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演:洪常秀
主演:河成国,姜素怡,权海骁,赵允熙,朴美素
类型:电影地区:韩国语言:韩语年份:2025
简介:一位年轻的诗人送女友到她父母家,并对她家的规模感到惊讶。他偶遇了她的父亲,见到了她的母亲和姐姐,最后他们在谈话、美食和美酒中一起度过了充实的一天。详细 >
又回到早期表里不一猥琐男的塑造路子,但这次的结构太简单。鸡鸣、日落、远山构成的大自然景观在电影里更多是一种对照式的反讽力量,反衬出“诗人”内心的荒芜与虚空。
♂自恋的念念有词,narcissistic drone, 源于生活低于生活,我这辈子头一次看电影看到睡着。这种东西居然有高分影评,不要太爱男导演。
@Berlinale2025 咋没金敏喜,
喜欢独自看月亮时突然出现的配乐,不喜欢一句台词总是重复说两遍。
完全准备好,人生会有这种时候吗?
现在相信了,近几年来,洪常秀的创作已经不再想着要去讽刺或批判什么,他只是尽量如实地拍出人们的日常交集和对话。那些讽刺和戏谑的部分,自己会显露出来。
纯按照个人喜好来说想打一星。但从电影来说的确拍的挺好的。
现场看隔壁桌韩国人吃饭
@SIFF27 不合理般脱口而出的我爱你,和Alicia相视震惊。并不觉得很好笑,甚至有几段仿佛是我在银幕中。观察石塔的介绍并嘲笑这根本无意义,很像当代的我们。上山看月亮,但是真的看到了吗?男主喝醉后醒来一直都是戴着眼镜的状态,让自己更清楚地观察大自然和月亮,但没看清脚下的路。大自然对你说的仅仅是换一辆车子吗?
“nature”充当着本片的双关语:既指“自然”(女友家园的各式风光),亦指“本性”(寺庙里关于事物之实质的争论)。在很大程度上,最同男友心声相契的既非交谈甚欢的女友父亲,亦非皆为诗人的女友母亲,甚至也不是纯洁阳光、宛如天使的女友本人,而恰恰是使其不悦的女友姐姐。换言之,正是在男友和姐姐之间形成了同构性的对位,姐姐那句“你背后还是有父亲啊”其实达成了双向的揭示:不仅点明妹妹男友心底终究挥之不去的家庭芥蒂,更反向折射出自己陷入精神抑郁的潜藏因素亦是由于自身的家庭。同为曾被家庭寄以厚望却令其失望的一份子,男友和女友姐姐恐怕才是最能互相体悟的一对边缘人吧。由家庭所引发的在世之忧郁暗中共鸣着这两位失落者,姐姐赠送笔记本这一举动即是见证。而当最后决定卖车的那一刻,或许会是选择面对自我本然的第一步。
开场后,我以为是不是位置问题,怎么看不清,还是视力变差了?但明明字幕是清楚的呀。看到中途,有些景象却变得清晰了。才想到导演是故伎重演,剧情不够失焦来补。但问题是提升影片的艺术感了吗?我的观感反而是厌烦。整出戏可以说再平庸不过了,台词和镜头语言甚至调色和人家毕业作品也差不多了,甚至节奏上来说还更差劲。从十分钟之后就频频看时间,希望快点结束,这么无聊平庸的电影居然要我七十大洋35度高温赶场花几个小时去看。说真的,洪导你现在不是没钱没女人没名气的小年轻,拍这种浅显易懂家长里短的电影就是放任自己退步。早先灵气几乎消失,只剩脱口秀般的迎合。
3.5
妈呀不喜欢,虽然台词有亮点,但是观感实在是无聊🥱主角小情侣之间的相处有种微妙的尴尬,就感觉怪怪的……直到晚饭开始的内容才感觉有点意思
字面意义上的好看,喜欢看男的在身体和心理受伤失控
总是架一个定景让带着原始野性的二手汽车横冲直撞地闯入或冲出画面,完成场景切换。住宅则是异质、可“处于”却无法“属于”,甚至内部割裂的存在。可以一个摇镜头从客厅打向楼梯开掘高层空间,但摄影机从未贯穿连接不同的区块。在这部家庭情节剧里,住宅的封闭空间充斥着对精神意志的规训,从而无法带来真正的、绝对意义上的自由和成长。只有东华独自在山顶写蹩脚诗的时刻,zoom out,广阔的世界随即收进景框。到结尾,遭遇了一系列混乱和言语暴力的东华筋疲力尽,“遍体鳞伤的汽车”成了自我身份认同和时空定位的锚点——而他在考虑将其抛弃。它坍缩成临时性的住宅,事实上也消弭了“汽车”可能喻指的自我主体的身份体认,被建构出的“成长”在外部世界的裹挟下被迫重新开始。洪把这种“秩序的倒塌”所带来的不安、局促、混乱拍得特别好。
当洪把目光聚焦在30岁左右的young generation时,他的幽默和讽刺似乎都不像他嘲讽男女情爱那么灵了,傻逼一样的男的和天使一样的女的在本片中完全浮出水面变成了纯粹的话语,而洪在描摹青年困境是正如他的cinematography,模糊失焦的、近视的、留着类似导演本人的小胡子的、uncanny。虽然他做的不那么好,但关注青年困境是值得加一星的,而且out of his POV,算真诚了。就算是我自己作为青年本人,我也看不清我的困境,也无法机灵或深刻地being sarcastic.
3.5. 20年之后极速向前创新的洪终于停下来了,几乎像是《这时对,那时错》的remake。//朴美姬的表演总是洪电影中的出点,在混沌中是一个定点,而在平静的水面中又是一个混乱的黑洞。
#SIFF27#第二部 2025.6.21 滬北電影院
丈人一家测女婿的教科书模本。表面上有自我态度的诗人,实质上还是内心脆弱又自卑的小孩,丈母娘一针见血啊。
自《夏夏夏》后最爆笑的洪。似乎是洪第一次选择从家庭内部解构语言,甚至联想到小津的嫁女故事,在一种极度亲密又各自疏离的语言节奏中建立起一致向外的对话策略。三女一男的家庭构成,餐桌戏上处于绝对中心位置的母亲、侍酒助攻卸下其防备的父亲、投弹引爆现场的姐姐,而女儿显然是被排除在外的。表面上看是男友完成了一次失败的测试,事实上女儿早已经历过无数次类似的测试。洪的存在主义危机不再只是因为沟通失效所积郁的迷茫与消沉,而是不得不塑造出各种面向的真假难辨功能齐备的“我”,以保护那个不被任何人接受和认同的唯一的“我”。
返回首页 返回顶部
又回到早期表里不一猥琐男的塑造路子,但这次的结构太简单。鸡鸣、日落、远山构成的大自然景观在电影里更多是一种对照式的反讽力量,反衬出“诗人”内心的荒芜与虚空。
♂自恋的念念有词,narcissistic drone, 源于生活低于生活,我这辈子头一次看电影看到睡着。这种东西居然有高分影评,不要太爱男导演。
@Berlinale2025 咋没金敏喜,
喜欢独自看月亮时突然出现的配乐,不喜欢一句台词总是重复说两遍。
完全准备好,人生会有这种时候吗?
现在相信了,近几年来,洪常秀的创作已经不再想着要去讽刺或批判什么,他只是尽量如实地拍出人们的日常交集和对话。那些讽刺和戏谑的部分,自己会显露出来。
纯按照个人喜好来说想打一星。但从电影来说的确拍的挺好的。
现场看隔壁桌韩国人吃饭
@SIFF27 不合理般脱口而出的我爱你,和Alicia相视震惊。并不觉得很好笑,甚至有几段仿佛是我在银幕中。观察石塔的介绍并嘲笑这根本无意义,很像当代的我们。上山看月亮,但是真的看到了吗?男主喝醉后醒来一直都是戴着眼镜的状态,让自己更清楚地观察大自然和月亮,但没看清脚下的路。大自然对你说的仅仅是换一辆车子吗?
“nature”充当着本片的双关语:既指“自然”(女友家园的各式风光),亦指“本性”(寺庙里关于事物之实质的争论)。在很大程度上,最同男友心声相契的既非交谈甚欢的女友父亲,亦非皆为诗人的女友母亲,甚至也不是纯洁阳光、宛如天使的女友本人,而恰恰是使其不悦的女友姐姐。换言之,正是在男友和姐姐之间形成了同构性的对位,姐姐那句“你背后还是有父亲啊”其实达成了双向的揭示:不仅点明妹妹男友心底终究挥之不去的家庭芥蒂,更反向折射出自己陷入精神抑郁的潜藏因素亦是由于自身的家庭。同为曾被家庭寄以厚望却令其失望的一份子,男友和女友姐姐恐怕才是最能互相体悟的一对边缘人吧。由家庭所引发的在世之忧郁暗中共鸣着这两位失落者,姐姐赠送笔记本这一举动即是见证。而当最后决定卖车的那一刻,或许会是选择面对自我本然的第一步。
开场后,我以为是不是位置问题,怎么看不清,还是视力变差了?但明明字幕是清楚的呀。看到中途,有些景象却变得清晰了。才想到导演是故伎重演,剧情不够失焦来补。但问题是提升影片的艺术感了吗?我的观感反而是厌烦。整出戏可以说再平庸不过了,台词和镜头语言甚至调色和人家毕业作品也差不多了,甚至节奏上来说还更差劲。从十分钟之后就频频看时间,希望快点结束,这么无聊平庸的电影居然要我七十大洋35度高温赶场花几个小时去看。说真的,洪导你现在不是没钱没女人没名气的小年轻,拍这种浅显易懂家长里短的电影就是放任自己退步。早先灵气几乎消失,只剩脱口秀般的迎合。
3.5
妈呀不喜欢,虽然台词有亮点,但是观感实在是无聊🥱主角小情侣之间的相处有种微妙的尴尬,就感觉怪怪的……直到晚饭开始的内容才感觉有点意思
字面意义上的好看,喜欢看男的在身体和心理受伤失控
总是架一个定景让带着原始野性的二手汽车横冲直撞地闯入或冲出画面,完成场景切换。住宅则是异质、可“处于”却无法“属于”,甚至内部割裂的存在。可以一个摇镜头从客厅打向楼梯开掘高层空间,但摄影机从未贯穿连接不同的区块。在这部家庭情节剧里,住宅的封闭空间充斥着对精神意志的规训,从而无法带来真正的、绝对意义上的自由和成长。只有东华独自在山顶写蹩脚诗的时刻,zoom out,广阔的世界随即收进景框。到结尾,遭遇了一系列混乱和言语暴力的东华筋疲力尽,“遍体鳞伤的汽车”成了自我身份认同和时空定位的锚点——而他在考虑将其抛弃。它坍缩成临时性的住宅,事实上也消弭了“汽车”可能喻指的自我主体的身份体认,被建构出的“成长”在外部世界的裹挟下被迫重新开始。洪把这种“秩序的倒塌”所带来的不安、局促、混乱拍得特别好。
当洪把目光聚焦在30岁左右的young generation时,他的幽默和讽刺似乎都不像他嘲讽男女情爱那么灵了,傻逼一样的男的和天使一样的女的在本片中完全浮出水面变成了纯粹的话语,而洪在描摹青年困境是正如他的cinematography,模糊失焦的、近视的、留着类似导演本人的小胡子的、uncanny。虽然他做的不那么好,但关注青年困境是值得加一星的,而且out of his POV,算真诚了。就算是我自己作为青年本人,我也看不清我的困境,也无法机灵或深刻地being sarcastic.
3.5. 20年之后极速向前创新的洪终于停下来了,几乎像是《这时对,那时错》的remake。//朴美姬的表演总是洪电影中的出点,在混沌中是一个定点,而在平静的水面中又是一个混乱的黑洞。
#SIFF27#第二部 2025.6.21 滬北電影院
丈人一家测女婿的教科书模本。表面上有自我态度的诗人,实质上还是内心脆弱又自卑的小孩,丈母娘一针见血啊。
自《夏夏夏》后最爆笑的洪。似乎是洪第一次选择从家庭内部解构语言,甚至联想到小津的嫁女故事,在一种极度亲密又各自疏离的语言节奏中建立起一致向外的对话策略。三女一男的家庭构成,餐桌戏上处于绝对中心位置的母亲、侍酒助攻卸下其防备的父亲、投弹引爆现场的姐姐,而女儿显然是被排除在外的。表面上看是男友完成了一次失败的测试,事实上女儿早已经历过无数次类似的测试。洪的存在主义危机不再只是因为沟通失效所积郁的迷茫与消沉,而是不得不塑造出各种面向的真假难辨功能齐备的“我”,以保护那个不被任何人接受和认同的唯一的“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