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一和女一不来电,男二和女一也不来电,男一和男二更不来电。
故事似曾相识。
权当向往昔纯美浪漫日剧的一次失败的致敬。
当然,有漂亮优雅的林姐姐,风景如画的北海道和看上去很美味的巧克力撑场面,也不是全无可看。
还要果断忽略姐姐依旧稚嫩的演技,毕竟人无完人,这是必需的。
但世无定数,张曼玉不就是拍了无数烂片之后突然开窍会演戏了吗,人家现在都在修仙了。
皑皑白雪,静谧小镇,北海道的冬日风光成了这部电影的亮点,再加上林志玲姣好的面容,使得电影一开始就将观众的目光吸引在荧幕上。
但是这样的美好之后,美丽的风景也就成为林月的伤心之地。
本部影片是一部典型的日本风格的爱情故事片,我们从电影的创作团队来看,就不难发现,从导演,到摄影,再到配乐,都是日本人担任,尤其是配乐方面,著名的久石让让整个电影都沉浸在安静却不使人昏睡的轻音乐中,为整部电影增色不少。
影片故事线索简单:一个从上海到日本北海道夕张小镇留学的小姑娘,在当地邂逅了当地的一位雪地救生员——星野守,但是也同时发生着的是另一名救生员——木场也在一直暗恋着这个美丽天真的姑娘——林月。
但是这不是俗套的三角恋,而别出心裁的将故事设定在林月心爱的男孩星野守死去之后,也就是说,木场的“情敌”不是活生生的一个人,而是林月所有关于星野守的回忆。
在上海的外滩繁华都市风光下,在安静的上海小巷中,林月和木场的特殊的爱情也在默默地进行着。
林月放不下心中那个初恋的星野守,一次一次的回忆,我们都可以看见10年前唯美的爱情故事,也可以看见现实中林月和木场之间异于其他普通男女关系的情感。
是继续坚持自己心里那份纯真的少女时代的情愫,还是珍惜眼前人,接受木场的真挚的爱?
林月的心里又何尝不是在纠结之中呢?
我们看得到当年星野守背着自己亲手做的巧克力,扮演着夕张小镇的圣诞老人,给大家派发巧克力,而这样的乐观热情的生活态度一下子就将妙龄少女的心牢牢捕获。
那份让林月魂牵梦绕的巧克力其实也只是比其他巧克力多了一份甜蜜的幸福感,而正是这样的一份幸福,正好的印证了电影名称中的“甜心”。
而关于电影中对星野守把自己的心脏移植给林月的情节没有过多的演绎,而是在林月在接受木场之后昏迷时,木场的那几句祈祷和乞求中我们可以看出来,星野守化作林月的心,用着另一种方式呵护着林月。
这样的桥段貌似很俗套,但是在这样的唯美的爱情中,我们也能够理解他只是用了最贴近人性的思路来诠释他们之间的爱情,简单的平凡的,也是绵长的。
舒缓平静是这部电影的主要感情基调,情节上的简单唯美,演出上的波澜不惊,再加上久石让的绝佳的配乐,写意而静谧。
我们可能会觉得林月这样的坚持是傻,是白白浪费青春,也是辜负了木场的一片深情,但是我觉得电影只是在给我们一个简单的信念:爱情是长久而无声的。
林月的10年的苦苦痴情,木场的10年默默等待,还有星野守10年的别样守护,都给我们一种更想要相信爱情的冲动,什么累觉不爱都是人们的调侃,人间还是真情满满的!
物欲横流的时代,有人呼唤真情,可是,又有几人真正的付出过自己的深情呢?
爱过一个人之后,付出了真情之后,收获的真情也会随之而来!
加油吧,各位少年,爱情还是美好的,勇敢的追求自己的爱情吧!!!
文/安意如 看了《甜心巧克力》开场5分钟,我就有了判断。
“林月”这个角色适合林志玲。
她的气质,很适合出现在这种日式情调,温柔舒缓的片子里。
连她天生娇嗲,都变得非常自然,妥帖。
这是让人惊喜的认可。
在过往的片子里,林志玲扮演的角色或多或少都与影片和其他主演之间存在一点距离。
她确实有在用心演,但她的气质总是有些不食人间烟火的味道,感觉像是悬浮在影评上空。
《101次求婚》好一点,她扮演的角色定位就是“女神”,有黄渤这位神通广大的“屌丝”拽着,女神有很随和,不撒娇,俩人看起来居然也很搭调,看完还有一点温暖和欢喜。
这次更好,他在日本导演筱原哲雄的引导下,尽情流露性格中的温婉优雅,日本演员素有的内敛沉静的表演方式,帮她入戏,从表演的深度来说,她很自然的突破了以往,在某种程度上来说,就像《一代宗师》里的章子怡,盖过了男主角的风采,成为她一人的大戏。
电影里,林月在雪地里仰望天空的镜头,干净空灵,让人想起岩井俊二的《情书》。
这是日本导演的素养和功力,他们善于用镜头去表达情绪。
哪怕只拍演员的侧影,也能勾起观众的浮想联翩。
那是十年前的林月,独自从上海来到北海道留学,借宿在夕张小镇的木场家。
这宁静美好的小镇给她许多灵感,她绘出许多画作,还认识了两个善良美好的男生——木场和星野守。
与稳重内敛的木场不同,星野守热烈明朗。
他教会林月做手工巧克力,让她尝到爱的味道,从此之后刻骨铭心。
林月从星野守那里感受到的爱的甜蜜和温暖,是她期待已久,不能抗拒的。
两个生长环境相似,心灵默契的人自然地走到一起。
面对关系的改变,木场只能深藏爱意,隐忍心酸,微笑祝福。
是的,木场才是故事的主角,虽然他经常被忽略。
林月对星野守说,她是因为看过《幸福的黄手帕》才决定到北海道游学。
星野守陪着她去看了电影里的小屋。
那部电影平静的阐述爱之艰难,爱之坚守。
一个人,究竟可以爱另一个人到什么程度,在漫长时间里的坚守,最终会迎来什么样的结局。
那时的林月有期待吧!
她不会知道,在她生命里的两个男生,会矢志不渝的守护着她,用实际行动告诉她答案。
一出场意外,星野守为了救林月丧生,他的心脏,移植给林月,从此之后,林月背负着星野守留给她的爱和回忆生活。
她记得他的心愿是开一家巧克力店,为此她放弃了画家的理想,固执地做着手工巧克力,只为找回回忆里爱的味道 这是电影里,第一个让我感动的点,回忆之所以美好,是因为回忆里有难舍的人和事,味道之所以难忘,是因为那刻与你分享的人重要。
浮生漫漫,当时光洗劫了过往,,我们执意留下不忘的,无非也就是一些吉光片羽的细节。
没有人比木场更懂林月,她是一个需要保护的小女人,也是一个优雅坚贞的大女人,她承担了伤痛,即使心里再孤单,也会假装若无其事,她优雅地守护着感情,一个人也要完成曾经的承诺。
他知道她温柔倔强的性子,时光的流逝,不会引起她的仓皇,她会选择安静优雅的老去,坚守承诺,用行动证明永恒。
面对这样的她,他能做的也就是竭尽所能的呵护,面对这样的她,沉默的坚守,是他唯一可以保持的默契和优雅。
在感情里,不是每一次,每个人都有做主角的机会,谁敢放言自己从来没有体会过配角的辛酸和悲哀。
通常不是你早,就是我晚,天时地利两情相悦是如此难能可贵,要谢天谢地。
这部电影也许能唤起你的一些回忆和期待,偷偷想起我们曾经爱过的,却不能表白的尴尬……想起那些曾经忽视的付出,已辜负的深情……或许还有些来得及的回应。
木场对林月的深情,不逊于以命相付的星野守。
时间和生命一体同源。
星野守用生命守护林月,他用余生去守候她。
做不了陪她开始的人,就做陪她走到最后的人吧!
即使林月的心里永远都会有星野守。
就算得不到回应,我也心甘情愿相陪。
在时光中不计回报付出,不离不弃的坚守,才是最让人耿耿于怀无言的。
12300110009 王民超 这并非一部很有新意的电影,结局基本能在中场时踩到,水总陪着林月度过了十年,终于让她忘记了可算是共度了一场生死恋的阿守,他用的时间是十年,地域跨度是中日。
整部片子最为出彩的地方在于画面和音乐,尤其是色调的选择,如果将整部电影的不少镜头定格,那的确是一个很好的摄影系列,北海道的皑皑白雪,夕张小镇的宁静,再加上主人公的特别的着衣——白雪地上的一袭红衣,的确让人惊叹。
同时,整部片子选择了一个较为复杂的叙述方式,倒叙和插叙的兼顾,让整个剧情有一种扑朔迷离之感。
但是也由于这叙述方式的复杂,倒让这原本简单的情节有些受不了。
前段简单的剧情被复杂的叙述方式层层渲染,使得后半段,尤其需要铺陈的林月的心理变动被大大简化了。
当然这也带来一个好处,大大突出了林月与阿守的恋爱过程,一个很容易发现的事实是,林月和阿守之间的故事并没有太多的令人惊异的细节支撑,两人从一次写生之后相识,在新年之夜送巧克力,去孤儿院相知,再到在摩天轮表白,之后就是山中遇险。
但是这段并没有让很意外的故事,却让人印象深刻,原因在于导演使用了复杂的叙事来层层剥开。
但是,问题是这样浓重铺写的重情,在影片后半段需要被化解——也就是在剧情设置上林月“需要”去转移到水总身上时,并没有使用可以相媲美的情节铺陈。
与水总的故事仅仅局限在几个细节上,而且这两个细节也并不是特别能够打动人,同时这些细节的插入也缺乏技巧性,单调使用回忆的手法来展开。
尽管影片在最后也设置了一次转折,并增添了一次生死相守,但是遗憾的是,在接吻时突发心脏病的桥段有些“雷人”,反而却破坏了气氛。
总体上来说,在剧情设置上,整部剧缺乏新意,也缺乏令人感动的细节支撑,再加上前后轻重上的差异,让人有些感觉到局促收尾。
而在文章表达的意涵上,这部剧的基本对比在于夕张的自然(阿守)与上海的繁华(水总)、死恋与生爱,这些对比在当今显得并不是很特别,但是导演在这两者之间做出的选择却颇有些意外,现实战胜了回忆,付出得到了报偿,在现在这个时代,这样的转变却颇能说明一些问题。
现实的“小感动”消解了死亡的意义,也许这中感觉并不能很鲜明地被感知,原因在于这部电影中阿守的死亡显得有些“自找麻烦”,但是这种选择的改变依然能说明一些什么。
也能引起一些探讨,虽然这并不是这部商业电影本身希望引起的。
≪甜心巧克力≫,讲述留学生女孩与滑雪场救护员相识,并与其哥哥上演三角恋的故事。
本片虽然剧情和节奏都很拖沓,但展现了日本风光还算有点质量,好歹算是部日式风格的文艺爱情片。
虽然我也自知这情节很狗血,但林志玲在片中的表现总比那谁要强很多,就为她看也不算后悔和白瞎了期待。
总之,爱看不看。
北海道的美景配上志玲姐姐的服装秀,以及嗲嗲的语音和表情全篇称为98分钟的广告片并不过分。
分分钟都可以出戏,然后加个啥产品图上去故事略老套,从一开始就看得出来女主看着Mamoru满眼是爱,看着木场就差点儿意思女主绿茶肯定没跑,是不是婊呢?
对于回忆部分,似乎是先和木场勾搭上了,又碰上了Mamoru,瞬间进入状态木场的10年大备胎是有点儿憋屈但似乎也说不出啥,女主这样的大美女还是被Mamoru的浪漫简单感打动了,普通光帅、付出对于追求者无数的女子似乎是没啥用比起101次求婚,本片还是相对美型了很多。。。
一分扣给志玲那个表情演技可谁又不能说这种角色设定可能就是她本色出演才对呢??
PS: 豆瓣的评论对波老师呼声好高,谁投资拍一个波老师和志玲对手戏的片子???
为看《甜心巧克力》,我颇经历了一番曲折,先是约好同行的妹子临时爽了约,接着出发前公司领导来电话,让我处理紧急事项,眼看要搞到迟到。
我又烦又燥,几乎要放弃订票。
但我毕竟还是深爱着志玲姐姐的,毅然排除万难,孤身前往,迎着一对对情侣讶异的眼神坐进影厅。
等到场灯暗下,志玲姐姐的嗲音在耳畔响起,我总算把焦虑和尴尬都抛诸脑后了。
看完电影,我的第一个念头竟然是,幸好被放了鸽子。
因为我曾向姑娘介绍,这是一部“爱情搞笑片”。
可事实上,这个文艺气息缭绕的爱情故事里,有的是苦涩和甜蜜交织,有的是相思之痛和怀念之殇,虽有几处轻松诙谐,但并无法上升到搞笑的级别。
之所以犯下这个错误,全因为我自己误导了自己,一个印象来自好莱坞那部《浓情巧克力》,同样是巧克力萌生出爱情,那片里有为数不少的犀利幽默和嘲讽。
更主要的是,《甜心》多款海报都是两男一女布局,志玲姐姐作御姐大女人状居中,两霓虹帅哥笑逐颜开簇拥在旁,怎么看都仿佛《单身男女》等“二男追一女,斗法渐升级”的复现,何况志玲姐姐已经演过一部同类型的《101次求婚》。
哪晓得,《甜心》可不玩什么泡妞大法、把妹神技,奇招尽出的情敌较量更是不见踪影。
追求女神的招数不外乎教滑雪、坐摩天轮、送花送巧克力、在雪地摆出大红心,如今的大学生都懂得玩更炫的呢。
影片让我想到许鞍华的《天水围》和《桃姐》,本是八竿子打不着的题材,却唤起相似的体验。
许氏电影里如影随形的生活气息,对照着《甜心》里脚踏实地的恋人纠葛,爱情不外乎简简单单的追逐和守望,哪有那么多曲折离奇,哪来那么多大风大浪,一段回忆刻骨铭心,都足够煎熬上十年了。
大起大落的波折在这里基本缺席,即使是福地佑介的角色意外身亡(这可不是剧透哦,满网的内容简介都写到了这点),考虑到他滑雪场救护员职业的高风险性,并不与狗血洒一地的韩剧桥段为伍。
看片时我一直在想象,这故事有没有可能发生在身边。
结论是,除了寥寥几处有空中楼阁之感,此外都紧贴着生活的节奏。
别的不说,池内博之不敢正面示爱,只是借酒浇愁,就和我一个朋友的遭遇何其相似。
最近在网上遇见他,总免不了谈到他的感情挫败,我很来事的督促他对姑娘大胆追求,变着法子出点招数,他总犹犹豫豫,瞻前顾后,不敢火力全开。
看完影片我给他发了条短信,建议他约姑娘看看《甜心》,希望银幕上的眷侣能促成一桩银幕下的姻缘吧。
配乐家的名字能被用作影片的大众卖点,在欧美国家也凤毛麟角,亚洲大概只有久石让大神一人。
影片的主旋律相当动听,每逢“触景生情”,“真情告白”,“缅怀忧伤”三种情绪,都会适时响起,编排的很是入脑,回家的路上我一直在哼哼。
好几首配乐都很像日式节奏布鲁斯歌曲的前奏,听着听着,我总是生怕一个女声会突然唱起来,这让我有点出戏,大概是我听的日语歌太单一了。
总的来说,这张原声并不是久石让的最高水准体现,但足够放在书吧或咖啡厅里当背景,循环几遍也不会腻的。
比较吊诡的是,你若留心开场前的龙标,中括号里标的年份竟是2012。
原来影片是为中日邦交正常化40周年所拍,一口流利日语的台湾偶像主演,两名日本帅哥配戏,故事放在上海和北海道,讲述一衣带水间的爱情,作为献礼片实在是恰如其分,一年多前就亮相东京国际电影节。
但由于去年中日紧张局势,在大陆的公映被推迟到了今年,宣传力度也不如最初预想。
好在对于影迷来说,这块巧克力本身依然纯粹可口,并没有因掺杂了政治的杂质而失去了诱惑。
它还能让我看到年轻一岁的志玲姐姐。
志玲姐姐继续展现让全场女生妒恨的驻颜神术,略施粉黛,不打柔光,娇柔细腻的脸庞,吹弹可破的肌肤,稳坐装嫩交椅第一把,别说演大学生,演高中生也毫无破绽。
后半段她有好几场眼泪汪汪的戏,镜头不移,直到两行清泪落下,分明是一种自信的表达:我可没有化浓妆哦,否则妆早就花了。
放在别的电影里,我会说巧克力店生意兴隆是艺术夸张,但本片里百分百写实,如果我所在的城市有这么个巧克力西施,即使门口的队伍比最高档的夜店还长,我也非光顾不可。
福地佑介对林志玲说,他想调制一种不会融化的巧克力。
他大概没有想到,池内博之替他完成了这个心愿。
老太太对池内说,爱她不能憋在心里,要得到她,珍藏她。
池内用十年的守候,证明了自己有一颗不会被时间融化的永爱之心。
最后,这颗心被做进了巧克力中,盛进了求婚戒指盒,融化在爱人的嘴里,也融化了她的心。
带着感情去做巧克力,听起来神乎其神,其实远没有那么难做到。
(文/方聿南)
北海道雪景风光很美,林志玲日语说得很嗲很好听,轻柔的慢慢的。
从一开始安排阿守是个救护员,我就知道他在电影里必死无疑了,还得让女主角念念不忘10余年。
剧情没有亮点,所谓甜心巧克力是一种想念,用心包裹爱的滋味。
一个人如果用10年去陪伴,照顾,等待另一个人,那必然是真爱了,久处不厌就好。
选择新的生活不是忘记,而是活出深爱的人期望的样子。
文:OneMyRoad影片讲述一个女人从发现爱、失去爱、寻找爱,到最后发现爱就在身边的故事,导演用唯美而流畅的镜头为观众营造了一个从日本北海道到上海的动人故事环境。
影片的导演为日本人,从影片的每个镜头都可见日本人对于镜头画面的几近苛刻,大篇幅的远景镜头将人物置身的美景展现出来,再加上林志玲与两大日本帅哥演员的甜蜜搭配,使得整个故事充满了如巧克力一般入口即化的惊喜。
影片分置于两个城市空间——上海与日本。
在日本的场景大多是女主角林月所回忆的片段,上海则是现实中的生活场景,两者通过主人公林月的回忆穿插,将过去十年与现在的故事娓娓道来,整个故事的主题则非常鲜明,就是获得爱情、守候爱情、等待爱情,到完美结局。
可以说,影片一改了大多数爱情片中女主角对于忠贞爱情的死候,不再立贞洁牌坊,寻求新欢、忘记旧爱。
日本的地理空间与上海的城市空间呈现出一种不同的氛围,对于回忆片段出现的日本空间,导演用极为唯美的构图将10年前的故事完美化,里面没有争吵、没有分离,而只是到星野守意外丧身,使得影片蒙上了一层淡淡的无奈;上海的城市空间中,导演则摒弃了唯美的构图,用较为现实的镜头语言为观众呈现出不同与回忆的故事画面。
于是,影片的层次则十分分明,让观众能从现实跳到回忆,再从回忆跳到现实,影片也在这样的一种往复中进行了很好的叙事工作。
从色调上看,我们也能看出端倪,更多的对于城市空间的色调运用在日本,雪山、花境这一系列场景的设置,使得影片的回忆片段如梦一般,显得不切实际;而在上海的现实场景中,更多的是表现出一种更为真实的生活场景,不论是画展、酒吧,亦或是“甜心巧克力”的店铺中。
举个例子,原本充满梦一般色彩的甜心巧克力店铺中,一位店铺的消费者与学员之一说:“巧克力怎么会有感情?
”其实这一段无疑加重了当今社会的一种“现实”环境构建,都市上海在消费文化的洗礼中,人与人之间的感情维系变得困难异常,而真正做事带着情感的人少之又少,正如做巧克力一样,带着感情的巧克力与盲目地机械化动作下完成的巧克力,成为当今社会中感情的两种表现。
《甜心巧克力》源自于影片中的男主角福地祐介扮演的星野守在每一年新年前夕都会在各家各户门前放上自己亲手制作的甜心巧克力,女主角被男主角的善良所打动,并在男主角在一次意外后死去,便在心中发誓成为其无名无实的“妻子”。
整部影片从头至尾,这个在回忆中的男子都不曾主动与林月有过“亲吻”等的动作,就连林月因意外摔下山,都没有进行人工呼吸,只是在摩天轮上,男主角第一次主动拉住了林月的手,让她感受心跳。
影片体现出一种极“纯”的爱情观念,点到即止,可谓将“发乎情止乎礼”表达到了极致。
另一方面,回到现实中的段落,苦等林月十年的木场总一郎(池内博之饰演)的每一次对爱的出击都更为直接,每每都因为“回忆”而无疾而终,而终于在影片接近结尾处,他发出了自己的心声,抱得美人归。
影片从这里可以看出,导演在告诉我们,面对爱情,盲目的等待不一定能获得很完美的结果,主动出击,爱情便触手可得。
影片导演试图用这样一个跨越十年的爱情故事,表现当代人的情感状态,表现一种更为直接的爱情观。
巧克力作为爱情的必备甜点,使得影片在11月11日这个光混节档期增添了一种爱的甜蜜。
不过,影片想要借着光棍节档期,创造类似于《失恋33天》的票房奇迹,似乎有些不切实际。
林志玲的演技还需提升,两位日籍男演员的表现过于浮夸激动,与此同时,从日语跳至中文的转换中,让林志玲的声音有了某种可能性,原来志玲姐姐的日语一点也不嗲,而说起中文,依旧如故。
最后,整个故事还是略显老套,为了怀念过去,不惜牺牲身边完美痴情男人的守候,直至被这一男子打动,收获幸福。
整个影片也没有太多需要情绪渲染的片段,哭就能解决所有的问题。
影片最后的林月的一段感慨,说每个人的爱情都有自己的味道,太过说教。
而女主角用十年的时间从一名少女成长为一个女人,这一典型的偶像剧风格的作品,终究没有超越以往的戏剧化套路。
(影评原创,转载请注明,否则后果自负,联系[email protected])
看完甜心巧克力的第二天,哈尔滨开始下雪。
就这么飘飘洒洒,世界一点一点变白。
昨天还在说想要体会如林月一般躺在雪上看雪花落下来,今天就下雪,用不用这么应景啊!
不过这个地啊,真的太硬。
还拔凉拔凉的。
发现林月和星野守碰撞出恋爱的火花的那一刻,木场的心一定和这个地一样,拔凉拔凉的。
明明是自己先看上的啊,怎么就让别人捷足先登了呢。
从故事的一开始,木场是有着绝对优势的。
莽莽撞撞中撞见正在穿衣服的女主角,偶像剧里的爱情故事不都是这么开始的么?
而且女主角这么巧就住在自己家里啊,电视剧里面那些因为各种情愿不情愿勉强不勉强的理由而住在同一屋檐下的孤男寡女最后不都成了么?
如果没有程咬金,这一切应该是顺理成章。
一方面我同情木场大叔如同木头,没等开口就成结束,但另一方面我却没有办法讨厌星野守。
他们就像两个星系来的男人,一个永远沉静只是默默的一声不响的含蓄温情,只有从他的眼睛里面,你才看得懂他的心,他是来自水星的木头;一个永远开朗一直活力四射的释放热力,他毫不吝惜的表达对你的爱慕营造所有浪漫的情景让你开怀,他是来自火星的大猩猩。
二选一你选哪个,选二吧,二的好看得到啊,就算一也好,人家又没说喜欢你。
木头出局了。
出局以后就得每天看别人秀恩爱,估计想死的心都有了。
所以我说如果编剧能让木头的内心戏再足一点,让他的所作再实际一些,让他更惨一些,这个形象一定会打动更多观众的心的。
好兄弟秀恩爱还要请木头帮忙,那个雪地里面巨大的心形,也有一半是木场的心吧。
还得假装好开心的帮人家拍照,什么叫为他人做嫁衣裳啊喂。
后来,大猩猩不在了。
雪地里面的营救那一段,让我深刻的明白了团队作战的重要性,个人英雄主义必须死好么?
(别拦我,我就是这么想的。
)这里有必要说一下,先下手为强,后下手遭殃。
如果下手晚了就要等很久很久,有时候还得把前男友等死了才有机会。
然后木头开始用十年的时间等一个心也死了的人。
(没错,确实是死了)其实我觉得这个电影最感人的就是这两个字:十年。
电影里面只需用十年后三个字就带过时间的跨度,留给观众一大片空白的遐想。
如果你肯认真的去想,就会了解十年的光阴足以让红颜不再,鬓添华发。
青春是万金难换的珍宝,我们都没有多少个十年。
林月和木场,都把这十年留给了自己爱的人,两个死人。
(心死和人死了也差不多)而对方,永远没有办法回应自己的爱。
这恐怕是世界上最可怕的单恋,因为能看见的只有一段比一段深的绝望。
当木头终于可以鼓起勇气,觉得可以表白了的时候,林月送出了那份特别的巧克力。
这是我见过最聪明的婉拒方式,那不是巧克力,那是一张好人卡,里面写着我忘不了前男友,就算他死了也比你强。
如果我是男主角我一定会抱住女神的腿哭死在她的脚边,一边哭还要喊:我十年的积蓄,十年的青春都给了你啊!
诶,好像台词有点熟。
不管这些,不是林月,你喜欢我一下会死啊!
我始终没看出来林月对木场的态度究竟如何,如果他们之间真的也有爱,那么一定是剧情太单薄了,我还没领悟到。
如果说这两个单恋的人最终走到一起的转捩点就是酒吧老板的一句:你有病你知道么?
那我就只能说,此处略牵强。
一句你有病你知道么就能解决这么多问题,酒吧老板你早干嘛去了啊,你如果早个几年说出来,搞不好人家孩子都能打酱油了。
你这不是耽误人家优秀基因生息繁衍么。
木场要等十年这么久,千错万错都是酒吧老板的错。
无论如何,满脸胡子的大叔终于得以一亲女神方泽,但好端端的女神怎么就倒了呢,大叔是你胡子给扎晕的吧!
原来林月身体里跳动的一直是星野守的心。
这样的男朋友是一辈子不能忘的。
你这一生中,可能有人会送你一束玫瑰的心,一场烟火的心,一圈蜡烛的心等等等等,但你没有办法想象会有一个人,真的把自己的那颗心给你。
从此就血脉贯通,呼吸与共。
(其实那时候我在想这个心脏怎么这么巧就配型成功了呢。
)这个时候我开始渐渐明白海报上的那句话,即使在我们中间,他也一直都在。
这种MR SECOND委曲求全的爱,能够有好的结束已经是得来不易,其他的就不能再想了。
林月这个偏执狂,用了十年时间想要找到星野守做出的那种巧克力的味道,但怎么做都觉得不对。
但最后的最后,终于在木场做的巧克力里找到了。
我相信,木场做的那个巧克力和以往林月做的并没有丝毫不同。
还是原来的配方,还是原来的味道。
好像又有点熟?
管它呢。
这个时间,林月已经终于能够放下过去,重新迎接新的人生。
所以这个巧克力和她当时的心境有关,那种味道叫爱情。
我们都有过沉沦过去不能自拔的阶段,但只有我们放下了,才能摆脱负担,好好把握当下的人生。
然后再说,爱情有味道么?
有人说它甜有人说它苦,可我觉得爱情就像一杯白水,没有味道,只有温度。
最后的最后,我想说久石让的音乐真的让电影加分不少,北海道的雪景让人心旷神怡,还有老林,我喜欢你。
好想去北海道…
虽然故事不脱离老套的三人剧情,但是女神和两位日本男演员真的让人看不腻啊……音乐、故事画面也好看💕
看不下去了 志玲姐姐还是讲中文吧
站错队了,蛋疼死
BGM加了一星
志玲姐姐好腻歪 一直都是高潮眼 ╮(╯▽╰)╭
0点27,我起床了。六公主正在放这部林志玲的电影,志玲说着一口流利的日语,难得看见一部没有译制的。最近做了很多无厘头的梦,刚刚梦见我逃离家人的追捕,但是被山崩给压住了,喘不过气来。小学和初中,我就被父母送到了亲戚家寄读,每隔两三周回一次家,每次要走2小时多的山路,那些崎岖不平的梁峁纵横的乡野田园,都是我一个人,非常孤独非常难受。有时候爷爷和母亲会送我到山顶,然后目送我离去,我泪流满面离开家。亲戚家管教非常严,我如果有一次考试考第三名就会挨骂,所以必须得考前两名,而且还要干很多农活,晚上吃完饭要及时回自己屋写作业,不能看电视。这段时期虽然是我人生很短暂的一个阶段,但是我必须说我今天性格里内敛的部分内向的部分都是在这个时期形成的。有的人用童年治愈一生,有的人用一生治愈童年,大概说的就是这个意思。
即使久石让配乐,我还是摆脱不了黄晓明和志玲谈恋爱的错位感啊
正好可以入门学习制作巧克力观影分几种,视觉上的,精神上的,林志玲的电影,不管什么题材,视觉上真的很美和《珍珠港》的爱情有点相似爱情或许不分先来后到,但属于你的爱人,或许绕一圈之后还是会回到你身边
志玲一瑟眯麻噻谷渡衣麻思,就野结衣上身了~
很好很精致的日式电影,温暖而又纯情。
对志玲姐姐要求那么多干嘛 人美就好了嘛
情人节自己窝在家里看的,觉得还不错,虽然不算特别好但是还是挺浪漫的,让林志玲喋喋的声音萌坏了
一星志玲姐姐身材,一星给日语,一星给北海道,我疑惑 志玲姐姐没看过叶问么,怎么能下得去嘴啊
美景一星 志林姐姐一星
风景太美了~~男主角你要早说那句话就不至于等那么久了
还不错,
配乐居然久石让 > <
五颗星都给林志玲吧
来拉高一下评分><景美配乐美志玲姐姐也温柔甜美说日语也很好听 北海道景色像画一样原来是久石让配乐赞 池内博之好痴情等十年 果然雪中穿红色衣服红帽子最好看了:) (是有点像电影版巧克力广告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