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开马拉喀什
Exit Marrakech,流浪摩洛哥(台),逃离马拉喀什
导演:卡罗莉内·林克
主演:阿弗西娅·埃尔奇,乌尔里希·图库尔,约瑟夫·贝尔比奇
类型:电影地区:法国,德国语言:德语年份:2013
简介:本(塞缪尔·施奈德 Samuel Schneider 饰)是一名十六岁的德国少年,他的父亲(乌尔里奇·图克尔 Ulrich Tukur 饰)是一位非常成功的话剧导演。在本很小的时候,父亲就和他的母亲离婚了,离婚后,父亲独自一人搬到了马拉喀什生活,并且在这里组建了新的家庭。 这一次,本趁着暑假的档口也来到了这座魂牵..详细 >
德国这一类公路片可真是多啊……
成长电影
前半段的青春期反叛冗长而没意思,而后半段父子情深则很感人,细节也更为真实。总得来说,值得一看,更何况此片像个美好的风光片,可以对摩洛哥瑰丽景致与市井人情一览无余。
1.年轻人在摩洛哥可以拥有无数新鲜体验,与妓女私奔,吸毒,在街上鬼混2.看到最后竟然满感人的3.羡慕他爹三门语言随意切换的技能4.想去摩洛哥滑沙!
父子关系……
关于一个德国离异家庭的男孩成长,男孩和父亲的关系是贯穿整片的主要线索。父亲是导演,已经重组家庭,在前妻的儿子的成长中基本缺席,却根本没意识到这对孩子意味着什么。也许男性的成长和成熟要比女性滞后吧,电影中成长的不止儿子,还有父亲。男孩患有糖尿病,是另一个线索。糖尿病算是典型的富贵病,落后地区鲜有人得。一个在西方发达国家衣食无忧身心迷惘的年轻人,也许真是需要到所谓落后的地区体验真实的生活。
喜欢导演的视觉,用我最喜欢的爱情故事开篇,在异国他乡邂逅一段浪漫的爱情,最后又遗憾结束。记得女孩对男孩说的一句话,跟你走?你把我带回德国吗?你有那么多钱吗?其实很遗憾的。个人觉得前面这个故事比整个故事精彩,或者换句话说,这个故事让整个故事变得更有趣了。
戏剧冲突没有,张力不够
后半段还可以
父子之间公路之旅上治愈和修复彼此关系的一个故事。小男主的鬼冢家鞋子印象深刻,也没想到摩洛哥有那么穷的地方。影片前半部分可作为马拉喀什的旅行片看,后半部分作为摩洛哥乡村之旅看。整体赶紧缺口气,连贯度不好。比如小男主的女友突然就跟他分手了,比如之前描写的女友家父亲和哥哥那么不近人情的当地人,为什么在男主父亲受伤后遇到的当地人那么的友好?这种反差一点过渡没有,难以消化。
我同意他跟妓女的爱情,沙漠去的有点牵强。电影切割成两部分,把妓女的情节贯穿始终起码故事完整,刚看的有点意思断了,另起一段是这部电影的一个败笔设计
天呐 超好看
摩洛哥的地理设置沦为白板,和人物心理的成长联系并不太大,换个地方仍然通用,并不特殊导致一腔泛泛而谈,有些索然无味。这次旅行也很牵强,所谓的父子沟通与理解也流于表面。配乐倒是有些特色。 6.0
想喝加了薄荷胡椒的摩洛哥茶他们不想知道,他们只想要钱城市的俊男美女,回到乡村生活在别处庇护的天空
为啥这么低的分 摩洛哥不能更美
影片最大的问题在于,导演在《走出非洲》的十年后再次聚焦该地,但事实上却对挖掘摩洛哥这一地理背景缺乏兴趣。片中几乎没有哪位当地演员的不是在充当主角面临的家庭困境的龙套,以至于情节和背景缺乏关联。原本应不时地在影片情节薄弱时增加张力的主角患糖尿病的设置,也仅仅迅速成为廉价的戏剧手段。
无聊啊,这种片在你们欧洲拍拍就好了,浪费了这大好风光
糖尿病男主与导演父亲的磨合之旅,后半段有点公路电影的意思
音色情节俱佳。想念摩洛哥的沙漠和塔吉锅
没字幕,听不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