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没看过《魔神Z》的漫画和动画,对日本动画片的认知基本来自于《哆啦A梦》和《蜡笔小新》,在朋友的强烈推荐下去看了新上映剧场版的《魔神Z》,完全被电影中的脑洞、信息量和燃爆的画面惊呆了,没想到竟然这么好看。
没看过漫画和动画,肯定会少一份情怀,但丝毫不影响对电影的理解,能看出来,除了延续动画中的角色外,剧情是TV版动画的延续,开启了全新的一段故事。
《魔神Z》有一个很清晰的故事主干,邪恶的天才科学家地狱博士企图毁灭世界,已经“金盆洗手”转行当科学家的兜甲儿只好再次驾驶超级机器人“魔神Z”与之决斗,并最终取得胜利,恢复和平。
电影开场就是兜甲儿和地狱博士的一场大战,迅速让人投入到紧张、刺激的战斗中,大战之后尽管进入和平年代,但观众心里都清楚没这么简单,这肯定是风暴前的平静,所以从开场的战斗,到结尾高潮的决斗,半个多小时的时间里,其实一直被剧情吸引,特别到后半部分,当地狱博士再次出场时,剧情的紧张程度是逐步走高的,很意外一部动画片能把节奏把握的这么好,并且能把剪辑控制的如此出色,这在以往的动画电影里很难体验到的观感。
剧情主线清晰,人物关系也不算复杂,但是电影对世界观的架构、对科幻元素的呈现脑洞很大,非常扎实,观影的过程中连点亮手机的空档都没有,要很努力才能跟上电影的思维,平行时空、多次元的设定相比大制作的科幻电影毫不逊色,埋在山底的无限魔神和神秘生命体莉莎出场带来吸引人看下去的悬念,静默的无限魔神会带来怎样的震撼?
正邪难辨的莉莎到底有什么作用?
这些元素和角色的设定,给《魔神Z》带来解复杂方程式的奇妙观感,当神秘的地狱博士带领大部队出场,祭出无坚不摧的火力,会让人一直担心这场大战能不能战胜。
同时也为连番的大战搭建出合适的舞台,这部分有几场戏让我印象很深。
第一场是兜甲儿临危受命,驾驶魔神Z出发迎战地狱博士。
动画足以承载编剧和导演的想象力,在此之前,看过很多部有关机甲大战的电影,但负责任的说《魔神Z》是最过瘾的,兜甲儿先是驾驶小型飞机飞到魔神Z的头顶进行操控,接着再加载机翼,一连串的操作细节上把握的非常到位,同时也符合物理和科幻的逻辑,这份想象力很难忘。
第二场是高潮部分的大战,眼花缭乱、非常热血,没想到一部动画电影能拍的这么燃!
巨大的无限魔神复活,亮出战无不胜的霸气,一只手就能把军用机械捏碎,轰天雷、胸部火焰、魔神剑,带来震撼的视听体验,兜甲儿驾驶魔神Z不断遭受重创,但他擦掉嘴角的血迹继续顽强战斗,层出不穷的招式始终让人期待,相信他能力挽狂澜。
反派的大部队是形形色色的机甲,它们的加入,让整场战斗不再是冷冰枯燥的交火,变得很有趣味性。
另一场是最后魔神Z和地狱博士控制的无限魔神的大战,魔神Z变大,让双方的对抗变得势均力敌,关键是这场打斗不单单是斗勇,也是心智的对抗,地狱博士对兜甲儿和莉莎的蛊惑让原本纯粹的大战多了几分对人性的思考。
最后想说的是,电影有很多值得玩味的细节,比如光子力的设定,暗示的应该是未来世界能源已经开采枯竭,只能用这种新技术来维系人类对能源的需求;同时这部主打热血机战的电影,其实核心是反战的,用了不少篇幅展现了战争中老百姓的精神和生活状态,令人回味。
可以说,《魔神Z》是一部能带给观众惊喜的动画电影,绝对值回票价。
我承认看魔神Z剧场版的时候,并没有全情投入。
因为从一开始,里面出现的元素太多了。
开场打斗到最终决战的都是无限弹药无限技能展示;反派军团的不同集数各种机体; 兜甲儿沙也加人形辅助控制机器人丽莎、铁也铁也老婆、反派地狱博士男爵伯爵、还有非常抢眼的波士和两博士等等的。
短短的一个半小时的篇幅要把这么多东西融进去,这么多角色展现出来,是非常有难度的。
童年没有看过原作的我看得应接不暇甚至有点眼花缭乱,不过相信看过原作的一定会大呼过瘾。
然而最让我感触的,是所有后续版动画要传达出来的那份心意:决战前,地狱博士问兜甲儿:“你一直在寻找战斗理由吧?
”“长大成人的你,没有大义名分的话就不能战斗”“回想起来吧,以前的你应该是更加浅薄,更加单纯,更加率直,更加强大的!
”“差不多也该厌倦人类了吧”!
小时候,我们总幻想着以后当一个当英雄,能拯救地球击败敌人的大英雄。
或者做个科学家,发明拯救世界灾害的大科学家。
长大以后,发现并没有能威胁地球和平的大坏蛋,也没有让地球毁灭的大灾害。
而我也只是一个70亿之中的普通个体。
和童年的幻想相去甚远,小时候的想法好像从来就不存在一样,以前的我怎么会有这种想法,仿佛是另外一个我。
然而这部片看完,却又让我燃起了小时候那份战斗之魂。
剧场版里兜甲儿长大了,在地狱博士出来之前,他已经不需要战斗了,也没有战争了,他已经是个普通人了。
但是人怎么可能永远光鲜亮丽,每天为了身边渺小的幸福而努力着,这不也很好吗?
其实啊,长大之后大人的世界更残酷好不好!
每天都要努力战斗着啊!
男人无论过了多少年,心里都住着那个一边大喊招式名称一边向敌人冲去的少年!
对于日本电影,我们了解多少?
小津安二郎,黑泽明,还是北野武和岩井俊二?
这些都没有错,他们是日本电影艺术的脊梁,但却很难称得上是日本电影产业的支柱。
真正日本电影产业的支柱是那些漫画大电影,即那些漫画原著动画化后的剧场版。
而作为机战系列甚至日本动画业界的常青树,“魔神Z”虽作品数量可观,但甚少出现剧场版。
这部《魔神Z》剧场版,是继1974年《魔神Z对暗黑大将军》后,40余年后再次在大银幕放映之作。
此番该片在中国院线放映,定会让喜欢兜甲儿的拥趸欣喜异常。
在过往TV版里的兜甲儿在性格上火爆不羁。
但此番在剧场版里却变得性格持重成熟。
由于人类发现了全新的光子力能源,世界进入了新的秩序,魔神Z也得到了升级。
故事讲述成为科学家的兜甲儿,就职光子力研究所,本已不再是机甲驾驶员。
但是邪恶的地狱博士卷土重来,带着超级机甲“钢铁之城”,企图征服世界。
兜甲儿不得不再次挺身而出,驾驶机甲来拯救人类。
整个影片在慷慨激昂的音乐中,宏大的机战场面下,热血精神又一次得到淋漓尽致的彰显。
序幕阶段就有华丽丽的战斗。
好基友剑铁也对战密密麻麻的机械兽大军,终因寡不敌被对手围困。
故事正式开场后,硕大无比的魔神Z机甲被发掘;好弟弟兜士郎带着剑铁也的孕妻炎纯来看哥哥,女友弓沙耶加大吃人形机器人莎莉的干醋。
这一系列情节趣味盎然,且在亮丽的画面中被显示得错落有致。
而一群人的相聚等来的却是地狱使者带领铁十字军团发动的突然袭击。
死灰复燃的地狱博士给人类带来生存危机,瞬间让故事节奏加快。
机械兽肆虐之下,人们陷入绝望之中。
但兜甲儿却带来希望,已退役的她驾驶废弃多年的魔神战车,来对战广有羽翼的地狱博士。
而他不是一个人在战斗,身边的小伙伴均给人留下好感。
傻头傻气的大胖子波士。
刁蛮好胜的弓沙耶加,还有一心救爱人的炎纯各人形象鲜明。
尤其是宛如萝莉的莎莉,她的存在是兜甲儿获胜的关键。
而且这个女性机器人竟然深知人类情感,还当起了撮爱的小媒婆。
当然影片最过瘾的是壮观的机甲之战。
兜甲儿驾驶的新版魔神Z,先是与成千上万的机械兽展开穿梭大战,后以一敌二同阿修罗男爵和地狱使者缠斗不休,最后同超级机甲“钢铁之城”殊死对决。
那魔神Z挥动横切飞翼,铁甲飞刀、旋钻飞弹、高热火炎、光子力热线等各式各样的武器不时从身体各部位,来将敌方击溃。
而这些战斗都有着无比华丽的特效,极为震撼的视觉效果,看得人那叫一个热血沸腾。
而又燃又爽的战斗场面,还不时出现一些搞笑元素来博人一乐。
例如波士大铁牛的佯攻,迎战铺天盖地的机械兽,攻击武器居然是足球、排球、篮球、保龄球,瞧着滑稽异常。
魔神Z自从1972年诞生至今,风风雨雨已经有47个年头了。
但其故事能历久弥新,主要在于其精神内核。
而本片体现的主旨,就是在诠释人们对地球家园的守护。
当兜甲儿与巨大的“钢铁之城”角力的时刻,缺少光子力的他面临落败。
而地球上所有人整发光子力来支援其作战,就连小孩都关闭了家里所有的用电器。
无数光子力汇聚的正是全人类的能量,也是兜甲儿得胜的动力之源。
这种“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情怀在片中舒展,使得故事有着非同一般动画片的宏大格局。
近几年在中国放映的日本剧场版漫画大电影,大多在票房上吸金不少,这部带有热血气质、又细节丰富的《魔神Z》势必也会有不错的收成。
没想到,机甲电影的始祖《魔神Z》居然在中国内地公映,《魔神Z》又叫《铁甲万能侠》,一部脑洞大开的动画片,动画剧集在上个世纪90年代曾风靡东南亚,这部《魔神Z》是最新的动画电影版。
动画电影版《魔神Z》延续了动画剧集的剧情,讲述了男主人公兜甲儿击败了大反派地狱博士,恢复了世界和平。
但是,十年后,地狱博士卷土重来,并且还控制了更为庞大的机甲——无限魔神,如果被地狱博士启动无限魔神的话,人类的世界将被摧毁。
影片就是聚焦这场十年后的大决战。
好莱坞科幻巨制《环太平洋》由吉尔莫•德尔•托罗执导,影片中犹如高山一般的庞大机甲令人印象深刻。
吉尔莫•德尔•托罗坦言,是《魔神Z》等一系列日漫给予了他创作的灵感。
今天来看《魔神Z》,果不其然,片中机甲的设定果然超前,这部日漫最早是1970年代诞生,为后来的科幻作品提供了无数的灵感。
今时今日推出的最新版动画电影,让人在此感受到了巨型机甲魔神Z的无限魅力。
《魔神Z》这部影片秉承着“精炼”和“精彩”两大原则,故事单刀直入,人物设计精致细腻,片中的巨型机甲威风凛凛,整部动画电影突出了一个“燃”字,片尾的大决战尤其热血,回想几十年来追看的这部日漫,很精准地被这部《魔神Z》给触动了。
即便是完全没看过之前的《魔神Z》系列作品也不要紧,影片的故事简单直接,就是正邪对抗,只要记得是人类英雄兜甲儿对抗邪恶的地狱博士即可,正邪分明的两派话不多说,见面就要开打,片中的战斗场面尤为震撼。
日本真人电影目前集中在中小成本影片,比较注重剧情片的制作。
毕竟在日本电影市场,好莱坞电影非常强势,真人商业大片,很难直接和好莱坞电影正面对撞。
但是日本动画电影则是独树一帜,是日本电影市场的支柱类型片之一。
日漫拥有无数经典IP,这一次的《魔神Z》制作电影版,就是对经典IP的一次重启。
《魔神Z》也充分展现了日本动画制作的精良水准,片中的机器人和和怪兽数以百计,还有军团级别机器人大战的场面,格外震撼。
而且这部动画电影是奇幻+科幻,脑洞格外的大,也不得不让人赞叹原著作者永井豪的想象力,构筑了一个属于自己的世界,让巨型机甲魔神Z在这个世界里惩恶扬善。
说到巨型机甲,还是要啰嗦两句,这种机械设定真的是让粉丝们为之倾倒。
机甲的意思就是“机械动力装甲”,不是常规意义上的机器人。
因为机器人是独立的个体,配合人工智能的话,还会拥有自己的智慧。
《魔神Z》里的巨型机甲,类似于一副盔甲,虽然也是由机器人的构造,但是没有机器人的大脑,只是一副躯壳。
这个设定在《环太平洋》中得到延续,机甲完全是由驾驶员控制的,驾驶员就是机甲的大脑。
虽然是科幻设定,但是现在机甲科技已经非常先进了,《流浪地球》中的救援小分队就是身穿机甲防护服,队员们被外骨骼机甲强化力量,机甲等于是一层外骨骼,这种机甲现在已经被制造出来了。
《魔神Z》中的机甲是一个庞大的巨型机器人,但是没有大脑,完全由人类进行操控。
在电影片尾,魔神Z的机甲还会进化,更加威武了,算了,不剧透了,大家想看巨型机甲魔神Z的话,就亲自去影院看吧。
崔汀/文 A
剧情非常简单明快,就是动用一切手段催甲儿和沙耶加赶快婚了把欠粉丝几十年的狗粮给发了。
为了这个目的,地狱博士阿修罗男爵等众多退休反派拖着衰老的肉体带着已经习惯被打爆的机械兽们出来制造不成长就跨不过去的危机。
就这样还不够,还得要平行世界的女儿穿越过来让甲儿过把当爹的瘾才行。
众志成城之下终于铁树开花让大家听到了那句话。
不争气的还是在结尾落泪了。
文戏上莉莎线很不错,从诞生到被爹妈各自教育,从开头摸肚子的伏笔到最后的身份揭晓和看着照片战斗,前后呼应自然流畅。
对比之下甲儿和弓子的感情线就略显尴尬,开头疏远的原因没讲,甲儿恐婚的原因没讲,世界末日的背景下让女儿说了几句就克服过去了也比较牵强。
倒是期待这部在机战里的表现了,放到机战里甲儿和莉莎的互动就可以不只那么几天了,世界末日还要看海吃面逛神社也都能更圆滑地讲述了。
打戏部分基本就是玩梗和致敬的大合集,最后魔神Z出击配上经典op的旋律真的可以让人失智,就是没唱出声来比较遗憾。
oupai missile真的是老年人才get得到的点了。
比较让人失望的是最终决战,不管是被地狱博士打残的魔神Z突然被大魔神和17式救下来还是最终形态的无限魔神Z只一拳就将无限魔神斩于脚下都让人感觉燃烧不充分,绝望感和逆境反杀的快感都不足够,甚至不如对阿修罗男爵时的分体反杀操作来得爽快。
无限魔神Z连个战损都没有也好意思?
反正元气飞拳只要一只手就行了,别的部分干嘛不好意思打坏啊。。。
综合3.5,情怀补半颗星。
算是为机战T补课了,
文/满囤儿 一般来讲,影厅里是禁止大声喧哗的。
可是有一类影片,如果不跟着“大声喧哗”的话,就欠了点儿意思。
尤其是3月8日全国上映的《魔神Z》,作为一部超燃超热血的机战类动画,更是鼓励观众跟着片中的主人公一起“大声喧哗”。
就算是你实在碍于面子喊不出声来,囤儿也建议你在心中沸腾一下。
毕竟,“钢之魂”才是本片的核心。
不燃烧心中的“钢之魂”,和皮囊有什么区别呢?
估计内地绝大多数人都和囤儿一样,了解“魔神系列”是从电子游戏“机器人大战(简称机战)系列”开始的。
作为机战中出勤率最高的超级系机体,魔神Z系列的两位主人公,一直都是囤儿和机战玩家们最常用的先锋官。
他们霸道的战斗风格颇受玩家的喜爱。
尤其是高伤害的必杀技,被我们用了一遍又一遍,从而牢牢地记在了心里。
于是,魔神Z和大魔神发招的时候,我们都下意识地跟着喊。
喊得越热血沸腾,“钢之魂”燃烧得越酣畅。
内地上映的《魔神Z》是动画的剧场版,副标题INFINITY。
剧情接续在老TV版结局的10年之后,富士山地底发现了深埋其中的巨大人造物和迷之生命体。
这个巨大的机体便是无限(INFINITY),不仅战斗力爆表,而且有着超越宇宙的特别任务。
这次地球所面临的灾难,比以往的任何一次都要可怕。
囤儿很惊喜,因为作为一部以拼必杀为主的热血动漫,竟然在故事编写上还颇为复杂和烧脑,真是科幻与科普共存啊。
真希望那些看过《流浪地球》后给孩子普及天体学的爸爸们,在看过本片后再给孩子普及一下宇宙学。
当然了,在最核心的特点上,《魔神Z》是一定会让人满足哒。
影片一开始就是一场超级杂兵战。
不过虽然形式上是一挑多的杂兵战,但反派登场的机体却至少都是小Boss或精英级,简直就是把TV版90多集的机体设计来了个大回顾。
因为敌人源源不绝,两位主人公的机体也相应地把经典的必杀技从小到大用了个遍。
不得不说,作为超级系机体,魔神Z和大魔神的必杀技还真是花样繁多。
片中使出的必杀技,比囤儿在机战游戏里用过的多多了。
但凡是囤儿常用的必杀技,囤儿都跟着喊名字,老爽啦。
回顾TV版只是开胃菜,作为剧场版,《魔神Z》肯定会有新东西呈现。
比如上文提到的无限,就完全是新机体了。
由于一开始就定位大银幕,无限无论是造型还是必杀技,都比TV版的那些敌人震撼多了。
影片中途,囤儿甚至一度觉得人类阵营的胜率几乎为零。
无限巨大的实力优势带来的压迫感,有点儿令人绝望。
然而,热血动漫的特点就是绝地逆袭。
主创早就已经开好了脑洞,用让人意想不到的方式,完成了奇迹般的拯救。
给力!
不喊不快!
这简直是让孩子们发泄无限精力的最好出口啊。
从少年时代开始,就一直想制造出强有力的机器人,凝结了这种想法,就像一个愿望般一样的存在。
因为没有忘记少年时代的思念,所以产生了《魔神Z》。
——永井豪这次去电影院看了三部作品:一部《惊奇队长》、一部《夏目友人帐》剧场版,一部《魔神Z》剧场版,其中,让我观感最好、最兴奋的是这部《魔神Z》。
作为一个以前小时候只看过《高达》这种真实系机器人动画,和《新世纪福音战士》这种的“萌新”来说,能在大陆电影院大屏幕上第一次看正宗的火箭飞拳,看相当爽的超级系3D打戏作画,赚回票价了!
看了两遍,我还要买蓝光限定。
不只是机器人战斗方面,男主还不错,女主也喜欢(2位)。
成为所长的沙耶加,剧场版配音是茅野爱衣啊,社畜年龄的诗羽学姐的感觉;另一位天降之人,后面再略提。
剧场版叙事在我看来很友好,不了解前作没啥看不懂的,我就是第一次看,一些设定用剧中人吐槽“我听不懂耶”略过也完全无所谓。
在同样是近期国内上映、以战斗为卖点的动画剧场版上,《魔神Z》剧场版的剧情节奏和对路人的友好程度可比《命运之夜:天之杯-恶兆之花》强多了,后者是三部曲剧场版,还需要看过《UBW》(无限剑制)的TV动画。
简单来说,《魔神Z》剧场版是讲了一个战后英雄和反派宿敌双方再次出山对决,燃烧钢之魂的故事。
所以这片小众吗?
它其实拍的不小众,上到中年人下到小孩子都可以看,比啥《白蛇传》和谐多了。
要论粉丝向,《惊奇队长》 才是粉丝向,只有粉丝才会在片子中找梗和串联细节,对人物津津乐道。
《魔神Z》剧场版并不粉丝向,就像路人把高达当变形金刚一样也可以啊,只要不反感巨大机器人就行,你不喜欢萝卜然后给这片打低分,萝卜(机器人)的粉丝们也不会说什么,我心里清楚这部作品是个价值8分以上的优秀剧场版就好了。
看猫眼APP,有些女生还是冲着声优去看的,看完后意外觉得还行,不也挺好。
它只是缺少一个给力的渠道,让所有人都知道有这么部作品上映了——和一个好的营销文案,赋予路人去看的动机。
豆瓣的话题问的就是这个,有什么值得关注的地方,等于是在问一个路人去看的动机。
漫威连续剧本身就是一个动机,《夏目友人帐》搞的女生向偶像代言宣传,情侣之间互相陪,也是一个鲜明的动机。
我只能说,这样的社交话题,魔神Z它没有,很遗憾。
但是不代表作品它不好。
这种遗憾的感觉,就像在片子中看到,曾经主角团的驾驶机体被陈列在历史博物馆里,然后被无限魔神光炮打成灰烬;主角的魔神的玩具模型被小孩随手扔到马路步行道上,大人还不让捡;
一种自嘲。
机器人动画作品的上个世纪的时代渐行渐远了,老土了,过气了,高达的人气也未必比得过一些新番了,地狱博士和男主角甲儿对决前说的那番话,意思就像中年人想找回年轻的热血一样。
说到热血,尽管片子中的主角团都成了我现在这样的年纪,但《魔神Z》剧场版还是热血的。
当魔神出击,“马金go!
”时,我这种对魔神Z毫无情怀的人,都一下燃起来了!
更是在其他地方看到不少留言,中二之心大作,一起喊的大男孩们。
各种招式轮番上,魔神无双,板野马戏,3D机战作画演出酣畅淋漓。
也不只是男性逞英雄,小小“不完全剧透”一下,主角对决敌不过,最后是靠未来的女儿帮助,打出了最强的一击火箭飞拳,用上了集结全世界的光。
虽然是“老套”的元气弹剧情,但这一幕的演出,就是能让我感动。
最后,有情人终成眷属、可喜可贺,魔神再一次屹立在大地之上。
不管是谁引进的这部动画剧场版,从暴死票房看(上映几天了,才不过30万,我心在滴血),几乎等于做慈善了。
但是,至少对于看过的人来说,留下来了记忆和痕迹。
就像如今的《FGO》手游,宝具演出的概念完全是来自机战的战斗作画演出一样,做FGO游戏的,写FGO剧本的,都是被机战影响的一代人。
而作为新观众的我,总之是届到了。
魔神Z剧场版,给上世纪的超级机器人动画画风,用当代与时俱进的画面和3D战斗演出效果,传递了一个很美好的结局。
我看到了这种美好,玩今年的机战T,也会开始多用用魔神的。
《魔神Z》是永井豪1972年时一部热血机战动画,因为时代的关系以前的魔神Z没看过,我了解《魔神Z》恐怕是动画《机器人少女魔神Z》吧。
而后我看了剧场版的《魔神凯撒》等相关的魔神机战作品,动画里机器人的设定始终有一种早年机器人设定的那种单纯的感觉,没有过多花哨的背包肩、手、脚部的武器装甲,攻击全部是一些什么拳头、眼部的射线之类的,有种格斗热血动画拳脚相加的味道。
言归正传,说说这部《 魔神Z 劇場版》,将近40年魔神Z回来了,甲儿回来了,和以前那个热血冲动的愣头青相比,多了几分成熟、稳重感,沙耶加从原来的冒失少女成长为了光子力学研究所的中流砥柱,二人最后的结婚恐怕是怎么多年魔神系列悬而未决的结局的最好结尾吧。
志郎也从当年的小屁孩长成了一个帅气的机器人驾驶员,还有博斯三人组也有所成长(虽然依旧是搞笑角色,很弱的)。
铁也虽然还是那个冲在最前面,被揍得最惨的角色,但是结局和纯炎喜抱娃。
这部剧场版东头到位没有角色死亡这点感觉比早年剧场版《魔神凯撒》要好。
《魔神凯撒》虽然最终战胜了地狱军团但是代价是惨重的毛躁躁博士、双胞胎姐妹相继领了便当,然人不仅有些惋惜。
最后来说说魔神的机设,无论是大魔神还是魔神Z和以前相比裂甲的设计显得更帅气了(说实话我以前对魔神相比较平淡的机设不怎么感兴趣,这回动画的机设然我眼前一亮,太帅了。
)尤其是魔神Z已一机赌挑地狱军团的众 机械兽军团 ,最终救出铁也、大魔神打败地狱博士的无限魔神,好比古代战争中一大将杀入百万地阵中救队友,取敌主将首级。
希望以后还能见到一些曾经的经典动画被从新搬上银幕演绎。
最看收到预先片时,超期待,又一部有生之年的作品啊。
魔神的甲儿与盖塔的龙马,可谓是机战世界的两大鼻祖(高达不谈),几乎每一部SRW新作游戏都会有这两人参战,倒是铁也失踪了很多年了,此次再见到铁也,倒有点怀念。
所以,本来这部剧场版,打的旗号首先是情怀,然后改了画质,吸引年轻玩家。
但剧本故事来说,实在……有些对不起观众的智商的,完全没什么看点。
无限魔神的出场,是为了毁灭世界再重新世界,也就是让当下世界换个次元再生。
主角们也都长大了许多,但打斗场面,真的,还不如游戏燃,最后又用了元气弹这招,我已经不知道该说什么了。
内地大银幕上能看到这部《魔神Z》,又惊又喜。
因为之前真的没有想到这样有着明显粉丝向的作品,能够登得上内地大银幕上,然而看完这部电影之后,才明白这部时隔多年后的《魔神Z》剧场版,在新世纪的别具一格的特点。
毕竟这样的日系机战动画,在国内受众相对较小,且相比之下,国内受众更倾向于《战国魔神》,《太空堡垒》(《超时空要塞》)、《新世纪福音战士》这样动画片曾在国内播出过的机战系动画,而《魔神Z》,很多国内观众可能不太了解。
简单一句话,这个家伙,算得上是“机甲”真正的鼻祖。
机甲,英文名Mecha,来自于日文罗马单词缩写MEKA,在本土涵义中所有机械设备包括电脑、汽车甚至烤面包机都可以称之为MEKA,机甲只是其中的一种。
这个词语自《太空堡垒》传到西方之后成为机甲的专有名词,指那些驾驶员在其中操作的具有人形或非人形的机械设备,大到《环太平洋》中的机甲,小到《钢铁侠》的战衣,都称之为Mecha。
1972年永井豪的连载漫画《魔神Z》,当时被翻译成《铁甲万能侠》,这套具有历史性革新的作品让驾驶员坐进了“机器人”的头部,成为搭载式机器人,正式定义了“机甲”的概念。
机甲与驾驶员一心同体化的崭新构想轰动日本,可以说《魔神Z》是日系机甲类作品真正的鼻祖,后世包括多数机甲作品等无不采用这种设定。
而且最具有特色的是,机甲都是冷冰冰的,人类是隐藏在机甲背后真正血肉,左右着机甲的正邪强弱。
这一设定源头还要追溯到1952年法国动画大师保罗•古里莫改编自安徒生的童话《通烟囱工人与牧羊女》的同名动画片(后来该动画被保罗·古里莫进行了回炉改造,新版于1979年公映,也就是我们熟悉的《国王与小鸟》)。
片中如十四世纪钣金镫骑士一般的巨型机器人在正邪人物的操纵下体现的不同“人格”启发了永井豪、高畑勋等的日本动画巨匠。
这正是机甲区别于机器人的最大特征。
所以,近几年随着《环太平洋》、《头号玩家》等片在内地的热映,“机甲”的概念越来越多的被国内大众所熟知,这也是《魔神Z》这样的“机战动画”被引进内地的一个原因。
而最重要的部分,则是这部剧场版,带着来自上世纪的怀旧气息和无限情怀,在新时代演变出一套新颖的机战故事。
电影的故事发生TV版十年之后,但在现实世界里,《魔神Z》距离上一部作品已经过去46年了。
延续一部作品的火苗,不仅仅靠的是情怀和粉丝支持,更重要的是传承精神内核的同时,还要与时俱进。
平心而论,说句可能会得罪粉丝话,当年风靡一时的“机战动画”如今已经过时了,用当下的眼光来看,这叫“中二系”。
单纯的热血战斗,各种招式和机甲一应俱全,这样的模式一度屡见不鲜,但如今就像香港武侠片一样,早已式微,而且很容易落得个“炒冷饭”的结局。
所以在这部剧场版《魔神Z》中,观众能看到更新的因素以及老版动画没有涉及到的地方。
就是将昔日那份“中二战斗”,在这部剧场版里,变成了“成年人的热血”。
电影的画面实则华丽无比,画工分镜的细节可谓是精细到了令人发指的地步。
轰天雷,胸部火焰,魔神剑,一个个熟悉的名字所带来的,是无比华丽的特效,极为震撼的视觉效果,当铁也和甲儿在千万机械兽穿梭的时候,那是何等的胆量,他们的招式又是何等的气派。
剧场版保留了昔日动画的精髓,但就像《飞驰人生》结尾一飞冲天的张驰那样,电影提供的是乌托邦的幻想,成年的兜甲儿,为了这个世界,仍然在不合时宜的喊着绝招的口号,与无数熟悉着机甲大战。
就像决战前,地狱博士问兜甲儿:“你一直在寻找战斗理由吧?
”“差不多也该厌倦人类了吧”!
电影最终也给出了答案。
剧场版里兜甲儿长大了,在地狱博士出来之前,他已经不需要战斗了,也没有战争了,他已经是个普通人了。
但是人怎么可能永远光鲜亮丽,每天为了身边渺小的幸福而努力着,这不也很好吗?
但如果驾驶员不再战斗在世界末日之前和机娘一起享受生活和肥宅又有什么区别。
更何况,长大之后成人世界更残酷!
所以才要每天都要战斗着啊!
诚然,当年看《魔神Z》的孩子早已长大成人,变得世故,随意丢弃童年的超合金玩具。
而甲儿还保留着初心,选择让这个世界继续存在。
本片有太多情怀值得驻足留念,而该片也还是贴近近代的审美,那就是展示了成年世界的驳杂与现实的爆棚,没有让该片变成单纯的“中二系”,打破成年的驳杂,靠得就是努力战斗,这样的情怀和进化特色,反而更加符合当代观众审美。
这才是《魔神Z》剧场版,让机战的火种能够在新世纪继续燃烧的原因,因为无论过了多少年,长大的我们,心里都住着那个一边大喊招式名称一边向敌人冲去的少年!
最后,为了机战,为了所有机战粉们的浪漫,为了永远不会消逝的热血,与一直陪伴我们长大的记忆,都容纳于片头曲那经典旋律响起时的泪流满面。
情怀担当,op好评
最后兜甲儿用界王拳打败了地狱博士
魔神系列之耻吧
机甲帅,剧情一坨,战斗互放大招没新意
没看过动漫剧集
7分。当年的超级机器人如今也碰到水土不服的问题,整体故事还是简单了点,特别是无尽魔神竟然这么简单就挂了太可惜。不过看到甲儿等长大成人结婚生子还是挺唏嘘的吧。高清版本看起来观感还是不错的。
拍的可以,把TV版所有的梗和怪兽都串烧了一遍
经费缩水严重,除了机器人,人物各种脸崩,不如漫画版《真魔神ZERO》。
嘴炮机器人,战斗!
现在都2018年了 还是这个套路 一直放大招只剩情怀了
爽就够了
旋转镜头多而不乱,演出和剧情充满年代感,配乐里都塞满了OP
波士的面啊,看起来很美味啊。魔神Z对战魔神无限大魔神又悲剧了剑铁也和炎纯有了孩子。兜甲儿退役后作为研究人员,和沙也加还未结婚。魔神无限里出现的莉莎女儿。志郎也有出场
没有童年的我,也就看个热闹,和一些熟悉的老梗,和熟悉的声优了。
欣赏不了,太二了
很走运周围的影院有上映,整体感觉挺不错的,打斗场面流畅,就是老式的叫喊绝招太考验cv能力,森久保处理的我觉得一般般
中二脑洞 老牌套路 割草战斗 但是还是感觉不错啊
论装备道具之花样斤透,魔神Z堪比蝙蝠侠啊,战斗过程如烟花般灿烂喧闹;翻新的画面挺漂亮,却依然保有那个年代动画作品的特色,剧情上即使拥有对人性的反思,也一根筋无条件的积极乐观,我仍然挺为这种单纯感动的。看完倒是想玩《机战V》了。
发个招死一大片,有割草游戏的潜质,《魔神无双》,或许还可以和《高达无双》,《无双大蛇》等无双系列联动!
雖然確實拍得不好,也不喜歡3D的鐵甲萬能俠,但那些中二的劇情還是把我打動到我體無完膚,有幾個瞬間充滿靈光,最後的片尾曲也在點家路上一重回放,回家路上腦海聽著這音樂,突然覺得到全身充滿力量,感覺到真理存在的感覺。感覺是太誇張了,但就真的這樣發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