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小样和方宇对她感兴趣因为能从她身上找回米莱的影子,可喜的是她不再是米莱。
钱小样是一个更可爱更执着更聪明更孝顺的女孩,她是我在这部电影里最最喜欢的角色,所以爱屋及乌的我也很喜欢方宇了,就是《奋斗》里演华子那个。
刚开始我是很看好这对年轻人的,俩人互相爱得很有意思,一点儿都不平淡,不出什么意外的话基本上这俩就可以幸福甜蜜一辈子了。
不幸的是我接着看了关于私奔的那集,给我难受的,再加上那金龟子,不,金龟婿周晋老在那堆阿姨眼里嘴里转来转去的,直接就把钱小样小两口给打击到谷底了。
还好纯爷们儿从不缺信心和执着,尤其是在爱情上,虽然没有看到后面几集,不过我猜结局应该还是大快人心的吧。
都二十多的男人了,看这种青春剧还是老把重点给搁爱情上,我实在是很不好意思,哈哈。
@奥迪于是我不说爱情了。
这段是写给一汽奥迪广告部的部长看的,你丫真你妈有钱,这片儿投了几位数啊?
《奋斗》里边倒没觉得怎么,可在这剧里简直太赤裸裸了吧——巨有钱的开Q7或A8,有些钱的开A6,刚有钱的也能开辆A4,就连飙车和修车铺里也都是奥迪。
真有这么火么?
到头来还不是没有丰田卖的好。
不过我对于这种广告植入我还是很欣赏的,所有舍得投广告的汽车厂商都是值得钦佩的,所以不能对这种赤裸裸的广告持批判的态度,否则就沦为愤青了。
看电视剧不用买票已经很不错了,《非诚勿扰》里面的斯巴鲁不是也有不少人去看的么。
@青楚我知道她叫赵青楚,但是我还是更喜欢这个名字,我第一次看到她的时候就想起一名字来,叫大眼睛女孩。
可遗憾的是她怎么就从了周晋呢。
对不起我不是仇富我只是仇陆毅,我还得向这个目标奋斗呢。
有时候一边看她妈的表演一边就直跺脚,娘的,看来有很多很多的钱才是真理啊,再好的女孩都能泡到,而且不论你是否年轻是否清白是否长的跟陆毅似的。
我总觉得她跟夏琳有些像,估计是《奋斗》在我脑海里的荼毒太深了,要不是给向南生孩子去了,夏琳这把估计就不会撒手了。
这么聪明有原则的女角色如今可真不多见了,不少女的肯定都把她暗自当成学习的榜样了吧?
加油吧。
@霹雳刚开始就觉得眼熟,死活想不起来,后来网上一查才知道,原来在《半路夫妻》里给孙红雷演闺女的小太妹就是她啊。
单凭演技来说,我觉得她挺靠谱的,那冷酷的小性格和做事不顾后果的小毒辣,谁看了谁都想去那么感化一下。
其实我也佩服她的行动力,想干什么就去干了,管后果如何呢,反正我知道她肯定不是处女座的。
顺便提下她那老伙计,叫雷蕾是吧?
跟我刚看完的《活不明白》里的女主人公一个名字。
想到什么就去做,原来这句口号得到了雄厚财力的支持后会变得这么容易实现,我终于明白为什么拜金主义者越来越多了,以后也算我一个吧。
@高齐他之前演过一部叫《给我一支烟》的剧,我很喜欢看,这里的角色似乎还是有点两三年前的影子。
不过他一改往日忧郁,成了一名业精于勤的医生——这全才怎么什么手术都会啊!
脑袋、手臂、脊椎……还有什么?
总之他获得“中老年女性”的一致喜爱也算是实至名归了,他在我眼里简直就是一雅典娜。
不知道最后他能做出什么惊人的举动,突然有种似曾相识的感觉,我总觉得丫是一定时炸弹,说不准哪天就把小样和青楚给夺走了。
@外婆和她的家我好想有这么个奶奶啊!
我好喜欢那个大家庭啊!
我好困啊,这才写到哪呢。
欢迎关注哟:@天亮天黑
完全的理智不可能,完全的情感不存在,成熟是将两者分开,可以用情感看问题,但一定要用理智去解决问题。
【理想】从来,这两个字不知道影响了多少人,有的人光想,有的人认命,有的人坚守。
一直想一直说,却不付诸行动的理想,立足于情感,少说话多做事者则是认清现实,将理想与现实良好结合,成功一定属于后者,当然也不排除命运眷顾幸运之人。
理想,是基于“理”,基于“想”?
是空想还是可以被实现?
取决于对于理想定义的理解,对于自我价值的评估,对于个人能力的掌握,对于实现欲望的强力程度等等。
当然也不排除幼年的缺失或是成长过程中的匮乏等等。
实现理想的过程,必不可少的因素便是努力。
看上去听上去,这样讲总觉得敷衍或是空谈。
百家说千家谈的道理,基于努力的理想实现才有价值,也才有可能。
“时间”+“金钱”+“努力”+“自我评估”+“后台支持”等等。
方宇的理想是车行,基于他的喜好;小样的理想是开心无限,基于她的性格;青楚的理想是相对自由,基于她儿时的束缚;周晋的理想是安宁,基于他年少所犯下的错误;霹雳的理想是厨师,基于她的“梦想”;高齐的理想是服务于他人,基于他的职业与爱;3位母亲、2位父亲、2位老人的理想,是家人子女幸福,是血浓于水的亲情……关键字——执着、坚持、努力、一条道走到黑【性格】又是一人人都知道的道理,这又是由许许多多因素造就而成。
家庭、父母、朋友、成长经历等等。
小样的性格是我最喜欢的,她可爱、单纯、爽朗、幽默、遇到挫折的乐观、坚强;方宇个性、痞、孝顺、极强的责任感、有担当、有抱负;青楚理性、干练、主见、阳光;周晋浑身充满了商场人的气质,西装让他变得稳重,冷静,却又有伪装的成分,为了掩盖心中的不安;高齐宽容、付出不求回报、善良、却缺少些许个性,倒是他对着小样方宇的那段关于“感情”的演讲,让我觉得丝毫对“毫无个性”的印象有所改观;霹雳是90后的典型,做自己想做的,不顾一切,害怕家长不惜欺骗,只为理想,对于家庭,婚姻,理想有自己的理解,深刻且成熟;杨怡,有点上海女人的感觉,却也通情达理,即使不情不愿,结果也会是好的;杨尔强权,霸道,女强人的典型,也有小女人的一面,刀子嘴豆腐心,遇到比自己弱的男人就比男人还男人,遇到比自己强的男人就小鸟依人,能够为女儿不辞辛劳,面对女儿的欺骗,崩溃了,承受了,宽容了,支持了,对于三妹的困境,毫不犹豫伸出援手;杨杉,温柔,除了女儿的部分,一切都平淡从容,爱着,过着;姥姥知性,为儿女子孙着想,从对方的角度出发,因为法律而理智;样儿爸,乐天派,瘫痪也没有打击他乐观开朗的态度,对于京剧的痴迷,执着,对于样儿的支持,让人会心;霹雳爸,科学研究者的特质,淡定,与世无争,女儿最大……关键字——坚强、责任、乐观、阳光、稳重、理智、个性、善良【感情】一部电视剧要是没了这个部分,仿佛便不成电视剧了。
我很久没有被一部电视剧里的爱情感动落泪,而这次,我决堤般哭了,因为小样和方宇。
两人的斗争,两人的执着,两人的奋斗,两人的责任,两人的付出,一句“爱你,老婆”,一句“我们永远不分开”,一句“你凭什么控制我的幸福,我就愿意一条道走到黑!
”……但是,产生共鸣的,倒是高齐的“感情是可以控制的”“我的爱与你无关”还有那个等了10年的女人“只要你愿意,就可能”……基本所有人都认为我是感性的,而且是非常感性,但是,对于感情,我却理性。
我习惯于控制自己的感情,但是一旦喜欢,就秉持着“与你无关”,默默地进行着……除了爱情,亲情也是亮点,父母与子女,祖母与子孙,兄弟姐妹……理解、帮助与支持,虽然有争执,有误会,有眼泪,最后都能化干戈为玉帛。
而友情,雷蕾着实迷人,仗义,能干,有主见,我最喜欢有这样一个全才朋友,真实且随性……关键字——爱、眼泪、欢笑、幸福【家庭和婚姻】很严肃的话题,很现实的问卷。
因为年轻,我们可能会不顾一切,不顾父母反对,不顾现实束缚。
而随着年龄增长,渐渐看清现实,变得被人鄙视,变得悲观,从原来的视金钱为粪土到为了钱拼死拼活;抵抗有幸福,顺从也有悲哀。
霹雳的理念值得学习与参考关键字——现实、感情在我看来,“知耻近乎勇”和“蚂蚁的幸福”最值得思考与学习
看完这部片子之后很久也没什么可写。
为了防止盗用,只写一半吧,另一半以后再说。
不喜欢钱小样,这要是你家女儿你家姐妹和一个一面之缘的不知根知底的男的跑到北京,你放心吗?
姑且不说她姥爷的猝死和她到底有无关系,若不是她那么不懂事,怎么会让自己老爹弄得残疾?
故事结局当然是老爹慢慢恢复,可是只见花了多少金钱,难以估量。
她不爱高齐我十分理解,但是她选方宇,更多的问题还在后面。
再说李霹雳,这要是我女儿我直接杀了她再自杀。
有这样的吗,放着好好的学不上,自以为自己了不起的开了个饭店,口口声声说自己妈强迫她如何如何,说自己妈除了赚钱什么也不会,可是当她的准后妈带她去秀水买衣服,人家不乐意了,嫌弃开了,就看中it那两千起跳的衣服。
用她妈杨尔的话说,便宜只能占一头,别的了便宜还卖乖高齐同志大家都说好,第一个疑问,他和赵清楚是本科同学,为啥一个医科一个法学?
难道赵清楚就是传说中的法硕?
弃医从文?
第二个:他开始是喜欢赵清楚,然后钱小样,最后又看对了眼的雷蕾。
他这样的标准好男人,对别人好只是一种人格特征,并不是特定的,这样的人生活里我认识,除了他女朋友大家都觉得他完美无比,光芒万丈。
这也许就是心理学的“讨好型人格”赵清楚是我心中的榜样,她可以偶尔任性,因为她有资本。
不得不佩服她的半个上海妈妈,单亲能把她培养的如此优秀。
她姥姥姥爷的优秀基因若不是她真要失传了。
我是真喜欢杨尔,说的话句句那么精辟又在理。
其实钱小样和米莱没有什么本质区别,只是资本不同。
同样的你的青春你可以做主,但是请你为自己的行为买单。
很多年前我知道一对儿,他们在高中在一起,不顾一切舆论反对。
那个男孩为了女孩不停奔波,结果是,高考令他们两地分隔。
多年后,男孩想起他妈妈多年前的话你可以为她付出一切,但当账单来临的时候,请你为自己买单。
他曾豪言壮语的说,这个单我买了。
出来混要还的,一切都是,物质不灭只是转移。
于是四年敌不过的新欢之时,他才知道要买单那么困难。
一晃三四年了,每年她生日他仍然记得。
米莱的任性买单的是米粒熊,世界上最爱你的那个人还是爸爸。
钱小样的任性这个单她爸爸买不起李霹雳让她所谓只会赚钱的妈妈买单。
号称是《奋斗》的姊妹篇,但比《奋斗》的含金量要高得多。
《奋斗》是飘在云端的,《青春》是脚踏实地的。
--那些仍在抨击角色太华丽的人,请成熟一点,记得这毕竟是都市偶像剧,有它自己的模式标准,要的就是赏心悦目,真换成太丑太穷太背太平庸的,您还会看么?
《奋斗》只说了一堆不靠谱的爱情,以及不用奋斗的奋斗。
《青春》扎扎实实,一步一个脚印儿的讲述了亲情、友情、爱情、责任、理想、承担、奋斗、乐观、坚持以及宽恕和救赎等等太多的人生命题。
米莱为什么坚持?
没人知道。
但钱小样为什么坚持?
地球人都明白。
因为她是一步一步走过来的。
看《青春》的过程中,经常流出泪,笑出声。
但不管是哭是笑,都是因为懂得。
顺便提一句,相比之下,《奋斗》很不靠谱,但我还是给了它四星,因为台词挺逗。
能让人笑,可能已经够了。
人,要宽容一些,对青春,尤该如此。
相信大家的感觉一样,对于剧中几对不同种类的爱情,钱小样和方宇是最感人至深的,他们俩和青楚周晋之间相比,就像是一根油条劈成两半的浪漫和深宅大院的平淡一样。
当然前者更容易动人心弦。
剧情刚开始的时候,方宇并不是一个好男人,在认识小样的第一天带她回北京的路上就对小样有非分之想,但是小样把他绑起来并且大方的说要来就来正经谈恋爱的,这样的肯定是不行的。
在回到北京之后,小样在方宇家寄住的时候,方宇还曾经带过很庸俗的女孩回家。。。
这种种迹象表明:方宇就是个混混,跟好男人这仨字儿不贴边!
但是谁能想到这样的方宇,后来能变得那么有责任心,那么专情,那么老爷们呢?!
爱情使然。
校内上总有帖子说男生应该如何做才是值得爱的,如何的男生才是好男生,怎样的男生是值得托付终身的等等等等,我刚开始谈恋爱的时候确实总是看这些东西的,因为二十一岁才正儿八经的初恋,不论如何,在处理男女朋友身份交往的问题上欠经验。
但是这些东西看多了只能混淆视听,因为感情是你自己的,故事是你自己的,路是得自己走的,而那些帖子总结的所谓经验却是千篇一律的,怎么能指导所有人?!
两个人的事儿孰是孰非只有自己能理清。
其实,在爱情里,不能太功力,不能太刻意。
最好的浇灌就是跟着感觉走,顺其自然。
你太希望它结果,它越不如意,只是平添两个人的争吵和烦恼。
不如就单纯简单的享受过程,什么都不图什么都不为,就为快乐,就为爱。
就为了恋爱而恋爱。
计划永远没有变化快。
你许下的山盟,我承诺的海誓,面前有太多劫数,太在意,也许还没等劫数到来,我们自己就被鸡毛蒜皮打倒。
我们在一起,却依然是两个足够独立的个体,做各自喜欢的事,可以的拿出来分享翻倍快乐,不可以的放在各自的空间保留。
有的时候,不为防什么,不是不相信什么,而只是单纯的为了守卫爱情。
钱小样和方宇的爱情很纯洁美好,因为他们虽然深爱,却从没有因为吃醋因为谁在乎谁谁不在乎谁因为谁爱谁多了少了这样的俗问题争吵过,他们彼此相信对方深爱着自己然后自己也全身心的付出,真心和真心遇见,结果自然完满的不像话。
健康的爱情,应该像他们那样,爱情不应该是生活的全部,各自追求各自的理想,各自奋斗,各自生活,需要对方的时候,你踏实的相信有这样一个人可以分享你的成功你的得意你的沾沾自喜,同样可以安慰你的不幸你的失意共同承担开解你的所有不如意。
有爱的生活。
vs 爱情生活 的差别钱小样和方宇就成功演绎了前者,很幸福,很圆满。
指导了年轻一代,如何处理好爱情和生活的关系,至少指导了我。
二十啷当岁儿,享受爱情的年纪,好好享受,别为了当好谁的谁而生出痛苦和羁绊,爱情是青春的最好点缀。
如果你遇见了爱,你该好好珍惜好好享受。
如果没有,耐心等待属于你的精彩。
『影视评论』 [电视酷评]青春其实就是一出戏 作者:skytomato 提交日期:2009-4-27 17:36:00 访问:107 回复:1 周末连续两天雨,猫屋里把《我的青春谁做主》(以下简称青春)看完了,已经很久没有一部戏能提起我一口气看完的兴趣了,或许是没时间的缘故。
剧情够抓人,台词够丰富,角色够出彩,人物性格设计较奋斗上了一台阶,算一部好剧,毕竟是赵导出品。
关于剧情 整个情节发展比较自然,编剧的功夫没白费。
稍显牵强的是十年前对麦冬的定罪,我不太懂法律,但可以看出当时并没有指向麦冬的物证,就这样把麦冬判了,恐怕有点扯。
而后来释放周晋正是因为没有明显的证据指向周晋。
不知道那阵是不是有“疑罪从无”的原则。
当然,这事在我们国家也有可能。
这只是小瑕疵,大部分情节都设计得不错,比如没有给小样和方宇设计出“天上掉馅饼”,也没有让李霹雳的店一开就火…… 最好的矛盾设计来自于小样她爸的车祸,这一下子情节有了张力。
车祸一出,人情冷暖,世间百态顿时显现,对每个人都是考验,这一段导演对每个人的心理把握十分到位。
当然,戏要是最后能在方宇出狱,小样和高齐佯装结婚时戛然而止,我认为似乎更合常理,可能也会减少高齐这个角色的生硬。
但这毕竟是戏,导演也说,真部剧的风格就是稍微沉重便马上轻松,还要照顾小样身上肩负的爱情做主的命题,又不是什么苦情剧,我觉得也没必要,哈哈哈,谁都乐于看皆大欢喜嘛。
潜伏结局就忒残酷,但往往那才是生活。
关于人物和演员 钱小样和方宇的角色很有张力,王珞丹和朱雨辰的表演也很自然到位。
毕竟,这才是我们所能感知到的角色。
生活离我们很近。
钱进来和李博怀这两人设计得不错,心胸开阔,处变不惊,是真爷们,别看在老婆面前窝囊点。
周晋和赵青楚的角色没那么抓人,怨不得他们的表演,剧情使然,没办法!
杨门三妈和姥姥也算性格鲜明,各有千秋。
老大可能最惹人烦,但这是生活中最多的一类。
高齐这个爱情失败者的设计稍显突兀,但也无伤大雅。
关于台词,很多都风趣而又富有哲理,不一一摘录,但很多时候说教味太浓,不过这就是一戏,不必当真。
关于爱情,郁欢说“我想过好日子”“我知道在现实里爱情不能当饭吃” 周晋最后悟到不顾现实非要抓住爱情其实是自私和怯懦,当然并不是放弃就是高尚和勇敢,但如周所说,应该尊重对方自由选择的权利!
关于家庭,一个词,就是“河蟹”,是的,这是我们的传统观念,一个大家庭就是一个利益共同体,我认可这种价值观,亲情在困难时就会无限放大它的作用,家才是真正的港湾,无家只是浮萍。
关于理想,很欣赏导演把多元价值观的理念传达出来,其实,在我看来,很多社会问题都是我们的价值观单一造成的,当然,价值观之所以单一有深刻的社会因素(涉及到社会资源分配),它跟社会制度的演变相互促进,这不是这部戏主要要表达的意思,无须多言。
关于沟通,是的,沟通是解决问题的桥梁,有问题需要坐下来谈,问题是避免不了的,重要的是我们选择什么样的解决方式,剧中人物基本 上都很坦诚,这一点我喜欢,开诚布公是化解矛盾的第一步。
关于距离,距离产生美果然是至理名言,有了距离才会发现优点,靠得太近满眼都是缺点。
人无完人,我们需要宽容。
关于成功,结果带给人的快乐和悲伤往往很短暂,但我们却可以享受达成这一结果的全部过程。
关于自由,我认同没有约束的自由不是真正的自由,同样包括心灵的自由。
按规则办事你才可以获得最大程度的自由。
耗时数日,终于解决了《我的青春谁做主》。
心生波澜,记录如下。
首先要说《青春》与《奋斗》。
网上流言纷飞的说着《青春》有《奋斗》的影子,甚至拿出了人物的比对,我看却非如是。
赵导在《奋斗》中呈现的是一种如何成功的历程和心境;而《青春》则是揭露出成功之后的故事。
《奋斗》中除了米莱和灵珊两个富家女之外,余下众人皆是白手起家,在现实中摸爬滚打,到最后在冲动的潮欲中退隐,这是一段历程,一个过程的故事;而《青春》的人物多是成功的典范,周晋、高齐、青楚无一不闪烁着成功的光芒,甚至于钱小样、霹雳、方宇在最后也都渐变出成功的态势,这是一个阶段之后的解读。
就此而言,《青春》可以说是《奋斗》的后续,但绝不是《奋斗》的影子。
我一直惊叹赵导的才华,只因为他能抓住当下社会最尖锐和敏感的话题,然后塑造出各种完美的形象,让人们找到现实中没有的影子。
《青春》如是。
先说周晋,其无疑是当下社会女性最为接受的男性典范,成功的商界精英,有车有房有钱有型,典型的四有新人,最难得的是其对爱情的专一,对恋人的执着。
无论是植物的郁欢还是后来的青楚,周晋都完美的诠释了一个男人最成功的爱。
可惜是的是这类人在社会中,少之又少。
这就是赵导的高明之处,完美,就是社会对电视剧的最高追求。
既然现实找不到,电视上我总能看到。
幻想也是一种美好。
然后是高齐,其被誉为新生代典型的好男人,不吃醋不嫉妒拿得起放得下,对人好,更是典型的四有新人,品格高尚,举止君子,是新时代父母之辈绝对看好的完美女婿形象。
可最后唯独他一人落单,虽然到和雷蕾之间的隐约之举让人们看到了希望的曙光,可赵导依然没有交代只留下了悬念让人去猜想。
整部戏我最看好的就是高齐,可惜他却一而再的与幸福失之交臂。
或许这也是赵导要让人看到得,现实中,类如高齐之人或许很多,可结果往往也与之相似,这也是我一直弄不懂的问题?
人人都喜欢这样的人,可是为什么这样的人总得不到幸福呢?
不解。
方宇,用钱小样她妈的话说就是一个要啥没啥的人,可人家有一样,努力不放弃,就凭这一点,最后成功捕获钱小样,所以方宇要告诉我们的是这个世界上,什么都不可怕,即使自己一无所有,但只有坚持,总会有走进曙光的一天。
还有,就是,一定要有责任心和责任感,勇于承担自己的责任。
这就是男人,纯爷们。
赵青楚,典型的成功女性,有能力有抱负有理想有理智,爱情顺利,工作顺利,一切看似都和和美美,可是这样一个女人,放你面前,试问你敢要吗?
可能很多男性会摇头。
对嘛,毕竟男生还是更喜欢小鸟依人的女生,而不是任何事都比你强的对方。
如果有,我希望那是妈妈,而不是老婆。
正是因为赵青楚这个角色的存在,所以周晋的一切才会显得那样苍白,对于可以打动任何女生的金钱和物质在她面前都是粪土,这就是超越物质层面的精神享受了。
可惜鄙人还没到那境界。
钱小样,一个社会最底层的角色,从一开始玩闹人性,肆意妄为到最后成熟懂事,我看到了这个女孩的成长过程,这也是所有人必须经历的过程。
《青春》的热播,让钱小样再次成为网络的热点人物,她的成长,坚持和固执让人疼,让人怜。
钱小样是最平凡的人,似乎却得到了最不平凡的待遇,这是为什么?
在我看来,只是简简单单的一个字:痴。
对爱的痴,对方宇的痴,对未来的痴,对成功的痴,让这个活蹦乱跳的小女生深入人心。
和方宇一样,钱小样用痴获得了最后的胜利。
李霹雳,她算不上主角,整个以爱情事业为主线的曲谱里,霹雳只占据了很小一部分,对她的爱情赵导只字未提,只是以梦想和目标树立了霹雳的这一形象,从沉默到欺骗到反抗,霹雳一直都在诠释着整部戏的主旨:我的青春我做主。
这也是她这个年龄段的所有孩子最需要的一种自由和解脱。
赵宝刚的戏一直以鲜明的人物性格受人关注,《青春》也不例外,除了年轻一辈的鲜明个性,老一辈也是如此。
杨怡的势力、杨尔的强权、杨衫的嘴硬心软、李博怀的宽大容忍、钱进来的乐观……都是整部戏的重要筹码,正是这些角色的存在,才让人们看到了社会的写真。
父母一辈妄图用他们的线路来主宰孩子的命运,孩子渴望用自己的想法来决定自己的人生。
这是整部戏的矛盾,也是现今社会的矛盾。
戏的结尾,父母一辈放弃了,他们用自己的宽容来让孩子走自己的路,并在两旁护卫,于是孩子的路更宽了,离梦想也就更近了。
这是最好的结果,也是所有人最需要的。
我的青春谁做主?
如果可以,当然是我最主。
“青春”是个很有魅力的词,至少我是这么觉得的。
提到“青春”这两个字就会让我想到生机盎然、激情澎湃的景象,那种活力甚至无法用语言来描绘,“出生牛犊不怕虎”、“少年壮志不言愁。
活力四射的青春时期总有那么一股拼劲儿,但是随着经历的增多,很多内心的感情啊,责任等就需要青春的我们来勇敢的挑起。
给了我很多启示,不管是亲情、友情还是爱情都离不开责任,他们永远是串联在一起的。
剧中的每个人物都有非常鲜明的个性与性格,剧中展现的亲情、爱情、友情还有责任都特别值得我们每个人细细琢磨,仔细推敲,越咀嚼越有味,学到很多生活里不可或缺的东西。
我们应该趁着年轻想干什么就干什么,不要给自己人生留下遗憾。
那么怎么能叫年轻人呢。
青春是短暂的,也市人生最宝贵的时光,所以要把我们的青春过的精彩。
那是我们收获爱情、事业的的黄金时光。
自己的青春由自己来掌握!
花了三天的功夫,终于把这部号称奋斗2的电视剧看完了。
的确,相似的痕迹很多,不过总体来说很佩服编剧,台词很吸引人,讲了很多道理,虽然最终剧情难免俗套,不过比起奋斗来更真实,更贴近我们80后的生活。
看完之后很有感触,觉得32集的故事归纳起来可以说是以下几个关键词。
责任其实这是全剧一直反复强调论证的核心。
也许是为了回击社会上所谓80后缺乏责任感的言论,赵导和两位女编剧将剧中几位20多岁的男女主人公都塑造成了富有责任感,或者在挫折的磨砺、现实的打击中变得很有责任感的好青年。
但是现实社会是残忍的,并不是每一件事你都能想负就负得起责。
杨杉对方宇说:你们总是说负责,说的容易,可你们有没有想过自己是否真的能负的起这个责(原台词忘了,大意如此)。
说的好,我们这一代人刚刚踏入社会,对现实的残酷性往往认识不清,很多事情都是想当然,不知道父母拼搏数十年的不易。
天天将责任挂在嘴边,却不知如何对家人负责,对自己负责。
负责常常只是在犯错之后为自己开脱的一个借口而已。
剧中每一个80后在最后时刻都做到了这一点:肩负自己应负的责任,这也许是编剧对现实生活的美好心愿,也是大团圆结局的要求。
我很希望我们这一代人真的能像小学课本中所讲的,成为祖国的栋梁,家庭的支柱。
救赎周晋为十年前的失手和逃避而忍受着长期的心理折磨和对麦冬的愧疚,小样和方宇为私奔导致钱进来瘫痪而内疚和悔恨,杨尔和李博怀为离婚给霹雳造成的伤害而想尽办法、反思自我并最终复婚,等等等等。
人就是这样,总是在不断的犯错,然后又不断的改正。
你不能说犯错是对的,但是犯错之后的态度将会决定这件事带给你的损失会有多大,如果处理的好,反而还会有收益。
自我救赎是一个凤凰涅槃的过程,中间夹杂着矛盾和痛苦,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坚持看到胜利的曙光。
无法看清自己和半途而废是救赎最大的两个敌人,而实现救赎不仅是对错误的更正,更是心灵上的解脱。
原则相信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一套为人处事之道,剧中最坚守原则的就是赵青楚。
这也许和她律师的职业有关系,凡事都非常讲原则,这为她带来了很多好处,但我觉得她活的很累。
在遇到周晋之后,她有了明显的变化,她自己都承认,是爱改变了她。
很欣赏她最后说的一句话:人这一生,大多数时候都是讲原则,按理性做事,如果不感情用事一次,以后会感到遗憾的。
爱情的力量真的是很神奇。
门当户对这个观念我们强调了几千年,其实放到现在也适用。
以前我总觉得这太封建,两个人只要对路子就可以在一起,完全抛开世俗的一切。
现在想来非常的不切实际。
门当户对并非是指经济、物质上的般配,重点还是在文化层次、观念、价值观上的一致性。
李博怀最终选择了与杨尔复婚,而放弃了陈秀,虽说很大程度上是因为霹雳的原因,但是文化和收入上的巨大差异也是两人无法走到一起的有形障碍。
归根结底还是价值观的不同,两人拥有不同的家庭背景,接受的教育程度一个天上一个地下,这些差距都不只是男人宽容、女人体贴就能够弥补的。
最后我很为陈秀惋惜,她其实才是社会大多数老百姓的代表,收入低、教育程度低,自然社会地位也低。
她的出身决定了她的消费习惯和人生规划,这一点我完全理解,而且她帮李博怀还钱,独立在京打工挣钱抚养在老家的儿子,我很佩服她,也很同情她,是她的背景和性格决定了她的命运。
家全剧最让我动容的还是杨家的大家庭氛围。
各个成员都在关心着身边的亲人,同时这个气场又在不断吸引着新人的加入。
虽然总是会有人自私一下、犹豫一下,但这样才显得真实。
家是我们毕生的港湾,尽管作为社会动物,我们总会有些私心,有些杂念,但在家人面前,我们总是能够敞开心扉,同进步,共患难。
珍惜亲情的力量,在社会关系日益冷酷淡漠的今天,维持一个和谐的家庭是多么的不易。
最后一集,“圣人”高奇似乎终于找到了最合适的对象——雷蕾。
对他的爱情观,我很赞同,亦很有体会。
爱情有时就是一种感觉,爱一个人,为她做很多事,其实并不一定是为了获取什么回报,而是为了自己得到心理上的某种满足。
我爱你,但与你无关,很无奈、很心酸,也很勇敢。
有两年多没看电视剧了。
近来抓紧把此部戏给看了。
只是有很多人告诉我,我的性格和钱小样很像。。。。
看完后,觉得,我和她除了都是败金也没啥好像的。
哈哈哈哈:)女生的话,喜欢青楚,她的敢爱敢恨,明确自已的目标,让人佩服。
男生的话,喜欢高齐,欣赏他的平常心,但他一会喜欢这个,一会喜欢那个,真让人汗啊。。。。
在剧里和大花痴一样。
其实周晋也很让人欣赏,但对竟然怕毁了前程,置初恋女友生死不顾。
这样的品行也太差劲了点。
最欣赏高齐说的一段话,都能背下来了:爱情是一件特美丽的事,与其说是两个人的相处形式,不如说是我们心里面的一种感觉。
相恋也好,单恋、失恋也罢,虽然说结果迥异,但都体会了爱的滋味。
甜蜜、忧伤、痛苦。
哪种是我们享受爱情的形式?
干嘛因为满足不了,就把爱情弄的这么不堪呢?
那不是爱,是占有。
大部分的人爱都停留在占有阶段很初级,所以才会有那么多的纠缠,怨恨,甚至相互伤害。
当爱的目的不再是占有,爱情就不再跟爱的那人有关。
哪种形式你都可以享受爱情,这就是传说中的,我爱你与你无关。
对于中国第一代独生子女,家长既无参照,又无经验。
牢牢把孩子抓在身边,千方百计为孩子整这整那。
却丝毫没有意识到孩子的人生和爱好。
看完这部戏,同时想到了康永说的一句话:你的人生就是你的,你感觉到风时,风才在吹;你把宇宙放在你的心里,宇宙才存在。
做为孩子,我们是否应该运用自已的世界观和价值观,好好和家长沟通,做自已命运的主人,为自已的人生而努力。
人生苦短,爱情和自由都是特美丽的事。
就装吧
挺喜欢钱小样的,虽然她跟弱智差不多。。。
人生各有不同活的精彩就好
一集弃
太装了,尤其是女主,从没听人说京片子说得那么难听,简直是女版张卫健嘛,演啥都一个样~
陆毅戏份太狗血 不喜欢赵琳 其他记不得了 反正医生很悲催 事实证明 家里有一个律师一个医生多么重要
竟然32集。。。真令人发指啊。。。后面的22集。。。我快吐了。。
这剧那是相当有范儿、
看完之后,我想离开部队的心又深入了一步
对于赵宝刚的电视剧 还是会关注的
无感
三星半
喜欢上了高齐。
这个比奋斗还无聊
被首都文化熏陶一下~
有点乌托邦
看不进去
我的青春谁做主,大家都会说我的青春我做主。但如今这社会,真的能自己做主吗,有这个能力做主吗,口号都会喊,做起来真的,好难
有《奋斗》的风范!
很不错很对口的教育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