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片子好像不是梦工厂或者迪斯尼拍的,风格有点像小时候看过的阿凡提,小孩子的片子嘛,不敢对它有很多要求。
娱乐看看即可。
上个世纪70年代好莱坞刮起灾难片风潮,随后就出现恶搞灾难片的《空前绝后满天飞》,80年代警匪动作片流行一时,各种套路立即被《重装武器》嘲笑个遍,90年代青春惊悚片大行其道,讥讽面具杀手的大杂烩《惊声尖笑》又顺势推出……按照这个规律,新世纪《加勒比海盗》系列一续再续,受追捧度节节攀升,势必要诞生一部以此为对象的戏谑作品,但这份重担落到与好莱坞隔洋相望的英伦公司阿德曼,还是颇令人始料未及(其实《史诗大电影》曾经戏仿过《加勒比海盗》,但该片太烂,影响太小)。
阿德曼以粘土动画《超级无敌掌门狗》系列享誉世界,曾凭此获过奥斯卡殊荣,很难想象他们会放弃专属品牌,跨过大西洋去趟恶搞电影这趟浑水。
Sorry,上面这段话是笔者在未经查证、未经深思的情况下写下的,犯了两个重要错误,改正如下:第一,《神奇海盗团》并非阿德曼以嘲讽《加勒比海盗》为目的的原创影片,它根据英国作家吉德安•狄福的《海盗们!
》系列小说的前两部改编而成,该系列诞生于2004年,正是《加勒比海盗》一炮而红的次年,作者是否有恶搞企图很难揣测,但阿德曼肯定是“清白”的。
《海盗们!
》已经出版五集,最新一本今年刚新鲜上市,配合电影宣传;第二,即使光从剧情看,本片也很难归入我们通常认定的恶搞类。
开篇不久船长四处打劫屡屡碰壁那一段蒙太奇,别出心裁的开涮了海盗电影套路,但就此打住,“海盗大赛”更像是对海盗文化的讴歌而非颠覆,与维多利亚女王的对抗则是对史实的简化和夸张(这点我们后面详细谈到),科学家的加入进一步稀释了海盗元素的比重。
整体看来,与其说是调侃《加勒比海盗》,倒不如说是致敬,你看两片主角都是极具个性魅力(虽然魅力大相径庭)、亦正亦邪的无厘头船长,都因被卷入与“职业生涯”无关的是非而当了一回正面英雄。
其实说到被开涮,首当其冲的应是象征大英帝国“日不落时代”的维多利亚女王,以及那位我们从小耳熟能详的大科学家达尔文。
我没读过原著,不清楚这两位是否在书中就那么后现代,但阿德曼要进一步占领国际市场,拿本民族的大人物开开玩笑必不可少。
既然美国电影能把总统塑造成阴谋家、独裁者、色情狂和被外星人搞死的大白痴,那么英国人把逝世一百多年的女王描绘成阴谋食客加武术高手,想来也没什么过分的。
其实英国影视剧一向乐于将矛头指向上层,专门嘲笑大人物的政治讽刺剧更是一绝,只不过很多国人仍对英国人秉持古板、低调、闷骚的印象,因而对本片的戏说尺度大为惊讶。
换个角度看,这也从反面论证,假如一个国家的电影总把近代伟人描写的毫无缺点、光芒四射,那这个国家的电影创作一定束手束脚,不能任想象力驰骋,“与国际接轨”、“与好莱坞抗衡”等豪言壮语,当然沦为被影迷耻笑的疯话了。
《掌门狗》的拥趸可能会哀叹阿德曼的“堕落”,也许是更大的预算需要取悦更多的观众才能收回,这次他们选择了保险、俗套而缺乏创意火花的叙事方法,与大量好莱坞流水线上出产的动画片、喜剧片如同一个模子刻出来的。
全片是典型的三幕剧,第一幕介绍船长因“事业”受挫而郁郁不得志,直至偶遇达尔文后启程去伦敦;第二幕遵循小人物一路走高的套路,直到梦想近在咫尺时急转直下,将观众情绪打入最低谷;第三幕当然是痛定思痛后的奋起反击,打败坏人赢回一切。
你若看过十部以上的好莱坞动画片,本片的主线就毫无悬念可言,不像《掌门狗》那样充满了难以预料的惊喜转折。
不过,尽管情节看头知尾,阿德曼在《掌门狗》中积累起来的精湛手艺仍没有丢,古屋追逐一场独具匠心的道具互动和力学展示,机关巧妙十分过瘾,对白大抖英式冷包袱,粘土人物特有的动作萌味和表情喜感展示的淋漓尽致,那“地图冒险”的创意挥洒实在缤纷,最抢戏的小猴简直是掌门狗转世(或者说是前世),完全继承了后者不开口就能笑翻一片的幽默感,并犹有过之:比如它亮出“But”的台词本,主人示意它小声点,它立刻掏出字体缩小的“but”,这已经超出寻常无厘头范畴,进入梅尔•布鲁克斯(《糊涂侦探》)、巨蟒团(《巨蟒与圣杯》、《万世魔星》)引领的荒诞喜剧境界。
影片明确无误的设定在1837年,绝非信手拈来,而与故事本身休戚相关,不能随便置换。
不妨岔开去谈谈历史:十五世纪末欧洲人开辟新大陆,成为海盗祸端之始,例如当时英国殖民者为与西班牙人争夺地盘(《加勒比海盗4》中对此有详细描写),遏制后者海上霸权,不惜对十恶不赦的盗贼颁发私掠证,奖励他们的抢掠行为,政府授予特权的“武装民运船”,其实是不折不扣的海盗基地,很多西班牙政府的通缉重犯,在英国都为推崇为民族英雄。
但好景不长,著名的东印度公司兴起后,与他们利益相抵触的海盗就逐渐失去了生存空间,在公司全盛的18世纪末几乎趋于灭绝。
19世纪初,不断掌控政府事务、已经超出殖民工具(《加勒比海盗2》中连总督都对公司高官无可奈何)的东印度公司遭到英国政府不断加强的监管,实力逐渐衰弱,给海盗重新活跃制造了可乘之机,到1837年又隐约构成三方角力的局面。
时年加冕的女王野心勃勃要烧出三把火来,当然少不了拿海盗开刀。
当然,小说和电影并非历史纪录片,因此简单的将矛盾归结为女王与海盗的两极对抗,是一种正邪二元对立的卡通化处理,但整个故事对历史大背景的尊重不亚于某些“史诗大片”,这在动画片中是不多见的。
抛开政治背景,1837年也为戏说情节制造说服力。
时年加冕的维多利亚女王出生于1819年,正是芳龄18的少女,因此她才能纯以女性魅力吸引痴情的达尔文,肆无忌惮当众卖萌而不惧有损皇族尊严,舞刀弄枪更是不在话下。
而达尔文生于1809年,28岁的他与如今许多大龄青年有着同样烦恼,若时光前进170多年,他活脱脱就是《生活大爆炸》里埋头实验室、苦无异性缘的科学家宅男嘛。
其实白富美女王(历史上的维多利亚可是大美人一枚)与屌丝科学家的故事比《加勒比海盗》的小铁匠和总督女儿更有戏剧潜力,加以雕琢,能拍出比《罗马假日》更浪漫,比《红磨坊》更悲情,比《公主日记》更诙谐的华彩篇章,可惜本片中船长气场太强,只能将这条支线草草交代一番。
笔者建议开个外传,专攻这两位的感情纠葛,片名可以叫《达翁情史》,讲达尔文如何与女王交往时发现进化论。
文/方聿南
没有到迪斯尼动画好看的程度,故事老套,讲述的过程也没有新意。
说实话,影评的灵魂莫非就是这个故事有没有意思,另外看讲述的是否精致,海盗团都没有做到,很遗憾。。
看来卡通界的都安奈不住了。
是因为平常吃的太淡都想换重口味了呀。
达尔文和华莱士很像嘛。
里面最酷的是那只猴子,有木有。
里面的那首crying很不错,打算弄原声来听。
很好奇女王为神马用钢铁裙罩啊?
还有,莫非。。。
她以前是海盗,然后遭挤兑?
哈哈,yy了。
最喜欢女海盗什么的了。
看liz那小腰细的。。
想看她的番外。
亮点嘛还有船长最后说的,二当家你不会是女的吧?
哈哈,不想腐都不行啊。
然后那个金色大胡子就默了。
原来他才是真的女的啊。
哎,总之,是因为他是粘土动画才好像看的。
一直好奇粘土动画怎么做,是不是要捏好多了表情啊。
我也好像捏哦。
海水做的很棒,应该不是捏的吧。
忘了说主角了,那只胖鸟,居然不会飞哦。
原来pirate是鹦鹉的意思,也是海盗的意思。
怪不得海盗都要配鹦鹉。
什么都不说了。
要看过才知道你想知道的。
《The Pirates》里有个叫Number 2的男人,很明显他就是Pirate Captain的一个贤内助。
在Captain基本上二到生活不能自理,还得养活一大帮船员的情况下,船上大大小小的事就都由Number 2一个人忙活着,而且做得漂亮。
海盗是个高危职业,做得好危害别人,做不好自己就危了,爷们更适合这个职业,所以在Pirate Captain的船上也都是男海盗(即使有个女海盗,也得戴着假胡子冒充爷们)。
经常听到这样一句话:每一个成功男人背后,都有一个女人。
大家都一致认为女人在家是贤内助,在外能顶半边天。
所以如果Number 2在电影中不是个男人,而是个妞儿的话,她会把翩翩长发盘起,戴上头套,续上浓密的胡须,放弃黑丝高跟,穿着制服系着粗腰带,再来一双马丁靴,跟着Pirate Captain横跨七大洲而毫发无伤。
在Captain在达尔文的贼窝毫无防备的进入梦乡时,Number 2会和Captain相拥入眠,但右手会握着一把短刀,守护她的爱人。
在Captain飞身跃上别人的船,亮刀looting时,Number 2会在自家船上,扶着桅杆托着腮,眼里流露出期盼的目光。
在Captain屡遭失败之后产生退隐江湖的想法时,Number 2会给她的挚爱Captain深情一吻,只为让她爱的人重新找回自信。
在Captain被剥夺海盗权力而后被逐出blood island时,只有Number 2会上前搀扶起水坑中的Captain,无论Captain沦落成什么样,始终不离不弃。
在Captain明白了金钱可以没有,但dodo一定要有,以至于最终Captain奋勇闯入维多利亚女王号,其实一直有一个人在后面默默地支持着Captain,那就是Number 2。
当Captain在维多利亚女王号的厨房里跟女王搏斗,被腊肠缠身,眼看就要被女王坐死的危急时刻,Number 2出现了!
穿着黑丝高跟,前凸后翘,大喊一声:“Captain!
”,将宝刀扔到Captain手中,自己则拽着一根草绳从空中划过,抓起dodo送到安全的地方,然后跳下来和维多利亚女王展开终极PK。
辗转腾挪,刀光剑影之间,Number 2趁乱砍掉角落的草绳,空中的酒桶顷刻落下,砸中女王,将女王冲出了船外。
Number 2一个转身,竟是一枚惊艳美女,跟那个平时戴上头套,续上浓密的胡须,穿着制服系着粗腰带,再来一双马丁靴的她完全不一样。
众人欢欣鼓舞,霸占维多利亚女王号,升起海盗旗,将船头的女王换成dodo,扬帆逐浪;船长抱着美人则继续漂洋过海,探寻地图上那只“怪兽”是不是真的存在去了。
《神奇海盗团》是英国阿德曼动画公司的最新作品,也是其首部3D作品。
该公司可以说是世界顶尖的“定格动画”制作者,最著名的作品就是《超级无敌掌门狗》系列和《小鸡快跑》。
有些人可能对这种粘土定格动画有误区,认为其画面过于粗糙,其实经过技术的发展,这种动画在对画面细节的处理已经不次于CG动画了,当然,其特有的粘土质感依然存在。
就我个人来讲,是非常喜欢定格动画的,像《了不起的狐狸爸爸》、《玛丽与马克思》都是我喜欢的动画。
因为这种动画保留了最原始的“童趣”,而不像CG动画,给人以冷冰冰的感觉。
而这部《神奇海盗团》,除了每个人物外形都十分精致外,对于多个场景的打造,也是非常的精致,大到场景的构图,小到每个道具,都经得起细细打量。
就制作水准而言,这部动画绝对是同类动画中的佼佼者,阿德曼动画公司对于该类型动画的制作,已经是登峰造极了。
看完该片后,我在想,英国人是一个怎样的民族?
其勇于自嘲的精神实在值得嘉奖。
这部3D粘土定格动画,每一个镜头,每一句台词,都在告诉你——我们来自英国。
该片的故事非常简单,却有众多让人想吐槽的细节。
本片的大反派,可以说是史上最大牌的动画片反派了——维多利亚女王。
是的,日不落帝国的子民在这部动画里,把他们的女王塑造成了一位“肥胖”、“凶狠”、“玩弄感情”的“吃货”,最后还让她落荒而逃,最终掉落到某热带雨林的树上。
而女王“玩弄”的是谁的感情呢?
是著名的科学家达尔文。
知道达尔文为什么造访全球搜集物种吗?
其实他是为了给他的梦中情人——女王献上珍稀动物,知道“成天为没有妹子而苦恼”的达尔文最后到了哪里,就不在继续探寻科学真理了?
“女人大多不穿衣服”的非洲。
而且,该片中达尔文的形象有着几分“Sheldon”的神韵,尤其是刚开始“为爱迷失”时的邪恶状态。
试想,除了英国人,还有哪个国家能够这样的自嘲?
即使美国人也做不到,而如果是中国拍,那就该判你“颠覆GJ主权罪”了。
当然,本片的主角——海盗们也是欢乐不断。
男一号海盗船长(他的名字就叫海盗船长),为了得年度海盗大奖(奖杯与英国学院奖相同)可以说是剧情主线,但对他来讲,海盗的生存意义,不是抢掠,不是剑术,而是火腿派对。
而“潮爷”Martin·Freeman配音的二当家,对他的船长则是不离不弃,腐国在动画里都不忘卖腐。
至于海盗们在“皇家科学大会”上的变装秀,更是爆笑桥段之一。
最后要说的,自然是动画片中永远少不了的动画角色。
分别是“只问其声、未见其人”的被摘了两个肾的狒狒,还有就是dodo鸟,和达尔文的“远房亲戚”猴子。
其中,猴子的戏份是最多的,一场“成龙式”的动作戏,再加上多次打劫,最后又救了船长,在片中可以说是绝对的抢戏。
英国人喜欢在电影中嘲讽美国人,比如《真爱至上》里对于美国总统形象的塑造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而说到以动物为主角的动画,自然能让人想到许多美国动画,所以片中,有着两处对《马达加斯加》和《冰河世纪》的“致敬”(或者说是“嘲讽”)。
由于是带着小朋友一起看,所以看的是国语配音,不过,这次的国语配音也为影片增色不少,可以说,整场观影,不管是大人或小孩,都是笑声不断。
该片虽然没有彩蛋,但影片的最后一幕,却对应了片中的一处细节,到时候大家可以注意一下,整部欢乐无比的电影,就在最后一句台词——“装饰?
装饰你个头呀!
”中结束了。
整部电影,没有皮克斯那样温情的剧情和技术高超的画面,也没有吉卜力动画里那样有内涵的主题,有的只是欢乐,是一部非常适合小孩子看的动画片。
冲着潮爷的配音去看,结果到了电影院才发现是译制版。
潮爷的小萌音是听不到了,但处处神翻译还是让我有不虚此行之慨。
“苍天啊,大地啊,哪位天使姐姐替我出了这口气啊”“我本来还想和你再聊十块钱的”“额滴神啊!
”“这都是商品社会的浮云”“我hold不住”喂喂,我说,最近电影制片厂的翻译哥们在向字幕组看齐么?
还是……这其中有字幕组的卧底?!
书归正传,除了潮爷,粘土动画也是吸引我的一点。
记忆中的《小鸡快跑》、《超级无敌羊咩咩》以及一部曾把我看哭的关于企鹅一家的动画定格了我对粘土动画的全部印象:朴拙可爱。
但《神奇海盗团》的精致超出我的预期。
印象最深的不是海上镜头,而是伦敦城的景象,十九世纪的大雾仿佛永远不会散去,当达尔文披着斗篷走下马车,小猴子在门口翻纸牌的时候,我似乎穿越到了一部萌系《四签名》。
故事简单,只能有一个反派,正面人物都会偶尔行差踏错却最终会在好基友的感召下回到正途。
自古红蓝出CP果然真理,二当家(这名字就透着人妻有木有!
)替船长掖好被子关了灯守卫在旁的情节一出,整部影片节操全无。
JB版《空屋》里有与之如出一辙的情节啊喂!
不得不说二当家的形象很适合潮爷去演绎,那种与华生如出一辙的忠诚勇敢,就连长相也颇相似,除却长了张二缺似的马脸。
我说,这真的不是在吐槽BAFTA么?
二缺你放心,就算你一直被提名从未得奖杯,潮爷也会在你身边不离不弃的……(泥垢!!!
)虽然是最简单的故事,但影片可称全程无尿点。
你知不知道达尔文是个对女王想入非非的技术宅?
你知不知道科学家发明飞艇为的是偷窥女士内衣?
你知不知道简.奥斯汀的灵感来源?
你知不知道维多利亚女王其实是……啊,这是最大秘密!
正是这些层出不穷的小槽点和笑点,让早已告别童年的我们目不转睛。
对于这样一部影片,任何对“意义”的探讨都有刻意拔高之嫌,因为它所传达的就是那么简单直接的惊险与快乐,仅此而已。
但我还是想说说片中的一个意象,对,火腿之夜。
所有船员一心盼望的盛宴,纵情恣肆的狂欢夜。
但他们有的其实仅仅是啤酒,一人一片火腿,还有一条写着错别字的横幅。
那是他们自己的世界,不受外界价值观的约束,单纯美好,令人心向往之。
这不是最强的海盗,这不是最棒的队伍,这不是最坚固的船,但什么都是浮云,所谓的意义只是,我在这条船上,而你和我在一起。
1.儿童节和一大堆儿童一起看。
不管是儿童还是儿童的爹妈们都看得好欢乐!
我和旁边的小男孩一起从头笑到尾。
2.掌门狗这群人一定都是小动物控。
3.达尔文太萌了,腐国拍儿童片还要塞个成天为没有妹纸苦恼的nerd,太有文化了。
4.女王长得太像贝蒂戴维斯了。
5.帅哥2当家,内心是深爱着船长的吧。
6.海盗奖的奖杯和英国学院奖的奖杯长一个样。
哎呀妈呀!
粘土啊!
多少年没看过了,上一次看估计还以自己带着红领巾为骄傲呢!
现在的00后们估计都没听说过这么个种类动画片吧?!
这片子没什么新意啊!
看个开头就知道是屌丝船长迷失然后经历磨难最后合家欢的成为hero的模式剧情。
可是英国人民的“基腐”情深,让人动容啊!
正经的剧集都爱得天昏地暗啊!
来到船上,更是明目张胆啊!
无节操、无下限的各种黑让人开怀啊!
什么Queen又老又胖又邪恶啊,达尔文也是个二百五啊.....大无畏精神把历史碎一地啊!
真带感啊!
让你笑的咧开大嘴尽情哈哈哈的同时把些小细节处理得还挺温暖啊!
这片子真心值得看啊!
值回票价啊!
可我们这里怎么TMD电影院就没上啊?!
虽然大的方向让你一早就知道了,但是整体流畅性和小包袱的情节曲折的惊喜还是不错的!
亲们,这个真的能看看啊!
我看完有点热泪有点儿盈眶了啊!
因为我真TM老了,都不觉得这玩意幼稚了,觉得自己又找到童年了啊!
——————哎呀妈呀!
海盗船长是休·格兰特配的啊!
死活没听出来啊!
哎呀妈呀!
我可没剧透啊!
亲!
快去看吧!
PS:船长浓密胡子里藏DoDo鸟,是不是以为着他下面的“胡子”同样浓密,也藏了一个肥肥的DoDo“鸟”O(∩_∩)O哈哈基情无限,节操一地!
哈哈
本篇影评又名《BBC如何毁了两个姑娘的一生》。
首先,感谢一起搅基非常愉快的nowishes姑娘。
其次,感谢首都电影院大悦城店,能在全市基本上都在放中配的时候选择放原版3D。
第三,北京的院线你们的脑子都冲下水道里了?
你们真的确认这片子小孩子能看懂?
你们真的觉得主要受众是冲着声音以外的元素去的?
别开玩笑了,可长点心吧。
好,现在吐槽正式开始。
说出来我自己都觉得我是一个二逼,Hugh Grant的电影我就看过《Music and Lyrics》。
我忘了那是在慕尼黑还是在布拉格,就记得大家在旅店里喝得稀里哗啦,然后开电脑放那部情节烂俗人设烂俗但是就是特别好笑的电影。
除此之外,也许就是偶尔在中央六套播《Sense and Sensibility》的时候看见过一眼,基本上忘得差不多了,没有《Notting Hill》,也没有《Four Weddings and a Funeral》。
所以这里的Pirate Captain,给我留下的印象更多是角色,而这个角色的设计很古典——你看他的行动,就知道电影还剩多少分钟。
一切都顺理成章,他肯定会混进去颁奖,第一次的海盗奖肯定拿不到,渡渡鸟肯定会给女王,但是他肯定也会后悔。
他所有的朋友都得离开一次,但是最后必须又会回来。
当然这种家庭类喜剧动画的结局必然是Happy Ending,大团圆一般的正义打倒邪恶。
只是当然这里的“正义”和“邪恶”是反着的——正义的是海盗,邪恶的是女王。
如果让我评论剧情,我也只会说这么多。
Pirate Captain自己就是剧情——他负责矛盾的主要推动,没了。
于是剩下的篇幅我要交给俩人,那就是——Martin Freeman和David Tennant。
Martin Freeman!
你这个二当家的角色到底是要闹哪样!
脸长得一逼不说了!
卷头发也不说了!
还要系一条长长的深蓝色围巾!
还在那里玩推理分析!
你以为你是谁!
海盗界的福卷吗!
问题你那扶额的姿势!
还有性格!
照顾主角照顾至死的那样儿!
你是花生酱吧你一定是花生酱吧!
不还有福学家说华生是个女人吗!
你一开口我就开始脑内调整到BBC版Sherlock好吗!
你说一句“Captain”我就脑内自动开始猎犬狂奔啊!
你每一次说话我就开始出戏这又是要怎样!
快别闹了!
还有David Tennant!
他们都说听不出来你是谁!
可是我听得妥妥的!
谁还记得DW201里面在医院里博士被附身的场景!
那时候DTT说的可是标准英语啊!
你一开口我就开始笑这是要怎么样啊!
你知道女王为啥不喜欢你吗!
因为你已经被她驱逐出境了啊!
你一回到英国的土地上火炬木就会要了你的命啊!
你别以为你变成达尔文女王就不认识你了!
你知道你为啥一辈子找不到女朋友吗!
因为你小子是Time Lord好吗!
你的Companion必须比你死得早成不成!
那只猴子就是你的新版TARDIS对吧!
于是绝大多数时间里我和nowishes在座位里的表情就是这样o(*≧▽≦)ツ┏━┓还有这样╰(*°▽°*)╯还有这样☆*:.。. o(≧▽≦)o .。.:*☆行了我们的看点结束了。
[喂!
]不过再怎么说,这真的是一部适合青少年女性的动画片,观众太小了还不行,可谓居家旅行、杀人灭口——啊不,花痴脑残——必备良药。
[鞠躬]小蝶 07/06/2012 于北京
多么难得的粘土动画,还是很有爱。能够轻易分辨出潮爷和DTT的声音,但是休格兰特只能从个别句子的尾音判断出来-w-
主要是技术上的价值,粘土停格动画的3D升级版,CG+停格的魅力交融。至于剧情,太烂。
片尾被恶搞的那些名画啊。。。
出过超级无敌掌门狗的阿达曼公司作品,闹腾欢乐如常,不过不失.一脉相承的风格.剧情节奏都不是亮点.3785
渣渣
是我老了么。。。怎么觉得猜得到剧情的动画品好没意思。。
不能再一般了
就还好吧~和老公一起看的~美中不足是看的是中文版。。
拿女王开涮,海盗再疯狂。
现在的小朋友太不活泼了!看得没我HIGH,笑声没我大!这是不是我从小到大在电影院看到的第一部粘土定格呢?
亮点大概就是狂毁维多利亚女王和达尔文了吧,马丁弗里曼为啥子到哪儿都是一副小受样呢。。。
故事不够给力啊!幽默也不够猛料啊!配音阵容很豪华可是剧情太单薄太低幼啦!观众半场儿童闹哪样?!和《小鸡快跑》一比高下立现。最后船长和二号相拥在一起,果然是腐国一贯的真爱大结局...大爱英国女王!
阿德曼工作室時隔7年之後再度奉獻出一部精彩的粘土動畫,但對於曾推出經典“Wallace & Gromit”系列的他們來說,這部作品有些令人不太滿意。缺點,本該是群戲卻只有個別角色立體,3D效果也並不算出色;優點,高水準的英式幽默,還突破了粘土動畫“水”的技術難題。
找不到笑点
英国片不是适合所有人口味的,不过这个值得一看倒是真的
hugh grant 的声音确实很性感好麻~
平淡无奇。
每一秒都有1G的容量。和满坑满谷的小朋友一起观影,他们为每一场滑稽的动作戏狂乐,我也为科学会上的弗兰肯斯坦、伦敦的象人、猴管家的字牌偷笑。。。
剧本没改好就仓促投拍的问题在延时动画上也会出现?延时动画不是慢慢摆着拍的么?有那么多功夫为啥不改改剧本?
异常喜欢粘土动画!!特别是在现代技术发达的现在..这种实在的手工活儿给人安心的感觉...以往看的粘土动画都是安静的感觉...这次冒险的题材让人好过瘾~个人更喜欢操刀的维多利亚女王...那打斗场景要是见血就好了哈哈~顾着注重粘土都没怎么在意剧情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