里程碑
Meel Patthar,मील पत्थर,Milestone
导演:伊凡·埃尔
主演:苏文德·维奇,Pavitra Mattoo,Lakshvir Saran,Mohinder Gujral
类型:电影地区:印度语言:印地语,旁遮普语年份:2020
简介:经验丰富的卡车司机加利布即将到达50万公里的行驶里程,这也是他所在公司的最高纪录,然而就在这个当下,他的背部突然感到一阵剧烈疼痛。加利布于是决定回家,并在家门口发现了一封信。他去了自己所在的村庄,为已故妻子的家人向他提出的赔偿索求进行辩护。村委会最后做出了一个不利于加利的裁决,给了他 30天的时间来决定一个合理的..详细 >
始终认为相比“悲悯”,“乐观”才是新现实主义最宝贵的品质,这一点上导演一直做得不错。不过相比前作,电影的语法形式已经变得有些混乱了。
让我想起中国底层长途货运司机的坎坷艰辛。24thSiff
打工人真是哪里都不容易
一部極其真實的電影,所有的人都非常貼近現實。一個社會底層普通卡車司機的人生故事,整個劇集陰暗、壓抑,但就是普通大眾人生的底色。非常棒的電影,如同紀錄片一般。
有几处相当动人,“廉价的酒太臭了”。
印度提前取款还要付高额违约金 还是社会主义好 片子的沉闷与压抑其实与讲的故事挺符合的 在资本之下 人已经异化到不足以称之为人 婚姻 亲情 友情 在工作面前什么都不是 愿共产主义早日实现
非常棒,叙事虽然缓慢细碎,但后劲十足
#PYIFF 4TH 卧虎单元# 关注个体的现实主义作品,很有立意的好剧本但还是缺少张力和讨论深度,手持长镜头拍摄手法,更适合边缘个体的故事,昏昏暗暗。还要二刷
#PYIFF4th#5.5结尾挺好,重重问题的头疼,把情绪全积攒到了那里,好在气收住了,那场大雨把我们都浇醒了,你还得一个人在车上忍受腰疼,没人关心你的里程碑,你还得自己守着孤独和无奈。和古忆屋一样是社会问题,这种平淡冗长的讲法也可以非常有力量。台词太考究太哲学,不像是这种底层人物嘴里该蹦出来的。
#PYIFF立意还是蛮深刻 表现上音乐加的有些少 感觉更像是环境音和人物对白堆砌的情景剧
平淡地叙述,情感却很真挚,但故事倒是没太多印象深刻的见解与新意,结尾不错。
现实主义,纪实风格。
他可以是怀疑妻子不忠,和妻子冷战将她逼向绝路的丈夫。也可是破了纪录获得里程碑,却腰肌劳损的卡车司机。一个丧妻的卡车司机,他的家就是在路上。他可以不要钱,只是需要这份工作,这种生活。他不会酒气冲天去和老板动手不留后路。却发现资本之下自己并无路可走,只有异常疼痛的后背,提醒他的生活。
架空的现实主义创作,被抹去生存价值的卡车司机,最糟糕的一类地域视点,面貌的缺失和苦难的消弥,孤立无援的单薄创作和肯·洛奇没有可比性,作为武器,它的矛头指向还不够尖锐,因此与上层对峙的虚伪遮掩呈现注定了人物弧光侧证的无效,观众对角色不会再有兴趣探索。那些在注视和言语中仅存的诗意才真正拯救了抗争的直觉本能,当真实的灵魂始终没有被唤醒,即便是一场灵幻的大雨也无法拖曳着意识迈入虚空,即便是一次道德的审判也无法带领心房走进忏悔,我们看到的冷峻也止步于虚幻,所以任何基于现实的寓示解构都是毫无意义的。虽与滨口同样在文本的浅层表面进行着「驾驶我的车」的主体映射,可这里妻子的亡者身份却可以作为典型反面来警醒,完全没有在尊重任何神秘,只是在消耗电影作为体验媒介仅存的生命。为了实现理想却丧失了幻想的可能,值得吗?
睡过去了
一个老好人的黯淡生活,资本家和劳动者无法调和的阶级矛盾。老一代人无法言说的生活与精神重担,终有一天也会转移到新一代人身上…
2021.06.16#SIFF2021#底层小人物的生活不易,但可能是因为下了班去看的,途中还睡着了一会儿。
不是我的菜,但其他朋友很喜欢。算得上精神公路片。映后导演解释为何选择这个职业,他说卡车司机具有讽刺意味,他们一直在路上,可身体却困在小小的车厢里。就像我们的生活,看似马不停蹄前进其实自身还在原地。同时,卡车运输又是印度经济社会的backbone,但这些司机又是资本主义发展牺牲的对象。关注个体,关注每个人除去性别、社会身份等附加标签之后的内在性格,这样人与人能更多理解彼此,惺惺相惜。
用好莱坞式的拍法拍的
前浪被拍在沙滩上时,没人要关注你的处境和意见。无论什么经济体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