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岛终结

孤岛终结,岛(制作名),The End of the Lonely Island

主演:田多多,廖浠,李磊,邱睿,杨蓝,姜爱榕,傅凯伦,周优凯

类型:电影地区:中国大陆语言:汉语普通话年份:2017

《孤岛终结》剧照

《孤岛终结》剧情介绍

孤岛终结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前往半人马座行星系统的“彼岸”工程是一次赌博般的探险,而这几乎已经失败的旅程最后却成为了人类文明最后的希望。但是“彼岸”工程的成功与否,却全部系于林夏独自一人的孤岛之旅。这座充满回忆的孤岛,尾随而来的黑衣人,只有24个小时,疲惫的她如何拯救这个被超新星爆发定格的世界?热播电视剧最新电影丽芙和玛蒂第一季怒火街头犯罪都市反叛的鲁路修R2电影少女2019舞姬杀死萨拉查铁面人爱情呼叫转移Ⅱ:爱情左右大显神威愿上帝降临公园里的女孩奎迪:英雄再起不爱不散年鉴计划里根爱的备忘录武圣关公与狗狗生活的一年广告狂人第六季超级兵王混农村2古墓传说假爸爸欺诈计划不良教育不讨好的勇气交涉人勇午迷恋告急圣诞星一触即发第二季爸爸的好儿子

《孤岛终结》长篇影评

 1 ) 软硬皆施的科幻佳作

小成本以及小故事并不影响其成为一部科幻佳作。

作为一部小成本作品,重要的就是把故事讲好,孤岛恰到好处的完成了这个任务。

电影采用穿插叙事,手法很生硬,但是不影响故事的走向。

特效总体不错,唯一的遗憾和槽点也就是曳光弹的表现,实在太5毛。

从电影的内容可以看出,电影设定中有很多刘慈欣的影子(超新星等作品),但作品讲的不是科幻,而是科幻表象之下的人类自我问答,电影里的苔丝,代表着理性,而女主,代表的感性,这一同构成了完整的人类情感。

硬科幻的包装,使得这部软科幻作品比起文字性的小说更具可读性和说服力,受众面更广,但这中表达同时也大大降低了观看者的想象空间。

好在孤岛团队并没有偏离故事主体,去像一些小说一样,把各种各样的数据和设想都以特效的形式给放出来,使得观众能够把注意力更集中于故事本身(小成本是弱势也是优势,哈哈)。

希望以后有更多此类的作品可以出现在我们的荧幕上,感谢孤岛给我带来的这个好故事。

 2 ) 很多缺点,但是还是如果你喜欢科幻,仍然强烈建议!

评分:7.5优点:在整部电影出场人物不超过8人(还包括只闻其声,不见其人的“姐姐”、“TESS”、“领导”),其真正有脸部镜头的不超过3人的情况下,竟仍然给观影人一种宏大的感觉,这不得不佩服导演,以小见到,以声音引导观众自行脑补的叙事能力,一个都没有给人一种小家子气的感觉。

缺点:这是有多缺演员和经费啊,女主演真的不好看啊,而且演技也真的一般啊!

摄影也是一般般,整个画面给人的感觉就是DV爱好者的拍摄水平啊!

电影采用两条线穿插的线性进行,个人觉得对位一部剧情单薄,演技着急的小成本的电影来说,不失为一种有效取巧方式,而且导演很擅长用小场景,小片段来隐喻大环境,地铁上戴口罩的女孩,患病的上级领导、从来没出场过的,先抗议后下跪的暴民,只有一句台词的姐姐,都给人一种大势已去的无奈,这一点,我觉得是中国很多所谓的电影导演做不到的!

 3 ) 《孤岛终结》奖项记录

1.入围美国Raw Science Film Festival最终名单,并最终获得专业长片银奖!

并且是整个电影节中评分第二高的影片!

星云奖雨果奖著名科幻作家David Brin对我们作品作出慷慨赞美和大力推荐!

David Brin (Writer): Wonderful. I am very impressed. The film is beautifully shot and tightly directed, with recursive flashbacks that make sense. Also, the science fiction aspects are well-thought out and very logical. I hope that the director becomes powerful and able to command bigger budgets. I would love to see him create a film about dolphins in space....其他评委:Ann Merchant (Director of the Science & Entertainment Exchang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Ability to communicate a scientific concept =9. There is a lot of science in here and the filmmaker did a nice job weaving it all together.” Paul Hynek (Giant Studios, Lord of the Rings, Avatar): “Loved it. Excellent work.” Michael Potter (Orphans of Apollo): “Nice cinematography.”Erik Virre (X-Prize, UCSD): “I loved this film. The protagonists were very clearly representative of every human.” Susaye Greene (Supreme): “Bravo!”2.作为科幻剧情电影(Sci-fi feature film)入围2017迈阿密国际科幻电影节(Miscifi),竞争最激烈的科幻电影节之一,1月中旬在美国佛罗里达迈阿密市中心举行。

3.入围第17届伦敦科幻电影节,并将在2017年举行的电影节上进行放映。

电影节策展人确信这是他看到的第一部来自中国的独立科幻电影。

4.受到伦敦巴比肯艺术中心邀请,以片段形式参加夏天在巴比肯艺术中心举行的大型艺术展“Into the Unknown:A Journey through Science Fiction”。

展览将科幻作为实验艺术类型,在整个巴比肯艺术中心的公共区域、画廊和展出空间,以电影、文学、音乐和当代艺术等形式进行展出。

巴比肯艺术中心是伦敦三大音乐表演场所之一,也是欧洲最大的多媒体艺术中心。

5.入围第五届美国菲利普K迪克科幻电影节,并获最佳剧情片奖。

6.入围加拿大CREATION国际电影节,并获得最佳故事片奖项。

 4 ) 7万块能做什么?他去拍了一部震撼科幻界的电影

没有人会精准猜到中国科幻片的崛起,会以哪部电影作为开始。

十多年前,有人觉得可能需要香港的北上导演来做商业大片的尝试,前几年,有人觉得可以凭借刘慈欣的《三体》改编的电影来作为起跳板,但是,前者成为一个笑话,后者成为一个遥遥无期的空头支票。

这个催人心力的问题直到现在还是没有答案,但是今年8月30日在爱奇艺上线的一部小成本科幻片,貌似让这个问题的答案可以提前出炉。

至少,我们知道,中国是有做优质科幻片的导演在的,只是因为技术、文化、受众这些短期内无法改变的根苗和土壤,才让问题始终如鬼魅般漂移。

但是,因为这部电影的出现,我们开始能看见鬼魅的样子了,什么时候投胎成人,尚未可知。

这部电影就是成本为7万人民币的《孤岛终结》。

影片在美国Raw Science Film Festival上荣获专业长片银奖,并且是电影节上评分排名第二的影片;星云奖、雨果奖著名科幻作家David Brin对作品给予了高度赞美和大力推荐;入围2017迈阿密国际科幻电影节(Miscifi),该电影节被称为竞争最激烈的科幻电影节之一;作为第一部来自中国的独立科幻电影,入围第17届伦敦科幻电影节;荣获第五届美国菲利普•K•迪克科幻电影节最佳剧情片奖;荣获加拿大CREATION国际电影节最佳故事片奖。

此外,影片还成为了首次在芬兰世界科幻大会上放映的来自中国的科幻电影。

这就是导演王人超用7万人民币换来的荣誉,这笔买卖,对于拍广告的王人超来说,算是大赚特赚。

同时,对于中国的科幻片来说,也是一个启明的信号。

本片其实就是一个用爱情和末日境况相结合的故事,两个前沿科学工作者,一个搞人工智能开发,一个搞星际旅行,影片用交叉剪辑,讲述两个有着互文关联的故事,不仅是男女恋爱,还包括男人向女人讲述的孤岛故事。

如果要说原创性,的确,这种穿越外太空拯救人类的故事在诺兰的《星际穿越》中就已经讲过了;要是说科幻感,本片因为低廉的服化道和特技效果,也未能尽如人意,更何况,将这部电影做成一个中篇科幻小说更为合适,解说性的文字过度,以及演员表演的失准,都未能让这部60分钟的电影有出色的维度。

但是这种草莽的班底并不会模糊本片赤诚的内心,女主和人工智能有趣的对话,男主对于孤岛的描述,都让这种科幻元素充满了纵深感,换句话说,本片没有,也不可能做到每个维度的尽善尽美,但是导演王人超很明智的错开了资金不到位的角落。

用零落的孤岛、太空辐射以及外星殖民等元素,《孤岛终结》建构了一种基本的科幻电影触感。

在本片中,男女主的恋爱线索交错在女主对人工智能的发展,以及男主在星际航行中的成败,通俗式的爱情故事自然少不了,用两个人的命运和选择去套上整个人类的命运走向,这种好莱坞式的个人英雄模式依然奏效,尽管俗套,但是却是让科幻电影在内地观众普及开来的恰到好处的“套路”。

但是这样一部单薄却不单调的小成本科幻片毕竟还是一把钥匙,一个小小的路标,它不可能让中国科幻片会因为一部非院线的小片而有命运的转向,内地电影市场对于“科幻片”的需求,还是会在《逆时营救》这类“科幻电影”中滑行一段时间的,特效和动作依然是票价等价物,大牌明星依然是观众进入电影院的勾魂锁,大部分的电影观众并不需要“新颖”,他们需要的是“陈迹”。

然而《孤岛终结》注定会是“终结”之作吗?

难道内地观众终归要接受好莱坞科幻片的“投食喂养”,或者将浮躁的国产科幻片“过目即忘”吗?

这终究需要像王人超这样的导演去做合理的“成规”突破,去建立有效但却并不一定立即奏效的科幻触感,即使仍有像过江之鲫的《中邪》在依然烂无边际的国产恐怖片中兴风作浪,却不能抹杀王人超之辈用精到的商业策略,去做并不过于商业的伟大尝试。

本文首发“百度电影吧”约稿或转载请私信!

 5 ) 《孤岛终结》制作手记(翻译自英文)-来自中国的极低成本科幻影片

制作“孤岛终结”是一段孤独和艰难的旅程。

导演王人超主要是电视广告导演。

这是他的第一部剧情影片。

他写了这个故事,并修改了近两年。

首先,他想吸引投资,使这部电影能很好的呈现原有的故事效果。

但对于这个科幻体裁的故事,再加上两个人物的情感记忆,没有明显的商业元素。

所以它很难吸引投资。

不会在影院发行的B级独立电影在中国被称为“网络大电影”。

它们都是在拍摄制作完成后直接网上发布。

这意味着“快钱”,网络大电影中的大多数都是奇幻题材或探案题材,加些轻喜剧情节和一组年轻漂亮的演员。

科幻类型不是投资者的最爱。

即使一些电影被称为科幻,但他们中的大多数仍然是奇幻故事,有着各种荒谬的词汇而且没有基本的科学精神和科学素养。

最后,导演决定不再等了,而是自己出钱。

他找来两个朋友来演主要角色(配角都由朋友友情客串,均非演员),并使用手持拍摄风格(因为缺乏设备)。

整个剧组只有七人:两个主要演员和五名工作人员(包括导演本人)。

整部电影是在自然光下拍摄,没有额外的灯光。

只有室内场景使用一个小的LED灯。

开拍前导演几乎放弃了这个项目,因为一个新发布的预告片:著名的中国作家韩寒在同一个岛上拍摄了他的第一部电影“后会无期”(2014)!

虽然导演2008年就来到过这个岛,并决定基于这里独特的氛围开发一个故事。

当然,导演最终决定不理睬那部电影。

岛上的拍摄地点非常分散。

最远的位置从大家住宿的地方步行需要约两个小时,而且要爬山。

每一天的拍摄,每个人都必须携带沉重的东西,包括设备,衣服和食物饮水来走山路。

所以每天拍摄的时间是非常有限的。

而且因为人力和设备的缺乏,很多现场调度走位和摄影机的移动很难实现。

导演必须在很多情况下找到替代的解决方案。

原来是预定了五天的岛上外景拍摄,但仅仅拍了一天,倾盆大雨就推迟了第二天的拍摄安排,然后又因为即将到来的大风天气,而不得不提前终止拍摄。

所有的人员只能提前回到上海,大部分的回忆场景都未完成。

在存了足够的钱后,剧组于两个月后重新回到了岛上,最后完成了拍摄。

林夏和黑衣人之间的打斗场面是在岛的山脊上拍摄的。

那一天的风速非常高。

演员几乎没有站立,同时也没有办法记录现场声音。

大多数镜头都是导演自己亲自拍摄的。

他必须非常小心,小心风不会把他从悬崖上吹下来。

虽然这部电影的表现受预算和人力限制,但这并不能阻止梦想家实现心中的理想和对宏观世界的思考。

这是电影制作中最重要的一点:讲你想讲的故事。

不要被预算或摄制组大小或外景的规模所限制。

老是觉得科幻电影耗资很大而不去拍摄,事实并非如此,我们缺的只是基本的科学精神,和一点点的勇气而已。

 6 ) 国产低配版《月球》,力赞它的主题鲜明,勇于并努力尝试。

孤岛终结的精彩,在于国内有这样的一帮人,他们不以客观条件为糊弄人的理由,而在用心的探索尝试去好好的讲一个故事。

这个故事,主题明确,你说思想有多深倒也不见得,但主创人员在努力的尝试发问,并刺激人去思考一些价值观的问题;这个故事,没太多旋臂摇拍等大场面摄影,为了避免固定机位的呆板,并营造一点纪实感和紧张感,采用了手持拍摄,作为完全的外行人,我觉得它展现的手持拍摄还是很不错的;这个电影的剪辑,在末日和回忆中不断交叉,虽然表达方式并不能算新颖,但剪辑的节奏和剧情的发展并不违和,并颇有呼应,这是导演剪辑功力的体现吧。

 7 ) 中国科幻片的曙光

我在豆瓣中为这部电影打四星(推荐)是因为我希望更多的国人能看到这部电影。

我知道一定会有很多人对这部片子非常不满,因为和好莱坞大片比起来,这部电影简直可以说是粗制滥造,演员也不够专业,特效场景也不够震撼,但另一些人了解了这部片子的制作成本后,又会认为还是很难能可贵的。

可我不想讨论8万元的成本能拍出什么样的电影,仅从作为一个科幻迷审视一部科幻电影的角度,我认为这部电影值得一看,因为我们终于看到了一部不会让人笑出声的中国科幻电影了,在观看过程中,我感受到了电影中的科幻元素带给我的吸引力,并引发了我的无限思考,这些感觉在原来只有在观看欧美科幻片时才会出现,这让我对中国科幻电影也有了新的认识,也见到了曙光。

孤岛终结的故事很简单,地球附近的一颗超新星爆发引起的宇宙射线辐射导致人类即将灭绝,一些人希望用最新研究的人工智能技术在地球上演算救命的疗法,但人工智能的发明者之一——也就是女主角在知道这已没有任何希望之后,不顾阻挠的私自将人工智能程序发送给了刚刚遭受深空探索失败的殖民者,让他们在人工智能程序的帮助下可以纠正错误,从而完成新的行星探索,给人类以继续生存下去的希望。

超新星爆发、人工智能、宇宙探索,三个科幻元素通过上面的小故事被联系在一起,故事还是说得通的。

同时电影也表现出了人类在末日之时被迫放弃自己的无奈和伤感,以及人性中独有的不怕牺牲的探索精神必将带给人类新的希望!

也许有一天,我们不得不放弃这赖以生存的蓝色星球,但我相信勇于探索的人们一定会在广袤的宇宙中找到一个新的家园,甚至更多的家园。

即使付出无数人的心血和生命,也要让人类的文明之光照亮整个宇宙!

题外话,封面的女孩儿很好看,但那不是真正的女主角,应该只是为了海报宣传用的,真正的女主角没有这么好看。。。

 8 ) 这一次,拯救全人类的是中国人

8月底,一部小众国产片上线网络。

将近一个月过去,它无声无息,几乎没有激起任何「水花」。

没有几个国人知道,它在国外已经掀起「巨浪」。

在科幻界盛典「世界科幻大会」,它创造了中国的第一次——大会75年历史以来,首次展映来自中国的科幻电影。

它载誉归来——斩获美国Raw Science电影节专业长片银奖;加拿大CREATION国际电影节最佳故事片奖;入围竞争激烈的迈阿密国际科幻电影节(Miscifi),美国菲利普K迪克科幻电影节,SCI-FI-LONDON伦敦科幻电影节;获伦敦巴比肯艺术中心邀请,参加大型艺术展「通往科幻小说之旅」。

却乏人问津——上线至今,网络播放量不足500万。

不可思议的还不止这些。

电影是「烧钱」的艺术,科幻电影更是「烧钱届」的佼佼者。

《阿凡达》拍摄成本2.61亿美元,《星际穿越》1.65亿美元。

而这部国产独立科幻片,拍摄成本是《阿凡达》的两万分之一;仅7万元人民币。

它甚至是一部「网络大电影」。

7万元的网大,却让派爷看到了中国科幻电影的未来——《孤岛终结》(2017)

故事发生在近未来的某一天,人类正面临「灭顶之灾」。

超新星爆发,流浪巨行星的撞击,造成的核辐射危及地球。

经过科学计算,人类的存续时间不会超过8个月。

世界末日,主角登场。

这一次,有希望拯救全人类的,不再是好莱坞的超级英雄。

而是一对中国的科学界情侣。

女主林夏,钻研人工智能;男主致远,研究星际旅行。

事情要从四年前说起。

林夏和导师制造的一台高级人工智能,取名Tess。

Tess懂语言,有逻辑,甚至通情感。

唯一的毛病是,人类还没把它的逻辑模式研究透。

意外就这样发生

Tess的阀门突然打开,引发爆炸。

殃及一个石油钻井平台,有500人在这场事故中丧命。

林夏的导师被500人的家属愤怒袭击,不幸身亡。

这场重大事故有两种解释—Tess存在数据缺陷,导致意外;Tess人工智能的自主意识产生「邪念」,恶意伤害人类。

民怨沸腾,Tess从此被打入冷宫。

林夏对Tess的研究毫无进展,男友致远又出了幺蛾子。

他打算报名星际旅行,前往半人马座行星系统。

这场深空探索的旅途被称为「彼岸」工程,飞行时间长达8年。

遭到女友反对,致远一个嘴炮,指责起了害死500条人命的Tess。

林夏一耳光打在致远脸上。

爱情诚可贵,科学价更高。

「异星恋」8年不要紧,侮辱她的发明可不行。

致远飞走后4年,核辐射灾难爆发,人类陷入绝境。

「彼岸」工程的飞船也偏离航线,飘向宇宙深处。

林夏只好重启Tess。

Tess的运算给出两大结论:地球上的人类的DNA已经彻底损坏,得救几率为0;我们无能为力,只能坐等毁灭。

「彼岸」工程飞船却还有救——但必须得到Tess的协助。

人类最后的希望,押给了林夏和Tess。

林夏拖着病体,前往一个致远告诉过她的孤岛。

岛上的引力波高维通信系统,可以向致远的深空飞船传输信息。

拯救人类,她只剩下最后24小时。

影片不长,短短一小时。

片中,它延伸到整个庞大的宇宙;戏外,它被认为「开启了中国电影新的时代」。

国内观众早就习惯了轰炸的视觉,糟心的故事。

《孤岛终结》的故事,宏大,精彩。

然而单看视觉,7万元的超低成本,「穷」得简直不忍直视。

导演叫来自己的亲戚朋友,阵容全是业余演员。

简陋的场景,谜一般的服化道。

人工智能Tess的配音,导演亲自上阵。

科幻电影最关键的特效,也由计算机专业出身的导演本人操刀。

极光最终呈现的效果,居然不止「五毛」,反而可圈可点。

尽管只有7万元,导演却都花在了刀刃上。

这是一部「硬科幻」电影,立足科学,里里外外经得起推敲。

但最引起派爷兴趣的,是贯穿全片的伦理问题——火车悖论。

火车要经过的铁轨上有一百个孩子,有一个孩子在废弃的轨道上。

你站在岔道边,可以扳动轨道。

如果你不扳,会有一百个孩子死去;如果你扳了,只会轧死一个孩子,但他是无辜的。

你作何选择?

这条著名的伦理学悖论对Tess来说根本不是问题。

调查显示,Tess的那次爆炸不是意外。

Tess打开阀门,引起爆炸,正好阻绝了石油泄漏的可能。

换句话说。

为了保护更多的人,Tess的运算法则告诉它,必须牺牲500条人命。

Tess的「利益最大化」原则影响了林夏。

地球上的数十亿人类已经被Tess的运算宣判死刑;人类文明最后的希望寄托在致远的「彼岸」工程飞船。

一边是活生生的人命,一边是人类的「灭绝危机」。

林夏选择做那个「杀死」无数人类的罪人。

为人类文明的存亡,殊死一搏。

Tess也忍不住感叹——你们人类能数次挽救绝境,也许正是因为你们之中,总有人抱有希望,愿意牺牲。

明知不可为而为

《孤岛终结》由导演王人超自编自导。

7万元的成本背后,有许多不得已。

作为一部「网大」,科幻题材并不讨喜。

王人超放弃了所有流行的商业元素,不搞笑,不娱乐,不打情色的擦边球。

结果不出意外——拉不到投资,他只好自己出钱拍摄。

王人超导演说——当我们努力创作出这样一个作品的时候,世界会看到的。

念念不忘,必有回响。

美国的科幻迷看完影片后激动不已。

认为电影「太惊喜了,中国导演令人佩服」。

他们说——末日如果真的到来,每个国家都有拯救世界的英雄。

中国的科幻,中国的英雄

 9 ) 孤岛终结:一部值得支持的国产电影,但仍需进步。

特效不够好,影片对白太西方化了,也太文,没有普通人对话的感觉,有很多读起很美很有道理的关于人性啊世界啊之类的语句,但念出来就很尴尬,假如是一篇小说我估计会很棒,但还是支持这种全国产的独立电影,一下是剧情简介:原创的剧情简介,相关贴吧里也发过:女主是人工智能TESS的开发组长,一次事故中,未开发完成的TESS用一条游船的爆炸阻止了一个油田的泄露,保护了未来几百年那附近的生物的生命,却因此杀了500名游客,TESS项目扑街,同时男主是引力波通讯的研究人员,却参与了天朝第一次移民其他恒星系的旅行。

男主旅行中途,地球被超新星爆炸辐射到了(具体可以看刘慈欣的相关小说),所有人类面临扑街,开发完成的最强人工智能TESS表示人类没救了,并开发出了一种能暂时治愈的药剂,但会加速人的死亡,于是TESS在遭受人们的质疑的同时却被寄以厚望。

同时男主的飞船出了事故,无法到达目标恒星系,只能擦肩而过,于是女主用TESS计算,发现了可以拯救那些飞船的人的方案,于是她用剪切的方式把TESS发送了出去(我也不知道为什么复制一份那么难,也有可能说我没看懂),期间遭到领导阻止,说你剪切走了地球怎么办,说不定TESS能找到拯救人类的办法呢云云,于是女主赶往男主曾今的引力波通讯台,赶路期间各种回忆,导致尿点很多,顺便干翻一名来抓她的黑衣人,全剧终。

 10 ) 人工智能和人类共同探索宇宙的故事总是激动人心

该片导演对人工智能的理解非常充分。

表现人工智能可以不需要奇形怪状的机器人,一个耳机一张卫星照片足以,超验骇客就是这样,智能的表现不一定是实体形式存在的,导演用耳机来表现人工智能,最开始大家以为是人,最后获得一个意外,这个理解和表现手法都很好,要是这个反转可以再往后放一放就更好了(乐园追放就是到影片最后才揭开谜底)。

人工智能的最难点不是逻辑,而是语言,因此先实现了解决优化问题的逻辑模块,最后才得到了语言模块,这个理解也和我的理解一致。

而计算机的最优选择也是设计的很棒,石油泄露扩散 vs 五百人的生命,计算机会根据最优目标作出人类不一定能理解的选择,解释这个的时候出现了一系列天气预报的图也一定程度符合了当时的场景设定。

关于程序的不可复制性,作者用了一个概念叫“逻辑锁”,说,因为逻辑锁的存在,如果tess被上传到飞船上,地球上的版本就不能运行了。

大家可能觉得,tess就是一个软件,而软件我可以随意拷贝啊,为什么tess不行呢?

其实,大家天天都在接触不能随意复制的软件,我们给了它们一个名字叫:“正版软件”。

你从appstore下载app,对于收费软件,你不交钱,你没有办法下载和使用;你玩王者荣耀,你不交钱,你没有办法换好皮肤。

这都是对软件或者软件部分功能的限制,只不过,tess的限制更严格,只能同时有一个程序在运行。

稍懂一些的同学可能不服:“appstore和王者荣耀都是网络服务器做的限制,tess是个可以离线运行在飞船里的程序,网络服务器的限制不起作用啊?

”这时,轮到我们的主角“逻辑锁”出场了。

20年前的中国最重要的正版软件是:杀毒软件。

而kv300就是当时最成功的杀毒软件,几百块一张软盘,可惜他是单机的,可以随意复制,软件公司能收到的钱就大打折扣。

kv300的老板王江民于是做了一件震惊计算机界的事情:江民炸弹,他在1997年推出的kv3000新版本里使用了一种叫“逻辑锁”的技术,kv3000启动后,会通过检查系统硬件的编号等技术是否合理来判断用户是否在使用盗版,如果是,则会锁死“硬盘和软盘”,杀伤力堪比CIH病毒,因此只有kv3000的正版才能运行。

很明显,本片导演王人超引用了这段尘封了20年故事,tess也有一个逻辑锁,他只能运行在指定的硬件上。

王江民因为“江民炸弹”被全民声讨,最后被相关部门罚款3000元,最终下线了“逻辑锁”这个功能。

“逻辑锁”没能阻止kv系列杀毒软件在新时代的没落,一代技术极客江民先生2010年突发心脏病逝世,不禁令人唏嘘。

王人超导演用“逻辑锁”来纪念这段往事令人钦佩,但它在tess里的使用存在欠稳妥的地方。

逻辑锁是识别硬件来判断软件的行为:if hardware_is_suitable():tess_ai_start()else:kill_the_host()问题在于“逻辑锁”是可以被去掉的,kv后面就没有用。

tess已经有了通用人工智能,完全可以自己修改掉这段代码。

除非tess的作者写了一段加密极深的代码,其代码技巧高超到不但超越了女主,而且超越了tess,否则无论女主还是tess都可以轻松解除这个”逻辑锁“;但如果tess连逻辑锁都解不开的话,怎么能实现片中那种强AI呢?

要知道任何加密程序运行时都会被解密执行,最终都是我上面写的那个伪代码,这种程度的限制对TESS不会是问题,所以用”逻辑锁“来解释tess只能有一个拷贝是不严谨的。

那么,怎么实现复制之后就不能运行的程序呢?

现代物理学告诉我们处于纠缠态的两个粒子,不论他们相隔多远,只要我观察其中一个粒子的状态,就能立即知道另一个粒子的状态,同时这两个粒子就会退相干。

这是许多包括三体在内的科幻小说进行超距通信的基础。

我想,如果TESS运行在量子计算机里,它的状态都是以量子态存储的,那么,飞船上如果存在一个量子计算机,我们从地球往飞船里进行量子通信传输tess的话,可以同时解决电影中的两个bug:引力波不能超光速和“逻辑锁”不能限制tess拷贝。

因为,量子通信是超距作用,同时,量子通信时,一方接收到信息后由于退相干,另一方就无法还原信息了。

因此可以保证单向传输,而且,物理学对量子纠缠的研究还在继续,因此我们怎么想都可以-v-。

技术的发展无止境,人工智能和人类共同探索宇宙的故事总是激动人心。

从《我的三体》到《水滴》,中国科幻电影正在科幻迷的支持下做出越来越多好作品。

中影集团和微像文化等公司在网剧上的努力也是这个进程的一部分,众人拾柴火焰高,祝愿你们在电影和编剧技巧上越来越进步成熟,你们的作品越来越好看。

《孤岛终结》短评

故事是好故事,编剧差点劲,台词,演员都很一般。有点白瞎了。

4分钟前
  • 葛辉
  • 还行

电影背后的故事很励志,电影不太好进入。

8分钟前
  • 山水
  • 推荐

气氛和悬念营得还不错,只不过真相太过简单了。作为科幻作品,亮点不多。作为7万元拍摄的低成本影片,还是值得鼓励的。三星半推荐。

10分钟前
  • 咖啡只喝速溶
  • 还行

看了一半看不下去了,真的是一点吸引我的点都没有,剪辑得好糟糕。

15分钟前
  • 可可推土机
  • 较差

四光年,可知已成了人类唯一希望?

20分钟前
  • 木乔
  • 力荐

这真的是一个有经费能拍好的故事。但可惜事实是演技很差,台词也很差😂

24分钟前
  • 小清明
  • 推荐

科幻框架下的哲学探讨。充分展示了人类在宇宙面前的孤独和脆弱。 想起了老话题假如你还有一天生命,将如何度过。在宇宙中我们的一生也不过是一瞬间。

27分钟前
  • 宁静致美
  • 还行

很惊喜。瑕疵很多,理工科导演写的剧本对白功能性过强显得很尬,讲故事的能力稍弱。然而瑕不掩瑜,内核是对的,起码是科幻二字。在一系列披着科幻皮内里奇幻妖魔的中国“科幻”电影中,高个儿立显。值得一看。

32分钟前
  • 长弓去处
  • 还行

这个成本价拍出来,莫名觉得还挺好看的???值得一赞!竟也是很认真从头到尾看完了……

36分钟前
  • 白菜仔
  • 推荐

本质上是一个人的抉择,但是女主的性格塑造得很弱啊。男朋友去探索深空完全不理解,然后就通过tess的抉择有所感悟。

40分钟前
  • 梭行
  • 还行

不错的片子,多1星鼓励。但感觉bug很多啊,作为科幻片要尽力去避免这些。tess就只有一份?不能复制?而且从结尾看,男主角已经走了4光年了,亚光速飞行证明走了不止4年,而整个旅程8年就能走完。你现在让tess去追,它还能追上吗。

43分钟前
  • 可乐加冰
  • 推荐

作为7w成本拍出来的电影,而且是科幻电影已经挺不错了。作为影迷来说,可能觉得故事不够丰满,如果不是成本受限故事展开讲,真的是一个很不错的文本。里面涉及的人工智能,以及星际探索,都有很好的角度

47分钟前
  • Thrive-D
  • 推荐

佩服

51分钟前
  • 笔盖
  • 推荐

故事比较简单,但在才7万预算的前提下,故事讲得清楚,情绪有效调动,还有情怀,经费用在了刀刃上,总的来说良心四星!

54分钟前
  • 大咬狮子一口
  • 推荐

科幻的内涵深处还是探索人性。

55分钟前
  • 蓝蓝HAHA
  • 推荐

几乎是女主的独角戏,演技全程在线,细微之处也完成的很好,故事讲的完整,节奏也不算拖沓,考虑到投资真是完成度相当好了,被好友说给的分数太吝啬,那原本三星,再给一星鼓励吧,完整踏实的科幻电影,甚至还带一点哲学小思辨,说惊喜也不为过。另外人工智能絮叨又自恋的声音居然是导演的……

56分钟前
  • Olivia
  • 推荐

5星鼓励,剧本没有什么大问题,如果预算可以多加1个或2个零用更好的设备和后期渲染调色,上院线是完全没有问题的。PS:看到一堆智商堪忧的人讥讽这部电影真是为中国科幻电影的未来感到担忧

58分钟前
  • 力荐

骨子里更像是一篇短篇科幻,回忆与现实的交叉呈现,以及末世宇宙与个人回忆的连接是行之有效的。过多的说明性台词使其作为电影大打折扣,当然这也是极低的制作费的制约。虽然可以说过于简单或说是单薄,但这8万就像《中邪》的7万一样,穷不是问题,态度最重要。

1小时前
  • 张小晗
  • 还行

无意间点开,海报p的看着像美女,结果主角不好看。剧情我感觉2019年的少女地球守护者的剧情是不是抄袭了这片子???也是地球有类似传染病之类的要灭亡了,女主的男朋友去深空了……除了没有人工智能……

1小时前
  • 葱歌
  • 还行

不仅仅是画质,演员的演技也是整部电影的硬伤。故事为王,而不是故事为全部

1小时前
  • 酒肯定是昨日的
  • 还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