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发于公众号“影探”ID:ttyingtan作者:香蕉姐转载请注明出处长久以来,韩国拍起悬疑、惊悚、犯罪类型的片子可谓驾轻就熟。
徐英姬主演的[金福南杀人事件始末]、[追击者]等,都堪称惊悚犯罪片中的经典。
而且,很多韩国惊悚片都夹杂着复仇的因素。
比如朴赞郁的复仇三部曲:[我要复仇]、[老男孩]、[亲切的金子]。
今天香蕉姐要给大家推荐的这部片子就是同类型的。
而且惊悚和悬疑效果营造的很出色,香蕉姐硬是看到最后才猜出真相。
记忆之夜기억의 밤
你看,这部电影的海报设计的挺有意思。
两个男人,各半张脸,拼在一起组合成一张扭曲的脸。
左边的男人眼神犀利,一看就不好惹;右边的男人邪魅一笑,总觉得隐藏着什么阴谋。
单看这个海报,就有十足的悬疑效果。
会让人好奇:这两个男人到底是什么关系?
究竟发生了什么故事?
其实这部电影是典型的悬疑-解谜式故事,剧情一波三折,层层反转,不看到最后很难猜中结局。
故事一开始,姜河那饰演的男一真锡,正在做一个很恐怖的梦。
梦里有人虐待他,还恐吓要杀了他……他一下子被噩梦吓醒,醒来发现自己置身于一辆疾驰的车里。
车里有爸爸、妈妈、哥哥,一家四口其乐融融。
原来,他们正驱车赶往新家的路上。
你会看到,电影的前十分钟,基本上是一场加了滤镜的友爱家庭剧。
爸爸妈妈关系和睦,而哥哥裕锡在真锡眼中,宛如神一般的存在。
毕业于顶级名牌大学,整个学生时期从未与第一名失之交臂。
不仅学习成绩好,运动、音乐、手工也样样精通;而且举止绅士,颇有幽默感。
总之,他就是这样一个集所有人的羡慕与敬爱于一身的完美男人。
虽然,哥哥因为车祸造成了左脚跛足,但他依然是家人心中的“完美英雄”。
而对哥哥的崇拜心理,没有人比复读了两次,又饱受慢性神经衰弱困扰的弟弟来得更甚。
在真锡眼中,哥哥简直就是他的力量源泉,是他遗憾的人生里唯一的骄傲。
故事发展到这里,谁都可以看出,这一家子和谐到无可挑剔。
但是对一部悬疑犯罪片来说,太和谐美满,反而显得有些古怪。
这种古怪在开头并不是没有显现,只是被表面的幸福掩盖过去了。
首先,当真锡第一次站在新家门前,凝望整座房子时,总有种似曾相识的感觉。
可在他的记忆中,这明明是第一次看到新家啊!
如果他的感觉是对的,难道之前他与这座房子发生过什么联系?
我们不得而知。
其次,搬家大叔对哥俩的兄弟关系表示怀疑时,哥哥及时阻止了真锡和大叔的交谈。
哥哥似乎不愿意让真锡和外界有什么联系。
最后,也是最古怪的地方,真锡被告知二楼有一个小房间禁止进入。
因为前房主在里面留了些行李,还千叮咛万嘱咐,不能让人进去。
更古怪的是,这个小房间经常发出一些奇怪的声音。
比如,吃饭时,突然发出沉闷的咚咚声。
可是全家人都告诉真锡,那只是打雷声,不用大惊小怪。
到了深夜,整栋房子陷入一片死寂,真锡还能听见从小房间传来的咚咚声。
有时候越是禁止越让人想一探究竟,当真锡耐不住好奇心,悄悄接近小房间时;哥哥像鬼一样突然出现。
再次否定了真锡听到奇怪声音的想法。
可是明明有声音,全家人都说:没声音!
目测这个小房间肯定有什么蹊跷。
事情的转折正是发生在这天夜里。
真锡下楼散步时,发现哥哥被几个人绑架进了车里。
真锡拼命追赶汽车,并牢牢记住了车牌号码。
但却被警方告知,这个车牌号并不存在。
别急,后面还有更蹊跷的事情发生。
哥哥在被绑架后的第19天,竟然毫发无损地回来了。
只是过去19天里发生的事情,他全都忘记了。
医生说,哥哥这是得了解离性失忆,会自动将绑架的痛苦回忆从大脑中抹去。
故事发展到这里,已经将悬疑推向了一个小高潮。
小房间里有什么的蹊跷?
哥哥在绑架那些天发生了什么?
还有真锡为什么会一直做噩梦,梦里还被一个男人虐待,并逼他说出什么事情……这些悬念目前都无从知晓。
开头说这是一部典型的设置悬念,再揭晓谜题的电影,那么接下来应该到了揭晓答案的时刻了。
不过影片在渐渐露出真相尾巴的时候,却陷入了更深的迷雾中。
哥哥本是左脚跛足,不过有一次真锡竟然发现,哥哥的跛足变成了右脚。
而且,真锡半夜醒来,明明发现哥哥的床位是空的;第二天早上问哥哥是不是半夜出去了,哥哥却不承认。
为了验证自己的猜测,真锡晚上故意装睡,等到哥哥出去后,自己跟了上去。
这不跟不要紧,一跟吓一跳。
哥哥出门后,不仅不跛足,还健步如飞。
更让真锡胆寒的是,他发现平时温文尔雅的“哥哥”,此时判若两人。
凶狠、利落、脏话连篇,俨然一副“黑社会老大”的模样。
而且跟在“哥哥”身边俯首帖耳的那一群小弟,正是之前来家里办失踪案的“警察”。
真锡预感到自己陷入了“哥哥”早已布好的圈套。
他害怕极了。
吊诡的是,第二天醒来,一切如常。
真锡依旧趴在自己昨晚睡着的书桌上。
“哥哥”也像什么都没发生过一样醒来。
这次真锡再也不淡定了,他无法相信眼前的“哥哥”。
争执打斗间,哥哥却斩钉截铁地告诉他:他所见的都不是现实存在的。
他因为昨天没吃药(真锡患有慢性神经衰弱症),才会做这样的噩梦。
而真锡发现这根本不是梦。
因为他压根没告诉“哥哥”他昨晚坐的士了,而“哥哥”却说漏了嘴。
这说明,昨晚的一切都是真实的。
这个人根本不是他的哥哥!
如果这个人不是他的哥哥,那又会是谁?
这个时候依照悬疑片的套路,观众可能已经幻想了N种可能。
或许真的哥哥被杀了,有人整成哥哥的模样来欺骗真锡;或许真锡有人格分裂,自己幻想出一切;可能还有人会想,难道哥哥本身有毛病,一直在装?
……想的都有道理,连真锡也认为,他的哥哥在失踪的那段时间里已经死了。
因为他曾梦到自己走进小房间,看见哥哥被吊死的模样,而这其实是他的心象。
那么,这个“哥哥”到底在搞什么鬼,反正香蕉姐没猜出来……而且后面的剧情也一直被编剧牵着鼻子走,直到影片结束的前十几分钟才猜出全部答案。
(轻微剧透)前半段已经够反转了,但是剧情进展到这里,其实远远没有结束。
真锡把所见的一切都告诉给了妈妈,包括“哥哥”的古怪。
可是却偷听到妈妈将他所说的都汇报给了“哥哥”,而且妈妈还在暗地里监视他。
被真锡发现后,“妈妈”一改往日的慈祥,变得面目狰狞。
一夜之间,“爸爸”、“妈妈”、“哥哥”全都露出了真面目。
事实摆在眼前。
往日和睦友爱的一家人全是假的。
“爸爸”、“妈妈”、“哥哥”全部都是看守他的陌生人。
他们将真锡困在这所诡异的房子里,并用一间时常发出奇怪声响的小房间;诱导真锡进入,试图让他记起什么重要信息。
这就跟真锡一直以来做的噩梦联系起来了。
梦里一直有人问他“你不记得了吗?
你不记得了吗?
”
那么,他们把真锡囚困在这里,扮作他的家人,究竟想从真锡口中得到什么?
而真锡之前为什么会把他们当做家人?
这一切都在影片的后半部分揭晓。
前半部分已经够悬疑了,而后半部分还在不断反转。
不过蕉姐也不想掩盖它的瑕疵。
个人觉得这部电影最大的硬伤在于,后面的揭秘过程圆得不是特别好,而且还有点逻辑上的BUG。
但瑕不掩瑜,整部电影在气氛营造和叙事节奏上都游刃有余。
在那栋诡异的房子里,还时不时地来几出吓人的桥段。
比如真锡做噩梦醒来,恰好在观众心理最松懈的时候;猝不及防冒出一个“女鬼”,真的能把人吓到腿软。
还有,这部电影的剧本很精彩,剧情紧张刺激,故事也值得回味。
当你看完全片,再回想之前的剧情,真的会被真锡对他哥哥的感情所打动。
适时插播的李文世[旧爱]这首歌,也让这部显得有些冰冷的电影有了些许温度。
总之,作为悬疑惊悚类型片,这部电影还是值得一看的。
文/香蕉姐(更多原创影评,微信搜索ttyingtan,后台回复片名,一起来看片儿)
我的评分:8.1影评:韩国的法律有15年的追诉期,过了之后就可以逍遥法外。
小帅是个杀人犯,为了钱,拿了一个医生的钱,去杀医生的妻子骗保险金。
顺便一不小心还杀了他女儿。
与医生争执的时候还把医生也杀了。
唯独留下医生的一个男孩。
而韩国警察15年一直没有破案。
小帅却失忆了,小男孩长大了找到小帅,无论怎么折磨他,小帅就是不说出杀人的事情,其实他那里是不说,而是真想不起来。
最终把小帅催眠,找几个人假扮小帅的家人。
经过一番精彩的表演与反转,小帅想起来了,说出真相。
知道了真相的小男孩(现在已经是大人)跳楼自杀了,而小帅最终也拿起了毒药,因为他们都没有活在世上的理由了。
想起董董老师说的一句话,真相总是残酷无情的。
男一全家出了车祸就剩哥哥在抢救需要钱,男二的父亲是医生帮老婆买了份保险后雇佣男一杀自己老婆骗保险,男一行凶时后悔了但是为了不让她们叫还是无奈杀了医生老婆和女儿,留下了童年的男二。
然后医生不小心坠楼了。
然后童年男二长大了追查此事查到了男一,但是男一杀人这段记忆没有了,于是男二找来帮手催眠男一,让男一脑子回到杀人之前,自己还冒充男一的哥哥,然后假的一家子还搬到男二以前的家中居住,然后就是电影前半部分发生的一些乱七八糟的事情,然后男一记忆恢复了,男一还骗男二不是他爸要杀他妈,是他自己想杀的,最后就是男一男二都自杀了。。。
编剧这脑洞真是太不可思议了!
车祸致男1爸妈死亡,哥哥急需用钱做手术,遂替医生杀人筹钱救兄。
本意仅杀医生妻子,却误杀医生女儿,被医生儿子即男2目睹,之后医生得知女儿被误杀,天台和男1争执中,失足掉下天台死亡。
男2成年后,设局搞男1,意在报血海深仇。
最后男2发现真相,母亲是父亲指使男1所杀,失去复仇理由的男2跳楼自杀,心存愧疚男1注射自杀。
姜河那,韩国年轻演员中,我特别喜欢的一个。
一般看到有他的电影,都会去看。
这部影片主要讲的是一家人搬到了新房子,弟弟看到了哥哥被绑架。
在哥哥失踪的第十九天,平安无事回到了家中,但是没有关于这次事件的记忆。
而且哥哥像是完全变了一个人,收到刺激的弟弟,开始频频做梦,分不清现实与梦境,他开始对周围一切起了疑心......整部影片看下来,故事节奏舒服,全程反转再反转。
配乐跟运镜的加持下,让这部悬疑片有了些许恐怖的镜头,一个不小心就会被吓到。
跟搬家工人聊天时突然出现的哥哥,不被允许进入的房间,只有他一个人听到的声音,不存在的车牌号等等这些事,让弟弟的精神饱受折磨。
原来现在是2017年,并非1997年,他不再是年轻小伙,而是已经41岁了。
他所谓的家是由催眠师与“哥哥”组成的。
而“哥哥”的真实身份是97年被他杀害的女人的儿子。
男主为了救哥哥,上网求职“只要有活,什么都愿意干,愿意搭上自己的灵魂”;医生替妻子买了份保险,雇男主去杀了妻子但不能殃及孩子;妈妈被杀,幸存下来的男孩开始复仇。
有人为了钱,有人为了生存,有人为了复仇。
最后,不是酿成悲剧,是注定悲剧。
影片一层一层将血淋淋的真相放在你面前,接受与否,一切已成定局。
对不起是世上最残忍的话。
你说盗亦有道,一念天堂一念地狱,该怎么选?
当没了非活不可的支撑后,该怎么办?
现实和记忆像一张网交织交错,相差20岁的两个人,一个是在无奈和绝望中选择出卖灵魂的杀人犯,一个是无助和无望中家破人亡的五岁小孩;一个因为内疚和恐惧封锁了自己的记忆,一个因为仇恨和怨念将复仇视为人生存在的意义。
这世间因果循环,每一刻都面临着选择,每一个抉择的背后都隐藏着未知的结果。
医生选择抛弃妻子,选择丰厚的保险金然后和孩子们幸福生活;男主选择了哥哥,抛弃了那对母女的性命,尽管他的这个选择是他的最后一根稻草,尽管刚开始看到母子相依时他也犹豫过,退缩过,放弃过。
他本可以转身离开,但最后还是在凄美的音乐声中结束了那个作为两个孩子母亲的,爱着自己丈夫的,陌生女人的生命。
女儿是个意外,她不在父亲的预谟范围内,她不在男主任务的执行范围内,但她是整个故事崩塌的关键,如果她没死,医生就不会死,男主的哥哥也会有生的希望,尽管人性的险恶依旧如此,但各自都得到了自己想要的结果,内心的谴责和内疚终究会被时间冲刷的毫无痕迹。
但世事难料,他们的选择带来是无法承受的折磨,他需要钱,他需要他对钱的迫切,这就是一切的开始。
20年后男二对男主的穷追不舍,不仅仅是是为家人复仇,更重要的是,他需要一个答案,一个证人,一个能让“当初是爸爸要杀妈妈”这个推理合理的证人。
男主最后在车祸中回想起了那段埋藏的记忆,他是那段故事的见证者,参与者,迫害者,也是受害者,当男二问他是不是父亲为了保险金才找你杀了母亲,他用全身的力气说着对不起,是我,是我自己,全是我自己干的。
随着记忆的浮现,内心的愧疚也如期而至,但在生命的最后他能为男二所做的只有否定那个比过去更加残酷的过去,还有那一声声的对不去。
男二其实是知道的,当听到否定的答案时,他哭了,摇了摇头,将用来结束男主生命的药剂扔在床边,说了声保重,自己却没有了活下去的理由。
吹爆这部,前半段全程紧张刺激吓人,真的被男主梦中突如其来那个鬼吓到一下,还好是在白天看的,开始以为像楚门的世界,还想呢不可能一直长这么大没接触外界呀,因为是看别人推荐说发现20年后的亲人都不是真的啥的,没想到剧情处处反转细节都有交代却又出乎意料,万万没想到男二就是那个小男孩,以为男二是侦探,还想一个侦探为了还原案件需要这么大费周章吗,又是催眠又是假扮,主要那个时候男二会回忆受害者家属要求找到凶手那个片段是有个男的给了文件给男二,就以为男二只是负责找人,后面男主发现一切不对,男二暴露真实身份,感觉男二有点帅,结果是医生爸爸为了保险金,男主也是可怜的,好好的一个家庭因为一场车祸,不过女儿也是蠢,都有那么大了,叫你不叫还要叫,妈妈后面也是,看的人气死了,这么说来自己也要注意了,越是叫越会让本来不想犯罪的人恐慌紧张激起他想杀人的欲望,之前男主在警察局变脸那里也是绝了,怪不得来家里的工人会问男二真是他哥哥,最后都死了,本来两个幸福的家庭,是医生吧,一手造成的吧,男二死是真没想到,就看的时候时不时给你来个反转,咱就说不能俩人和解好好生活,逝者已矣,生者还得继续往前看。
可能俩人都被生活折磨的,也不知道活下去有啥意义,男二活这么大就为了知道真相,然后死去,我还以为护士走过去看会发现男二在哭啥的,不过医生也没好报,所以不要做不该做的事,不会按着你想的那样发展,凡是都有意外,医生也真是心大。
男主说没有杀人回忆在车上的时候,我还真以为可能他失去的记忆只有车祸,因为父母都死了刺激很大。
不得不说还是其他一些地方好多电影拍的好呀,不像国内大部分看了开头闭着眼睛就知道结尾了,故弄玄虚。
这种悬疑犯罪的就喜欢刺激反转才看的爽呀。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这里的初心是信念,老骥伏枥,志在千里,这里的志在是信念,烈士暮年,壮心不已,这里的壮心是信念,信念是我们赖以生存的精神食粮,是我们拼搏上进的坚强勇气,更是我们奋发图强的前进动力,一个没有信念的人,即便活着也犹如行尸走肉。
其实今天是二刷此电影,第一次已经记不清是什么时候了,本以为很早,看了上映时间竟然是2017年,不知为何,感觉是很遥远的时候了。
片中的男二号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因为他是一个靠信念活下来的人,本来有个幸福的四口之家,当医生的爸爸,善良的妈妈,温柔的姐姐,可是这一切都在一个雨夜破灭了,爸爸妈妈姐姐被杀,剩下年仅5岁的自己,亲戚在抢光自己家庭的财产后,把自己送往了福利院,在那里度过了悲惨的童年。
男二凭借着强烈的复仇心理,顽强的长大了,可能由于没有良好的教育和引导,最终成为了一个黑道人物,可能由于没有亲人,变得无比的狠毒,还成为了大哥级别的人物,一心想找到凶手,逼问出全家被杀的原因,报仇雪恨。
最终虽然找到了凶手,但由于凶手失忆,竟然没有杀人记忆,怎么也问不出来想要的结果,无奈请了心理医生对其进行催眠,然后扮演凶手的爸爸妈妈哥哥,用来帮助凶手恢复记忆。
故事的最后凶手终于想起了整个杀人过程,也是一个和男二一样悲惨的故事,一场车祸导致了爸爸妈妈去世,哥哥成为植物人命悬一线,迫于无奈做了杀人买卖,虽然两者都是意外,可是男二的悲剧是由于男一造成的,男二看似是个被警察通缉的坏人,但是他从5岁开始就被迫走上了悲惨的人生之路,记得第一遍看的时候非常不理解男二为什么要自杀,但是时隔5年,对于人生有了新的领悟,就非常理解男二的自杀行为,当一个人的信念崩塌后,人生将变得毫无意义,没有了方向。
为了让自己的人生过的积极向上,精彩非凡,一定要有一个正确的信念,为之奋斗,向其努力💪
真希一家人在一次车祸中,父母丧生,哥哥在医院抢救,需要金钱救治,真希在走投无路的情况下,接到一单以杀人为代价的“生意”,在行凶过程中,由于良知发现,本想放弃行凶,却误杀了目标和她的女儿,并被目标的幼子遇到,真希对此事极度痛苦,选择性的失去了此段过程的记忆。
目标的幼子长大后对家人遇害一事一直没有放弃追查真相,当发现真希就是杀人凶手并且对行凶过程没有记忆后,精心布置了许多假象,意在揭开当时的真相,当真相大白后,却令人唏嘘不已前半段的剧情,几乎全部用细节充实起来,这些观众想破大天也猜不出来的故事走向,正是影片的魅力所在。
作为一部悬疑电影,导演还巧妙地融入了 惊悚元素 。
这些惊悚元素,在恐怖电影很常见,不过《记忆之夜》中,利用主人公的神经衰弱和噩梦情节,将惊悚元素融入剧情中,反而满足了不少观众的猎奇心理,更给故事本身加上了一层神秘色彩。
《记忆之夜》是一部将悬疑叙事与人性拷问糅合得近乎暴烈的韩国电影。
导演张恒准以一场精心设计的记忆骗局,撕开了家庭表象下的血腥真相,更借由1997年金融危机的时代背景,将个体的道德困境与社会的系统性溃败编织成一张密不透风的网。
在这部作品中,“家庭”既是谎言构建的囚笼,也是人性挣扎的修罗场,而记忆的虚假与真实,则成为人性在绝境中最后的避难所。
影片前半段以近乎温馨的笔触描绘了一个典型的东亚家庭图景:父母慈爱、兄弟和睦,哥哥是完美无缺的“别人家孩子”,弟弟则是被包容呵护的“问题青年”。
这种刻意营造的家庭神话,暗合儒家文化中“父慈子孝、兄友弟恭”的理想模型。
然而随着剧情推进,这个乌托邦迅速崩解——父母是催眠师假扮的演员,哥哥是复仇者伪装的幽灵,甚至连时间线都是被精心篡改的幻觉。
值得玩味的是,真锡对家庭幻象的执念恰是悲剧的催化剂。
他沉溺于被建构的“幸福家庭”角色中,即便发现哥哥瘸腿位置突变、父母行为异常,仍选择自我欺骗,这种心理机制与心理学家塔瓦布提出的“依赖共生”形成镜像——个体为维系关系假象,甘愿放弃认知真实的权利。
而当真相揭晓时,观众才惊觉这个家庭剧场中的每个角色都在扮演双重身份:加害者伪装成保护者,复仇者假扮为拯救者。
影片对记忆的解构堪称心理学范本。
真锡通过解离性失忆将杀人经历封存,构建出全新的家庭叙事,这种心理防御机制印证了弗洛伊德关于“压抑”的理论——当现实痛苦超过承受阈值时,意识会主动遗忘创伤以维持精神稳态。
但更具讽刺意味的是,复仇者佑锡为唤醒真锡的记忆,竟动用催眠术重构家庭场景,让加害者再次成为“被保护者”。
这种记忆操弄揭示出吊诡的生存悖论:对真锡而言,遗忘是维持人性的最后屏障;对佑锡来说,记忆却是延续仇恨的精神养料。
影片中反复出现的“数到100”意象,恰似记忆游戏的残酷注脚。
20年前凶手让幼年佑锡数数等待母亲归来,20年后佑锡逼迫真锡数着记忆碎片走向毁灭。
这种数字的循环将记忆异化为刑具,而心理学中的“闪光灯记忆”理论在此被彻底颠覆——那些被认为深刻铭刻的创伤记忆,原来不过是权力者精心编排的剧本。
当真锡在车祸瞬间完成记忆闪回时,镜头的剧烈晃动与时空错乱,暗示着记忆从来不是忠实的记录者,而是幸存者苟活的止痛剂。
将故事锚定在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是影片最锋利的叙事之一。
当国家经济体系崩坏时,微观个体的道德底线如同多米诺骨牌般接连倒塌:医生为保险金雇凶杀妻,真锡为医疗费成为屠夫,佑锡在孤儿院长成复仇机器。
影片中两场雨夜戏构成震撼的互文。
1997年的暴雨中,真锡为救兄踏入罪恶深渊;2017年的暴雨里,佑锡为复仇编织记忆陷阱。
雨水冲刷着血迹,也冲刷出韩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集体创伤:财阀经济催生的阶层固化、金融危机导致的道德失序、发展主义碾压的人性温度。
不同于传统悬疑片对“真相大白”的执念,《记忆之夜》的结局呈现出存在主义的荒诞感。
当佑锡得知父亲才是弑亲真凶时,支撑他二十年的复仇意义瞬间蒸发;当真锡选择用谎言承担全部罪责时,赎罪的道德重量反而压垮了最后的人性微光。
影片结尾的毒药与坠落,完成对传统叙事逻辑的彻底反叛。
这里没有救赎也没有惩罚,有的只是两个被时代碾碎的灵魂,在虚无中寻找痛觉以确认自身存在。
这种残酷的诗意让人想起加缪的《局外人》,当社会理性崩塌时,非理性的死亡反而成为最清醒的选择。
导演用类型片框架包裹哲学思辨,让惊悚元素升华为对现代文明的总体性质询——在记忆与遗忘、真实与谎言、家庭与社会的多重异化中,人性究竟在为何而战?
3.5星,高开低走
结局有被创到。故事虽然有一点点烂俗,但节奏把控还不错,尤其是在人性善恶的小故事中又穿插着大时代的悲剧性。
谁想那样呢,谁想家破人亡呢?不过都是被逼到尽头的孤魂野鬼。
为了讲故事而强行编故事就不好了。
3.5,怎么说呢,都是套路,但组在一起也算未见。前段就猜到杀过人,但以为是精神病结果不是,是另一种猜想的催眠,结局也猜到小男孩长大了,结果……||||知道真相后竟然自杀,姜河那也是,喵蛋……默默生出一股相爱相杀最后殉情的丧病感(捂脸),最后回忆彩蛋是想怎么样!证实这段隐隐的基情吗?(继续捂脸)害偶手指不由主自就四星上点~~~
看一半就能猜到结局系列 也算还行
7.0/10,剧本尚可,引出记忆的处理太糙了
前半段不错
为什么要叫啊,角色动作就那么僵硬,那么正好……
特意搜了下是否是翻拍的,又去翻了下导演编剧是同一个人,导演近两年没有作品有点可惜了,反转的十分意外,但是并不是没有伏笔,除了最终的彩蛋结尾不知所云以外,故事是讲圆了的,有钟看消失的客人的感觉
海报太美了。一开始以为是「蔷花红莲」的故事类型,想的是 兄弟俩当中必有一个是精神分裂出来的。但是 显然韩国电影已经变得越来越成熟,结尾反转得算有心意了。当年那个侥幸活在他屠刀下的小男孩终于长大,但是他却宁可自己死在那个灭门惨案的夜晚。剧情片把故事能圆回来的 我都打四星。
#1804#17年(我看过)的韩影都不怎么样翻了一下记录这部可以算最佳了。前半完全当恐怖片那样拍了对心脏真不好。梗不算新鲜但导演能圆回来,后半我觉得也不多余吧就主题来讲。姜河那演技是没问题的就是那老年妆容易出戏了,第一次看金武烈演戏是不错的可惜前半被姜河那压得太厉害。片名后出来那段就真是多余了4.5
好惨
C 韩国 恐怖 犯罪.很离谱,后面的剧情像是在强行解释,中间搞了几次吓人的场景属实没必要,老老实实当个悬疑片多好....
【剧透大爆炸】韩国最新高分悬疑片,反转到你怀疑人生,7分钟看懂
还挺有意思的呢 前半段恐怖片 后半段太惨啦!
最終小男孩自殺反而爛尾
开始还挺抓人的,后来就越来越狗血,最后忍不住说了句,就这?
兩男主演技真的好 這故事實在太苦 細節就別介意了吧
剧本倒是挺用心的,不过失忆和催眠这两个元素,即便运用得再好,也还是有作弊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