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时看不懂的电影,老了再来看。
年轻时不喜欢的电影,老了可能会喜欢。
曾经以为爱情是全部,但活着、活着连爱情都没有了。
蓝一和乔见面时蓝一特别汉子,不吵不闹没有动手,那样的情景下我觉得是一个男人该做的(区别于绿帽子)。
第一次遇到这部电影是在高中时,那时候周末在一家乌烟瘴气的网吧里,点开了这部电影。
快进看到了最后给了差评,心里默默的骂导演真不是个东西。
同时也感叹浪费自己时间,毕竟繁重的高中课程难得有那么逍遥的时刻。
如今这么多年过去了,自己回来再看这部电影反而爱上了,看懂了导演的表达就像久违的一次对话。
翻了翻这部电影的评分没有意外的全是差评。
是啊!
回想那年今日,貌似爱情死了,关于爱情的记忆貌似从未有过,或是有过但在很久很久以前。
想写简单点儿,但是人家说得写104字的影评,那我这影评挺简单的,那我就说说我为什么会看这部电影吧,我是SARS封校那年看的蓝宇,那年张国荣跳楼了,我们被封在学校里哪也去不了,我就特别无聊,于是就看了很多之前没看过的小说体裁,于是我看到了北京故事,那年封校一个月解封后,我也看了很多电影,像春光乍泄,像蓝宇...,还有蝴蝶君。
刘烨演的蓝宇是好,我承认我一开始只是带着点情色的想法去看的蓝宇,后来发现刘烨可以让我忽略掉这些情色的东西,可以让我全身心的投入到去只关注蓝宇和悍东之间的爱情故事,从此以后我挺迷刘烨的,后来他转型之后我没有特别去关注他,但是我打心里是欣赏他的,直到望道要上映了,这个低调的男演员的消息才被放出来,我见封左转去补了蓝宇和北京纽约。
本来不想写刘烨,毕竟欣赏只是一件挺单纯的事,没啥必要说,但是连着看了两部戏,想到八八三那档综艺节目,我就挺想写点儿什么了,我看了这两部电影,我感觉刘烨是一个勇敢的人,他勇于把自己呈现出来,是他太太的功劳,他敢于坦然面对他师哥,也是他太太改变了他,让他能够正视这段经历,我觉得挺好,坦然面对就好。
上个美照吧
昨天在家看了刘烨和林志玲演的《北京纽约》,一直到快看完,都觉得没有什么梗,感觉比《有一个地方》还让人摸不着头绪。
我想这电影一定不能白看,起码多少还是要有点共鸣或者感触吧,于是我坚持看完了。
当我看到快结束的时候,我又找到了想写一篇文章的点。
当刘烨抛弃家庭,妻子,终于脱身能够去找林志玲的时候,林志玲跟他说,我们放弃吧,我们别再折磨彼此了。
不知道是导演非要这样安排,还是人间的感情非要有遗憾才让人觉得动人。
当她说放弃的时候,我想,唉,你们熬过了那么多年,那么多事情,差一点,你们就在一起了。
如果你们再互相折磨彼此一点点,你们再坚持一下下,你们就能够在一起了。
爱是无罪的,只要它是真心的。
不管你爱上了谁,也不管你陷入了怎样进退两难的爱情当中,它都是无罪的。
如果真的能够选择,谁会愿意去爱一个不爱自己的人;如果真的能够选择,谁又会去爱一个不属于自己的人。
我想大多数人都不会。
我们谁不希望自己喜欢的人也恰好喜欢自己,自己爱上的那个人,也刚好爱着自己呢。
但世界那么大,人那么多,爱情注定有千万种。
有人顺其自然就得到幸福,有人简简单单就 拥有真爱,有人伤心欲绝备受煎熬,有人进退两难难取难舍。
当林志玲因为爱上了刘烨这个有家的男人而进退两难的时候,我想,人为何要把自己逼入这样的爱情当中,爱得那么痛苦、艰辛、得不到。
但这样的爱情的的确确在发生着。
他们时时刻刻的惦记着彼此,发短信,打电话,倒时差的等待,挂念,但是就是不能在一起。
我跟小伙伴说,不管他们最后是在一起了,还是分开了,等有一天他们回首当时因为爱着对方而受的痛苦和折磨的时候,他们会发现,那是他们最相爱的日子。
有时候,在一起,并不是相爱唯一的见证,互相折磨,也是相爱的一种。
林志玲因为爱着刘烨而不能跟他在一起,感到痛苦。
她寻求新的慰藉,尝试挣脱。
当她最终终于决定放下刘烨和摄影师在一起的时候,刘烨却抛开一切来找她了。
一切并不具有戏剧性,反而我觉得它很真实。
当人感到自己很痛苦的时候,都会尝试去解脱,这是一种本能的反应,更是一种心灵的渴望。
谁都不想让自己受伤,毋庸置疑。
但是她注定要经过一段时间的拉扯,因为她放不下那个她深爱着的人,因为她对新的人还不够爱。
只是当她愿意去接受新的人,慢慢了解的时候,爱的天秤,才会慢慢发生倾斜。
时间久了,她觉得跟新的人在一起也很舒服,她甚至相信她可以重新开始,所以她千万次挣扎之后选择了重新开始。
这个过程看起来像是在劈腿,其实这不过是一个人对于一段难忘的旧情的了结和一段新的感情的开始,所需要接受的时间。
小伙伴说,她喜欢刘烨,又跟摄影师在一起勾搭,她到底喜欢哪一个。
我觉得她喜欢刘烨,但是因为她得不到,又忘不掉,感到痛苦,她不想再这样下去,所以她要跟摄影师开始慢慢相处。
人懦弱到一定的时候,都会做出一些平日里意想不到的事情。
那个时候,你会非常想要一个依靠,一个温暖的问候,哪怕他只是一个陌生人。
所以在下雨的夜晚,刘烨要走的那个夜晚,林志玲酩酊大醉的跑到了摄影师的家里。
第二天醒来她选择了悄无声息的离开,因为她觉得自己做了蠢事。
第二次她再次跟摄影师留在摄影师家里的时候,第二天她没有离开,因为她知道自己在做什么,她想跟摄影师有一个好的开始。
在她万箭穿心之后,历经日日夜夜的孤单和寂寞之后,重新开始的时候,命运又跟它开了玩笑。
刘烨离开妻子,容光焕发的来到她的身边,想要跟她在一起。
这本来可以是 一个圆满的结局,但是一切都有点迟了。
她放弃了,她怕了,够了,受不了了。
她说,我们放弃吧,我们不要再折磨彼此了。
那个时候她下定决心要跟摄影师重新开始了吧,否则为什么从前那个心心念念的男人来到自己身边的时候,她没有一点点欣喜。
否则为什么当那个男人来到她身边成为她的人的时候,她没有抓住而说的是,放弃吧。
林志玲嘶喊着说,我爱你,但是我不快乐,一点都不快乐。
刘烨说,我很快乐,因为爱你,我一直很快乐。
可见,互相折磨也有人是幸福的。
后来结局的确有点狗血,男主被车撞死街头。
我想,导演真是够狠,没有在一起就没有在一起,还让人永远不能在一起干嘛?
难道这世间的爱与恨,非要用生命结束来终止吗?
还是说这世间的爱与恨非要用生命的牺牲才能证明它是多么的爱吗?
如果你此时幸福的爱着,那当然很好;如果你此时备受折磨的爱着,并且被折磨了很久。
你要好好想一想,要不要放弃,还是再坚持被折磨一下下,也许就能跟那个爱的人在一起。
情节很跳恸。
片子本身很好,但有明显的衔接问题,不知道是不是片长受限剪辑使然。
茉莉太纠结了,正是因为她的摇摆不定,两位男主角才更辛苦。
蓝一妻子的放手,终究和他爸爸一样没能成全另一半的幸福。
蓝一最后很冤,内心的独白却没有人知道。
男二,那个外国人,就好像小时候的蓝一不停的追逐在茉莉的身后,也许会是一生,不同的是,他永远住不进她心里,最多只是一直的陪伴。
看电影的时候 看片名和画风 就感觉这是一部情感悲剧片 北京 纽约后来结局不出所料让人难过 关乎梦想在不同地域 文化中起起落落 这一切在男女间的情感中表达刘烨抛弃了所有 赴他心中的最亮的灯塔 远在纽约的爱人 然后得到了心灰意冷的答复 然后似乎是很自然地车祸身亡 林志玲穿着红色精致的礼服痛哭 她生日会上说 生日穿红色 希望给自己带一点好运 然而这天 她失去了她心中一辈子的挚爱 似乎每段太深层次的爱情总是会产生一些发酵物 给这段情感本身会产生影响 甚至是毁掉 蓝一【刘烨】最后说 当你终于找到 你一辈子要找的人 发现你还是深深地爱着她 那种爱 既是亲情 友情 也是爱情最欣慰的是 这种感情是一辈子的 最可怕的是 这种感情远远超于一切电影本身就是源于现实 放大夸张那些存在的现实现象 引起共鸣的电影 让人有情绪咬嚼的电影 个人觉得还是不错的 外国友人的角色和原配的角色让人心疼 似乎每段让人虐心的情感中总会有那么两个人 他们就像是局外人 却又被线远远拉在后面 有想说的就说了 乱七八糟也别介
和妈妈一起去看的影片,刚开始就被唯美的风景和钢琴曲吸引了,剧中思维有些脱线,待到影片即将完结时我才明白它的深意。
剧中茉莉深夜电话Joe问他:你相信命运是一个又一个的轮回吗。
蓝一娶了帮助他的富翁之女,他深深爱着茉莉;富翁直到临死前还在后悔没有给所爱的女人幸福,他只有钱,妻子和能给他快乐的人一起离去;Joe的父母住在美丽的庄园里,但他们并不相爱;茉莉爱蓝一,痛苦并爱着,Joe带给她快乐,于是他在爱和快乐中难以抉择;Joe在酒店门口质问茉莉,你真的爱我吗,你根本不明白什么是爱,因为你没有失去过爱人;蓝一在恍惚中走向马路,车撞身亡,茉莉飞奔向她一生的爱人,红裙飘飘,霎那芳华。
我欲转身,而你已不在。
金丝笼中鸟,爱欲意如何。
风景好,颜值高,但是怎么看不出什么内容。
所谓的爱情我觉得是毫无意义的不负责任的偷亲、小三的小三的故事、自作自受的矫情,无病呻吟的矫情。
两个字,矫情当断不断不受其乱,什么乱七八糟,矫情。
感情有那么复杂吗?
喜欢就在一起,人家有老公就忍住,人泡尿都能忍本来评论了,终于看完了,还是忍不住再吐槽。
刘烨童鞋怎么演这种烂片
这是一部讲述梦想的电影,爱情也是一种梦想,当它不容易实现的时候。
青梅竹马的恋人,长大后天各一方,情意长存,人却不能团圆,于是就有了一段异地恋。
配上唯美摄影,这本是一个可以令人流连的题材,但最终却如鸡肋一样令人遗憾。
这部电影里,那对恋人的扮演者,林志玲和刘烨,面部表情是如此单调而生硬,林志玲从头至尾一副虚弱的神情,和她气若游丝的声音一样,完全表达不出人生的各种情绪,而刘烨的神情仿佛被固定了那般,紧锁眉头,眼神犀利,同样传达不了任何信息。
茉莉(林志玲 饰)和蓝一(刘烨 饰)的第一次重逢,志玲姐姐枯燥的脸就把我惊呆了,与日思夜想的爱人见面,就算不是百感交集,也不该是一副病人的虚弱,上面写着“波澜不惊”。
并且,在前一个镜头里,与蓝一的眼神交汇中,茉莉的惊喜到哪里去了?
至于那些细小而多余的动作,林志玲总是太多,比如与乔(理查德·德克里克 饰)天台初遇的一幕,那些让人觉得做作的小笑容就可以省去,或者,笑得有分量些,为演戏而演戏是一件糟糕的事情。
刘烨的演技尚可,不知为何在这部电影中如此有失水准,就连蓝一发给茉莉的生日贺电上,也是一副凝重犀利的表情。
若是想强调蓝一的木讷单调,也太过明显了些。
结尾,蓝一说,茉莉让他很快乐。
如果刘烨能把蓝一快乐的一面表现出来,也许能让男女主角的感情更饱满些,对于结尾的分离,观者也会在忆起这对恋人曾有过的快乐后,感到悲伤。
而剧情的乏味让这部电影,这个故事,更是雁过无痕。
十年前的年少岁月只不过是辅助,当下的苦乐辛酸却无法通过仅一次漫步和微笑,一次电话里的失落,一次电话里的争吵,而充分深刻地展现出来。
承载物太有限,情感上缺乏反复渐进和承接,那些“一次”显得突兀,茉莉的煎熬和失落也显得轻如鸿毛。
她的两个梦想,小提琴演奏家和与蓝一在一起,都在现实的狂吹猛打中失败。
她有挣扎过吗?
有吧,但是我看到的仅仅是挣扎了一下,她小提琴演奏家的梦想在她尝试走人生捷径后便彻底放弃了,或者说是迷失?
在我看来,后者只是粉饰前者的漂亮话而已。
我没有看到茉莉在工作之余为她的梦想做一点点的努力,这使得她的忧伤无奈沦落为无病呻吟。
对于爱情,茉莉最终还是跨不过“陪伴”这道坎,温柔和情意最终都被漫长无尽头的分离和等待耗尽,这是异地恋致命之处。
而电影也没把这漫长的过程展现出来,如果没有曾经拼尽全力的努力和一点一滴的耗损,怎能让人哀之叹之?
唯一出众的是本片的摄影,由杜可风和本片导演李晓雨共同完成,杜可风多次和王家卫导演合作,因此这部电影的摄影也有王家卫电影的摄影的风格,注重对光线和焦距的把握,大量使用滤镜。
浪漫文艺,带着都市忧伤的摄影,营造了一个有利于故事开展的氛围。
可惜,由于演技和剧情的水准低下,与之形成强烈反差的摄影反而有喧宾夺主之嫌。
志玲姐姐风情万种,却着实没有演技,在电影中也只能作为花瓶了。
不过作为一只及精美绝伦的花瓶,也不是坏事呀。
据说主要资方的意愿只是收回1500W票房,不是21,21纯属朋友帮忙。
我之前认为这不是很容易嘛,但是观影感受是为你们祈祷。
周六晚上的场次上座寥寥,不到一半时间整个厅上空蒸腾着众人的绝望之气。
其实对于林志玲,我认为她其实很适合演戏,因为她是一个真正情商高到没有自我的艺人。
每次出演都及其用力,每个动作咬字都程式化工艺化地不行,真是没有遇上能驾驭之的导演啊,不然她这种慢镜头功力拉长一部电视剧是完全没有问题的。
刘烨依然出戏,让人觉得他欠了资方很多钱,逼良为娼。
其他演员都是捡来的,江疏影是纯背景,曾江的出镜是被缓缓拉上白布,此处爆发出笑声。
我边上的女生喟然长叹:剧情呢!
剧情其实很简单,美国梦和中国梦被虚化,靠脑补;爱情是主线,靠脑补。
现实生活中我是能理解这种感情的。
男主被生活或欲望所迫被拎不清的欲望附体,嫁入豪门,心里总归是有一个女神的。
然后这个女神在异国他乡为生计重负,过得不尽人意,男主发达了总是要表示一下的,于是就物质上进行包养。
但是物理距离决定心理距离,女主就是那么巧地遇上了一个艺术情怀的金融退役者,渐渐溜号到他那边去了。
男主很崩溃,女神很委屈。
她觉得我也很痛苦啊,我那么多年一直爱着你,你号称爱我呢,鬼影都不见咧。
在这里,我们可以理解为饱暖思淫欲。
当初穷得一天打好几份工的时候你不一直默默爱着男主磐石无转移;开上跑车了住上豪宅了就觉得精神痛苦了他不能感受你生活的一点一滴了。
说白了是因为你的生活境界上升了特别想发个朋友圈告诉大家我混上中产了跻身高层了么,但是发了又会被肉搜你的启动资金哪里来的呀?
于是好痛苦。
林志玲之所以不适合这个角色是因为,一则她那气质实在灰姑娘不起来啊有木有?
这种在人群中闪闪发光的女神,在中餐馆打工会被食客要求加菜加微信,在游轮导游解说会被各国游客惦记,更别说在酒吧驻场了,一晚上小纸条都收到手软的呀。
二是她那根正苗红意气风发的劳模形象也真是联系不到绿茶婊,她高端大气上档次的亮相好像是不是小三钱收的是不是来路不正都有点不太计较。
最后她的艺术男相好说了句大实话:你不懂如何去爱人,因为你根本没有失去过爱人。
从这句话里看出,其实导演是想表达一个比较完整的故事的,包含了08年中美经济横向对比,海内外华人的梦想照进现实,一段被念念不忘的初恋以及文艺女青年终究要被情怀所动等等无穷动的元素。
但体系太庞大了导演力不能逮了感觉自己精疲力尽了,经费已经全部在航拍的时候燃烧殆尽了,于是刘烨被撞死了。
林志玲在那一刻失去了一辈子的爱人,回到了北京,学会了如何爱人(大概)。
好坑爹啊。
电影院里此起彼伏的惊呼:现在回来了,你早干嘛去了?
继承情夫的遗产荣归故里了吗?
现实世界里一定是有这样的爱情的,我坚信。
只不过现实世界里的爱情怎样在大银幕上讲明白说清楚,不让观众崩溃,从最近的观影经验来看,真是个很难的作业呢。
不能每次都委屈观众靠脑补吧,再说,回回说的都是有钱人的爱情,真的好打击人呢!
画面是唯一被边上全程吐槽的妹子表扬的部分。
骗骗小朋友也真是够了,同样的场景出现了好几次不说,用的多是社会化全局观的镜头,宏大壮观,砰砰砰敲击着对美帝的心怀憧憬。
女神相好从小到大住的还是一个唐顿庄园式的城堡,一秒跳戏到欧洲。
两人在荒无一人的池塘边戏水的时候估计纽约人都想问这是哪儿。
(此处女主莫名发了脾气,说是因为水冷!
真是非常典型的中国女人循规蹈矩对浪漫接受需要缓冲的特写,得亏相好很贴心地把戏份导向了因为女主心里还记挂着男主...也真是醉了)纽约吧,其实还是多拍点城市景色,光拍枫叶没说服力,不然怎么是天堂又是地域;北京就更扯了,拍来拍去的国贸桥,建外SOHO不是在左边就是在右边循环往复,能给点别的看么呜呜。
新人作,我这样浓油赤酱一腔热血地骂好像也不好,但忍不住想到路阳,讲故事好出色的路阳,操纵演员好和谐的路阳,用镜头精省的路阳。
....导演加油!
以前从来只看不写,这回特别注册了个账号来。
推荐所有未婚人士在指导下观影。
一看简介我以为就是一部现代都市爱情童话,左手大款右手暖男,怎么选都是对的YY,一眼就能看到全部情节的电影,但是我错了,凭这点意外给它打两星。
整个观影过程不断有人退场,和朋友一起看的,开场五分钟就坐不住了,节奏太慢了,朋友反复跟我吐槽想拉小提琴就埋头去拉啊,在这儿左顾右盼干嘛呢。
不过随着吐槽的进一步深入我俩还是看完了,不得不说这部影片还是有很好的观影体验的。
这部电影情节很单薄,很多逻辑细节上的不到位,事后我跟朋友说,感觉如同俩钟头的加长版文献报告,整部电影长镜头多到让人感觉在放ppt,然后还配音解说。
但我还是要好好夸一夸它,因为它对性格和心理的把握非常到位,人物也可说都是典型环境下的典型性格,95%的台词都是有强烈目的性的,虽然慢但废话很少,适合两人边解读边看,简直就是现代吊男人教科书。
只看了一遍有些记得不太全了,比如刘烨饰演的蓝一,典型不典型,炒鸡典型,童年物质精神需求的不满足导致他对欲望特别执着,加之家庭责任的束缚让他特喜欢“玩”,蓝一在美国的大部分场景都是在“玩”,不过他什么都满足了,就是这个茉莉满足不了,这种深深的遗憾一直如鲠在喉最后集中形成了茉莉这个人生大遗憾,他变成了为弥补这个大遗憾而活的人。
过早的踏入社会导致他情商上像个孩子,(CEO只是为了解释有钱,不要太在意),而且他一开始就认真了,所以在三角恋里,他的lv是零,对话根本对不上茬,是任人宰割的鱼肉,被茉莉玩弄于股掌之间,提款机而已。
老外的lv很高,绝对是花坛健将,和茉莉你一招我一招同门师兄妹也没这么默契,高手遇上了高手,第一回茉莉半夜给他打电话问他命运是不是一个圈,这明显就是我说我想你,少年约不约,老外也不含糊,三两句就接招明天我们边吃饭边讨论吧。
诸如此,如果用审慎的眼光去分析每一句台词,就会发现老外功力不错。
不过老外还是不及志玲姐姐这种刷了一辈子脸的老将,先行陷溺,结果每回都被所谓拔什么无情,下床不认人。
茉莉的功力实在太深厚,左右逢源游刃有余,一边享受着物质丰富一边高唱精神万岁。
这里不由吐槽一下,小提琴只是为了提升逼格的么?
想想也是,谈恋爱不久谈谈人生谈谈理想,既然什么都没有反正吹牛不上税,就搞个牛一点的理想糊弄糊弄。
茉莉由于长期刷脸吃饭,对理想缺乏行动力,导致除了脸蛋没有核心竞争力,但也练就了一身玩男人的本事。
最后师姐说老外肯定回去找她了,我不反对,但我断言他们好不了,原因很简单,茉莉是一个除了爱情什么都没有的人,当婚姻宣布她只能和一个男人撩骚后,她在情感上无穷的索取是这个美国人永远不可能给的起的,老外喜欢的是东方女性的神秘感和新鲜感,但他会发现这个女人不仅什么都不是,而且像一个填不满的无底洞,最总会以老外做错事,茉莉再次在一个雨夜莫名其妙扑到另一个男人怀里结束。
但是这不会发生,因为茉莉很聪明,她会永远吊着这个老外。
茉莉太敏感太聪明了,用小矜持以退为进,用意识流转移不利话题,每次都主动进攻然后反咬一口。
举例如,影片中期刘烨打了电话不接,然后接着是在老外家做饭的镜头,老外开玩笑说了一句“这是我家又不是你家”紧接着下一个镜头就是给刘烨回电话说我想知道你过的好不好。
剪辑不要太到位啊亲,但是刘烨张嘴闭嘴就是钱,这老是拆我牌坊怎么成啊亲。
茉莉深知刘烨是一张刷不完的卡,对于两个人来说唯一的一点点感情都只建立在长时间和长空间跨越带来的虚无感上,所以她不能回国,回国就只能变成任人摆布被人包养的金丝雀,物质上被动导致情感上的被动,而且还要顶着小三的骂名,再找老外这么优质的备胎既不方便也没机会,她永远用一句话来挤兑他,你都不来陪我。
不做过分解读,茉莉从不提陪蓝一说明她更爱自己,当然,这没什么不公平,刘烨也是一个只爱自己的人,茉莉是少年心中美好的玻璃瓶,高高的放在柜子顶上,他拼命摇柜子,摇下来了,瓶子也碎了。
最后的斯比大战,老外先是一招宝贝我来了,又是一招大照片,但是中国剑客是不会招架的,他直接开大,他,还是我。
蓝一这种这种一剑封喉的招数从来没给过投机者茉莉丝毫转圜的余地,茉莉在在全片第一次真情流露了,我爱过你,然后也委婉表态,你还是算了吧。
我不知道我的感觉我很迷茫,拜托在两个男人怀里切换的不要太快,丝毫没有看出迷茫啊喂。
骗子都是这样,撒谎多了,说一句真话就会大祸临头,她动情了,她输了,她还想用真情挽回老外,也不可能了。
回来的路上我问朋友,整部电影所有人一动真感情就吃大亏,而且剪辑剪得都是立马吃大亏,这么解读是不是不够积极健康,师姐说你还是too young。
再说说其它的,电影全都是长镜头,不得不说,刘烨还是非常耐拍的,一张大脸摆很久也不会恶心,梁朝伟还感觉鼻子有些毛孔粗大不能看太细。
志玲姐姐就不行了,秀一下香肩大长腿还好,唱歌的时候一张脸摸来摸去简直不忍直视,每次一唱歌就有两三个人退场。
电影的好多镜头也有“似曾相识”的感觉,不过不知道是为了怕被人说抄袭还是没用心,抄得不伦不类的。
总的来说,感觉导演应该是很懂行的,性格反应很到位,逻辑大体也通,如果开门方法学的课应该会有很多人,但是拍成电影嘛,不是把课件做成动图叫电影的。
跟〈一生一世〉情节很像。为爱情放手,有多少人能真正做到。爱上一个人,多年后发现自己仍然深爱着ta,是多么痛苦的事情。
被男主感动得四十五度角肠胃抽筋
确实分低的有道理,十分钟弃,故事讲得太差。
故事总感觉似曾相识过,志玲姐姐的演技基本保持在一个水平线上,既没有进步也没退步。原地踏步而已。
志玲姐姐美颜盛世
zzzzzzzz
林志玲姐姐演技还是不错的
林志玲的角色挺讨厌的,结尾狗血,男二略帅
有评论说真正深爱过的人才能看懂。其实每个人都是觉得自己真爱过的,直到发现了那个真真正正深爱的人。
呃。
再次证明了关有画面真不行我操
女主角的原型是男主演,懂的都懂。工伤十几年,我们都身在其中。
我用cp脑看完了这部电影,居然还看哭了,带入老胡菌儿都讲的通了
觉得林志玲的演技还是很大进步的,尤其是在餐厅门外吼的那声你在哪里,难得她刚好到位,不浮夸
是不是以后以城市命名的华语片不用看就可以归为垃圾啊?
导演在想什么?没看懂
画面很美 情节很烂
志玲姐姐脑残粉,都市片脑残粉,北京纽约跨地点脑残粉
故事有点老套,但是整部影片画面还是美好的。
浪费时间,也浪费票钱,这种片子完全是谋财害命。姑且称之为写真电影吧,或者朋友说的影楼美学。也许单独某个画面是美的,但整个片子实在太烂了。情节之间连起码的逻辑都没有,是靠扔鞋决定的叙事顺序么?一个情节混乱、对白矫情、又装又傻,还自以为文艺的片子。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