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五日

September 5

主演:彼得·萨斯加德,约翰·马加罗,本·卓别林,莉奥妮·贝尼希,齐内丁·苏阿莱姆,乔治娜·里奇,克里·约翰逊,马库斯·拉瑟福德,丹尼尔·阿德奥松,本杰明·沃克

类型:电影地区:德国,美国语言:英语,德语,希伯来语年份:2024

《九月五日》剧照

《九月五日》长篇影评

《九月五日》短评

w/ N

7分钟前
  • 清野凛
  • 推荐

和现在的加沙相比,这些都不叫事了

12分钟前
  • 天意弄人
  • 较差

中规中矩,对新闻专业主义的展现还不够彻底,真实事件的紧张度和叙事节奏也出了问题,说到底是导演功力不足

16分钟前
  • 胡安和约翰
  • 还行

美国好伟大,美国人好博爱美国人演的知道9个人质在机场被救的开心好假总之就是透露着一股子越看表演越别扭的感觉还要硬往你脑袋里塞,我们美国人多么有大爱德国警察来直播间的时候挺身而出说你不能拿枪对着我的员工,自己大声让警察“out”的镜头,太... 🙄

18分钟前
  • Pistachio
  • 较差

什么样的玩意儿会在加沙被炸成渣渣,将近5万巴勒斯坦百姓遇难的情况下,居然去编排当年的这点B事?更不用说当年这点B事也还是因为鱿鱼的错在先!

22分钟前
  • @大月半子
  • 较差

无功无过,相当工整的历史惊悚片,高度遵守三一律

26分钟前
  • Theodore.
  • 还行

紧张、紧凑。然而,这个故事的格局实在太小,而且因为是真实的历史事件,所以既失去了悬念也没有太多可发挥的空间。这些都是这个题材先天且无法逾越的限制。可叫人感概的是,那个年代虽然技术落后,但新闻和新闻伦理都是受人重视的。而我们如今身处的这个科技和资讯爆炸的年代,借用菲利普·罗斯的话来说,似乎就是:“什么都行得通,但一切都不重要”了。

27分钟前
  • 猪头妖怪
  • 还行

简练精粹,非常好看,是对传统新闻专业主义和新闻伦理的一次经典诠释,有正面有反面,恰恰是当下最稀缺但又无可奈何花落去的东西。

28分钟前
  • 拔刀诀
  • 推荐

节奏太冗长啰嗦

33分钟前
  • 幻影重重
  • 较差

短小精悍 完全的媒体视角 看来在复杂的问题面前 还是没有简单的决定 “追寻故事”在生死面前不能当作信条 找到最人性的方式展现没有人性的故事 是每一个媒体人毕生的课题作业

35分钟前
  • 希希莉娅 ☕︎︎
  • 推荐

刚好停在了我闭上眼快睡着前一秒 studio视角很新奇 编排有巧思 就是连续看了两部纪实“灾难片”之后 紧张感营造的能力有点高下立判 (每次都提醒自己不要比较苦难 但是在这个特殊时间点真的不得不思考 为什么偏偏此时发行它)@Odeon Stillorgan

39分钟前
  • phpechoes
  • 还行

恐袭作为器皿,媒介在此繁衍,一种犀利的微观视角。

41分钟前
  • 觅索嘶
  • 推荐

可能因为题材并非我很有兴趣的,拍的切入点也只有一边,看的有点乏味。Cineplex. IV.

43分钟前
  • 纸躯
  • 还行

感同身受有能力的人随时随地可以委以重任

44分钟前
  • Babara
  • 推荐

看了十来分钟,几乎都在走神

45分钟前
  • 段林
  • 较差

3.5,我只想70年代演播室实况看个爽。确实很专业,感觉脑袋里都是写作素材。自己终于能想象了。但是电影也仅限如此,受限于题材这不是一个令人振奋的结局,主题也不太清晰,想要展现新闻人追求真实,最后也没有立住脚。像白描的流水账。

49分钟前
  • 胡披萨
  • 推荐

对慕尼黑奥运会惨案的全新视角的解读,以狭小空间(新闻直播室)作为切口,视角独特,节奏得当毫不拖沓的心理惊悚片,从新闻专业精神到当时德国警察的专业素养,很具有独特性的一部电影。

52分钟前
  • 华盛顿樱桃树
  • 还行

三位男演员飙戏很爽。讲历史与人的关系,在当年一切都繁琐,要靠肉身确认信息来源的时代,人们如何看待眼前正发生的历史。而我们当下的眼睛,在已知历史结局的情况下,注视着演播室和摄像机画面,仍有许多想象空间,并与承担着这一切的新闻人们一同揪心。对生命惋惜的基本伦理道德穿越时间与媒介生效了。现在的孩子很难想象,过去的新闻演播室就是战场,记者与编辑都是士兵,事实与真理的捍卫者。穿插的对白男的嘲讽蛮好笑的。

55分钟前
  • 格兰德河的火车
  • 推荐

以色利的外宣

60分钟前
  • 较差

女配相关设定也巧妙、演员本身也给力。给全片加分。虽然没提名。/从媒介和新闻伦理的视角来拍这件著名恐袭事件,还是比较有新意的。/基本全程就在这小小的暗暗的直播间,却一点不枯燥,非常吸引人。没抱期待看的,有惊喜。

1小时前
  • 火锅品鉴师
  •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