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刀见笑》首先要忍过第一段落的聒噪和烂俗,那不是故事的主体。
《刀见笑》讲故事的方式有点特别,这还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套层,更合适的词是闪回和闪回中的闪回,就好像儿歌里唱的:“从前有座山,山里有座庙,庙里有个老和尚讲故事,讲的什么呢,从前有座山……”在这个关于一把刀的传奇性轮回叙事中,有关贪念嗔念的带有佛禅意味的宿命主题得以凸显,于是影片的形式和内容一样都有了意义,不管怎么说,一个简单的故事还是经过了苦心经营的。
有人说《刀见笑》还不如只保留中段“蛇”的部分,把戏做足了就好了,其实不然,如果砍头去尾,《刀见笑》就仅仅是个平庸的复仇故事而已,拍得再漂亮也是浮云,可以质疑“猪”的段落的风格把握,尤其是演员的表演失控,但这个结构是有意义的,否则这个电影就失去了存在的价值。
乌尔善作为一个拍广告片出身的导演,形式感和造型感是其本能的艺术追求,《刀见笑》在色彩造型方面有着极突出的冲击力,有时会给人眼睛被刺痛的感觉,从而让逐渐荡漾开的重口味和恶趣味成为影片的主基调。
而在这个脏乱差的主体环境中,用广告手法拍摄的精美菜肴显得分外出挑,俏江南的大植入真是物有所值,不知道会不会真的有人会按图索骥地去俏江南寻访这八道名菜。
据说对于人物造型导演做了很多的考证工作,尽可能地尊重的历史的原貌,但我看到更多的还是日本歌舞伎的造型方式,表演风格也是那种风格化的夸张和癫狂。
形式上的用力过猛对于《刀见笑》来说是一种带有双刃剑性质的尝试,过度的斧凿妨碍了观众对剧情的接受,对造型的刻意经营也丰富了影片的表意系统。
不管怎么说,乌尔善在用自己擅长的方式带给观众一次全新的观影体验,成功与否全看造化与缘分。
其实我想说的是,《刀见笑》可能是一个缺乏观众缘的电影。
如果这部电影上映的时间提前一年,针对《灵灵狗》、《熊猫大侠》这些水货电影高下立现的秒杀作用也许将让其成为当时不大不小的一个现象级电影。
但如今电影市场对古装喜剧的接受程度已经疲态尽现,而《刀见笑》这部以cult手法解构山寨喜剧的方法论电影可能将被淹没在观众的审美疲劳之中。
现在的中国娱乐电影基本上由香港导演占据着半壁江山,还有相当一部分由张艺谋、陈凯歌、冯小刚这样的老一辈无产阶级娱乐家主导着,陈腐的模式和题材让中国电影显示出与市场繁荣格格不入的死气沉沉和创意匮乏,中国电影实在是需要一支锋芒毕露的青年近卫军来冲击一下了,即使是失败的尝试也好过重复的平庸。
《刀见笑》的缺点很多,但其中很多东西值得玩味,在这里能看到《爱情是狗娘》,能看到《杀死比尔》,甚至能看到戏仿《迷失》的VCR,再走远一点就是《罪恶之城》了。
这批年轻导演是在碟海中泡大的,他们对西方先进电影理念的认识和融汇才真正预示着中国电影良性发展的方向,无论你承认不承认,未来的中国电影必须是属于他们的,所以我们对于李蔚然、乌尔善这样的新锐导演需要足够的宽容,因为至少他们是在用自己的方式证明自己,乌尔善在《刀见笑》中刀砍了来客串的宁浩,他们将来真正要刀砍的应该是那些重复着“从前有座山”的故事的歪嘴和尚们。
绝对的好片子!
忍受过了开头的混乱后,后面就是精彩,叙事流畅,灵气,才气,肆意喷散,有故事,有灵魂,有血有肉的才情之作!!!
今年的《画皮2》上映后,似乎乌尔善变得炙手可热,所以来看他的电影处女作。
《刀见笑》上映那年这电影就下载了,似乎好评也不多,就一直搁着没看,大略浏览了一下,感觉很乱,现今抱着“到底拍成什么样”的心态来看,并没有什么大的惊喜,与众不同之处似乎就是画面很“脏”,人物造型也很“脏”——这也许就是乌尔善的独到之处,就要这样处理。
电影里在造型上比较干净的两个角色就是张雨绮扮演的妓女花魁与安藤政信扮演的哑巴厨师,作为电影演员安藤政信在中国普通观影群里名气并不大,远不如木村拓哉之类的,但对于熟悉日本青春系电影的人来说,他还是有众多粉丝的(但多数不在电影院里),不知是何原因促成他与乌尔善的合作(作为小成本电影,这个角色完全没有必要请一个在日本很大牌影星参演);至于张雨绮能出演这部影片,就很明朗了,皆因电影中植入的“俏江南”的汪小菲,那时两人正好着,现如今已是各自成家,本人很欣赏张雨绮(竟然86年出生),不完全是因为她的身材,还记得她谈与汪小菲分手时说的“每一次恋爱都是最认真的”,觉得不管最终在不在一起,当时最认真这就是现实。
《刀见笑》的第一主角是那个厨子,演员刘晓晔,很不知名,但表演很不错,丑角的演绎很带劲,但结尾部分这个角色导演塑造的不够好。
说起这部电影,我觉得要是杀猪的给葛优演,那就仅次于《让子弹飞》了,编剧很不错,至少没有犯错误,如果注意看,三部曲里闹剧就是闹剧,有闹剧的演员,闹剧的开始,闹剧的收场,配音也是闹剧,复仇就是复仇,坏人刻画就是坏人,好人就是好人,一个半小时的情节能精华到半小时,让人意外的结局,很费心。
看这电影之前,看了豆瓣影评,这部电影被豆友批的很烂,于是先看了《洛》,后来看了这部电影,发现豆瓣的影评以后只能作为参考,也许是看的年龄与当时看的心情不一样,再说了,这只是乌导演的第一部片子,回头看当今大牌导演的第一部片子不见得有他这部好看。
在《苏乞儿》之前看了乌尔善导演的新片《刀见笑》的预告片,确实是眼前一亮,可以说是最近几年国内最好的电影预告片之一。
本片导演乌尔善作为国内最好的广告导演之一,他开始拍摄剧情电影,确实值得期待。
希望这个电影出来,能给那些在市场上浑水摸鱼的电影和电影人当头一记闷棍──电影,是这么拍地~~http://www.56.com/u74/v_NTgzOTg0MzI.html(该链接已经修复,可以观看)预告片的首要功能还是为了促销电影,所以预告片不管是不是炫、酷、奇,但如果不能刺激起最大基数的观众的消费冲动,就不能算是好的预告片。
《刀见笑》这版预告片就有这个问题,虽然从视觉艺术角度来说很牛屄,但对于普通观众来说,这个预告片在传播效果上是有问题的。
它最大的问题是观众不知道你这电影到底是在卖什么──这部电影针对的观众群体是什么?
里面出现了众多元素,但它主打的是什么?
最让观众期待的是什么?
这些信息量传递的都不是很充分。
从网上的一些留言来看,有不少观众都在期待或以为它是一部古装喜剧片。
但从预告片来看,《刀见笑》和《十全九美》、《功夫熊猫》(应该是《熊猫大侠》,骚瑞)这种古装恶搞山寨涂鸦片儿又明显是不一样的,因为预告片里虽然有一些喜剧元素,但更多的还有悬疑、动作、武侠、复仇、夺宝等等诸多元素,故事走向存在着诸多可能,对于不期而遇的观众来说,这个预告片在90秒时间里塞这么多信息进去,估计很多人就直接晕菜了。
不过考虑到这一版预告片只是前导预告,等后面的正式剧场版预告出来后,我们可以进一步明确这些信息。
从预告片里能看出来,《刀剑笑》这部电影的视觉风格是非常独特的,起码在中国电影的范畴里是没有先例的,值得期待。
只要正片的故事上不出大的纰漏,配合这种真正可以称为“凛冽”的影像风格,相信这部电影的基本质量是可以保证的。
《刀剑笑》是一部比较特殊的国产电影。
能看出来它有很多新的尝试(对,是尝试不是创新),也有很多灵光陡现之处,但它的缺憾也是很明显的。
优点在于它不同于其他山寨恶搞烂片,本片的态度认真,编剧也较扎实,那个“屠夫,厨师,与刀客”(这也是本片的英文片名,我很喜欢)的三段式剧情讲得比较圆满。
影像风格张扬也是本片的一大特色,用导演乌尔善的话说就是“被逼出来的”因为据说本片的成本低得让人吃惊,所以就采用了比较夸张并多变的手法来表现,需要花大钱的地方虚,可以出效果的地方实。
但出来的效果远高于期待(本片究竟制作成本有多低,有人能告诉我个数字么?
)三段故事中,中间厨师的那段故事是最棒的,尤其是对“大公公”下场的处理,堪称神来之笔。
如果能去掉一些开篇屠夫的那些效果一般的笑料桥段,再加强一些这部分故事就更好了。
总的来说,《刀见笑》不是一部适合大众的商业类型片。
用导演乌尔善的话来说,这是一部“无侠片”,他本意是说片中没有“侠”,而都是些被欲望控制了的人。
但我从另一个角度来理解:如果你是抱着看一部武侠片,或者说商业类型片的期待去看这部影片,它大概会让你失望,因为这其实不能算是武侠片。
而是一部糅合了广告,MV,卡通,曲艺,戏曲...等多种艺术形式的电影,是一次用有限的资金努力做到最好效果的新尝试。
(也许这就是本片在国外的很多电影节上口碑不错的原因)。
P.S. 孟京辉话剧《两只狗的生活意见》中的刘晓晔,韩鹏翼也参与了演出,为他俩赞一个!还有,本片是所有国产影片里,对植入广告处理的最好的,值得其他影片借鉴。
刀见笑,刀见笑,确实,在那把刀面前,那些人,不过是上演了一出又一出的荒诞剧而已。
一把刀,三个时空中的三个故事,然后又相互串联。
像一千零一夜中,要死之前跟人说一句:你想知道么?
我给你讲个故事吧。。
于是就引出下一个故事。
片头有个鸡蛇猪的图腾,正好是六道轮回图里代表人性三毒,贪嗔痴。
贪的代表,就是那个天下第一的儿子。
为了得到玄铁,杀了自己的亲兄弟,刨了老爹的坟。
拿到了铁盒子精装版玄铁一块。
于是杀到天下第一铁匠那边,潇洒的甩开铁盒,用里面的玄铁铸成了一把锋利的刀。
但是,他错了,那只是块烂铁,真正的宝贝,是用来装铁块的盒子。
于是,天下第一的儿子,死在了刀下。
最终也没能得到自己处心积虑不惜一切代价的那把宝刀。
那个盒子,被铁匠练成了一把菜刀,送给了一个小孩,即是第二个故事中的师傅。
顺说,围攻天下第一儿子的那帮所谓武林中人,像极了当初围攻光明顶的六大派们,打着正义的幌子,底下各种私小阴谋,自己利益。。
亦如同最近利比亚战争中所谓的列强们,真正的目的在于什么,大家都懂的!!!
嗔的代表,是那个哑巴乞丐。
哑巴乞丐的爸爸是个厨师,给大公公做菜的,有次吧,哑巴爹给公公做了道鱼,公公觉得很美味啊,吃的整个人都荡漾了。。。
然后。。
卡到鱼刺了。
大公公是谁啊,那可不是一般人啊,那可是一吨位足以压死三个人的主啊!
于是,哑巴爹当即被砍头了,哑巴弟跟哑巴藏在粪坑了,哑巴弟一不小心,露陷了,被杀了。
于是哑巴整个人都扭曲了,于是他整个人生的目的就是为了复仇而存在。
为了复仇,他杀死了传全部手艺,还打算收他为义子的师傅。
这师傅就是第一个故事中的那个小孩。。
为了拿到玄铁菜刀和给大公公做菜的机会。
可以为全家人报仇。
但是人算不如天算,在他马上就可以手刃仇人报灭家之仇之时,仇人,即大公公,掉粪坑里死掉了。
于是,哑巴乞丐的人生顿时没了盼头,没有了活下去的目标,又时刻饱受着杀死自己师傅,自己良心上的谴责。
于是,哑巴乞丐疯了。
终日只念叨着:都会死的,就算我不杀大公公,大公公也会死的,就算我不杀师傅,师傅也会死的。。
痴的代表是少三两,一市井屠夫对万花楼头牌的痴恋。
因为喜欢上了头牌魅娘,而魅娘又被大胡子一刀仙霸占着,于是,少三两发誓要杀掉一刀仙,救出魅娘。
因缘际会之下,他从哑巴乞丐那里得到了那把玄铁菜刀。
成功杀掉了一刀仙。
于是,就要和魅娘成亲。
他觉得那样,就是魅娘的幸福生活。
但是,他不知道的是,魅娘不喜欢一刀仙,同样也不喜欢他,魅娘喜欢的,是笛师桃花男。
故事的结局,魅娘和桃花男双宿双飞去了,留下狼狈的少三两。
不过幸好,少三两身边,一直有小春哥陪伴着。
==================故事摘要完毕的分割线==================半夜看完此片,我心情是异常之激动啊。。
太棒了,故事情节啊,人设啊,画面啊都太棒了。
虽然同去的90后小妹妹怨声载道:什么片子啊,难看死了。
片中很多人为刀而丧命,却没有谁是真正死在刀底下。
越是执着于某事,命运越是爱来跟你开玩笑。
如同手抓沙子一般,抓的越紧,漏的越快。
另外,哑巴乞丐呆的那饭馆,叫俏江南,影片女主就那魅娘是俏江南小开的前女友,LZ看电影那天,即昨天,正好是俏江南小开与现女友的海南大婚之日。
总觉得,很玄妙啊张雨绮披红纱的造型,无数次让我想起剑雨中的大S。
顺说一句,一直知道张嘉佳这厮是这片的编剧,看片尾的时候发现,居然唐缺也是。
小春和少三两这对CP,是唐缺大大点的火花吧!
最后,导演,如果你给桃花男的背影再来个特写的话,我一定给5星啊给5星!!!
太怪异了!
看了那么多电影,没见过一部口碑这么两极分化的!
爱者力赞,厌者痛骂。
仔细看一下差评和好评,令人印象最深刻的是那些感叹号!
全都是感叹号!
仿佛语言都不足以表达,只能寄情于标点符号:一个不够!
要一排的!!!!!!!!!!
我的结论是:这哪里是不喜欢啊,分明是恨啊!
这哪里是爱,分明是吹捧啊!
《刀见笑》怎么啦?
骂的夸的都不在点子上,这个片子有那么难懂吗?
难道只有我看懂了?
鉴于骂它的人和夸它的人偏爱使用咆哮体,所以我偶尔也会以同样的文体来呼应一下。
尼马啊!!!
一 是脏乱差还是古代人的质感?
全都是浮云!!
我看《狄仁杰之通天帝国》的时候,看到那个在焚烧炉旁受刑的刘德华,头发蓬乱、灰头土脸、衣衫褴褛,但手掌一摊开却白白嫩嫩,当场爆米花可乐双喷!
尼马呀!
搞分裂啊!
有木有!!
翻手贵公子,覆手脏囚徒!
变魔术啊!
有木有!!!
人人都在说好莱坞,说工业水准,但水准是体现在每一个细节里的!
看过《加勒比海盗》吧,戴普这样的大帅哥,但他在片中的身分是一个海盗,他的手就必然是糙的,指甲就一定是黑的!
为什么没人有意见?!!
见过犀利哥吧,多有型,但他在生活中是一个流浪汉,脸上自然有污垢,皮肤绝对不可能白嫩,牙齿一定是黑黄的!
怎么没人吐槽?!!!
为什么生活中的真实如犀利哥,好莱坞的艺术如海盗就可以光明正大的脏,合理的脏,我们自己的导演拍出来的东西却在一点上受到最大的批评?!
这是什么逻辑?
乌尔善童鞋说,人物造型和场景的处理是来源于古代生活的真实,是有质感的脏。
我听着没什么道理!
那些对此捧臭脚的人,就不怕被人嘲笑是无脑跟风党?
古代人什么质感,尼马谁确切知道啊?!!
我承认通过流传下来的古画和老照片可以推测一二,但是一味追求古人的质感能引起现代人的共鸣吗?
我看导演是另有居心而不敢承认吧。
21世纪的今天,你敢说那些生活在底层的民工、农民都是白齿红唇,皮嫩发香的?!!
你敢说你没有见过脏兮兮的流浪汉在繁华都市的华灯下飘过?!
有木有!!
这些脏乱差明明就是现实,有木有!!
是什么样的审美原则规定:一个杀猪的,一个卖艺的和一个穷铁匠必须是干净的,不能是脏的?!
煞笔广电总局都没有要求电影如此和谐,我们自己就主动跳出来要求所有的创作都必须是粉饰后的表达!!
剪刀手广电总局一定暗自偷笑:以后都不用我们审查了,人民群众中到处都是河蟹手啊!
二 植入广告露骨?
植入广告成功?
俏江南受益?
哈哈,你们全都被骗了这么明目张胆地将剧中酒楼唤作“俏江南”,究竟是何用意?
心急火燎的观众根本来不及细想就开骂了:煞笔啊!
俏江南宣传片啊!!
骂人是多爽的事情,既锻炼了身体又休息了脑子????但是,麻烦你爽完之后思考一下:这个酒楼如果不叫俏江南而叫赛西北,可不可以?
当然可以,所有的情节都不会变;这个酒楼没有名字可不可以?
也可以,虽然设计台词的时候不太方便,但是情节也不会变。
因为没有一个情节是因为此酒楼不叫俏江南而可以删除的。
换眼到《非诚勿扰》和电视剧《金婚风雨情》这些个著名的“植入剧”看看,如果没有赞助,会出现刷卡吗?
会有大飞机的长篇镜头吗?
说完亲家之间的客气话之后,会再议论一下金龙鱼食用油吗?
如果没有这些赞助,片中很多台词和镜头都可以省去。
这就是两种植入最大的差别。
分析到这里:端倪出现了,这个植入显然不是服务于品牌的,那是干什么的呢?
看来,只有我发现了导演真正的用意????俏江南里除了老板八大铲,没有一个好东西:掌柜的见风使舵、老奸巨猾;众徒弟个个尔虞我诈,欺软怕硬。
故事里的俏江南声名在外,却危机重重。
临了,老板死了,掌柜的还想着去开分店!
开分店啊,开分店!!
以为开分店就可以发达了,这个酒楼不叫俏江南还能叫什么?
有木有!!
想起《食神》了吧,有木有?!
想起这些年除了扩张上市就不知道还能怎么做的企业了吧,有木有!!
讽古喻今啊,有木有!!!
看来俏江南果真是没有给钱,句句都是暗讽啊!
完全没一句好话啊!
如果给钱了,还不尼马亏大了!!
有木有!!
三 毫无内涵还是包含佛理?
哈哈,全都扯着蛋了!
这个电影当然没有思想!
那些我们小学中学课本里要求那种的中心思想一个都木有啊,没有说“只要努力就能成功”,并不是“只要世界充满爱,沙漠也会变绿洲”,毫不感叹“祖国的伟大,祖先的智慧”,也不想探讨“青春的残酷与迷茫”????所以,在很多被学校语文课本洗过脑的人看来,它有个狗屁内涵啊!
尤其是片头的十二生肖之鸡猪蛇,完全不知所云,导演是不是准备下一个片子拍猪牛马,再拍狗猴龙,鼠羊虎????等等,原来鸡蛇猪是六道轮回图里代表人性三毒贪嗔痴的呀?
佛教思想是神马来的?
不是迷信吗?
早就破四旧破掉了的封建残余,虽然东汉时期就已经传入中国,而中国人也念着“善有善报、恶有恶报”几千年了,虽然我们老说的“刹那”这个词就是佛教中的一个计量单位,但是要在一个充满各种拼贴手段、充满各种90后无厘头内容的电影中植入佛学思想,那不是扯蛋是什么?
我看佛学只是托词而已。
片中的杀猪匠少三两不明是非,杀死了强占寐娘的刀客之后自己也开始欺行霸市,不就像那些一面嘲笑韩国人过度民族主义,一面又为印尼海啸日本地震拍手称快的人么?
少三两以为自己跟寐娘结婚就能让她开心,所以,他若活在今天,肯定也会以为抢到盐就可以抗辐射的。
有木有!!
各种不明事理的实相之痴已然是这个社会的常态了,看到少三两如此这般,自然见怪不怪!
SB如果明白什么是SB,就不SB了。
所以,当你在本段中看出“不是帅哥就别泡美女”这个中心思想时,请赶紧起身去抢盐。
说一个更明显的吧。
第三个游本昌演的那个故事里,想成为天下第一的大侠他老爸叫什么来着?
想起来了吧——独孤擎天!
宝刀利刃熔成的真正的绝世玄铁是哪个?
看出玄机了吧——那是一个方匣子!
就因为这个方块变成了一把刀,让每一个拥有者内心的贪欲妄念和嗔恨找到了出口,看出来了没有?
方块很眼熟,有木有!!!
方块英文怎么说?
the cube????明白了吧,来自外星球的汽车人寻找的那个能量块,跟这里的方匣子有着异曲同工之处,充满不可战胜的魔力,恶者得到则助长恶力,善者拥有则发挥善能。
同样一把刀,既可以是八大铲手中为人们创造美食的“开心刀”,也可以是用来复仇的“杀人刀”。
明白为什么导演要将创造这个方匣子的人叫“独孤擎天”了吧?
中国版的擎天柱啊!
有木有!!
古今中外,外星地球,所有的欲望都来自这个神秘的方块????用意明显吧!
我看这个片子应该叫《变形金刚前传》才对!
不要以为我是在牵强附会。
我的分析才真正符合导演的本意,如果没有做足了功课,我也不敢这么说。
现在《刀见笑》的宣传都在强调乌尔善是一个牛逼的广告导演,视觉怎么怎么现代。
其实,如果有人去百度一下,就会发现:除了广告之外,他真正投入最多的是装置艺术和观念艺术,其无一不具有强烈地批判性,而且,而且,他的第一个长片其实是一个基调非常灰暗的地下电影,我就不详细说了,免得说我黑他。
我觉得吧,所谓拼贴所谓闹剧,其实都是障眼法,一个人骨子里的思想和气质是改变不了的,藏也藏不住。
我在这个片子里看到的全是黑色的基调,悲观的思想。
所以,如果有人说乌尔善很商业,我真是只能嗤之以鼻了,他跟一个文艺片导演其实没啥区别,不过就是批了一层“炫技”的外衣罢了。
今晚坐在满堂济济的电影院,一边嚼着爆米花,一边手机百度《刀剑笑》,当画面出现福克斯公司的标志时,还真是勾起了偶的兴趣,看看百科,这个导演不太认识,演员除了张雨绮,安藤政信,还有游本昌老前辈还真是没几个眼熟的前辈,啧啧,好多新人····本来还是挺忐忑的,中国的古装喜剧电影这几年都走恶俗,恶搞路线,还是真不敢恭维中式幽默的,虽然《刀剑笑》里也不乏有这样的影子,但是这把菜刀还是让人眼前一亮的。
1.屠夫篇:屠夫是里面痴的代表,首先造型上很喜感啊,乍一看 还以为是张飞,一口黑牙的特写还是让我起了一身鸡皮疙瘩的,屠夫让人印象深刻的场景,还是他把一个个铜板塞到大肠里,一脸淫笑,幻想跟媚娘的美好日子。
屠夫回想的那一段不禁让我想起了《罪恶之城》,画面很有黑白漫画的感觉,只有媚娘是红的,血是红的,就跟面目丑陋的马弗和Goldie那段很相似,都是利用和被利用的关系,美女与野兽么,不和谐的对比增加了故事趣味性,当骑着黑马的大坏人伴着激烈的金属摇滚进入画面的时候,还真是蛮让人热血沸腾的,倒是抢了屠夫不少戏,死是死得挺狗血的。
万花楼的老鸨和姑娘就不要说了,类日系的打扮不知道是不是因为······嘿嘿嘿嘿······(此处省略二十字),整体画面有一种油腻的脏脏的感觉,因为屠夫是杀猪的关系吗?
不过乞丐妆还真是当今武侠大片里的潮流,我想侠客们在披着破布条行侠仗义的时候还是该给自己置两件体面点的衣服。
2.厨师篇:安腾征信帅气的脸出现在一群光头穷厨子里还真是有小小的变扭,不过还真是看得出这个日本男演员的敬业精神的,演得很认真,一板一眼,可是杀师傅那段总觉得是为了讲故事而讲故事,多少有点生硬。
不过毕竟是电影,没法把主人公一生遭遇详详细细地到来,怎么招,也只能突出主要矛盾,而且又是三个故事,分别又有自己的主角,那平均用在每个主角身上的时间就很紧张了,导演也只能尽量简单地让观众知道,他要干什么,他为什么这样做。
厨子的结局较之前者和后者,算最好的一个了,大概是唯独他没有真狠下杀手,不过到有点不太符合“嗔”这个人物性格,没嗔到极致,半路掐火了。
不得不要提一下那个大公公啊,小朋友看,绝对要吓到的,可见《刀剑笑》在人设上就是求怪,新,奇,怎么夸张怎么整,体现人物扭曲。
3.剑客片:剑客的造型让我想起了大漠里的梁家辉的“东邪”,很有沧桑感,很有那么个味道,游本昌老前辈被整的我压根没认出来,不过姜还是老的辣,那是真的,里面演的最自然的就是他了。
其实这一段要表现贪这一段,我认为也是有点牵强,想做天下第一估计是所有剑客的梦想吧,这个剑客也最多是个嗜血成性,杀人如麻的反面人物,(不过这个演员演的很正额)既然这部电影本身就这么后现代主义风格,我觉得导演应该把人物更极端化一点,更加鲜明一点,本来就是虚构的人物,要传达的只是导演或编剧的一种理念,这时候可以抛弃一些合理性,逻辑性。
不得不提的就是片中唯一富有美感的女性媚娘,媚娘在从楼梯上走上圆桌那段舞蹈,我可以感到整个电影院的男人女人都是秉着呼吸看完的,啧啧,举手投足真是那个魅惑啊,我们都跟那屠夫一样睁大了双眼,看的如痴如醉啊·······这个女人是影片中最淡定的人物了,所有的一切都是她精心设计的,最后跟着她的如意郎君过上神仙眷侣的幸福生活。
一把惊天地泣鬼神的玄铁菜刀最后还是被歌女人忽悠了·····不过我觉得张雨绮诠释的角色性格还是不错的,相比较星爷的好多花瓶,张雨绮演技还是不错的,她抓住了很多适合自己的角色,当年《女人不坏》里就让人耳目一新,比起当年《长江七号里》做花瓶,偶尔闪过的女老师真是成长了很多(比起黄圣依强多了)。
综上所述,这部乌尔善导演的处女作,肯定有很多倍受争议的地方,不过的确像很多人说的那样,他的确带来了一些很新颖的东西,快节奏感的画面,多重元素的融合,像一股新鲜的血液注入了有点疲乏的中国电影市场,新锐导演成出不穷,小制作见大精彩,中国电影市场越来越值得人期待了·······
三个故事,三个人物,三个不相关,三个动物,三个四十分钟,就是这部电影给我的感觉。
说实话,看到最后,还有点意犹未尽。
以为那烫金的纹章又转回了一轮。
沙漠文化自《东邪西毒》开始,就像沙漠化一样的扩散开来。
但是,好久没有看到这么精短而给力的作品。
实际上,笑点并不多,台词也不够经典。
不过,我仍然认为在一段时间里面会广受欢迎。
这来自于乌尔善对于那种残酷的认真思考。
不是完美的复制和缅怀,而是找寻属于自己的沙漠化。
这点影片中的颜色就是最好的证明。
整部影片除了红,很难见到其他出色的颜色。
只有美食当道的八大菜,和脏兮兮的人们。
但是却把每个故事的真滴搭配的滴水不漏。
其次是人物,这里的人们除了脏兮兮的,还有一种说不出来让你犹如吃到一堆细沙的不适应感。
然而,却让我情不自禁的就看了下去,也许就是为了张雨绮那美丽一笑,和宣传误导的她与安藤正信。
小正太表妹说,张雨绮的模样很像当年红衣飘飘东方不败的林青霞。
我则觉得她更像坐浴忧郁的张曼玉。
当然还有总总令人不免回忆而笑的段落。
总之,这里乌尔善给我们一个缅怀大师作品的立场。
毫不犹豫的就把这120分钟走过了。
我没有看过乌尔善之前的作品,但是我认为乌尔善是个很会点到为止的导演,所以短短的三个故事都写得很到位。
而每个故事虽然不是环环相扣,各自为政,但是却能给人感同身受的领悟。
犹如做了一场被闹钟吵醒的梦一般,一个接一个的从脑袋里面冒出来,然后走到关键就消失了。
就算不知道说了什么,却让你莞尔一笑。
然而,这部电影和大多用短片合集方式组成的电影一样,给人有点凌乱的感觉。
点到为止的叙事方式,让我们忘记了关注其真正的主题。
到底乌尔善要让我们记住什么?
当然,这个记住是显而易见的。
痴,屠夫为了美女也可以成为英雄。
贪,为了天下第一,老子的墓都可以挖。
嗔,为了爱情,弱女子也可以心思缜密。
但是,我们到底应该做什么人,感受什么生活呢?
这些好深奥的问题,其实不在乌尔善的心中,我觉得他就是个做梦的人。
做了一个关于英雄,关于复仇,关于贪心,关于爱情,关于阴谋,关于放手,关于获得,关于很多简单问题的梦。
在猪,蛇,鸡之间,没有一个人逃过了死亡。
这句话被成了叫花子的安藤说了出来,“大公公,我不杀他,他也要死的。
师傅,我不杀他,他也要死的。
”死对任何人都是公平的。
或者轻于鸿毛,或者重于泰山。
我很喜欢八大铲这个角色,虽然有点想到《圣斗士星矢》里面的天平座圣斗士。
同样大到无语的眼睛和矮小却睿智的造型,让人不得小看,一个仰视也能杀死你。
但是,也许睿智的人还是老铁匠唐胖子。
他对小孩子的八大铲说,“做一个刀客有什么好的。
做一个让人开心的厨子才是真的厉害的人。
”这句话也送给大家,做一个开心的人不容易,但是千万不要做一个没未来的刀客。
“送你一把开心刀,为每个人做开心的菜。
”
挺可爱的
中华小当家~
他们脸上要是没有那么多渣子,结局要是没有那么狗血,我就给5星了~
4星但不推荐。整个电影风格很特别,虽说是武侠片,有很多奇怪的视觉元素,算是独树一帜了。第一段剧情看的有点蒙,但从第二段慢慢投入了进去,看到最后结尾,觉得果然没选错,这是个好片。
很乱。刚开始的几分钟,倍感无聊,然后想想如果导演只是拍着玩玩,那我也就看着玩玩。还好意思宣传是邪典,邪典你妹呀!
这片子正二八经的让我笑了
剧本结构很出彩,即片方所谓的"套娃式",第二段"嗔"尤为出色,故事的走向很是精彩,简笔画Flash很有爱;但其他两端形式化过于严重,剪辑也乱,表演也乱,明显是模仿港产喜剧却又不得要领的结果。
“痴”比阿甘还玩得烂却成了片子首个主体;“嗔”四星,有编剧精妙的设计还加上安藤政信即使在一堆污垢中还依然保持的帅气,里面的八大铲像极了柳生家的老爷子,可惜还是导演功力有限不然非得整出点老罗的味道;“贪”可以无视。导演是有点想让片子逻辑复杂些又怕观众看不懂,要粗糙中带不俗果然是难题
我給這兩星半真的都是爲了安藤政信!爲什麽就不能珍惜一點,給他寫一個完整的九十分鐘主角的故事呢!!!
这片儿其实跟《十全九美》《熊猫大侠》那些片是一类货,我很庆幸自己及时识破这一点~
中间穿插的说唱太恶心了
作为成本不高的小成本电影,拍成这样已经不错了。
感觉不像在看电影,做成个40几分钟的片子正好,个别台词比较出彩
导演和编剧都是用心了的。
至少比十全九美、熊猫大侠神马之类的好多了不是么。
没学会走就开始跑的典型!看之前看了图文宾木匠的影评,做足了充分的心理准备,可惜结果还是受伤了。这些MV导演耍的花活就好比碘盐,就算它卖的再火爆,你抢购的再多它也不能当饭吃,它永远只是佐料,我们要吃的永远是有营养的主食,拜托讲好故事先!★
重口味,就像吃了一口不那么新鲜的猪血,不咽可惜有点滋味,咽下又有点噎人。
美术很好很好,但剧情实在太华而不实了,简直就是个无所目的的大杂烩。
很舞台的搞笑片。不是很烂。
这片儿实在不敢恭维。建议乌导还是继续拍广告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