蒂诺的动作很多时候看起来没那么优雅,但是一点也不影响猫身体灵活的节奏,很多夸张的动作设计在图画中得到诙谐的表现,还有非常规巴黎夜景的布置,在一个小时内让人目不暇接,人物之间的冲突环环相扣,以至于最后反派的幻觉看起来让人有些不适。
因为喜欢猫的都会有个圆满的结局,故事本身没有多少新意,可那些手绘的图画跃然眼前加上法国的浪漫情愫和侦探的情节,在平安夜重看也是颇为愉悦。
个人评分:7.6分,法国动画片的人文关怀总是那么敏感,比如对罪与罚,比如对自闭的单亲家庭里的孩子。
对于爱猫者而言,关于的猫的故事总是很赞的....比如《猫汤》《猫的报恩》《她和她的猫》等,今天推荐一部关于猫的法国动画《猫在巴黎》。
巴黎,是一个浪漫的都市,很有艺术气息,而一只猫和巴黎组合在一起,则又充满了美好的遐想。
动画用一只猫连接起来白天与黑夜,正义与邪恶,伙伴与团伙,爱与救赎......《猫在巴黎》画风简洁,故事简单却富有人情味,同时又很法国,不乏天马行空的浪漫。
迪诺是一只充满个性的猫,白天他是小女孩佐伊的玩伴,并时不时地抓一些蜥蜴给孤单的佐伊玩,他知道小女孩喜欢蜥蜴他就不管其他这样对她好,简单而纯粹。
夜晚,迪诺则总是爬窗而去,沿着屋顶行走,逗一逗小狗引其大叫,然后潇洒地离开,化身为珠宝大盗尼克的伙伴,为他四处行盗探风,似乎就是为了好玩。
尼克是个有意思的家伙,飞檐走壁行盗技术了得,从未被抓过,却又不是常见的大盗,似乎行盗也只是为了好玩为了消磨寂寞时光。
一次意外,佐伊偷听了到了科斯达一伙贼进行盗窃巨人像的计划,被抓了起来,迪诺和尼克为了救佐伊和科斯达一伙斗智斗勇,另一方佐伊的妈妈为代表的警察一方也在追捕科斯达一伙,关键时刻,佐伊的妈妈与尼克联手解救了佐伊。
最终,科斯达一伙被成功抓捕,佐伊的妈妈竟然不计较尼克过往的行为,并成功爱上了这个特别的男人,于是一场浪漫的爱情随着来临了......
正如网友所说:我喜欢happy ending,这就是巴黎人的浪漫吧,爱,不问过去,只问现在爱,不问过去,只问现在。
也就是说我们要尊重当下自己的内心感受,不必太在乎以前与你无关的事情得失,就去接受和享受这一刻的美好。
是啊,世人皆苦,人活着总会落尽各种阴影、幻想、观念中,要学会抓住生命的瞬间,去逃离,去冲出来,去追逐爱和自由,哪怕只是短暂的,也好。
迪诺是只猫,它有两个家,白天陪着佐伊,到了夜晚跟着珠宝大盗尼克四处行盗,给尼克探风。
相反于佐伊妈妈给佐伊的条条框框,迪诺是只主人喜欢什么给什么的猫,抓蜥蜴陪吃饭陪玩,陪伴着佐伊的开心跟难过。
令人头疼的大盗尼克不能细解,行走江湖飞檐走壁梁上功夫了得,可能还能解释为是一个为排解寂寞的盗贼。
遇到佐伊遭难更是想尽方法解救她。
影片画风比较简单,里面蛮多场景我还挺喜欢的:尼克剪断电线戴上夜视镜摸上科斯达小楼里里面的黑白线条,看到的时候眼睛一亮,太棒了这一镜;香水味幻成保姆样子引迪诺那里,形象且优雅风情……很多小场景很特别。
科斯达一伙贼是又狠又蠢还有礼貌,蛮逗趣的。
每个人物形象都很饱满,结尾也能引无限遐想。
适合小朋友的小影片,主人公正义又勇敢。
一个良心未泯的小偷和一只横跨黑白两道的猫解救警局女高官的女儿、小偷成功洗底并收获爱情的故事。
抢戏的配角包括莫名执着于丑陋巨像的短腿恶棍、其蠢笨无能手下、过量喷香水把猫呛得直打喷嚏的情妇,以及一只见到猫就狂吠、被拖鞋砸、被板砖砸、被雪埋都不改初衷的狗。
动画片中猫的动作神态展现的如此栩栩如生,以至于放映后导演见面环节中大家最关心的问题就是,导演家里是不是养了一只猫~~~此外,恶棍咒骂无能下属及小偷与恶棍对骂的片段十足十展示了法国人民的刻薄与幽默,字幕组更是极其给力,充分领会原文精神,翻译深得中文精髓,必须表扬!
雖然 Dino 這隻貓長相普通,卻肩負著非比尋常的使命:日間牠要陪伴心靈受創的小女孩 Zoe,夜間則忙著跟職業小偷 Nico 一起去「做世界」。
【貓的一生】(A Cat in Paris) 是一齣動畫版的警匪片,劇情緊湊,幽默感十足。
短短個多小時,觀眾時而緊張,時而大笑,好不忙碌!
雖然畫功不及【幻象師】細緻,但故事絕對好上千萬倍!
見到 Nico 像紙片般飄動時,想起之前看過的一齣動畫短片【平面世界】。
一向對平面動畫情有獨鍾,希望以後會有更多佳作上映。
终于追上今年的法国电影节,看了这部《猫在巴黎》。
吸引我看这部戏的原因是从故事大纲开始,觉得白天黑夜分别成为小女孩的宠物及大盗的知己的猫,应该会给我意外惊喜及收获吧?
开始时看见这部戏的图片,觉得颜色好漂亮啊!
再下来是怎么法国人眼中的人就这个样子呀?
眼睛长得好高哦!
真实的见识这部2D动画,真的让我有意外的收获!
颜色真的很漂亮。
你可以说人物角色画得不美,但它真的很有个性及味道。
不快不慢的法语,充满着法国气味及情调的音乐,跟随猫咪到法国街道走走。
立体的声音,让人放入进入了戏剧其中。
充满怪癖的猫咪,喜欢抓壁虎给小妹妹收集。
这不是个好的教育,却体现了小女孩的心灵世界。
因为荒芜孤单,所以这样的小事可以让她兴奋的想和人分享。
无法抽空陪伴孩子的单身母亲,真的很辛苦。
丧夫让她感到无助,但孩子的成长不会因为丈夫的逝世而暂停吧!
现实有太多的事难以拿捏吧?
可是也因忽略,单亲母亲竟把自己的孩子交给最危险的坏心肠保姆。
那些坏人的部下,其实蛮可爱的,他们很像现实生活的我们。
也许糊里糊涂的跟着别人走。
不断的发牢骚,可是叫我们选择这样生活的不是谁,是我们自己吧!
最经典的一幕应该是,大盗为了救小女孩,摸黑潜入贼窝,快要成功救出小女孩时,那个坏人大叔却突然点起火柴点烟。
大盗敏捷迅速的吹灭蜡烛,真的令人捧腹大笑!
做为儿童剧,我觉得这部动画是成功的!
虽然短短几分钟,却叫人多角度思考。
身边许多单亲家庭的孩子,性格的顽劣真的像Joey一样。
而身边成为单亲母亲的朋友,虽然不是警员干探的,却往往因忙碌忽略很多小细节。
这是部充满诚意,且具内涵的动画。
让我有感而发的是,因为空虚所以大盗没有人生目标,所以选择到处偷东西吧?
那个坏心肠的大婶也为了爱着某个人而到处为那坏心肠的大叔做事吧?
爱是每个人不能缺少的,却有令人大发正义感,也有人爱屋及乌的做坏事的功能吧!
大家好好认认真真的爱生命,爱惜身边的人吧!
今天《猫在巴黎》的导演来我们学校了……放了这部片子,还讲了一些幕后的故事,我还要到了签名,真是圆满。
其实这部片子之前有两个版本,但都没有被制片商看中,于是两个导演不断地修改,于是我们就看到了这个版本。
实际上我觉得第一个版本更好,是一个比较成人化的侦探故事,但是制片商为了考虑小孩这个受众群,于是文艺就不得不向商业妥协。
就连海报也修改了好多次,其实导演自己也认为第一版的海报是最好的,我也觉得,但是没办法,制片商说要照顾小孩……其实这部片子放到众多迪斯尼梦工厂的片子堆中已经算很艺术了……但是听完导演讲完它的故事,我还是想感慨,为了做一个长篇,为了得到投资和赚到钱,艺术还是不得不妥协与商业啊……但是我想最重要的是,艺术家得对得起自己的片子,该坚持的还是要坚持,如果我们一开始就向商业下跪,那我们做出的片子就什么也不是。
所谓取法于上得乎其中……顺便透露一下,这部片子的制作周期是五年半,前期两年半,中期后期三年。
投资500万欧元……
不去分辨艺术还是商业,我只是跟随自己的直觉,喜爱这样的2D手绘夸张的线条和它表现出来的诙谐、紧张和温情。
把美丽的巴黎夜景一律简单处理成简单的背景,画面呈左右延伸移动的感觉,如一张画卷过来卷过去,所有的光芒都聚焦在人物和人物的动作身上,带动剧情的节奏和走向,处理得很成功。
肢体柔软的猫咪和擅长软骨功的盗贼尼克,一前一后相得益彰,在巴黎璀璨的楼顶上跳跃前进;黑夜中从恶人们手里营救小女孩,用白色粉笔勾勒,勾得我的心一抽一抽随着线条和情节起伏;还有那只邻居家对着猫咪狂吠不止的狗,被猫咪用拖鞋砸到,造成另类笑料,让人忍俊不止。
今年第三次从巴黎旅行回来,看这部电影算是重温巴黎。
实际上,作为一个游客,匆匆地游塞纳河,上铁搭,瞻仰圣母院,身上所沾染,鼻尖所呼吸,内心所感受的巴黎,也许还不及一个小时看这部电影所能得到其中的精华,巴黎的浓缩的精华,那种只能说是一种氛围的东西。
去过欧洲许多城市,最后才发现,让我深深着迷的,不是那些个巍峨的大教堂,那些藏宝无数的博物馆,而是每个城市那些特别的线条,如同DNA密码,这些城市的自我藏身在隐秘的细节之中:屋檐倾斜的角度,窗户的大小,墙壁的颜色。
比如意大利的屋檐较法国的平缓,因为法国冬天更寒冷,需要更倾斜的屋檐来卸下积雪;普罗旺斯地区的山居窗户都很小,因为那里经常刮大风;西班牙的街道沿街外有拱廊,为路人遮蔽如火的骄阳。
还有一些细节为爱探索的旅行者提供了深入历史的入口:法国的尼斯一带建筑的墙壁,为什么也像意大利一样,是那种特殊的粉橙色?
原来这一片地区在历史上曾经在一起,都属于一个叫Savoy的公国。
而巴黎的DNA就在它那条特殊的天际线:由铁搭、圣母院、圣心所定义的那条天际线,而连接其间的便是那重重的屋檐,它们高度惊人的一致,有着同样乌青的屋顶,雪白的山墙,一样的带遮雨檐的阁楼的窗子,一样的香烟尾巴般黄色的矮矮的烟囱。
它们按照豪斯曼公爵的城市规划图工整地排列开,百年不变,于是即使萨特和波伏娃从蒙帕纳斯的公墓中半夜醒来想要随便走走,也决不会认错从前的路。
虽然从巴黎的大部分窗口并不能看到铁搭、圣母院和圣心,但是每一扇窗都能看到巴黎的海浪:这些连绵不绝的青色屋顶,邻居的烟囱、带遮雨檐的阁楼窗口。
从巴黎的酒店窗口,我不停地拍照,拍这扇窗看出去的那些屋檐,清晨的屋檐、黄昏的屋檐、雨中的屋檐。
后来才发现,对巴黎的天际线,对巴黎的那些屋檐莫名着迷的远不止我一个,这次买的旅游纪念品中包括一张摄影作品,正是夜色中的巴黎的屋顶,屋顶有两只猫,天上有枚月亮,远远的地方有个小小的发光的铁搭。
为什么我们对巴黎的屋檐如此着迷呢?
是因为它们看起来那么近,实际上却那么远?
别忘了,巴黎还是一个有着百万人口的现代大都市,有着所有大都市的冷漠和距离。
城市的建筑虽然百年不变,但是人口却是流动的,不同肤色、不同国籍的人,带着同样或不同的梦想来到这个叫巴黎的城,学习、工作、流浪、相爱、分手,然后又离开了……你看得到那些屋檐,却看不到那屋檐下住的是怎样的一家,抑或是一个人?
他们做什么工作?
每天去哪里?
他们的人生有什么故事、哪些梦想和遗憾?
如此近、又如此远的距离是一种诱惑,定格为窗口的漫长凝视。
也许只有一只猫,能够悠游而过,经过所有的窗口,看透所有的悲欢人生、世事变迁。
所以在我看来,这部电影的编剧和导游,一定也是有着这样一个梦想:跟随一只猫,去看看巴黎的夜里,那些屋檐下。
于是才有了这个故事,由一只猫,串起了两扇不相干的窗户,经历了一场历险,打开了三个人的心。
不知道这部电影在法国是定位在什么市场,在国际市场,起码,在中国市场,我觉得这部电影几乎就是一部巴黎的旅游宣传片。
在一场儿童梦想中的历险中,如此不露痕迹,却又如此完美地展示了巴黎无比迷人的天际线。
尤其是最后巴黎圣母院的一段,是我看过的对于巴黎圣母院最好的艺术再现了,那种迷人的光芒,奇特的形态——如果我是一个小朋友,看完电影一定会吵着要去看看那个神奇的地方了!
还有那些迷一般的小怪兽Gargoyle,平常因为“高高在上”为大多数游客所忽略不见,这回可是大大露了一把脸,起了大作用,再不会默默无闻了!
如果说伍迪艾伦的《巴黎星空下》太过文青,太多的历史人物背景妨碍了一般中国观众的观赏,那么《猫在巴黎》则更是一部老少咸宜,赏心悦目,值得回味的巴黎旅游预热片,推荐所有准备去巴黎的朋友看的一部片子!
佐伊的爸爸死了.幸好她有一只猫.幸好这只猫认识一个善良的大叔.佐伊需要的就是这么一个善良可靠倾听的大叔.佐伊的妈妈陷入了佐伊爸爸死的陷阱,没有爬出来.佐伊被抛弃了孤零零一个人.还好有一只猫陪在佐伊身边而不至于让她太过孤独难过.盗贼也是一个人.晚上去偷东西.也是一个人,虽然成年人的话承受能力会好一点.还好有一只猫陪着他.最后他们幸福地生活在了一起.孩子最需要的就是一家人幸福地生活在一起.
疯影一贯优秀的画面水准
没看懂
今年最赞电影 妈妈打太极的那串动作 倒霉的狗 两盗对白 屋顶的颜色 香水雾。。喜欢的点好多
虽然对法式幽默无感,但这个画风还是挺招人喜欢的,故事也不错。
一般般啦
似曾相识的故事,难道是因为画风?
穿梭在大都市中,我属于这夜晚。典型巴黎调调~
劇情還行。基本上不喜歡。
在猫党横行的豆瓣都没过8分,说明电影本身的确没什么意思。
剧情简单的动画动作片
夸张脱俗的画风绝对会让人忽略平庸呆板的故事。法国动画就一直都干着用眼睛欺骗大脑的勾当。
短短的60分钟,一段夜幕下奇妙的旅程……浓浓的法国味,埃菲尔铁塔、圣母院都多次出现,每个人好像都练过轻功!黑帮老大好“可爱”啊,各种冷笑话!小偷神嘲笑,各种发动嘴炮!结尾很温馨,拖鞋狗好悲催!小时候家里有条黑猫,一直幻想能像片子里那样!猫真是种神奇的动物……
White Heat。Night of the Hunter。關燈那段的處理。
好喜欢这画风。。。
短短60分钟,有齐起承转合的侦探故事,萌死人的人设,还有淡淡的法式风味。
本片获第84届奥斯卡最佳动画长片提名。奇怪的猫,都不用睡觉的?白天带娃,夜晚偷盗。那个盗窃犯是累犯,既遂犯,最后就这么算了?那群黑帮虽然很恶,却属于未遂犯,没伤过天、害过理,还一路倒霉,却被抓了?
有时候真的不太懂法国人的审美,尤其是动画审美
奥斯卡最佳动画长片提名,故事也太好莱坞了。如果当成商业片看,那就是相当烂。当艺术片看,哪儿艺术了?完全搞不懂奥斯卡评委的审美。两星。
法国动画好像都是这个风格的线条
畫風很討喜,情節很無奈