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到《长安十二时辰》的时候在想:不会他真的能把短短一天的内容塞在一个电视剧里面吧?
以前我经常对加速看国产电视剧的室友颇有微词,认为他的这种方法对观赏电视剧不利,然而现在看来,加速看这种电视剧反而能够集中注意力欣赏到应该欣赏的内容,毕竟现在的电视剧通病太多。
一个显而易见的就是节奏过于拖沓,明显有水时长的嫌疑,我开1.5倍速都觉得很多地方很拖,更不用说原速了。
另外我不知道是哪部电视剧带起来的风气还是现在演员班子实力的确不足,亦或是编剧没活了,每次对话都搞得莫名其妙故弄玄虚,说话也是慢得要死,俺寻思在古代也不是非得一句话拆三次说啊,你就一次性把话说完不行吗?
还有那个语气也是,几乎每次都凝重得狠,都是怀着决心说出来的是吧,搞得好像要断气一样。
还有其他林林总总无法用才华而是只能用经费解决的问题就不提了。
作为一个克苏鲁邪神,祂太弱了,作为一个本土邪神,又太离经叛道。
一分给保护百姓挺身而出的勇士,一分给辛辛苦苦当背景却又没什么卵用的邪神。
1、虽然在宣传中有冒用马伯庸原著的事情发生,但看前部分的剧情,明末+克鲁苏怪物,的确有点亲王的风格,如果亲王不辟谣,我想看到最后也还是有很多人会相信这个事。
2、其实这部剧不难看,明末辽东边堡的军屯生活,加上流行的克鲁苏怪物,甚至还有番邦海船,而且又有黄轩、吴樾、淳于珊珊这样的演员坐镇,想拍得不好看也很难,虽然在细节和故事圆融程度上还有很多商榷之处,但整体说来,我是愿意给这部剧开出6.5以上的分数的。
3、张榕容演的非常紧绷,一副发狠却狠不起来的样子,就好像逗孩子:“你给我狠一个!
”然后孩子就假模假样的呲牙瞪眼,张榕容表演的时候,就给我带来了这样的感觉。
4、故事虽然能够圆融自洽,但的确有思虑不周和生硬的问题,如果暂时抛弃美剧的窠臼,变一下思路,多跟东亚文化的一些元素结合,也许会生动很多。
5、蒋奇明的角色,演的真一般。
6、贺六宏这个隐藏的BOSS基本等于没隐藏,从一开始就感觉其非常不正常,倒数第二集发现他暴露的时候,一点都没惊讶。
7、结尾留了续集的扣子,但我估计没有续集了。
8、整部电视剧的宣传是有问题的,因为几乎等于没有宣传,而且还把原著马伯庸的事情做了默认处理,评分不过6,跟这个有关系。
9、有一些评论把这部电视剧的故事跟“天启大爆炸”联系在一起,有些牵强,天气大爆炸跟陨星无关。
首先,必须声明,这个剧真实生动诠释了什么叫【又好看又难看】。
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它应该是属于【极其难看】的那种,我在这推荐是纯粹因为个人口味。
悬疑+恐怖+克苏鲁,渐趋小众。
其实这种题材老外也拍不好,大多数被骂,比如《异形.契约》和《湮灭》该剧类别标签是剧情、冒险,男主演之一吴樾似乎算是个打星,但剧里的打戏实在不咋的。
黄轩一人分饰双胞胎兄弟,我第一次GET到他的演技,除了把主角褚思镜这个不怎么崇高的男主角演得不错,正直热血的弟弟褚思钰也可以一眼区分开来。
整部剧乍听,是丧尸片,再看,是怪兽片,然后,有点克苏鲁风,还有点山海经元素,但这个邪神不像克苏鲁古神那样没有目标。
故事背景是明天启年间,作为封建大时代的尾巴,中国古文化殿堂的守门一代,明朝,也的确是个多话题年代,所谓【天启】,更其实是【暗夜至深之时】,就适合这种怪力乱神的设定。
大致内容解读如下:身为大明锦衣卫,男主角褚思镜贪生怕死(或者是剧里所说的明哲保身),所以为了不去蛮荒极寒的边陲服役,竟然自己服药装病,是某种意义上的逃兵。
直到热血正直的弟弟褚思钰(貌似唯一亲人)顶替他去了,并牺牲在了那里,悔恨驱使他随后也踏上了乌幕岛。
这个所谓【乌幕】,就和《湮灭》里的【闪晃】是一回事,都是主角自我蒙蔽的道具。
所谓的无可名状的怪物和爱手艺的克苏鲁来源是相似的,其实都是内心恐惧和逃避的产物与借口。
和《湮灭》不同的是,西方人认为救赎靠对外界的探索和自我的质疑,而东方人认为救赎靠亲情和责任,或者说是人和外界的联系:兄弟、父女、战友、甚至还有一点儿多余的爱情。
和《湮灭》一样,哪里有什么外星怪物?
只是气数已尽的明朝,让每个人都已经活在了朝不保夕末世的恐惧之中罢了。
是这种恐惧让人变异,变得狂暴嗜杀,失去人性,天启已是明末,大敌压境、科技武器落后、邪教和暴动起义暗流涌动,危机四伏的当然不只是辽东,只是这里更蛮荒偏远和神秘,更适合【石人一只眼】之类的流言。
又如《唐朝诡事录》里苏无名所言:所谓恐惧,皆因身陷迷雾。
只不过唐诡里的大唐,正在走向巅峰,而天启时期的大明,已是日落西山。
一切只是战、或不战的选择、勇者和懦夫的选择罢了,大明锦衣卫褚思镜噩梦终醒,曾经的逃兵最终也和弟弟一样,在辽东消失了,实情无非是士兵归位,光荣战死以报家国(但可能是因为调查镇压农民暴动起义),这是隐藏的真实情况,从后面军人讨论如何上报中可见端倪。
但这种牺牲对于当时已经穷途末路的大明,并没有什么L用。
剧中花了不少情节,描绘了整个大明王朝里各股势力的分崩暗营,看似并没有太激烈的争斗,其实却都在和褚思镜一样的明哲自保、自私自利氛围中散尽了大明的全部精神气。
大约二十年后,辽东力量进入关内,接替了大明对中央王权的控制。
和褚思镜一起作战对抗恐惧的弗朗机混血女船长,大概是历史上压根儿就没有出现过的类型,因为真正历史上来的,都是贼和强盗而已,哪有这么纯良。
另一个与褚思镜并肩作战勇武豪爽的边军军官名叫伯颜(吴越演的那个),他应该是蒙古人,也就是后金力量咯,后来成为清的的主要力量之一。
已经深陷恐惧化身异形但依然保留意志为保护乌幕岛民而战的军营战士把总沈让,就像是无法改变的历史命运,十分的悲剧。
而他妻子和的小女儿,分别成了邪教首领和能够传达邪神意志操控变异的怪物攻击一切的邪童,军民本一家,此时却被生生割裂。
还有当地里正和他的智商明显不高的弟弟,他们都是象征着乱世末世的原本最柔弱无力的民众,但是水可载舟亦可覆舟。
故事大概就这么个故事,想讲述的内核其实是很清晰的,但是节奏控制得真不好,怪物造型也没啥新意。
像《湮灭》的节奏和意境都拍的非常之精美了,但是看懂或说能接受《湮灭》的人,真的很少,很多人都觉得是一部烂片,所以粗糙凌乱还有些拖沓的《天启》,就更别想能拿什么好口碑了,等着被骂成焦炭吧。
不过喜欢这类型剧的人,应该还是会原谅他的,比如我。
因为国产剧里,这种类型实在太罕见了,敢拍就是一种勇气,而且更可贵之处在于,《天启异闻录》并没有全面抄袭模仿克苏鲁或是其它西方魔幻,而是揉合了山海经等上古传说。
《天启异闻录》的出现,算是国产类型剧又一个新纪元。
其实一开始挺期待这部剧的,相比于演员阵容,更是对路阳导演的一种期待。
无论是《刺杀小说家》还是《绣春刀》,至少他能把故事讲的很好,电影质感也很不错,但是这部电视剧,让他本来就不算高的评价拉了下来。
开篇引入部分就很拖沓,大量毫无意义的文戏让本来就慢的剧情变得更慢。
全局以黄轩饰演的男主深入宁远堡的一个小岛试图寻找弟弟展开,穿插着可能是女主的张榕容饰演的弗朗基人为哥哥报仇寻找怪物,男二吴钺目前起到的作用还没发现。
那么就直接说说这部剧问题在哪。
1,故作深沉,故弄玄虚,没有任何伏笔和铺垫,全靠拖沓的剧情和不算特别出色的特效和音乐制造气氛。
2,拒绝沟通,强行发展。
剧中无论是男女主,大长老,雷白总,沈千总,小女孩,无不透露出一个拒绝沟通,一意孤行。
如果这是一个节奏极快的动作片,恐怖片,我能理解,但这片节奏本来就慢,还是拒绝沟通,强行拉长悬疑部分。
男主几次遇到怪物,遭遇小女孩,小女孩信任男主保护男主,但是打死不肯沟通,可以,我理解为你不想泄露秘密。
大长老被捅了一刀命不久矣,和吴钺饰演的男二最起码磨磨唧唧二十分钟,就是不肯把事情说清楚,拖到自己要不行,才慢条斯理地说。
女主抓住怪物,本来扬帆起航故事结束,结果硬在沿海地区漂浮,等着人家来救,船毁人亡,然后继续回去送人头,6,突出了一个外国人脑筋的不好(倒也没错)。
男主明知道弟弟失踪和他们有关 雷白总都说了,我知道你弟弟,他是好人,然后男主不问了,你没听错 他不问了,随性下去吧。
3,演员木讷,对话白chi。
黄轩算不算好演员我不知道,但他演戏这么些年,一直存在的问题就是情绪不连贯,随阴随阳。
张榕容真的无力吐槽,我突然发现我给打7分的妖猫传是因为她在剧里真没有啥台词。
一般演员台词功底差体现在吃字,咬字不清,断句,情绪台词不连贯。
她问题在台词太烫,她和黄轩在第四集左右桥头那段文戏堪称灾难,浮夸的表情和莫名其妙地动作主打一个好莱坞爆米花风格,仔细一想也是,她的长相说不定去好莱坞演演超级英雄爆米花的反派配角还真行,外国人吃着一套。
上一个让我觉得这样的演员还是当了一辈子花瓶的神仙姐姐李xx,不能说名字,怕被喷。
整部剧给人的观感就是,其实观众大概都明白怎么回事,但是主创团队就是不展开不退进,给你硬悬疑,硬烘托气氛,就像是两个人玩剧本杀,我打开剧本一看我是好人,然后接下来120分钟的剧情让我猜谁是凶手的感觉。
不过你要是它一无是处也不是,最起码让我们这些明粉,把大明王朝灭亡的原因从内部腐败,党同伐异,天灾不断,自成内乱,三桂开关又加了一个,怪兽横行,宗教xx。
这剧要是让隔壁杨志刚来搭档张榕容,我在脑补这是一个什么样的台词对白画面,因吹丝挺。
那个所谓的、连反派都不知道具体位置的尊主,就是核辐射的源头受到核辐射污染的海洋生物(鱼啊、虾啊),被人类吃了之后,导致人类发生变异,成为怪物而反派头子横公,就是利用了核辐射而已是这样吧?
(ps: 那条佛郎机的大船,在海上走的好好的,就翻了船,应该是靠近了核辐射的源头,被磁场变化掀翻了吧)
2024年的帷幕缓缓拉开。
在众多等待上演的剧目中,《天启异闻录》以其独特的魅力,如一颗从天而降的流星,横空出世,成为开年之剧的焦点。
不可否认,将古装元素与冒险探秘相结合的创意,虽非首次见诸荧屏,但这部剧却以其非比寻常的方式,重新定义了这一结合。
一言以蔽之,离不开剧名中的这个「异」字。
01「异」,首先体现在艺术形式的选择上大胆创新,剧中融汇了“东方的鬼怪传说”与“历史”,赋予了这部作品一种前所未有的“东方克苏鲁式”的风貌。
这种风格,既是一种文化交融,也是一次对传统叙事方式的颠覆和重构。
怪兽的身影虽隐于幕后,但其影影绰绰的轮廓已在片头中让人心生恐惧。
在这种新的叙事结构中,历史与神话不再是平行线,而是相互交织,相互影响。
每一个故事情节,每一个角色设定,都是对传统文化的重新解读和再创造。
这第二个「异」,便是在这部剧中,我们见证了一位与众不同的“侦探”,褚思镜(由黄轩饰演)。
褚思镜不是我们传统意义上类似于包拯、狄仁杰这类“天赋异禀”的典型代表,而是一个胸怀着双重使命的锦衣卫探秘者。
他踏上这趟旅程,一是在现实与幻境交错的迷宫中,探求那隐秘的真相。
二则是为了追寻失踪的孪生弟弟。
当然,剧情中的幻境,并非仅仅是褚思镜心中的虚幻,它们与现实世界之间存在着一种微妙且复杂的转化关系。
随着故事的深入,观众逐渐揭开了褚思镜每一次探秘行动与宁海修堡这一神秘地理空间之间的深层联系。
宁海修堡不仅仅是朝廷的棋盘,更是历史长河中战争与和平的纠缠之地。
而作为宁海的心脏地带的乌暮岛,其孤岛之谜成为了所有这些奇异现象的源泉。
02在《天启异闻录》的艺术表现中,我们见证了一种深刻的视觉革新。
整部剧以充满东方气息的水墨画风格为主轴,巧妙地将各种空间用迥异的美学风格展现。
比如说,宁海的内部空间,以浓重的黄与深邃的黑交织出一幅幅如梦似幻的画卷,映衬出每一位徘徊其中的官僚和策士各怀心机。
光影的运用让人物轮廓清晰,也让人物的心思和谋略在阴影中跳动,暗流涌动。
而当视线转移到乌暮岛,夜色与雾气交织成一幅神秘莫测的画面。
这里的雾,不仅仅是自然的遮蔽,更是无形的张力和预示着的未知危机。
夜色下,树木、山石和房屋若隐若现,宛如幽灵般的存在,令人心生戒备,不由自主地投入到这场迷雾中的探寻与猜想。
在这个由路阳导演及其团队精心打造的视觉奇观中,我们得以窥见一种大胆创新的精神。
路阳及其团队之于电影艺术,可以说是匠人之于精工细作,他们以丰沛的经验将这部剧的制作精炼至大银幕之水准,展示了对艺术的至深敬仰与不懈追求。
镜头之于他们,不单是拍摄的工具,而是叙事的画笔。
你会发现,每一次镜头的流转、每一幕视效的呈现,皆非偶然,而是与剧情的脉络紧密相扣,它们在剧情的深处悄然铺设伏线,巧妙地融入故事的纹理中。
前面的都不提,就最后大结局我不明白这个逻辑,男主跟那团雾做了交易,他跟雾长相厮守,雾离开放过人类雾本身的目的是啥?
不就是通过附身人类进而控制全世界,那它已经找到了完美的附身对象,为什么就放弃创世大业,只留住附着对象就行了?
难不成它是恋爱脑?
另外,当我看到山寨版索伦之眼的时候,我的震惊真的不比黄轩少
《绣春刀》的导演陆阳,初次执导的剧集;黄轩、吴越、张榕容主演,全员演技派;
明朝官场斗争、独行锦衣卫破局。
迷雾笼罩的小岛、言行诡异的岛民……悬疑感拉满。
《天启异闻录》,本该是一部期待值拉满的新剧。
然而开播后,它却迎来了铺天盖地的差评。
有人质疑它“货不对板”,宣传里的丧尸根本不存在;有人指责编剧故弄玄虚,剧里都是谜语人,主打一个不说人话;
甚至闹出个大乌龙,说这部剧是“改编大户”马伯庸的作品。
马亲王被迫下场澄清。
那么《天启异闻录》到底讲了啥?
它真的很烂吗?
烂哪儿了?
这颗雷,我帮大家排!
《天启异闻录》的故事,发生在天启三年(公元1623年)的辽东地区。
*开场就是地图PPT,差点没绷住一场怪病,席卷关外的宁远城。
病患高烧不退、大量出汗,乍一看类似风寒。
但皮肤却出现了病变,有的甚至长出“蜥蜴皮”。
有谣言称,是孙提督在那儿修城筑堡,遭到了天谴。
我们的主角褚思镜,是北镇抚司的锦衣卫百户。
他自称奉命调查怪病,独自前往宁远。
其实是为了寻找两年前失踪的弟弟,褚思钰。
两年前,弟弟替他出关,去往宁远执行任务,就此没了消息。
信上说他被困在宁远城附近的海岛,乌暮岛上。
还得了一种皮肤病……没错,正是开头提到的怪病。
巧的是这两年来,褚思镜经常做同一个梦。
弟弟背对着他,自言自语:“来不及了”、“都会死”、“不能相信任何人”……“只有登上乌暮岛,才能解开一切谜团!
”
褚思镜这一路并不太平。
刚出山海关,就险些被几名士兵灭口。
什么样的秘密,能让几个士兵对锦衣卫出手?
带着这个疑问,咱们接着往下看。
到了宁远城,孙提督“恰好”出门了。
参将派武官伯颜和褚思镜同行,前往怪病谣言的发源地——宁海堡展开调查。
看过《绣春刀2》的小伙伴们,可以把伯颜当作吴越版裴纶。
看似大大咧咧,走到哪儿,吃到哪儿。
其实心里一堆小九九,比谁都精。
在宁海堡,褚思镜又遭遇了千总老徐,和百总老雷的种种阻挠。
却盖不住这里的疑点,实在太多了。
疑点一:怪病。
老徐谎称所谓的怪病,不过是伤寒。
但尸体却被官兵秘密烧毁,上面遍布伤痕。
褚思镜还找到了一块骨片腰牌,上面涂抹着神秘液体。
轻轻闻一下,就能看到诡异的“黑泥”!
疑点二:鱼。
俗话说靠山吃山,但宁远城靠海,却禁止捕鱼、吃鱼。
褚思镜偷偷钓了一条,发现这鱼的生命力极其顽强。
疑点三:岛民。
褚思镜发现,有一群乌暮岛民在森林里游荡,说是和老雷有约。
褚思镜本想继续追查,却被老雷拦住去路,甚至不惜刀剑相向。
他在藏什么?
疑点四:乌暮岛。
种种迹象表明,宁海堡没有看上去那么简单。
而源头,就在乌暮岛。
可老徐说这里“恰好”遭遇飓风,船都坏了。
搁这儿骗鬼呢。
当晚,褚思镜和伯颜就趁退潮,游到了岛上。
期间褚思镜险些溺水,还看到了非常恐怖的巨大阴影。
这是他的幻觉,还是海底真有怪物?
乌暮岛上,处处诡异。
岛民很怪——即便饿死,也不吃鱼,吃了就要受罚。
宗教很怪——雕像无头,四条手臂。
病很怪。
岛民也有人得了怪病,高烧不退,浑身烂疮。
想要破局,必须抓住两个关键人物:其一,岛民贺六宏,一个精神不正常的孤儿。
据他所说,岛上有吃人的妖怪,通常在晚上行动。
还有一群黑衣人,他们会和妖怪战斗。
正是那晚褚思镜遇到的,自称“和雷百总有约”的岛民。
其二,沈淙,边军将领沈让的女儿。
两年前关外战乱,褚思钰和沈让一起退守乌暮岛。
沈淙的妈妈带着褚思钰去见渥旃,一去不回。
据说它从天而降掉进海底,一直蛰伏着。
难道它就是一切动乱的源头,怪病的来源?
似乎是为了印证渥旃确实存在,贺六宏提到的“怪物”现身了!
半人半虫,十分诡异。
即便褚思镜和伯颜联手,都不是它的对手。
要不是黑衣人及时出手,他俩今天就得葬身于此。
长老担心走漏风声,抓了伯颜。
而褚思镜运气好,带着贺六宏离开了乌暮岛。
结果在海上,遭遇了佛郎机(法国?
)人的战舰。
舰长好运姐和明军达成了交易,她提供军械,明军放她上乌暮岛。
多年前,好运姐哥哥的船队,在这儿被怪物团灭了。
这次她不远万里赶来,一是给哥哥报仇,二是来捉妖怪回去做研究。
正巧褚思镜伪造驾帖的事发,为了保命,只好充当向导。
然而刚一登岛,就受到了“热烈欢迎”。
有人和怪物联手,屠杀这群老外。
不过和那晚的虫子怪相比,这只显然更像人类。
沈淙也处处护着它,甚至称它为“家人”。
难不成,这玩意其实是她爹沈让?
怎么变成这副鬼样?
*挺抽象的没想到啊,在付出了过半的伤亡后,好运姐还真活捉了怪物。
可惜好景不长,当晚黑衣人就悄悄摸上了船。
用人命往里填,硬是将怪物救走了。
然而在火炮的攻击下,他们能逃出生天吗?
褚思镜能否找到失踪的弟弟?
两年前到底发生了什么?
乌暮岛上藏着什么秘密?
为什么所有人都在豁出命来守护?
真不是我藏着掖着,主要写完这篇图文的时候,这部剧还没播完。
大家也别对后续剧情抱太多期待。
因为讲故事虎头蛇尾,把高概念玩成低水准,一直是陆阳导演的传统。
发布前一天,《天启》才终于完结,我看了一眼,毫不意外地烂尾了。
最后主角团掉进海底世界,得到了真相:一切的源头就是渥旃,它通过鱼虾感染人类,变成没有理智的强力傀儡。
剧中那些黑泥,也是它们攻击的手段之一。
但渥旃需要一个载体去控制傀儡,相当于玩遥控车缺个遥控器。
弟弟褚思钰就是备选,结果主角光环太强,和渥旃融合了。
一大堆的东西都没交代,憋了半天以为至少能拉坨大的,结果放了个屁就完了。
作为一部实验性作品,陆阳为了规避风险,打了不少“安全牌”。
比如故事发生在明朝,主角也是陆阳最熟悉的锦衣卫。
褚思镜和伯颜的组合,很容易让人联想到《绣春刀2》的沈炼和裴纶。
而人类可以变身成怪物的设定,以及怪物的造型。
又和《刺杀小说家》的画风相似。
口碑会变成现在这样,首先是因为观众的期待落空了。
什么“古装+丧尸题材”、“国内首部丧尸剧”、“锦衣卫大战丧尸”……
不说是国产版《生化危机》,至少也是个《王国》(《李尸朝鲜》)吧?
结果开播后,观众想看到的都没看到。
丧尸,是没有的。
观众,是懵圈的。
论打戏,《天启异闻录》和《绣春刀》根本没法比。
《天启》的打戏:砍砍砍跳起来砍,被打飞。
打的乱,镜头散,剪辑错误还一大堆。
论特效,乍一看质量尚可,但总有一股子游戏的质感,人物和场景好像不在一个图层;资方估计知道会赔本,甚至有可能过不了审,所以投资很有限。
大家应该都能看出来,剧中大部分场景都是棚拍,特效的痕迹很重。
论情节,弯弯绕绕没有终点,主角全程被牵着鼻子走;叙事也存在很大的问题。
陆阳毕竟是电影导演,叙事手法依然是电影那套。
电影可以一口气看完,但连续剧不行,是零散的,连续的。
一般的悬疑剧,每集都会至少解决一个问题。
再抛出更多的问题,才能吸引观众接着往下看。
但是《天启异闻录》不解决问题,光提出问题。
给观众很多线索,但是并没有及时给出阶段性的总结。
再加上剧中人均“谜语人”,根本不好好说话,导致观众看剧的时候很累。
又费劲,又窝火。
*问:yes or no?
答:or!
直到剧情过半,怪物的真面目曝光,牵扯出乌暮岛的多方势力。
等剧情终于被盘活了,观众却早就被劝退了。
客观评价《天启异闻录》,其实也有一些独到之处。
比如引入了“克苏鲁元素”。
克苏鲁神话,出自作家霍华德·菲利普·洛夫克拉夫特的系列小说。
小说描写一种远古神祗克苏鲁,远在人类文明诞生之前便寄居在地球上。
由于不明的原因陷入沉眠。
身体和文明都被封存在深海或是南极,等待着复苏。
我把剧中的渥旃,换成克苏鲁,或者父神大衮(严格来说应该是“外神”);地点从乌暮岛,改成印斯茅斯;不知名的怪物,都叫“深潜者”;
锦衣卫百户,改成“传奇调查员”;每集开头的褚思镜日记,改成零散的调查报告;是不是一下就对味儿了?
《天启异闻录》的整体气质,就有一种“克味”。
“不可名状”和“神秘莫测”,提升了整部剧的神秘感。
可惜的是,这份神秘感并没有维持太久。
随着第二集的怪物现身,而烟消云散了。
陆阳你是不是早泄啊?
这么早就把怪物露出来?
还有啊,这么喜感又抽象的怪物,设计师当时是咋想的?
情节也逐渐流俗,没有克系作品应该有的高概念和高逼格。
前期查怪病,中期找弟弟,后期揭开谜底,故事回到了势力斗争的套路里。
*那个怪物就是沈让在《天启异闻录》里,克苏鲁终究只是一个吸引观众的商业标签。
是盲目堆叠要素,是一次水土不服的生搬硬套。
克苏鲁的核心要素,不是巨型触手怪,不是被异化的人体。
而是“未知的恐惧”,进而产生“绝望”。
褚思镜不是一个合格的“调查员”。
充当连接现实世界,和san值下降后看到的“真实”世界的桥梁。
《天启异闻录》的克苏鲁,也缺少了一些中国特色。
隐藏在寻常生活下的颠覆,才是中式克苏鲁最关键之处。
成功案例,可以参考近两年大热的小说:《道诡异仙》。
足以封神的第94章,一句话写出了夹在两个现实之间的绝望。
总而言之,《天启异闻录》是一部失败的实验性作品。
相比于完整剧集,更像一部缝合了克苏鲁设定,《十九区》的情节的烂尾网络小说。
希望它能成为一个反例,挂在那儿警示后来者们。
今天就说到这里,咱们明天见!
拜了个拜本文图片来自网络编辑:大力
哦原来是拍《绣春刀》和《刺杀小说家》的路阳啊?
那没事了……这位导演真是有够中二的,大概《绣春刀》的古装打戏和《刺杀小说家》里的中二场面没让他过足瘾吧,毕竟才短短一部电影的时间哪够啊,于是他拍了《天启异闻录》。
放肆地让锦衣卫打各种怪物!
但是这些怪物们,丑就算了,能不能有点自己的创意?
《刺杀小说家》里虽然也抄了一把美式怪物,好歹还有中式神灵形象“赤发鬼”撑撑场呢,这剧里就只剩美式缝合怪了?!
△△△真他×的丑哭了
△△△数数能看到多少美式怪物的影子?
学学人家《唐朝诡事录》吧,那么多中式传说怪物、异兽还不够你发挥吗?
△△△要看怪兽互殴我不如看《哥斯拉大战金刚》?
况且时间拉长了,拉到12集了,相当于6部电影了,整部剧讲的故事却依然只有一部电影的内容量,为了撑够时间,一直在故弄玄虚,两三句话能说清楚的事偏就死活不说,急死观众也急死剧中人:
△△△为了拖集数,这能说么?
演员们呢也演得咬牙切齿地,一个个说台词都尽量慢吞吞,一个字一个字往外蹦,不然一不小心说话快了就拖不够时长了不是?
所以我一直两倍速看都嫌拖拉,除了忍受慢节奏,还要忍受有些演员在这种慢节奏下愈显捉襟见肘的演技,比如这个关键人物小女孩:
△△△就呆成这样,没有一点灵气了《隐秘的角落》里,王圣迪还被夸“这小女孩长大了不得了”,现在才长大一点点,怎么就成“伤仲永”了。。。
因为她的演技难堪重任,才导致最后的大战Boss场面如此敷衍吧:
△△△怎么个凭意志法?
您倒是拍出来呀!
本来这种带点悬疑的中二故事,是不是得有一两个接地气的人物,才能让剧情显得不那么悬浮那么做作,让观众更容易看进去?
没有!
就连吴樾饰演的粗枝大叶武官,可能本来是打算靠他来接点底气的,都接得很勉强,很刻意,很无趣。
更别提那些疯疯癫癫、脑回路不太正常的二货们了……
△△△疯的疯
△△△傻的傻
△△△乱入的乱入你不能说乱入一群“佛郎机人”,就能让故事充满一种中土世界的魔幻气息吧?
△△△甚至还直接把“索伦之眼”搬过来了?
甚至还想拍一拍中世纪海战什么的:
要不别自己发挥了,直接去把《海贼王》的版权买过来,拍真人版好不好?
不然我感觉没有编剧满足得了路导这熊熊燃烧的中二之魂了!
毕竟《刺杀小说家》可能已经把大家的想象力给薅没了。
△△△类似的造型概念《刺杀小说家》里面的红甲武士也用过了外星Boss什么的也已经烂大街了:
△△△真不如《刺杀小说家》里的赤发鬼带劲啊!
PS:烂剧通常出好歌,这剧的片尾曲是我为数不多不二倍速的地方。
众所周之,我们国家拍剧的主旨是致力于宣场真、善、美,所以当这样一部比较少涉及题材的剧拍出来,又因为有了《流浪地球》成功的前车之鉴,我是抱了很大的期待去看的。
正所谓希望越大失望越大,这部片子并没有拍出人们在碰到无法控制或者未知病毒的恐慌,害怕,也没有我所期待的惊险刺激的杀怪、逃跑、躲避和体现出极端情况下的人性的丑恶面。
是的,很多人知道一个道理,电视情节是美好的,现实是残酷的。
就算是宣传真、善、美的电视看的再多,但是回到现实中经过了社会的毒打和历练的人们都知道这个道理。
但是,我失望了。
整部剧没有情节的起伏也就罢了,硬生生的被大量的文戏篇幅给占了。
从一开始小女孩沈淙看见褚思镜的吱吱唔唔,欲盖迷嶂,到褚思镜遇到长老等各色村子里的人都遮遮掩掩的不告诉他事情真相,但是都满脸写着村子里发生了怪事,让人觉得为了拖剧情而强硬悬疑。
还有小女孩沈淙第一次看见怪物的时候看见褚思镜表现的很害怕,害怕的都跑不动的样子,后来帮助褚思镜逃离的时候又莫名其妙的告诉褚思镜怪物不会伤害他,和怪物和平的站在了一起。
这时我告诉自己才刚才始,也许后面就好了,但是当我看到第8集的时候,整部剧对于怪病这条主线剧情始终没有过多的表达,而是说了安吉丽卡、横公、褚思镜、黑擐、村民等各路人马互相猜测,互相因为误会打斗,互相消耗人马的剧情。
原本这些情况但凡除了反派,站在正派那一边的各路人马长了嘴消除误会就可以早早的进入主线剧情,却一直把时间浪费在这上面,让人感觉仿佛看的不是一部灾难片,是一部争风吃醋的感情片,各路人马一直扭扭捏捏没有嘴。
看到这里我想还有4集了应该来点精彩剧情了吧,应该来点痛快的了吧,没想到我熬啊熬,熬到了最后一集却扔一如既往的水。
这么强大不可击败的天外来客(本剧的大BOSS),却因为和褚思镜做了交易就轻易的走了,放弃了他的目的,好可笑。
大BOSS这么好说话的吗?
这么好说话的话那前面那些对抗又是为了什么?
早早坐下来喝杯茶聊聊天就可以全剧终了不是吗?
最后还莫名其妙的,安吉丽卡和褚思镜多了一个拉手伊伊不舍的情节,他们什么时候有感情线了?
好突兀。
而且最后一集大结剧我还无聊的看睡着了,为了知道全部剧情也是无奈的第二天重看了一遍。
12集这么短也能拍出这么水的剧真的是高手!
有三重世界的即视感了,各级分配合理清晰,初、天、智的构造很新颖!
看了主创,哇,看看看!第一个镜头,猎魔人的感觉,继续看,疫病,变异,难不成是《王国》?再看,幻觉,脑电波共振,算了,全当双胞胎的心灵感应吧。接着看,陨石,病毒,又来个奇幻收尾,特么四不像!别人挖坑是为了引起观众的好奇,你这处处坑,纯属剧本原因
悬疑制造失败,什么垃圾玩意儿
真的没见过这种怪谈题材,锦衣卫与怪兽的对决把好奇感拉足了,期待后续
3星。心比天高命比纸薄。“致敬”了绣春刀异形加勒比海盗第九区魔戒等一众经典故事,誓要在古装科幻片中拔得头筹。理解主创想拍科幻片但建国不能成仙外星人只拍三体的审核红线,也不是让你大制作大卡司去拍女蜗娘娘乘坐ufo兵马俑大战机器人的大杂烩的。
题材有趣但没有吸引力的电视剧。诡事还是怪兽?政争还是探秘?兼有,和王国题材类似,狄仁杰风格类似,但遮掩许多,节奏也不对,故作玄虚痕迹严重,并以此充为悬疑,反复使用,剧本和拍法都不高明,常规场面调动和合理且明显的剧情走向,氛围感也不多,造成的结果就是不入戏,一口气没绷住,还晃晃悠悠,呈现出的影像就是破碎失韵的。
七集弃···
真不想承认我看过。本以为是丧尸爽片,后来觉得是借怪兽之皮写政治斗争朝堂贪腐,看了五集发现可能是失败的克苏鲁劣质模仿制作,看了八集我突然悟了我有什么好给大烂片找补的,烂片是一种态度,烂片是一种类型,谁来拯救一下那天打开这部剧笨蛋的我。
开头以为是天启绣春刀 看了两集是天启冰与火之歌 再看几集是天启生化危机 看到中段是天启加勒比海盗 快结束了是天启魔戒 看到最后才知道 原来是天启三体 横公就是降临派 尊主正是三体人 天启年间太热闹了 朱由校死不瞑目啊 可惜陨星没有降临北京 不然朱由校落水感受传达一下尊主的意志 统御怪兽 无往不胜 我大明岂不是国祚永年?
不是很想看第四集了……预想的元素是天启大爆炸、辽东、锦衣卫、阉党、女真、大瘟疫、倭寇、中式鬼怪,又是路阳的绣春刀团队,等了一年等了个这个……以为会是国产版《王国》,结果是古装版《昆仑神宫》。沉闷的节奏,粗制滥造的特效(怪兽特效非常失望,甚至不如十年前的网游宣传片),糊弄的动作和剪辑(难以想象这种动作戏是怎么让绣春刀的导演喊OK的,并且浪费了吴樾的身手),故弄玄虚的剧情,跟《王国》《长安十二时辰》真心不是一个档次的东西
看了两集,目前没感觉有评分的那么差
果然是太期待就会大失望吗
6集弃。大尾巴狼。开头以为是中国古装版的怪奇物语,随着故事展开发现就是个故弄玄虚的缝合怪而已,什么都学,什么都学个四不像,乱糟糟的。
俞灏明为何气鼓鼓的演一位女水手?
剧本像是一篇特别烂的网络小说。
有点潦草
还得是路阳,把这种类型的国产剧拍出了巧思构想的奇幻绚丽色彩
是我喜欢的剧!几个小孩,沈淙,贺子樵还有贺六宏演技牛!最烦拿这个和韩国的《王国》相比的,喜欢那一口就不要在这刷存在感。这剧大概率扑了,快大结局了还没出分。怪物特效该是太西化了。
乍一看在装b,再一看装的是sb,细一看竟然不是装的
12集爱奇艺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