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演:吉姆·泰华图
主演:马尔万·肯扎里,休·史密特,马汀·雷克梅尔
类型:电影地区:荷兰语言:荷兰语,印尼语年份:2020
简介:一名年轻的荷兰士兵被部署在荷兰的印度尼西亚殖民地镇压二战后的独立运动,当他加入越来越无情的指挥官精英小队时,他发现自己在责任和良心之间左右为难。详细 >
勉强及格。“和平并非常态,因为那意味着所有人欲望得到了满足”。题材挺有趣,二战之后,荷兰纳粹的儿子去印尼参与反恐战争,整部电影就在荷兰军队、东印度军团、印尼叛军犬牙交错的幕布上(出镜的还有日本残兵)描画男主角无处容身的心路历程。编导的基本功挺扎实的,所谓基本功,就是镜头剪切中景别、机位运动和配乐合作形成的整体叙事韵律,这是起码的电影质感。剧本也挺清晰,它给出的信息一定有具体结果,比如给出两三个铺垫后,40分钟时就有遇袭的戏码;为何反复搬演特种小队在印尼村庄中点名“恐怖分子”?因为这才能注解男主质疑精神不断强化放大,引出后面的猎杀行动和战后的悲剧结尾。电影基调比较沉闷压抑,但时不时来两下狠的,比如男主后入印尼情人,或射杀印尼人,男主在军中的行为比较自我,加上他战前战后的画面切入,是绝对的叙事核心
结尾才知道故事讲得啥,战争把人变成刽子手,面对未知的丛林,士兵一开始只有巡逻。渴望进入丛林战斗。而一旦进入丛林,自己也就完全迷失在丛林里。「丛林」可能比「东方」更接近电影的主题。
太冗长了 有点乏味
通过影片才知道1945年二战结束后,还有一场荷兰与印尼的战争。
有点拖沓 基本上时间过半 才真正进入正题 才明白想表达什么 而最终也只是个小格局的复仇故事。
荷军战斗力和装备也太弱了,都二战结束了还没什么自动步枪…豆瓣里简介是什么人写的?小学毕业了吗?
所以说西方国家都是披着和平的外衣,不断的开拓自己的殖民地,财源地。在不同的时代,换一个马甲换一个名头继续作为。
非常特别的一部荷兰语战争片,东南亚果然是一块被诅咒的地方,谁来谁魔怔
男主最后的F self,扳回一星。
好残酷
对敌人心怀慈悲,对自己人下手狠辣。这是什么心态……
这个电影有截然不同的两段故事,我后来看评论才想到一个点,就是当主角问一个印尼人杀同胞的时候什么感觉,印尼人说,本来是不同的岛,是你们来了才变一国,何况信仰不同。之后,主角被自己同胞(土耳其人领导的)追杀,退伍后,又去追杀回去,然后自杀,他不是对同胞不释然,而是对自己再无期待。
殖民者的残暴,东方西方都一样。
历史不能抹杀,侵略就是侵略。最后一幕没想到
想想巴达维亚红溪大屠杀 荷兰殖民者对亚洲从不手软 不管你是华裔还是猴子
还不错,三星半水准,男主很帅,雷蒙德竟然还会放了约翰,结局加半颗星吧。殖民者的战争不就是这样吗,看不到敌人,只是屠杀平民而已。
男主的性格就不适合当兵,敏感脆弱,非常容易PTSD。
展现了一段真实的历史,背景是二战后回到印尼的荷兰军队遭遇本地反叛的故事。影片两个多小时,稍显冗长,不过还是还原了当时情形的。故事讲述得还算客观,有一定的反思,并未做过多的道德纠缠。影片的结尾干净利索,已无让人震惊也让人思索。
约莫10年前这会儿,刚到荷兰,开启留学生活。当时在荷兰觉得日子很漫长,时时思念家乡,如今已回国快8年,回过头来看,2年的荷兰生活如此短暂,短暂到都没有认真品味过这个国家,好似走马观花一般路过。但是荷兰的生活确实给我的人生打上了某种程度的烙印,比如回国以后我反而爱上了吃华夫饼,反而对印尼荷兰殖民史很有兴趣。回到这部电影,说实话,作为战争片,节奏很慢,如果是冲着激烈战争镜头来的可能要失望了,但是这个电影的很多地方值得品味,包括人物的刻画、一些细节处交代的历史背景以及东南亚风格的配乐。我看其他豆友评论,真正好的战争片一定是反战的,我觉得这部片子在这个程度,是做到了。(PS. 原来在荷兰念书的时候,当地朋友吐槽说荷兰语歌曲压根没法听,但是本片中的那首民谣似乎还行?)
绝对五星的文学佳作 剧情介绍完全不对 印尼独立战争期间,日军撤出印尼,英军将印尼岛屿的控制权交给了荷兰,盟军扶持的政府受到日本统治时期流亡政府的武装革命军威胁,男主角参军被选为特别行动部队,负责清缴可以人员,期间目睹了荷兰军队对当地人的屠杀和扰乱,内心受到极大伤害,再质疑领导的决策时被判定为叛徒,差点死在自己人手里,退伍返乡后无法获得正式待遇,内心极度绝望,再自己的上司面前开枪自杀。
返回首页 返回顶部
勉强及格。“和平并非常态,因为那意味着所有人欲望得到了满足”。题材挺有趣,二战之后,荷兰纳粹的儿子去印尼参与反恐战争,整部电影就在荷兰军队、东印度军团、印尼叛军犬牙交错的幕布上(出镜的还有日本残兵)描画男主角无处容身的心路历程。编导的基本功挺扎实的,所谓基本功,就是镜头剪切中景别、机位运动和配乐合作形成的整体叙事韵律,这是起码的电影质感。剧本也挺清晰,它给出的信息一定有具体结果,比如给出两三个铺垫后,40分钟时就有遇袭的戏码;为何反复搬演特种小队在印尼村庄中点名“恐怖分子”?因为这才能注解男主质疑精神不断强化放大,引出后面的猎杀行动和战后的悲剧结尾。电影基调比较沉闷压抑,但时不时来两下狠的,比如男主后入印尼情人,或射杀印尼人,男主在军中的行为比较自我,加上他战前战后的画面切入,是绝对的叙事核心
结尾才知道故事讲得啥,战争把人变成刽子手,面对未知的丛林,士兵一开始只有巡逻。渴望进入丛林战斗。而一旦进入丛林,自己也就完全迷失在丛林里。「丛林」可能比「东方」更接近电影的主题。
太冗长了 有点乏味
通过影片才知道1945年二战结束后,还有一场荷兰与印尼的战争。
有点拖沓 基本上时间过半 才真正进入正题 才明白想表达什么 而最终也只是个小格局的复仇故事。
荷军战斗力和装备也太弱了,都二战结束了还没什么自动步枪…豆瓣里简介是什么人写的?小学毕业了吗?
所以说西方国家都是披着和平的外衣,不断的开拓自己的殖民地,财源地。在不同的时代,换一个马甲换一个名头继续作为。
非常特别的一部荷兰语战争片,东南亚果然是一块被诅咒的地方,谁来谁魔怔
男主最后的F self,扳回一星。
好残酷
对敌人心怀慈悲,对自己人下手狠辣。这是什么心态……
这个电影有截然不同的两段故事,我后来看评论才想到一个点,就是当主角问一个印尼人杀同胞的时候什么感觉,印尼人说,本来是不同的岛,是你们来了才变一国,何况信仰不同。之后,主角被自己同胞(土耳其人领导的)追杀,退伍后,又去追杀回去,然后自杀,他不是对同胞不释然,而是对自己再无期待。
殖民者的残暴,东方西方都一样。
历史不能抹杀,侵略就是侵略。最后一幕没想到
想想巴达维亚红溪大屠杀 荷兰殖民者对亚洲从不手软 不管你是华裔还是猴子
还不错,三星半水准,男主很帅,雷蒙德竟然还会放了约翰,结局加半颗星吧。殖民者的战争不就是这样吗,看不到敌人,只是屠杀平民而已。
男主的性格就不适合当兵,敏感脆弱,非常容易PTSD。
展现了一段真实的历史,背景是二战后回到印尼的荷兰军队遭遇本地反叛的故事。影片两个多小时,稍显冗长,不过还是还原了当时情形的。故事讲述得还算客观,有一定的反思,并未做过多的道德纠缠。影片的结尾干净利索,已无让人震惊也让人思索。
约莫10年前这会儿,刚到荷兰,开启留学生活。当时在荷兰觉得日子很漫长,时时思念家乡,如今已回国快8年,回过头来看,2年的荷兰生活如此短暂,短暂到都没有认真品味过这个国家,好似走马观花一般路过。但是荷兰的生活确实给我的人生打上了某种程度的烙印,比如回国以后我反而爱上了吃华夫饼,反而对印尼荷兰殖民史很有兴趣。回到这部电影,说实话,作为战争片,节奏很慢,如果是冲着激烈战争镜头来的可能要失望了,但是这个电影的很多地方值得品味,包括人物的刻画、一些细节处交代的历史背景以及东南亚风格的配乐。我看其他豆友评论,真正好的战争片一定是反战的,我觉得这部片子在这个程度,是做到了。(PS. 原来在荷兰念书的时候,当地朋友吐槽说荷兰语歌曲压根没法听,但是本片中的那首民谣似乎还行?)
绝对五星的文学佳作 剧情介绍完全不对 印尼独立战争期间,日军撤出印尼,英军将印尼岛屿的控制权交给了荷兰,盟军扶持的政府受到日本统治时期流亡政府的武装革命军威胁,男主角参军被选为特别行动部队,负责清缴可以人员,期间目睹了荷兰军队对当地人的屠杀和扰乱,内心受到极大伤害,再质疑领导的决策时被判定为叛徒,差点死在自己人手里,退伍返乡后无法获得正式待遇,内心极度绝望,再自己的上司面前开枪自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