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萌要素:兄弟 中二 下克上 腹黑受 帝王受 强攻强受 3P 杀妻逼攻 反攻 军装 剧透是:虐身虐心 BE
片子本身制作倒是精良,服装道具都下了功夫,但就是一个字"雷",演员演技乏善可陈,故事更是刀砍斧凿。
剧中军服的用料相当不错,但刘德华的大衣造型竟然模仿WWII德国将军的军服,每个时代的军服都有各自时代的特点。
一味为了华丽而华丽,丧失了时代风格,给人的只能是对电影背景越来越游戏化卡通化的串味感!
民国初创,受到日本影响非常厉害。
而日本陆军军服又受到德国普鲁士军服风格的影响~!
大礼服的筒形帽子一直到蒋介石时期采用梅花大礼服还在用。
八路军的帽子就是德国山地师的帽子的圆筒形变种,直到二战胜利后,美国风格才大行其道。
说到肩章,清末新军有德国式的绳编肩章和平盘绳袖章,基本同日本明治时期的陆军,如日俄时期的,民国北洋时期的常服是竖式的肩章,立领,领章是圭型头,而正好和日本的燕尾型领章相反。
民国北洋时期的将校大礼服的样式是单排扣对襟立领,肩章的路子是日本式的圆盘式带穗大肩章。
立领和袖口都是印度丝绣菊花。
梅(国民政府)兰(伪满洲国)菊(民国北洋时期)松(本朝)嘉禾(民国海军,民国文官外交家)都被用了。
刘德华的对襟大礼服的来源是民国文官大礼服~,肩章又是美式的,杂拌凑的结果就是架空感YY风格。
同时有没做到疏密有致,没有节奏!
架空也没架空好的后现代混搭风格。
最后就是悲催的结局。
呵呵不声不响的消灭在娱乐大潮之中了。
“不外如是”这四个字被朋友读成了“不如是佛”(SORRY,我本不想刺激他,但他太可爱了,哈哈哈),于是,整个《新少林寺》刺激我最深的就是这4个大字:“不外如是”“不外如是”寓意“不过如此”。
春风得意中的侯大帅在“天下武宗”之上,肆意写下这几个大字,足见他的狂妄和轻蔑。
然而,人在人上,君王笑;肉在肉中,臣子哭。
不在其位,不知其苦。
落难之时,才有低迷的落魄。
——不外如是整部戏,想阐述“因果”却并非“因果”。
无人种下“因”,当然更无“果”。
倘若真有因果,那也是天意故意偏袒权势,死者均为侠义之人。
不管是剧情不够细腻,还是表达不够细腻,总之,看不惯好人全部死翘翘的悲剧大结局。
——不外如是小时候看少林寺,曾经问爸爸,为什么少林寺的和尚都是使“棍棒”的,“刀剑”不是来的痛快?
俺爸当年说:因为他们慈悲为怀,不杀生,要给人留余地。
新版少林寺,最大的突破就是这一个个拿着“砍刀”的光头男子,刀光剑影,好个痛快。
——不外如是范冰冰演的入骨三分,她的美丽,苍白而冰莹。
虽说,一部戏是不能缺少女人的,但,这个花瓶摆的很纠结,有时候“占地方”,有时候来的“无头绪”去的“无影踪”,是为了加女人而加角色还是为了角色而找女人?
——不外如是身着龙袍、男模发型、日式战刀、黑色宝马。
不说是谁,单说这样一个人物出现在大家面前的时候,你的心情如何?
“写信告诉我,今天(男)海是什么颜色,夜夜陪著你的(男)海心情又如何”。
——不外如是痛不欲生的看完这部片,心情低落的走出影院。
没想到“净”字辈的兄弟们就这么一个个的死了,为的都是那一个个不是很伟大,但却很煽情的理由,你们死的——“冤”——呐。
影评终……miya娃娃2011.1.21激愤书http://blog.sina.com.cn/s/blog_489ec1ff0100p47a.html
托俺娘的福,参加神马答谢新老顾客年末酬谢会,俺算是第一波看了这个片子。
因为,一般来说,除了《武林外传》或者《盗梦空间》《让子弹飞》这种片子,俺是不愿意进电影院的。
总的来说,满分10分的话,我给7分吧。
因为昨天又看了一遍《让子弹飞》,审美标准实在不好这么快又掉下来。
三年前,我发现自己有一种能把任何片都看成喜剧片的效果,槽从头吐到尾,绝不带重复的。
今天,表示我又发现自己有了一种能把任何片看出耽美效果的能力←唉,我圆满了。
下面就先来说说这片的各种吐槽点。
一。
成龙大哥成龙大哥虽然说是客串,但绝对技压群雄,成为整个电影里的一支奇葩。
首先因为他原声原音,说的是河南话。
虽然我跟我妈一起听出了唐山味,山东味,四川味,以及广东人和外国人说普通话的味,但依然表示成龙能做到这个份上真的很努力鸟。
可是还是忍不住吐槽,所有人跟俺一样,于是你就可以体会成龙每说一句话,下面就有巨多标准的河南味重复一遍,跟河南老乡会似的。
成龙说“中不中”全场人接“中(二声)!
”这个场面应该在河南电影院会更有喜感。
其次,成龙大哥的角色设定也十分喜感:少林寺的伙夫。
出场剧情就是拿着一把稻草,边揪边说“离开少林,不离开少林……”然后最后一根草是离开,他果断一扔“这跟不算”然后同样一把草重新揪起。
最后不出我所料,伙夫大哥虽然平日窝囊,木有神马出息,但关键时刻,果断发威,救了悲戚的方丈。
二,谢霆锋从他娶了张柏芝,到他对艳照门的表现,我就对这个男人表示好感。
因此,这次看起来,他也是格外帅气的。
演技嘛也算哦科,除了中间有几个地方演的过了,有点像小儿麻痹之外,总体还是很让人满意的。
BTW,他在里面叫曹蛮,真是倒势的可以。
三,化妆我妈用了一句话精确的概括了这部电影的化妆:“呀,这军阀混乱时期,你看那一个个脸上比你都光洁白嫩。
”四,剧情表示剧情真的是很大的吐槽点啊!
我就无良的剧透一点。
最后小谢将要进攻少林之前,刘德华站出来对难民发表讲话(表示不明白为神马是他,咋轮也轮不到这小子),他对难民说:“今天虽然少林毁了,但是少林的精神永远活在我心中。
你们一定不要放弃!
”然后慢镜头的人跪下来说:“我们答应你!
”← 看到着,我真的表示,编剧啊,你都在想些神马啊!
五,台词与雷人的剧情相呼应,台词也是很妙的。
当年《赤壁》里刘备一句“此去凶多吉少,来,多吃点!
”雷得我春风化雨,如此《少林寺》小谢在刘德华救了他之后一句“为什么,这都是为什么?
”简直让我老泪纵横啊!
六,耽美最后的亮点是少林寺的二师兄与三师兄,朝夕相处神马的最有爱了。
三师兄一句“师兄最仗义了是不是?
”二师兄就从木桩子上掉下去了。。。。。
当然,我觉得这个三师兄那个演员的声音有很大关系,实在,很曼妙啊!
唔,之所以给7分,因为真的觉得片子挺好的。
我一直认为,电影应该带给我们不同于其他任何表现形式的感觉,一个故事它可以很简单,但是只要它让我们思考,就是一个好故事。
就像当年的《大兵小将》,早都忘记剧情是什么,但我印象中,总觉得那是个好电影。
《新少林寺》也不例外,也许刚好处在我的神经期,从它里面,我看到了很多东西。
一,战争当年看《明朝那些事儿》的时候,里面有句话:十年的战乱可以换来九十年的和平。
那这仗是打还不打?
暴力不是什么好东西,但他真的是解决分歧最快的途径。
以前我是反战的,但是慢慢觉得有些问题不打仗永远不会有结果,比如钓鱼岛。
邓小平当年说:交给下一代,下一代会比我们更聪明。
事实证明,我们显然辜负了他老人家的期望。
之前认识一个师兄,他是绝对的民族激进主义,每天在外交部类似群众留言区的地方表示要武力收回台湾。
我虽然不赞成对台湾使用武力,但是显然没有更好的办法。
很多在国外的同学都跟我说,外国人普遍认为台湾是独立的,台湾人在外旅游也宣传“我们不是中国人,我们是台湾人”。
照这个趋势下去,不知道全球范围内,除了我们外交部,哪里还能证明台湾的主权何在。
二,中国人打中国人片子的最后,少林寺是被来中国偷国宝的外国人拿大炮轰成废墟的。
他们的先进火炮在另一座山头往过轰,军阀和少林寺的人在寺里打架,有的被打死,有的被轰死。
好像自己人打自己人,一直是我们的特色。
如今没有了战争,没有了外敌,但好像这种现象越发明显了。
上访的村长被车碾死的时候,我真的不知道要说什么好。
我不否认欺压在任何一个国家都存在,但我不能接受在我的祖国,这成了一种普遍的现象。
中国人民一向都要求很少,任何时候他们都可以退让,不到逼不得已他们不会反抗,即便反,也是以生命作为赌注。
据说,今天早上在北京西站,一位连续五天四点钟来售票厅排队却最终没买到票的哥们,在离开售票大厅时,愤怒地对着电子显示屏高喊道:“每年拿国家那么多钱,却让老百姓连家都回不了。
铁道部,我操你祖宗!!
”说罢嚎啕大哭。
刹那间,挤满人的售票大厅一片寂静,片刻后掌声雷动。
世界上最悲剧的单恋就是你爱上了国家。。。
这是我今天刚听到的话。
三,宗教少林寺最终成了废墟,大雄宝殿里佛像岿然不动,目睹了所有的一切。
我一直觉得任何宗教都尤其虚伪性,上帝一不高兴,决定发水冲毁世界,只留下他喜欢的诺亚;佛祖说因果注定,他自己却从未踏入六道轮回半步。
周围的人有穆斯林,基督徒,佛教徒,我总想与他们辩论,攻击这些神明的漏洞,不过最后总是对方一脸怜悯的说:你没有信仰,所以才会迷失。
这一点,纯属我自己的纠结,我也不知道自己想表达什么。
曾经很痛苦的迷失于这纷繁乱世,找不到出口就容易走极端。
人是需要感情寄托对象的,无论它是实体或者虚无,没有寄托,即信仰,便真的很难活下去。
唔,最后表示所有想法都是自己的,大家乐一乐便完,纠结就不是我的本意了。
“随缘一世,一世随缘,才能活的快活。
”
军阀少帅侯杰(刘德华饰)纵横捭阖,骄横跋扈,视平民如草芥,却难逃自身劫数。
被视为兄弟的曹蛮(谢霆锋饰)出卖,妻子颜夕(范冰冰饰)离去,女儿身亡,种种打击令这个昔日的乱世修罗万念俱灰。
落魄至少林寺期间期间结识了久居少林厨房、却对佛学领悟甚高的煮饭僧悟道(成龙饰),并与少林寺三位少僧净能(吴京饰)、净海(余少群饰)、净空(释延能饰)化敌为友并慢慢领悟了宿世的罪障因果,遂放下贪嗔痴慢疑之心,向佛。
大彻大悟后出家为僧,并带领僧人,对付出卖自己的曹蛮及其手下索降图(熊欣欣饰),誓死保护战火中的灾民及少林寺。
曹蛮看到侯杰舍命相救,看到少林寺僧人为了疾苦的人民而不惜性命,终于大彻大悟,终于不负大家用心良苦,悔过自新,从头做人一部经典的电影要翻拍出经典来,着实蛮难的。
陈木胜在动作方面的技术活让我们非常敬佩。
这部电影中的演员选择,让我们耳目一新的除了刘德华,还有谢霆锋。
这个喜欢演小人物,喜欢以反叛形象示人的中生代偶像,通过这部电影更加巩固了自己的银幕一贯形象。
总的说,这是一部因地制宜的电影。
有着成熟演技的演员,有着正统血液的少林功夫,有着进化了二十多年的少林寺和镜头特技。
印象不是很深了,是来昆明看的第一部电影,在百盛看的。
宝里宝气的成龙的土话一次次逗乐电影院的女生们。
刘德华也不是多坏,那时硬是不跟洋人做生意,让死洋鬼子收刮不到中国人民的钱财,那一刻,挺佩服他的。
谢霆锋怪不得是那么多青春少女的偶像,这人你妈确实是帅得毫无天理,我看也的确没几个人能长成那般了。
总的来说,钱看回来了,值。
过几天再去百盛看《关云长》,看甄子丹。
“蹩脚电影之所以充斥着暴力,是因为导演没有能力借助朴素而节制的手法表达强烈的情感,”(by 弗朗索瓦·特吕弗) 可能是我看片儿之前给自己扎预防针扎太多了,我居然觉得这片儿还行……一开始我给打了3星,纠结中我深刻反省,以后TMD不能看那么多国产电影了……纠结完了还是改成2星了……平庸就是罪过!
(另外,片中所有人都说”阿(a)弥陀佛“挺让人抓狂的,不应该是”阿(e)弥陀佛“吗?
)百度百科:《佛光大辞典》阿弥陀佛(梵文:अमिताभ)梵语amita,意译无量。
另有梵名Amitayus ,音译阿弥多廋,意译无量寿;梵名Amita^bha ,音译阿弥多婆、阿弥亸皤,意译无量光。
关于阿弥陀佛,阿字之读音若依据我国辞典则为e音,若纯系依据梵文原音则为a音。
20世纪20年代,时局动荡,天下大乱,华夏大地无有一片宁静之所。
时群雄并起,军阀混战。
军阀少帅侯杰(刘德华 饰)纵横捭阖,骄横跋扈,视平民如草芥,却难逃自身劫数。
正所谓城头变换大王旗,侯杰转眼间辉煌不在,副官曹蛮(谢霆锋 饰)伺机上位、妻子颜夕(范冰冰 饰)离去、女儿身亡,种种打击令这个昔日的乱世修罗万念俱灰。
落魄至少林寺期间,侯杰先后结识悟道(成龙 饰)、净能(吴京 饰)、净海(余少群 饰)、净空(释延能 饰)等僧众,并慢慢领悟了宿世的罪障因果,遂放下贪嗔痴慢疑之心,诚心向佛。
与此同时,更大的磨难正向少林袭来…
这么多差评,不仅是《新少林寺》本身好坏的问题,更是好事之徒的卑劣言论的后果。
《让子弹飞》和《非诚勿扰2》基本在同一时间上映,又是在考期,我的同学只想挑一个看,问我哪个好。
“没有可比性”,我如是说。
可偏偏有好事者开始说着哪个好哪个又不好了。
当《新版少林寺》亮相之后,毫无疑问,评论家们又将矛头对准了它与《子弹》,首映当天,就开始了票房大战。
我多少还能理解有人说着《新少林寺》的不好,的确,一部电影不能做到所有观众都喜欢,但是我很不理解他们说不如《子弹》。
在我看来,这三部电影没有可比性。
愚见,笼统的,《子弹》归于剧情类,《非2》归于言情类,《新》毫无疑问的是动作类。
非要把三个不同类型的电影放到一起弄出个一二三,我觉得挺可笑的。
你能在《子弹》《新》里体验到梁笑笑那种想爱却爱不了的痛楚么?
你能在《子弹》里看到精彩的武打么?
我再通俗的说,我要是问你,《泰坦尼克号》好还是《肖申克的救赎好》,你是不是觉得我是神经病?
就算是与同为言情片的《这个杀手不太冷》对比,你一时也说不出个子卯寅丑吧。
不同于时下《水浒传》和《三国》的翻拍,就算是同一类型的电影,你喜欢一个的剧情,还不许别的出现了?
你要是专心等《新让子弹飞》,你来错了地方,看错了电影。
我很喜欢让子弹飞,非常非常喜欢,看了两遍,一遍跟朋友,一遍陪妈妈。
看完之后一直沉溺于剧情,晚上睡觉的时候,子弹还在飞。
论剧情,我绝对推荐它。
可是,好评如潮的《子弹》,也有着众多的批判者,我身边也有经我推荐之后看过却频频摇头者,曰:你没看看人家好莱坞的大片么?
妥了,这个是嫌场面不够宏伟壮观了,可是一个小小的鹅城除了故事可似惊涛骇浪别的还真宏不出来。
片头火车飞那段儿我觉得挺给力的。
对于其他批判者的原因,我费解,所以只得胡乱猜测:幽默方式不肯苟同?
场面些许血腥?
影片本身与内心的差距?
种种,产生的,是并不客观的评价,以讹传讹,很好,一部好影片又错失了一批观众。
可是我觉得在别人询问你的意见的时候,还是需要客观的去评价,一部电影的成败不仅在于其本身的含金量,更在于观者的言论。
请你仔细回想一下,有没有哪部电影,你想看,但是你的朋友告诉你很无聊, 所以你放弃了,机缘巧合,你看到了这部电影,可是你觉得其实它很好。
关于以讹传讹,《三傻大闹宝莱坞》、《请你闭嘴》无疑都是受害者,影片名字有些土鳖,电影打分很低,如果不是巧合,我真的看不到这两部起码可以九十分的电影。
流言,止于智者。
说到《新少林寺》不得不说到旧版《少林寺》,不愧称之为经典,当年以0.15突破了3亿票房,所以我不禁为新版担忧,担忧的不是它的含金量,而是,前有旧版《少林寺》的巅峰和《子弹》热潮,再加上上映于每周票房最低点周三,会不会又有人开始妄加评论。
果然有人拿那二者说事。
如果发此言论者没看过就说新不如旧,我想大声告诉你,你没有发言权;如果发此言论者是本着支持经典反对有谁超越之心去观影而生此观点,我想大声告诉你,你同样没有发言权!
28年前的我,年龄还为负,看过《新》之后,才看的《少林寺》,为了避免先入为主,我全身心的又看了一遍。
按我的观影顺序,我当《新》为旧,《旧》为新,还是觉得各有各的好,各有各的悟。
那时的李连杰还真是嫩啊,演技不是很纯熟,打的的确精彩。
《新》中的方丈在当年也只是弟子之列,英气逼人呐,28年后喜欢他“慈祥”的感觉。
因为很多人说《新》中的武戏不如以前的,所以我特别的留意了一下。
但是,可惜的是,我真的没觉得新不如旧。
剧情来说,更没觉得有什么相似,时代也不同,人物恨意消散,皈依佛门但经历太不相同。
《新少林寺》完全可以另换个名字,这样就能减少一部分戴着有色眼镜的人去观影,也不必被希冀着超越前辈的光辉。
《子弹》放在28年前,也许就是跟《少林寺》有个一二之争,结果真不知晓。
这不就是同一时代的尴尬。
回归电影本身,李连杰是动作片中天王级人物,你可以说刘德华、谢霆锋打的外行,那么吴京和释延能呢,还有少林里的那些小沙弥们,哪一个不是真材实料、没亮瞎你的眼睛?
更有甚者说成龙在里面文不文武不武,又在他说话怪腔上大作文章,我就很纳闷啊,你们是何居心,你们到底想听什么。
在《首映》栏目上,刘德华说:打戏看我,演技看成龙,我觉得这不能算是一个历史的转变,但绝对是一个亮点。
成龙在戏中的打戏也并非没有,用炒菜、揉面的方法打出自家门路,我觉得那段真的很精彩也耐人寻味。
谢霆锋和刘德华的对手戏很耐看,但是你非说人家两个人都是凭着一张脸才赚取的上座率,我滴汗了,你不夸人家演技好,还不许人家长的帅,你不就是嫉妒人家又帅演技又好么?
最最让我无奈的是,有人说新版不好的原因是,剧情实在是太拖沓了,三分钟的预告片里完全可以看出来的。
那么按照这位同志的说法,《子弹》的成功在于预告片,这预告片看的时候让你很期待,因为你不知道这部电影将要给你怎样的故事。
可是对于《子弹》来说,如果故事告诉你了,你还看什么?
影片结尾处,标着改编自《夜谭十记》(我声明没看过原版,不知道到底有多大的出入,且先归为相似度80%),你要是真看过了那个故事,你还会这么期待么?
你是不是一边看一边纠结着你知道下面将要发生什么,对于一个剧情片的观众来说,我会很理解你。
所有的电影看过之后,都能简而言之出来,《子弹》就是麻匪和一个买官的县长打倒了一个恶霸,《非2》就是一段两个人的纠缠纠结的感情经历。
《赤壁》家喻户晓,《三国》拍了又拍,那你为什么看?
也许你真没看,因为你偏不是享受视觉盛宴的人。
那你又看电影干什么?
片中的精彩武打、富有深意的对白、演员的用心诠释都是白给的?
你活着干什么,反正早晚都是死呢。
一叶障目,你似井底之蛙。
别忘了电影到底带给我们的是什么。
说完影片整体,再重新说说里面的每一份子。
首先,是刘德华。
若一个演员的最好表现是100分,我给他99分,98分是客观分,加了一分因为我是华迷,还差一分是因为我希望他最优秀的电影,是下一部。
他用心的演出了侯杰这一人物的转变,冷漠、多疑、痛改前非。
痛失爱女的那场戏把我们在座观众都一同带入悲伤。
就算我不是华迷,我看了这部电影依然会因他感动,不仅是因为片中的情节,更因华仔的努力,虽然人称他是不老的天王,但是,岁月不饶人,他已经50岁了,我们为什么不为他的勤奋鼓鼓掌呢?
那些肆意批判之人,说片中打戏替身明显,因为看耳朵很不像他,我真的是乐了。
你确定你不是在找茬么?
我无意为华仔辩解,因为你根本就不是冲欣赏这部电影去看的。
但是我又必须为他辩解,华仔在影片拍摄中受了很多伤,剧组人员有目共睹,大家都说他基本没用替身。
搞笑的说,他那御用替身去拍让子弹飞了,你干嘛跟人家的耳朵较劲。
成龙,作为看着他电影长大的孩子,很期待他的表演,也满意他的表现。
片中他讲河南话片外被人嘲笑,我只想替他喊冤,没用配音,不就是好样的么?!
作为一部情节有点压抑的片子,这一部分,也让观众的心情轻松的不少。
谢霆锋,我觉得曹蛮这一人物很难去演出来,嚣张跋扈,年少轻狂,心狠手辣,谢霆锋甚至表现的更“过”了,十分的入戏。
范冰冰,我虽然本人不是特别喜欢范冰冰,但是她在里面的演技很到位,我给高分,而且,真的很美啊,作为军阀头目的夫人,气质很到位;作为孩子的母亲,感情很到位。
据说被按入鱼缸那场戏,怕穿帮,热水被临时换了,真的辛苦了。
吴京、释延能、余少群在片中也让人为之感动,那种精神,那种情谊,深深的感染了我。
好事者们,希望不要拿我是华迷来说事。
因为《新少林寺》不需要我来为之辩护,大家说好,才是真的好,公道自在人心。
一部电影,不仅是你发泄言论的对象,更是导演、演员、灯光摄影们辛苦凝聚的汗水。
如果它不是欺骗你口袋里钱的商业片,请你多欣赏欣赏吧,也为我国电影事业发展做出一些正面的激励。
有能耐,你也去拍一部像样的电影。
从《新少林寺》的宣传第一天开始期待这部二十多年后所谓新作,显然,新作和二十年前的少林寺毫无关系,除了于海在新少林寺里面出演方丈,已经找不到一丝当年的影子。
看完新少林寺,如刺哽喉,这是一部不得不让我说失望的片子,也许,希望越大,于是,失望就越大。
这是一个显然不够精彩的故事,叙述得还十分蹩脚,看完以后,毫无回想,也许我苛刻,却竭尽心力也找不出精彩,一个想用爱国军阀大义来煽情的故事,却对于所谓大义含糊不清,所见之处,都是个人恩怨,仇恨,杀戮,眼泪,却偏偏离煽情远了。
找不到当年少林的磅礴气概,民族凛然,更实惠的是,陈木胜在几乎每一个重要人物死亡时候留出的煽情戏份,却时不时听到影院里面的奚落和轻笑。
整个故事大纲不振,线路不清,几乎全部靠特技,场景撑场面,既看不到人物性格的饱满描述,也看不到故事情节跌宕起伏的转折点刨析。
我仍然记得,老少林中,民族大义中隐隐见到儿女情长,同门情真,感觉得到的温暖中深深信仰和坚定,情真意切,所以岁月绵长仍然经久不衰。
而这部新作,我实在看不到片中口口声声叫着的少林精神,也看不到这位所谓枭雄为国家为民族而舍小家的大气,我一点点也没有感动,我甚至都联想不起来,背叛二十多年的兄弟,抛妻出家,少林浩劫,大开杀戒,中心思想迷惘,看不出来宣扬的是少林的武德,禅宗,还是那场毫无道理的个人恩怨。
老刘那段对民众的坚强勇敢,让我嗤之以鼻,送出“矫情”二字!
说演员,老刘很久没有过好片出台,替身打戏,出拳绵软,其实,无间道以后,老刘的戏全部都死光了。
吴京打得很漂亮,这部戏里唯一让我觉得堪堪可看的也只有他了,可惜,却始终败给一部平庸粗糙的烂片,谢霆锋演的曹蛮符合他的名字,永远不像一个司令,他是个痞子,谢生演技的确进步,而且博命,可惜,用力错位,浑身邪气,怎么看都不够舒服。
余少群那副奶油相,怎可能是少林武僧?!
我倒是第一反应是少年唐僧!
成龙那口洋泾浜的我快喷出来的河南话,只让整个影院爆出一阵阵的笑声。
只有于海,我仍然喜欢,那场方丈死去的场面,背后是军阀死尸堆起成山堵住老乡逃亡的出口,还是让我有点感觉的,只是,杀生,在少林,难道那么随意?!
总监制,释永信,不解释,也无从解释,失望,如同我去年十月踏上登封少室山,看到这座百年古刹的少林寺,香火,铜钱,表演,一样地失望!
从此,立雪亭,达摩一苇渡江,那三个楷体般神圣工整的少林寺,只在我深远的想象之中。
片中仅存的亮点,在我,约莫是功架漂亮的四个少林小孩子,可惜了吴京一个好演员和所有他漂亮的打戏,可惜了释延能一身真正的少林功夫!
不能不失望,距离我心中的少林,实在相去太远!
仍然怀念二十多年前那首清新婉约却豪情万丈的“少林,少林!
”,也想念那首令人阳光明媚回眸一笑的“牧羊曲”。
喜欢谢霆锋的演技...
其实没有想象的那么难看,但是感觉还是挺混乱的。
谢霆锋造型碉堡
集狗血之大成!!!
结局太仓促 赶着去投胎啊
死在佛的手心
一块金子和一块烂泥,哪个有用?? 如果给你一个种子呢? / 不过看到后面结局杯具啊。。。
说得好听点儿————虎B朝天见太阳!!~狗屎二万的玩意儿。泄停封就会摘楞个膀子装帅~~
我只能说,谢霆锋在里面很帅
虽然腕儿不少,但从造型到剧情一无是处。名为少林却和和尚没多大关系(大部分甚至不是被功夫弄死的而是被枪崩了),坏人变好人,好人全死光,坏人再变好人的简单粗暴的剧情与价值观让这片子显得如此的蹩脚以至于最大的亮点倒是操着一口奇异河南话的成龙向文戏路数的再次靠近。
绝对的垃圾中的战斗机
成龙打了好大一瓶酱油
挺好看的
说真的不忍给三分,实在是因为现在国内影坛一片搞怪搞笑之风。难得有这么严肃的电影。只是,导演拍得太用力了,非弄得一片血雨腥风不可,怎么香港导演倒比内地导演更注意政治正确了?唏嘘啊唏嘘。另外,成龙的河南话说得让人听着也太不顺耳了吧。
不好看
比期望的好很多
看过的武打片不少,基本到后来武打场景就快进了,可是这部片子的武打可以说是经典中的经典,谢霆锋的双刀,成龙的大铁锅相当的牛逼,三个影帝的飚戏以谢霆锋的完胜和刘德华的暗淡作为结果,成龙大哥实在是太好的串联器,相当经典的片子,剧情很烂,但是导演很出色,包括镜头的拉伸。
你所拥有的已经远远超过你需要的
有一种片子叫过目即忘
晕~手机没找到星星~ 雷说值得推荐。我觉得前面四星,后面三星,综合三星半比较中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