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爱这部电视连续剧,以前一直喜看抗日,谍战题材的,看那些为信仰奋斗终身的人而激动不已。
可是,看了这部连续剧,为爱情奋斗的人同样可爱!
一枝花就是马老二一生的追求,可以说,马老二想尽一切办法出人头地,就是为了“把一枝花捧上天“。
在这个社会漠视纯洁爱情的今天,马老二可以说是每个男人的楷模。
超赞邓超演技,特别是看到老大扶着一枝花回家而后又灭灯的时候,我看到邓超的眼睛在滴血。
不多说了,以片头曲的一段结尾吧别说话 就这样拥抱着 让时间 停泊在这一刻
《你是我兄弟》的脑残编剧编出了以下脑残剧情:“马学军追花蕾蕾追了9年,花蕾蕾也喜欢马学军,但一直没有答应马学军的追求。
但花蕾蕾为了一个不喜欢且有些厌恶的同事分到两室一厅的房子,竟然跟他假结婚,然后被强奸,弄假成真。
” 看到这里已经失去看下去的兴趣,编剧脑残,导演脑残,观众不脑残。
为了迎合观众,打造一个曲折离奇的故事,故意给观众各种失落,各种巧合。
在现实生活中根本不可能出现的神马剧情不停的出现,各种不符合逻辑的剧情,各种脑残的角色,为了收视率,真是什么都敢写,什么都敢拍。
不能否认,编剧在剧情处理上出现了很多次失误,把剧情交代的不够严密,但有一点是本剧感情的最大亮点,就是运用了一明一隐两条线来讲述了一场只关乎一男一女的爱情故事第一条线明——马学军第一次表白,在傍晚的巷子里面,因为打架被开除的马学军拦住花蕾蕾告诉她“我喜欢你”彷徨无措的花蕾蕾拒绝了他,一个躲闪一个着急,然后就出现了第一次拥抱和挨巴掌,这条线是懵懂爱情的开始隐——花蕾蕾没有考上大学,出乎所有人的意料,意料之外的事情中间必定有原因,英子如期上了大学,我想花蕾蕾就算没有英子的成绩好也绝不会比她差,毕竟她的成长环境,让她有足够的耐心读书,她的性格沉稳安静,又有个理解,大度,知识渊博的爷爷,我想她的高考落榜必然原因便是马学军为她打架被开除,还有那次巷子里的懵懂爱情,坐在书桌前,花蕾蕾会想起爷爷的话,想起马学军的表白,想起打架的场景,然后理理情绪继续读书,这样的中断,只出现一个镜头,可一定不会只是一次打扰到花蕾蕾的情绪第二条线明——考高结束后,马学军去找花蕾蕾,告诉她现在开始卖电子表,但绝不会只是这样,然后再次表白,马学军问蕾蕾要去哪里上大学,蕾蕾说想去南方,马学军失望伤神,如果你去了外地,我不是看不到你了,花蕾蕾沉默,但注视着马学军离开隐——爷爷过世后,父母来到花蕾蕾身边,要接她走,花蕾蕾拒绝了,父母说放她一人在这里不放心,花蕾蕾还是没有随父母离开,在这里有花蕾蕾值得留下的东西,六号院,爷爷的味道,还有呢?
是不是还有那个男孩说:“如果你去了外地,我不是看不到你了”,关于这一点在下一条线上也有说明第三条线明——马学军知道花蕾蕾的父母来信让她离开,追至火车站,握着对方的手,不愿她离去,第三次表白。
“就这样结束啦?
还没有开始就这么结束了,我还想为你做许多事,都还没做,你就要离开了?
”“我必须告诉你,我喜欢你,你就是我的初恋,你走了我的初恋也完了”“我不找,我找谁去,我就你”隐——花蕾蕾这次离开时接到父母的电报,马学军问她你会回来吗?
她回到“我不知道,毕竟他们是我的父母”这一点和第二点对照在一起,花蕾蕾是迫于父母的要求才选择离开,而这里有值得留恋的东西,如果不是被逼迫,是不会离开的,那这东西是什么呢?
马学军在车站依依不舍的表白,花蕾蕾一直躲闪“你还是忘了我吧?
”“我相信你将来一定是个优秀的人,也会找到一个优秀的女孩子”“你放手”“我送你个礼物”然后就是他们第一次接吻,那个吻解释了所有的问题,剧情中的隐线爱情,也就是这个时候第一次浮出水面第四条线这次先说隐隐——花蕾蕾回来了,搬液化气撞见老大,老大帮忙安上,问她为什么不跟父母在一起,要一个人回来,花蕾蕾说不上来,两人提起爷爷当年往马家送过奶粉帮过他们的忙,老大为上次为马学军打架被开除的事去爷爷家告状向花蕾蕾道歉“我知道是老二不学好,他就懒蛤蟆”“你别这么说他,我不是说他不好,只是我。。。
”话没有说完,后续是,“我没有理清头绪”(嘻嘻,花蕾蕾的脸上写着呢)明——马学军路上看见花蕾蕾,上前表达相思,再次表白,“你想过我吗?
”花蕾蕾目光转移,过片刻回答“没有”“从来没有?
”“没有”“一次也没有?
”“你问题可真多”两个人有趣的一问一答,懵懂得爱情开始明朗化第五条线明——马学军看见退伍回来的花蕾蕾上了公交车,一路猛追,再次看见朝思暮想的她,安奈不住激动的心情,“我以为我这辈字都见不到你了,没想到你又回来了”“你就像从天上又掉到我面前”离别时,他说出自己的想法“等到我有出息了,我们结婚”隐——见到追车过来的马学军,花蕾蕾叫出他的名字,然后罕见的露出8颗牙齿的灿烂笑容,整个剧中,花蕾蕾一向乖巧,文静,唯独几次笑出8颗牙齿都是因为马学军,她接受了马学军邀请她吃饭,他们聊天,然后回家,当马学军再次表白说出“等我有出息了,我要跟你结婚”她笑着说“你刚二十,我也二十”然后说了再见便回家了,花蕾蕾对感情总是成熟的面对,要的不是激情,是细水长流,总是考虑长久,慢热,年少的她面对爱情,选择用时间来见证一切。
他们两个不管在街上,在饭馆,在任何一个地方,都能发现彼此,不管是谁先看见对方,另一个人也能很快回应目光,就像浪漫主义的诗人们总是写到:就算在人潮涌动的热闹大街,我的目光也永远只能发现你 (这句是我写的,不是浪漫诗人,冒充一下)这是在年少时的两条爱情线,一直牵着彼此,到后来长大后,爱情已经逐渐明朗化,不需要解释这些明暗线,到最后花蕾蕾说“马学军是我唯一喜欢过的人,我爱他,爱的很深”像她这样的女孩,也真是因为走到了生命的尽头才会直接了当的表达自己的爱情,不然这场爱情有的好磨了。
已经很少看到这样的剧情了,就像是前面有个同学说的:“这场爱情只关乎一男一女”也正是这样,才让人心动,让人迷恋,不知道这个一男一女的爱情可否降临到自己身上,在心里继续感动着吧!
最后的最后用一句话来结束这场两条线的爱情:当我看见你对我笑的时候,有扇窗在我的心里打开了,那扇窗透进来阳光
有时我就在想,花蕾蕾这孩子不是长相超凡脱俗,不是性格超凡脱俗,而是傻得超凡脱俗,你想啊!
帮助一个自己不怎么待见的人,只因对方说希望接自己的父母过来住,就和别人假结婚,最后被骗的从一枝花到残花败柳,但是我绝不会用残花败柳来看待她,因为她的干净从没有改变过,就算时间变了,环境变了,人变了,她的心始终是干净,始终是希望别人都能过的很好。
想知道这个傻孩子为什么再被欺负后,选择沉默,选择放弃挣扎,选择嫁给欺骗她侮辱她的男人,就要先读懂花蕾蕾这个人,还有她对待马学军和自己内心的真实想法。
她爱马学军,毋庸置疑,爱的深而远长她了解马学军,每当马学军表达对她的相思之苦时,她说的最多的是对不起,但其实您要留心,还可以看到一句‘我知道’她希望马学军成功,或者说是过的幸福,因为他就像是天上的太阳,永远明亮,不该因为自己的半点牵绊,而使这样不一般的男子走入丁点黑暗她明白自己可以左右马学军的命运,因为这个男子不止一次,用生命来爱她好了,说完了花蕾蕾,我想提的是“一枝花”我讨厌这个名字,因为如果没有这个雅号,或许中间的波澜不会如此悲壮一枝花,花一样的女子,美而绽放,纯洁,干净,世间的一切不及这一枝花的美好你有没有留意,花蕾蕾在单位受了委屈,扑在马学军身上哭,然后释怀了想开了,他们共进晚餐的时候花蕾蕾:“我要学着能屈能伸”马学军:“你要学会了能屈能伸还是一枝花吗?
”花蕾蕾:“怎么?
学会了能屈能伸就不是一枝花啦”这是她第一次承认自己是一枝花,是马学军向往的一枝花,她那时的纯洁,干净让她欣然接受这个称号,她也愿意做马学军的一枝花赵远志侮辱花蕾蕾的事件发生后,本能的,花蕾蕾选择挣扎,选择反抗,可就像大家理解的一样,当成熟老练的赵远志以马学军的命门来警告花蕾蕾的时候,她只能沉默,因为她了解,这个太阳一样的男子会因为自己而走入黑暗。
那么为了不让这个用生命在爱自己的男人受到伤害,我能做什么呢?假使我可以,我会走向远方,离开伤害我的骗子,离开这个城市,但我知道,马学军会追随而来,如果我不离开,那怎样才能躲开马学军的追求,我想只要我在,马学军便会一直等下去。
那事情总有败露的一天,那这个我所深爱的太阳,会因为自己的阴霾而进入黑暗,我知道这件事情必须有个结束,既然我可以主宰,那就让我来结束吧花蕾蕾走到马学军面前告诉他,我要结婚了,接着就有了两个人的纠缠,然后她告诉对方,她已经结婚了,马学军怒气横生句句讥讽,她只能哭,但她还要克制,因为哭的太痛会让她想骗的男人起疑,马学军再次提到,你这一枝花为什么就偏偏插在赵远志那坨牛粪里,花蕾蕾无助的哭了,因为她知道,自己已经不是一枝花了,不再干净,美好,马学军问她“我要让你做全世界最幸福的女人,你别说你听不见,别说你不要啊!
”花蕾蕾凝视他,郑重的说“我必须要告诉你,我不要”她内在的潜台词是,“我不配要那全世界的幸福了”“马学军,我要离开了”是花蕾蕾离开了,还是一枝花离开了,这不需要深究,因为那时的她没有分离这两个角色。
第二天,马学军送来嫁妆,说了短,但是我却觉得是本剧最出彩的台词:“我一直认为你是我的女人,我居然把自己的女人嫁出去了。
”真是读一遍,泪一行。
马学军的爱那么深,爱的越深花蕾蕾就越要逃,因为她怕,她怕自己配不上这份痴情,自己不值得了。
然后就有了不幸婚姻的开始,她接受了这命运,不是因为愚昧,不是因为懦弱,而是爱一个人的力量,是啊,柔弱的女子经历那么多不幸,也不会去找拿命保护自己的男人,因为本身的坚强还是爱一个人的力量这也不重要了,只要知道她不要他的命,她要他好好的活着,活在阳光下,成为出色的人,她相信他行,只要自己离开。
几年后路上的偶遇,他和她再次重逢,他希望她过的比自己好,她相信他过的一定比自己好,当再次看见马学军见到自己不顾一切的眼神,花蕾蕾知道,马学军一定会想方设法的打听自己,她不能让自己的阴霾再次遮住这太阳的光辉,所以有了,故扮风尘的闹剧,这个情节很幽默,因为花蕾蕾没办法再找个人随便结婚,只能自己亲装上阵,扮演个残花败柳来让马学军失望,可是她忘了,再次重逢时她就是干净,纯洁的打扮,怎么可能第二次见面就成熟老练到这种地步,还有她忘了,马学军可不是来一次,看见这样就离开的主儿,她有她的拗,他也有他的,就像阴霾永不散去,可你见太阳着急了吗?
他不是依然每天都杵在那重逢后花蕾蕾不接受马学军,依然是自己已经不是一枝花,不值得用命去保护了,后来经历了马学军为她再次生死,为她倾家荡产,她突然间明白了,原来在自己改变的同时,马学军也改变了,从马学军告诉英子,想让我停止追求一枝花,除非她身边有丈夫,到就算她身边有丈夫,我也没办法忘记她。
马学军眼里的一枝花不再是纯洁的花儿,而是眼前的自己,就是花蕾蕾这个人,不管经历什么都是花蕾蕾这个人,她明白了,于是不再怕,选择告诉对方自己一开始就喜欢他,并且拥抱他其实故事在这里停止也挺好,阴霾总会散去,因为阳光永远在那,所以花儿可以尽情绽放。
不过这故事的结局也挺好,虽然生离死别,但是情感是真正的升华了,彼此真正的读懂对方,马学军读懂花蕾蕾总说的“我要走了”其实心一直在这儿,而花蕾蕾读懂阳光总是会伴随花儿,不离不弃,于是有了我永远永远爱你,这句最后的承诺,或许离开不是真的离开,至少在我们最美的时候遇到彼此全剧终
如果让我去选择看一部剧的话我是不会选择这部剧的,乍一看就是大爷大妈看的家长里短,所以在看完这部片的时候去看了下时间好像是2010年上映的,到现在2017年我才知道有这部剧,就知道这部剧就不是针对我们90后的那一群人,但是我竟然会花了通宵的时间把它看完,而且浑然不知已经过了一夜,这部剧的魅力还是存在的。
首先会看这部剧是在姑姑家点播的电视里,被张嘉译那张每条肌肉都在演戏的脸吸引。
那一幕是正在冲刚被学校开除的邓超马老二发火。
我记得台词是,我从小就喜欢读书,愿望就是上大学,但是为了你们三个,我只能去工厂上班,你觉得我容易吗我。
台词很烂吧,这样的一句话,真的算不上高级,就像是肉被煮烂了硬塞进嘴里。
一句听得都快要吐出来的话,日常中肯定都反感这句话,但是配合着张嘉译扭曲的脸和喷薄而出的情绪就会觉得这句话是那么生动啊,一下子被这个人物吸引了。
事实证明,导演在安排这部剧的时候真的是很花心思,张嘉译大哥的角色是那么生动真实。
一个16岁的孩子被迫接受成为家长的命运,撑起这个家,伟大吧,但是原因是他没有选择,从内心他是不接受的,以至于在二十几年之后驰大妈来公司找他的时候,还会跟驰大妈提起当年是驰大妈给出的主意,那一句对话,云淡风轻,但是却记了二十多年,驰大妈的反应也很有趣,(里面的人物都很丰满)那是没有办法的办法,时间重来一次还是会这么去做。
眼神闪躲之下又立刻充满理直气壮和正意盎然。
大哥只能轻轻一笑而过,他笑自己的命运,还笑旁人的“帮忙”从此改写了他的命运。
大哥的角色其实有一些过分的描写,我不明白这部剧是双男主还是邓超是男主,因为从刻画上来看,大哥的刻画甚至多过老二,从人物形象上看,导演明显是偏心于邓超的老二角色。
我看了其他人写的一些影评,说邓超是剧中最完美的角色,用了一堆好的形容词去形容他。
的确邓超这个角色是很讨观众喜。
塑造得也很生动,邓超也完全适合这个角色,演的很好。
感觉这是编剧故意设置的一个角色,从很多方面去塑造,从在生意上说以后碰到大哥的人要让,生意能干能把大哥的大客户缺的钱给要回来,这些很多方面就感觉挺故意,感觉就是知道你喜欢吃肉,就很聪明地往你你嘴里送了块肉,大多数人都还不明白这是塑造这个主角是故意写得那么好。
从邓超从影的这些片子其实是能看出他是有这种高大上的情结在的。
他会喜欢去演这种讨喜的人,高大全的人。
不可否认的是他演的很生动很饱满,他是个聪明的演员。
而反观张嘉译这个大哥的角色,从头到尾都在嫌弃邓超,甚至说一些非常让人反感的话,我看了下影评,有个作者很激动地写,总是在用这种道德在绑架家里人云云,总是就是看进去了,入了迷,把这个角色带入到了他体验的生活中,我觉得我是一个很冷血的人,已经不太会被这种写很坏的人物,或者说为了衬托别人的角色真心去讨厌起来。
我觉得那样的演员更伟大,更值得敬佩。
张嘉译的表演也是入木三分。
大哥的这个角色真的太厚重了,真的可以说是厚重这个词。
张嘉译这么知名的演员肯来演这样充满矛盾的角色,就可见这个角色有多吸引人,多生动形象。
好像就在你我身边,故事就是生活中真实的故事。
其实这部剧的每个人物都是好饱满的,但是我最想写的是董洁一枝花的角色。
我觉得导演太会选演员了。
一枝花的人物设定就是那个年代所有男人梦中情人的类型。
出身高贵,那个年代的服饰在现在看来那么土的情况下,还是能表现出一枝花身上独特的清冷的美艳,董洁真的很适合这个角色。
我记得秘书的儿子感叹蕾蕾好美啊的时候,虽然穿的真的很土,但是从一个观众来看,也是真的美的,是从身上散发出来的那种静静地,弱弱的,永远在拒绝别人的美。
隔着银幕也能感受到。
再来说她的性格。
这真的是这部剧的又一个亮点。
一枝花的性格,从她几句关键的台词就能窥探得知。
一,在高考失败后英子问她为什么不重新考一次,她说,因为我不想再被打倒一次。
二,马学军问她到底喜不喜欢他时,她说,我喜欢,从一开始就喜欢你,但是你是那么强壮,朝气勃勃,我害怕。
三,赵远志送鸡蛋给秦大姐,说我一个人实在吃不了这些,您帮帮我,花蕾蕾看到了说,秦大姐我也一个人也吃不了这么多,送给您吧,还强调了两遍。
这几句台词就可以从好几个层次上解读出花蕾蕾的人物性格。
她出身在高干家庭,受到的因为这个职位带来的各种好处,所以从她的择业上也能看的出来,她有这样的情结。
但是同时呢,她又受到了新时代的教育,所以她的思想又是高尚的。
但是当他爷爷死后,高考也没有考上之后,除了马学军之外没人再给他恭敬时,她感受到了这个世界的恶意,但是她一下子没有适应到这个残酷的命运,她去当了两年兵,在我看来是在逃避,接着又去税务局工作,她的思想在排斥那里,跟别人诉苦的时候素有人都劝她不相干就别干了出来的时候,在跟秦大姐吵了一大架,在所有观众都以为她这下真的要出来了的时候,她第二天拿着拖把打扫办公室,跟秦大姐不痛不痒地道了句歉。
还是继续在这个她讨厌的地方生活下去。
这里也是编剧高明的地方。
一枝花的软弱,在这个地方明显的细致地描写了出来。
后面更精彩的是在她和赵远志的对手戏中,平时都是高冷地对待他,但是面对赵远志的设计领假结婚证居然也会半推半解地同意了,不可思议,在这里的解读,我不认为是她愚蠢没想到赵远志会来这么一招,而是心里也觉得他是可以结婚的对象。
利用了赵远志对他的利用,实现了嫁给一个像她爷爷那样的人的愿望。
而后来赵远志对她的强奸无疑是编剧写的最狠一次。
相信每个观众都被这场戏震惊到了。
一个花一样女子,被这样一个奸诈的小人强奸了,还没有反抗,仅有的反抗竟然是甩了一个巴掌,这一巴掌还被赵远志的一句威胁结束。
从她的着装还有选择来看一枝花都是一个保守又软弱到骨子里的人。
跟赵远志结婚之后被百般欺负也不敢啃声,宁愿烂在肚子里,也不愿意去揭发他,跟他离婚。
把自己生生熬成了离过婚的不再冰清玉洁的女人。
她的人生就是不断在走下坡路。
而且是她自己的选择。
到她后面得了脑瘤,也是,一个年级轻轻的人得了脑瘤,为什么,就是因为她的心是死的,身体也感知到了她要死亡的信息,接收到了她的意志做出的反应。
所以我不觉得狗血,很合理,一个活的死气成成的人是没有办法活得久的。
从一开始没找到方向,到后来遇人不淑,再到后来她终于适应过来,找到了生活的勇气和真正爱她的人时,又遭遇到了家长的反对,家长好不容易也不反对了时,又得了脑瘤。
她的一生都是在这样的挫折中度过的。
一枝花的是美的,但是也是悲壮的。
我记得我以前听说过一句话就是什么是悲剧,就是把美好的东西在你面前撕碎。
一枝花的命运编剧就这样残酷地展现在你的面前。
夜深了,反观自己的命运,其实有点害怕和无助,但是无论好坏我们都只能昂起头来接受它不是吗。
黄瓜蘸酱, 回锅肉 ; 茴香馅饼, 绿豆粥;这就是生活,有苦 有甜。
像我这样二十一二的年轻一辈,大部分筒子是不怎么看电视的,基本都是电脑代表一切,用电脑上网 看电影 看电视 听音乐。。。。
但对于电脑的依赖,也给我们带来了一些副作用,使我们变得没有耐心(有点跑题)刚过完年在外地上学,晚上无聊就看看电视,无意中看到了张嘉译和邓超(和大多数人一样因为他俩爱上这部剧),所以看了几集,看着看着,觉得有那么点意思,感觉在回味我爸他们那个年代的味道,喇叭裤,大波浪的头发,尖头皮鞋,还有马老二嘴里哼的“不是我不明白,这世界变化快”。
回家后,跟我妈说这个电视好看,让她和我爸也看,于是每天晚上,咱一家三口就开始定时观看。
可能女性总是更感性一点,妈在看到动情的地方时经常会哭,也可能上了年纪就容易冲动,爸在看到赵远志对一枝花的所作所为时恨不得去电视里打他一顿。
从吃饭开始,咱家饭桌议事的主要话题就是一枝花应该跟马老二好,马老大太倔,英子真是个好姑娘,等等之类的问题。
在看到一半的时候我忍不住好奇心,上网找了找剧情看看,看完剧情,心里有点不太舒坦,感觉有点不太完满,也许生活就是这样,有人得到,就有人失去,有人过的好,就有人过的不好。
对于剧中人物,也许大部分人都喜欢马老二这样的男人觉得他有本事 有能力 对爱情执着,开创了自己的事业,什么事都搞得定。
但个人觉得更值得敬佩的是马老大,16岁担负起一个家的责任,值得尊敬,一个人活到40多岁没恋过爱,为了照顾家庭和一个大他6岁的女人结婚,后来证明大嫂的确是个好人,也是个好大嫂。
可老大这么好强的一个男人,却一直没有孩子。
他为了家庭,苦过,累过,为了事业,拼过,为了兄弟,颓过。
这才是一个真正的汉子,因为他明白什么是责任,他也完整的诠释责任的意义!
说这说那肯定要说一枝花,一枝花在全剧中起了俩个作用,一是在马老二年轻的时候给了他一个对美好事物奋斗的动力,还有一个就是在后期影响他兄弟二人感情起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可以影响到他兄弟二人的感情,使他们刀刃相见的也只有一枝花有这个能耐了。
英子是个好姑娘,但这样的姑娘太好了,好到在生活中都不现实。
老三后期的成长,使一直看剧的我感到很欣慰啊。
哈哈老四那副眼镜,彻彻底底的诠释了现代网络术语“萌”。
生活就像黄瓜蘸酱那样,要折腾才有味。
生活就像吃一份回锅肉,回锅的肉才好吃,凡事经历第一次不懂,第二次才会明白。
生活就像茴香馅饼,要实在,饼是主食必须要吃,且香着呢。
生活就像喝一碗绿豆粥,这绿豆粥啊就像一个家,凡事都离不了它!
看了"你是我的兄弟"感触非常深,同属于哪个年代的人到现在都差不多40岁人了,这个年纪的人80、90后很多无法理解的。
我们家在那个年代也是三兄弟,我也是老二,只不过我的结局更像影片里的老三。
没有经过上广州,开录象厅的经历,但都有影片里那时的那种出去闯的冲动!
我家老三就跟影片里老二一样有那种经历!
回多头来看,就是自己真实的回放!
很多人现在不理解花蕾蕾人物,从我们那个年代的人却能深刻的理解,家里家境非常好,就在那个年代和家庭形成了那种性格!
我们班就有这样的女同学,也有最后差不多的结局,其实这种女同学在我们哪个年代非常惹男同学喜欢的。
我的初恋情人就是那样的,只是没有老二那种勇气吧!
我们年轻那会都想当个英雄为自己喜欢的人去保护,打架。
感触!
可能是我们现在已经快落伍了!
本来想仔细写多点的!
但影片已经把我想写的都演出来了,感谢刘惠宁导演拍这么好的真实片子!
以前真的良心剧很多,演员选择良心,剧本制作良心,感情诠释细腻不含糊,演员演绎准确到位,尤其是这种家庭剧,一大家子每个人的性格各异却各有各的出彩之处,让观众看着剧情也精彩多了,任何一个角色都有看点,不会枯燥,有起有伏!
而现在呢,很难再见到可以把自己感动的哭的剧了!
这部剧看了好几遍,一个命途多舛,飘摇不定的大家庭,由哥哥嫂子撑起了兄弟们的一片天,从摩擦不解争执到互相理解互相扶持,张嘉译的大哥沉稳成熟内敛,邓超的二哥刚好相反,张扬冲动,热评外放,最出彩的就是他俩了,他俩是弟弟们的主心骨却不时的产生着矛盾和争吵,故事接地气,演员的演绎接地气,观众自然容易接受,兄弟情感人至深,因为亲情永远是感动的感情!
尤其是当父母不在人世时,亲情里就只有兄弟姐妹了!
和剧中的兄弟情相比,兄弟们的爱情就把我的没那么好了,主要的爱情线,邓超和董洁这条线,女主的角色永远宠辱不惊,让人觉得矫情了些,甚至觉得很多余,不过这也是任何一部剧都不可能没有瑕疵,但瑕不掩瑜就好了!
很久没有花这么多功夫静下心来追完一整部电视剧了。
怎么说,虽然全片之中不乏聒噪乏味,但总体来说还算的上一部好剧。
赶上经济大熔炉的上世纪人们,所经历的思想,社会体制的洗礼。
深深记住马老二嘴里天天念叨的“变通”。
这两个字看似容易,实则多难啊,四个兄弟,不同的命运。
我一直觉得时代造英雄,马老二不算英雄,至少在改革开放的大舞台上,他用他超前的眼见证明了自己不是一个流氓,不是一个混蛋。
爱情的魔力真的可以改变一个人的一生,从16岁的惊鸿一瞥,苦苦相追几十年,这么执着这么一厢情愿,用生命去呵护的爱情,又有谁能不为之动容,家人的不理解,朋友的冷嘲热讽,依然减不灭的热情,是有多大的勇气才能许下对你一生一世的守候,花蕾蕾说在这个人人为钱的时代,真不知道是我们这代人的悲哀,还是怎样。
那样的不食人间烟火的女子,她心中的那份冷清又有谁能懂,仿佛误入人间的天使,来到你的面前,不知所措。
马老二从一开始就说,你看她那么的柔弱,我就是要保护她保护我心爱的女人,我为了她可以连命的不要。
我为这样的人心疼,爱一个人的最深处可能就是这样吧,我也不知道为什么,就是喜欢她,就是想保护她,就是想给她最好的,无论她是什么样,不管是离了婚还是怎么样,反观花蕾蕾,她爱这个人,从一开始就爱,不为他有钱,还是没钱,爱的如此刚烈,看完全片,我唯一能说的就是花蕾蕾根本就不属于那么一个时代,她冷清的气息,除尘的气质,优美的谈吐。
也只有马学军那样爱的无畏,爱的勇敢的人才能有资格与之并肩。
生与死之间的距离,她早已看透,他是她这短暂一生中最最不舍的人。
老大于老二算是那个时代两种人的缩影,老大的眼中除了安稳就是安稳,我想说他能当老板真的是运气好,是个好大哥是个好人,好丈夫,可是不是个好老板,死板,教条,封建社会的家长制。
亲情,爱情,友情,三种感情交错行进。
生活很普通,也很乏味,如若这么乏味的生活还不能按照自己的意愿去过活,那我时在无法了解活着的意义到底为何。
我对整片最不满意的地方可能就是结局了。
编剧真是想了个两全其美的好办法,可是这个安排在我看来虽然很现实但是破坏了马学军眼中纯粹的爱情,我不相信一个爱的如此惨烈的人,看着自己用心头血喂养的爱人死在自己怀里后还能幸福的同另一个女人结婚生子。
他的心早就随着爱人的离去烟消云散了。
人心都是肉长的,那不是一年两年,是一晃三十年的人生,人生有几个三十年,三十年心心念念的爱情在最后一刻烟消云散,所谓结婚生子又是多么的俗套,即使如此我还是给了这部片子五颗星,不为别的,就为了马学军那苦苦等候的三十年。
终于看完了这部让人纠结的大戏。
邓超的演技还是一如既往的好,还是摄人心脾的表情和眼神,让人无法阻挡的喜欢他。
再说人物,很多人觉得一枝花人物很不坦荡,很多时候让人有一种想打喷嚏可是半天却打不出来的感觉。
但是看完整剧下来一枝花其实处处都在为老二着想,当赵远志强奸了一枝花的时候赵远志就说过:你那同学的脾气你是知道的,你要是想让他做大牢你就告诉他吧。
确实如此,马老二的脾气人尽皆知,如果让他知道他的梦想被人糟蹋了他一定杀了他。
于是花蕾蕾不把真相告诉老二一个人承受着这么多的痛苦嫁给一个自己不爱的人,看到老二痛苦伤心的表情自己的心很疼很难受,但是什么都不能说,她的这种付出会比英子少吗?
一枝花对马老二的爱很多时候是出于无奈的,也是她那颗善良的心致使总是被人威逼利用。
老大为了让老二不再为了一枝花拼命请求一枝花离开她,一枝花不难过吗?
她不爱老二吗?
她爱,但是老大这样请求她她心软,她也觉得可能自己是一个不祥之物会给老二带来灾难,于是答应了老大的请求决议离开老二。
她得了脑瘤,她独自忍受了两年,再自己病痛的时候她不希望自己所爱的人在身边照顾她,爱护她吗?
但是她知道如果她告诉马老二,老二又会为了她的病到处求医问药瞎折腾的,于是她选择静静的等待死亡。
她的这种付出是大爱,而英子的爱只是为了自己最本能的爱,爱得都没错,爱得都足以让一个男人为之动心,只是一枝花更让人感动,和怜惜,毕竟她为之付出的这个男人也深深的爱着她,可以为她去死。
老大就是个瞎操心的命,小时候不能选择自己的命运给培养的。另外到最后几集就是个有毛病的;老二死撑着到最后还不是没了,早叫你跟英子了;老三挺顾家;老四就是个活生生的广告代言人!英子啊,好女人,爱这女人,我要遇到这种的,我还不得死皮赖脸;蕾蕾这女人一生就一悲剧,不是这时代的。反抗都不会
闹心呐~每看一集得把老大骂n遍~
编剧到后来真是太不靠谱了,明明没事,生扯。
那林黛玉一样的一枝花看得我难受.那什么老大也是看得急人.这剧没有邓超估计就没什么看头了.
最害怕看回忆的镜头 让我觉得所有的好时光都属于昨天
我妈说花蕾蕾是个脑残..
前半段自残,后半段自虐。
邓超老演这个年代的看似无赖的痴情男
邓超以“神经质”角色为人熟知,马老二这个人物有些偏拗,但我觉得邓超的本色演出并没有给角色加分,除了让许多人痴迷于老二深情专一的情圣形象,这个老二给人感觉冲动易燥、又拽又横!其实马老二他倔、叛逆但不是横,他个性、自信不羁但不得意、拽,邓超老路子的演绎很失色!董洁也依旧本色,显得很木
结局太狗血
金龙鱼老板能不能再俗点~~
不就是要说明马学军和花蕾蕾不是那么一帆风顺吗,也不用编出什么分房子假结婚,然后被Q J吧!编剧太烂了!
董洁的2b在此剧中起了很大的作用
冗长,只坚持了一半儿。
本来吧冲着张嘉译和邓超以为能看个精品,结果狗血一大盆
其实我真的不是很稀饭邓超,虽然他是南昌人
一枝花不属于这个世界。
一枝花到底是什么奇葩白莲花
我没看这个电视剧,舍友天天放外音,不想看都听完了。我就想不通了,主角都是聪明人,往往到了剧情的关键时刻就蠢不可言,然后各种悲情各种反转,现在这些个电视剧为什么老是演这么拧巴,硬要撒一点狗血才有人看是么,编剧导演就不能智商高一点么。
有够狗血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