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腥星期天
Bloody Sunday,血色星期天
导演:保罗·格林格拉斯
主演:詹姆斯·内斯比特,艾伦·吉尔迪亚,Gerard Crossan,Mary Moulds,Carmel McCallion,蒂姆·皮戈特-史密斯,尼古拉斯·法瑞尔,克里斯托弗·维利尔斯,詹姆斯·休伊特,Declan D
类型:电影地区:英国,爱尔兰语言:英语年份:2002
简介:1972年,北爱人民因不满英国政府未经审讯便予以拘留的不人道做法,决定在1月30日这天举行一场游行。英国陆军将军福特(Tim Pigott-Smith 饰)同时发表声明,定义这是一次非法游行,并将进行镇压。双方的矛盾冲突在前一夜便凸显开来,形势一触即发。北爱温和派议员库普(James Nesbitt 饰)意识到形..详细 >
#大和谐影展2nd#7.9手持摄影加纪录片形式的剪辑和镜头,增加了真实感,它也确实发生。
我认为需要在当下重温这部电影,所以又看了一遍。还是那句话,全世界的大屠杀都是一样的。
反思历史追溯真实事件的真实题材,手持摄影有新闻纪实片一样真实粗粝的电影美感。但影片的追求仿佛也止于新闻纪实片段,对军方和游行者双方的表现也只是常规罗列,对事件的深层原因没有进行探讨
每个区域都有记录人民走上街头为了争取点什么的影像,或失败或成功或阴谋或巧合,总之政治催生了影像,影像又更加深远的透析了政治,只可惜……
无论当做纪录片还是电影来看,都是一部不在水准的作品,豆瓣评分偏高只能是因为触到了一代人的那点痛,滚滚历史巨轮,我们都是见证者,我们都在见证着。
IRA被逼出來的,希望依靠純粹的非暴力不合作也是種奢望。在嚴重的客觀暴力(結構性的,體制化的暴力)之下,還是需要考慮如何利用force來獲得power。
记者出身的绿草导演采用他拿手的新闻纪实风格拍摄,手持摄影,场面调度灵活拟真,模拟环境声,呈现了粗砺真实的视觉风格和身临其境的现场感。从头到尾都从双方的角度来描述整个事件,一个看似相对客观的视角,让事件还原起来更加真实可怖。历史事件的错综复杂被完美展示出来,流氓无产者、便衣军队都是事件的助帮凶。当然还是把所有的同情投给了受屠杀的北爱尔兰民众,把利剑刺向了愚蠢鲁莽又试图掩盖罪恶的英国政府。首尾呼应的两场发布会,和平革命的主张作古,从今天起,每一个德里市的青年、少年都将加入共和军。
片中的伞兵全部由退役军人扮演
伪纪录片。
新闻政治式的风格,但是前面的断续片段剪辑我依旧觉得出戏,不过中间的枪战场景令人震撼,而后面的尾声慢慢淡去。
民主在《血腥星期天》里并不存在。不仅如此,所谓的“民主”在现实中亦无法成为真实。这才是格林格拉斯这部现实主义作品反映出来的真实。统治者于这场“和平”对话当中掌握着至高的权力,而议员领导多数人争取自身利益的运动最终反向指涉少数派群体。这也解释了为什么平权之路总是举步维艰,而绝大多数成功案例总是发生在电影世界里。
调度好辛苦
看不下去
是幽灵,是放大镜,是见缝插针的眼睛。影像秩序由摄影机的先觉性建立,掌镜的权力交付给人物,他们堵住漏风的口子,在事件之前召唤着彼此的合流。听,所有齿轮已经咬合,随时触发大幕的开关,群体事件的结果准备好接管个体的明天,两边的信徒都在话筒前做最后的预演。
“感谢英国政府,今天你们摧毁了民权运动。”爱尔兰人誓要为他们的兄弟姐妹讨回正义,他们也确实做到了。2010年,英国政府公布调查报告,正式承认了自己的滔天罪行,即使这个道歉已经晚了38年。政治斗争里没有好人,流血事件中没有赢家,在这么一场真相与耻辱的对决里,输的永远不会是人民。他们可以用各种各样的借口去掩饰,去合理化自己的行为,但军队永远永远,都不该向手无寸铁的平民开枪。
刻意追求写实效果带来的感觉就是;这一切毫无意义
20200404 收集20200505 🐶日的手持摄像,看得眼花缭乱,头昏脑胀。
太阳之下并无新事
苏格兰人民起来反抗啊!
绿草哥成名作,适合给渔村废青看看,他们向往的国家是怎么对待游行示威的平民的。当然大阴蒂国不是唯一这么干的国家,只能说政府不能解决任何问题,政府本身就是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