望,可能会让对战争狂热的日本国民清醒过来,从而恢复理智。

他说要让日本人对这艘战舰赋予全部的希望,要让所有人都相信这艘战舰永不沉没,让他们期望,再让他们绝望,这就是它的使命。

印象最深的是电影结尾处,櫂直望着天边璀璨的朝阳,嘴角带着一丝凄凉的笑,眼睁睁地看着大和号缓缓驶入远方,泪水滑下眼眶。

他知道战争的最终结果必然是战败,也知道一切都是日本自己咎由自取。

一个国家的兴亡他早已知晓,惟愿自己的所做能够警醒世人而不至于让国家就此覆灭。

所以影片在开头处就给出了这艘大和号战舰悲剧命运的结局,在电影结尾处才点明了建造大和号的深远用意,电影的首尾相应,并在影片的最后达到了高潮,烘托出了一种绝望而悲壮的美感。

个人认为这部电影深刻地体现了日本本民族的性格特征。

众所周知,日本人崇拜菊与刀,崇尚一言不和就切腹的武士道精神,甚至可以说,热爱发动战争这一举动本身就很好地体现了大和民族最深处的性格内核。

也就是说日本人特别不怕死,即使要死,也要像樱花飘落一样绚烂美丽。

即使要以卵击石也要试一试,明知道会失败也妄想着胜利。

与其认输,不如自我毁灭,确实是像死不认输的日本人所能干出来的事。

但战争就是战争,再怎么被美化,都掩饰不了其残酷的本质。

因为战争的齿轮一旦开启,就无法避免地会成为碾压血肉的机器。

电影着重刻画了日军与美军作战的血腥场面,由于日美两国实力悬殊,日军伤亡惨重,最后“大和号”被击沉后冒出了滚滚黑烟,既象征了日本帝国主义的湮灭,也侧面体现了战争的残酷。

然而正如平山所言,日本人确实是死都不肯认输。

大和号被击沉后,日本并没有接受教训,而是直到美国在广岛和长崎投下了原子弹,才算彻底投了降。

有人说这部电影是日本人自己强行为战败辩解,但抛开民族仇恨而论,我却觉得能够理解作者的讽刺意味,因为比起死不认输,日本人更有名的就是死不认错,虽然电影的故事情节纯属杜撰,并且在一定程度上回避了被对被侵略国家人民所造成的伤害。

但比起日本教科书上的恶意篡改历史来讲,这部电影真是强了不止一星半点了。

这部影片还有一个非常值得肯定的优点就是,它直面了战时日本军阀的残暴野心,没有洗白发动太平洋战争的山本五十六等一众战犯。

而是以一种平和而冷静的视角在描述后世日本人对二战战败的反思,甚至是弥漫了一种浓浓的反战意味,可以说整部电影的精神主旨都是在毫不留情地讽刺“ 好战而至死不屈 ”的日本军国主义精神。

尤其是影片中那个设想偷袭珍珠港而兴奋到让人不寒而栗的山本五十六,其野心昭然若揭,一下子就把日本军阀骨子里对战争的狂热,和对胜利的异想天开描绘的淋漓尽致,在讽刺的同时也让人感慨日本军国主义的暴虐与疯狂。

所以本片绝不能以洗白军国主义或是支持和平来划分,它只是反映了后世的日本人对战争的反思而已。

但谁能想到这样一部敢于直面本国战争失败的电影居然是一部漫改电影。

反观国内电视上的一众雷人的手撕鬼子剧,显然更像是供现代国人意淫的垃圾产物,让人感到莫名地悲哀,我觉得我国也应该直面真实的历史,并且牢记历史带给我们的教训。

居安而思危,为国民的发展与教育做更加长远的打算,而不是让后辈们在嬉笑怒骂之间,忘却了真正的历史。

 3 ) 反战派为何建造大和号?

1941年10月20日,大和号战列舰海试:

作为史上最大的战列舰,大和号长263米、宽38.9米,满载排水量72810吨,配备9门460毫米主炮,一发炮弹1.5吨,成为军国日本的精神图腾:埃及有金字塔,中国有长城,日本有大和号。

然而,这个号称无敌战舰的钢铁巨兽,在太平洋战争中几乎没发生什么作用就被美军击沉:

大和号爆炸沉没产生的巨大烟云,200公里之外都能看到,似在宣告军国主义的覆灭:

这一切是怎么发生的,为什么会发生?

从《战舰大和》(1953)到《男人们的大和》(2005),日本描述大和号的影片数不胜数,根据三田纪房同名漫画改编的战争大片《阿基米德大战》脑洞大开,从全新的角度演绎大和号的前世今生。

片头再现1945年4月7日大和号的死亡之旅:坊之岬海战。

美军战斗机、轰炸机、鱼雷攻击机蜂拥而至,冒着铺天炮火拼命攻击。

剧组显然考证过战斗细节:美军汲取了击沉武藏号耗时太长的教训,先消灭大和号左舷的防空火力,再用鱼雷攻击左舷,使其横倾——影片忠实地还原了这一细节:

制作精良,连水线以下附着在舰体上的贝类、海藻、浮游生物都没放过,真的很可以:

一名美军飞行员跳伞落海,马上被卡特琳水上飞机救走,日军看得目瞪口呆:

这个镜头非常形象地说明了日美综合国力和战争理念上的巨大差距。

时间回到1933年,日本陆海军争风吃醋由来已久,海军内部的航母派与舰队派就海军未来的战略和造舰计划,也存在激烈的争论。

曾在美国留学的山本五十六,深知海战的未来是航母时代,对巨舰大炮主义嗤之以鼻。

舰队派岛田繁太郎认为:“从空中攻击是小人行为,不是我们高贵的帝国海军的做法,舰队决战才是海军的本职!

数学天才棹直非常厌恶不顾民生、穷兵黩武的日本军阀,山本五十六请他出任审计,找出舰队派造舰预算的漏洞,以便将有限的资金用来建造航母。

最终决定会议,棹直拿出独创的一套公式,根据吨位就能推算出军舰造价。

世界上哪有这样的公式,忽悠,您接着忽悠——舰队派:妙高号巡洋舰9700吨。

棹直很快算了出来:2816万元。

根据棹直的计算,舰队派造舰预算8900万的数据有误,实际上高达1.7564亿日元。

航母派要求舰队派解释为何要谎报军舰造价,后者索性承认预算造假:为了保卫日本,钱算什么?

虚报预算是为了麻痹敌人。

片尾再次出现超级大逆转,反战派棹直居然被说服,帮助建造大和号!

谁也不傻,舰队派中坚平山(平贺让)中将,对日美国力的巨大差距有着清醒的认识:日美开战,日本必败!

日本人死不认输,怎样才能让他们悬崖勒马?

平山认为,建造一艘代表日本灵魂的巨无霸,一旦被美军击沉,巨大的幻灭、绝望,很可能会让狂热的日本民众恢复理智。

要让所有人都相信这艘美丽的巨舰永不沉没,令人们期待,令人们狂热,最后被击沉,这就是它的使命。

这艘战舰将作为日本的象征,代替日本去死,因此,命名为:大和。

1942年,棹直望着大和号流下了热泪。

你怎么哭了?

在我眼中,这艘战舰就好像是日本。

日本海军不乏山本五十六、山口多闻这样优秀的反对侵华战争的战略、战术大师,但日本国民日穿钢板外加天花板的民族主义、爱国激情驱使陆军暴走,海军精英再多也只是增添精致的炮灰。

山本五十六曾经在一封信里写道:试图挽救海军的努力是徒劳的,或许唯一的办法就是自暴自弃,再重新开始。

《山本五十六》(1968)三船敏郎对山本坠机前精神状态的演绎动人心魄:

战后日本海军不服气,复盘太平洋战争,结果是就算中途岛日军大获全胜,也只能推迟投降,战败无可避免。

二战美国一共造了各式航母155艘,支撑这种巨大的军工生产能力的文化、教育、科研等综合国力,日本望尘莫及。

日本黄金一代之后,左翼电影青黄不接,《阿基米德大战》算是近年来日本最优秀的战争片:脑洞清奇,回味无穷:大和号的出生,就是为了以死亡警醒国民。

 4 ) 充斥了日本式的意淫

《阿基米德大战》,原本是以为是历史剧的演绎,或者至少是对战争的反思,但其实还是简单地将复杂的二战日本海军简化为战列舰派和航母派。

山本五十六当然是正面形象,但是居然会相信一个偶然情况下在风月场所认识的一位所谓数学天才。

而这位数学天才,也非常中二的表示可以在短短两星期内算出大和号的实际预算。

这位天才当然是虚构的,但是所谓的决定造航母还是造战列舰的讨论也显得过于小儿科。

而结尾造出大和号是为了看着它覆灭的中二设定也只有日本人才能想出来。

这已经不是简单戏说,简直有些胡说了。

原本是3星最多了,但是半星送给开场华丽的大和吃炸弹覆灭的场景,以及片中附送长门号全景的画面,其他的情节和场面,就不值一提了,充满了日式中二的桥段。

 5 ) 阿基米德,你到底还要被人骗多少次?

一个国家需要天才,但是,天才并不能挽救一个国家。

根据三田纪房同名漫画改编成《阿基米德大战》的电影,其中人物的塑造。

从人设、对白、细节、情节的处理还保留了二次元色彩,电影描述的是日本在1933年,日本海军内部到底是造舰还是造航母争论不休。

一位叫棹直的数学天才,是财阀家的家教,因数学好被送到大学深造成,又因为与财阀女儿来往而被勒令退学。

失意在酒馆,被山本五十六相中并任命为审计,在海军内部决定会议前期,致力要揭露以平和中将为首的“大和舰”低报预算、勾结财阀暗中腐败交易的行动。

棹直以为凭一已之力挽救国家的命运,避免战争爆发,哪料后来事情的发展出乎他的意料……棹直只是一位没有毕业的数学系天才。

因为财阀讨厌他跟自己的女儿来往,才迫使他退学。

在与艺妓狂欢的小店中与山本五十偶遇,经过调查后山本觉得他是个人才,可以为他所用。

遂说服棹直为他工作,山本坦诚直言,战争即将爆发,建造一艘中看不中用的战舰,将来必是一败涂地。

棹直开始进行他的测量计算工作。

谁知,山本请他来计算的原因,只不过是想弹劾掉以平和为首的战舰派而拿到预算,用于建造自己认可的航母,以便构建自己的航母战斗群,在以后的太平洋战争上,抢到亚洲的霸权,拿到谈判的砝码,抗衡生产力大于日本50倍的美国。

结果也如他所愿,在第2次谈判中,棹直及时用自己独门公式准确计算出大和舰的建造预算,揭露了平和将军的预算比实际少了一倍,平和将军却一口道出了自己虚报预算的原因,是为了迷惑美国情报部门,保护日本,防备美国为了战胜大和战舰,而选择建造更大的战舰以及超级武器来对付日本,打的是情报牌!

这一下,与会人员都傻眼了,会议决定使用平和的战舰计划。

然而很快,棹直又发现了漏洞,平和设计的战舰,出现了明显的设计缺陷,棹直再一次推翻了平和将军的的狡辩。

时间推到了一个月之后,平和将军将棹直请到府中。

棹直进屋后立时惊呆了!

平和将军已经将大和战舰,做出了一个1:20的超大模型,这个美丽的巨无霸,象征着日本精神和武士精神,平和将军还说,给这个舰起了一个完全符合日本灵魂的名字就是“大和”。

他说你作为一个设计师,这个战舰已经在你手里活过一次了,如今我想请你说出万能计算公式,使大和战舰再一次活过来吧,我知道,日本战败是必然的,但是建造一艘代表日本灵魂的战舰,一旦日本民众看到被美军击沉,巨大的幻灭和绝望就会击碎人心,让狂热的好战份子冷静下来,悬崖勒马,是不是就不会导致日本的毁灭呢?

这就是这艘巨大美丽战舰的最终使命,你的能力没准儿能挽救这个国家,国家与民族大义的棒子再一次被高高举起,大和第二次被意淫。

棹直被感动了,深深地为大和的名字、眼前美丽模型、以及民族大义震憾。

珍珠港两个月之后,大河战舰投入了战场正式服役。

山本五十六,坦然接管了大河战舰,这时他已是日本太平洋战争的最高指挥官。

望着美丽的大和战舰渐渐远去,棹直流下热泪,他是为这艘战舰最终的命运留下了热泪吗?

其实,日本是不愿意也不可能承认自己失败的,他们会战斗到一兵一卒,最后一支枪一发子弹。

所以,不管大和战舰是否入列日本太平洋舰队,当时的民族性、侵略性是不会改变的,平和将军让战舰代替日本去死的说辞也是自欺欺人的。

只要侵略战争还在继续,与美国的太平洋霸权争夺还要继续,日本必将走向失败,这是他们的命运。

一个小人物,即使如天才棹直,在国家机器面前、在军阀统治的昭和时代,武力象征着一切,海洋岛国向外扩张,是他们多年的夙愿;地处小岛,渴望大陆、渴望对一望无际的海洋都归他们所有。

因为他们看见了,通过侵略会得到最高的利益,美国的土地与财富是抢来的,英国的土地跟财富也是抢来的,荷兰、葡萄牙都是因为海洋霸权取得了大量的财富,所以有这么多靠战争起家致富的楷模,日本能不效仿学习吗?

本片的一开头就是1945年坊之甲海战中,经过美国战机、轰炸机、攻击机、鱼雷等多次蜂群进攻,大和战舰被击沉的精彩画面,大和被击沉的后黑色的浓烟200公里之外都能看见。

战舰沉没,也带走了3000日本人的生命,不可谓不悲壮。

虽然本片中有很多逻辑不严谨、自话自说自话的地方,但是,总体来讲这部片子还是近几年来,日本片里头比较积极的一种拍摄手法了,摆脱了一贯的小清新路线。

与棹直搭档的本份木讷少尉是绝配,一个聪明,一个耿直,一个义无反顾,一个刻板守礼,相互映衬地很妙,而山本五十六的凶狠老辣,也可窥见一二,他心中的那盘棋是硕大的,而且目及多年之后的战场形势。

平和将军则要逊色很多,他只看到了军舰的命运,却没有从根本上,对自己的民族有清醒的认识,反而是纵容了大和的生建造,耗损民脂国力,说到底也为了满足了自己的一点私欲,满足了一个设计师希望自己设计的模型被生产出来的强烈渴望。

棹直开始先被山本骗来计算大和预算,去用来弹劾平和将军,后又被平和说动交出公式,生产出大和,一再天真上当。

试想一个刚出头的20多岁的风华正茂的少年,胸中笔墨万点,但是,他的人生阅历与抱负都是肤浅的,一个小孩子怎么敢参与到成人的战争游戏中来呢,大人们不骗你,骗谁呢?

 6 ) 是【编舟记】与【起风了】的完美组合

“看到美的东西就会想测量下 这是生而为人的本能。

”【阿基米德大战】是【编舟记】与【起风了】的古怪又完美的组合。

一个百年一遇的数学天才被山本五十六破格利用来揭穿对立方“大和号”战舰的预算“骗局”。

有着日本电影难得一见的精致特效 以及不输于一般剧集的对抗与反转情节。

数字难以抵抗战争 更难以抑制那无视与米国之间的巨大差距下的冒险与狂热冲动。

 7 ) 荡气回肠的日本战争片

阿基米德大战,尽可能直面客观地描绘了上世纪三十年代日本军界内部正在筹谋战争的各方势力间的折冲及其深层考虑。

战争的车轮一旦启动,就无法刹车吗?

至少很困难。

片中翻转很多,苏打作为男主自然将演技发挥得淋漓尽致,但设定毕竟是孤傲的天才,旁边有个非常耿直可爱的柄本佑当随从,都有点超出现实。

所以前半段山本五十六的扮演者十分亮眼,平山少将则后发制人,最后二十分钟从刁钻的角度把事情说圆了!

日本海上自卫队也赞助了本片。

因此本片绝不能以好战或支持和平来划分,只是反映了日本人的思维方式。

同时,并不回避二战的最终结果可以说是咎由自取。

无论投降是因为片中的理由,还是原子弹,这段历史真能成为未来的镜子吗?

当今正逢百年未遇之大变局,多少人又想搞事呢?

不仅要警惕,更要放眼长远,早作图谋。

 8 ) 演绎历史为的是什么?

《阿基米德大战》使用了虚构的人物櫂直少佐 ,演绎了大和号建造的过程。

原来建造大和号的真正目的,是为了在战场上被击沉,给日本以惊醒。

我读过一些太平洋战争的历史,这种演绎确实有点荒诞。

一个舰队是多舰种联合作战,并非只有大和号一个王炸,二战最大规模的海战是航母对决,战列舰(尤其是大和号)没派上太大用处。

而且,大和号被击沉是有一系列原因的。

日本的航空兵经历中途岛、珊瑚岛、莱特湾、马里亚纳一系列战役消耗殆尽,无力补充,所以没有能力再为战舰护航。

为了解冲绳岛之围,联合舰队让大和号做主力去参加特战,想让它在冲绳岛搁浅成为永久炮台。

没有飞机护航,再大的战舰在战机的围攻下也只有死路一条。

这就是电影开头5分钟还原的历史。

从后世角度来看,电影中的很多台词都是经过岁月洗礼、被提炼出来、甚至从其他地方移花接木,安插到剧中人物上面。

比如櫂直少佐说起美国和日本的工业能力对比,这个数据当时就有(在《日本帝国衰亡史》里有记载),但不是他这个身份的人能够掌握到的。

包括山本五十六说未来海战是航母的天下,和美国开战先打夏威夷等等,当事人在那个年代,在他们自己的角色上,不会有如此超前的判断力,能够预知结果。

所以电影是借着历史的壳说着现代人的话。

这就是一种演绎历史的方式,大家看着开心就好。

其实,咱中国人也有类似的作品,比如电视剧《雪豹》(原著是小说《特战先驱》),讲的是江南大学的学生周文投笔从戎,没想到他是一位军事奇才,接受了德国的特战训练,成为国军的将领(原著写的是接受德国坦克先驱的指导,成了国军装甲部队将领)。

国军在淞沪抗战、南京保卫战战败,他侥幸捡了一条命,加入了八路军,组建了八路军的特战部队,与日本特战部队硬钢。

历史上的国军和八路军都没有特战部队,而且整个抗战过程中国军队损失惨重,即使在战争后期拥有巨大的人数和装备优势(比如松山战役),打赢一场仗也要付出6-8倍的伤亡比,不可能有特战部队能够把同样规模的日本军队打得抱头鼠窜。

但是,这并不妨碍我们欣赏《雪豹》,好像这就是在看《三国演义》,导演把我们带入那个有一些久远的年代,去重温那个年代的氛围。

但是我们也无需过于计较剧情的真实性,因为历史太过残酷,我们只能选取其中一段、或者演绎其中一段,塑造一些英雄形象,展示他们的战斗精神,以宽慰当下的观众。

最后说一句,《阿基米德大战》的特效相当不错,开场5分钟的战争场面是我最欣赏的,视觉效果的提升也是人类想一遍又一遍重演历史的原因吧。

 9 ) 原来日本大和战舰是这么诞生的,哈哈

2019日本战争片《阿基米德大战》,根据同名动漫改编,豆瓣评分7.4。

一部很新奇、很离奇、很新颖的伪历史剧情片,以二战前夕的日本为大背景,引入了山本五十六等历史人物,片中的各色战舰均以真名出现,将日本偷袭珍珠港与造船阴谋联系在了一起。

影片的故事、剧情的发展,有浓浓的日漫味道,男主在没有核心机密资料的前提下精准算出战舰造价,这是完全戏剧化的故事,可以说没有任何可信度。

如果本片不是同名动漫的真人版,这狗血的剧情肯定会被喷惨,但以动漫的视角来看待的话,就可以接受了,因为日漫的构思是非常天马行空的。

以我个人的观感,本片最为精彩的倒还不是跌宕起伏的核算造船预算剧情,而是揭示造船真相后的多次精彩反转,结局构思不落俗套,令人赞叹。

如果没有精彩的反转结局,本片的豆瓣评分不至于7.4这么高。

反转结局可谓画龙点睛。

本片的归类虽是战争片,其实只有开头一段空海大战的战争戏,影片的主体是围绕着男主如何运用数学天赋来参与海军造船计划的剧情片。

开篇的空海大战非常精彩,颇有好莱坞大片的阵势,特效逼真,场面宏大,紧张激烈,波澜壮阔,让我想到了好莱坞的《决战中途岛》《珍珠港》。

以时间线来说,本片是倒叙,先是大和战舰被击沉,然后讲述大和战舰的诞生过程,结尾时大和战舰出海,和片头大和战舰被击沉遥相呼应。

 10 ) 向死而生无可避免——《阿基米德大战》

向死而生无可避免——《阿基米德大战》

今天聊聊电影《阿基米德大战》。

片名アルキメデスの大戦 / The Great War of Archimedes (2019),别名阿基米德的战争。

本片根据三田纪房的人气漫画《阿基米德大战》改编而来,由山崎贵导演,菅田将晖主演。

影片从另一个角度讲述大和号战列舰设计建造之初的故事。

二战时日本海军建造了大和级战列舰,计划建造四艘,最终建成了两艘。

一号舰就是大和号(Yamato)战列舰,二号舰叫做武藏号(Musashi)战列舰。

大和号战列舰一直是军迷们津津乐道的话题。

这艘庞然大物是人类历史上最大的战列舰,长263米、宽38.9米,满载排水量72810吨,配备9门460毫米主炮,一发炮弹1.5吨,以国号命名,成为了日本军国主义的精神图腾。

“大和”名号分量颇重,在《星际争霸》中,人族的终极武器同样也是庞然大物“大和巨舰”,可以做到真正的一发入魂。

大和号战列舰号称“世界第一战列舰”“日本救星”,于1937年11月4日动工建造,1940年8月8日下水,1941年12月16日服役,1945年4月7日在冲绳岛战役中被美军飞机击沉于日本九州西南50海里处。

第二艘大和级战列舰武藏号1938年3月29日开工,1941年12月16日入列,1942年2月接替长门号战列舰作为日本联合舰队的旗舰,1942年6月参加中途岛海战。

武藏号比大和号更加短命,1944年10月24日,被美军飞机击沉于菲律宾锡布延海。

作为曾经的精神支柱,大和号战列舰有很多相关影片,本片另辟蹊径,从审计人员的角度,审视建造这样一艘巨舰的代价,反思飞蛾扑火般的军国主义。

“勇者义彦”菅田将晖饰演男主角櫂直。

櫂直是一位数学天才,对数字极为敏感,醉心于数字之美。

同时櫂直对日本狂热的军国主义极为抵触,认为穷兵黩武并不能带领国家走向富强,与其把钱浪费在建造各种军械上,不如把钱用于国计民生,提升老百姓的生活。

櫂直对这个国家失望透顶,申请了美国大学准备潜心研究数学,此时他接到了来自日本海军将军山本五十六的邀请。

山本五十六邀请他帮忙核算大和战列舰的制造成本,试图揭开大和战列舰预估成本造假,从而阻止项目立项。

这个工作邀请和櫂直的理念很接近,一番纠结后,櫂直决定加入日本海军,开始成本审计。

众所周知,日本陆军海军积怨已久,而在日本海军内部,也是派别林立。

在美国读过书的山本五十六亲眼见过日本与美国的国力差距,日本各方面全面落后与美国,贸然进攻反而会引火烧身。

后来资源日益枯竭,日本为了获取石油资源,山本五十六策划发动偷袭珍珠岛那是后话。

正是看到了日本与美国的差距,山本五十六选择用类似闪电战的方法攻击美国,迫使美国服软。

日本海军内部分为战列舰派和航母派。

战列舰派主张建造越大越好的战列舰,用传统对轰的海战战胜敌人。

山本五十六主张建造航母,通过战机夺取胜利。

大和战列舰设计图一出,引得海军司机啧啧称奇,眼见着战列舰就要成功立项,山本五十六想着通过数字来找出对手漏洞,这样可以把钱转到航母项目上。

小伙伴们参加过奥数的话都会知道,做数学题的时候最最关键最最重要的就是建模。

建模、建模、建模,只要模型建立对了,后面的事情就水到渠成了。

模型是基础、模型是地基,好的模型是成功的一半,可以事半功倍。

而櫂直在片中的主要工作就是建模,通过查阅资料、走访供应商,用大量数据测算,最终成功建立了一个数学模型,只需要用一个公式就可以计算出成本。

这个公式颇为有趣,只一个未知数,那就是用钢量,只需要将各类军舰用钢量带入公式,就能计算出制造成本。

当这个公示出现时,影片蒙上一层玄学色彩。

好在影片重点不是数学,而是数学背后的事情。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看过一个关于数学家的笑话。

物理学家和工程师乘着热气球,在大峡谷中迷失了方向。

他们高声呼救:"喂——!

我们在哪儿?

"过了大约15分钟,他们听到回应在山谷中回荡:"喂——!

你们在热气球里!

”物理学家说:"那家伙一定是个数学家。

"工程师不解道:"为什么?

"物理学家道:"因为他用了很长的时间,给出一个完全正确的答案,但答案一点用也没有。

"

櫂直在片中的作用和这个笑话差不多。

转转兜兜一大圈之后,櫂直的工作又回到原点。

櫂直自愿加入海军做成本审计的初衷是阻止战争,而设计建造大和战列舰的也是同样的目的。

双方经过一番推心置腹的坦诚交流后才发现,原来是友军。

大和战列舰的出生就是为了死亡。

在疯狂前进的军国主义战车面前,个人力量都太过于渺小。

不论是百年难得一见的数学天才,还是海军高级将领,都无法与之抗衡。

这个国家已经被好战分子绑架。

能够让这辆陷入疯狂的战车停下来只有一个方法,就是采用休克疗法,让他车毁人亡。

建造一艘人类有史以来最大的战列舰,并且以大和命名,目的就是让他成为这个疯狂国家的精神支柱。

当疯狂的好战分子看到庞然大物被盟军打得毫无还手之力时,或许这些疯子能够重新变得清醒。

数学天才审视国运,向死而生无可避免。

这里是硬核影迷集散地,欢迎关注公众号:妙看影视

《阿基米德大战》短评

最终审查会议一直到结尾的几轮反转还是挺精彩的,一帮老戏骨看着也舒服。别说我还是挺吃最终BOSS结果是最理解主人公的人这种套路的。

9分钟前
  • 始于足下王铁头
  • 推荐

奥本海默计算原子弹距离地面几米爆炸对人体的杀伤力可以达到最大,日本空军需要更轻更快的战斗机才会帮堀越二郎完成他的梦想,桌直和平山做大和舰,是为了唤醒日本不要走向沉没的深渊?这种类型电影的最终命题是反思天才对科学作出卓越贡献的同时,也会给人类打开潘多拉魔盒。把反战主题强行绑在战争机器之上,要全国人民节衣缩食凑两亿日元,要三千水兵陪葬,要无辜平民百姓陪葬,来代替日本去死,桌直和平山,你们怎么不第一个去死?劳民伤财制作军国主义的意象,又借敌人之手摧毁之,以唤醒被军国主义迷惑的人们,山崎贵,你要不要看看自己在拍什么?

11分钟前
  • 莫听穿林打叶声
  • 很差

难说没有夸张的成分,不过多少还算是精彩。尾崎镜子这种纯真可爱的邻家大小姐形象还真是虚幻啊。Y

15分钟前
  • 彻夜疯歌
  • 推荐

非常拐彎抹角的反戰,天才的個人在國家意志面前也只能這麽拐彎抹角吧。

16分钟前
  • 横丫肠
  • 还行

馆叔叔太赞了!

20分钟前
  • arne
  • 还行

有些台词真的有意思,“军队干的事一点都不美”,“巨大而美丽的军舰对国家来说就是诅咒”,“日本人是一个不懂得如何去输的民族,所以到死为止都只会一股脑地战斗”,“大和号就是日本的缩影”……山本五十六兴致勃勃地在那边策划偷袭夏威夷,而平山忠道认为日本必败的原因是“和美国国力悬殊”。所以,如果国力相当他们是不是就觉得可以打别人了?我真好奇当年大和号沉没时日本人在想什么,是觉得强国之梦幻灭了吗?部分日本人要到什么时候才能明白,反思二战反思的不是“为什么要打输”而应该是“为什么要干伤天害理的事”“为什么要侵略别人”?

25分钟前
  • Boléro
  • 推荐

导演塑造数学天才人设形象用的是让演员拿着把卷尺到处测量......

26分钟前
  • 豆友157183433
  • 很差

看完了《决战中途岛》正好接这一部,开场的战沉桥段,相比要更残酷更血腥,让人想起了《泰坦尼克号》的沉船桥段。国村隼从隔壁片场的坑日名将南云忠一华丽转身南进斗士永野修身;滨边美波打酱油颜助攻。作者把战争之罪放到财阀、军头乃至民粹身上,间接地给天皇洗白,但整体而言这是一部不错的反思战争的佳片。“大和号”在剧中的设定,一则是日本帝国荣光的象征,一则是使大和民族涅槃的灵药,以最壮烈的覆灭来唤醒日本上下恢复理智。--为了被毁灭而生的“大和号”。结尾部分反转之后再反转,有点意思的漫改作品。

27分钟前
  • 夏季的天空
  • 推荐

近两年难得的“战争狂想曲”:数学天才对着航行在茫茫海面的战争机器流下绝望的眼泪。同时也让我看清楚了日本人对战争反思的思维方式:其实更多的是在乎自己命运多舛而不是对他人的伤害,耻感文化本质上还是利己而非利他。而对于中国人来说,这部片的确也验证了“日本人的确只能通过被打,知道了痛后才能安分守己”的道理。

30分钟前
  • 元気
  • 推荐

7 +。剧本的底非常好。可以说是一部真正意义上的反战片。当两个写在历史课本上的名字出现的时候,真实史实结合情节转折,达成了极强的剧作张力。同时这种与当时日本国民性结合的逆向抉择将依托在真实历史上的悲壮性倍加。在还不错的传统类型剧作驱动之后,历史残酷凶险的爪牙撕破表面的类型伪装将动力延续翻转至升华。

32分钟前
  • Black sheep;
  • 还行

兒戲一般

33分钟前
  • 切爾諾貝利情人
  • 较差

拍这类电影时,如果不事先给中日战争和太平洋战争正确定性为日本发起的侵略战争,那么怎么刻画都是歪曲历史的无耻行为。“不这样那样的话就要发生战争了”,说什么蠢话呢侵华战争不是早就发生了吗?何况战争不是自己发生的,从来都是被人为发起的。东宝真的是不要脸的无耻公司。给这种电影好评的中国人已经不是爱不爱国的问题了,而是缺乏最起码的历史常识。

37分钟前
  • 沈念
  • 很差

2019.09.05アポロシネマ天王寺靠数学救国是不可能的,角度特别,从侧面反映出战争的残酷无情和劳民伤财。

38分钟前
  • 雪小P
  • 推荐

统计规律,数学建模,应用推算:一波三折,针锋相对的背后,是一致的诉求;大国冲突,个体命运,终汇聚成了历史洪流;穷兵而黩武,武盛而战争,大势所趋,宿命而亡……非常好的战备片,最后恢宏的交响乐映证了那个辉煌的时代!

41分钟前
  • 大罗
  • 力荐

鬼子用数学,证明造航母好还是战列舰好

45分钟前
  • 六楼
  • 较差

后半段一系列大小反转真的神了。本来还觉得苏打演的跟3a有点像,但是眼神痛苦挣扎地看着战舰模型,还有在船上敬礼那段,最后看着大和远去那段,稳。畸形的战争观。

50分钟前
  • Sylvia
  • 推荐

根据真实的改编,不知道哪里真实,我是不相信他能画出来。不过,最关键的是对于战争的理解,这块内容有意思。

52分钟前
  • 稻草人
  • 还行

为菅田将晖牺牲的两个小时。2019了你怎么还接这种神经质又歇斯底里的角色,有点新意啊喂。

53分钟前
  • 段文文文
  • 较差

嗯……我觉得这部片子的立意很有意思………既然不能阻止,至少也希望能警戒自己的国家,然而却还是用原子弹的悲剧才停止了战争……ps:这部片子让我联系到前一段时间刚放的那部太平洋战争……有些演员都一样呢

58分钟前
  • 风舞狂澜
  • 推荐

张智霖用两个小时解了一道小学应用题。

1小时前
  • 村村上树
  • 较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